fayuan_guo 发表于 2016-8-27 12:16:19

揭开穴位神秘的面纱——《解密中医穴位》创作纪实(1)

       穴位,几千年来一直都是神秘的。其神秘之处在于1、名称;2、位置;3、功效的差异性。这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探求着穴位的秘密,其结果依然是揭不开这层神秘的面纱。面对神秘的穴位人们有着不同的态度: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认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必有深意。这是不管明白与否但要承认其意义;针灸穴位国际标准以古书记载的内容为穴位位置的标准,其实质就是没有标准。这是不求精确定位,但求维持现状;近几年美国的针灸学者认为穴位没有功效上的差异。这是全盘否定的态度。对于穴位的名称,大多数人是见文思意。以《说文》至现代的字义来解释穴位名称;对于穴位的位置,大多数人是继承古籍的记载,没有人仔细的探求其来源和基本标准;对于穴位的功效,大多数人还只是依赖于古人的和自己的经验。针灸师们明明知道穴位是有特异性的,但是却又不知道其具体的原理。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难度实在太大了,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出来。
       《解密中医穴位》试探着解决了以上三个穴位的谜团。简单地说就是:
1、穴位的命名在不同的时代,其字义是不同的。只有用穴位命名时代的字义解释穴位,才能够破译穴位名称的含义。从穴位名称的字义看,大部分的穴位是在商末周初时代命名的。商末周初使用的文字大部分是甲骨文,少部分是金文。因此,用甲骨文字典来解释穴位名称才是破译的密钥。从目前破译的结果来看,穴名体现的内容主要是穴位的位置和经络感传的特异性。
2、穴位的位置就其本意来说,就是在人体的皮肤上可以摸到的凹坑。在生理上这个凹坑很敏感,有些人可以诱发出经络感传;在医疗上这个凹坑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3、穴位的特异性体现在刺激穴位诱发的经络感传各具特色。涉及感传的强度、方向、重点部位和串经等内容。
       《解密中医穴位》把寻找凹坑、敏感点、经络感传诱发点、甲骨文释义和每一个穴位的经络感传的特点作为突破口,按部就班的一个穴位一个穴位的研究。最终完成了这部与众不同的穴位专著。为了说明穴位经络感传的特点与临床的关系,书中还对比了近现代和《针灸大成》中穴位的治疗范围。其中大部分是符合的,少部分是错误的。还有一部分是阙如的,需要根据穴位经络感传的特点来补充。
       作为解密穴位的难点在于:
1、超高级经络敏感人的养成。
2、甲骨文的探索。
3、乘下的就是扎扎实实的去做了(工作量很大)。

            一、超高级经络敏感人的养成
       (一)经络敏感人研究简介
       经络敏感人是近代才出现的名词。其本意是指某些对外来刺激比较敏感的人,在刺激人体的某些部位时可以诱发出经络感传。经络感传就是沿古代经络线行走的酸麻重胀热等感觉。古代称经络感传为“行气”。
       近代对经络敏感人进行了分级。具体内容如下:
1、经络不敏感人(不显型)
       所有经络的感传都不超过腕或踝关节,或仅有一条经络的感传超过肘或膝关节。
2、初级经络敏感人(稍显型)
       一条经脉以上的感传超过肩关节或髋关节,或两条经脉以上的感传超过肘或膝关节。
3、中级经络敏感人(较显型)
       两条经络以上的感传到达全程,或三条经络以上的感传超过肩或髋关节。
4、高级经络敏感人(显著型)
       六条以上经脉感传通达全程,其余的也要超过肩或髋关节。部分感传到达内脏。
5、超高级经络敏感人(最显著型)
       感传通达所有经脉分布的地区,内可至脏腑,局部器官和部位感传分辨精细。
       以往研究经络感传的目的之一是探求经络感传的客观存在。因此,所选择的受试者大都是没有医学知识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医学知识,所以他们对经络感传的描述也就达不到医学的精细程度。因此,要想精细的研究经络感传就需要学过医的经络敏感人。
       近代经络感传研究的最大困惑就是“串经”。串经就是指刺激一个穴位诱发的经络感传不仅可以诱发出本经的感传也可以间接的诱发出其他经脉的感传。其中其他经脉的感传就是串经。由于串经的存在,使得实测经络感传图所画的细线杂乱纷繁。尽管主线还是十四经脉,但是杂乱的细线让研究者们没有一点的成就感。
      (二)我从感觉迟钝到超高级经络敏感人的养成过程
       由于母亲在孕期受到过精神刺激(政治运动),我一生下来就有些愚钝,有时还会发惊风。浑浑噩噩的就上了小学。除了喜爱音乐和算数,其它的就都不行了。语文最差,语言能力就更差了。由于愚钝,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不受重视。为了改善地位我不求十全十美,但求在一个方面能有所特长足矣。
       大约在19 67年我开始接触中医,也开始练习气功入静。1969年由于气功进入小周天阶段,我感受到了经络感传。由此,我开始正式的自学医学。由于修练气功我的智力也明显的好转了起来,但还是处于一时糊涂,一时聪明的状态。由于学习中医的需要,在中学阶段我开始重视古文课程。尽管语文、政治的考分很低,但是古文的成绩却是偏高。
       1977年我终于如愿的考入了辽宁中医学院中医系学习。1979年我在院长茹古香的特批下,加入了经络特异功能研究小组。除了见习经络研究和实验以外,我还在王品山教授的指导下做了气功意守八脉交会穴诱发奇经八脉的研究(当时我已经在做气功大周天了)。我和王品山教授各自保留了一份图谱。
       在1982年初我因为左侧小肠经受寒,在运气小肠经的时候还偶然用顶眼看到了经络感传的亮线。
       1986年,我考入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中西医结合基础生理专业研究生班。老师是我国著名的经络生理学家孟昭威教授。期间我做了与以往教材有很大不同的十二经脉感传图。一部分发表在安徽中医学院校报上。为了配合孟导的研究,我还做了背俞穴感传的研究。期间为了探索辽宁中医学院彭静山教授的眼针疗法和观眼识病术,我还做了眼部区域的经络感传。结果与彭老的研究新成果达成一致。期间我读到了张颖清的第二掌骨全息穴位疗法,。于是我还做了第二掌骨全息穴的经络感传研究(16例)。这时我发现我的感觉神经越来越敏感了,有时一个小小的蚊子叮咬我都会有明显的感觉。如果是一个小针突然刺入皮肤,我常常会痛得跳起来大声喊叫。
       由于常年修炼大周天,我的经络敏感程度已经达到高级水平。
       1991年我有幸跟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的顾泽长学习古琴斫造术。七年后我发现原来古琴乐音也可以诱发经络感传,而这些内容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了。后来我还制造了医用古琴,并发现了432个经络治疗乐音。
       1999年,我移民加拿大。我把所有的语音都做了经络感传研究。后来我做了很多局部器官和部位的经络感传研究(参见《解密中医绝招》)。我做了经络大循环的研究。我做了十七条经脉感传的研究。我发现任督经脉是左右对称的,肾经、膀胱经和胆经都是双线结构。此时我的经络敏感程度已经超过高级经络敏感人了。借用小说中流行的术语,我给自己的经络敏感程度命名为:“超高级经络敏感人”。

            二、穴位经络感传的探索
       我在长期经络感传的研究中发现:诱发经络感传的方式有两大类。一种是刺激穴位诱发经络感传;一种是刺激经络诱发经络感传。后者并不作用于具体的穴位而是直接作用于经络线上(例如乐音)。刺激穴位诱发的经络感传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常用的方法。我发现刺激穴位诱发的经络感传有如下特点:
1、感传的强度
       我发现每一个穴位诱发的经络感传强度是有差异的。我把感传的强度分成四级:最弱、较弱、较强和最强。如果感传是几个方向的话,这几个方向的感传强度也常常不同。
2、感传的方向
       经络感传常常不是单一方向的,最多可达到十几个方向。刺激每一个穴位诱发的感传方向,常常是不同的。感传的方向大多数是离开刺激点的走向,不过也有流向刺激点的,还有去而复返的。
3、感传的生理感觉
       大多数穴位感传的生理感觉是相同的(以气流感为主),少数会有热或冷的感觉。也有的人有水滴样的感觉等。
4、感传的路线
       刺激穴位诱发的经络感传以所在的或交会的经脉感传路线为主。部分情况下会有一些特异的分支出现。
5、感传的重点部位
       每一个穴位都会有感传的重点部位。所谓重点部位就是气流的感觉在某一部位很强很持久。感传的重点部位常常不止一个。
6、感传的串经
       串经是一种刺激穴位诱发的经络感传独有的现象。具体地说就是感传线在本经传导一段路程之后会转到其他经络上去接续传导。串经的数量常在1~16条之间,强度可能不同。一般串经的强度不会超过本经的强度,个别穴位的串经也有可能超过本经感传的强度。
       相比刺激穴位,非刺激穴位的方法就简单多了。以乐音为例,其特点如下:
1、感传的强度
       古琴乐音诱发感传的强度要比单一频率强一些。古琴和弦后感传的强度更大。
2、感传的起止点
       乐音诱发的感传有起止点。
3、没有串经
       乐音诱发的感传没有发现串经现象。
4、经络隐含的频率
       研究发现每一条经络都有自己的固有频率。这些固有频率并不是单一的频率而是复合频率。外来震动可以诱发相应经络的共振。结果经络感传就会出现。由于一条经脉各部分的固有频率相同,所以不会引发串经现象。
5、没有重点部位
       乐音诱发的经络感传强度比较均匀,没有发现感传较强的重点部位。

            三、研习甲骨文
       最开始对穴位名称感兴趣的原因,是读了周楣声等著的《针灸穴名释义》。我和周楣声教授的接触不多,只知道他是灸法大家。读了这本书后,才知道周老先生还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化人。周老对穴位的释义已经达到国内最高的水准。尽管如此,周老对穴位的释义结果依然很不满意。按照周老的话说:“约有80个穴名的含义比较明确,......还有280个穴位,含义深邃,解说不易”。真不知道问题到底是出在了哪里?
       依照周老的研究路数,我也开始查阅《说文解字》和先秦古籍。后来我从《说文》中发现了一点端倪。我认为穴位的命名时代可能比大家估计得更早。具体地说可以追溯到商末周初的年代。这个年代大约比《说文》要早约一千年左右。具体地说就是甲骨文和金文的年代。《说文解字》的成书年代是在汉朝。许慎当时很可能没有看到太多的甲骨文字,因此对文字的起源也仅仅是推测。我知道在考古学上最忌讳的事是,用其他朝代的标准衡量某一个朝代的事物。我们对于穴名的释义很可能就是犯了这一类错误。许慎看不到甲骨文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这一代却是有幸能够了解到甲骨文了。在清朝末年以来,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总计字数在4500个字。在经过文字专家近百年的研究后已经有3000字可以辨认。各种版本的甲骨文字典已经出版上市。而且还有了几种网上甲骨文字典。
       (一)对穴字的研究
       我从1995年开始探索甲骨文字。大约经过十年左右才开始用甲骨文探索穴位名称。首先是对“穴”字的研究。在《说文》中解释穴为“土室也”。在甲骨文中的意思就是“巨岩中的洞窟”。那么穴用在医疗上指的是什么呢?结合古人描述穴位位置的常用术语“凹陷中”,我认为穴就是指皮肤下可以用手摸到的凹坑。为什么是要用手指来摸呢?原来很多的穴位并不是有视觉可见的凹坑。有些穴位点甚至还是视觉上突出的部位(例如合谷穴),只有当用手指来摸的时候才会有都是凹坑的感觉。人体皮下的凹坑大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肌肉的间隙;一种是骨骼的凹陷、空洞或边缘。如此《说文》中的穴就应当是指肌肉间隙的凹坑;甲骨文的穴就应当是指骨骼相关的凹坑。从此我在临床上找穴位的精度就明显的提高了,因为我扎每一个穴位之前必定要用手指摸到这个凹坑才肯下针。
       (二)对俞字的研究
       穴位又称腧穴。腧穴的腧本字是俞,故腧穴早期又叫俞穴。俞字在《说文》中被解释为“空中木为舟也”。甲骨文的解释就明显的不同。简单地说就是码头。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差别?在看了甲骨文和金文之后我们发现俞字的写法出现了变化。原来俞字右下方的立刀在甲骨文中画的是一个拴船的桩子。后来就演变成了立刀。很显然许慎并没有看到甲骨文的俞字,结果就望文生义给弄错了。
       俞字被用在医学上有什么意义呢?现在有人用《说文》解释俞字在穴位中的意义,结果是解释不通的。如果用甲骨文解释俞字,其意义就是指经络上的穴位。其中俞字的上半部分A标示的是房子,右下方那个是拴船的桩子,左下方的是一条船。船隐含的意思是在一条河上。河边与栓船有关的房子就是指码头了。用在医学上河流指经络,房子指穴位。结果俞穴就是指经络线上的穴位了。从穴到俞穴是医学上的一大进步,人们把性能相关的穴位给连接了起来。因此针灸的疗效就大大的提高了。腧穴的腧字是在俞字上加了一个肉字旁,用来表示人体经络上的穴位。由于俞字体现经络的特殊性,在临床上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体验到俞字的本意。只有在经络敏感人身上才具有研究价值。当然不管你敏感还是不敏感治疗作用还是一样的。
       (三)对络字的研究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络是经脉的分支。可是如果查阅甲骨文字典就会发现,络的本意是:“入侵他邑,绑架壮丁妇孺”。络用在经络感传上是指感传到本经以外的地方去了。换句现代的话说就是串经。从络字的结构来看,左侧是绳子的意思,右侧是出征的意思。带着绳子出征的结果就是:“入侵他邑,绑架壮丁妇孺”。原来串经不是近代才被发现的。古代早就有啦!好像古代人比我们更聪明。他们并没有把串经当成负担或者被困惑,反而是在临床上灵活的运用了串经现象。例如十五络。我们一直以为是有十五条络脉的意思。其实古人的意思是刺激着十五个穴位除了诱发出本经感传外,还可以诱发出相表里经的串经感传。现在看来所谓的十五条经脉的分支,只不过是中级经络敏感人的不完全的本经感传线罢了。
       (四)对谷字的研究
       在穴位的名称中,有很多谷字被使用。那么谷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现代人的理解为:两山之间的沟为山谷,粮食的一种为谷子。只是这两种解释都不能够解释得通有谷字的穴位。经详查,在《说文》中有三个写法类似的个谷字。它们的结构分别是八八口、人人口和八人口。从字义上来看解释得就有点混乱了。从甲骨文上来看有一种谷字的写法很像老虎的足印。这个字也可以理解为把手指或足趾切除后的手足掌。为了验证这一观点,我刺激了所有带有谷字的穴位。结果这些穴位感传的重点部位都是在手掌或(和)足掌。参看《内经》之说:“肉之大会在谷,肉之小会在蹊”。这一句话就是说在手足掌的中心部位筋腱较多,而在手足掌的两侧筋腱比较少。在远古的时代,人们没有穿鞋更不可能戴手套工作。结果手足掌的伤害是很常见的,而现代就很少见了。谷字的应用说明当时是很重视手足掌疾病的治疗的。
       (五)对白字的研究
       在针灸穴位当中,有很多穴位的名字中使用了白字。现代人对白的理解是白色,进一步的理解就是可能用于治疗眼睛的疾病。查看《说文解字》其中有两个类似的白字。一个是扁白,一个是瘦白。扁白的意思是指颜色“西方色也”;瘦白的读法与自相同,是鼻子的本意。瘦白是自的简体形式。如果参看甲骨文的写法。无论是瘦白还是自都是画了一个鼻子而已。刺激带有白字的穴位,其感传的重点部位都有鼻子。白字的研究成果使得治疗鼻子的穴位有了不同的和明显的疗效。如果结合鼻子的经络感传来选穴那就是如虎添翼了。
       (六)对髎字的研究
       髎字在穴位名称中很常见。髎在一般字典里的解释是骨骼的间隙。但是在甲骨文中的意思却是指髋骨。具体地说就是幼鸟在学习飞行的时候张开双翅露出来隐藏的骨骼。如果髎字是指骨孔,那么就是指穴位的位置所在。如果髎字是指经络感传的重点部位那就是指髋骨。实践中发现刺激带有髎的穴位诱发的经络感传重点部位的确是在髋骨。
       (七)对巨字的研究
       巨字在字典中的意思与大相同。可是在甲骨文中的意思却是指工匠用来划直线和直角的大工尺。大和绘图工具是有着明显差别的。结果对带有巨字的穴位就会有不同的解释。刺激带有巨字的穴位后我们发现,感传的重点部位在锁骨和肩胛骨。回头再看巨字的甲骨文图片。图中画的是一个人手持工型的大工尺。如果再查看一下这个工的甲骨文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工字在巨中是被简化了的。工的甲骨文是由一横一竖和一个圆圈连接在一起的。结合巨字穴位的感传重点部位在锁骨和肩胛骨的特点,在人体解剖上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横指的是锁骨,一竖指的是肩胛冈,圆圈指的是肩胛骨骨面。手持的工字可能指与手臂相连的肩胛骨和锁骨。
      (八)对都字的研究
       都字在《说文》表示有两个宗庙。“有先君之旧宗庙曰都”。都字的甲骨文还没有被发现。穴位经络感传研究发现带有都字的穴位体现了一个不同的意义,这就是一侧穴位的感传可以到达两侧的相关脏腑或体表部位。因此带有都字的穴位体现了内脏或体表的双侧经络感传特点。
       (九)对薛字的研究
       薛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指一种草的名称。不过薛字的甲骨文本字是没有草头的。就其字形结构来看,左侧是画的双乳,右侧画的是刑具刀。其本意是割乳刑罚。这是对女性罪犯的刑罚。割乳一般是从下向上切割。下刀的起始部位就是穴位所在,也就是乳根穴。另一个方面也可以旁证这个字。这就是薛息穴的息字。息上面是指鼻子有匀动呼吸的意思,下面是一个心字。合起来就是心跳最明显的部位。相当于心脏的二尖瓣听诊区附近区域。

gtcm001 发表于 2016-8-29 19:44:32

学习、学习!

gtcm001 发表于 2016-8-29 19:44:55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溪流 发表于 2016-9-2 14:29:20

坚持!努力!很有意义!
中医经络学,我认为现有的只是一个初始,远大的,意义重大的部分还没有发现。
现有的发现的穴位也许连真正的一半也不够。
经络走向也许只有极少人能探索到。
我们只是站在一种伟大的科学的起跑线上!

黄中正 发表于 2016-9-3 11:01:30

文章内容如果与我对经络的科学解释相结合,或许可解开许多待解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揭开穴位神秘的面纱——《解密中医穴位》创作纪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