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打印本页]

作者: 桂枝汤    时间: 2003-5-13 10:59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欧阳颀
  带状疱疹是一种累及神经和皮肤的病毒性皮肤病,俗称“缠腰龙”、
“蛇盘疮”,多发于春秋季,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初次感染后,
临床表现为水痘或呈隐性感染(没有症状表现),以后病毒潜伏于脊神
经后根的神经节中或三叉神经内,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如患感冒、肿
瘤或大剂量使用激素、疲劳时,病毒被激活而发病。其临床症状为发病
前局部皮肤出现感觉过敏、灼热、针刺样疼痛等,1~3天后陆续出现红
斑、丘疱疹,并迅速变为水疱,簇集成群,互不融合排列成带状,且常
沿一定的外周神经分布,疾病的整个过程伴随着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神经
痛。
  中医认为其病因为肝气久郁化火,脾经湿热内蕴,外溢肌肤而生;
亦可因感染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于肌肤而成。湿热火毒攻之于表发
为水疱,邪毒郁滞经络而疼痛。该病当邪盛之疾,治宜祛邪为主,邪去
则正安,又因邪毒比较集中,病位在表,所以刺血之法最捷,湿热火毒
由血而解,病体自康。
  刺血疗法常选用大椎或委中穴,以及疱疹周围。可先用梅花针重叩
至渗血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尔后用火罐拔出瘀血,出血量以3~5毫升为
宜。起罐后再用紫外线照射皮损区片刻,以防继发感染。一般治疗1~2
次,疱疹即干燥收痂痊愈,且较少发生后遗神经痛。本法刺络拔罐与紫
外线并举,用穴虽少而力宏,且相互协同,远近呼应,直折病势,故疗
效较好。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正是本病多发季节,平日应注意勿多食辛辣之
品,我们收治的病人中,有不少是因吃麻辣烫和川味火锅而诱发。当然
注意起居有常、“春捂秋冻”防感冒也是非常必要的。怀疑患此病时,
一定尽快至正规大医院皮肤科或针灸科就诊,切勿擅自局部涂抹油性外
用药,否则毒热之气不易发散,会使病程迁延,局部遗留神经疼痛,经
久难消。



作者: caoxibai    时间: 2003-5-14 20:43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刺血疗法,又叫梅花针疗法,用梅花针在皮肤的一定部位(患病局部),或在一定的穴位,根据病情轻重和病人体质的强弱,进行适宜的叩打。一般以稍有渗血为度。对治疗一些皮肤病或麻木,瘙痒很有效。沿脊柱两侧膀胱经或华佗夹脊穴,进行叩打,还能调整脏腑机能,治疗哮喘,失眠等疾病。此治法,简单,方便,廉价。值的推广。如果叩击后,再加上拔罐,叫“刺络拔罐”法,可以加大刺激量。
作者: 玄隐子    时间: 2003-5-15 23:36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中药的效果也很好,而且不留后遗症。西医治此病,实不及中医。
作者: 补中益气    时间: 2003-9-14 12:08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也多是外用,用于较轻之症尚可。西医治疗轻症效果更快,静滴阿昔洛韦两三天常可痊愈。我有一内用方剂屡试不爽,瓜蒌红花甘草汤:全瓜蒌150克,红花10克,全蝎10克,甘草10克。
瓜蒌用量大,取其效转而力宏也。

作者: qimintang    时间: 2003-9-14 12:49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外敷法更好,20分钟病人剧痛即基本解除,可正常入睡,最多用药两次,疗程3天左右。
远胜西医干扰素
作者: 秦越人    时间: 2003-9-14 13:39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这个贴子最后由秦越人在 2003/09/14 10:39pm 第 1 次编辑]

许XX,男,8岁,1990年6月首诊。
病者一月前开始出现带状疱疹,开始在腰背部,逐渐蔓延全身,四肢,头面颈均遍布红疹,头面肿胀,大部分疗疹点併发感染,化脓,呈痛苦状。
脉滑数,舌红黄厚滑苔,大便不成形,小便次数多,遍身痒、痛难耐,西医治疗近三周无效。咳嗽,持续发热不退,下午体温高达39摄氏度以上。
辨证:湿热蕴于三焦,过食海鲜,膏腻之物,外邪内伤並病。
治法:辛香化湿、苦燥脾湿,淡渗利湿,消导腐食。
处方:三法袪湿汤(自拟)加减:三剂每日一剂,分三次服。
霍  香10佩  蘭 6甘  草 5
白  芷 6蘇  葉 3滑  石18
枳  殼 8蒼  朮10生  地12
黃  岑10防  風 6 木  通 8
澤  瀉 8山  楂 6大  黄 6
二诊:疱疹已结疤,收敛,面肿消退,其父大赞药效如神。
脉仍滑数,舌红苔薄黃,疱疹服药后未再出现。午后仍有低热未退,咳嗽已减。
余邪未清,仍束手太阴、阳明之间。
处方:银乔散加减:二剂
金銀花 6連  喬 6 桔  梗 8黃  芩 8
淡竹葉 8牛  子 8 淡豆鼓 8甘  草 5
薄  荷 3   荊  芥 5 瓜蒌仁10    白  芍10
服后家长携來复诊,症状基本消失,嘱其每周配一服银乔散加减方巩固疗效。



作者: 江诗古未寒    时间: 2003-9-14 20:27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下面引用由补中益气2003/09/14 12:08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也多是外用,用于较轻之症尚可。西医治疗轻症效果更快,静滴阿昔洛韦两三天常可痊愈。我有一内用方剂屡试不爽,瓜蒌红花甘草汤:全瓜蒌150克,红花10克,全蝎10克,甘草10克。
瓜蒌用量大,取其 ...
请教先生
全瓜蒌150克,会不会有副作用。
先生如何想到用此方的?
作者: 补中益气    时间: 2003-9-14 23:03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一般认为,带状疱疹是由于肝气郁结化火,脾经湿热内蕴,外溢肌肤而生,或外感毒邪,湿热火毒蕴结肌肤而至。临床用清热利湿法。
本病临床主症有两点:一为皮疹,一为疼痛。其疼痛特点,在未出现皮疹前,先有过敏,麻木,疼痛等疼痛性质为火灼样。不通则痛,此乃血淤络阻之症。另本病多伴口苦,口干,心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内热之症。
瓜蒌红花甘草汤出自孙一奎的[赤水玄珠]引黄古潭方,现代名医秦伯未先生善用此方治带状疱疹,说此方效验超出外科专著所载诸方.....
临床多用次方治疗乳痈之疾,我用于带状疱疹,每次亦很有效。瓜蒌用量大者一枚。约150克,只要脾胃不是十分虚弱,未见不良反应。有一妇人,夜尿频达20多年,服用本方三剂而痊愈。

作者: qimintang    时间: 2003-9-15 13:25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不知诸位对西医治疗带状疱疹后的常见后遗症有何良方?
特别是神经痛和剧痒?
男:约70岁,健康尚好,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关节炎
2002年夏肩背大面积带状疱疹,用干扰素12天方愈
愈后患处留下深褐色斑略突出,奇痒难入睡,只好涂抹医用酒精止痒

作者: yihu    时间: 2003-9-15 13:31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梅花针疗法同棉花灸疗法,适用于带状疱疹初期,对带状疱疹后遗痛也有一定疗效,头面部慎用。所谓“不留后遗症。西医治此病,实不及中医”都是中医人一相情愿的话。中西医各有所长,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肯定。
作者: yihu    时间: 2003-9-15 13:39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许XX,男,8岁,1990年6月首诊。”此病案若为带状疱疹,临床极少见,不知如何确诊。
作者: yihu    时间: 2003-9-15 13:53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下面引用由qimintang2003/09/14 12:49pm 发表的内容:
外敷法更好,20分钟病人剧痛即基本解除,可正常入睡,最多用药两次,疗程3天左右。
远胜西医干扰素
我相信上述疗效,也常规使用,中药外敷远胜过梅花针等,治疗神经痛和剧痒,外敷法可以继续使用。具体方法有所改变。
作者: 补中益气    时间: 2003-9-15 16:26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阿昔洛韦静滴治带状疱疹我所常用,不过对于重者,病程迁延日久者还是中药内服治疗彻底。我深有体会。
作者: qimintang    时间: 2003-9-16 13:31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yihu   补中益气  二位先生看来是西医
对中医应用到这种地步在下佩服佩服,不过一般带状疱疹病似凶猛,痛不可当
病家多先找外科或皮肤科,实非中医无能也,非战之过
我家外敷疗此病,法甚简,帖于胸腹肩背未破溃处神经从处或附近即可,向不辨症,不内服
后遗症法同,我父在外科使用10余年未见无效者,到是被院长含蓄批评无数,哈哈
作者: yihu    时间: 2003-9-16 13:43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哈哈,我习用中药湿敷法,每日至少两次,与你家外敷法不同,无论溃破,是否后遗疼痛,均可辨证有之。
作者: qimintang    时间: 2003-9-16 13:59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我家干敷,好像狗皮膏拉,不过是用胶布
3日一次,最多2次,没有用到第3 次的病历,象在吹?哈哈
作者: 补中益气    时间: 2003-9-16 16:46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尊敬的棋民堂先生,既然你的外用法如此简便有效,在下冒昧请求能否就本论坛公布您的独到秘方,一为发扬你棋民堂祖传之医学,二为解广大患者之苦呢?

作者: 祺民堂    时间: 2003-9-18 22:23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不好意思,绝对不可以!!!
作者: 补中益气    时间: 2003-9-19 00:09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我总是感觉你吹牛的成分太多,可能是因为你真正什么都没有的缘故。在这个论坛其实你我都是向专家们学习的小角色,而你的口气呢却表现为大师级的。你的那个介绍给五积散先生看的网页,真不好意思,我也光顾了一下,就看了一眼,因为能让我学习的东西太少,甚至没有。
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商学院毕业,做药品生意,中医爱好者。抱着学习的态度进入本论坛,最佩服的就是三七生先生,知无不言。最喜欢看的就是五积散先生的帖子,最敬重是桂枝汤先生,还有学海.秦越.黄芪---------
郑重声明我只是中医爱好者,不是给人开方子的。个人感觉,说出来,希望棋民先生不要要有意见。
作者: 祺民堂    时间: 2003-9-20 22:31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这个贴子最后由祺民堂在 2003/09/21 01:00am 第 1 次编辑]

你要这样想也只好由你,我绝对尊重你的看法
至于实际情况,不妨一试
可以想想有什么好的方法(,)看看又说又练的好把式
突破性的疗效的确不好被接受,象你这样的怀疑,我经历良多,早就习惯了
注:好把式源自: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好把式
原文少个逗号,语气就不大对,哈哈
作者: 祺民堂    时间: 2003-9-20 23:04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这个贴子最后由祺民堂在 2003/09/20 11:23pm 第 1 次编辑]

忘了说了,我学的是会计,工作是计算机,现在开诊所,我爸看病我跑腿
我的确什么都没有啊,5555555555555,但我会有的,你别急
你说的哪些人我倒挺尊重的,但我过了追星的年龄了.
医药关键是疗效,说别的都没有用,你既然是搞药品生意的,当然更明白疗效的实际情况
因为方药无法说明,所以很少开方,所以病例也就苍白无力,对你没有帮助,只好说对不起
你说我吹,我不反驳你,但我不服气,哈哈,就是不服气
作者: 黄岐建中汤    时间: 2003-9-20 23:43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补中益气  祺民堂  的探讨口气值得肯定,论坛需要这样的互容。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作者: yangyang520    时间: 2003-10-6 17:36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中医效果好于西医
作者: zsyrt    时间: 2008-10-18 10:58
标题: [转帖]刺血疗法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药物治疗效果很差,没有特效药.带状疱疹如果治疗方法不当,容易留下后遗神经痛或者瘙痒,,治疗起来那就很麻烦了,但是中医一指禅手法推拿疏通经络法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效果最好.这种治疗方法对有其他疾病的人和孕妇最好.下面给你介绍一下仅供参考:  
中医一指禅手法推拿疏通经络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是根据祖国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是运行气血,津液的通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道理.不是直接针对病源,而是直接作用于患者患病的部位.以特定手法刺激患者经络,通过皮肤透入,产生信息,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进而激发经络之气,靠经络的调节作用来改变机体的病理状态.通过经络感应传导传递到相应的脏腑,以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扶正祛邪,调理脏腑,调节和改善患者患病部位微循环及其周围的感觉神经末梢.对脏腑进行调理,促进脏腑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协调人体各脏腑之间的机能,平衡人体阴阳,进而使人体整个机体保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平衡协调,使机体恢复正常和提高免疫力及抗病能力,巧妙的起到了从外治内,治愈疾病的作用.从而解除患者之病痛,亦使疱疹自行消失,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  
对疱疹后遗神经痛千万不要采用的一些陈旧的,盲目的神经破坏性治疗,如神经封闭,切断,阻滞,冷冻,激光照射,使用镇痛泵,向神经根内注射激素,麻醉剂,干扰素,营养神经的药等,给患者造成医源性新病,给患者带来永久性伤害性并发症——麻木,肌肉萎缩等(即使这样也未必能解除患者的疼痛).  
带状疱疹一般不要把疱疹弄破,让其自行消失,大概需要1-2周就会好的.疱疹很好治疗,西医西药治疗好留后遗神经痛,就怕留下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就不好治疗了,特别是用西医西药治疗就更不能治愈了,如果西医西药能治愈的话就留不下后遗神经痛了,一旦留下后遗神经痛,这时就不要再用西医治疗了,一定要找中医治疗.疱疹是小事,关键是后遗神经痛痛苦是大事,疱疹早一天好晚一天好患者痛苦不很,留下后遗神经痛患者就要受大罪,吃大苦了,所以我告诫患者治疗此病一定要找中医(特别是民间中医)治疗.  
最好一开始治疗此病就用中医治疗,这样就不会留下后遗神经痛了.此病千万不要用西医西药治疗.此病影响不着生命,但是治疗不合适的话要留后遗神经痛的,一旦留下后遗神经痛就麻烦了.特别是头部,眼部,面部的带状疱疹.中医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效果最好.并且不留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又称缠腰火丹,蛇盘疮,蛇丹,缠腰龙,蜘蛛疮,蛇串疮,火带疮,皮蛇,生蛇,蛇缠腰等)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此病发生的病理机制为:本病在无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如儿童)中引起原发感染,病原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即水痘.水痘症状消失后,感染的病毒以潜伏形式长期存在于脊髓神经或颅神经的神经元细胞中,被某些因素激活后,病毒从一个或数个神经节沿相应的周围感觉神经到达皮肤,在神经末梢迅速繁殖并破坏组织,细胞,使之发炎,出血,死亡而发病,引起复发感染,即带状疱疹.中医称这种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神经和皮肤同时受累的)皮肤病,多是由情志抑郁,肝气郁结,久而化火;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内蕴,复因外感毒邪,以致湿热火毒蕴积肌肤而生.年老体弱者,常因血虚肝旺,湿热毒盛,气血凝滞以致疼痛剧烈(西医认为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本病初起多属肝胆湿热型或脾经湿盛型,日久或年老体弱多属气滞血瘀型(经络不通,气血凝滞,循行不畅,凝滞肌肤,不通则痛,疼痛不止).其发病率高,各个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尤其是老年人多见,并且钻心地疼痛使人难以忍受.国内外整个医学界至今还没有预防和彻底根治的药物及方法.  
原发感染患水痘后,继发感染即患带状疱疹;但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产生抗体,终身免疫,会有部分患者转为后遗神经痛.如泛发则应警惕潜在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或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患病后要尽早就医,越早越易治愈;反之,则病情加重,疼痛加剧,轻者遗留神经痛,重者会发生意外。  
带状疱疹感染的因素:  
本病原发感染后,病毒就躲进了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尚无办法清除,也无法预测复发时间,所以无从预防和根治.但已发现复发感染为带状疱疹与机体免疫功能关系密切,如老年人,局部创伤后,系统红斑狼疮,淋巴瘤,白血病,艾滋病以及长期接受皮肤激素,放射治疗和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最易感染,且病程长,病情重,后遗神经痛更突出.  
带状疱疹的主要特点:  
1,各年龄段都会发病,以老年人多见;  
2,4季皆能发病,以春秋季居多;  
3,人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出现疱疹,以躯干及头,面部最常见;4肢最少见;  
4,发病时伴有疼痛,疱疹结痂后部分还会延续;  
5,水疱和皮损多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发生于身体一侧,不超过躯体中线.  
带状疱疹的主要症状:  
1,出疱疹前三,4天,局部出现瘙痒,灼热,剧烈疼痛;  
2,发病部位起初为片状红斑或集簇性的粟粒状小丘疹,继而出现集簇性的粟粒至绿豆大小的丘疱疹,迅速变为水疱成带状排列,透明或由透明变混浊,后干燥结痂;  
3,可伴临近淋巴肿大,疼痛,全身不适;  
4,病程1-2周,部分患者神经剧烈疼痛会延续,转为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的危害:  
发病期间,患者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神经疼痛最明显,使人寝食难安.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加上高额费用,更使人难以忍受.如治疗不当或体质虚弱诸多因素所致,会转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少则数月或年余,多则数年,患者将长期忍受痛苦折磨,影响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还有其特殊类型:  
眼疱疹,耳疱疹,内脏疱疹,疱疹性脑膜脑炎(头面部疱疹),无疱疹型带状疱疹,泛发型带状疱疹等.这些疱疹既有特殊性,又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性,有些可致失明,耳聋,面瘫,脏器功能紊乱,甚至死亡.这些病早期极易误诊,医患双方均应重视.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症状治愈后延续疼痛超过一个月的神经疼痛病.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主要特征,是由于带状疱疹病毒的亲神经性侵袭神经末梢造成的,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少儿不明显,青年人略轻,老年人较重.当皮损症状完全消退后,会有约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50岁以上的人群会有约75%的患者留有后遗神经痛,疼痛以胸段肋间神经和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多见.  
根据发病临床表现与病理学研究,专家们分析发病机理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1,带状疱疹发病期引起了周围神经病变及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2,因带状疱疹并发症之一是无菌性脑膜脑炎,说明带状疱疹会累及中枢神经系统,临床采用阻滞疗法,仍有疼痛表现更是证明;  
3,带状疱疹并发的精神症状,在皮损消退后仍伴随着神经痛(失眠,精神沮丧,消沉).  
也就是说,人们没有足够的营养来提高免疫力,使被病毒破坏的神经细胞没有得到有效修复,被破坏的组织和细胞形成的垃圾没有清理排出,病毒进一步繁殖破坏神经组织.  
据报导,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50岁以上老年人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主要人群,约占受累人数的75%左右.该病是医学界的疼痛难题,是中老年人健康潜在的杀手.  
该病的主要特点,就是剧烈的顽固性的疼痛.带状疱疹皮损消除后疼痛仍持续,轻微的刺激即引起疼痛发作,不刺激也会突然发作,为减轻衣服对身体的刺激,有人不敢穿衣,或把衣服撑起来,整夜的睡不好觉.如有病毒侵犯到相应脑神经会影响视力,引起面瘫和听觉障碍.除疼痛外,还会诱发心脏病,脑出血,甚至导致死亡.  
医学界将这种疼痛分为三种:  
1,激惹触痛型.临床表现以对痛觉超敏感为特征,轻轻的触摸即可产生剧烈的难以忍受的疼痛.  
2,痹痛型.临床表现以浅感觉减退和痛觉敏感为特征,触痛明显.  
3,中枢整合痛型.临床上可兼有以上两型的表现,由中枢继发性敏感化异常为主要特征.  
患者在就诊时将疼痛形象地描绘为火烧样痛,撕裂样痛,针刺样痛,刀割一样痛,闪电样痛等等.该病患者应该注意如下几点:1,在饮食方面:不要吃猪肉,不要饮酒及与啤酒类似的碳酸饮料.2,在行动方面:不要活动或少活动,多注意休息.3,在情绪方面:不要忧愁,不要急躁,心情要开朗.4,在治疗方面:建议千万不要采取破坏神经的方法治疗.如神经封闭,切断,阻滞,冷冻,激光照射,使用镇痛泵,向神经根里注射激素,麻醉剂,干扰素,营养神经的药等.  
由于患者长期受疼痛折磨而苦不堪言,情绪异常,睡眠障碍,工作能力和社交活动几近丧失,生活质量难以保证,对前景失去信心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家人也为此担忧受累,其危害超出常人的想象  
见网址:http://www.zsyrt.com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