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打印本页]

作者: 杏林散人    时间: 2004-7-16 17:12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患者为我一位老友,男,57岁,体胖身高,秃顶,面上多油,孜孜于命理研究10多年,用心太过,1年前突发心梗,幸治疗及时已稳定。春节前因胸闷、背痛曾于我处服用汤药,当时舌红苔黄厚腻,脉洪大有力,沉取无根,判为阴虚阳浮兼痰湿内盛之证,因阴虚与痰湿并存,治之甚为棘手,当时给予摄阴敛阳、清化痰湿、健脾之法,加减进退而治,脉象略转缓和,症状缓解,自觉精神大振,苔略去,但仍舌红苔黄腻。我虑其夏季湿热盛时,病恐加重,嘱其善加调养。
    半年来患者仍用心于命理,不知养心,爱食肉类,吸烟,近日胃皖疼痛,兼有肩背疼痛,心电图尚可,血糖血脂血压均可。查仍油光满面,舌红苔中根部黄腻,脉略数,但未见洪大之象,二便大致正常,似比半年前略好。奈舌脉仍提示病根未动,古人治疗阴虚兼痰者,有浊药清投法,如熟地泡水等,不知用之是否恰当。
    不知各位前辈有何良策,有以教我,先谢过啦。
    我先前用药以降气敛阳、开通中焦之法,大致如下:
    杏仁12  党参18 五味子10 生龙牡各20
    苍术18  寇仁8  茯苓20   降香8
    白芍18  丹参18 佩兰8    清半夏12
    柴胡10  黄芩12
古人治疗阴虚兼痰者,有浊药清投法,如熟地泡水等,不知用之是否恰当。

作者: 溪流    时间: 2004-7-16 23:38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据我体会,舌中根部有胎,无论白胎黄胎,多示阴血不虚。因根部为肝肾位,阴虚多胎少或剥落。
有黄腻胎,多数痰热。当从痰热淤血治。
此方收敛药太多,如龙牡,五味子等,此病人病机在于痰热痞阻,气机郁滞,淤血停留,当清热化痰消痞,活血化淤,过多的收敛于病无利。
方中黄芩似不当用,我体会此药止血之功甚强,于冠心病决无好处。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作者: 本草堂    时间: 2004-7-17 00:35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我的看法是现在没有阴虚证状,是痰热瘀阻。用熟地腻对胃涨痛不利,党参容易涨气
还是用太子参。
作者: 杏林散人    时间: 2004-7-17 21:22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感谢两位先生的意见,很有启发性。补充一下:阴虚的判断是根据1、有阳气浮越于表不能敛藏的表现;2、舌边尖少苔(前贴未述),舌红;3、脉沉取无力,中浮取偏数。
作者: 秦越人    时间: 2004-7-17 22:09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下面引用由杏林散人2004/07/16 05:12pm 发表的内容:
舌红苔中根部黄腻,脉略数,但未见洪大之象,二便大致正常,似比半年前略好。奈舌脉仍提示病根未动,古人治疗阴虚兼痰者,有浊药清投法,
虽然舌尖边红,未伴见其他潮热、颧红、消瘦等症状出现,说明此阴虚未成病势之征。
脉沉取无力,中浮取偏数,舌红苔中根部黄腻。---- 是痰浊蕴于下焦的主证;二便大致正常,可知肾气未伤。
试试以轻去实法 --- 石菖蒲8  陳  皮4  柴  胡8  法半夏8  云  苓10  枳  殼8
                   炙  草6  竹  茹5  郁  金12  山  楂6  泽  泻18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7-17 22:28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小病,先清脾胃湿热,再用归脾丸。愈。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7-17 22:33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此病热在气分,脾虚之象明显。“阴虚阳浮兼痰湿内盛之证”这是不对的。
作者: 本草堂    时间: 2004-7-17 22:42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赞成秦先生的看法。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7-17 22:59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为啥?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7-17 23:08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这个贴子最后由wonghaishui在 2004/07/17 11:11pm 第 1 次编辑]

此病之因,思则气结,损脾,郁而化火。痛为湿热,垺为气分,沉主府,平时脾虚湿重。凸顶不一定为肝肾阴虚。不是痰湿而是痰热!平时脾虚故脉无洪数。“阴虚阳浮兼痰湿内盛之证”这是不对的。
作者: 惊蛰    时间: 2004-7-18 10:01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小陷胸汤合平胃散合温胆汤
作者: 喻生    时间: 2004-7-18 13:45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痰热内阻,阴虚不存,治以小陷胸汤+枳壳、丹参、郁金、菖蒲、茯苓、远志、酸枣仁。
作者: newcoperny    时间: 2004-7-18 15:07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这个贴子最后由newcoperny在 2004/07/18 03:52pm 第 1 次编辑]

我先前用药以降气敛阳、开通中焦之法,大致如下:
   杏仁12  党参18 五味子10 生龙牡各20
   苍术18  寇仁8  茯苓20   降香8
   白芍18  丹参18 佩兰8    清半夏12
   柴胡10  黄芩12

略讲几句:杏仁、党参、清半夏、柴胡、黄芩不能用, 丹参可加多一点。
本人是“彻底根治第一杀手”的作者,但不想讲多。
请见谅!

作者: 杏林散人    时间: 2004-7-19 10:53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参考大家的意见后,经过分析,我觉得:
1、秦先生的方子以轻去实,感觉思路很好,我后来改方后,大致和秦先生、喻生兄的用药相近,现患者有咳黄稠痰现象,大致如下:菖蒲 郁金 杏仁 竹茹  柴胡 瓜蒌 苍术 茯苓 太子参 丹参 龙牡。黄芩去了,呵呵。
2、阴虚最起码不是主要的,但阳浮是一定的,因为一看就是了,可能文字描述上不太准确。也许和痰热内阻有关,阻碍阳气不能敛藏
3、谢谢newcoperny 先生的意见,希望多多交流。
作者: 杏林箫客    时间: 2004-7-19 18:17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个人以为:无论有无阴虚,若舌苔黄腻者,必先去其痰湿,这是一个治疗顺序的问题,似乎也是一个原则问题。
      有些复杂的病情,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如:表里双解、温寒并用、痰淤分消、滋阴利湿等。阴虚而湿盛者,可在利湿化痰的同时,辅以滋阴,唯用药当分清轻重、主次,先生可留意此类医案。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7-19 20:24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若舌苔黄腻者,必先去其痰湿???
作者: 杏林箫客    时间: 2004-7-19 21:08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欲补五脏,先审六腑。六腑通畅安和,而后方可补之。虚者,气、血、阴、阳,实者水、饮、痰、湿、淤、郁、二便(另:结石、蛔虫)。不去其实而妄补其虚,虽补不受,且闭门留寇。
    “若舌苔黄腻者,必先去其痰湿”,乃个人经验,从与不从,在乎各人取舍。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04-7-20 06:59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这个病人现在虽有胃病,但与一年多前的心梗并无必然的、直接的联系,为什么非要说是“心梗后胃脘不适”呢?楼主认为患者阴虚似乎并无根据,虽然后来有所补充,但也是查无实据。本来是一例普通的胃病,搞得这么复杂混乱,乍看起来是扑朔迷离,实际上是不得要领。把本来是简单的问题,搞得这么复杂,这么玄虚,实在没有必要。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7-20 11:37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实者去邪为要,当然正确。痰湿为阴邪,痰热为阳邪。阴阳互易,何以治病?
作者: 杏林散人    时间: 2004-7-20 20:16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接受各位先生的意见和批评,谢谢。
作者: 杏林散人    时间: 2004-7-20 20:22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用药当分清轻重、主次;胃病与心梗并未必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乍看起来是扑朔迷离,实际上是不得要领。批评的是。
作者: 伤寒论叶天士    时间: 2004-7-26 13:15
标题: [求助]心梗后胃皖不适1例(阴虚阳浮兼痰热证)
拿不准的病,分清虚实,小剂量攻补,以观动静消息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