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红斑狼疮病人的心理特点 [打印本页]

作者: lunt    时间: 2009-5-14 11:28
标题: 红斑狼疮病人的心理特点
1、多虑恐惧
  红斑狼疮病人当第一次被确诊,或已经怀疑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时,由于其心理应激引起的矛盾冲突容易导致焦虑、恐惧、绝望、羞愧、罪恶、束手无策等不愉快情绪,由于这种情绪的影响患者常惧怕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不敢到医院检查确诊,或怀疑诊断不正确,到数家医院反复检查,反复询问医务人员。有的患者故意表现出健康人的神态,明知有病,又怕别人提及,故做力不从心的工作,在他人面前故意谈笑自若,掩饰自己的焦虑与恐惧。同时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可以出现失眠,食欲不振,肌肉紧张,出汗,搓手顿足,紧握拳头,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上升等。这种心态不仅增加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而且影响治疗效果。
2、自尊疑虑
  红斑狼疮患者多为年轻女性,正处于花样年华,自尊心强,常怕别人因系统性红斑狼疮瞧不起自己,因此有一定社会地位者有意无意透露自己的身份,让人知道他的重要性,如果得不到别人的重视,自尊心受到挫折,自我价值感丧失,会变得心情沮丧,因此对周围的事物也特别敏感,对别人的好言相劝有时将信将疑,既要渴望了解红斑狼疮的有关信息,又对听到的一些解释抱有怀疑,甚至曲解别人的意思。听到别人低声私语,总认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疾病,常根据医生或护士的细微表现来猜测自己的病情,有疑虑心理的病人既不相信别人,又会向别人询问许多问题,觉得必须警惕才不会受伤害。 3、主观冲动
  红斑狼疮患者的主观感觉异常,对周围环境特别敏感,过分注意自己,整日里诉说那里不好,这里痛,那里麻,会听到自己的心跳、呼吸和胃肠的叫声,在安静时更为严重。有时情绪不稳,极易激动,容易与病友及医务人员发生冲突,多有怨言,爱生气,有时会反复唠叨"我为什么会得红斑狼疮",听到和自己观点一致的言语,会认为对方同情自己而落泪,听到相反的意见会认为对方不重视自己而大发雷霆,变得固执敏感。
4、害怕孤独
  患者对红斑狼疮这一病症了解较少,当知道自己患病后会有各种各样的害怕心理,害怕死亡,害怕孤独或与亲人分离,怕给别人增加负担,怕丧失功能或失去自我控制,甚至害怕看病,害怕各种治疗对自己不利,担心别人会远离自己,怕受到冷落、鄙视,心事重重,敏感多疑,情绪低落或焦虑紧张,有孤独感,亟盼亲人陪伴,总担心自己病会加重,无法治好。
5、悲观抑郁
  红斑狼疮多为年轻女性,出现面部红斑或长期服用激素药物引起体态变化,出现悲观情绪,出现言寡行独,厌恶交往,抑郁苦闷,常常被失望、无援、孤立及凄凉的感情所包围,对事业及人生失去信心,对生活缺乏乐趣。
6、自卑依赖
  红斑狼疮病人容易产生自卑和依赖心理,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后受到周围亲人和同事的照顾,成为人们关心帮助的中心,患者自己有意无意地变得软弱无力,对事物无主见,对自己日常行为和生活管理的自信心不足,被动性增加,事事都要依赖别人,行为变得幼稚。
红斑狼疮患者就要保持乐观情绪?  
  勿庸讳言,红斑狼疮确实是一种慢性,顽固性疑难疾病。得了这种病,有的人丧失治疗信心,意志消沉,甚至走向绝路。实际上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一切非理性的消沉心理非但于病无补,反而更加重病情,从本病的病因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某些精神因素特别是过度悲伤,过度抑郁和忧愁打乱了人体的内分泌和免疫机能而诱发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得病以后还去悲伤、抑郁和忧愁呢,我们为什么不去换一种表现的精神,换一种超然的态度,换一种心理去积极的面对现实呢?  
  生老病死,是世界万物所遵循的不变的永恒法则,没有疾病就没有健康,没有死就没有生。实际上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一步一步走向死亡。不是么,生命实际上就是一个过程,只不过这个过程有长有短,有的上百年,有的几十年,有的十来年,有的几年,甚至几天,几小时……。时间长短并不碍于生命光辉的放射和生命价值的实现。关键是我们如何把握有限的生命,而不虚度年华。
  红斑狼疮虽是顽疾,但不是顽症,特别是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我们距离彻底征服它的时间越来越近。在征服红斑狼疮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保持乐观情绪。因为只有保持乐观情绪,才能树立必胜信心,只有保持乐观情绪,才能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只有保持乐观情绪,才能更好的保养自己,只有保持乐观情绪才能更加充分地调动机体潜能,最终摆脱病魔。
红斑狼疮病友们:让我们以乐观、豁达的态度,积极不屈的毅力,去面对病魔的挑战,让我们每时每刻都高兴快乐,让我们每天都开心充实。
[attach]4793[/attach]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