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打印本页]

作者: 溪流    时间: 2004-10-2 07:13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这个贴子最后由溪流在 2004/10/02 07:16am 第 1 次编辑]

春秋战国时期,诸家蜂起,不但诞生了孔子、老子、荀子、墨子等一代大哲学家,也诞生了著名的诡辩家,后来以诡辩闻名于世的公孙龙。
公孙龙,赵国平原君赵胜门下的宾客,当时著名的能言善辩之士,其文雄辩风生,标新立异,犀利流通,虽为谬论,却能经许多论辩高手的围攻而的以流传。
公孙龙是以白马论起家的,他说:“白马为非马者,言白以名色也,言马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宜从,言形则色不当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则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与以是辨,以证名实,而化天下焉。”
公孙龙文中以“言白以名色,”“言马以名形”将统一的整体“白马”从颜色和形体两个概念上予以分割,得出“色非形”“形非色”的结论。进而言只“言色则形不宜从,言形则色不当与”,否定了形与色可以并且能够统一在一个整体上的事实。为说明其观点,佐以例证,到马厩里寻求白马,没有,而只有黑的马,那么,要寻求的马就没有了,既然没有了,那么白马就不是马了,公孙龙企图以此告诉人们,在马厩中找不到要寻求的白马,不管别处是否会有这种马,白马都不是马了。这又混淆了名与实,“没有”和“不是”等概念。
白马和马之间在概念上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公孙龙极力扩大二者之间的差别,扩大到二者没有必然联系的地步,彻底否定了二者的统一,只突出了马的个别特殊性,否定了马作为马的共同属性。这显然是走向了极端,是典型的违反逻辑的诡辩。
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着普遍性,从空间上来说,它无处不在,从时间上来说,它无处不有。但是,仅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不够的,物质世界丰富多彩,矛盾也千差万别,各种物质的运动都有其特殊性,正是由于矛盾的特殊性,使纷纭的物质世界有了区分,我们得以能够正确的认识这个世界。
这是“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个别是指事物的个性、特殊性,一般是指事物的共性、普遍性。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是因为他们包含有各自特殊的矛盾,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也就是具有个性。然而,世界上的事物又是互相联系的,同类事物中包含有某种共同的本质。也就是其共性。世界上没有脱离个别的一般,也没有不同一般相联系的个别。
诡辩家公孙龙“白马非马”的命题,强调了马的个性,强调了区别,这是对的,但是他又明显的夸大了这种差别,认为二者既然存在着差别,也就没有必然的联系,据说,他竟然荒唐到牵着一匹白马出关,当时战事频繁,马是不许出关的,把关的守兵对他说:“喂!公孙龙先生,你的马留下吧,按命令马是不许出关的。”公孙龙却回答:“嘿,我牵的是马吗?不是,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把守关的鼻子都气歪了。
看不到差别是不对的,片面强调差别,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无独有偶,也是在两千多年以前,另一个孕育哲学的摇篮希腊,诞生了另一个哲人柏拉图,他认为:除了我们看到的个别人和个别房屋外,还有一种“一般”的人和“一般”的房屋,个别的人有生有死,个别的房屋有建有毁,而“一般”的人“一般”的房屋是永恒不变的。他把这种“一般”称作“理念”.认为这是唯一真实的存在,而个别事物只不过是它的影子罢了。他从此扛起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大旗。
在矛盾的特殊性中,特别应当充分强调的是矛盾“地位”的特殊性,。在一个复杂的事物中,往往包含有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就是主要矛盾。而其他的矛盾则处于次要和从属的地位,抓住并正确的解决主要矛盾,就可以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中医治病也是这样, 每临一个证,要认真分析找出病情的“主要矛盾”,并紧紧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一解开,次要矛盾迎刃而解。一种病证,在一个时期内,必有一个起主要作用的“主要矛盾”,这个矛盾解决后,其他矛盾随即减轻或化解。
这样说,不是主张可以忽视次要矛盾,古人云:“胆欲大心欲小,智欲园行欲方”。临证治病时有一点虑及不到,结果都可能是灾难性的。毕竟我们面对的是至尊至贵的人的生命。
试举一病例说明:有某病人,患上严重的心肌炎,服用地塞米松后,病情有所减轻,但终不能痊愈,主要的症状是气短心悸四肢无力。即而找中医治疗。第一次找的是一名老中医,他给开了两盒十全大补丸。服了后毛事没管。第二次找的是一名中医大毕业的青年中医,他开的方子如下:党参12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阿胶12克, 麻仁10克,桂枝12克, 生地12克,麦冬10克,生姜5片,大枣7个。桃仁12克,红花12克。丹参12克  。从方议上来看,大约是炙甘草汤加减。此方服了十余付,亦未显多大疗效。后来病势有加重之势,"有病乱投医”,经人介绍又找了一名"民间中医",此人外表土里土气,胡子半尺长。他只望了病人一眼,说“气虚”!连脉也没摸。就开出方子:人参一两,麦冬五钱,五味子三钱 。字写的歪歪扭扭。服了七八付後,居然见效了。各种症状都见轻。一直服到痊愈。
在这个病上,为什么有名望的老中医和北京中医大学科班出身的青年中医会输给一个民间中医?
这个病人患的心肌病,主要矛盾是什么,是因过度劳累引起的元气大虚,初为虚寒证,日久转为虚热。
气虚阴虚是主要矛盾!那个大概连脉也不一定会摸的“民间中医”,一眼能视出病根是气虚阴虚。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所施之方 故有效。
而其他科班的“中医们”,懂得“病机辩证”太多了,越辨越昏,反而“歧路亡羊”,没能抓住“主要矛盾”。炙甘草汤也不是完全不对,但是桂枝麻仁不当用,(这样的病还不去桂枝麻仁,临证变通能力太差了)针对主要症状气虚的药又太轻了,杯水车薪。
这个例子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它能告诉我们:每诊一病人,必要弄清病人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在针对主要矛盾主要症状上,下大剂量解决,然后再兼顾其它矛盾予以解决。
中医治病的理论离不开哲学的指导,既要重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同时也要重视矛盾的特殊性,在特殊的矛盾中充分强调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紧紧抓住病人病情的主要矛盾,花大力气,下大剂量解决病人的主要的矛盾,治病就会得到突破性的效果。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4-10-2 11:43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下面引用由溪流2004/10/02 07:13am 发表的内容:
公孙龙却回答:“嘿,我牵的是马吗?不是,我牵的是白马,不是马,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
向公孙龙行三拜九叩之礼!这里正有了五行的真正含义!!!道可道,非常道;白马,非马!
作者: 溪流    时间: 2004-10-2 12:48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这个贴子最后由溪流在 2004/10/03 06:04am 第 1 次编辑]

愿闻其详。
作者: 喻生    时间: 2004-10-2 17:59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公孙龙讲的是内涵和外延的问题,说白马是马是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4-10-5 11:03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这个贴子最后由黄岐建中汤在 2004/10/05 11:22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喻生2004/10/02 05:59pm 发表的内容:
公孙龙讲的是内涵和外延的问题,说白马是马是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就“内涵和外延的问题”来说,说“白马是马”倒是对了。白马的内涵多、外延小,而马的内涵少,所以外延大。也就是说,白马属于马;或者说,白马是“种概念”,而马则是白马的“属概念”。
按照汉语的使用习惯以及逻辑学要求,“是”这样一个系词,可以连接两个不同外延的概念,只要求属概念在后即可,譬如:“人是动物”的说法,没有语法错误的!
可知,从逻辑学的意义上说,或者从先生说的“内涵和外延”的意义上说,说“白马是马”是正确的,而不是“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然而,“白马非马”论又具有另一层的深刻意义;而不是逻辑学意义上的白马是马。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4-10-5 11:05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这个贴子最后由黄岐建中汤在 2004/10/05 11:26am 第 1 次编辑]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不能从这个逻辑意义上讨论,要从道家的四不像(混沌)理念以及名家的一般概念来讲,才有意义。
下面有一则《庄子·应帝王》中“混沌”的寓言故事,今重述如下,以供参玩: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可知,儵与忽“非”混沌  (儵、忽,否定了混沌!  所以说,日凿一窍,七日就有了七窍,倒是像了儵或者忽,然而在也不能称之为混沌!!——白马非马)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4-10-5 11:17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或者是,“是”了儵、忽,也同时就“非”了混沌,肯定了前者,就否定了后者。
(当然,儵、忽无不出自混沌,然而已经不是混沌!——日凿一窍,七日而七窍具,则混沌死——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白马黑马,无非出自马,而已非马;正如儵、忽无不出自混沌,然而已非了(否定了)混沌——任何一匹具体的马,都一定是白马、黑马、棕马等等,不是指的属概念意义上的“马”了
道可道,非常道!
作者: 溪流    时间: 2004-10-5 13:46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不得不承认,确有高人。
白马非马本是逻辑命题,先生却认为不能从逻辑上来考虑,缘何?
先生认为白马非马不能从逻辑学上来考虑,当从“道家四不象及混沌”等方面来考虑,先生以为道家的理论脱离了哲学逻辑学范畴了吗?
先生说:“任何一匹具体的马,都一定是白马、黑马、棕马等等,不是指的属概念意义上的“马”了”。
如果各种颜色的马都不属于属概念上的马,那么哪一匹马没有颜色?作为属概念意义上的“马”还有内容吗?
“马”的内容不会是驴吧?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4-10-6 08:46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哪一匹马没有颜色?作为属概念意义上的“马”还有内容吗?
说的正是这个理!
正因为每一个具体的马都“不是”更高一层的抽象意义上的马,所以公孙龙才提出来并加以强调,说白马“非”马。意思是说,这根本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
马,在现实意义上不存在,只有在理论层次上才有;正如混沌在实际生活中不会有,然而在讲道理的寓言故事里却必不可无。
当然,在理论层次上的马,也不会无法区别于驴。
并且,任何一匹具体的马,都不会混同于其它的具体的一匹驴;任何一匹马,也都不会混同于其它的某匹马。这又是低一层次的问题。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4-10-6 08:47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Okay!
作者: 溪流    时间: 2004-10-6 11:58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这个贴子最后由溪流在 2004/10/08 05:52am 第 5 次编辑]

“马,在现实意义上不存在,只有在理论层次上才有”
先生否认了现实存在的马,认为只有理论层次上才有,否认了物质存在的第一性,先生以为这是不是唯心论呢?
抑或先生本来就是扛唯心论大旗的斗士。
您那个理论层次上的马从何而来,不是从现实存在中来,难道是从冥冥中来?还是天外来客?
连孩童都知道,马和白马虽然是两个概念,但是,马的概念要比白马要宽泛的多,因为,马的概念要包括包含白马在内的黑马红马等各种颜色的马,马和白马的概念是存在着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公孙龙极大的夸大二者之间的差别,夸大到二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的地步,彻底的否定了二者的统一,只突出了白马的个别属性,却否定了白马作为马的属性,这显然是走向了极端,是完全违反逻辑的。
山之青,花之红,柳之绿,乌鸦之黑,皆因色泽附于体才有青山,红花,绿柳,黑乌鸦。以公孙公及黄芪公的观点,青山也不能成起为“山”,红花也不能成起为“花”,绿柳也不能成起为“柳”,乌鸦也不能成起为“鸦”,-------,那么,人非人,鬼非鬼,世界何以成为世界?岂不成为一个虚无飘渺的所在?
人类的名字也是每个人的特征,xxx是人类一员,倘若这样推下去呢----。

作者: 中医任我行    时间: 2004-10-6 13:38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小生认为,白马非马论,想是要告诉我们:思考问题要不拘于常理,敢干突破常规,事物才能发展.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4-10-19 21:19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下面引用由溪流2004/10/06 11:58am 发表的内容:
“马,在现实意义上不存在,只有在理论层次上才有”
先生否认了现实存在的马,认为只有理论层次上才有,否认了物质存在的第一性,先生以为这是不是唯心论呢?
抑或先生本来就是扛唯心论大旗的斗士。
您那个理论 ...
请看几遍这个故事,倏忽非混沌的寓意,当会悟见: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4-10-19 21:24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这个贴子最后由黄岐建中汤在 2004/10/19 09:26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溪流2004/10/06 11:58am 发表的内容:
“您那个理论层次上的马从何而来,不是从现实存在中来,难道是从冥冥中来?
先生误解了
理论层次上的马从何而来?正是从现实存在中来的呀!又怎可说
溪流“理论层次上的马从何而来,不是从现实存在中来,难道是从冥冥中来?

作者: 天魔道士    时间: 2004-10-20 12:34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下面引用由黄岐建中汤2004/10/02 11:43am 发表的内容:
道可道,非常道
我一直搞不懂"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请教。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4-10-21 20:37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这就是“四时五行”的“道”理
五行只有四象!居中的那个“四不像”,罔象。
作者: 天魔道士    时间: 2004-10-22 12:15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孔乙己
作者: 初学者    时间: 2004-10-22 12:21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猜一字:干枯的井。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4-10-25 10:30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这个贴子最后由黄岐建中汤在 2004/10/25 11:21am 第 3 次编辑]

建议请看一下《说文解字》对“丹”字的解释,就涉及到了这个“井”,并且是“其中有物”的井,而非干枯的井。
道可道,非常道:井中的“丹”,已非井框;就像凿出来的窗户,并不只是那个窗户框而已。相反,正是那个窗户框里边的当其“无”之处,才有窗户的大用场!
出典《老子》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作者: 初学者    时间: 2004-10-25 12:19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谜底为:“泉”。意有两层,1。没有水,在此“白”为没有的意思,与“白马”即无马的意思一样;2。井水是由井中泉眼涌水而成。
作者: 灵松    时间: 2004-11-24 23:14
标题: [原创]白马非马论--矛盾特殊性--治病当抓主要矛盾 [谈哲学论中医系列]
公孙龙纯粹是在狡辩,并无实际意义。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