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打印本页]

作者: 灵药子    时间: 2008-6-25 15:40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watermark]展##,男,29岁,移动公司经理。
      主诉:右眼内眦、鼻根部、右上下牙痛,6天。
       6天中,曾自买西药阿莫西林、头孢、牛黄消炎片等治疗,未见好转。又到牙科,查牙未见异常;又到医院神经科,诊为神经痛,服卡马西平未见好转而来诊。
      请大家诊断:何病?何证?怎样治疗?
[/watermark]
作者: 灵药子    时间: 2008-6-28 10:51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大家对此病案????????
作者: 灵药子    时间: 2008-6-29 13:12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中医诊断:胃经郁火
诊断依据:胃经所过部位郁火积痛
治法:清胃降解火毒
方药:升麻 忍冬藤 大黄 白芷 甘草 清风藤
                           3剂  水煎服

17天后,因感冒来诊,自叙服药一剂即愈,余药因外出而停服,居今无不适.真神药啊.我笑之.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8-7-1 11:51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中医诊断:胃经郁火”

--------请问,胃经郁火是个病名吗?

“请大家诊断:何病?何证?怎样治疗”

------你自己诊断何病?
作者: 钟情    时间: 2008-7-1 11:57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请总版主不要死扣字眼,楼主无非提供一个病例,看不到大家回帖,自己诊断算了!!!也可选择五白散加平胃散方剂治疗

-=-=-=-=- 以下内容由 钟情2008年07月01日 00:02pm 时添加 -=-=-=-=-
不过,先生肯于把自己的经验【不管成功与失败】讲出来,都是值得提倡的,与那些乐于批评的保守派相比,精神可嘉!!!
作者: 再来    时间: 2008-7-1 12:11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三叉神经痛。第二支,第三支。
作者: 再来    时间: 2008-7-1 12:13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可以配合优布芬、加少量抗抑郁药。
作者: 灵药子    时间: 2008-7-1 21:03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谢谢对我的支持!

-=-=-=-=- 以下内容由 灵药子2008年07月01日 09:06pm 时添加 -=-=-=-=-
我是对钟情说的话,

-=-=-=-=- 以下内容由 灵药子2008年07月01日 09:08pm 时添加 -=-=-=-=-
此病决不是三叉神经痛,病人现在很好,昨天还来过.这是一个真实的病例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8-7-2 10:36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那你到底诊断的是什么病呢?

因为一开始描述情况太少

我一贯认为,一个病,先诊断清楚,再谈治疗
无论西医中医都应该如此
否则容易出错

作者: 再来    时间: 2008-7-3 06:36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下面引用由灵药子2008/07/01 09:03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对我的支持!-=-=-=-=- 以下内容由 灵药子 在 2008年07月01日 09:06pm 时添加 -=-=-=-=-
我是对钟情说的话,-=-=-=-=- 以下内容由 灵药子 在 2008年07月01日 09:08pm 时添加 -=-=-=-=-
此病决不是三叉 ...
看不明白,为什么绝不是三叉神经痛?
因为病人很好就绝不是?
还是因为病人昨天还来过就绝不是?
还是因为是一个真实的病例就绝不是??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7-3 07:41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三叉神经痛亦有轻、重、急、慢之别,从提供的资料看,再来的西医诊断没错!
请薄涛先生谈谈这个病例的中医诊断!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8-7-3 12:48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应该是属于“偏头风”,“面痛”之类的吧?

但是中医诊断范围太广
恐怕不能很好的指导临床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7-3 12:52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这个贴子最后由却波渔翁在 2008/07/03 00:55pm 第 1 次编辑]

病名之下,用病机作诊断,楼主“胃经郁火”属病机诊断一类,且不说是否精准。
作者: 国医圣手    时间: 2008-7-3 17:52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中医所见病证,有时确不好依据已有之病名诊断。
    中医之“病名”,命名方式多,许多就依某一症状命之。
    关键是“因机”立论,“从机”而论治。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e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与足太阳交于睛明。
    楼主本证辨“胃经郁火”,实中。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7-3 17:55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所言是。
作者: 钟情    时间: 2008-7-3 18:26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楼主是何处人士???我虽晚学,但对中医乐此不疲,请指教我所提出的方案!我的号码304145934
作者: 880807    时间: 2008-7-4 00:12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对于楼主所提供的移动公司经理的那点症状资料就下诊断,这是对中医的嘲笑!一群痈医!!!
作者: 880807    时间: 2008-7-4 00:13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对于楼主所提供的移动公司经理的那点症状资料就下诊断,这是对中医的嘲笑!一群痈医!!!痛就一定是郁火吗?
作者: 灵药子    时间: 2008-7-6 07:09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中医所见病证,有时确不好依据已有之病名诊断。
   中医之“病名”,命名方式多,许多就依某一症状命之。
   关键是“因机”立论,“从机”而论治。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e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与足太阳交于睛明。
   楼主本证辨“胃经郁火”,实中。

不愧是国医圣手!!!!!!!!
作者: 灵药子    时间: 2008-7-6 07:15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对于楼主所提供的移动公司经理的那点症状资料就下诊断,这是对中医的嘲笑!一群痈医!!!痛就一定是郁火吗?
..............................
880807先生,谢谢你的批评,先生应该看看病机十九条......诸痛疮痒,皆属于火......

-=-=-=-=- 以下内容由 灵药子2008年07月06日 07:57am 时添加 -=-=-=-=-
880807先生,你应该再看看经络循行,不要犯了中医常说的“不明经络,出口动手便错”之病。
作者: 灵药子    时间: 2008-7-6 07:53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下面引用由灵药子在 2008/07/01 09:03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对我的支持!-=-=-=-=- 以下内容由 灵药子 在 2008年07月01日 09:06pm 时添加 -=-=-=-=-
我是对钟情说的话,-=-=-=-=- 以下内容由 灵药子 在 2008年07月01日 09:08pm 时添加 -=-=-=-=-
此病决不是三叉 ...



看不明白,为什么绝不是三叉神经痛? 因为病人很好就绝不是? 还是因为病人昨天还来过就绝不是?
还是因为是一个真实的病例就绝不是??

再来老师,晚生叙述有点欠妥,对不起先生了。我认为既然是中医药论坛,所举病例都应该用中医的诊疗思路考虑问题,不要西医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就应该是三叉神经痛,先生犯了人云亦云之病,作为中医实属不该,先生不明经络,犯了出口便错之病,作为中医更属不该,除非先生是搞西医的。

作者: 王亚当    时间: 2008-7-6 09:47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类似这样的病不少见.经络不通则痛.临床注意区分一下是哪一经,不通的原因是因火,还是因风,还有夹淤,夹湿.总之还是中医的辨证论治.至于病名就不大重要了.
楼主的处理是恰当的,值得我们学习一下.
那位再先生给出的加抗抑郁药的治法,也很好,很强大,很先进,毕竟现代在西方软性毒品都可以入药了嘛.
作者: dnl1969    时间: 2008-7-26 13:46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中医应该是辨证论治而不是辨病施治,为什么非要有一个病名呢。中医的病名是很含糊的,他是以症候为治疗基础的,有效的才是硬道理。钻牛角尖的朋友,你们是中医吗?
作者: 薄涛    时间: 2008-7-26 14:12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如果是三叉神经痛
它的走向都是“起于鼻,交e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

是不是都能辨为“胃经郁火”?
作者: qiushi    时间: 2008-7-26 14:48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根据症状表现,是三叉神经痛。应当强调,中医药治疗此病效果绝对强于西医。
作者: 王耀勋    时间: 2008-7-26 15:29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展##,男,29岁,移动公司经理。eQ9lzI
     主诉:右眼内眦、鼻根部、右上下牙痛,6天。]
      6天中,曾自买西药阿莫西林、头孢、牛黄消炎片等治疗,未见好转。又到牙科,查牙未见异常;又到医院神经科,诊为神经痛,服卡马西平未见好转而来诊。PF
     请大家诊断:何病?何证?怎样治疗?CU&ky
——————————————————————————————
不排除副鼻窦炎一病(涉及额窦、筛窦和上颌窦)在耳鼻喉科比较常见,在早期,可以只有上述症状,使用消炎药后再用你所开中药,效果可以很好。请你仔细分析和进一步询问病史以及检查,不难诊断,这正好说明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如果有争议,可以了解他的更多资料以供参考。
作者: feng4922    时间: 2008-7-26 17:00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应是三叉神经疼,中医药治疗如果舌脉全的话,效果应该是肯定的,立方可以阳性疼为依据,适当配以虫类搜风药即可,下方可一试:羌活12。白芷10。全虫10。蜈蚣1条灵磁石20。琥珀3。石膏30。竹叶6。甘草梢3。水煎日服一剂。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08-7-27 09:10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这个病症并不少见,说少见是危言耸听。再来先生是典型的西医思维,不过他说的三叉神经疼的西医诊断应该是正确的。灵药子所罗列的此疾病症状并不全面,应该有进一步的详尽描述。胃经郁火是本病的病因,但此病一般多兼有风的特性,也是不应该忽视的。
作者: 亨利    时间: 2008-7-27 13:00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炎症刺激   口服布洛芬APC维生素B2强的松
作者: 追求生命感动    时间: 2008-7-27 20:37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黄帝内经中税;肝升于左,肺降于右。而此病在右边,肺右开窍于鼻,是否可以从肺论治。当然应四诊合参。
作者: gaoyaowang    时间: 2008-7-28 11:10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attach]4618[/attach]
这位朋友您先不要着急,我先给你介绍一位专家www.haogaoyao.com,你可以在线询问一下,好吧 。
专家在线时间是上午的9:00---11:00,下午3:00---5:30。
在线QQ:517442623
好膏药网(www.haogaoyao.com\www.haogaoyao.net)祝愿您早日康复!!
作者: gaoyaowang    时间: 2008-7-28 11:11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attach]4619[/attach]
这位朋友您先不要着急,我先给你介绍一位专家www.haogaoyao.com,你可以在线询问一下,好吧 。
专家在线时间是上午的9:00---11:00,下午3:00---5:30。
在线QQ:517442623
好膏药网(www.haogaoyao.com\www.haogaoyao.net)祝愿您早日康复!!
作者: gaoyaowang    时间: 2008-7-28 11:12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attach]4620[/attach]
这位朋友您先不要着急,我先给你介绍一位专家www.haogaoyao.com,你可以在线询问一下,好吧 。
专家在线时间是上午的9:00---11:00,下午3:00---5:30。
在线QQ:517442623
好膏药网(www.haogaoyao.com\www.haogaoyao.net)祝愿您早日康复!!
作者: 再来    时间: 2008-7-29 11:06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下面引用由千秋雪2008/07/27 09:10am 发表的内容:
这个病症并不少见,说少见是危言耸听。再来先生是典型的西医思维,不过他说的三叉神经疼的西医诊断应该是正确的。灵药子所罗列的此疾病症状并不全面,应该有进一步的详尽描述。胃经郁火是本病的病因,但此病一般 ...
千总,你看看俺这样说行不行?
此为风邪头疼,春风属木当以春风拂柳之法,抚疏消散,
当用柳树皮泡水,另加米壳、马钱子少许,配以川芎茶调散加减以疏风解郁止痛。
其实一回事儿,阿司匹林来自柳树皮,阿片来自米壳。
作者: 常娥    时间: 2008-7-29 12:18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足阳明经湿热
作者: yangxiaofan    时间: 2008-8-4 21:47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对于本病的诊断,不需要非得要个病名,因为中医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是以部位来命名的我认为可诊断面痛证,胃火上炎型,治疗也是非常恰当的。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只要效果好就行。另外标题一例少见的疾病不妥,这种现象也能见到。
作者: 印东杰    时间: 2008-8-5 07:06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胃经郁火。。。。电话:0311-88809112   
邮箱:yingdongjie888@yahoo.com.cn   
印东杰  

作者: 木防己    时间: 2008-8-8 19:51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中医的望、闻、问、切几本都没写出来。只写了个西医诊断症状叫人家怎样去辨证施治。
作者: 灵药子    时间: 2008-8-11 20:49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中医的治疗应该是灵活多变的,不拘一格,正所谓法无定法,方无定方.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相信大家都看过,四诊全吗?,但却是指导临床的经典,有的有是证就用其方,我贴出此病案,只是说明中医的灵活性、速效性,今再贴出此方药量,以完整此方案。各位高人不管有什么高见,我都不会介意,亦不在就此案再回贴,谢谢!各位指教了,把时间都浪费在网上太可惜了,愿大家为中医的发扬光大而努力!!!
   升麻30克 忍冬藤60克 白芷6克 大黄6克 生甘草9克 清风藤9克
                     三剂  水煎服
作者: 可人    时间: 2008-8-13 10:05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这个病例太简单,没有季节,也没有舌象,脉象...
没法具体分析.
作者: 可人    时间: 2008-8-13 10:09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你写的病例更近似于西医...
拜托,人家张仲景是先写总纲,然后围绕病情的变化逐条给出方药的.
作者: 版纳福龄堂    时间: 2008-8-13 16:16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楼主认准了“胃火”。抓住了病本,又根据“火郁发之”的治则用药,做到了药到病除。对此,还要说什么,是否“画蛇添足”?至于用药,并非一成不变。西药能治,换了其它清散胃火的中药同样会好。
作者: 印东杰    时间: 2008-8-15 09:10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甘松6克,粳米50-100克。

  【制作】 先煎甘松取汁,去渣,再用粳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甘松药汁,稍煮一二沸即可。

  【用法】 随意食用。

  【疗效】 行气止痛,补脾健胃。适用于气闷胸痛、院脘腹胀疼、食欲不振、胃寒呕吐等。



作者: 印东杰    时间: 2008-8-15 09:12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败酱科植物甘松。。。。性味与归经】辛、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治牙痛,脚肿。


-=-=-=-=- 以下内容由 印东杰2008年08月15日 09:16am 时添加 -=-=-=-=-
0311-88809112 邮箱:yingdongjie888@yahoo.com.cn  印东杰
作者: 寒雨斜飞    时间: 2008-8-16 15:50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这个回帖冲着  王耀勋   先生回的!
对于治疗,已经痊愈无需再谈。


作者: 水月轩主    时间: 2008-9-17 21:42
标题: [原创]一例少见的病症
我是新来的,顶一下。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