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打印本页]

作者: 版纳福龄堂    时间: 2008-8-25 17:11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中医理论认为食药同源,中药里很多药物即是食物。
   治疗疾病,如果不正确养护,很难治好疾病。
   这些不需要举例说明。
    现在只说忌嘴问题。
    虽然这是一个常见问题,但是未必大家能够充分重视,可能有的根本不知其重要性!
    例如,今天一位患者说她患狼疮肾炎,尿蛋白2+,有位医生给她开的药方中,红豆,黑豆,红糖,鸡蛋,未有交代忌口问题。西医则要她长期吃激素药!这样下去不是要病人早点完蛋吗?
    鉴于如此痛心的医疗环境,故呼吁大家一定重视忌口问题。
    有些医生开方后交代要吃清淡,辛辣炙烰,生冷酸辣不要吃;有的则说不要吃鱼肉豆类;有的说不要吃萝卜。。。弄得病人不知所措!认为吃中药就是忌口太麻烦。
    其实,忌口主要分病因忌与药物忌。并不是只要吃中药就必须忌口。
    病因忌口,主要忌发物。中医里对发物还没有定义,弊人暂定义如下:凡是能诱发旧病,加重病情的食物即是发物。例如,韭菜,辣椒,竹笋,蘑菇等;鱼头,虾蟹,海鲜,鲫鱼,鲤鱼,罗非鱼,鲳鱼等;猪头,猪脚,公鸡,牛,羊,狗肉,野味等,烟,酒。
     除此之外,疾病对于食物有一些特殊忌讳。水肿病人不能吃高蛋白食物,当然也不能吃发物;身患“诸痒肿痛”不能吃发物;糖尿病不能吃糖,稀饭,牛奶,豆奶(容易吸收,有糖);高血脂病人不能吃动物内脏,猪油肥肉;高血压病人要禁烟酒;结石病人忌食西红柿,菠菜,少吃高蛋白食物;人体也有一些食物,药物忌讳。这要靠医生,病人自己摸索。
     药物禁忌除了十八反,十九畏外也有一些忌讳。方中有人参,熟地,何首乌就要嘱咐勿食萝卜,方中加蜂蜜就要嘱咐不要吃大葱。。。
     指导病人正确服药,同时正确忌口,这才是医生应尽的职责。否则,就是无知或不辞职。
    吃药不忌嘴,犹如喝白水!是至关重要的警语,岂能当儿戏?!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8-8-25 17:56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实践证明,忌口是有道理的。
作者: 君竹    时间: 2008-8-25 19:08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有道理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8-8-31 12:21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转帖:
吃药不忌嘴  医生跑断腿
作者:陈正元
  
    这句俗话是说,病人在就医、服药时,特别是在服用中药期间,饮食应当有所禁忌,这就是所谓的忌嘴,否则会影响药物的疗效,病难痊愈,甚至还会加重病情。
    忌口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历来医家对此十分重视。所谓忌口有两个意义:一是所吃中药与食物性味有无矛盾;二是所吃食物对疾病有无不良反应。我们平时食用的鱼、肉、鸡、蛋、蔬菜、瓜果、酱、醋、茶、酒等,它们本身也都具有各自的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服用某些药物时不可吃某些食物,如果吃了禁忌的食物疗效就不满意或起相反作用。另外,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应忌口。


作者: czq123689    时间: 2008-8-31 14:50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中医忌口须辨证  
     生病时病人须适当忌口,这是中医治疗的一大特色。从中医的角度看,辨证施治、对症下药主要是针对疾病的病因,而忌口则针对影响疾病及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忌口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忌口食物,具体来说,有如下几个方面作为参考。
    以病者的体质为根据
    不同体质的患者(这里说的体质,是从中医角度通过看舌苔、诊脉等望闻问切手段去辨识的,如寒、热、虚、实等),对疾病、用药的反应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确定忌口食物时,也应结合体质来决定。例如感冒,可因体质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感冒类型。体质壮实的人可表现为实证外感,体质虚弱的人可表现为虚证外感。这两种感冒类型,在忌口方面就有差别。实证外感不宜进食带补性的食物与药物,而虚证外感则可进食带补性的食物与药物。
    以疾病的中医性质为根据
    如果所患疾病从中医角度来看属热性疾病,而且是实证,就应该注意忌食热性食品及刺激性食品。例如,以发热、咽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是热性疾病,此时就应尽量少食或不食油炸食物、辛辣食物、酒类饮料。如果患的是食滞症、胃肠道炎症,就应该注意忌食高脂肪、高蛋白、油腻不易消化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以药物性质为根据
    在进食人参、鹿茸、海龙、海马、冬虫夏草、燕窝等滋补品时,应忌食油腻(如肥肉、煎炸品、某些乳制品等)、滑肠泻下(如药物中的大黄、番泻叶,食品中的冻蜂蜜、冻奶等)、发酵产气(如甜食等)、破血散淤(如丹参、益母草等)、发散耗气(如白萝卜等)之物,以免影响机体对这些药物的吸收与发挥作用。再如,因为热气而饮用一些凉药之类的保健品,就要适当注意忌食辛辣刺激之品、燥热品、油炸品、虾、蟹及酒类饮品,以免与药物作用产生对抗,达不到饮凉茶的目的。 (文章出处:家庭医生报 2006年第24期)

作者: 君竹    时间: 2008-8-31 20:59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下面引用由czq1236892008/08/31 02:50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忌口须辨证  
     生病时病人须适当忌口,这是中医治疗的一大特色。从中医的角度看,辨证施治、对症下药主要是针对疾病的病因,而忌口则针对影响疾病及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忌口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实际情 ...

作者: gxlgming    时间: 2008-8-31 21:36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忌口很重要,如高血压和浮肿病人应低盐饮食,每天食盐应在5克以下。高血脂病人应低脂饮食,动物油+植物油应限制在每天25克以下。如果只给病人开药,而不强调注意饮食,那吃药后效力明显降低,甚至可完全无效。有的人本身管不住自己的嘴,反说医生开药不顶事,也可能和没有交待清楚有关。[DISABLELBCODE]
作者: jn888    时间: 2008-9-1 10:43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看了觉得很有用
作者: long9959    时间: 2008-9-2 10:26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有道理,
作者: chenbing18    时间: 2008-9-6 19:38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hao tie   a
作者: 827538853    时间: 2008-9-8 22:21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符合中医医理
作者: 827538853    时间: 2008-9-8 22:22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符合中医辨证原则
作者: 大侠大侠    时间: 2008-9-8 23:38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病人不忌口 坏了医生手!

-=-=-=-=- 以下内容由 大侠大侠2008年09月08日 11:40pm 时添加 -=-=-=-=-
病人不忌口 坏了医生手!就是不治病 在四季也需要根据季节对饮食有一定的禁忌(黄帝内经早有记载) 更别说服药的时候了!药食同源 如若不忌口 岂不是有可能犯了药物七情的错误!  
作者: long9959    时间: 2008-9-9 10:45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4、首先,不同的体质状态有不同的“忌口”要求,例如身体肥胖而多痰者应少吃食肥肉、油腻、煎炸的食物;孕妇忌食狗肉、兔肉、雀肉、茄子、螃蟹等;产妇忌食杏子等。
    其次,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忌口”要求,例如伤风感冒或小儿出疹未透时,不宜食用生冷、酸涩、油腻的食物;治疗因气滞而引起的胸闷、腹胀时,不宜食用豆类和白薯,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起胀气;水肿病人宜少食食盐;哮喘、过敏性皮炎病人,应少吃鸡、羊、猪头肉、鱼、虾、蟹等。又如患痈、疮、肿、疥、痔疮、高烧的病人,禁忌食用温热性的易诱发疾病的食物,如:羊肉、虾、辣椒、带鱼、鸡肉、狗肉、鹿肉等。
    其三,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忌口”要求。许多药物在服用时都要禁忌辛辣、生冷、油腻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这是共同的。但也有各自不同的情况,如在服用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

作者: hfzhangdl    时间: 2008-9-10 08:03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看上去有道理,但实际上还没有精通医理,药食同源,服药不能吃其它的食物,真是有想不通哦!
还有说吃人参不能吃萝卜的,纯属胡说八道!

-=-=-=-=- 以下内容由 hfzhangdl2008年09月10日 08:05am 时添加 -=-=-=-=-
就算楼主定义的“发物”是对的,那么发物是干什么用的呢?春天要生发,如果没有生发,何谈后面的长、收、藏?何谈患者的健康恢复?
作者: 烁烁YY    时间: 2008-9-10 22:23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有没有具体怎样?
作者: houhaibo1969    时间: 2008-9-16 18:27
标题: 三分治七分养,治病不忌嘴,犹如喝白水!
下面引用由版纳福龄堂2008/08/25 05:11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理论认为食药同源,中药里很多药物即是食物。
   治疗疾病,如果不正确养护,很难治好疾病。
   这些不需要举例说明。
    现在只说忌嘴问题。
...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