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7224162在 2005/01/13 04:03pm 发表的内容:
我的时间有限,无法在网上与诸位同道就有是否是真医假医作个分辩。对于诸位提出的一些问题在理论上恕我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所以将我的一篇置之已久末公开发表的文章拿出来与同道共享。
我信奉的是说得好不 ...
下面引用由7224162在 2005/01/13 04:03pm 发表的内容:
我的时间有限,无法在网上与诸位同道就有是否是真医假医作个分辩。对于诸位提出的一些问题在理论上恕我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所以将我的一篇置之已久末公开发表的文章拿出来与同道共享。
我信奉的是说得好不 ...
下面引用由7224162在 2005/01/13 04:03pm 发表的内容:
所以将我的一篇置之已久末公开发表的文章拿出来与同道共享。
下面引用由土豆在 2005/01/13 04:26pm 发表的内容:
忽然思路完全改变了,一点也不谈四逆汤了,奇怪。
要转移目标了。
下面引用由7224162在 2005/01/13 03:59pm 发表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黄煌.张仲景五十味药证.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9
2郭子光主编.日本汉方医学精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42
3郭子光主编.日本汉方医学精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42
4曹颖甫.经方实验录.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46
下面引用由7224162在 2005/01/13 03:59pm 发表的内容:
注:麻黄汤和大青龙汤是发汗峻剂,这一点勿庸置疑,但为什么该患者服用麻黄汤和大青龙汤后末见明显汗出呢?事后笔者也是满腹疑虑,于是就亲自到药房,发现如今的麻黄放置时间长且不说,且茎小根细,根根带节,再检索《伤寒论》中仲景所用之麻黄无不例外均注明要去节。去节不去节对发汗作用是有一定影响,这就提醒医者对自已所用药物要有个全面的了解。还有麻黄是否新鲜也是重要因素,此点在《百年中医李翰卿》一书有专节论及。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在 2005/01/13 05:05pm 发表的内容:
这篇文章真是越看越眼熟,尤其是部分章节,因为有关大青龙的文章历来发表很少,所以我很留意。
这么称呼陈潮祖先生“成都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教授”想必作者的年龄应该在50---60之间了。陈潮祖先生退休已经十 ...
下面引用由小虫子在 2005/01/13 05:08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仲景和孙思邈也这样阴阳怪气的,打死也不学医
下面引用由7224162在 2005/01/13 04:19pm 发表的内容:
请五先生细读完原文再发表评论。我在文后本已点出参考了《日本汉方医学精华》的内容。
下面引用由小虫子在 2005/01/13 05:17pm 发表的内容:
好文就行,何必在意谁的?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在 2005/01/13 05:31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这种使用姜附的经验是胡编乱造的,那么就成了教唆犯。
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了真理,
弄的我最后也心动了,我还真为他这个经验研究了好几天,把三七家翻了个底朝天,没有发现有多大的相关依据。
看来这个谬论 ...
下面引用由小虫子在 2005/01/13 05:41pm 发表的内容:
这种经验是来源内经气化理论的,简单的说,就是水要在阳气的作用下化气,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你搞伤寒,六经气化要知道,简单的说,三阳就是不同阶段的阳气,三阴就是不同阶段的阴气,但总体上一也.
下面引用由小虫子在 2005/01/13 05:41pm 发表的内容:
这种经验是来源内经气化理论的,简单的说,就是水要在阳气的作用下化气,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你搞伤寒,六经气化要知道,简单的说,三阳就是不同阶段的阳气,三阴就是不同阶段的阴气,但总体上一也.
下面引用由7224162在 2005/01/13 03:59pm 发表的内容:
大青龙汤的应用经验
关键词 大青龙汤,运用经验
提要 结合验案以说明从体质着眼,大青龙汤适用于形体壮实,肌肉坚紧的重体力劳动者,发病前有明确的受寒或触湿病史,患者有汗出不畅的痛苦。服药后以汗出通透为 ...
......到赤脚医生处肌注抗菌素二针后鼻梁部的疼痛稍有缓解。...
下面引用由同不同意在 2005/01/13 07:45pm 发表的内容:
现在基本可以断定,这位722412是个并不高明的骗子。剽窃他人医学论文,实际上就是窃贼。
其实要识破他也简单,能写出如此高水平医案的人,决不可能尊三七生为“老前辈”,要向其求教。而且让三七一阵“水米饭气 ...
下面引用由丙丁在 2005/01/13 08:08pm 发表的内容:
这位是星宿派的吧?你们这次一共来了几个?
嘴皮子功夫确实得了星宿派的真传了,一个赛一个。
下面引用由三七生在 2005/01/13 06:31pm 发表的内容:
好文章!这才是经方治病的效果。
有几点体会如下:
第二案,后来所用半夏厚朴汤加味,似小柴胡汤证。
第三案,黄汗出为太阴湿土之象,青龙为木,正好制土。
...
下面引用由7224162在 2005/01/13 10:26pm 发表的内容:
非常感谢三七前辈点拨和鼓励!
下面引用由喻生在 2005/01/13 11:09pm 发表的内容:
好文章!讲得生动精彩。应该说对大青汤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只是作者还是不懂仲景为什么要说这是太阳中风。还有第四案应以真武汤为好。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在 2005/01/13 05:13pm 发表的内容:
难道连置疑也不允许吗?你怎么就敢肯定是他的文章?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在 2005/01/13 05:25pm 发表的内容:
这到也是,水太清则无鱼。大家都在一起混,点到为止。
不过以后就是不要盲目的夸大,胡编乱造一些事情,前段时间我还真想再试验一下大剂量的四逆有没有肠胃反应,因为原先并不得手。看了此先生的临床经验,真想 ...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在 2005/01/13 05:31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这种使用姜附的经验是胡编乱造的,那么就成了教唆犯。
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了真理,
弄的我最后也心动了,我还真为他这个经验研究了好几天,把三七家翻了个底朝天,没有发现有多大的相关依据。
看来这个谬论 ...
下面引用由7224162在 2005/01/13 10:34pm 发表的内容:
大青龙汤在临证时的应用机会很多,特别是在农村或是经济不发达的小县城里。用之及时一是免除病入三阴之弊,或是转为重症,二是经济上也节省了许多。但使用此方医者一定要有责任心,否则极易产生副作用,切记切记 ...
下面引用由伤寒论叶天士在 2005/01/14 09:13am 发表的内容:
我是吃了五盒附子理中丸才相信的。
下面引用由志一在 2005/01/14 07:43am 发表的内容:
本主帖确是好文,足见作者经方功底扎实。诸案似亦有可商榷处,略呈愚见与诸位商讨。
一案:
首诊恶寒甚、浑身痛、咽稍痛、欲寐,太阳伤寒兼及少阴,麻黄汤不错,亦可考虑麻黄附子甘草汤,药后无汗亦可佐 ...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在 2005/01/14 09:30am 发表的内容:
这和你认识中医的程度有关。
下面引用由同不同意在 2005/01/14 08:21am 发表的内容:
楼主先生,这里有这么多老前辈提出探讨的看法,你就只会谦虚吗?
下面引用由7224162在 2005/01/13 03:59pm 发表的内容:
第二天电话得知患者昨天晚上5时、9时、11时和第二天早上8时分别各服了一次药,末见明显汗出,但浑身疼痛和恶寒已解,咽痛已除。面诊时患者诉肩背部酸、重明显,头部时痛,人觉疲劳懒动,自觉有口臭,大便正常,无明显口干口苦,无心烦,夜寐可,小便不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而沉。望诊见患者精神尚可,两目有神,肌肉结实。腹诊:腹有力。投以大青龙汤原方:
生麻黄18克,桂枝6克,杏仁10克(杵),
炙甘草6克,生石膏20克,生姜三大片,
红枣10克,一剂,患者当日晚下始服,至睡前共服了二次,第二天诸症全解。
下面引用由同不同意在 2005/01/14 08:21am 发表的内容:
全球中医药论坛不应该是盗贼的销赃之地
-------------------------------------------------------------------
二、大青龙汤证验案二:
罗某,男,35岁。2004年6月9日,以“头晕沉、背部酸痛不适、鼻梁疼痛四天”为主诉就诊。患者缘于四天前在野外工作时受凉淋雨后始出现上症,到赤脚医生处肌注抗菌素二针后鼻梁部的疼痛稍有缓解。
===================================================================
上面是那位 7224162 先生的大作《[原创]大青龙汤的运用经验》大青龙汤证验案二的摘录。
根据这一段描述,可以明确地证明,《[原创]大青龙汤的运用经验》不是 7224162 他本人的原创。理由如下:
1、赤脚医生是历史的产物,在七十年代末就已经不复存在。大多数已经转化为乡村医生。
2、现在乡村医生都是在场镇上租个门面开个诊所,而当时的赤脚医生是则是在农村中出工。属于生产大队,通常住在村落里。
3、因此,患者注射抗菌素只能是在文化大革命时代,因为那时才有可能有赤脚医生。八十年代,农村就没有赤脚医生存在了。有点水平的,上街了,进城了。没有水平的,依旧务农。而且,抗菌素也是很陈旧的名称,现在一般都称为抗生素。这大家都知道。
4、因此论文中出现患者主诉赤脚医生首诊的描述,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位 7224162 先生抄了别人的医案,把就诊日期改成了2004年6月9日。
5、大家知道,三七生不过三十几岁,这位 7224162 先生尊三七为“老前辈”,应该不到三十岁,他不可能有三十年前的医案。
6、即使他有年过半百,有三十年前的医案,他也没有必要将日期改至2004年6月9日,这是盗车贼将车改头换面,挂上假牌照销赃的伎俩。
因此,这位 7224162 先生就是贼。他盗窃的是人家的知识产权,而知识产权是有价的无形财产。
我们看见,这个盗贼偷了人家的东西,跑到了三七生那里。他把偷来的金子,贴在了三七生的脸上。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三七生那里,就是个贼窝子。这个贼偷人家的东西,就是受贼窝子窝主的指使。或者,干脆就是三七生蒙上脸,穿上马甲,亲自下的手。
我认为,全球中医药论坛应该认真调查处理此事。不应该让有盗贼嫌疑的人充当版主,不应该让这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让人家说全球中医药论坛窝藏盗贼。
值日员 头衔: 论坛版主
举报他人侵犯知识产权,必须要有明确的证据,譬如确切的文章来源,而并不能仅以文章的漏洞以及个人的怀疑作为证据。
此类贴适宜发表在“会员之家”栏目。
此贴使用了侮辱性语言,因此对会员“同不同意”警告一次。
---------------------------------------------------
下面引用由同不同意在 2005/01/14 10:56am 发表的内容:
值日员应该有一点法律常识,我说的就是证据。
至于是直接证据或间接证据,证据的法律效力如何,这是应该由法官来确定的。
照值日员的说法,怀疑就不可以举报了?一个官员生活奢华程度超出他的合法收入来源,不可 ...
下面引用由值日员在 2005/01/14 11:08am 发表的内容:
1 你有权举报任何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论坛也有责任维护知识产权,但是,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你必须明确指出该贴是抄袭哪里的文章。
2 举报必须要有明确的证据,怀疑是不可以作为定罪依据的,这是普 ...
下面引用由星河在 2005/01/14 11:12am 发表的内容:
可以说,[同不同意]先生根本不懂得什么是“侵犯知识产权”。
法律名词,不是随便乱理解乱用的。
下面引用由同不同意在 2005/01/14 11:35am 发表的内容:
你有什么证据说我根本不懂得什么是“侵犯知识产权”。没有证据就不要乱说。
下面引用由7224162在 2005/01/14 11:32am 发表的内容:
文中一案中的患者是本院的一名护士,生病前由于其丈夫在外进修学习所以常是通宵上网,肾精暗耗已在先,所以二诊时在得知其脉象的前提下当加用附子为是。
下面引用由值日员在 2005/01/14 11:08am 发表的内容:
1 你有权举报任何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论坛也有责任维护知识产权,但是,依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你必须明确指出该贴是抄袭哪里的文章。
2 举报必须要有明确的证据,怀疑是不可以作为定罪依据的,这是普 ...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在 2005/01/14 10:13am 发表的内容:
此诊出现在第一诊的复诊。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而沉”结合脉舌证合看,此刻患者之证已经很接近真武汤。
但是楼主的原方却是:大青龙汤原方。
服药结果:第二天诸症全解。
...
下面引用由伤寒论叶天士在 2005/01/14 12:36pm 发表的内容:
二位先生是否搞错了:
1、人家本是到论坛学习、讨论的,而不是来教学、指导的,
要是人家的脉案完美无缺,人家就不来找人指导、请教了。
2、论坛本是讨论的地方,而不是教学、学习、批判、揭发的地方。
...
下面引用由7224162在 2005/01/13 03:59pm 发表的内容:
罗某,男,35岁。2004年6月9日,以“头晕沉、背部酸痛不适、鼻梁疼痛四天”为主诉就诊。
范某,男,46岁。2004年6月8日就诊。
刘某,女,60岁。以“浑身酸痛三天”为主诉于2004年10月15日就诊,
叶某,女,9岁。昨日跳绳出汗过多,又被恶狗惊吓,加之夜寐时剔被后着凉致今早诉上腹部疼痛,无呕吐和腹泻之症,
下面引用由7224162在 2005/01/13 04:03pm 发表的内容:
我的时间有限,无法在网上与诸位同道就有是否是真医假医作个分辩。对于诸位提出的一些问题在理论上恕我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所以将我的一篇置之已久末公开发表的文章拿出来与同道共享。
我信奉的是说得好不 ...
下面引用由伤寒论叶天士在 2005/01/14 12:36pm 发表的内容:
二位先生是否搞错了:
1、人家本是到论坛学习、讨论的,而不是来教学、指导的,
要是人家的脉案完美无缺,人家就不来找人指导、请教了。
2、论坛本是讨论的地方,而不是教学、学习、批判、揭发的地方。
...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在 2005/01/14 01:23pm 发表的内容:
问题是他在编造医案。
本来应该是类似真武汤的证候:舌淡苔白,脉沉弱。
他用了大青龙原方之后,反倒第二天痊愈了。
现实当中这种情况可能吗?
下面引用由同不同意在 2005/01/14 11:48am 发表的内容:
先生不知道现在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吗?医生应该举证证明自己清白呀!我提出上诉,他应该举证证明自己不是抄袭才对嘛。
你说是不是?
下面引用由陆压散人在 2005/01/14 05:57pm 发表的内容:
一是自汗出;一是发汗后
下面引用由7224162在 2005/01/14 11:32am 发表的内容:
文中一案中的患者是本院的一名护士,生病前由于其丈夫在外进修学习所以常是通宵上网,肾精暗耗已在先,所以二诊时在得知其脉象的前提下当加用附子为是。
下面引用由草泽医在 2005/01/14 06:15pm 发表的内容:
无论自汗出还是发汗后,窃以为只为证是凭也
下面引用由抱残守缺在 2005/01/14 07:12pm 发表的内容:
杨某某,女,51岁,某公园会计,曾因腰突椎管狭窄来诊,经诊治明显好转,间歇性跛行基本消失。后因感冒求治,恶寒身痛无汗,低热,咽肿痛,自述困倦睁不开眼,脉沉弦细,余知其素体阳弱,虽经治疗较过去有所好转 ...
下面引用由抱残守缺在 2005/01/14 07:12pm 发表的内容:
杨某某,女,51岁,某公园会计,曾因腰突椎管狭窄来诊,经诊治明显好转,间歇性跛行基本消失。后因感冒求治,恶寒身痛无汗,低热,咽肿痛,自述困倦睁不开眼,脉沉弦细,余知其素体阳弱,虽经治疗较过去有所好转 ...
下面引用由陆压散人在 2005/01/16 11:14am 发表的内容:
楼主第三案,四诊都主以大青龙汤,尤其是三诊已明显汗出,第四诊仍据脉证主以青龙汤。非有定见于胸,不敢如此。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