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打印本页]

作者: 9号    时间: 2009-7-31 21:04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患者女,60岁,多年胃疼病,疼痛隐隐,形体消瘦,久治不愈,每因情志变动或饮食不慎发作,空腹疼甚,食后减轻,疼时喜按,二便可,神志清,体查(-),胃镜为浅表性胃炎,胃壁红见少量出血点,舌红无苔少有瘀斑,脉弦。看症状应为虚寒证,可为什么会出现舌红无苔少有瘀斑,脉弦之兆,望各位老师指点一二,应怎样给予治疗,用何种方药,多谢!!!
作者: 河南岐世雄    时间: 2009-7-31 22:17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建议一贯煎合桂枝茯苓丸治疗
作者: 河南岐世雄    时间: 2009-7-31 22:43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你为何会说是虚寒证?阴虚淤血之证也。
作者: 9号    时间: 2009-8-2 15:23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阴虚血瘀为何出现,胃疼喜按,食后疼减?且患者无口渴,便干等阴虚之证,敬请赐教!
作者: wonghaishui1    时间: 2009-11-10 21:36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芍药甘草汤和麦门冬汤加凉血化瘀之品。
俞后,设当吃点炖猪脚,排骨等。
作者: wang0325    时间: 2009-11-12 21:43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不会就别说!!!!肝脾不调,脉左右皆弦或脾弦肝滑皆为肝脾不调!!!!!!
附子理中汤!!!
附子25克党参12克干姜15克白术15克甘草6克香附9克(后下)
  另嚼服鲜山药,每日三根,去皮,蘸热蜂蜜
情致不舒:针灸期门,乳下三寸,肥人1寸2分,瘦人8分,不补不泄,不捻转,留针5分钟
针灸前做扩胸动作5分钟(以免伤肺!!!!!)


作者: caoxibai    时间: 2009-11-12 21:53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顶起来
作者: caoxibai    时间: 2009-11-13 08:21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此患者,应该是气阴两虚,兼有淤血。治疗应该益气养阴,理气活血。方剂用参苓白术散合四逆散、失笑散。
作者: 木防己    时间: 2009-11-20 19:59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用逍遥散加减吧。

-=-=-=-=- 以下内容由 木防己2009年11月20日 08:00pm 时添加 -=-=-=-=-
那是木克土。
作者: aqua00    时间: 2009-11-21 15:36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如何看待舌红无苔呢?
临床上很多上了年纪的病人或是常年患病的老病号都会出现舌红无苔,“阳化气,阴成形”长期患病患者出现舌红无苔,并不奇怪。这可将其归入到“体质”或者“痼疾”的范畴中。《金匮》中就提出了“卒病”跟“痼疾”的治疗方案,值得我们学习。故临床上我们有的时候可能舍弃舌脉,按其症状而治,会获得奇效。
建议先处以温中疏肝活血之方以缓解胃部不适,待疼痛缓解后再处以甘淡养胃之方,滋养胃阴。
作者: 老政    时间: 2009-11-22 21:58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用张羹梅的养胃汤,这张方子是治偏于阴虚性胃溃疡、胃炎的。
石斛、太子参(或党参)白芍、甘草、川楝子、元胡、川黄连、吴萸、瓦楞子、、佛手、谷麦芽
本方系有左金丸、芍甘汤、金铃子散三方基础上加滋阴的石斛,补气的太子参等而成,根据临床资料,本方对于胃小弯穿透性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等病属于阴分不足者有效。
患者多年胃疼,胃疼隐隐,形体消瘦,舌红少苔,属胃阴不足,

作者: 绿芸    时间: 2009-11-25 08:48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11楼老师说的好,其治法可以借鉴。
这个病例很简单,学生分析如下:
年龄偏高的女性患者,考虑----虚(只是考虑而已);
多年胃疼病,久治不愈---久病必有瘀(颜德馨老先生的话),久病多有痰(也只是考虑);
疼痛隐隐,疼时喜按,---可以明确诊断不荣则痛,为虚证;
空腹疼甚,食后减轻,---为血虚或阴虚之证,排除气虚和阳虚。由于进食之后更需要大量的气来吸收运化,所以气虚之人,食后痛甚,临床上经常能见到。由气及阳,无气虚则无阳虚,当然由阴及阳的先不说。
形体消瘦,---瘦人多火,只做为考虑;
每因情志变动或饮食不慎发作,---情志变动导致气乱,气乱则伤血。比如生气之后,伤气更伤血。
二便可,神志清,---没有说的必要;
体查(-),胃镜为浅表性胃炎,胃壁红见少量出血点,---形体为阴,功能为阳,现形体损伤,可以直接诊断为阴虚;
舌红无苔----阴血不足,内有郁火;
少有瘀斑,---久病如络,络脉瘀阻,血瘀证的诊断指标之一。
脉弦。---疼痛时也会出现弦脉,不只是与肝有关系。
看症状应为虚寒证,----我不知道你说这句话的理论依据。
可为什么会出现舌红无苔少有瘀斑,----前面已经说过了。
所以,八纲
阴阳----阴病;
表里---里证;
寒热---热证;
虚实---虚证。
脏腑---胃。
病机就是胃阴不足,瘀血内停。
治则就是滋阴活血。
方药:自己定。

作者: 老政    时间: 2009-12-8 19:47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绿芸老师分析的太好了,太精彩了。
作者: 空山道道道    时间: 2010-1-6 12:36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学生也定一下!!
作者: 今天    时间: 2010-1-6 21:21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脉双弦,虚。小建中汤。另,痛强时用豆豉止痛。  
作者: zhaosx    时间: 2010-1-14 20:48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小建中汤合失笑散
作者: 薄涛    时间: 2010-1-15 20:36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有个方子叫三合汤

有诸药之能 无诸药之弊
作者: 张恩伟    时间: 2010-1-17 08:24
标题: 各位老师来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ADMINOPE=薄涛|张恩伟|威望由 0 减少至 -6|宣传迷信,骗人钱财|1263693632]这个病真正的原因就是胃经升炁脉不能正常通道脑子里!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