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快速治愈消化道疾病心得体会 [打印本页]

作者: 爱我中医    时间: 2008-3-10 16:48
标题: (原创)快速治愈消化道疾病心得体会
[这个贴子最后由爱我中医在 2008/03/10 04:59pm 第 1 次编辑]

快速治愈消化道疾病心得体会
消化道疾病,一旦得上,往往缠绵反复难愈,病程可长达数月乃至数年之久,成为患者的一块心病。弄不好,还会转成癌症,遗憾终生。
消化道,在上为口腔、咽喉、食管;在中为贲门,脾胃,幽门;在下为十二指肠,小肠,结肠,直肠,直至肛门。相关参与的脏器还有胆囊、胰腺等。
消化道疾病,首先倒霉的脏器是胃,食物生冷硬不易消化、暴饮暴食,过多酗酒,饱一顿饿一顿,给胃脏徒增额外负担,当胃承受不了时,马上会内压增高发生呕吐,以腾出回旋的空间,继续消化食物;胃出现痉挛给人痛感,提示胃中出现异常以引起主人的注意,这便是病理反射,如果不及时治疗,胃病便从此开始,长期驻留。
最早的胃病是急性胃炎,治疗不彻底转成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反复发作长期不愈不易根治。醉酒、暴饮暴食、过食生冷油腻,轻微食物中毒,这4种情况最容易得急性胃炎,治疗不去根,再次发作就是慢性胃炎,如果再不去根,胃癌的机率则有百分之几十。追查患胃癌者的病历,便可得到证实。
逐渐形成的胃病叫作消化道溃疡,通常是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一般情况下,胃与十二指肠两处溃疡同时并见,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胃与肠同时受病,为什么胃里有病就容易胀,吃不下东西,胃难受的同时下腹部也难受。
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往往同时并见,相互转换,西医将其分离出来,只针对某一病灶施治,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所以疗效来得很慢,病程拖延的也很长。
按照中医的整体观,消化道疾病,胃与肠都有问题,胃与肠相互连带,一损俱损。这可以从西医对溃疡的认识上得到佐证,即胃与十二指肠常常同时溃疡。单独一方出现溃疡的情况不是很多,即使单独一方出现了溃疡,另一方也隐藏着其他病理形态,只是没有被仪器察到或没有被人们认识与重视。
用土话来讲,胃中有了毛病,在食物的传导下,肠子也将跟着染上毛病,肠子有病,急性的就是肠梗阻,慢性的则是不完全性的梗阻,似堵非堵。肠壁出现溃疡,从图片上看,是肠粘膜及肠壁内皮溃烂,溃烂时要使肠壁瘀肿,溃烂时产生脓液,瘀肿加脓液将会形成结痂,结痂还会包住脓液,延迟溃疡面的愈合,此处的病理部位将缩小肠道的容积,就像瓶颈一样使食物通过不畅,造成胃肠动力不足,西医只认准动力不足 ,用马丁林等药物加速胃动力,其不知肠内溃疡处的瘀积物已把肠管局部阻塞得剩下不丁点儿的一个小眼儿,消化物不能快速通过。增加胃动力,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动摇不了病根。
可见,胃里有病,病根在肠而不在胃,盲目地重点治胃,经年累月,胃病不除,时好时坏,缠绵不愈。肠道病灶处的瘀积,使消化物通过受阻,使胃内食物滞留。胃酸与胃内的食物贮存量是成正比例的,食物越多胃体就必然要多分泌胃酸来帮助消化,胃酸一多,则易腐蚀胃粘膜,胃粘膜轻微破坏(溃疡),人就出现了烧心、反酸、嘈杂的症状,提醒人们减少食物的摄入,给胃一个修养、排泄的缓冲时间。
胃肠溃疡迁延不愈,胃酸继续分泌过多,则会向上荡漾,出现了“反流”现象,长期进入食管。食管没有粘膜,禁不住胃酸的侵蚀,食管炎就悄悄地形成了,腐败的食物裹携胃酸经常往上涌,还会形成慢性咽炎,喉中有物梗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这时的咽喉壁上已经出现了滤泡,整个食管内壁变得粗糙不堪,时有食物残渣停留其间,病人时有胸痛、胸胀、食道中如有硬物卡住不下的感觉,中医叫作噎嗝,如再长期得不到根治,那就是食道癌的原形。
回头追溯胃病的起源,原来病根在肠道病灶。多少年来,这一病理学术关键点却被人们忽略了。
治疗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法门,就是打通肠道。用中医治疗“八法”中第3号的下法。最合适不过。下法即泻下,包括攻下、峻下,润下,缓下4种,攻下是用攻逐肠胃积滞的药物,如大黄、芒硝一类,增加肠蠕动,促使其快速排便;峻下是采用猛烈的药物,如巴豆、芫花一类,强烈驱逐肠中滞留物;润下是用种仁类带有油脂性的药物,如火麻仁,瓜蒌仁等;滋润软化肠道,使其润滑便于内溶物通过;缓下是用泻下作用力较轻的药物缓慢的泻下,是持久战式的打法。
使用“下”法治疗,把肠壁病灶处的瘀积打通,一可让消化物顺利流畅地通过,二可将脓液痂膜及附着物及时清除,以利于溃疡面的快速愈合。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切实可行,见效迅速,病人马上扬眉吐气,胃中舒坦,食欲增加。试想,整个消化管路,下边的堵塞打通了,上边的食物自然的向下行走,胃病不治自愈。多简单的道理,怎么早就不知道。实为可惜。这是个人所悟,不代表他人观点。
我国古代道家的“辟谷”,可以用来治疗许多消化系疾病,而且一次去根,当把胃肠排空,再重新进食,其使用的是比缓下还要缓慢的自然泻下疗法,可以命名为“自下”,所排出的“夙便”是黑绿色的,粘冻样的腐败不堪的且具特殊异臭的顽屎,实际上,就是把所有的病根全都拉出来了。给胃肠一个休养生息的良好机会,疾病岂能不愈?
本人以前得过几次胃病,是用辟谷疗法治愈的,而且也曾用辟谷疗法治愈几例患者,对此深有体会。
2006年冬,因一次喝啤酒过量,引发严重胃病,再次用辟谷疗法因时间超长而失败,继而用中医汤剂丸剂治疗一冬天,时好时坏,后来竟发展到了食管炎和慢性咽炎。偶然在《千家妙方》中查得一方,水煎试治,服后腹痛即泻,一天泻五六次,排泄物腐败不堪。6天6付汤药下肚,历时几个月的消化道疾病霍然痊愈。
2007年冬,一次心情郁闷,再加之吃的酸菜没有熟透,胃病又卷土重来,吃两个月的中药丸剂片剂时好时坏,忽然想起一年前的治愈经历,找到那个方子又抓了4付煎服,汤药吃完,胃病告愈。
于是,今天回想起来,才有了这篇自治胃病的心得体会。

-=-=-=-=- 以下内容由 爱我中医2008年03月10日 06:39pm 时添加 -=-=-=-=-
现将处方介绍于下:原方是治疗食道炎的。结果成了治疗老胃病的除根之剂。
生山栀,淡豆豉,制半夏各10克,川连5克,全瓜蒌30克,
刺胃难受腹痛时,加生姜大枣以和胃气,加党参佐半夏以除胀满,加甘草以和药性,加竹茹以止呕逆。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8-3-10 18:17
标题: (原创)快速治愈消化道疾病心得体会
消化道疾病用中医治疗“八法”中第3号的下法。邪去正安!于是治本之道!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