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打印本页]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8-3-2 14:53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背部胀痛辨治


昨天下午不是很忙,正在泡网,突然来了一个中年妇女,说背部胀痛,我让她坐在凳子上,用手按了按她的背部(位置如下图圆圈中所示),

[attach]4594[/attach]

问:“是这里吗?”

答:“是的。”

“生气了吗?”

“别提了,天天生气。”


我以前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病号,大部分都是生气引起的,所以一开始我就问是否生气了。经过问诊得知病人并无胃脘堵胀、嗳气等常见的郁怒症状,其右关脉比较浮大,便诊断为气滞,处方如下:

柴胡10 枳壳15 白芍15 香附15 青皮15 郁金15 三棱10 莪术10 丝瓜络15 元胡15五灵脂15 木香15 大白15 枳实30 厚朴30 三副水煎服。


背胀因生气引起,恐怕大家在临床上也是经常见到,不知大家是如何治疗的?这一病症我在书籍中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应该确诊为哪种病呢?郁证吗?进一步思考,一般人生气,大多表现为肝气犯胃,胃气上逆的症状,那么出现背胀的病机是什么呢?是不是胃气满溢,横犯胁背呢?


我开的方中没有专门治疗背部的药物,是取“釜底抽薪”之意,使气滞的来源断绝。那么是否有专门治疗背部气滞的药物呢?


请大家指教!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 14:58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追踪报道,静候佳音!
作者: 国医圣手    时间: 2008-3-2 15:55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1、是否胁肋部位也有胀痛呢?
2、病机——部位似在肝俞、胆俞部位,为肝气郁结的背俞直接反应?
3、肝郁气滞。不一定非要犯胃哦。
4、胃气横溢,横犯。。。应该不合适,因为本例病因、病症都不提示与“胃”相关。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8-3-2 16:08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这个贴子最后由泰然居士在 2008/03/02 04:10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国医圣手2008/03/02 03:55pm 发表的内容:
1、是否胁肋部位也有胀痛呢?
2、病机——部位似在肝俞、胆俞部位,为肝气郁结的背俞直接反应?
3、肝郁气滞。不一定非要犯胃哦。
4、胃气横溢,横犯。。。应该不合适,因为本例病因、病症都不提示与“胃”相关。
回复:
1、病人没有胁肋胀痛的症状。她的脉象右关浮大,一般来说都有胁肋撑胀的表现,但这个病人没有表述,我认为可能是人体的耐受差异所致,比如同是高血压,有的人眩晕的比较厉害,而有的人则毫无感觉。
2、部位在肝胆俞部位是常理,也很容易解释,但临床所见,的确很多生气导致背胀的病人,病机很难解释。
3、赞成。
4、对,提法可能不妥,可能是上逆至一定部位(怒则气上),无法继续上逆,而郁结此处。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 16:47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近治一居家老妪,70岁,未外出户,突发背痛牵及肩臂,
不能翻身,起坐,西医治一周,仍不起。用下方三剂缓解,五剂而起,继续调理,已基本复原.
桂枝6g 赤白芍各6g  川楝子9g  元胡9g  瓜蒌12g  当归15g  桑枝20g  威灵仙
12g  羌活6g  
                姜黄6g 甘草5g 丝瓜络12g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8-3-2 17:03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8/03/02 04:47pm 发表的内容:
近治一居家老妪,70岁,未外出户,突发背痛牵及肩臂,
不能翻身,起坐,西医治一周,仍不起。用下方三剂缓解,五剂而起,继续调理,已基本复原.
桂枝6g 赤白芍各6g  川楝子9g  元胡9g  瓜蒌12g  当归15g  桑枝20g  威灵 ...
希能详细介绍辨治方法。

作者: 国医圣手    时间: 2008-3-2 17:12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ADMINOPE=泰然居士|国医圣手|奖励积分 50|善于思考!|1204953128]
下面引用由泰然居士2008/03/02 04:08pm 发表的内容:



回复:
1、病人没有胁肋胀痛的症状。她的脉象右关浮大,一般来说都有胁肋撑胀的表现,但这个病人没有表述,我认为可能是人体的耐受差异所致,比如同是高血压,有的人眩晕的比较厉害,而有的人则 ...
肝郁气滞胁肋胀满解释基础常有:1、经脉所过
                              2、厥阴少阳为枢在侧
那么郁怒之背胀痛是否可解释为:1、背俞所在
                              2、阴阳理论——肝气疏泄不畅,郁怒气滞为阳,表现为人体之阳(膈之上;背部)?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8-3-2 17:19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下面引用由国医圣手2008/03/02 05:12pm 发表的内容:
肝郁气滞胁肋胀满解释基础常有:1、经脉所过
                              2、厥阴少阳为枢在侧
那么郁怒之背胀痛是否可解释为:1、背俞所在
                              2、阴阳理论——肝气疏泄不畅,郁 ...
可以考虑,希望能有更好的解释。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 18:27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大年初一,其子来告,其母前些日在家看小孩,多少有些劳累(平素不多看,腊月赶节,看三,两天)到晚上发作疼痛,痛势颇剧,邀之西医。邀余诊时,已延近一周。时患者卧床不起,不得翻转,动则呻吟,舌淡红少苔,有浅裂(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脉浮兼缓滑,视其前后无疱疹,皮色无异变,疼痛时走串胁肋,入夜而甚,顾先处一方,抓一剂,养血和络祛风 ,次日来告,疼痛得减,接服如上述,第一剂中尚加葛根,花粉,夜交藤。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3月02日 06:37pm 时添加 -=-=-=-=-
善后方为:当归 赤白芍 生地 女贞子 丝瓜络 葛根 玉竹 夜交藤 茯苓 甘草 桑枝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8-3-2 19:17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泰然居士先生的案例,妇女背部胀痛,天天生气,临床的确不少,我个人在临床中多从奔豚气考虑,四逆散和奔豚汤化裁有效.
却波渔翁先生的居家老妪突发背痛牵及肩臂,不能翻身的案例与前案有区别,其用养血和络祛风药有效,是很好的鉴别要点.
作者: zhanbinghu    时间: 2008-3-2 19:18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我常用叶天士的辛润法,治疗此种情况,不知道此案效果如何?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2 19:43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请问版主,病家居处何地,近日贵地气象物候如何?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3月02日 07:50pm 时添加 -=-=-=-=-
气郁患者,卫气疏泄亦受其制,今值春寒之季(北方)卫阳遏阻,与气郁内滞。或也一因?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8-3-2 19:45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辛可致润和辛可助润,辛能行散、行气、行血,润可防燥,药证相和,有效.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08-3-2 23:06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背部胀痛属于肺之络脉郁滞不通,其治法无非宣肺降气、辛温散邪。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08-3-2 23:08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王勇先生言之甚确。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8-3-3 12:51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下面引用由王勇1232008/03/02 07:17pm 发表的内容:
泰然居士先生的案例,妇女背部胀痛,天天生气,临床的确不少,我个人在临床中多从奔豚气考虑,四逆散和奔豚汤化裁有效.
却波渔翁先生的居家老妪突发背痛牵及肩臂,不能翻身的案例与前案有区别,其用养血和络祛风药有效, ...
感谢王版主指教,受益良多!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8-3-3 12:53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下面引用由却波渔翁2008/03/02 07:43pm 发表的内容:
请问版主,病家居处何地,近日贵地气象物候如何?-=-=-=-=-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 在 2008年03月02日 07:50pm 时添加 -=-=-=-=-
气郁患者,卫气疏泄亦受其制,今值春寒之季(北方)卫阳遏阻,与气郁内滞。或也一因?
山东淄博,最近气候时冷时热,正所谓乍暖还寒。我觉得生气还是她的主要原因。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8-3-3 12:57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以前治疗这个病配合拔罐效果很好,可现在气候还比较冷,没有施行。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8-3-3 18:19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下面引用由泰然居士2008/03/03 00:53pm 发表的内容:
山东淄博,最近气候时冷时热,正所谓乍暖还寒。我觉得生气还是她的主要原因。
山东淄博一带的气候的确如楼主所说,我17年前在那里工作呆了近15年,喜欢用经方,回四川后很长时间不适应,我们这里气候与山东很有差别.
作者: 漂洋之星李航    时间: 2008-3-3 19:23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ADMINOPE=泰然居士|漂洋之星李航|奖励积分 50|有益临床!|1204953057]同意王老师所言,上述两例背部胀痛属病因不同.
根据"泰然居士"版主所述该患者背部胀痛情况,结合诱因,同意其因"肝气郁结"所致,临床也经常遇到,但本人提出对治疗上的不同意见.
既然考虑其为"肝气郁结",结合正值更年期女性,因考虑"肝郁化火伤阴"可能,同时根据本人导师杨少山教授观点,现代人多为"阴不足而阳相对有余"状态,原因为"1.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2.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3.人之阴阳动静,动多而静少".现其治疗上使用大剂量破气和破血药物,易耗伤阴津,且阴亏也可加重气滞血瘀,因此治疗上建议当处处考虑顾护阴津.
杨教授对此类"气滞证",常遵循"气行则血行"之义,以理气药物为主,同时主张选用药性平和,药轻气薄之品,如绿梅花,玫瑰花,佛手片,川朴花,苏梗,代代花,娑罗子,陈香橼等药理期不伤阴之品,如气滞明显者,可选用川楝子,甚或短期使用八月扎,九香虫,主张慎用如木香,陈皮,半夏,川朴等温燥药物,力避枳实,川朴,青皮等破气药物,同时酌情加用活血药物为辅,常选用玄胡,丹参,赤勺等,强调慎用破血药物,以防止耗伤阴精.
鉴于本人才疏学浅,上述观点,仅供参考,望同道批评指正,望"泰然居士"版主提出不同意见,共同讨论,谢谢
作者: 杨生军    时间: 2008-3-3 20:18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用吃饭喝汤的瓷勺就便刮痧,再多喝辣萝卜汤立即舒坦.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8-3-4 10:29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下面引用由漂洋之星李航2008/03/03 07:23pm 发表的内容:
同意王老师所言,上述两例背部胀痛属病因不同.
根据"泰然居士"版主所述该患者背部胀痛情况,结合诱因,同意其因"肝气郁结"所致,临床也经常遇到,但本人提出对治疗上的不同意见.
既然考虑其为&qu ...
很感谢漂洋之星李航的指教,这是临床家的见解,而非书本上的推测。
我们的思路是相同的——即理气散郁,但您更多的是考虑了理气不伤阴,所以使用的药物以香圆、佛手之类居多,这对于阴虚气滞之证的确很好。本例病患47岁,也接近更年期了。但我认为还是以气滞实证为主——她阴血虚之类的症状不很显著,今天又来复诊,叙述症状减轻,因为还没看到您的回帖,所以在原方基础上加桂枝、半夏——估计和您的思路相左,去掉了元胡、五灵脂。

另外我又有几点考虑,临床常用的半夏厚朴汤、王版主所说的奔豚汤都以治疗身体前半部(胸部)气滞为主,而不是治疗后半部(背部),是否应该区别对待呢?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8-3-4 10:31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这个贴子最后由泰然居士在 2008/03/04 10:32a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杨生军2008/03/03 08:18pm 发表的内容:
用吃饭喝汤的瓷勺就便刮痧,再多喝辣萝卜汤立即舒坦.
很好!虽然方法不同,但思路是一样的。此方更为简便廉验,在方药不备的情况下可用。
作者: 漂洋之星李航    时间: 2008-3-4 14:02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泰然居士版主,所言甚是。
然本人导师杨少山教授近七十年临床观察及本人随师学习数年期间,深刻体会到“女子以血为本”,“现代人多阴不足而阳相对有余”之理,结合“治未病当防既病传变“,因此该患者是否可以考虑酌情加用滋阴血药物或适当调整”破气破血药物“之剂量。谢谢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3-4 14:10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用桂枝对路。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8-3-4 19:02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泰然居士先生指出:奔豚汤都以治疗身体前半部(胸部)气滞为主,而不是治疗后半部(背部),是否应该区别对待呢?
临床是有区别!
我个人在临床中多从奔豚气考虑,四逆散和奔豚汤化裁有效.正如却波渔翁先生说用桂枝对路,在治疗后半部(背部),重视用桂枝和葛根,李航先生体会到“女子以血为本”,“现代人多阴不足而阳相对有余”之理,考虑酌情加用滋阴血药物或适当调整”破气破血药物“之剂量,奔豚汤有养血疏肝之效.

作者: 漂洋之星李航    时间: 2008-3-4 20:26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非常赞同王老师意见,选用“四逆散+奔豚汤”化裁,加用桂枝和葛根。
然即使以“实证”为主,用一些药性平和的理气药物,如绿梅花,玫瑰花,佛手片,川朴花,苏梗,代代花,娑罗子,陈香橼等,或者短期加用八月札,九香虫等性走窜之品,取代大剂量破气,破血药物,请教各位,不知可否?毕竟破气,破血药物极易耗气伤阴。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8-3-5 11:27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昨天我加了葛根,因为病人描述有颈肩部肌肉不适。
[attach]4595[/attach]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8-3-8 13:09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昨日病人第三次来诊,叙述背部胀痛基本消失,仍感颈部不适,于是在二诊的基础上加入羌活10。
在本例的治疗中特别感谢王勇123版主,指明了该症的治法思路,也非常感谢漂洋之星李航,虽然没有直接采取你的方子,但开阔了我的思路,使我在以后的临证中增加了一些可考虑的因素。
作者: 漂洋之星李航    时间: 2008-3-8 14:09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谢谢泰然居士版主提供的案例,同时也感谢您给本人的积分奖励,再次表示感谢。
疗效证明一切,本病例也使本人收获颇丰,希望各位常提供此类病例,共同学习。
作者: 爱我中医    时间: 2008-3-8 22:50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以前医理,凡生气,症状皆表现在胁肋,今常出现在后背胀且钝痛隐痛,应属肝郁之延伸,从肝脏的位置可以想象得出,治疗以舒肝解郁行气止痛相当对路。没有偏离轨道。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8-3-12 13:01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今晨病人再次来诊,叙背部胀痛消失,仍感颈肩部不适。此与背胀气滞本质不同,当系“颈肩综合症”一类。询之得知有骑自行车手麻的症状。薄涛版主说过:“临床上很多人,尤其是坐办公室的人,如果你摸一下她的颈部和背部的话,她的那里都是痉挛的,整个肩膀紧张,僵硬,可以让她多锻炼,中药顺气活血 解痉止痛 一般好的很快”。又参彭坚《我是铁杆中医》中治疗颈椎病的方法。然其脉象偏数(一息六至),右寸中取,关部浮大有力,尺沉,左手三部皆中取,略弦,其气郁的病证尚未完全消失(虽然症状消失)。综合以上几点,处方如下:
柴胡15 枳壳15 白芍15 香附15 青皮15 丝瓜络15 木香15 大白15 枳实30 厚朴30 桂枝10 葛根50 羌活15 姜黄10 三剂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8-3-12 13:04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伤寒论坛的野木瓜版主在回答“是否有专门治疗背部气滞的药物呢?”说:
九香虫一味可矣!


作者: 国医圣手    时间: 2008-3-12 15:37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嗯。。。。学习了
作者: 王宁    时间: 2008-3-12 19:08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请问有没有 肝气郁结导致 背部阳气郁遏  背部冷风感觉明显的


-=-=-=-=- 以下内容由 王宁2008年03月12日 07:29pm 时添加 -=-=-=-=-
我碰到一例病人 常年郁闷,近日生气上火加重,出现背部冷风感觉,询问近日没有受冷受凉。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8-3-12 20:33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是我俩通过短信讨论时
我说的话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08-3-13 12:33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下面引用由王宁2008/03/12 07:08pm 发表的内容:
请问有没有 肝气郁结导致 背部阳气郁遏  背部冷风感觉明显的
-=-=-=-=- 以下内容由 王宁 在 2008年03月12日 07:29pm 时添加 -=-=-=-=-
我碰到一例病人 常年郁闷,近日生气上火加重,出现背部冷风感觉,询问近日 ...
这样的案例我还没有碰到过,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患者素体肾阳虚
2、生气的同时伴有有惊慌害怕等。
再诊时不妨问问病人有无以上症状。
作者: 国医圣手    时间: 2008-3-13 17:44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太阳巨阳,主一身之表(阳)。
需要下焦肾阳之升腾
需要中焦脾胃之补充
需要上焦肺气至宣发
如今肝气郁结,输泄失常。是否也会导致太阳经气不利?!
一则:经气不利,气血不通而项背疼痛
二则:阳气不布,分肉失养不温而背脊发冷
由此:谴太阳之桂、葛,厥阴少阳之柴、附(香附)?
可否??

作者: 789789    时间: 2008-9-27 08:51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请老师们赐教,拜托了!

我经常有右上腹痞满胀闷、隐痛、嗳气等现象;上背时常在下午或傍晚发生一两次酸胀紧痛,严重时如背负特重东西并伴大量出汗(每次约持续两三分钟左右,过后又很正常);头昏沉乱哄哄不清晰,走路有漂浮不稳感。
除胃外西医做过多种大型检查,找不到原因。
请老师们赐教,拜托了!

作者: 789789    时间: 2008-9-27 09:00
标题: [讨论]背部胀痛辨治
[这个贴子最后由789789在 2008/09/27 09:07am 第 1 次编辑]

请老师们赐教,拜托了!
我经常有右上腹痞满胀闷、隐痛、嗳气等现象;上背时常在下午或傍晚发生一两次酸胀紧痛,严重时如背负特重东西并伴大量出汗(每次约持续两三分钟左右,过后又很正常);头昏沉乱哄哄不清晰,走路有漂浮不稳感。
除胃外西医做过多种大型检查,找不到原因。
请老师们赐教,拜托了!
[attach]4596[/attach][attach]4597[/attach]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7897892008年09月27日 09:05am 时添加 -=-=-=-=-
06年,一老人曾对我说,你是不是有胃病?我说不知道,他说看你的唇色应有较重的胃病.
> > 多年来自觉脾胃差,稍吃些刺激性食物即痞满胀闷、肚子痛、拉稀(91年治肺结核后,肚脐以下肚子时常痛,后西医检查说是慢性肠炎);近几年喛气现象和右上腹隐胀痛明显(正面,肚脐与心窝之间中线右边,06年较严重,近期也较明显。);能听见腹中振水音;时有放屁现象。
> > 03年夏季中后期时发生上背胀痛(开始几乎在每天下午或傍晚都发生胀痛,冬天较明显,夏天好些),记得最初痛的感受好象是背负了特重的东西,压得喘不过气来,并伴出汗(其后每痛必出汗)。背胀痛主要集中在上背但无固定处,腰是不痛的。近期上背紧、沉、胀痛又明显。
> > 头昏沉乱哄哄不清晰(现在最难受的症状):起因:05年4月的一天,我在转过一直角形墙后突然迎面吹来一阵风,便马上感到头眩晕站立不稳,之后时好时坏反反复复,其后至今每年夏天明显,冬天好些,有时饭后感觉更明显,发生时走路有漂浮不稳感,有时真有怕站不稳怕倒下的感觉。
> > 有中医认为是清阳不升浊气不降、肺失宣降、肝郁气滞等。西医曾做过多种大型检查,没找到背痛头昏沉原因,但唯一没做胃的检查。
   另外,还有一现象是脚掌热胀痛,主要集中在两小趾下方的脚掌。
> >
> > 1、饮食:食欲差,挑食(菜合口味就吃得多,否则就少,但每餐有汤汤水水就感觉特别好,特别是夏天);
> > 2、舌: 请见附件; 有时感觉舌面很涩(亦或是粗糙感)的现象。 
> > 时有痰(亦或是感觉喉干)在喉(吞口水是感觉明显)的感觉。
> > 有时感觉上下嘴唇显干(好象蒙了层什么似的,特别是晨起床后)。
> >  3、睡眠: 晚上休息不好,不易入睡,入睡后易醒(从小特多恶梦,较多的是感觉在天上飞);精神不好,感困的时候多.
> >  4、大小便:早上起床后大便,大便溏的时候多(一般前面成型,后面较稀),便前腹急,便后减, 大便色基本显黄。夜晚小便一两次(小便短赤,饮多色减)。
> > 5、眼:早上起床时双眼有时眼屎较多,有时感觉眼角很痒;(99年以来的眼花现象发生时会持续好几分钟,发作时双眼眼角余光看出去就象看到太阳光照射下的柏油路面闪烁的光似的)。
> >  6、手足:手指脚趾潮湿易出汗,冬天手脚冰凉,怕冷,夏天又怕热(双脚干燥脱皮严重,不痒不痛,春夏之交时特别明显)。冬季畏寒,夏季畏热.
> > 7、痤疮:我的下巴(右下唇下面)经常长痤疮(发作时感觉硬红肿隆起痛,然后又自然消退,时好时坏好多年了).
> > 8、脉数:大概在70--80每分左右;
> >  9、舌下经脉的颜色:左边青筋(血管较右边明显)。
> > 10、精神:只要头没有昏昏沉沉的感觉,精神就好.另外,有时觉得腿软无力似的.
> >
> > 补充:
> >         性别:男
> >         生辰:37
> >         居住地:深圳
> >         婚否:婚
> >         职业:办公室职员
> >         身高:1.68
> >         体重:56KG
> >         西医病名:没有查到原因.
> >         是否长期用过激素:无
> >         是否大量用过消炎药:小时经常性
> >         是否做过手术(什么部位,什么时侯做的):无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