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打印本页]

作者: 王全年    时间: 2009-11-6 12:08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全年在 2009/11/06 00:37pm 第 2 次编辑]

按:学生实习时问一个白头发老先生:这个咳嗽的病人,如何用药?先生竟然回答:出现证了吗?中医是辨证论治。
我一听气得肺都快炸了:怪不得唐宗宋祖打下的江山,被白极熊吞去了12个江苏省的面积;弹丸之地的小日本,敢在四亿亿五千万的中国人头上撒尿。中国人满脑子中庸思想,等级官念中。鲁国人管仲的‘一孔之利”主张,让中国的历代状元,都吊死在官家酒场上了。我们民族的创新基因,都给这些中庸思想的民族文化,给中庸完了!
中医,就只守着一个辨证论治吗?
你说这个辨证论治,该有多么可恶,可恶到让中医界这些徒儿徒孙(包括我在内),傻根到只知道辨证论治。“只知有汉,无论魏晋”

自从我从数学模型推导出严格的“三元论治”,遭到了空前的反对!我知道留着大辫子想做清民的人肯定大有人在。问题是,这些清民们,应该虚着心看看21世纪的我,到底讲得是否有道理!
学术性的批评,我认可并虚心听着,或奈着性了听着。问题是,你们就自信到你的破水平就比我高呢?你就会开个破柴胡汤?破半夏泻心汤?你读经典读得脸都读歪了,也要强迫我也将脸读成了丑歪歪?
看看一本《方剂》书,没有一个方是治病的,或者说是治具体的病,我的心里凉了大半截:这破书不值得我读,浪费我的大脑。如果病(太极),还没发展到生出许多证(一、二、三、三生万物,子太极),怎么办?无证可辨就只能病死吗?因为一本《中医内科》,就只是一人骇人听闻的“辨证论治”,你说中医的教育,多么误人子弟!多么可恶!
开除可恶的辨证论治。因为在历史上,没有辨证论治,只有治症或治病。这是哪个文绉绉的文人,吃饱了啃德鸡撑得,折磨出可恶的独裁的辨证论治?并强迫我们的几乎所有教科书———中医基础、方剂、中药、中内—----只剩下了个治证,唯独没见治病。可恶呀可恶。吞了真理,用大忽悠,一代代忽悠我们的智商!
可怜的中医教育!!!
————————————————


                       一.追寻病、证、症

俗话说:好汉最怕病来磨。人类一不小心,就碰见讨厌的病。又一不小心,就以三才模型,认识了疾病的三步曲:症、证、病。
(一)病
无论原始社会的人类多么愚昧,他们都会不自觉地把孩子发高烧到40度以上,定为不祥之兆:魔鬼缠身。古人认为病是让鬼怪附体缠着了。所以,那时巫业很发达。神婆巫汉成了最优秀的医生-------“巫医”。直到现在,有些地方,还活跃着“捉鬼”的巫师。
《说文》:“病,疾加也”。疾病,是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简单地说,身体异于常态的一切生命过程,都叫病。它是一个最概括的说法。如感冒、腹痛,等等。人们给疾病起名字,有许多命名法:
1.病位加状态病息命名法:由病变部位,加上身体状态疾病信息组成。如头痛、胃痛、心悸、肠炎、肺炎、耳聋、脑梗塞、心绞痛,等等。
2.状态病息命名法:直接由异常的疾病信息组成。如哮喘、自汗、盗汗、消渴、黄疸、痰饮、失眠、泄泻、痈、肿瘤,等等。
3.病因命名法:直接用病因作疾病的名字。如水肿、血栓、伤寒、温病、中暑。
(二)证
是对同一个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概括。是疾病大概念下的群落单元。如一个感冒病,却有许多证型:风寒型、风热型、风湿型、气虚型,等等。正如父母一个大家庭,又生出五个儿子娶了媳妇,组成了五个小家庭。证的最大特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群落性。如中医的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等,均由一个症候群落组成:
气虚:少气懒言,神疲泛力。
血虚:面色无华,唇甲色淡。
阴虚: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
阳虚:畏寒肢冷,面色恍白。
(三)症
是构成疾病最小单位的证状、体征。症状是病人主观的感觉和行为表现,如恶寒发热。恶心呕吐,急燥易怒,等病人的自我感觉,称为“自觉症状”。体征,医生检查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白,目赤,脉缓等,一般他人容易发现,病人自已感觉不到,称为“他觉症状”。
症,通常是些细碎的元件。
病、证、症,是人类认识疾病过程中,不自学以三才思维模型对异常生命现象的三个层次的思维模型。病是最概括的第一层,具有综合性;证是次概括的第二层,具有阶段性、群落性;症是最细微的第三层,具有零碎性、具体性。正如一座大楼,大楼整体是病(概括、整体),各个楼层是证(层次性、段落性),每一块砖是症(最细碎、具体的结构单元)。所以,病、证、症,就是“大楼、楼层、砖”。
                        二、病、症、证,三元而治大论
(一)三元论治
病理过程,在中医科学里,依次演变出“病、症、证”三个表征层次。所以,据三才数学模型,依次产生出三大治疗体系:
1、辨病治疗体系  
2、辨症治疗体系
3、辨证治疗体系
现代医学最重视1、2,而中医,最重视3.或者说,3是中医唯有的特点
(二)三元论治剖析


1 、三辨论治,以辨病统领全局,自始至终;以辨证论治为因证而异,各具特点
中医其实这三个方面均应该等同重视,这样就比西医更具有优势。因为西医只辨病、辨症,不求辨证。可以说,辨证,是中医唯有的特点。我们只能在吸收现代医学的基础上,辨病、辨证而治,然后再配合辨证论治,这样就远远比单纯西医强得多。

所以,中医治疗,完全可以找到非常好的单纯的中药,对病治疗,同时,辨证论治,辨症论治。
3、处方公式
一张最好和处方,处方公式:辨病药、辨症药、辨证药
      解释: (1)辨病药——————治疗自始至终不变,唯药味或量变
             (2)辨症药_________治标之药,权宜之计
             (3)辨证药_________分型论治的数码对应
   例如:实寒性虫病腹痛
      
   用药公式表达:
                   雷丸(或西药)_____辨病药,治虫“病”
                   元胡(或西药)____辨症药,止痛“症”
                   制附子、干姜______辨证药,祛寒“证”

3 中药(方剂、处方)分类新体系
辨病药—————首要,是本治,自始至终,
辨症药—————权宜之使,或可用可不用,是标治
辨证药————在辨病用药同时,可兼治其分型,是型治
--------------------------
宁夏医科大学模型中医学研究所   今日话题

作者: 治中    时间: 2009-11-6 12:22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病是显,证是微,如能达微必能知显,知显而不一定能达微。微,如量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则能达病,知其因之所趋而能知其果,则能治也。很多时候,病果是一,而病因所从往往有异,所以,还是要因人而异,辩证论之,不可拘泥于病象而忽视了个体的差异。如果我们不能达微,则需要注重病象的研究,这样,至少也能抓住点关键。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9-11-6 13:17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按:学生实习时问一个白头发老先生:这个咳嗽的病人,如何用药?先生竟然回答:出现证了吗?中医是辨证论治。
我一听气得肺都快炸了:
===========================================================================
     于是,先生立马开了一个治疗咳嗽的药方。先生心平气和了!
     那么,你与北大治死教授的侩子手就是一丘之貉!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09-11-6 13:34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开除可恶的辨证论治。因为在历史上,没有辨证论治,只有治症或治病。这是哪个文绉绉的文人,吃饱了啃德鸡撑得,折磨出可恶的独裁的辨证论治?并强迫我们的几乎所有教科书———中医基础、方剂、中药、中内—----只剩下了个治证,唯独没见治病。可恶呀可恶。吞了真理,用大忽悠,一代代忽悠我们的智商!
可怜的中医教育!!!
可怜的中医教育!!!却教出了一个个大有作为的中医硕士、博士。
作者: caoxibai    时间: 2009-11-6 16:56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下面引用由王全年2009/11/06 00:08pm 发表的内容:
按:学生实习时问一个白头发老先生:这个咳嗽的病人,如何用药?先生竟然回答:出现证了吗?中医是辨证论治。
我一听气得肺都快炸了:怪不得唐宗宋祖打下的江山,被白极熊吞去了12个江苏省的面积;弹丸之地的小 ...
     说老实话,我感到这个案例属无中生有,或那个白头发老先生是个智障的人!我不相信天下竟然会出现如此样荒唐的连咳嗽都无从下手的“老先生”或案例。病人咳嗽了,来寻医求药,至于怎样辩证和用药是医生的事,病人自己难道会说出是什么证吗?咳嗽的病人除了咳嗽,医生还应该询问咳嗽的特点,有无咯痰,有无发热恶寒等情况,以及饮食变化,诊视舌头变化,脉象特征等,怎么只听一个咳嗽,就判定是否出现证呢?
     王全年先生在旁边,怎么就只会“气得肺都快炸了”呢?以此大做文章,实在是莫名其妙,甚至可笑!

作者: 哲学家    时间: 2009-11-6 17:58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下面引用由王全年2009/11/06 00:08pm 发表的内容:
按:学生实习时问一个白头发老先生:这个咳嗽的病人,如何用药?先生竟然回答:出现证了吗?中医是辨证论治。
我一听气得肺都快炸了:怪不得唐宗宋祖打下的江山,被白极熊吞去了12个江苏省的面积;弹丸之地的小 ...
看来先生还是没有中医的思维,用的还是西医的思维。都是[[咳嗽]],都是头痛,都是腹泻这个症,中医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中医要寻症求因,才会给药的。这是老百姓都知道的道理。
作者: 客串客串    时间: 2009-11-6 23:38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三才模型,极富逻辑美感.
    但有一疑问:中药如何区分哪些药是治某病,哪些药又是治某证,哪些药又是治某症的呢?莫非王先生有新的中药理论重编<本草纲目>?

-=-=-=-=- 以下内容由 客串客串2009年11月06日 11:40pm 时添加 -=-=-=-=-
甲药若是能治某病,那么,它是否还能治乙证或者又能治丙症?
作者: 绿芸    时间: 2009-11-7 12:10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哈哈哈,对楼主只有大笑的份儿。
还是后面的老师们说的中肯。
学生真的怀疑楼主对中医理论和临床的了解程度。
全年先生不是说:“气得肺都快炸了”,试问先生能用中医理论解释这句话的道理吗?
如果连这句话都解释不了的话,学生认为先生还是洗洗早点睡吧,好好做自己的海市蜃楼白日梦,不要再污染杏林空气。
不要认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你把治“病”的中药拿出来几个来,让大家瞧瞧,好吗?
理论是为临床服务的,创新理论,要想到临床。不要空喊了。
作者: 王全年    时间: 2009-11-7 18:38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下面引用由绿芸2009/11/07 00:10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哈,对楼主只有大笑的份儿。
还是后面的老师们说的中肯。
学生真的怀疑楼主对中医理论和临床的了解程度。
全年先生不是说:“气得肺都快炸了”,试问先生能用中医理论解释这句话的道理吗?
...
------------------
你这 位同学别只管笑,学欲虚心欲静,任何人都是一字之师!
只问你一个问题:杀虫药的雷丸,是治病、症、证,的哪一方面?
作者: 王全年    时间: 2009-11-7 18:44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下面引用由caoxibai2009/11/06 04:56pm 发表的内容:
     说老实话,我感到这个案例属无中生有,或那个白头发老先生是个智障的人!我不相信天下竟然会出现如此样荒唐的连咳嗽都无从下手的“老先生”或案例。病人咳嗽了,来寻医求药,至于怎样辩证和用药是医生的事 ...
虚心接受!
但这个观点,确实最有市场:中医的特点就是辨证论治,包括教师!我听到了许多次!
作者: 一剑    时间: 2009-11-7 19:40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我不是医生,更不懂得望闻问切,但我知道中西医都是为人治病的。
治病要用药,但大家听说过用中药能“治”凶灾的吗?
网上有个广告说的就是这事。
说的是湖南龙山县中医师刘玉珍,发明了六柱预测学,与人测算过去未来,准确率百分之百,更绝的是,若测出你在未来某年某月某日某时会发生凶灾(比如车祸,比如贪官被揭露等等),但只要吃了她的中药,这些凶灾就会自动化解。。。。。。
请问各位中医的元老大师:中医的范围到底有多大?怎么连神汉的行当都搬出来了?中医是我们的国宝,我们的国宝难道就这样成为迷信的代名词吗?你们不痛心我痛心!!!!!!
作者: 绿芸    时间: 2009-11-8 08:18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只问你一个问题:杀虫药的雷丸,是治病、症、证,的哪一方面?】
学生也只回答一个问题:雷丸是杀虫药,以治疗绦虫为主,也能驱蛔虫、钩虫,所以,雷丸是治疗虫证的药物。学生给你说的更明白点,就是由于绦虫、蛔虫、钩虫导致的病证就可以用雷丸来治疗。注意,这里有病更有证。当然,我不知道你的病是西医病还是中医病。
学生真有点纳闷那,就是你除了雷丸,你还知道什么,能否说上七个以上治“病”的药?听说你还是博士,怎么知识这么少,不可能是学士毕业后分到单位但由于混不下去才又上的学吧,学生的好多同学都是这样,博士多,硕士更多。
而且,你还没有回答学生的问题。等你回答了学生给你提的问题中任何一个,学生就改变对你的看法。其他帖子也有学生请教你的问题。
作者: 王全年    时间: 2009-11-8 10:35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下面引用由一剑2009/11/07 07:40pm 发表的内容:
我不是医生,更不懂得望闻问切,但我知道中西医都是为人治病的。
治病要用药,但大家听说过用中药能“治”凶灾的吗?
网上有个广告说的就是这事。
说的是湖南龙山县中医师刘玉珍,发明了六柱预测学,与人测算过 ...
-----------
研究无禁区,我看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下去。四柱测人生,不错。我这里有就有研究风水的研究生导师,与他谈后觉得非常有思维!
作者: 绿芸    时间: 2009-11-8 10:55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哈哈哈,既然来了,怎么尽说些无关痛痒的话,你难道不知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吗?
要用心说话,好吗?
作者: 王全年    时间: 2009-11-8 11:04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全年在 2009/11/08 11:52a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绿芸2009/11/08 10:55am 发表的内容:
哈哈哈,既然来了,怎么尽说些无关痛痒的话,你难道不知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吗?
要用心说话,好吗?
---------

包谦,你水平太高了,我确实回答不上来!
后生可畏!
作者: 非常道    时间: 2009-11-8 17:23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中医是辨证论治,不是“看证”论治,“等证”论治。
“出现证了吗?”不是中医语言,是全年的杜撰。可见全年对中医仇恨之深。
作者: 一剑    时间: 2009-11-8 18:32
标题: 中医不治“病” ,就是捡芝麻,漏西瓜!
下面引用由王全年2009/11/08 10:35am 发表的内容:
-----------
研究无禁区,我看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下去。四柱测人生,不错。我这里有就有研究风水的研究生导师,与他谈后觉得非常有思维!

不敢赞同先生的话。我觉得学中医就是要把中医学好,不要打着中医的幌子去研究八字算命,若这样打着中医的招牌实行算命之事,我看中医不但不能沾八字的光,反而使人觉得中医成了“四不象”。
至于风水,就我所知,它包括阳宅和阴宅风水,是这样吧?我说阴宅风水。人死了埋在土里,其周围的环境对死者的亲属和后代有影响吗?我看未必。据说好的阴宅其后代会当官,当大官。可美国那边根本就不在乎阴宅风水,为什么大大小小的官(包括总统)照样产生?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