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打印本页]

作者: 约伯    时间: 2004-9-28 21:56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这个贴子最后由约伯在 2004/09/28 09:58pm 第 1 次编辑]

现代中医师2004/09/27 06:41pm 发表的以下内容引起了质疑:
实践证明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
沈自尹 王文健  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这次座谈会刚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简称《条例》)实施一周年的前夕举行,具有很好的纪念意义。《条例》第三条指出: ...
千秋雪2004/09/27 07:05pm 提了如下问题:
请问先生,您说:“换言之,在现代条件下,缺乏中西医的有机结合,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就不是全面的;这是对中西医结合的地位和作用的肯定。否定中西医结合,实际上也是对中医药事业本身的否定。” 那么,同样的逻 ...
约伯回答道:这是一个大的原则问题。
首先,我们应当想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自然法则——物种隔离法则:亲缘关系远的物种几乎不能杂交,即便杂交后有后代,这个‘新’物种也没有繁衍后代的能力,如骡子等。这个法则是自然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法则。
对中医和西医有所了解的人都会感觉:中医与西医的逻辑起点有着根本的不同。两者的不同与汉语和英语不能同日而语:说汉语和英语的民族有着共同的实践基础,这就是人的使用、制造、创新工具的意识、智慧和技能。
愚见:
中西医结合的路子不是根本出路。
关于两者的理论假设我说上一两句(请诸位斧正):
中医认为生命就象一盆火,燃烧恰到好处就不会有病,就能抵御外界的袭扰;过旺或不足(寒)都有问题——这或许就是伤寒派的本意(非瘟病派的本意)。
西医认为生命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这可能与基督教有关),出问题都是环境不好——有病源入侵。后来中医的瘟病派靠近此假设。
在两个假设下,各自的医疗战略也绝不相同:
中医:固本求实——化阴虚、阳虚为阴阳实,求和脉。
西医:寻找病原体歼灭之,如果找不到病原体,就采取消除不良指标的办法——治标。
显然,西医在实践中不能固守自己的基本假设‘病原环境’,因为许多病并没有病原体作怪。这就说明西医的基本假设是有重大漏洞的。
可人们又会问:你说中医学更接近生命科学的真理,那为什么有许多病也治不好呢?为什么中医师的水平相差那么悬殊呢?
依愚见,问题出在中医使用的行话既能用在医学上又能用在哲学上,同样的古籍,不同的师傅诠释并不相同!同样的患者,不同的中医释开的房子也有很多差异。加之中医行当里存在的师傅留一手,传男不传女等等规矩,致使得中医不少东西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有的消失了,有的走形了。哲学史、思想史学派的演化也是一样。这也说明,我们的古典中医的理论体系还是哲学式的。
出路只有一个:把古典医学的概念物质化,或者说寻找中医术语的物质载体。这也就是中医界对“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药学的提法尚能接受”的原因。
如果认为,现代医学就是现代科学,那就有问题了——如果一个医学体系在一些重大疾病方面是靠激素、毒品、呼吸机、透析机等这些东西站立的话,那么它还没有资格领衔人类生命科学的研究。
中医学的现代化只能在基础科学方面寻找出路,说白了就要走自己的路。


作者: 与你讨论    时间: 2004-9-28 23:00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约伯2004/09/28 09:56pm 发表的内容:
首先,我们应当想到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自然法则——物种隔离法则:亲缘关系远的物种几乎不能杂交,即便杂交后有后代,这个‘新’物种也没有繁衍后代的能力,如骡子等。这个法则是自然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法则。
中西医都是关于人的不同层面的知识,不存在杂交问题.
作者: 与你讨论    时间: 2004-9-28 23:09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约伯2004/09/28 09:56pm 发表的内容:
西医认为生命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这可能与基督教有关),出问题都是环境不好——有病源入侵。后来中医的瘟病派靠近此假设。
在两个假设下,各自的医疗战略也绝不相同:
中医:固本求实——化阴虚、阳虚为阴阳实,求和脉。
西医:寻找病原体歼灭之,如果找不到病原体,就采取消除不良指标的办法——治标。
显然,西医在实践中不能固守自己的基本假设‘病原环境’,因为许多病并没有病原体作怪。这就说明西医的基本假设是有重大漏洞的。
西医的理论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等现代学科都深深
渗透到医学中,奠定了西医的理论基础。
作者: 与你讨论    时间: 2004-9-28 23:16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约伯2004/09/28 09:56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认为,现代医学就是现代科学,那就有问题了——如果一个医学体系在一些重大疾病方面是靠激素、毒品、呼吸机、透析机等这些东西站立的话,那么它还没有资格领衔人类生命科学的研究。
如果没有这些救命的东西和手段,是不是也没有资格领衔人类生命科学的研究,至少没有资格领衔人类生命的急诊科学的研究

作者: 与你讨论    时间: 2004-9-28 23:31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约伯2004/09/28 09:56pm 发表的内容:
依愚见,问题出在中医使用的行话既能用在医学上又能用在哲学上,同样的古籍,不同的师傅诠释并不相同!同样的患者,不同的中医释开的房子也有很多差异。加之中医行当里存在的师傅留一手,传男不传女等等规矩,致使得中医不少东西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有的消失了,有的走形了。哲学史、思想史学派的演化也是一样。这也说明,我们的古典中医的理论体系还是哲学式的。
出路只有一个:把古典医学的概念物质化,或者说寻找中医术语的物质载体。这也就是中医界对“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药学的提法尚能接受”的原因。
支持
医学应定位在具体科学层面上而不是哲学层面上,这离不开概念物质化的支持
作者: 与你讨论    时间: 2004-9-28 23:34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约伯2004/09/28 09:56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学的现代化只能在基础科学方面寻找出路,说白了就要走自己的路。
中医学的现代化,中医基础理论突破是关键
作者: 奔三    时间: 2004-9-29 10:18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约伯2004/09/28 09:56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学的现代化只能在基础科学方面寻找出路,说白了就要走自己的路
是这样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使用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可以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入有一个对比和参照
作者: newcoperny    时间: 2004-9-29 10:43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与你讨论2004/09/28 11:16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没有这些救命的东西和手段,是不是也没有资格领衔人类生命科学的研究,至少没有资格领衔人类生命的急诊科学的研究


回:什么叫作“也没有资格领衔人类生命科学的研究”?
领衔人类生命的急诊科学的研究?
有道理,的确是很重要的;但与所谓的“人类生命”,可能还有存在着一个不算小的差距!

作者: newcoperny    时间: 2004-9-29 19:38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与你讨论2004/09/28 11:09pm 发表的内容:
西医的理论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等现代学科都深深
渗透到医学中,奠定了西医的理论基础。


回:还应该加上基因破译,但只可惜这些都是在走生命科学的大弯路!
作者: 与你讨论    时间: 2004-9-29 19:47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newcoperny2004/09/29 10:43am 发表的内容:
回:什么叫作“也没有资格领衔人类生命科学的研究”?
领衔人类生命的急诊科学的研究?
有道理,的确是很重要的;但与所谓的“人类生命”,可能还有存在着一个不算小的差距!
请newcoperny先生:谈谈你所说的"不算小的差距''是什么?
作者: 与你讨论    时间: 2004-9-29 19:49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newcoperny2004/09/29 07:38pm 发表的内容:
回:还应该加上基因破译,但只可惜这些都是在走生命科学的大弯路!
请newcoperny先生:谈谈"都是在走生命科学的大弯路''是指什么?
作者: newcoperny    时间: 2004-9-29 20:06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与你讨论2004/09/29 07:49pm 发表的内容:
请newcoperny先生:谈谈"都是在走生命科学的大弯路''是指什么?


回:前些年在生命科学论坛混的时候,至少已经说了好几万字了,只可惜应该是被删除得差不多了,还需要再谈什么?

作者: 与你讨论    时间: 2004-9-29 20:11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newcoperny2004/09/29 08:06pm 发表的内容:
回:前些年在生命科学论坛混的时候,至少已经说了好几万字了,只可惜应该是被删除得差不多了,还需要再谈什么?
在这谈谈"现代医学如何走生命科学的大弯路?
作者: newcoperny    时间: 2004-9-29 20:13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与你讨论2004/09/29 07:47pm 发表的内容:
请newcoperny先生:谈谈你所说的"不算小的差距''是什么?


回:急诊只是治病的,而生命科学却是生命的再延续,这还何止仅是差距呢?
作者: 与你讨论    时间: 2004-9-29 20:17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newcoperny2004/09/29 08:13pm 发表的内容:
回:急诊只是治病的,而生命科学却是生命的再延续,这还何止仅是差距呢?
"生命科学却是生命的再延续"----这是生命科学的概念吗?
作者: newcoperny    时间: 2004-9-29 20:20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与你讨论2004/09/29 08:11pm 发表的内容:
在这谈谈"现代医学如何走生命科学的大弯路?


回:生命是属于生物质运动规律,生命运动有它的固有生物质属性特点,所以,生命科学的研究绝对必须是属于整体性的。
但基因破译却仅仅只是在破译生命的生物质生物体结构,这如何还能够理解生命运动的真正意义?

作者: 与你讨论    时间: 2004-9-29 20:25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newcoperny2004/09/29 08:20pm 发表的内容:
回:生命是属于生物质运动规律,生命运动有它的固有生物质属性特点,所以,生命科学的研究绝对必须是属于整体性的。
但基因破译却仅仅只是在破译生命的生物质生物体结构,这如何还能够理解生命运动的真正意义?
21世纪是生物医学世纪,基因技术的发展将会从不同程度替代和刷新当前的诊断技术。届时可以通过新生儿、甚至胎儿的基因诊断来确知今后几十年的疾病情况。孩子刚出生甚至还没有出生,就能知道他一生的疾病

这是"基因破译却仅仅只是在破译生命的生物质生物体结构''吗?
作者: newcoperny    时间: 2004-9-29 20:29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与你讨论2004/09/29 08:17pm 发表的内容:
"生命科学却是生命的再延续"----这是生命科学的概念吗?


回:无论生命科学的学科有多少种类,但现代生命科学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改变基因属性或生命的再延续!
作者: newcoperny    时间: 2004-9-29 20:36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这个贴子最后由newcoperny在 2004/09/29 08:49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与你讨论2004/09/29 08:25pm 发表的内容:
21世纪是生物医学世纪,基因技术的发展将会从不同程度替代和刷新当前的诊断技术。届时可以通过新生儿、甚至胎儿的基因诊断来确知今后几十年的疾病情况。孩子刚出生甚至还没有出生,就能知道他一生的疾病
这是&qu ...

回:说到底,基因破译还是只能解决诊断技术是吗?慢慢走着瞧吧!第二挑战书是2002年`7月1日发出的,目标就是针对冷泉港实验室,让事实来说话吧,想用“民间”两个字来压制,是代表不了生命科学的!

作者: 与你讨论    时间: 2004-9-29 20:50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newcoperny2004/09/29 08:36pm 发表的内容:
回:慢慢走着瞧吧!第二挑战书是2002年`7月1日发出的,目标就是针对冷泉港实验室,让事实来说话吧,想用“民间”两字来压制,是代表不了生命科学的!
瞧什么? 第二挑战书什么内容? 冷泉港实验室研究什么?
作者: 无咎    时间: 2004-9-29 21:05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不管是中医,还是另外一种学问,起先,总是先有经验。比如,麻黄汤用于太阳表实证,桂枝汤用于表虚证,这并不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结果,而是有了这样的经验,才有了“伤寒论太阳病篇”对太阳病的分类治疗。这是用来解释这种经验的。
  当然,因为能很好的解释经验,这个理论就有了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为什么经方的效果这么好,是因为这是张仲景“博采众方”来的,是经过无数临床经验来的。
  你当然也可以用现代药理学的观点来解释经方的疗效。当然也可以用现代药理学的观点来指导临床用药。
  但如果很多情况无法解释的,那说明这种理论不能解释这种经验,也就不能反过来指导实践了。这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经验是事实存在的。总不能因为本来是用来解释经验的理论因为解释不了经验就否定经验。
  经验是实际存在,被无数人验证了的。

作者: newcoperny    时间: 2004-9-30 07:22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面引用由newcoperny在 2004/09/29 08:36pm 发表的内容:
回:慢慢走着瞧吧!第二挑战书是2002年`7月1日发出的,目标就是针对冷泉港实验室,让事实来说话吧,想用“民间”两字来压制,是代表不了生命科学的!



瞧什么? 第二挑战书什么内容? 冷泉港实验室研究什么?  

本论坛不欢迎任何非学术讨论


欢迎沃森主任

基因的化学结构是由现美国冷春天港口实验所所长,第一任中心主任沃森教授(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两人在1953年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解开了基因的化学结构与基因的遗传信息,从此开创了人类基因组解读计划的第一步,据悉,只要到了2005年,就会有一本含有30亿字母排列的基因密码破译天书,展现在人类面前。

有人把科研者划分为两个类别:
1,专业科学家
2,业余科学家
也有人则更喜欢在这两个类别中进一步区分更深入的两个层次:
专业科学家=正确科学家=科学
业余科学家=民间科学家=伪科学
对于划分与区分科学与伪科学的,不是对于一个科研课题或科研项目的定义与否认,而是根据科研者的出身名门来划类别分层次,这则几乎与古代封建儒教的一种固有世俗偏见,倒也有着英雄所见略同之处……

代表正确自然科学的霍金大师,来了又走了,留下的只是一遍欢呼声。
代表正确生命科学的沃森主任,在几个月后,也同样是会在一遍遍的欢呼声中,把唯一正确的生命科学之花,插在我们这片完全正确的科学土壤上。

人类有救了,因为我们的学术界是建立在完全正确的基点上!

生命是生存在宇宙的天体层次与地体层次之间,这个事实没有任何科学家愿意承认,或许因为他们是只愿代表正确科学,而不代表生命!
人类在宇宙物质运动规律中所固有的特定位置是顶天立地!这个事实也没有任何科学家愿意承认,或许因为他们还是只愿代表正确科学,而不代表人类!

newcoperny的4个挑战书,在30年内都同样有效,在科学论坛上,无论是大师霍金或业余科研者,也无论是沃森主任或民间科学家,都是同样有着平等的科研权利!
科学需要的是实践与检验,而非需要某个科学组织或科学机构来定罪!

中国人可以搞科学,10000年不变!

[ newcoperny于2003-04-11 11:56:41修改过本文章 ]

----------------------------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 newcoperny    时间: 2004-9-30 07:28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newcoperny   


等级:高级站友
文章:223
积分:1857
注册:2002-8-20
       第4楼


科学需要的是实践与检验,这是检验科学的唯一标准,当然这也只有在人民共和国的旗帜条件下,我们中国的广大国民,才能享受到如此平等的科学探索自由与权利。
生命科学是复杂的,但也是简单的,生命的发展与衰老虽然是一辈子的过程,但也是在一秒一秒时间中的演化过程。所以,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应该最多只能是在一天24小时就要确定其价值与意义的。
生命是等于多少亿的基因密码与基因条,或是等于多少蛋白质,这虽固然重要,但并非是生命的生物质运动规律的全部。因为人的生命与其它动物生命又有区别,大体说来,人的生命受控受影响于心体糸---思维能力与思维糸统---较多,而其它动物生命则受控受影响于身体糸---DNA---较多。
所以,人的生命就多了一项选择,生命的生物质运动规律不但是“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而且还有一项认识生命改变生命的人为选择!
思维能力与思维糸统的有益运作的确可以干涉生命运动的进程,但这毕竟只是属于狭义的微观世界,这是不能与生物的物质运动规律成正比的,若要彻底改变生命的演绎课题,唯有一条路,认识第一宇宙时空,建立第二宇宙时空!
当然,科学需要的不仅是智慧与规律,而且在某些时候,“财”能则是属于第一位的,而非“才”能属于第一位。
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说,一个生命科学的科研成果,只要在一天24小时的时间内,能够使一个生命(无论是80-90岁)从衰老进程中得以缓解,甚至终止与逆转,那么就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则应该是最有效的成果了。
但随着2002年12月31日的离去,newcoperny现在只对3个人有兴趣:
1,英国菲利浦人类老化研究中心的梅利医生
2,台湾养生专家焦金堂先生
3,日本的长寿国宝姐妹花其中之一
也就是说,如果这三位有兴趣长寿或长生的话,可以实践与检验一下,即明天比今天更健康或更年青!

2003-4-27 8:15:20      


作者: 约伯    时间: 2004-9-30 10:25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与你讨论2004/09/28 11:16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没有这些救命的东西和手段,是不是也没有资格领衔人类生命科学的研究,至少没有资格领衔人类生命的急诊科学的研究
中医说到根子上是以预防为基本思想的,古人说:不治已病,就是这个道理。做中医的都知道,中医脉象看到的问题,还是西医的现代化手段的盲点。这就是差距。
但我们以基础科学为根基建立的现代中医学不仅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还应当做到(而且已经做到)‘救人于危难’。
作者: 实事求是88    时间: 2004-9-30 10:42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约伯2004/09/30 10:25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说到根子上是以预防为基本思想的,古人说:不治已病,就是这个道理。做中医的都知道,中医脉象看到的问题,还是西医的现代化手段的盲点。这就是差距。
但我们以基础科学为根基建立的现代中医学不仅要做到‘防患于未然’,还应当做到(而且已经做到)‘救人于危难’。
"(而且已经做到)‘救人于危难’"-----如何做到的,先生可否谈谈
作者: 约伯    时间: 2004-9-30 12:56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与你讨论2004/09/28 11:09pm 发表的内容:
西医的理论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等现代学科都深深
渗透到医学中,奠定了西医的理论基础。
一个学科在实践中遇到的麻烦那么多,我们只能怀疑这个学科的科学性到底怎么样!
我们都知道,一个理论体系的缺陷往往是在奠基的时候注定的,一旦确立了之后,以后再多的科学手段加上去都是苍白无力的,只能在错误的路上愈走愈远。
西医学体系的问题就在于:注重有形物的观察,忽视了无形物的体察。
中医学重在研究有生命气息的机体,思考微小的表征与宏观态势的变化、发展的关系,因而能做到‘洞察’。而这正是现代心理学孜孜以求的。
作者: 约伯    时间: 2004-9-30 13:14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无咎2004/09/29 09:05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很多情况无法解释,那说明这种理论不能解释这种经验,也就不能反过来指导实践了。......总不能因为本来是用来解释经验的理论因为解释不了经验就否定经验。
说的好!现代科学种的许多学科的发展都很成功,但有的却显得很不成熟,其中一个是生命科学。
虽然你能举出大量的生命科学研究成果,但这些究成果在区别人与动物方面却显得十分语塞:人类的基因序与黑猩猩相差很少,可两者的生命特质却又天壤之别。
相比起来,中华医学就要好得多,起码在解决问题上很有底蕴。
可实际上,西洋医学却傲视着一切,显然,他们是以现代科学自居的。关键是主流医学没有改变思维方式,仍然是无视“无形物”在生命体中的主导作用。
必须认识到
无形物也是物质,只不过看不见而已。否则与机械唯物论无异。

作者: 约伯    时间: 2004-9-30 13:44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实事求是882004/09/30 10:42am 问道:
"(而且已经做到)‘救人于危难’"-----如何做到的,先生可否谈谈
生命整合论的创始人早已经在临床上不断验证自己的理论可行性。
其基本假设是:
生命体是电构造,只要细胞内外或器官表面不满足-90mv的电位,细胞的生物化学过程就不正常,就会合成异性蛋白,生命整合论认为这些异型蛋白就是我们常说的肿瘤(体内的)、各大(体表的)。器官表面的电能分布是借助人体的经络迁移的,电能亏欠也就是这样转移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病灶转移。
配药的基本思路是:
选择的材料必须是天然的——植物、动物——以利人体接纳。选择的材料内必须含有能释放出很多电子的化学成分,或者这些成分是能够参与细胞生物化学反应的酶类或是某些反应物。
当然,这些天然材料之间的配合(中医称‘配伍’)很重要——这是自然法则。
配置的药物下去后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通过释放电子缓解有些组织的电能匮乏,比如溃疡,满足器官组织的表面电能量储备——解决阳虚,不让电匮乏到处迁移,这称之为‘关门’。
参与各主要放电器官——肝脾肾的生物化学过程,纠正不正常的(走了邪路的)生化过程,——解决阴虚,这称之为‘打狗’。
器官的电储备匮乏——阳虚,以及电产生失常——阴虚等问题解决了后,原先产生的异型蛋白就会被慢慢吸收。
此药名为‘十全保元丸’,目前只在香港上市。
作者: 约伯    时间: 2004-9-30 13:50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newcoperny2004/09/30 07:28am 发表的内容:生命是等于多少亿的基因密码与基因条,或是等于多少蛋白质,这虽固然重要,但并非是生命的生物质运动规律的全部。因为人的生命与其它动物生命又有区别,大体说来,人的生命受控受影响于心体糸---思维能力与思维糸统---较多,而其它动物生命则受控受影响于身体糸---DNA---较多。
...
坚决支持!在这方面还是我们的中华医学能更胜一筹:古人早就看到了内脏器官与思维与情绪的关系,而在西方也有人看到了这种现象,(但不是在医学界)有一本书《病夫治国》。
作者: 约伯    时间: 2004-10-1 16:43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与你讨论2004/09/28 11:16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没有这些救命的东西和手段,是不是也没有资格领衔人类生命科学的研究,至少没有资格领衔人类生命的急诊科学的研究
是不是要把医学划分成‘急诊科学’与‘门诊科学’?如此下去肯定中医要划在‘门诊科学’里了。
作者: 奔三    时间: 2004-10-1 18:05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神机化灭
作者: 奔三    时间: 2004-10-1 18:23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这个贴子最后由奔三在 2004/10/01 06:26pm 第 1 次编辑]

中医说到根子上是以预防为基本思想的,古人说:不治已病,就是这个道理。
就是说中医说到根子上是以扶助患者“气”的自平衡能力和对疾病自愈能力的增强为治疗的最终点和出发点的,中医养生学就是对这样最终痊愈标准的反映

作者: 约伯    时间: 2004-10-1 20:59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但中医中药在救助急症时也可以胜出一筹:
7月份牛世盛老先生(‘生命整合论’创始人)在北京办研讨会的时候,广州的一个朋友电话打来,说他们家的老太太被诊断为白血病近了医院,医院要做化疗。牛老先生说不必,用‘十全保元’二号即可。医院听说不做化疗很生气,就撤了所有的药物——并且后果自负。香港调过去的药到了后,老太太就以此为伴了。两个星期后出院,这家大医院‘说谁治好了我们送他锦旗’。他们想看热闹。不过,老太太现在好了!已经又开始打麻将了。
作者: 淡竹叶    时间: 2004-10-1 21:42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那就让西医院校去结合吧,中医院校什么时候才有纯中医班啊???????
我要成名医啊~~~~~~~~~~~~~~~~~~~~~~~~~~~~~~~~~~~~~~~~~~~~~~~~~~~~~~~~~~~~~~~~~~~~~~~~~~~~~~~~~~~~~~~~~~~~~~~~~~~~~~~~~~~~~~~~~~~~~~~~~~~~~~~~~~~~~~~~~~~~~~~~~~~~~~~~~~~~~~~~~~~~~~~~~~~~~~~~~~~~~~~~~~~~~~~~~~~~~~~
作者: 约伯    时间: 2004-10-2 22:31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中西医结合大概真是西医提出来的,有自己真本事的中医(不需要B超、核磁共振)并不认可,因为在那些现代仪器看出来以前脉象就已经告诉问题所在了。
作者: 约伯    时间: 2004-10-6 15:47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奔三2004/09/29 10:18am 发表如下内容:
是这样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使用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可以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入有一个对比和参照
现在我已经可以感觉到在我们这些参加讨论的网友里就有几位有自己的中医现代化理论体系。
我们希望来一个中医现代化理论体系大展示!

作者: 秦越人    时间: 2004-10-6 16:17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约伯2004/10/01 08:59pm 发表的内容:
但中医中药在救助急症时也可以胜出一筹:
7月份牛世盛老先生(‘生命整合论’创始人)在北京办研讨会的时候,广州的一个朋友电话打来,说他们家的老太太被诊断为白血病近了医院,医院要做化疗。牛老先生说不必,用 ...
短期提升生命存活质量的效果,很多中成药都可以做到,非十全保全丸的专利。
如果一个老人患白血病,"牛老先生遥控诊治成功",对于我们这些顽固不化的中医生而言,很难相信。
一个身患血癌的病人,不采取认真严肃的治疗手段,但凭短暂的感觉判断病情好坏,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态度,其预后也是十分危险的!
作者: 广益中医    时间: 2004-10-6 16:51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呵呵!应该另外分出一个职业叫“神仙”,免得老百姓把神仙和中医混为一谈!
作者: newcoperny    时间: 2004-10-6 16:56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秦越人2004/10/06 04:17pm 发表的内容:
短期提升生命存活质量的效果,很多中成药都可以做到,非十全保全丸的专利。
如果一个老人患白血病,"牛老先生遥控诊治成功",对于我们这些顽固不化的中医生而言,很难相信。
一个身患血癌的病人,不采 ...


回:版主已经看到中医所存在的问题关键了,中医的确是应该制定一整套完整的适合于中医药检的科学检验法规,但决不能动不动,就要人家拿出100万!
作者: 奔三    时间: 2004-10-7 12:11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这个贴子最后由奔三在 2004/10/07 12:28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约伯2004/10/06 03:47pm 发表的内容:
现在我已经可以感觉到在我们这些参加讨论的网友里就有几位有自己的中医现代化理论体系。
中医现代化理论体系我尚未曾考虑过的,我认为这应该就是一个现代人对中医的回归和学习的笔录吧,在中医的理论上我认可《内经》的权威,但多想象着《内经》以前曾经的发生和来历,这样的想象时常会成为是我一点生命力的精神泉源,也使我感到了对自然科学理论有些方面思考和技术成果油然而来的喜爱和认真
作者: 约伯    时间: 2004-10-8 09:28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秦越人2004/10/06 04:17pm 发表的内容:
短期提升生命存活质量的效果,很多中成药都可以做到,非十全保全丸的专利。
如果一个老人患白血病,"牛老先生遥控诊治成功",对于我们这些顽固不化的中医生而言,很难相信。
鄙人的这个例子只是想说明:中药对于急症也同样能有作为。
"牛老先生遥控诊治成功"的病例还不少,没那么厉害的效果那个港商舍得一次就投资5百万,此后又不断追加现在已经到了千万港币了?港人精明的很喽!
作者: 奔三    时间: 2004-10-8 09:34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港人也很会骗人奥
作者: 约伯    时间: 2004-10-8 09:50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下面引用由秦越人2004/10/06 04:17pm 发表的内容:
一个身患血癌的病人,不采取认真严肃的治疗手段,但凭短暂的感觉判断病情好坏,这是很不负责任的态度,其预后也是十分危险的!
"没有金刚钻绝不揽瓷器活儿"如果要是风险这么大牛老先生早就被起诉无数次了,对于一个69岁的老人来说已经不是冒风险的年纪了。
我就知道,说了也没人信,那不是神仙吗?。
有一个背景大家知道了更会觉得纳闷:牛老先生的祖父是牛子后——京剧梨园班主,家里面的药案有270个,都是民间的绝方。像诸葛行军散之类的,还有‘林则徐’——戒毒药。光靠这些东西牛老先生就够活一辈子的了。他的药与祖传的并不相同,当然也有相同之处喽!
不过有一点:如果病人以前用的药很杂,特别是用过激素接受过化疗的,那就缠手了。体内要排出的废物太多,费时太多,病人会难受。
要不是人家厉害,中医药管理局考试中心主任周立孝怎么会专程来研讨会上一直到最后才走呢?
作者: 约伯    时间: 2004-10-8 10:46
标题: 对‘中西医结合’质疑的质疑
据悉,在那个白血病老太太的治疗上牛老先生是有一套办法的,他研制的四套药全用上了,还包括输液、输血等等。我曾希望他能把治疗的程序放在网站上,他说将来再开研讨会的时候可以拿出来。
(这么一说大概这又要招骂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