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5 19:08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watermark]今天诊了一例脉案,有点意思,付上大家辨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左:
寸,上:稍短,微涩;中:稍濡,微迟;下:稍涩,濡;     关,上:稍实,尤以外上为甚,稍滑;中:滑涩,微迟,中下处稍芤中带实;    尺:沉,弱.
右:
寸,上:滑实,稍长;中:革,稍滑;下:滑,稍长;       关,上:滑涩,稍实,稍长;中:涩,稍实,稍大;下:稍滑,稍沉,稍大;       尺:沉,弱.

以上为脉案,因患者病情复杂,难以叙述,不发上了,大家来个舍症从脉,辨辨吧![/watermark]

-=-=-=-=- 以下内容由 小号怪物2007年09月05日 07:11pm 时添加 -=-=-=-=-
诊得此脉后,今天早上就为了开方子,伤尽了脑筋,用了2小时后才勉强出方,不敢附上,大家看看,有没好方?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7-9-6 10:14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这个脉象
在临床上不会成立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6 21:24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什么话,这是我在临床诊得的,你可以来我这,找这病号给你诊诊?!还有,今天诊得一个怪脉,也附上,真是的,说这脉象临床不能诊得!
右:
寸,寸上稍长,稍滑实,中部滑稍实,下滑实     关:稍浮,微芤,滑实    尺:沉实,稍弦,稍涩.
左:
寸,寸上短,微涩,中部滑涩稍实,下滑      关,关上滑涩,偏外上指下如按及结点,结点周微涩,微虚;中上处稍虚涩,中部大体为滑实,下滑实微涩;        尺:沉,稍弦,细

以上这脉是今天刚诊得,其中左关部关上处为怪脉,附上请大家看看,到发贴时我也处不了方!
还有,薄先生,你可以多方问问,也可以请人查证下,我可以保证这二个脉全是临床诊得,昨天一个,今天一个,如你要其它的脉诊档案,本人还存有2000余例,不知你是否也要一一说不可能?!

-=-=-=-=- 以下内容由 小号怪物2007年09月06日 09:30pm 时添加 -=-=-=-=-
看来论坛的人要逼逼才能出来好手,也是一个月,一个月没人出来辨我的脉象,我出示答案,今天是第二天了!

-=-=-=-=- 以下内容由 小号怪物2007年09月06日 09:32pm 时添加 -=-=-=-=-
还有,从今天起,我每天发一个脉案,不管是不是怪脉,每天诊得的病号我都记一个脉案,发上来就是!一月之后,没人辨出我的脉案,就不发了!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7-9-7 11:00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我随便举个例子
关,上:稍实,尤以外上为甚,稍滑;中:滑涩,微迟,中下处稍芤中带实
这个在临床上就不成立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7-9-7 11:08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看你的号脉  处方  感觉是在摸索阶段
作者: 红果    时间: 2007-9-7 12:24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下面引用由薄涛2007/09/07 11:00am 发表的内容:
我随便举个例子
关,上:稍实,尤以外上为甚,稍滑;中:滑涩,微迟,中下处稍芤中带实
这个在临床上就不成立
你可以说说为什么不成立的道理。在自己不明白之前,不要轻易的否定他人的。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7 20:11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薄先生,放心好了,一月之后,我会把我的第一个脉象的脉理发上,先把今天的脉象发上,放心好了,一天一个脉象,一月之后,会慢慢把我发的脉象的脉理(就是脉象分析)一个个发上的!今天的脉象:
右:
寸,寸上稍濡长,稍数,中、下部濡,稍数;    关:濡,稍浮,数;      尺:沉、濡、数;
左:
寸,寸上稍濡涩,稍数      关,关上内方可扪及横长“S”形线形脉,濡长,稍数;中濡涩稍数,下濡稍数;     尺,尺上濡数,中沉濡数,下见微脉,稍数。

-=-=-=-=- 以下内容由 小号怪物2007年09月07日 08:12pm 时添加 -=-=-=-=-
第三天了!!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8 12:50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今日脉案:
右:
寸,濡软;关,中部稍革中带芤,右尺沉弱稍革;
左:
寸,稍濡,关,滑实稍软,尺,沉弱。

第四天了......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7-9-8 13:20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一部中取不会滑涩互见
沉取不会见芤脉
作者: 红果    时间: 2007-9-8 13:38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下面引用由薄涛2007/09/08 01:20pm 发表的内容:
一部中取不会滑涩互见
沉取不会见芤脉
受教了,看来这个小号怪物确实是不懂脉的,可能也就是个中医爱好者。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07-9-8 14:09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脉为四诊之末,以为评脉即可处方治病,实在是对于中医诊断方法的一种误解。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8 17:00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红果先生,请看:
千秋雪   头衔: 总版主
勋章:  
  


等级: 论坛总监察部部长[部委级领导]
信息:   
威望: +5 积分: 5172
现金: 32856 元
存款: 30010 元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北京 
发帖: 4780 篇
精华: 10 篇
资料:  
注册: 2003/07/06 08:21am
造访: 2007/09/08 01:32pm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繁体  [第 9 楼]

  痰瘀热阻证
证候:痹病日久不愈,痰瘀化热,致关节肌肉刺痛,痛处不移,灼热红肿,局部肌肤色紫黯,按之稍硬,有痰核硬结或瘀斑,肢体顽麻,甚至关节变形,屈伸不利。亦可见眼睑浮肿,面色晦黯,或胸闷痰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滑涩。
治法:行瘀化痰,清热通络。
方药:身痛逐瘀汤合双合散加减。
桃仁l0g  当归12g  五灵脂l0g  制香附12g  秦艽15g  羌活12g  制没药l0g  制半夏10g  牛膝15g  地龙12g  土茯苓30g  忍冬藤30g  川芎10g  陈皮12g  黄柏10g  甘草10g  茯苓15g
方解:本方具有活血行气、祛痰化瘀、宣痹清热之功效。其中桃仁、川芎、当归活血化瘀;二陈汤燥湿化痰;没药、五灵脂、地龙、香附祛瘀通络,理气活血;秦艽、羌活、牛膝祛风湿强筋骨,通利关节,止周身疼痛;土茯苓、黄柏、忍冬藤清热利湿通络。
加减法:若痰瘀不散,疼痛不已,酌加炮山甲10g、乌蛇12g、蜈蚣2条、土鳖虫10g,以搜风散瘀,通络止痛;痰留关节,见皮下结节,可加制胆星10g、白芥子10g,以豁痰散结;若痹久不愈,损伤正气,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可加党参15g、黄芪20g。
http://210.38.96.104/fsb/article.asp?id=342

  




 对于中医,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以上是千秋雪先生回复我的一个贴子中的部分,你觉得怎样?





-=-=-=-=- 以下内容由 小号怪物2007年09月08日 05:02pm 时添加 -=-=-=-=-
看到脉象了吗?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8 17:09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回孙曼之:
切为四诊之末?你听谁说的?望闻问切是不?我国的文字游戏是有意思,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说四诊由切把关呢?怪不得现在的很多文书上要特别说明排名不分先后!不知道前人有没有这个规矩?
作者: lbw725    时间: 2007-9-8 17:51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确实有此一说,望而知之谓之神,问而知之谓之圣,切而知之谓之巧,张仲景的<<伤寒论>>也说: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但伤寒论的条文里却把脉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从篇名我们就可以看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这里把脉摆在优先的位置,条文里也是一样,比如:第一条,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我也很不理解,请高人指定.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7-9-8 18:25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小号怪物 呢
现在到了体悟阶段  
何谓体悟呢   就是不单纯学习课本    有自己的感悟和想法
要想在前进一步
必须打掉矜己自满的心理
以历代脉学为主 回炉再学 比如看看<诊宗三味>,<脉贯>,<脉学正义>等
现在可以把课本丢开    以临床和历代脉论脉案为师


毋矜所能,饰所不能,毋嫉人能,形所不能,勤求古训,持之以恒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7-9-8 18:29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今日脉案:
寸,濡软;关,中部稍革中带芤,右尺沉弱稍革
寸,稍濡,关,滑实稍软,尺,沉弱

评语:混乱无比

什么叫革 什么叫芤   你给我说说  不要背课本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8 19:31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薄先生,谢谢指点,不过不好意思,你说的这三本书我看过,14年前看过,当然,现在再看看也是学习,毕竟,我还是个小小的医生而巳,这点,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脉案吗?你说混乱无比,不过,你我说的都不算吧,要让我的当事病号来说说不是更好吗?我这有她的记录,你来我这,我叫她本人来跟你说,怎么样?至于开始为何不在,因为我去了下我哥家,你上的时候,我还在他家吃呢,而且他家的电脑没有五笔输入法的,所以上了会就下了!至于你要我说说革和芤脉的脉象,你觉得这么说有点对不起你自己吗?还是你觉得这的人都是不学中医,是上来玩玩的?是不是大家都没学过中诊,是不是这些脉象的叙述很难记,还是要给你搞些脉学上的句子来玩玩?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9 14:36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今日脉案:
右:
寸,虚细;    关,虚弦细涩     尺,沉滑数;
左:
寸,弦细;    关,弦细涩,稍革      尺,沉弦;

第五天了!
作者: 237833yjx    时间: 2007-9-9 16:46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有点意思,“小号怪物”的脉诊部位是有的,要有经验之才才能诊出,但同一时间同一部位同时出现两个相反的病脉那是不可能的!!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9 21:08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呵呵,先说下谢了,就相反脉,我给说下,就简单说吧,滑脉和涩脉是相反脉吧,说一个证吧,如果一个病号寒痰湿盛,久病后痰胶结,阻滞经络,脉见滑涩,滑为痰脉,涩因阻滞,不奇怪吧?而且,除了这些,还有好多相反的脉同现的,如芤中夹实,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些都还不是怪脉啊,在论坛上有贴子就说有一关脉指下如钩的,怪脉才是真正的难啊!

-=-=-=-=- 以下内容由 小号怪物2007年09月09日 09:16pm 时添加 -=-=-=-=-
而且我之所以现在发上脉案是因为我的另个主题上的问题给人解开了,就是提滑涩相反的,在那我说过解开了后我就继续发上脉案与大家分享的,要是大家觉得我在撒谎,可以去那看看,或者发完这个月的,做到我说过的话后,我就不发脉案了!说实在的,你们有疑问我真的不奇怪,但请不要一下子否定.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7-9-10 09:49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临床才干了10年 14年前看过<脉学正义>了? 蒙谁呢  发个拿着书的图片来看看

你从古到 给我找一个 同一时间同一部位同时出现两个相反的病脉的 医案来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10 20:30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晕,我94年参加工作,你算算吧!这么长时间你要我发这本书的图,晕,开什么国际玩笑,难不成你要我重回学校的图书馆找出这本书来?还有,有这个医案的也不是我说了算,在我的回贴中有人给我发了医案了,你自己去看去!是啊,我年纪是轻了点,也是有点狂,不狂能逼出人来么?呵呵,薄先生,不要急,时间到了,我会把我的脉案一一分析的!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些脉案全是我临床诊得的,你不要说什么可能与不可能了,要不,你来我这,我找这些病号给你来诊,行不,我有他们的联系方式.我的联系电话:13506555517.好了,不说这些了,发上今天的脉案:
右:
寸,浮,短,微涩,有力;     关,浮取弦长有力,中取则濡,尤以关中部为甚;    尺,稍浮,滑,有力;
左:
寸,寸上稍短,细涩,中、下部稍滑;     关,关上虚,中、下部稍滑;      尺,沉,稍细,滑;

第六天了!

-=-=-=-=- 以下内容由 小号怪物2007年09月10日 08:37pm 时添加 -=-=-=-=-
今天,另诊得一极难脉案,也发上,望有高人帮我辨辨啊!
右:稍数
寸,寸上稍短,中、下部指下稍尖滑;     关,虚,稍细,涩;    尺,沉,虚细,稍滑;
左:
寸,濡数;      关,浮取虚滑,重取如按果冻,极粘且脉大而弱,如不至而至;      尺,沉,虚,细,滑。
上述脉案,出现二部怪脉,实令人头痛,望有高手帮忙分析下!还有,特说明下,此人得的是重症肌无力。


-=-=-=-=- 以下内容由 小号怪物2007年09月10日 08:42pm 时添加 -=-=-=-=-
上述极难脉案不算在这个月的脉案之中,因为我自己也难以分析!望有高手帮忙下!
作者: 237833yjx    时间: 2007-9-10 20:59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恕我直言,“医案”中的脉象误人也!!
如“痹病日久不愈,痰瘀化热,致关节肌肉刺痛,痛处不移,灼热红肿,局部肌肤色紫黯,按之稍硬,有痰核硬结或瘀斑,肢体顽麻,甚至关节变形,屈伸不利。亦可见眼睑浮肿,面色晦黯,或胸闷痰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滑涩。”脉滑涩未言及部位,只是一个总和,有可能是左滑右涩,也有可能是中取滑而沉取涩!!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10 21:33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得,晕死了!算了,不说了,送上一首李白的将进酒,聊发吾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7-9-11 09:30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脉滑涩未言及部位,只是一个总和,有可能是左滑右涩,也有可能是中取滑而沉取涩!!

但绝对不会出现小号这样的 同一时间同一部位同时出现两个相反的脉滑涩脉的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7-9-11 09:46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不要说这些脉案全是临床诊得的

向这种脉:寸,濡软;关,中部稍革中带芤,右尺沉弱稍革

问问你身边的人 问问你的老师

向这样的脉在临床上能成立吗?
论坛这么多高手 谁能说这个脉成立  我问问大家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11 19:52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算了,薄先生,我不会和你口舌之争了,发上今天的脉案:
右:
寸,浮,短,稍滑;         关,稍濡          尺,沉,稍濡;
左:
寸,浮,濡,              关,大,浮取稍搏指,中、重取稍濡,       尺,沉,稍弦滑

第七天了!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07-9-12 08:59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看了帖子,我的感觉是:楼主应该多读书尤其是医案,行医已经十年,进步还是不够快,是要注意一下学习方法的时候了。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07-9-12 09:06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应该重视经典的学习,把经典学习当作一项基本功来做。
      曾经沧海难为水,打好了经典的基础,哪些简单的说法就会不值一顾了。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12 18:16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今日脉案:
右:
寸,浮,稍长,稍滑,稍革;       关,稍滑,稍革;        尺,沉,稍滑实;
左:
寸:虚涩;          关,稍滑,稍革;           尺,稍滑,稍革。

第八天了!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7-9-13 09:59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24 19:52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晕,现在才开论坛,明天再续上脉案!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25 21:45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天可怜见,终于让我碰上这脉象了:
右:
寸:浮,稍短,稍涩;       关:缓,有力;         尺:沉,滑,有力;
左:
寸:浮,稍长,稍散;       关:弦长有力;        尺:沉,滑,有力;
这是今日脉案,不知这个脉案薄先生能否分析下,还有孙曼之先生也来看看?
第九天了!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26 20:03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今日脉案:
右:
寸,稍浮,稍濡;       关,稍滑;          尺,滑,沉,稍虚;
左:
寸,浮,散;           关,稍浮,稍革,稍大;      尺,沉,滑,有力.
第十天了!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9-27 21:10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今日脉案:
右:
寸,稍沉,滑;        关,滑,稍弦;        尺,沉,滑,稍弦;
左:
寸,稍沉,滑,稍短;     关,弦,滑;        尺,沉,滑,稍弦;
全体脉象:
浮取稍细,沉按稍大.
第十一天了!
薄先生,孙先生,你们要是分析不出我第九天的脉案,在这我表示下鄙视!
作者: 中医与切脉    时间: 2007-9-27 23:39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小号怪物你好!
你的帖子我都认真的看了.但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作者: wode11    时间: 2007-9-29 14:09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你的总按呢,不能只有单按啊!
把你左右的总按说出来呀!
只有单按不行!
一脉明八纲,必须四诊和参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7-9-29 16:22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真懂的人太少,吹嘘的人特多。
作者: wuboqin    时间: 2007-9-29 20:56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下面引用由小号怪物2007/09/27 09:10pm 发表的内容:
今日脉案
寸,稍沉,滑;        关,滑,稍弦;        尺,沉,滑,稍弦;
左:
寸,稍沉,滑,稍短;     关,弦,滑;        尺,沉,滑,稍弦;
...
小子,你就丢吧.等你再读十几年书,如果有长进的话,你会为今天在这样个公开场合的胡言乱语而羞愧的.你还懂脉???典型的想当然.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7-9-29 21:09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能理解小子的太少了,所以说真懂的人太少,吹嘘的人特多。
其中有几个脉象,是目前这个季节的常见脉。
作者: wode11    时间: 2007-10-1 00:05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下面引用由小号怪物2007/09/11 07:52pm 发表的内容:
算了,薄先生,我不会和你口舌之争了,发上今天的脉案
寸,浮,短,稍滑;         关,稍濡          尺,沉,稍濡;
左:
寸,浮,濡,              关,大,浮取稍搏指,中、重取稍濡,       尺,沉,稍弦滑
...
此人外感,病在表,有痰,当怕冷,脾胃弱,心慌,气短,尿微黄。。。。。。。。
作者: wode11    时间: 2007-10-1 00:11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下面引用由小号怪物2007/09/12 06:16pm 发表的内容:
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今日脉案:
右:
寸,浮,稍长,稍滑,稍革;       关,稍滑,稍革;        尺,沉,稍滑实;
...
此人外感,当有淤血,精血有伤,必心闷,气短。。。。。。。。
作者: ren00088    时间: 2007-10-5 17:36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同意,毋矜所能,饰所不能,毋嫉人能,形所不能,勤求古训,持之以恒。这才是学习中医的正道。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0-18 20:40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不好意思,前些日外出了,今天才回来,呵呵,贴子都要沉了!
今日脉案:
右:
寸:浮,稍短,不涩;     关:濡;       尺:沉,濡;
左:
寸:稍沉,濡;        关:关上稍浮滑,中下偏濡;    尺:沉,濡;
感谢发上脉辨的朋友,不管是与否,我以后会发上脉解与大家共讨的!
第十二天了!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0-19 18:25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今日脉案:
右:
寸,稍弦长,稍涩;        关,稍长,稍濡;         尺,稍沉,稍弦长;
左:
寸,稍弦长;             关,芤;               尺,稍沉,弦长;
呵呵,第十三天了!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0-20 18:50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今日脉案:
右:
寸,稍长,滑;        关,稍弦,稍长,滑;          尺,沉滑,稍弦;
左:
寸,稍弦,稍长,稍散;     关,弦长,稍滑;         尺,沉滑,稍弦;
第十四天了.,
这几天有事,不上论坛开方了,呵呵,大家忙吧!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0-22 19:43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呵呵,今日脉案:
右:
寸,浮,稍短,滑,稍涩;       关,稍弦,滑,以中上为著,下稍虚;     尺,沉,弦,滑;
左:
寸,浮,稍弦,稍滑;         关,弦,滑,稍实;       尺,沉,弦,滑;
第十五天了!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0-23 22:26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从今天起,开始一天二个,算二天的,补上前些日子的,好早点出脉解,呵呵
右:
寸,浮,滑;      关,缓,滑;    尺,沉,滑;
左:
寸,浮,滑,短;    关,滑,外偏上稍实;   尺,沉缓;
第十六天!
右:
寸,浮,散,稍数;    关,浮,稍数,稍虚;   尺,浮,稍数;
左:
寸,浮,稍涩,稍数;   关,浮,稍数,稍涩,稍虚;  尺,浮,稍数;
第十七天!
作者: wangmengyin    时间: 2007-10-24 13:03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今日脉案:
右:
寸,稍沉,滑;        关,滑,稍弦;        尺,沉,滑,稍弦;
左:
寸,稍沉,滑,稍短;     关,弦,滑;        尺,沉,滑,稍弦;
全体脉象:
浮取稍细,沉按稍大.
第十一天了!
薄先生,孙先生,你们要是分析不出我第九天的脉案,在这我表示下鄙视!
(实践脉学)黄杰熙编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书中有“两手寸口诊法二十六候图”与运用说明,可破解小号手的挑战;小号手骄傲自满,目空一切的治学态度不可取!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7年10月24日 01:13pm 时添加 -=-=-=-=-
孙老师的基本观点我是赞成的,但孙老师不是神仙,有些书因环境限制没看到也是可以理解的;活到老,学到老,与网虫们共勉!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0-25 18:15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呵呵,不好意思,光看书好象还不行!
今日脉案:
右:
寸,缓,稍长;      关,缓;       尺,沉,缓;
左:
寸,缓,稍长;      关,缓,关上偏外稍滑实;    尺,沉,缓;
第十八天!
右:
寸,弦,长,滑;     关,弦,滑,下稍虚;     尺,沉,缓;
左:
寸,弦,滑,稍短;     关,缓,滑,中稍实;    尺,沉,缓,滑;
第十九天!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0-30 19:01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今日脉案:
右:
寸,浮,弱,稍短;        关,关上稍滑,偏沉,中下沉弱;    尺,沉弱,中部稍濡;
左:
寸,弱,稍濡;         关,关上稍濡,中下沉弱;      尺,沉微.
第二十天!
右;
寸,弦,细,长;       关,弦,细,稍虚;       尺,沉弦细,稍虚;
左:
寸,上虚,中芤,下虚滑,稍长;    关,沉弦细;    尺,沉,弦,细;
第二十一天!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1 22:06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今日脉案:
右:
寸,浮,滑,数;    关,稍浮,滑,数;     尺,滑数;
左:
寸,浮,滑,数;    关,滑数;       尺,滑数;
第二十二天!
右:
寸,浮,虚,滑;     关,虚,滑,稍涩;     尺,沉,虚,滑;
左:
寸,浮,短,虚,滑;    关,虚,滑;       尺,沉,虚,滑;
第二十三天!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2 22:17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今日脉案:
右:
寸,浮,弦,稍长;     关,弦,稍虚;      尺,沉,弦,稍虚;
左:
寸,浮,弦,稍短;     关,滑,中稍实,     尺,沉,稍短,弱;
第二十四天!
右:
寸,短,稍弱;        关,弦细,虚;       尺,沉,细,弱
左:
寸,弦细,弱;        关,弦,细,虚;      尺,沉,细,弱;
第二十五天!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6 17:33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呵呵,今日脉案:
右:
寸,上稍濡涩,下稍虚;     关,上稍虚,中下稍虚;   尺,沉,虚,稍濡;
左:
寸,浮散;    关,中上滑实,下弦;  尺,沉.细,微涩;
全脉稍数;
第二十六天!
右:
寸,虚,稍濡;    关,中稍实;虚细;   尺,沉,虚,细;
左:
寸,虚,细,稍弦;  关,弦,细,稍虚;   尺,沉,虚,细;
第二十七天!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7 18:17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今日脉案:
右:
寸,浮,虚,滑;      关,虚,滑,稍大;    尺,沉,滑,稍实;
左:
寸,浮,稍短,滑;     关,滑,稍实,稍大;   尺,沉,滑,稍虚;
第二十八天!
右:
寸,浮,滑,稍长;      关,滑;       尺,沉,虚,滑;
左:
寸,浮,滑,稍短;      关,滑;      尺,沉,虚;
第二十九天!
再发上一到二则就可以发脉解了!到现在,薄涛先生,孙曼之先生,你们还解不开九楼的脉案吗?真的有点鄙视你们啊!

-=-=-=-=- 以下内容由 小号怪物2007年11月07日 06:19pm 时添加 -=-=-=-=-
打错了,是第九天的!
作者: weixian    时间: 2007-11-7 18:32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请问楼主是温州哪的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8 18:32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今日脉案:
右;
寸,滑;       关,滑,稍大,上稍实;     尺,沉,滑;
左:
寸,滑,稍虚,稍大;     关,滑,稍大;    尺,沉,滑,虚;
第三十天!
右:
寸,浮,滑;       关,稍浮,滑,稍大;      尺,沉,滑,稍虚;
左:
寸,浮,滑;       关,滑,下稍短;        尺,沉,虚,稍短;
第三十一天!
总算上好了一月的脉案!明天开始上脉解了!
楼上的朋友,我是温州乐清的!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9 12:54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今天可以上脉解了!在此先鄙视下薄涛先生和孙曼之先生,就你们这样的水平!?也庆幸下不是你们的学生!你们只配称伪中医!只会抄背书罢了!至于为什么嘛?!先解下我第九天(33楼)的脉案吧!很简单!正常脉象!
晚上上来再一个个解其它的脉案!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7-11-9 14:14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楼主在摆擂台哪?
你先玩,知易子最后跟你过招。
顺便提醒你:脉象最好以经典的五季脉象为基础描述。否则,知易子当你还没入门。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10 22:33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知易子,说你是跟他们同类的人,还抬举你了!你给我靠边去!
左:
寸,上:稍短,微涩;中:稍濡,微迟;下:稍涩,濡;     关,上:稍实,尤以外上为甚,稍滑;中:滑涩,微迟,中下处稍芤中带实;    尺:沉,弱.
右:
寸,上:滑实,稍长;中:革,稍滑;下:滑,稍长;       关,上:滑涩,稍实,稍长;中:涩,稍实,稍大;下:稍滑,稍沉,稍大;       尺:沉,弱
以上为第一天的脉案,分析如下:
左寸短为心气不足,涩为气血不畅,濡为虚且有痰,迟为虚滞,左关上稍实且滑为胆有痰阻,中滑涩微迟为肝有痰,且阻滞脉络,中下稍芤中带实为水不生木,且有痰阻,尺沉弱为肾虚;右寸滑实,稍长为有痰实,肠实,肺不肃降,中革,稍滑,为痰火伤阴,下滑,稍长为有痰,不降,关上滑涩,稍实,稍长为胃脉有痰,中,涩,稍实,稍大为气血不畅,有阻,下稍滑,稍沉,稍大,为有痰,虚,尺沉弱为肾虚;
综上所述,该患者为肾元亏虚,水不生木,肝胆有痰,肝血亏虚,致木不生火,心血亏虚,心络不畅,有痰阻;火不生土,胃虚,有痰阻络;肺家有痰,且痰火伤阴,肺不降;治当化痰,通络,滋阴壮阳,补气生血.方子就没有经方好用了,大家自己发挥吧!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7-11-11 11:01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左:
寸,上:稍短,微涩;中:稍濡,微迟;下:稍涩,濡;     关,上:稍实,尤以外上为甚,稍滑;中:滑涩,微迟,中下处稍芤中带实;    尺:沉,弱.
右:
寸,上:滑实,稍长;中:革,稍滑;下:滑,稍长;       关,上:滑涩,稍实,稍长;中:涩,稍实,稍大;下:稍滑,稍沉,稍大;       尺:沉,弱
以上为第一天的脉案,分析如下:
左寸短为心气不足,涩为气血不畅,濡为虚且有痰,迟为虚滞,左关上稍实且滑为胆有痰阻,中滑涩微迟为肝有痰,且阻滞脉络,中下稍芤中带实为水不生木,且有痰阻,尺沉弱为肾虚;右寸滑实,稍长为有痰实,肠实,肺不肃降,中革,稍滑,为痰火伤阴,下滑,稍长为有痰,不降,关上滑涩,稍实,稍长为胃脉有痰,中,涩,稍实,稍大为气血不畅,有阻,下稍滑,稍沉,稍大,为有痰,虚,尺沉弱为肾虚;
综上所述,该患者为肾元亏虚,水不生木,肝胆有痰,肝血亏虚,致木不生火,心血亏虚,心络不畅,有痰阻;火不生土,胃虚,有痰阻络;肺家有痰,且痰火伤阴,肺不降;治当化痰,通络,滋阴壮阳,补气生血.方子就没有经方好用了,大家自己发挥吧!
********************************
一个典型中医门外汉说法。
脏腑阴阳判断在那里?根本不知道三部脉象代表什么东西。胡扯乱说。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7-11-11 15:40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知易子来出题吧:刘女士,33岁。
网络四诊:
1.脉诊:左手,轻取寸尺无,关弱散。重取寸弱散 关没力 散 尺无。右手,轻取寸关尺无,重取寸散 无力,关珠 没力 弱。尺散 没力 弱。
2.闻诊:病人发宫音,声散。
3.望诊:脸色黄 舌苔薄白带黄,有红点,牙痕,舌根红黄。眼睛有血丝 眼白黄。
4.问诊:大便黑 干结 小便浅黄。
请大家断出病人的临床症状。(知易子已经准确断出,问诊结果吻合情况最后公布结果)
所患何病症?
如何组方用药?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7-11-12 12:20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12 18:15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下面引用由知易子2007/11/11 03:40pm 发表的内容:
知易子来出题吧:刘女士,33岁。
网络四诊:
1.脉诊:左手,轻取寸尺无,关弱散。重取寸弱散 关没力 散 尺无。右手,轻取寸关尺无,重取寸散 无力,关珠 没力 弱。尺散 没力 弱。
2.闻诊:病人发宫音,声散。
...
呵呵,看看你的脉诊吧,你连何脉当取几层,一层当取几重都不知啊!哎......!

-=-=-=-=- 以下内容由 小号怪物2007年11月12日 06:44pm 时添加 -=-=-=-=-
唯一有点价值的是其余三诊吧,不过不够详细啊!宫、商、角、徵、羽五音,宫为土,商为金,角为肝,徵为火,羽为水,呵呵,声散为什么意思,不太懂,望问诊就不用说了吧!出血之征不用说了吧,黄疸之征也不用说了吧!声音高低没说,舌色没说,舌体大小没说,二便量没说,你还是填下老五的问诊单吧!还有,四诊不是说望闻问脉诊,这样的常识该懂吧!

-=-=-=-=- 以下内容由 小号怪物2007年11月12日 06:47pm 时添加 -=-=-=-=-
既然你出题了,我给大家完善下五音吧: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调式乐曲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调式乐曲,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情绪欢畅的感染气氛,具有“火”
之特性,可入心;羽调式音乐,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还有,三部脉象代表什么东西,这还用说?

-=-=-=-=- 以下内容由 小号怪物2007年11月12日 06:50pm 时添加 -=-=-=-=-
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还声散,不会吧!!

-=-=-=-=- 以下内容由 小号怪物2007年11月12日 07:10pm 时添加 -=-=-=-=-
呵呵,看来要先等些时间再上脉理了!先玩些时间!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7-11-12 19:20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我这俩天外出 不好上网 12月回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12 19:32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好,我等着,从今天起,先不发上脉理了!

-=-=-=-=- 以下内容由 小号怪物2007年11月12日 07:33pm 时添加 -=-=-=-=-
在这些时间里,有心的人欢迎也来玩玩!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7-11-12 21:03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既然你出题了,我给大家完善下五音吧:宫调式乐曲,风格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商调式乐曲,风格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角调式乐曲构成了大地回春,万物萌生,生机盎然的旋律,曲调亲切爽朗,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徵调式乐曲,旋律热烈欢快、活泼轻松,构成层次分明、情绪欢畅的感染气氛,具有“火”
之特性,可入心;羽调式音乐,风格清纯,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天垂晶幕,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还有,三部脉象代表什么东西,这还用说?
============================================
说他门外汉还不服气?!知道五行生克原理吗?
真是个书虫。医术是运用术。不是看书就懂的。
连知易子说出发宫音 散啥意思都不懂。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7-11-12 21:13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呵呵,看看你的脉诊吧,你连何脉当取几层,一层当取几重都不知啊!哎......!
-=-=-=-=- 以下内容由 小号怪物 在 2007年11月12日 06:44pm 时添加 -=-=-=-=-
唯一有点价值的是其余三诊吧,不过不够详细啊!宫、商、角、徵、羽五音,宫为土,商为金,角为肝,徵为火,羽为水,呵呵,声散为什么意思,不太懂,望问诊就不用说了吧!出血之征不用说了吧,黄疸之征也不用说了吧!声音高低没说,舌色没说,舌体大小没说,二便量没说,你还是填下老五的问诊单吧!还有,四诊不是说望闻问脉诊,这样的常识该懂吧!
===========================
这是病人自己把脉结果,能够轻取 重取就能阴阳断症。当然需要高明技术。
说了很多门外汉的话。马脚月露越多。
有些东西要靠你根据四诊结果断出来的。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7-11-12 21:19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呵呵,看来要先等些时间再上脉理了!先玩些时间!
=================================================
所患何病症?
如何组方用药?
呵呵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7-11-12 21:25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本来楼主搞出三部九候脉诊。甚合歧黄术原旨。
知易子想扶他一把,可惜烂泥一堆。
不知道楼主上此贴是啥意思?
看来还是名利场中的... 哎。
跌了眼镜,遗笑大家了。
作者: wangmengyin    时间: 2007-11-12 22:38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1994年9月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黄杰熙著(实践脉学)一书,早已搞出三部九候脉诊,命之曰:两手寸口诊法二十六候图。有兴趣者,可翻翻!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7年11月12日 10:43pm 时添加 -=-=-=-=-
重复他人劳动,没有创新可言!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7年11月13日 04:48pm 时添加 -=-=-=-=-
该错字:山西科技出版社。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13 19:43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72楼的朋友,我不是重复他人劳动,而是发上几个临床上的脉案来搞搞,想和大家交流交流而已.不好意思,你所说的书我没看过,可能我孤陋寡闻了些,不过既然你这样说了,那么你一定读过了吧,来解解我的脉案吧,这些临床上的脉案可不是书上有的!我所发上的脉案有难的,有易的,我解过的你就不要解了,行不?期待你的解法!
至于知易子,你怎么这么笨啊?宫音结实,你还说散,损你的你还当夸你的,真是的!本想说点小东西的,给你说又觉得是太给你面子了!
就算是给浏览此贴的人一些小知识吧,三部九候中每一部脉都有上中下三分,每一部中还有浮中沉的取法,还有,一部脉当浮取不应重得,当沉取不应轻得!呵呵!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7-11-14 00:38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至于知易子,你怎么这么笨啊?宫音结实,你还说散,损你的你还当夸你的,真是的!本想说点小东西的,给你说又觉得是太给你面子了!
就算是给浏览此贴的人一些小知识吧,三部九候中每一部脉都有上中下三分,每一部中还有浮中沉的取法,还有,一部脉当浮取不应重得,当沉取不应轻得!呵呵!
==========================
此人没有传承。只能靠死看书来胡扯了。
根本入不了五行阴阳的门槛。
病人发宫音,是土属。已经连最后中土器官的声象表露出来了。散,代表器官功能破败。厚实洪亮表达器官功能很好。后天之本很好,还容易恢复其他脏腑功能。
知易子故意取两候,目的考你专业程度。入门否。你果然上当了,只能死读书而已。轻取阳 重取阴。连这个不懂。还能把啥脉?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14 18:52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知易子,说你笨你还真笨啊,轻取阳,重取阴,谁不知啊,就你这样,那么,我倒要问下,右尺见沉滑,轻取无,重取有,是不是说阳不足啊?沉脉本就是重取!浮脉本是轻取,这都不懂?!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7-11-15 04:59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知易子,说你笨你还真笨啊,轻取阳,重取阴,谁不知啊,就你这样,那么,我倒要问下,右尺见沉滑,轻取无,重取有,是不是说阳不足啊?沉脉本就是重取!浮脉本是轻取,这都不懂?!
===========================
说你门外汉,就是门外汉。
右尺脉就没有浮的?
连脉象是拿来断脏腑阴阳,然后根据脏腑阴阳归经用药都不知道。
沉脉本就是重取!浮脉本是轻取,这都不懂?!---真是好笑,难道你没把脉前就知道其脉浮脉沉?颠三倒四,本末倒置,用批眼吃饭的家伙。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15 21:58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笨家伙,我倒要问问,右寸取几重?浮中之浮取几重,沉中之沉取几重?左右三部共有几重?回答问题!难道你就只有文字上会骂骂人的水平?如果你就这水平的话,你还是靠边吧!先回答问题,再说其它的!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7-11-15 22:04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笨家伙,我倒要问问,右寸取几重?浮中之浮取几重,沉中之沉取几重?左右三部共有几重?
===============================
中医有传承的行家过来看看。
浮中之浮取几重,沉中之沉取几重?------看看门外汉笑话!!!快来呀。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15 22:07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回答不出来?只会叫叫的家伙,不羞啊你!?
作者: 知易子    时间: 2007-11-16 12:12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真是佩服这个黄牙小子门外人。
敢来中医专业论坛班门弄斧,欺我中医无人耶?
作者: wangmengyin    时间: 2007-11-16 18:05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学术问题变成了口水战,有意思吗?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17 11:59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是啊,所以我说他只会在文字上骂骂人的水平叫他靠边啊,可他不知羞啊!
知易子,以后你要是还是这样的话,专搞些莫名其妙的话,而不是中医上的东西,懒得理了!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18 11:14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呵呵,二天没上,贴子沉了,难道真的没人感兴趣?
作者: 穿山龙    时间: 2007-11-20 11:14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以左手脉为例,上、中、下应该是浮中沉取了,左寸下为濡,濡为浮而无力的脉象,怎么沉取而得?浮取实,右上偏甚,脉除了寸关尺之外,还有前后外内吗?迟数为脉的次数多少,中取迟,其它的都不迟了吗?问题很多,临床上根本不是这么记录脉象的。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22 17:26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呵呵,楼上的朋友有点意思,也说说我的看法吧,也以左手为例,上,中,下,应该是左寸浮取,然浮中还有浮中沉三候,左关不是中取,而是沉之中取,也有浮中沉三候,左尺也是沉取,不过是沉中之沉取,一样是浮中沉三取;脉除了寸,关,尺外,是还有前后外内的,而且一部中还分上中下,有寸上寸中寸下的说法,而且不是说上中下就是用浮中沉的取法,迟脉是脉来迟,是指下脉来迟缓,而不是脉的次数,不知道我这样解答你满意否?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22 23:06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哲医   头衔: 论坛版主
勋章:  
  


等级: 论坛管理局局长[市局级领导]
信息:   
威望: +5 积分: 607
现金: 10779 元
存款: 152593 元
贷款: 没贷款
来自: 河北 
发帖: 420 篇
精华: 6 篇
资料:  
注册: 2006/04/04 11:57pm
造访: 2007/11/21 11:21pm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复制 引用 回复 只看我 繁体  [楼 主]

     据《内经》记载,战国以前,中医的诊脉方法并不是一种,古代医家开创了很多种诊脉方法。比如,人迎寸口诊脉法、三部九候诊脉法、尺寸诊法、尺诊、色脉尺诊、色脉诊等。zD~KS
   现在中医临床通用的诊脉方法,称独取寸口脉法。这种诊脉方法未见于《内经》,首见于《难经》。到晋代,《脉经》问世时,这种诊脉方法逐渐取代了古时代的其他多种诊脉方法,而成为独占医坛的诊脉法。?2
《难经》第五难,记载了独取寸口脉法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设定。其中,“心肝脾肺肾”五脏之脉的深浅定位,是把寸口部位按十五个层次划分的。比如,肺脉在一至三菽、心脉在四至六菽、脾脉在七至九菽、肝脉在十至十二菽、肾脉在十三至十五菽。所谓菽,即是深浅的层次。据此,可以看出,独取寸口诊脉法的理论根源,出于《易纬.乾凿度》。其曰:“故阳以七,阴以八为为象,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之十五,则象变之数若一也。阳动而进,变七之九,像其气之息也。阴动而退,变八之六,像其气之消也。故太一取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 6da
经考证,独取寸口诊脉法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数据设定,都以上文为渊薮。因此,对诊脉方法的深入研究,以及对脉象的量化,皆应参考以上所涉及的基本原理。]&#35;2,Rh


以上是哲医先生的一个贴子,觉得和我的贴子有相关,就粘过来了!

-=-=-=-=- 以下内容由 小号怪物2007年11月22日 11:07pm 时添加 -=-=-=-=-
关于脉的层次深浅,我以后会附上的!
作者: ざ惊蛰ざ    时间: 2007-11-26 12:56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奉劝你一句,如果单靠号脉来看病的话我劝你趁早改行吧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1-26 17:46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呵呵,不好意思,我是个中医,可不是只会脉诊的,临床当然能四诊合参最好,不过送上自己的一点看法而巳!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7-12-5 08:42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薄老先生,回来了吗?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7-12-7 14:57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12月底
家里连电话 网络都卸了,过几天都得重安。

只能在外边上 用手机上

你先回答我的问题吧 “一部中取滑涩互见  沉取见芤脉” 这个成立吗?机理是什么?

作者: 国医圣手    时间: 2007-12-11 11:55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自叹弗如也!
我只知道要四诊合参,至于舍脉从症还是舍症从脉也应该是四诊合参综合分析的结果吧。。。。。。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8-4-3 22:15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回答薄的问题:
“一部中取滑涩互见  沉取见芤脉”脉理:一部中取滑涩互见,是因痰瘀交阻,或痰盛阻络啊,沉取见芤阴血虚也!上脉象可见于痰久病者!
为什么?没人认真去分析我的脉案啊?!!为什么?为什么真实的总要被怀疑?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8-4-3 22:38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失望之极,三日之后,删贴了!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8-4-4 16:22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一天了,希望不要下载我的贴子!
作者: lishouzhen    时间: 2008-4-5 09:29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出来乍到,仔细看了争论过程,其实,脉象是很难用语言说清的,八脉应八纲,五脉应五脏,六腑脉应于五脏后,道是真切的。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8-4-5 14:27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谢了,可惜了,二日后删贴子了,今天是第二天了!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8-4-5 16:55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删了吧
没兴趣再论了
沉取见芤阴血虚也?

自编的吧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8-4-9 23:41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晕,怎么无法删除我自己的贴子了,请本版版主帮我删掉这个贴子,在这多谢了!
薄大先生,你就算了吧,也不想跟你争了,因为你不够格!你也靠边去吧!跟你争是不是太给你面子了点?!
再三请版主删了我的这个贴子,不然请将删贴的权利还我!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8-4-9 23:50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再次要求,请版主删了我的这个贴子,先行谢过!
作者: 飞龙雕    时间: 2008-4-13 16:25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脉象搞得太复杂并不好
作者: 小号怪物    时间: 2008-4-17 19:10
标题: [原创]脉案一例,今日诊得,大家辨辨!
晕,脉象不复杂啊,不过就是要好好辨而巳!
版主,把我的贴子删了,谢谢啊!!!!!!!!!!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