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贴图][名家医案考题]1.李克绍 案 ...  [打印本页]

作者: 知止居士    时间: 2004-5-21 17:31
标题: [贴图][名家医案考题]1.李克绍 案 ... 
曾见 杏林萧客 先生建议以名家效验原案隐去辨治部份,作为讨论病例,俾诸有意学习者探讨有据。不求所答皆于原案合,但以大方向不反为务。愚窃以为此建议大可推行。今有 李老医案两则,原文抄上,仅略去人名及辨治分析,鄉诸同好。如久无跟帖者,在下再贴出全案,以供学习。
(1)尿崩  
...,男,7岁,茌平县人,于1975年7月12日,来省中医院门诊。患儿多饮多尿,在当地医院曾检查尿比重为1.007,’诊断为尿崩症,治疗无效,遂来济南。经余诊视,神色脉象,亦无异常,惟舌色淡,有白滑苔,象刷一层薄薄不均的浆糊似的。因思此证......水煎服。   
上方共服两剂,7月14日其家长来述症状见轻,又于原方两剂,痊愈。
请诸君辨一下,当是何方。
(2)湿疹
国XX,男,64岁,社员,阳谷县石门宋公社国庄大队人,于1975年3月16日就诊。    患者两上肢及颈部患湿疹,已两年多,虽迭经治疗,服中西药甚多,疗效不显,时轻时重。本次发作已月余,症见两上肢及颈部密布粟样疹点,渗水甚多,点滴下流,轻度瘙痒,身微恶寒,汗出较多,口干饮水,大便正常,小便略黄,舌苔薄白,脉濡缓略浮。证属......水煎服。三剂。   
3月19日复诊:患者服第一剂后,患处渗水即明显减少,全身出汗亦基本停止。恶寒消失,口干减轻。...原方再服三剂。  
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请大家来填一填隐去的内容。
  



作者: 喻生    时间: 2004-5-21 18:05
标题: [贴图][名家医案考题]1.李克绍 案 ... 
(1)用五苓散。(2)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作者: 工学学士    时间: 2004-5-24 09:27
标题: [贴图][名家医案考题]1.李克绍 案 ... 
首谢 知止居士  的热心,使吾等不才之辈有做脑力体操的机会。
尿崩当先疑肾,既神色脉象无异常,自当诊肺。恰有白滑苔,象刷一层薄薄不均的浆糊似,当诊为风邪侵表入里化寒,应用辛温解表。不知当否。
作者: lihuanzhang    时间: 2004-5-24 16:35
标题: [贴图][名家医案考题]1.李克绍 案 ... 
在下以为,两方均应该用五苓散,均是气化不及,不能化水
作者: 桂枝汤    时间: 2004-5-24 17:00
标题: [贴图][名家医案考题]1.李克绍 案 ... 
感谢知止居士 先生带了一个好头.使杏林箫客的有益建议付诸如行动.
作为全球中医药论坛,是提倡贴近临床的,作为一个中医,只要把临床工作干好,才能叫做发扬,宣传,推广,普及中医.中医药,到底行不行,不是口头上喊,也不是作空头辨论.而是要起而行.
最好的"箭",必须要能射"中".
需望有更多的同道参与这个行列中来.每人动动脑筋,就是分析错了,对自己,还是获益匪浅.
作者: 知止居士    时间: 2004-5-24 18:56
标题: [贴图][名家医案考题]1.李克绍 案 ... 
下面引用由工学学士2004/05/24 09:27am 发表的内容:
首谢 知止居士  的热心,使吾等不才之辈有做脑力体操的机会。
尿崩当先疑肾,既神色脉象无异常,自当诊肺。恰有白滑苔,象刷一层薄薄不均的浆糊似,当诊为风邪侵表入里化寒,应用辛温解表。不知当否。
虽不中亦不远矣。
刘力红 先生谓“治太阳就是治水”,当深思之。不知 学士兄是否读过刘师大作《思考中医》,推荐一读。
作者: 知止居士    时间: 2004-5-24 19:15
标题: [贴图][名家医案考题]1.李克绍 案 ... 
多谢 学士兄与 桂版主鼓励,在下还有些不甚出名的医家验案。大有启人思路之处。稍后争取再贴出些。
在下并没有要“考”大家的意思,只是希望大家读到佳案能印象深些,以后但径以“《名家验案探讨》XX案求解”名之,仍先不报出处,且不注明医家,待公布原案后再一并告之。


作者: 桂枝汤    时间: 2004-5-24 22:03
标题: [贴图][名家医案考题]1.李克绍 案 ... 
下面引用由知止居士2004/05/24 07:15pm 发表的内容:
多谢 学士兄与 桂版主鼓励,在下还有些不甚出名的医家验案。大有启人思路之处。稍后争取再贴出些。
在下并没有要“考”大家的意思,只是希望大家读到佳案能印象深些,以后但径以“《名家验案探讨》XX案求解” ...
好.热烈欢迎知止居士先生之举.

作者: 桂枝汤    时间: 2004-5-24 22:41
标题: [贴图][名家医案考题]1.李克绍 案 ... 
下面引用由知止居士2004/05/24 07:15pm 发表的内容:
多谢 学士兄与 桂版主鼓励,在下还有些不甚出名的医家验案。大有启人思路之处。稍后争取再贴出些。
在下并没有要“考”大家的意思,只是希望大家读到佳案能印象深些,以后但径以“《名家验案探讨》XX案求解” ...
感谢 知止居士  先生
这样一来,比空洞的说教要好得多.

作者: 惊蛰    时间: 2004-5-25 11:01
标题: [贴图][名家医案考题]1.李克绍 案 ... 
第一案用干姜茯苓甘草汤,案二用桂枝汤加白术
作者: 知止居士    时间: 2004-5-30 19:12
标题: [贴图][名家医案考题]1.李克绍 案 ... 
原案解:
1、五苓散治验  
(1)尿崩  
王军,男,7岁,茌平县人,于1975年7月12日,来省中医院门诊。患儿多饮多尿,在当地医院曾检查尿比重为1.007,’诊断为尿崩症,治疗无效,遂来济南。经余诊视,神色脉象,亦无异常,惟舌色淡,有白滑苔,象刷一层薄薄不均的浆糊似的。因思此证可能是水饮内结,阻碍津液输布,所以才渴欲饮水,饮不解渴。
其多尿之是多饮所致,属于诱导性的。能使不渴、少饮,尿量自会减少。因与五苓敌方:白术12克,茯苓9克,泽泻6克,桂枝6克,猪苓6克。水煎服。  

上方共服两剂,7月14日其家长来述症状见轻,又于原方两剂,痊愈。
(2)湿疹
国XX,男,64岁,社员,阳谷县石门宋公社国庄大队人,于1975年3月16日就诊。    患者两上肢及颈部患湿疹,已两年多,虽迭经治疗,服中西药甚多,疗效不显,时轻时重。本次发作已月余,症见两上肢及颈部密布粟样疹点,渗水甚多,点滴下流,轻度瘙痒,身微恶寒,汗出较多,口干饮水,大便正常,小便略黄,舌苔薄白,脉濡缓略浮。
证属阳虚不能化气利水,湿邪郁于肌表,津液但能向上向外,外出皮毛,而通调水道的功能迟滞。治宜温阳化气利水,药用五苓散方:   
茯苓15克,桂枝9克,泽泻9克,白术9克,苡仁24克(代猪苓)。水煎服。三剂。
  
3月19日复诊:患者服第一剂后,患处渗水即明显减少,全身出汗亦基本停止。恶寒消失,口干减轻。此是阳化水降,原方再服三剂。  
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原按:湿疹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未见有此病名,对其论述,散在于“癣”、“疮”、“风”等范围内.其病因病机,一般多由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急性湿疹以湿热为主,慢性湿疹多因病久耗血,以致血虚生燥生风,肌肤失养所致.而本例之病机则是由于阳虚不能化气利水,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津液但能上行外泛,郁于肌表,从皮毛作汗,或从患处渗出水液。气机不降,则患处渗水不止,故前虽迭用祛风利湿止痒之剂,终未见效,以致缠绵不愈。五苓散对人体的水液代谢失调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故虽不用祛风利湿止痒之品而诸症均除,此不治而治之法,体现出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和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先生按:论中141条有服五苓散以除心烦、解皮粟的记载。皮粟,俗称鸡皮疙瘩,该条皮粟的形成,是由于当汗不汗,反以冷水巽灌,致使将要作汗的汗液,被冷水所激,不得外出,反郁于皮肤的汗孔中所致。五苓散能外通腠理,下达膀胱,通行三焦,化气行湿,所以用之有效。本案的湿疹,虽然在表现上与皮粟不同,但都是湿郁肌表,五苓散能解皮粟,就应想到能消湿疹。伤寒方应用万殊,理本一贯,关键问题是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上案方药对症,按语分析详明,确是佳案。)   
先生又按:《伤寒论》中用五苓散的有以下几种症状:“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水入即吐者”、“伤寒汗出而渴者”、下后“心下痞,其人渴而口烦躁,小便不利者”、霍乱“热多欲饮水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篇》还有“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者,连同以上两案,都说明五苓散对人体的水液代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本方的药性稍偏于温,所以凡有于水液代谢失调所形成的各种症状,而又宜于温性药的,都可以考虑应用本方。

作者: 医友    时间: 2004-5-31 10:22
标题: [贴图][名家医案考题]1.李克绍 案 ... 
根据方药君臣佐使,五苓散,君药泽泻,臣药,茯苓、猪苓,佐以桂枝。请问上面两方君臣佐使各为何药,假若君臣佐使已变,还能说是五苓散吗?
作者: 机    时间: 2004-6-21 22:44
标题: [贴图][名家医案考题]1.李克绍 案 ... 
好 谢谢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