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二解炙甘草先生案 [打印本页]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3-10-7 11:48
标题: 二解炙甘草先生案
此证如果按照温病三焦辨证的思路去考虑,其为湿热无疑,湿重于热之象显然,大约出入于四苓,甘露消毒饮,五加减正气散.....之列。
研伤寒之初,愚以为温病乃不过伤寒的种种发挥罢了,不足深研,不过最终还是明白,温病确实有温病的道理,三焦辨证自然也有其中的奥妙,盖病在脏腑和经络,
治疗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取效也截然不同。
   学医之初,赵绍琴先生谆谆教导:西医理论切勿理会,等中医理论打扎实了,再研究西医之术,也为之不晚。
多年以来,余深有体会:学习一门科学,在头脑奠定该学科基础理论的时候非常重要,开始学习时的“专一”是以后能否在此学科作出成就和发挥的重要条件。头脑一旦确立了某种思维方式和方法,则终身难改。假如一开始学习西医,再学习中医时,自然就用西医的生理去理解中医,这是难免的。赵老当初此言正是此意,无奈愚之鲁钝,多年之后,才有此体会。好比是国人无论英语说的如何好,但在英国人来讲,虽不见其人,但一听就学来的。
纵然大山先生的普通话说的多么的标准,不过听起来,多少还是有点别扭。
观《范中林医案》:虽3年头痛,范老辨证还是以太阳为主,投麻黄汤原方取效,日人惊叹不已:3年之疾,难道还在太阳之表?陈潮祖先生葛根汤案又与范中林麻黄案又有何区别呢?中西结合人士又能焉识此理?切莫以西医之论妄套中医之术,盖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

作者: 炙甘草    时间: 2003-10-7 21:30
标题: 二解炙甘草先生案
五积散先生道出当今中医临床的普遍弊病。很多医生以中医之名行西医之法!崇洋媚外!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