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打印本页]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2 21:24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这个贴子最后由星河在 2006/01/02 09:28pm 第 1 次编辑]

[color=#FF6347]《中国中医药报》登载了一段求助诊治的文字,转贴来请大家讨论。

患儿,王永章,男性,7岁,山西省黎城县西仵乡东旺村人,1998年7月8日早晨5点40分出生于当地县医院,顺利分娩,1分钟评分10,体重3250克, 2小时后左三角肌处肌注卡介苗0.1mg(卡介苗禁忌肌肉注射)等疫苗,2周后卡介苗接种处红肿破溃流脓不愈;2月后左液窝出现肿胀,疼痛加重;3月时到当地县医院诊断为“左腋窝淋巴结脓肿”,经行脓肿切除术,住院7天,左腋窝部创面愈合,左三角肌接种处创面不愈合出院回家;7月后出现右前臂中肿胀,疼痛;1岁3个月后到当地市医院,以“多发骨肿瘤”为诊断入院,在右桡骨远端肿胀处取骨病理检查,病理检查结果为“炎性改变”,切口10天后愈合出院,在家静脉注射林可霉素治疗,口服雷米封片;1岁5个月出现左小腿中段肿胀,疼痛,皮温略高于健侧;2岁时到某骨髓炎专科医院诊断为“多发骨髓炎”,行右尺桡骨病灶清除术,服用中药汤剂,外敷膏药治疗,住院2个月,创面愈合,肿、痛仍未减轻,出院回家;2岁3个月,也就在出院回家后1个月后,右前臂及左小腿肿胀处破溃,流脓,右小腿也出现肿胀,疼痛;2岁8个月到山西省太原市一中医门诊,给予口服中药汤剂,肿胀处外敷膏药,创面处撒中药粉治疗,住院3个月,多处创面愈合,肿痛稍减轻,出院回家;3岁8个月左膝关节及左上臂出现肿胀、疼痛;3岁10个月再次到山西省太原市一中医门诊就诊,仍口服中药汤剂,外敷膏药治疗,疗效差,症状继续加重,住院3个月后回家;在家相继出现右小腿内侧及前面红肿,疼痛; 4岁3个月到北京某知名骨科医院就诊后转到某医院的骨髓炎门诊就治,用中药内服外用6个多月,没有明显疗效,出院回家;回家后逐渐出现右手中指、左足、右足、右锁骨、头顶、双眼部、枕部红肿,破溃流脓。持续高烧,食欲差,生命垂危。2005年7月18日上午来北京骨髓炎医院,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炎”。
  化验室检查:WBC:28.0×109/L;RBC :3.10×1012/L;HGB:83g/l;GR:0.8;LY:0.2;PLT:300×109/L;ESR:48mm/h;血糖:4.4mmol/L。
  入院时脓液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X线显示全身有33处大小不等的骨密度减低破坏区,周围骨质稍硬化。全身一百多处窦道流黄白稠脓;病灶清除和持续冲洗后病情不能控制。
  目前的困难有:
  1.院后治疗中多次血液和病灶分泌物细菌培养没有细菌,无法选用抗生素;
  2.尽管应用多种头孢类抗生素,甚至万古霉素静脉注射,全身感染不能控制,脓肿多,脓液多,创面不愈合,部分愈合后迅速复发;
  3.间断高热,最高达40.3℃;
  4.体质虚弱,随经多方扶正治疗,因病情不能控制,体质日渐衰弱;
  5.历经7年治疗,经济十分困难。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3 06:15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这个贴子最后由又是芝麻在 2006/01/03 06:27am 第 1 次编辑]

1 卡介苗为减毒牛结核杆菌, 是活的牛结核菌,
2 接种方法为滴鼻 口服 皮肤划痕或皮内注射, 本例为肌肉注射,免疫途径错误。
3 此例可以诊断为“卡介苗骨髓炎”
4 治疗过程中应该排除
---卡介苗疫苗处理不当, 减毒不充分引起的结核感染, 尽管细菌培养没有细菌生长或者仅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还应进行结核杆菌的特殊培养和抗酸杆菌染色
---还应排除病人本身存在免疫缺陷, 如巨噬细胞功能低下
---亦应排除接种疫苗之后, 尚未建立对结核菌的有效免疫之前(大约为接种疫苗一月之内)的结核杆菌感染
5 不宜轻率使用针对一般感染的抗生素,本人对林可霉素 头孢类抗生素以及万古霉素等广谱抗生素的使用 认为不妥, 可以短期根据继发感染细菌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抗生素
6 应该根据结核杆菌培养结果进行足量全程的抗痨治疗,如果实在培养不出结核杆菌, 也可进行诊断性治疗
6 局部创面的应按照特殊感染进行清创处理,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3 08:26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芝麻分析的不错,虽然仅仅是从西医的角度分析。
西医认为B细胞或T细胞免疫缺陷病人均不得接受活疫苗,因为会出现摧毁性感染的危险。现在的这个病例是个例证。
‘根据结核杆菌培养结果进行足量全程的抗痨治疗’,这种西医的方法恐怕对患儿于事无补,这个孩子的救治只有从中医的方法中寻求对策。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6-1-3 10:25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由操作失误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卡介苗为减毒牛结核杆菌活菌苗。必须只能是皮内注射。
之麻先生的诊断和分析是合适的。
林可霉素的应用是不合适的。对于小儿在安全剂量内应用都会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3 11:24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用中医的观点来看,问题不仅仅是‘操作失误’的原因了。
西医在预防理论上的接种方法,较之中医预防理论的补养正气学说,是有天壤之别的。
儿童的先天禀赋差异,可能会诱发操作失误的后果发生。但其根源还应该从其素体正气不足方面考虑。
正气不足,用细菌检验培养的一系列西医办法是没有指望的。
所以只能采用中医的思路对应之。
作者: suluji    时间: 2006-1-3 12:35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这个贴子最后由suluji在 2006/01/03 01:17pm 第 1 次编辑]


  卡介苗接种即将活细菌经减毒后种入人体,继续生长繁殖,以使机体产生相应免疫力。它只能采取皮上划痕或皮内注射,否则,注射过深时容易被血管吸收直接造成菌血症。该案用卡介苗肌注明显失误。
   该患者现明确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炎’。正如芝麻先生和gonmai先生的分析,卡介苗接种操作失误为其直接因素。因此,用万古、林可等及抗痨治疗,也是不可为而为之。看血象,WBC:28.0×109/L;不用怎办。
  另一个因素如芝麻先生所说,是否存在免疫缺陷也很重要。因此,是否可应用中医中药‘扶其正气’呢!


[color=#990000]-=-=-=-=- 以下内容由 suluji2006年01月03日 01:08pm 时添加 -=-=-=-=-
‘从素体正气不足方面考虑。’说得好。
  如何辫证论治,请星河版主详谈!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3 21:56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此症之医治,当求诸中医之“疮疡门”。(破溃流脓。持续高烧)

疮疡之病因,“四百有四”。然该案显系“痘毒”所为。

过去曾见资料报道,全世界约有万分之六的疫苗接种者死于疫苗。


作者: gonmai    时间: 2006-1-3 22:30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这一病例看来医院有操作失误的责任,卡介苗的菌株是否达到弱毒到安全的程度都应予调查。免疫功能低是存在了是先天还是后天?父母的免疫功能如何?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3 23:34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1/03 08:26am 发表的内容:

芝麻分析的不错,虽然仅仅是从西医的角度分析。
西医认为B细胞或T细胞免疫缺陷病人均不得接受活疫苗,因为会出现摧毁性感染的危险。现在的这个病例是个例证。
‘根据结核杆菌培养结果进行足量全程的抗痨 ...
还请星河先生解释一下
1 卡介苗接种后产生的免疫反应是B细胞介导的还是T细胞介导的?
2 是那种B细胞或者哪种T细胞介导的?
3 接种疫苗之后的特异性免疫是如何建立的?
4 机体再次接触结核杆菌时的免疫应答的过程是怎样的?
5 这个病人只短期服用过雷米封, 并非实施过足量全程抗痨治疗, 你是根据什么认为“抗痨治疗....恐怕于事无补”的? 恐多少怕于事无补, 恐多少怕于事有补?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4 04:03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又是芝麻2006/01/03 11:34pm 发表的内容:
还请星河先生解释一下
……
……
这个病人只短期服用过雷米封, 并非实施过足量全程抗痨治疗, 你是根据什么认为“抗痨治疗....恐怕于事无补”的? 恐多少怕于事无补, 恐多少怕于事有补?
芝麻先生如果能举例展示“抗痨治疗”曾经治愈过这种患者,不是更有说服力么?
[attach]4975[/attach]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4 04:33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1/04 04:03am 发表的内容:

芝麻先生如果能举例展示“抗痨治疗”曾经治愈过这种患者,不是更有说服力么?
6 应该根据结核杆菌培养结果进行足量全程的抗痨治疗,如果实在培养不出结核杆菌, 也可进行诊断性治疗[/COLOR]
5 这个病人只短期服用过雷米封, 并非实施过足量全程抗痨治疗, 你是根据什么认为“抗痨治疗....恐怕于事无补”的? 恐多少怕于事无补, 恐多少怕于事有补?
1 星河版主, 看清出我2楼的帖子,知道什么是“诊断性治疗”么?
2
5 这个病人只短期服用过雷米封, 并非实施过足量全程抗痨治疗, 你是根据什么认为“抗痨治疗....恐怕于事无补”的? 恐多少怕于事无补, 恐多少怕于事有补?
3 此类病人,我没有治疗过, 此处为病案讨论, 仅对病人的诊断治疗提出讨论意见, 本人所建议一切治疗方法完全不要求病人使用, 病人的一切治疗措施必须经过主管病人的医师实施,再次指出, 本人此处发帖为讨论意见。
4 建议星河搜索关于“卡介苗骨髓炎”的有关内容学习之后再讨论“抗痨治疗”是否曾经治愈过此类患者。
5 顺便问一下,星河版主, 你治愈过这种患者么?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4 05:09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疾病的治疗,不是通过网络搜索就能解决的。就是把网络搜索个底朝天,“抗痨治疗”对这个病也不会出现奇迹的。
中医讲究“扶正祛邪”,而西医恰恰缺乏这个观念,所以西医的疗法存在着先天不足。
我相信中医方法能够治愈这个病的理由,一是中医理论的完善;二是历代积累了大量的验案。
比较经典的中医方法“托里败毒”法,针对的就是这种病。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4 05:18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1/03 08:26am 发表的内容:

芝麻分析的不错,虽然仅仅是从西医的角度分析。
西医认为B细胞或T细胞免疫缺陷病人均不得接受活疫苗,因为会出现摧毁性感染的危险。现在的这个病例是个例证。
‘根据结核杆菌培养结果进行足量全程的抗痨 ...
星河版主如何得出“这个病例是个例证”,
1 莫非星河版主认为病人存在“B细胞或T细胞免疫缺陷”?
2 证据何在?
3 存在疮疡骨髓炎就一定有“B细胞或T细胞免疫缺陷”?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4 05:22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1/03 09:56pm 发表的内容:

此症之医治,当求诸中医之“疮疡门”。(破溃流脓。持续高烧)

疮疡之病因,“四百有四”。然该案显系“痘毒”所为。

过去曾见资料报道,全世界约有万分之六的疫苗接种者死于疫苗。
请星河版主看清楚, 此病人为
 3.间断高热,最高达40.3℃;
而不是“(破溃流脓。持续高烧)”, 难道你要把病人当作“持续高烧”来治疗?
如此粗心,何以为医?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4 05:31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又是芝麻2006/01/04 05:18am 发表的内容:
星河版主如何得出“这个病例是个例证”, 1 莫非星河版主认为病人存在“B细胞或T细胞免疫缺陷”?
2 证据何在? 3 存在疮疡骨髓炎就一定有“B细胞或T细胞免疫缺陷”?
西医的这些术语,可以一言以蔽之:正气不足。
你推崇的“抗痨疗法”,能够给患者补充正气么?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4 05:53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这个病人只有“正气不足”的问题么?就没有别的了????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4 06:04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又是芝麻2006/01/04 05:53am 发表的内容:
这个病人只有“正气不足”的问题么?就没有别的了????

何出此言?

病人不仅“正气不足”,而且“邪气有余”。
扶正祛邪,方能排除内毒。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4 06:10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1 此病人“正气不足”和“邪气有余”两者哪一个为主?
2 如何扶正?
3 如何祛邪?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4 07:35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又是芝麻2006/01/04 06:10am 发表的内容:
1 此病人“正气不足”和“邪气有余”两者哪一个为主?
2 如何扶正?
3 如何祛邪?

这正是需要大家探讨的问题。
见仁见智,中医同道们应当知无不言。

作者: 灵异怪医    时间: 2006-1-4 18:27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关注这个孩子!

作者: 灵异怪医    时间: 2006-1-4 18:28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生黄芪是否可以多用?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4 22:07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1/04 07:35am 发表的内容:
这正是需要大家探讨的问题。
见仁见智,中医同道们应当知无不言。
你自己的见解呢?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4 23:05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又是芝麻2006/01/04 10:07pm 发表的内容:
你自己的见解呢?
我的见解已经在前面的帖子里讲了。
现在可否听听芝麻先生西医伎法之外的中医治疗见解呢?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5 08:11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1/04 11:05pm 发表的内容:

我的见解已经在前面的帖子里讲了。
现在可否听听芝麻先生西医伎法之外的中医治疗见解呢?
1 扶正祛邪是治疗的基本大法, 还是请星河先生多多具体讲讲如何诊断治疗
2 芝麻认为除了我提出的进一步做有针对性的检查和进行抗痨治疗(或诊断性抗痨治疗)之外,此病人应该注重加强营养, 补气养阴
3 下面请星河版主教授药典编写者来具体谈谈吧!

-=-=-=-=- 以下内容由 又是芝麻2006年01月05日 08:14am 时添加 -=-=-=-=-
4 星河教授似乎对B细胞T细胞很有研究, 也请星河教授一并谈谈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5 08:21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又是芝麻2006/01/05 08:11am 发表的内容:
芝麻认为除了我提出的进一步做有针对性的检查和进行抗痨治疗(或诊断性抗痨治疗)之外,此病人应该注重加强营养, 补气养阴
这种想法,来自实践?还是空想?
过去有过成功的经验吗?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5 08:22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1/04 05:09am 发表的内容:
疾病的治疗,不是通过网络搜索就能解决的。就是把网络搜索个底朝天,“抗痨治疗”对这个病也不会出现奇迹的。
中医讲究“扶正祛邪”,而西医恰恰缺乏这个观念,所以西医的疗法存在着先天不足。
我相信中医方法能 ...
1 让你搜索网络是让你了解一下有关抗痨治疗对卡介苗骨髓炎的治疗动态,疾病的治疗当然不能考搜索网络解决问题,
2 我从来不奢望奇迹发生, 但是此病人只是短期服用了雷米封, 从未进行过系统的抗痨治疗, 星河版主何以得出““抗痨治疗”对这个病也不会出现奇迹的。”的结论?
3 没有奇迹发生会不会有治疗作用发生呢? 或者说会不会有效呢?
4 星河版主说“二是历代积累了大量的验案。”,请问这个病人现在的病情,诊断是什么? 中医历代从哪代开始积累了大量验案? 卡介苗接种的广泛推广从哪代开始?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5 08:25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一条一条来!
芝麻说这个病例诊断为 “卡介苗骨髓炎”,
请星河版主教授要点编写者陈述患者诊断, 中西均可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5 08:35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又是芝麻2006/01/05 08:22am 发表的内容:
星河版主说“二是历代积累了大量的验案。”,请问这个病人现在的病情,诊断是什么? 中医历代从哪代开始积累了大量验案? 卡介苗接种的广泛推广从哪代开始?
中医理论的排毒学说,是没有按疫苗分类毒性的讲说的。
芝麻如果想从中医的方法上打听‘诊断是什么? ’的话,需要先明白这个患儿究竟中了哪种毒。
中医如何分类“毒”?芝麻知道吗?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5 08:51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又是芝麻2006/01/05 08:25am 发表的内容:
芝麻说这个病例诊断为 “卡介苗骨髓炎”,
不单芝麻诊断为 “卡介苗骨髓炎”,只要是西医大都会这样诊断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芝麻需要拿出点‘抗痨疗法’治愈这种‘卡介苗骨髓炎’的例证。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5 09:13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这个贴子最后由又是芝麻在 2006/01/05 09:23am 第 1 次编辑]

www.gdwst.gov.cn/admin/upload/2005.06.21-001.doc
关于广东省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工作的通知
粤卫办〔2005〕38号
关于印发《广东省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
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局:
为加强预防接种副反应的监测工作,保证预防接种的实施安全,根据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关于开展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试点项目的通知》(卫疾控免疫便函〔2005〕26号)要求,我省定于2005-2006年开展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试点工作。现将《广东省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工作指南(试行)》(见附件)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的组织协调工作。各级疾控部门要安排专人负责管理、落实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工作,并做好技术指导。
二、各地要于2005年4月底前完成辖区范围的基层疾控和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5月1日开始按要求上报监测数据,并于 2006年1月15日前将阶段性总结上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各地要充分发挥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的指导作用,确保监测质量。在工作过程中有何问题请及时与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联系人:赵占杰,联系电话:020-84460977)。
附件:广东省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工作指南(试行)
                                 

                                 二○○五年四月四日






附件
广东省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工作指南(试行)
一、背景
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相继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儿童免疫接种率达到85%的目标,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进入21世纪,随着疫苗的种类和使用量不断增加,公众对预防接种的认知日益提高,预防接种副反应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保证预防接种实施的安全性,改善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增强公众对预防接种的信心,必须建立我省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系统。为规范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二、监测目的
(一)监测已知预防接种副反应异常增加;
(二)发现新的、少见或罕见的预防接种副反应;
(三)发现导致特定类型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危险因素;
(四)发现疫苗品种或批号的质量问题;
(五)重新评价预防接种副反应种类或发生率增加的某种疫苗的安全性;
(六)发现并防止差错与事故;
(七)改善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
三、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1.预防接种副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是指预防接种后发生的可能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健康损害。
2.群体性预防接种副反应是指两个以上相同或类似反应在时间、地区和/或接种的疫苗方面相关。
(二)分类
1.疫苗反应:预防接种副反应可因疫苗固有性质引起,在正确接种时诱发;
2.接种程序错误:由疫苗储运、准备或接种实施过程中失误导致;
3.偶合症:因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4.注射反应:可因受种者对注射的恐惧和疼痛而非疫苗引起的生理或心理反应
5.不明原因:有些事件的发生原因可能难以确定。
四、预防接种副反应的报告
(一)应报告的预防接种副反应如下:
预防接种后无其它原因腋温≥38.5℃
主诉临床症状超过24小时
免疫接种后24小时内发生过敏性休克
不伴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反应
持续性(3小时以上)哭闹
晕厥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
癔病或群发性癔病
免疫接种后5天内发生严重局部反应
脓毒血症
注射部位脓肿(细菌性/无菌性)
免疫接种后15天内发生惊厥(包括热性惊厥和癫痫发作);
脑病
脑炎、脑膜炎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过敏性紫癜
免疫接种后3个月内发生急性弛缓性麻痹
臂丛神经炎
血小板减少
卡介苗免疫接种后1-12个月发生淋巴结炎
播散性卡介苗感染
骨炎/骨髓炎

无时间限制任何引起死亡、住院治疗和医生或公众认为与接种有关的其它严重或罕见的健康损害
(二)报告人
医疗卫生机构、疫苗生产和经营企业是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责任报告人。
受种者及/或其监护人和其他人员也可以报告预防接种副反应。
(三)报告程序、时间及形式
1.责任报告人发现预防接种副反应后,城镇应在6小时内、农村在12小时内通过电话、传真、邮件等方式报告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并同时填写预防接种副反应报告卡(见附附录一)。
2.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发现或接到预防接种副反应报告后,应尽快进行调查核实,填写预防接种副反应调查表(见附录二)。
3.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收集预防接种副反应报告卡,录入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数据库,并于每月6日前将监测数据库报至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每月9日前将监测数据库报至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如当月未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各级应进行“零”报告。
4.如出现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组织器官损伤、群体性预防接种副反应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报告人应在发现后2小时内向所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人对事件进行调查核实,并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县级卫生局和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须在2小时内向市级卫生局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须在2小时内向省卫生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上述情况如符合《药品不良反应和监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应同时按照要求进行报告。如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则应同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求进行报告。
五、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调查
(一)调查单位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预防接种副反应的现场调查,必要时,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直接参与预防接种副反应现场调查。
发生死亡、罕见、原因难以确定的,群体性的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预防接种副反应,应由市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现场调查。
(二)调查步骤与内容
1.证实报告
收集患者病史(或临床记录)中的资料;根据病史和书面资料详细核对病人的反应情况;获得预防接种副反应报告遗漏的细节;查明需要包括在调查中的任何其他病例。
2.调查和收集资料
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调查应按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病例的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预防接种史;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措施和治疗结果等;接种同批疫苗和未接种疫苗的其他人的情况。此外,还需要调查疫苗、稀释液、接种器材情况,预防接种过程以及服务情况(同时填写附件二)。
3.查找原因
根据调查和收集的资料,分析反应是否因疫苗固有性质引起,还是由于注射本身引起的;疫苗生产、储运、接种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差错;受种者是否偶合某种疾病发病等。
4.初步结论
由县级以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根据事件的发生原因,得出初步结论,并提出建议。
(三)撰写调查报告
对出现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组织器官损伤、群体性预防接种副反应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反应在调查结束后,应及时撰写调查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对预防接种副反应的描述;
2.对预防接种副反应病例的诊断、治疗及实验室检查;
3.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
4.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原因分析;
5.对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初步判定及依据;
6.撰写调查报告的人员、时间。
六、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处理
(一)发现预防接种副反应,应积极诊治,应报告的几种预防接种副反应诊断及处理原则参见附录四。
(二)预防接种副反应的鉴定必须通过县级以上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进行。
(三)对有争议的预防接种副反应处理,参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七、资料分析
通过分析时间上的关联性、流行病学分布、接种疫苗至出现症状平均间隔时间及趋势、报告发生率与预期发生率的比较等资料,发现和识别任何预防接种副反应增加的征兆,找出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的主要原因,提出控制或降低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的方法和措施,为改善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季度应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要及时上报和反馈有关部门和机构。
八、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工作的评估
(一)报告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分析预防接种实施单位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报告,评价预防接种副反应是否在规定时限内报告,报告内容是否全面、正确。未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时是否按规定做“零”病例报告。
(二)调查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分析预防接种实施单位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资料,评价是否所有的预防接种副反应均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调查;并进一步核实调查质量。
(三)采取措施的正确性
分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原因判断的合理性,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正确性。
九、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责
(一)省级
1.制定本省预防接种副反应的监测方案;
2.对省内承担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工作的地区、县级人员的培训;
3.督导下级对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工作的实施;
4.评价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系统的工作质量;
5.定期对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向省卫生厅和各市报告或反馈;
6.协助市级调查处理预防接种副反应。
(二)市级
1.对辖区内承担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工作人员的培训;
2.督导下级对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工作的实施;
3.组织对死亡、罕见、原因难以确定的,以及群体性的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调查处理;
4.分析辖区内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系统的报告和调查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确保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转;
5.接受和组织对下级单位不能确认的预防接种副反应的会诊,必要时请上级专家协助;
6.定期对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向市级卫生局和各县报告或反馈。
(三)县级
1.对辖区内预防接种实施单位/医疗机构承担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工作人员的培训;
2.督导下级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工作的实施;
3.收集辖区内预防接种实施单位/医疗机构及有关人员报告的预防接种副反应报告卡和个案调查表,并按要求上报;
4.组织开展对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调查处理,必要时请上级专家协助;
5.分析辖区内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系统的现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确保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转。
(四)预防接种实施单位/医疗机构
发现并及时报告预防接种副反应,并配合进行调查处理。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5 09:14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附录一        
广东省预防接种副反应报告卡
1.报告县国标码                                                          □□□□□□
2.发生县国标码                                                          □□□□□□
3.发生年度                                                                □□□□
4.编码:                                                                   □□□□
5.姓名:_____________
6.性别:     1男     2女                                                □
7.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公历)                    □□□□□□□
年龄:    周岁                                                      □□
8.监护人姓名:_____________
9.联系地址:                                                       ___
10.联系电话:                                                        ___
11.接种疫苗情况:
名   称接种部位接种方式剂   量针  次接种时间
1
2
3
4
注:接种疫苗名称应填写通用名
接种部位指1上臂三角肌、2臀部、3大腿前内侧、 4其它部位
接种途径分1 肌内、2皮下、3皮内、4口服、5其它(请说明)
接种时间精确到分。
12.发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
13.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
初步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是否群体性事件  1是/2否                                                        □

15.报告单位:
16.报告单位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
17.报告人: ________________

附录二         
广东省预防接种副反应个案调查表
调查单位(公章):                                          。
调查人员(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
一、基本情况
1.县国标码                                                                   □□□□□□
2.发生年度                                                                       □□□□
3.编码:                                                                          □□□□
4.姓名:___________
5.性别:1男/2女                                                                       □
6.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
年龄:        周岁         月龄                                                  □□
7.职业:___________                                                                     □
〔职业分: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教师、保育员及保姆、餐饮食品业、商业服务、医务人员、工人、民工、农民、牧民、渔(船)民、干部职员、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其他(请注明)、不详〕
监护人姓名:___________
8.现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
二、报告情况
1.发生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
2.报告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
3.报告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报告人:________________
三、现病史
1.主要症状:
2.体征:

3.实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结果:
4.临床诊断:

5.治疗经过:

6.病例的转归:1治愈/2好转/3未愈/4死亡/5其它            (请注明)
7.如病例死亡:
7.1 死亡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
7.2死亡原因:__________
7.3是否病理解剖:     1是/2否                                                         □
7.4解剖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既往史和家族史
1.接种前是否患有疾病:1无/2有                                                         □
疾病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种前精神状况:1活泼/2萎靡/3忧郁/4紧张/5恐惧/6其它___                        □
3.有无过敏史:1无/2有                                                                 □
过敏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族史:家族是否有下列疾病?
4.1遗传病  1有/2无                                                                   □
病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精神病  1有/2无                                                                   □
病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癫痫    1有/2无                                                                   □
病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过敏    1有/2无                                                                   □
病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惊厥    1有/2无                                                                    □
病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其它    1有/2无                                                                    □
病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接种史
1.以往接种疫苗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种疫苗反应史:1有/2无                                                             □
如有,详细描述:

六、疫苗情况
名  称规  格
(人份/支.粒)生产企业批  号有效日期来    源
1
2
3
4
接种剂量(ml/粒)针次接种时间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外观保存容器保存温度(°C)
1
2
3
4

有无批签发合格证书疫苗是否送检送检时间检定单位检定结果
1
2
3
4
注:接种疫苗名称应填写通用名;
接种部位指1上臂三角肌、2臀部、3大腿前内侧、 4其它部位;
接种途径指1肌内、2皮下、3皮内、4口服、5其它(请说明);
外观是指判断后1正常、2不正常。
七、稀释液情况
名称规格(人份/支)生产企业批号有效日期来源外观保存容器保存温度(°C)
1
2
3
4
八、接种器材使用情况
1.注射器类型:1、普通一次性注射器  2、自毁型注射器  3、玻璃注射器                       □
2.如使用一次性/自毁型注射器
名称规格生产企业批号有效日期来源一支注射器接种人数
1
2
3
4
3.如使用玻璃注射器
规格生产企业消毒方式一支注射器接种人数
1
2
3
4
九、接种人员与操作情况
1.姓名:_________
2.性别:1男/2女                                                                     □
3.年龄:       周岁                                                                 □□
4.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何时开始从事预防接种工作:       年       月                             □□□□□□
6.是否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  1是/2否                                                  □
最近接受培训时间:          年       月                                    □□□□□□
是否有预防接种培训合格证:1是/2否                                                  □
7.接种地点:1接种门诊/2村卫生室/3学校/4家中/5其它______                          □
8.根据接种人员表述,判断操作程序是否正确,1是/2否                                     □
十、其它情况
1.接种同批次疫苗其他对象的发病情况。
2.当地类似症状疾病的发病等其它情况。
十一、调查结论
1.初步结论:
2.判定依据:
3.建议:
县级最终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级最终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省级最终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AEFI:1、是    2、否                                                              □
如是,AEFI的分类:                                                                   □
1.疫苗反应    2.接种程序错误    3.偶合症    4.注射反应    5.不明原因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5 09:16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这个贴子最后由又是芝麻在 2006/01/05 09:25am 第 1 次编辑]

附录三   
广东省预防接种副反应零病例报告表和汇总表
广东省预防接种副反应零病例报告样表
         年     月
县(区)名称(A)本月本辖区内是否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B)如是,发生起数(C)

注:“本月本辖区内是否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1-是,2-否,如“是”填“1”,c栏填具体“发生起数”(或由报告卡统计);如“否”填“2”,c栏填“0”。
  广东省预防接种副反应零病例报告汇总表(市、县级汇总用)
         年     月                                  数据来源:下级报表
单位(A)本月是否报告(含零病例)(B)本月报告起数(C)累计报告起数(D)

注:此表由上表汇总生成,如果本月县级进行了上表的报告,则B栏生成“1”,C、D栏进行统计,否则B栏生成“2”,C、D栏不进行统计。

附录四
几种应报告的预防接种副反应诊断及处理原则
一、过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
(一)临床表现
临床症状于接种疫苗后4小时内发生,注射给药大多发生于5~30分钟。表现循环衰竭,有血压下降,重症发生休克、脉博快弱,甚至停博、可有心率不齐等,常伴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一项或多项症状(见不伴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反应)。
(二)处理
1.立即皮下注入1:1000肾上腺素,小儿为0.01ml/kg/次,最大量0.33(1/3支)ml。如体重不明,用量为:2岁以下0.0625ml(1/16);2~5岁0.125ml(1/8);5~11岁0.25ml(1/4);11岁以上0.33ml(1/3~1/2)(注意:如受种者有心脏病史,应请专科医生急会诊处理)。
2.吸氧、输入皮质激素,口服或注入抗组胺药。
3.由于该休克为低血容量性质,就地处理或搬运时均需采取头低足高位,并立输入盐液以尽快扩充血容量。最严重情况下须行心肺复苏急救。
4.其它症状的处理见“其它急性过敏反应”。
5.基层单位作上述处理后,待病情稍有好转立转院以便进一步处理,或至少留观12小时,以防晚期过敏反应的出现。
二、不伴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反应(Anaphylaxis  without Anaphylactic Shock)
(一)临床表现
发作时间同上。临床症状除休克外,常见下列-项或多项表现:①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②呼吸系统-呼吸困难、哮鸣、咽喉水肿、声音嘶哑、鼻眼症状如鼻塞、流涕、喷嚏、发痒和结膜充血、流泪、眼痒;③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腹痛;④神经系统-头晕、头痛、抽搐、意识丧失等。
(二)处理
1.轻症仅口服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西替利嗪等即可。
2.重症给予1:1000肾上腺素,剂量见“过敏性休克”,静脉输液以便急救,吸氧。
3.出现以下情况尚应给予特殊处理:伴支气管痉挛应吸入或口服支气管扩张剂,喉水肿者立喷入或雾化吸入1:1000肾上腺素,并可考虑皮质激素治疗,抽搐者尽快用适当药物镇静。
4.病情稍有好转立转院以便进一步处理,或至少留观12小时,以防晚期过敏反应的出现。
说明:一和二项均为过敏反应(anaphylaxis),鉴于过敏性休克的严重性而单列一项,以提请重视。就整个过敏反应而言,以皮肤症状最常见且出现最早,以呼吸和循环系统症状最严重。
三、晕厥
(一)临床表现
1.一般在免疫接种后24小时内发生。
2.多见于年轻体弱的女性,或学龄儿童,婴幼儿少见。
3.常在接种时或接种后不长时间内,甚至在准备接种时发生。其特点是发病突然,持续时间短,恢复完全。
4.临床表现多样。轻者有心慌,胃部不适伴恶心呕吐,手足麻木等,一般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稍重者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严重者面色更显苍白,瞳孔缩小,呼吸缓慢,收缩压降低,舒张压无变化或略低,脉搏缓慢,心动徐缓,肌肉松弛,并失去知觉。数十秒钟至数分钟即可意识清楚,一般可短时间内完全恢复,或有1~2天头晕无力。
5.晕厥易误诊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虽表现有头晕,眼花,恶心,无力,出冷汗,但血压明显下降,脉搏细微而快速。并有胸闷,心悸,喉头阻塞感,呼吸困难等呼吸道梗阻症状。过敏性休克早期意识清楚或仅表现反应迟钝,但稍后有眼面浮肿和皮疹发生。(见表1)
表1    晕厥与过敏性休克
晕     厥过 敏 性 休 克
发病原因血管迷走神经性反应抗原----抗体免疫反应
临床各系统表现皮  肤苍白,出汗,冰冷,湿粘潮红,发痒,皮疹,眼面浮肿
呼  吸正常至深呼吸因气道阻塞而发生有声的呼吸
心血管心动过缓,一过性低血压心动过速,低血压
胃肠道恶心,呕吐腹部痛性痉挛
神  经头晕,可一过性意识丧失意识丧失,平卧无应答
处    理静卧,保温,输氧肾上腺素为首选急救药
(二)处理
1.保持安静和空气新鲜,平卧,头部放低下,肢抬高,同时松解衣扣,注意保暖。
2.轻者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可给予热开水或热糖水喝,短时间内即可恢复。重者可予输氧。
3.经过上述处置后不见好转,可按过敏性休克处理,在3~5分钟仍不见好转者,应立即送附近医疗单位诊治。
四、癔症和群发性癔症
(一)癔症
1、临床表现:一般在免疫接种后24小时内发生,见表2。
表2    癔症主要临床表现
反应类型主要临床表现
自主神经系统紊乱头痛,头晕,恶心,面色苍白或潮红出冷汗,肢冷,阵发性腹痛等
运动障碍阵发性“抽搐”,下肢活动不便,四肢强直,面色正常,瞳孔对光反应存在等。
感觉障碍肢麻,肢痛,喉头异物感
视觉障碍视觉模糊,一过性复视
精神障碍翻滚,嚎叫,哭闹
其他嗜睡(阵发性)
2、处理
(1)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如果病人在丧失知觉时可用棉球蘸少许氨水置于鼻前,促其苏醒。
(2)苏醒后可酌情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安定)成人每次2.5~5mg,儿童每次0.1~0.2mg/kg。
(3)暗示治疗收效最佳,如注射生理盐水和给维生素的同时给予结合心理暗示;也可用物理治疗,如针刺人中,印堂,合谷等穴位或应用电针治疗。
(4)尽可能在门诊治疗,尽快予以治愈。
(5)对发作频繁而家属又不合作者,可考虑请精神神经科医生会诊处理。
(二)群发性癔症
1、临床表现
群发性癔病为预防接种后多人同时或先后发生的,多数表现相同或相似的癔病。临床症状见表2。临床类型呈多样化,发病者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可以同时出现多个系统的症状,但体检没有很多阳性体征。具有以下特点。
(1)急性群体发病:有明显的精神诱发,多数起病急骤,可有发作性和持续性两种临床经过。
(2)暗示性强:在他人的语言,动作和表情的启发下,或看到某种事物“触景生情”,并可相互影响,诱发症状。
(3)绝大多数病人症状持续时间较短。一般运动障碍5~20分钟,精神,感觉障碍10~30分钟。植物神经系统紊乱可达1小时或更长。
(4)反复发作:患者症状可反复发作,表现可以完全一样,发作次数2~10次不等,少数发作次数更多。
(5)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不符,无阳性体征。
(6)女性、年长儿居多,发病者均属同一区域,处同一环境,同一年龄组在同一时间发作,并受同一种精神刺激引起。
(7)预后良好。
2、防治对策及措施
(1)宣传教育,预防为主:平时要做好预防接种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应讲清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原则,使受种者心理上有所准备,避免出现反应后思想紧张和恐惧。应尽量避免在温课应考,精神过于紧张时进行免疫接种。注射时避免一过性刺痛而引起的晕针,避免在空气不畅通场所,疲劳或饥饿进行接种。
(2)排除干扰,疏散病人:一旦发生群发性癔症,应及时疏散病人,不宜集中处理,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相互感应,造成连锁反应,尽量缩小反应面。
(3)避免医疗行为的刺激:如脑电图,头颅CT或磁共振等检查,无需补液者避免输液。
(4)疏导为主,暗示治疗:正面疏导,消除恐惧心理和顾虑心理,稳定情绪。辅以药物治疗,不可用兴奋剂,可应用小剂量镇静剂,采用暗示疗法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5)仔细观察,处理适度:群体反应人员复杂,个体差异也可较大,应注意接种反应之外的偶合症,并及时报告家长及学校,要求积极配合做好治疗工作。特别要防止少数人利用不明真相的群众聚众闹事。
五、严重局部反应
(一)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1、临床表现
(1)一般在局部感染后,化脓性细菌沿淋巴管移行引起淋巴管炎。
(2)淋巴管炎以注射一侧的肢体最为多见,病灶上部的皮肤出现红线条,轻触较硬而疼痛。同时伴有发冷、发热、头痛等症状。
(3)局部淋巴结炎有时单独发生,有时同时出现多处淋巴管炎,常伴有同侧淋巴结肿大,以注射一侧的腋下淋巴结和颈淋巴结为多见。局部红、肿、痛、热,有显著压痛,严重者常化脓而穿破皮肤,形成溃疡。
2、处理
(1)局部可外涂百多邦或金霉素软膏,也可用中药或中药提取物(如欧莱凝胶),以减轻局部炎症的症状。
(2)若已形成溃疡,可按普通换药处理。
(3)全身抗感染治疗。
(二)蜂窝织炎
1、临床表现
(1)常由局部感染(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扩散而引起,多沿淋巴管和血管的走行而播散。以充血、水肿、少见坏死和化脓为其特征。多为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亦可累及较深部位。
(2)注射一侧的上肢或颈部蜂窝组织炎症,局部红、肿、痛、热。常形似桔皮,但不像丹毒那样鲜明;边缘不甚明显,很少发生组织的坏死和溃烂。
(3)可伴有全身疲乏、食欲不振、头痛和发热等症状。
2、处理
(1)药物治疗:全身抗感染治疗; 同时可内服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消痈功能的中药,外敷化毒膏等。
(2)理疗:病情平稳后使用效果较好。
(3)穿刺抽脓:可根据病情单纯抽脓或抽脓后注入抗生素。
(4)切开引流:一般不切开引流,脓肿形成和脓液稠厚时方可切开。脓肿切开或自行破溃后,可按普通换药处理。
六、全身性化脓感染
1、临床表现
(1)毒血症:高热、头痛、头晕、乏力、胃纳差、脉细小而快,可有黄疽、皮疹和贫血等症状。为细菌毒素引起,血培养阴性。
(2)败血症:寒战、高热,一般稽留热在4O℃左右,多汗、全身无力、皮疹或皮下瘀点、黄疸、肝脾肿大、呕吐、腹泻、出血、贫血等症状。尿常规检查有蛋白、管型、红细胞或白细胞。严重者可出现意识不清、谵妄甚至昏迷。血培养可发现病原菌。
(3)脓毒血症:和败血症大致相同,但寒战明显,体温呈弛张热,体内脏器和皮下组织可发生转移性脓肿。血培养可发现病原菌。
2、处理
(1)应立即做血及感染局部分泌物培养,查找病原菌;同时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一般可先经验用药,以后根据病原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和病情变化更换有效抗生素。
(2)对症处理:退热、镇静、补液,维持内环境及代谢稳定和各器官系统功能;严重贫血者可酌情输血及其他支持疗法。
(3)调整机体应激性,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在应用有效抗生素基础上,考虑少量激素治疗。
(4)早期彻底处理局部感染病灶,可反复抽吸化脓病灶脓液或切开引流,并保持引流通畅。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5 09:18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这个贴子最后由又是芝麻在 2006/01/05 09:27am 第 1 次编辑]

七、注射部位脓肿
(一)无菌性脓肿
1、临床表现
(1)注射局部先有较大红晕,,多在2~3周时接种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硬结、肿胀、疼痛。
(2)炎症表现并不剧烈,可持续数周至数月。轻者可在接种局部的针眼处流出略带粉红色的稀薄脓液;较重者可形成溃疡,溃疡呈暗红色,周围皮肤红肿,皮肤未破溃前,有波动感。
(3)若破溃则开始排脓,轻者创面经数周至数月可自行吸收;重者有时表面虽然愈合,但深部仍在溃烂,甚至经久不愈。
2、处理
(1)干热敷以促进局部脓肿吸收,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左右。
(2)未破溃前可用注射器抽取脓液,并可注入适量抗生素。不宜切开排脓,以防细菌感染或久不愈合。
(3)已破溃或发生潜行性脓肿且已形成空腔需切开排脓,必要时还需扩创,将坏死组织剔除。
(4)有继发感染时,经验治疗使用抗生素,并换药时冲洗伤口,引流通畅;分泌物物细菌培养,根据药敏培养实验的结果,选择用敏感的抗生素。
(二)细菌性脓肿
1、临床表现
(1)一般以浅部脓肿较为多见,在注射局部有红、肿、热、痛的表现。
(2)脓肿浸润边缘不清楚,有明显压痛。脓肿局限后,轻压有波动感。
(3)深部脓肿极为少见;可能发生在局部感染后因治疗不及时而延伸至深部,有局部疼痛和压痛;全身症状和患侧肢体的运动障碍比较明显。
(4)有时局部可触及清楚的肿块,在肿块的表面可能出现水肿。
(5)病人有全身疲乏、食欲减退、头痛、体温升高,有时有寒颤等症状。
2、处理
(1)炎症初起时,应禁止热敷。有条件者可配合理疗。
(2)外敷鱼石脂软膏等。
(3)脓肿形成后,可用注射器反复抽脓;切开引流要慎重,脓液稠厚时则应切开引流。
(4)脓肿切开或自行破溃后,可按普通换药处理。
(5)脓液细菌培养,用抗生素经验治疗(开始时)与针对性治疗(根据药敏结果)。

八、热性惊厥
1、临床表现
(1)热性惊厥是指先发热,后有惊厥,体温一般在38℃以上,发生惊厥多在发热开始12小时之内、体温骤升之时。
(2)发作突然,时间短暂,肌肉阵发痉挛,四肢抽动,两眼上翻,口角牵动,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呼吸不规则或暂停,面部与口唇发绀,可伴有短暂的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
(3)预防接种引起惊厥,多数只发生1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很少有超过20分钟者。有些儿童表现为多次短暂惊厥。
(4)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5)惊厥应与脑炎,脑膜炎,破伤风等感染性疾病,以及脑水肿,癫痫,癔症,发作等疾病鉴别。
2、治疗
(1)静卧于软床之上,用纱布缠裹的压舌板使口张开,并放在上下牙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氧。
(2)止痉,如苯巴比妥钠每次5~8mg/kg肌肉注射,也可用10%水合氯醛,每岁每次1ml,灌肠。紧急情况下也可针剌人中。
(3)退热:可用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
九、癫痫
1、临床表现
(1)一般在免疫接种后15天内发生。
(2)一次以上反复出现的发作。临床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复发性特点。
(3)发作表现可以各式各样,除了有意识改变和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以外,还可以有感觉、精神、情感、行为及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等。脑电图会记录出脑的异常放电,即典型的癫痫样波,故脑电图检查对癫痫诊断有重要意义。
2、处理
(1)癫痫治疗以口服抗癫痫药物为主。需遵循抗癫痫药物治疗原则,即根据发作类型选用不同药物,提倡首选单一药物治疗,规律服药,定期检查血,肝,肾功能等,定期做血药浓度监测,以保证患儿尽快控制发作,减少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适应正常学习和生活。
(2)对少数难治癫痫,可考虑手术治疗,术后仍需合理用药。
十、脑病
1、临床表现
(1)一般在免疫接种后15天内发生
(2)有意识障碍,抽搐等颅压增高的症状。病理只有脑水肿没有炎症,故脑脊液除压力增高外,常规及生化一般是正常。
(3)有下列三种情况中任何两种方可确诊:①癫痫发作,②持续≥1天的意识水平严重改变,③持续≥1天的行为改变。
(4)本病应与瑞氏综合征鉴别,后者是急性进行性脑病。病理特点是急性脑水肿和肝,肾,胰,心肌等器官的脂肪变性。临床特点是在前驱的病毒感染以后出现呕吐,意识障碍和惊厥等脑症状,肝功能异常和代谢紊乱(如血氨高,血糖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
2、处理
(1)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应用20%甘露醇静注,每次1.0g/kg,开始每6小时一次,以后酌情递减。地塞米松可同时应用。
(2)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惊厥者用止惊剂。保持气道通畅。记录每日出入量并维持热量。预防继发感染。
十一、脑炎和脑膜炎
1、临床表现
(1)一般在接种疫苗后15天内发生
(2)临床表现急性发病常伴有发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惊厥,嗜睡,昏迷等。如有脑膜炎者,查体可有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等脑膜刺激征象。本病重症者,可有中枢性颅神经麻痹,肢体瘫痪和巴氏征。
(3)脑脊液(CSF)常规及生化可以正常,或CSF中细胞数轻度至中度增多,且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及氯化物含量正常,蛋白质轻度增高。血清学和脑脊液可有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有4倍增高。在CSF中有时可分离到与疫苗相一致的病毒,均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2、处理
(1)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用阿糖腺苷,剂量是15mg/kg,分3次静脉滴注,疗程为10日。应作CSF细菌培养与病毒分离。
(2)对症治疗:应细致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控制高热和惊厥,保持呼吸道通畅等,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并积极控制脑水肿等均为主要治疗措施。
十二、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myelitis,ADEM)
1、临床表现
(1)一般在免疫接种后15天内发生。
(2)本病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炎症脱髓为特征的细胞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迄今确切病因不明,通常发生在急性病毒感染或出疹性疾病后,罕见发生在疫苗接种后。
(3)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三型,即脑型,脊髓型及脑脊髓型。
(4)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常见儿童及青年人。急性起病,发热可有可无。以脑症状为主称脑型,常有头痛,呕吐,惊厥,意识障碍,颅神经麻痹及小脑共济失调等。脊髓症状为主称脊髓型,根据受累部位不同,可有四肢瘫,截瘫,主客观感觉障碍及括约肌障碍。凡具有脑和脊髓症状及体征者称脑脊髓型。
(5)本病急性期脑脊液约半数有异常,淋巴细胞可增高,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含量均正常。脑脊液IgG指数增高(正常比值<0.7),寡克隆(OB)抗体阳性,髓鞘碱性蛋白(MBP)增高。
(6)脑磁共振(MRI)见白质多发性散在非对称性长T2信号,也可侵犯基底节,丘脑,脑干及脊髓。这对诊断本病有重要价值。
2、处理
(1)应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药物,如地塞米松静脉滴入,甲醛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口服泼尼松等,对重症者,可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滴入(IVIG)。
(2)对症处理:急性期应用脱水剂,解热剂及止惊剂等。
(3)其他治疗:给予VitB组营养神经药物,重视患儿每日出入量,热量及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重视肢体功能训练及康复治疗。
十三、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d Flaccid Poliomyelitis, AFP)
是指急性起病,以肢体运动障碍为主的弛缓性麻痹(软瘫)。以下举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相关AFP为例。
1、临床表现
(1)服苗者疫苗相关病例
①一般在免疫接种3个月内发生。本病发病率极低,且往往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
②服用减毒活疫苗(多见于首剂服苗)后4~35天内发热,6~40天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无明显感觉丧失,临床诊断符合脊灰。
③麻痹后未再服用脊灰活疫苗,粪便标本只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者。
④如有血清学检测脊灰IgM抗体阳性,或中和抗体或IgG抗体有4倍增高并与分离的疫苗病毒型别一致者,则诊断依据更为充分。
(2)服苗接触者疫苗相关病例:
①与服脊灰减毒活疫苗者在服苗后35天内有密切接触史,接触后6~60天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符合脊灰的临床诊断。
②麻痹后未再服脊灰活疫苗,粪便中只分离到脊灰疫苗株病毒者。
③如有血清学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或中和抗体)4倍以上升高并与分离的疫苗株病毒型别相一致者,则诊断依据更为充分。
2、处理
使用维生素营养神经药物,加强麻痹肢体康复训练。有后遗症者,建议手术矫治。
十四、臂丛神经炎
1、临床表现
(1)一般在接种后3个月内发生。
(2)本病多见于成年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前及发病早期多伴有发热及全身症状。
(3)病初以肩和上肢的疼痛为主,继而出现肌无力和肌萎缩。
(4)臂丛神经炎临床需与臂丛损伤鉴别。后者可呈疼痛持续性或有阵发性加剧,夜间或肢体活动时疼痛更甚,病因多为臂丛邻近组织的病变压迫,如颈椎病、颈椎间盘脱出、颈椎结核和肿瘤等。
2、处理
(1)对症止痛药物,如去痛片,芬必得等。
(2)理疗、针灸和中医中药治疗。
(3)病程超过数周,有学者主张用泼尼松治疗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对缓解疼痛有较好效果。
十五、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临床表现
(1)一般在疫苗接种后两周发生。
(2)主要表现为皮肤粘膜广泛出血,多为针尖大小的出血点,也可见皮肤瘀点或瘀斑。
(3)重者有消化道、泌尿道或颅内出血。出血严重者可有贫血或失血性休克表现。
(4)血小板减少多在50×109/L以下。
2、处理
(1)适当限制活动,避免外伤。
(2)糖皮质激素一般选用泼尼松,剂量为每天2mg/kg,也可用氢化可的松静滴,每天4~8mg/kg。泼尼松用药一般4~6周,用药时间短易复发,病情稳定可逐步减量。
(3)严重出血者可用丙种球蛋白,400mg/kg.d,连用5天;或2g/kg.d,静滴1天。
(4)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用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
(5)危及生命的严重出血可以输注血小板。
十六、过敏性紫癜
1、临床表现
(1)一般在接种某些疫苗1-7天在接种部位发生紫癜。
(2)皮肤紫癜多对称性分布于双下肢,双膝关节以下为多,也可见于双上肢、臀部。呈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疹、荨麻疹样丘疹,初起时可为淡红色,压之褪色,数小时即成为深紫色红斑中心点状出血或融成片状,稍凸出于皮肤,压之不褪色,少数病例可见出血性疱疹。紫癜分批出现,多于1-4周自然消退。部分病例于数日内,甚至数年内反复出现。有时可伴头面部、手足皮肤血管神经性水肿。
(3)也可表现为腹部症状,关节及肾脏损害。腹部症状表现为腹痛、呕吐,甚至血便。腹痛也可出现于皮肤紫癜以前数日或数周。可有一过性关节肿痛,多见于膝、踝、肘、腕关节。肾脏损害可有血尿,甚至水肿、高血压。少数病例呈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
(4)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嗜酸粒细胞可增高。
2、处理
(1)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维生素PP等改善血管脆性。
(2)糖皮质激素一般选用泼尼松,剂量为每天1mg/kg,也可用氢化可的松静滴,每天4~8mg/kg。泼尼松用药一般4~6周,用药时间短易复发,病情稳定可逐步减量。
(3)免疫抑制剂量等药物联合应用:可用环磷酰胺和泼尼松或硫唑嘌呤和泼尼松联合应用。
(4)甲基泼尼松龙:对于重症紫癜肾炎宜早使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可使肾小球损伤恢复。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冲击前停用泼尼松,冲击治疗后48小时重新用泼尼松。
[B]十七、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事件
(一)淋巴结炎
1、临床表现
(1)卡介苗接种后同侧局部淋巴结肿大超过1cm或发生脓疡破溃,淋巴结可一个或数个肿大。
(2)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发现抗酸杆菌,培养可阳性,菌型鉴定为卡介苗株,淋巴结组织病例检查为结核病变。
2、处理
(1)可局部热敷。若局部淋巴结继续增大,可口服异烟肼或加用利福平。早期也可手术切除。
(2)脓疡有破溃趋势,应及早切开,用20%对氨基水杨酸油膏纱条或利福平纱条引流。若脓疡自发破溃,用20%对氨基水杨酸软膏或利福平粉剂涂敷。
(二)骨髓炎:
卡介苗骨髓炎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世界范围估计为0.39/100万。
1、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部位以四肢长骨,尤以股骨、胫骨、骨骺及股骨颈为多见,可单发也可多发,有的病例可形成脓肿。呈慢性良性过程,症状一般轻微,可有轻度发热、病变部位肿胀、轻度疼痛与功能障碍,患儿全身健康状况良好。卡介苗骨髓炎需手术得到细菌学与病理学证实。
2、处理原则
用INH和RFP治疗,疗程至少6个月。因为卡介苗菌株对吡嗪酰胺存在天然耐药性,故联用时不加吡嗪酰胺。
(三)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
是卡介苗接种极罕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在在世界范围估计为0.18/100万。在国内外报道的因播散性卡介苗病死亡的患者中,绝大多数有先天性的免疫缺陷病如先天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病及细胞免疫缺陷病,极少数免疫功能正常,称特发性播散性卡介苗感染,可能存在潜在的免疫疾患。
1、临床表现
卡介苗接种后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破溃、愈合慢、同时合并全身淋巴结结核、肺结核和/或肝脾结核、腹腔结核和/或脑膜炎等其它部位结核。一般表现长期发热、体重下降或不增、易合并机会性感染。诊断依赖于体液标本培养有结核杆菌生长,组织活检可查到结核杆菌和结核病变,菌型鉴定为卡介苗株。
2、处理原则
联合抗结核治疗,一经发现,转上级有关医疗单位诊治。
(四)卡介苗接种差错的处理
接种卡介苗时将皮内接种误种皮下或肌肉事故,以及超剂量接种引起的反应最为多见。
1、临床表现
(1)接种局部在2~5天内出现红肿,以后发生硬结,发展成中心软化、破溃而成脓肿。接种部位同侧腋窝、锁骨下可伴有淋巴结肿大。
(2)可有体温升高,伴有乏力、烦躁、食欲减退,个别儿童肺部可闻及干性或湿性罗音。
(3)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加和肺异常阴影,但极少引起肺部结核。
2、处理
(1)全身治疗
①口服异烟肼,儿童8~10mg/kg,1次顿服,每日总量不得超过300 mg,至局部反应消失。同时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6,以减少异烟肼反应。如在服异烟肼的同时加服利福平,则效果更好。
②反应严重者可肌肉注射异烟肼,儿童每天40~60mg/kg,分1~2次注射,疗程1个月。
(2)局部治疗
①立即异烟肼50mg加于0.5%普鲁卡因溶液中,作局部环形封闭,每日1次,连续3天后改为每3天1次,共计8~10次。
②已发生溃疡者,在用异烟肼液冲洗后,再用异烟肼粉撒于溃疡面,并可用时用利福平有广谱抗菌作用。




主题词:卫生  防疫  通知
抄送:卫生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各地级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东省卫生厅办公室           2005年4月4日印发
校对:疾控处 张发滨                                         (共印60份)

作者: suluji    时间: 2006-1-5 10:22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这个贴子最后由suluji在 2006/01/05 10:24am 第 1 次编辑]

   “卡介苗骨髓炎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世界范围估计为0.39/100万。
1、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部位以四肢长骨,尤以股骨、胫骨、骨骺及股骨颈为多见,可单发也可多发,有的病例可形成脓肿。呈慢性良性过程,症状一般轻微,可有轻度发热、病变部位肿胀、轻度疼痛与功能障碍,患儿全身健康状况良好。卡介苗骨髓炎需手术得到细菌学与病理学证实。”
谢谢芝麻先生提供的资料。
搜索“卡介苗骨髓炎”发现一篇报道:供大家参考。
http://www.noh18.com/gsy/wangyongzang1.htm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5 10:27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芝麻,你宣讲的这些,对患儿毫无意义。
这个孩子历经7年的治疗,那些西医并非不知道你宣扬的这些西医方法,可为什么病情越治越恶化?你用脑子想过么?

作者: suluji    时间: 2006-1-5 10:50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灵异怪医2006/01/04 06:27pm 发表的内容:
关注这个孩子!
不论中医、西医、各医界人士,有好治疗方法、好的建议都在此发表。
请大家都来关注这无辜的孩儿!!!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5 10:57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1/05 10:27am 发表的内容:
芝麻,你宣讲的这些,对患儿毫无意义。
这个孩子历经7年的治疗,那些西医并非不知道你宣扬的这些西医方法,可为什么病情越治越恶化?你用脑子想过么?
(二)骨髓炎:
卡介苗骨髓炎是一种罕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在世界范围估计为0.39/100万。
1、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部位以四肢长骨,尤以股骨、胫骨、骨骺及股骨颈为多见,可单发也可多发,有的病例可形成脓肿。呈慢性良性过程,症状一般轻微,可有轻度发热、病变部位肿胀、轻度疼痛与功能障碍,患儿全身健康状况良好。卡介苗骨髓炎需手术得到细菌学与病理学证实。
2、处理原则
用INH和RFP治疗,疗程至少6个月。因为卡介苗菌株对吡嗪酰胺存在天然耐药性,故联用时不加吡嗪酰胺。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5 11:02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又是芝麻2006/01/05 10:57am 发表的内容:
本病好发部位以四肢长骨,尤以股骨、胫骨、骨骺及股骨颈为多见,可单发也可多发,有的病例可形成脓肿。呈慢性良性过程,症状一般轻微,可有轻度发热、病变部位肿胀、轻度疼痛与功能障碍,患儿全身健康状况良好。

芝麻先生,请睁大眼睛,对照图片,瞧瞧你在说什么。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5 11:40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肘关节、膝关节、“右尺桡骨病灶清除术”是不是“四肢长骨”?
---最早出现肢体肿胀为“7月后出现右前臂中肿胀”,是不是开始为单发 逐渐为多发? 别告诉我你不知道窦道是开口一般并不在病变的部位
---“慢性良性过程”是指病人的病变没有恶变,也就是说没有癌变, 不是你看着恶心就不是良性
---病人间断高热,说明不是总是高热, 可能是出现继发感染时导致的高热
---病人由于“卡介苗骨髓炎”继发感染时发热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当然要加重
---“患儿全身健康状况良好”我看照片,患儿小肚皮还挺圆溜,你可以仔细看看那张照片,肚皮上可是没有骨髓的、也没有创面, 我可以认为这个患儿虽然健康状况不好, 但是营养发育还是良好的
以上就是我对比照片看到的和想说的。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5 12:29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患儿小肚皮还挺圆溜’,就等于‘患儿全身健康状况良好’么?

难道需要等肠子从溃烂的肌体上流淌出来,芝麻才认为符合健康不良好的标准么?

听芝麻的解说,任何一个懂点医道的人士也会被听得如坠云雾中的。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5 12:44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1/05 00:29pm 发表的内容:
‘患儿小肚皮还挺圆溜’,就等于‘患儿全身健康状况良好’么?
难道需要等肠子从溃烂的肌体上流淌出来,芝麻才认为符合健康不良好的标准么?
听芝麻的解说,任何一个懂点医道的人士也会被听得如坠云雾中的。
星河,
1 请看我的原文,“我可以认为这个患儿虽然健康状况不好, 但是营养发育还是良好的”,
2做一纠正, 发育是否良好仅从照片感觉判断,过于主观, 特此更正为“我可以认为这个患儿虽然健康状况不好, 但是营养状况还是良好的”
3 谢谢星河版主坠入云雾中
作者: 孙清连jkzx    时间: 2006-1-5 13:25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同情这个孩子,又一个疫苗的牺牲品!
刚对黑箱法有一点点理解,也套用黑箱法再结合生命整合论,谈谈我的生物电位平衡疗法处理这种情况可以起到现代医学水平所不能企及的水平:
一:出现脓肿溃烂可知正气已严重不足,患处的脓肿溃烂在自身电位极其低下时可发生细胞的脓肿毁极化而发生之,若有所谓的病毒病菌外部诱因更可发展迅速。
二:这时中医采取扶正祛邪的思路是正确的,而用中药以偏纠偏的效果又是不理想的,因为在肝肾功能不足的情况下,无以有效地激发正气,本不足,药力轻则不足以祛邪,药力重则更伤本!
三:西医采取抗生素对抗病菌病毒,是属于以邪祛邪,危害有二,一是靶向不准,人工霉菌化药对于进化中的病菌病毒永远只能跟在后面跑,而不可能跟其正面交锋,二是极大地挫伤患者的正气,因为其本身对于人体来说,永远属于外邪,损伤肝肾功能是有目共睹的。
四:处于这种情况下,外部能量供给是首选方案,可惜现在应用于医疗的功能仪器理论出发点就是错误的,所以很难给予患者以有效的治疗,而本人的生物电位平衡疗法从理论与技术上基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的医疗水平都摆在上面,如果对于生物电位平衡疗法继续怀疑打击,那就让它继续沉默!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5 14:13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 孙清连jkzx2006/01/05 01:25pm 发表的内容:
出现脓肿溃烂可知正气已严重不足
这时中医采取扶正祛邪的思路是正确的

西医采取抗生素对抗病菌病毒,是属于以邪祛邪,危害有二,一是靶向不准,人工霉菌化药对于进化中的病菌病毒永远只能跟在后面跑,而不可能跟其正面交锋,二是极大地挫伤患者的正气,因为其本身对于人体来说,永远属于外邪,损伤肝肾功能是有目共睹的。
颇有道理。
作者: 孙清连jkzx    时间: 2006-1-5 14:24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1/05 02:13pm 发表的内容:
颇有道理。
唉,星河啊,上论坛这么久,第一次跟我的帖子没有骂我,我还真有点不大适应呢,嘿嘿。。。。。。。。。。。

-=-=-=-=- 以下内容由 孙清连jkzx2006年01月05日 02:32pm 时添加 -=-=-=-=-
唉,打开那个链接,看了一下,触目惊心啊,看到手术及冲洗时我就知道要坏,这是直觉又不是直觉,正气不足而又打击正气的严重后果谁知道啊?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5 20:08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孙清连jkzx2006/01/05 02:24pm 发表的内容:
唉,打开那个链接,看了一下,触目惊心啊,看到手术及冲洗时我就知道要坏,这是直觉又不是直觉,正气不足而又打击正气的严重后果谁知道啊?
如果说直觉,不客气地说,我觉得这个孩子已经在病魔的折磨中超脱了。

但是这个病案却十分值得我们大家的探讨。因为西医的规则对该病无效,中医的方法还没有被采用,面对疾病的肆虐是不可麻木不仁的。
只有通过探讨交流,才能相互提高各自的素质。
如果不这样互相交流一番,当遇到同类的病症的时候,能不重蹈覆辙吗。
通过讨论,起码我认为芝麻会从‘抗痨疗法’的小井里跳出来的。如果遇到这种患者,他肯定要寻求中医方法的。
作者: 神农侍者    时间: 2006-1-5 21:24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患儿眼皮微肿、唇浮、腹胀、伤口不红而低陷,应是脾气虛无疑。
綜合伤口部位多与肝有关,是肝虛?还是肝实?仍需辩证。
病由接种卡介苗而起,可能还夾雜外感少阳。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6 07:32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神农侍者先生首开辨证探索之帖子,在下佩服。
请大家继续从中医辨证论治的方向多加探讨。  
作者: 灵异怪医    时间: 2006-1-6 08:27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气虚极则筋骨肌肉不生!无论如何辨证首当健脾补肾!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6 09:35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灵异怪医2006/01/06 08:27am 发表的内容:
气虚极则筋骨肌肉不生!无论如何辨证首当健脾补肾!

好。如何补,请大家畅所欲言。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6 11:27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1/06 09:35am 发表的内容:


好。如何补,请大家畅所欲言。
---我有秘方,专治虚痨疮疡、尤其是气阴两伤、脾虚肾亏,效果极佳
---但是不能贴在这里, 因为发生了会员难经难把方子贴在这里莫名其妙地失踪了的事件,
---其实也算不上秘方, 秘方并不秘在方子有什么组成上, 就那么几百味中药,再秘也秘不到哪里去, 关键秘在方子给什么样的病人用上,病看得明白, 随手开个方子就是秘方的效果, 病看不明白, 把秘方收集遍了挨个试,试一辈子也不明所以
作者: 难经难    时间: 2006-1-6 12:22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这个贴子最后由难经难在 2006/01/06 00:24pm 第 1 次编辑]

贴子找到了,被转到中西并用论坛了。我在这里再贴一遍
好可怜,本人就贡献一个密方(有点心痛)。
首先我先说说对这病的看法,西医不会,就说中医了。
在自然界每天都有许多垃圾,这些垃圾是通过雨水冲刷,入湖、入河、入江,最后入海洋。人也一样,每天有许多代谢垃圾要用水带走,否则就会烂(溃疡),所以溃疡不愈就是水脏或通路出问题。水脏为肾,通路就是少阴经。这是我用药的思路。
病人,80岁,溃疡2年不愈。脚底一处时间更长。有高血压史,但用西药控制得很好。
...
药用金匮肾气丸1丸/天,三七片。
考虑病人年老体弱,又有高血压,所以药量很小。
结果 3天见效,1周手上的痊愈,2周全部痊愈,包括脚底那个老伤口。
再说小孩。
孩子刚出生,肾功能还没完全长好,受不了大剂疫苗而发病,但后来的误治是病情延绵的根源。现在应该先治疗小孩的少阴病,然后才可抗痨。那时就不一定有痨可抗了。

作者: 难经难    时间: 2006-1-6 12:40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我用这方法(不是药)治好不少溃疡病。这里举一个老人的医案是感觉老人和儿童在某些方面有点类似。本来少阴病应该用蔴附细莘或真武汤,但老人在养老院不便用汤药,加上老人肾阴也虚,阳无从生,所以用了阴阳双补的金匮肾气丸。用三七是因为有淤。
这孩子看似胖,但不知是不是激素导致的,如果没用激素可以考虑肾阴不虚。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7 10:26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难经难 2006/01/06 00:40pm 发表的内容:
水脏为肾,通路就是少阴经。

药用金匮肾气丸1丸/天,三七片。

谈点不同的看法。
病毒已然浸淫手少阴,此时犀角羚羊当属正治。
如果金匮肾气,将助纣为虐。
作者: 难经难    时间: 2006-1-7 12:13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1/07 10:26am 发表的内容:
谈点不同的看法。
病毒已然浸淫手少阴,此时犀角羚羊当属正治。
如果金匮肾气,将助纣为虐。
我这里的少阴经是《伤寒》六经中的少阴。以后有机会我会写一些《内经》五行辩证与《伤寒》六经辩证之间的关系,现在已经建立了模型,正在验证。等比较成熟时再征求大家意见。
作者: 星河    时间: 2006-1-7 13:20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难经难2006/01/07 00:13pm 发表的内容:
我这里的少阴经是《伤寒》六经中的少阴。以后有机会我会写一些《内经》五行辩证与《伤寒》六经辩证之间的关系,现在已经建立了模型,正在验证。等比较成熟时再征求大家意见。

欢迎多参与交流。

作者: 杏林箫客    时间: 2006-1-9 13:30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对证治疗之外,可用壁虎碾粉,2----4克/次,3次/日.
作者: 杏林箫客    时间: 2006-1-9 13:38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黄芪30克      白术15克      薏米30克
当归10克      白芍15克      甘草10克
天花粉10克    白藓皮10克    丹参15克
另:壁虎碾粉,2----4克/次,3次/日.
作者: 又是芝麻    时间: 2006-1-10 10:34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星河2006/01/07 10:26am 发表的内容:
谈点不同的看法。
病毒已然浸淫手少阴,此时犀角羚羊当属正治。
如果金匮肾气,将助纣为虐。
哈哈哈哈,星河版主, 人家难经难说的“少阴”是哪儿啊? 你就“犀角羚羊”, 开心果!
作者: 神农侍者    时间: 2006-1-10 22:09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这个贴子最后由神农侍者在 2006/01/10 10:11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杏林箫客2006/01/09 01:38pm 发表的内容:
黄芪30克      白术15克      薏米30克
当归10克      白芍15克      甘草10克
天花粉10克    白藓皮10克    丹参15克
另:壁虎碾粉,2----4克/次,3次/日.
若是肝、脾气虛,黄芪正是主药。
作者: 灵异怪医    时间: 2006-1-11 12:58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下面引用由杏林箫客2006/01/09 01:30pm 发表的内容:
对证治疗之外,可用壁虎碾粉,2----4克/次,3次/日.
好方!
作者: 灵异怪医    时间: 2006-1-11 13:01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早就听说壁虎治疗这些病!

-=-=-=-=- 以下内容由 灵异怪医2006年01月11日 01:02pm 时添加 -=-=-=-=-
尤其是壁虎尿。效果更好~!
作者: zhangyc606    时间: 2009-3-31 17:43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孩子太可怜了,我是同样病情况孩子的爸爸,孩子打卡介苗引起全身淋巴结核,看了2、3年了。
如这孩子是淋巴结核,体内没有结核,只体外有,山东济宁有一个治淋巴结核的,叫姜宝云电话13863762929。可以试试。问一下。
北京有个中医叫贺国平,电话010-67207055、67207022,13911588507。
另还有其他孩打疫苗患病的,也请专家看看能治好吗?http://nihao20080707.blog.163.com
作者: 东海先生    时间: 2009-4-1 22:39
标题: 一个患儿求助诊治的帖子
此病应选用神农本草经松脂所举医案,松香水煮5次凝结成块干后研细蜜丸服,每日三次,每次5到10克坚持服百日定能治愈,近来有一患者手指患慢性溃疡,外敷生肌解毒药近一月无效,加服松香丸后现渐收口生肌,松香解毒之功深信其功o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