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转帖]抗禽流感药达菲配方揭秘:八角+炸药
[打印本页]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3-28 19:48
标题:
[转帖]抗禽流感药达菲配方揭秘:八角+炸药
抗禽流感药达菲配方揭秘:八角+炸药
瑞士罗氏制药公司9日向外界简单介绍了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成分和生产工艺。出人意料的是,“达菲”成分中竟包含一种可爆炸物质、一种中国调味料以及一种无害的大肠杆菌。
“达菲”共有12道生产工序,最初是从八角茴香中提取莽草酸。由于30公斤八角茴香只能加工出1公斤莽草酸,而八角茴香只在中国4个省份生长,通常在3月和5月收获,因此
罗氏公司一旦收成欠佳或价格过高,将无法获得足够原料。罗氏公司为此开发不用八角茴香制造莽草酸的方法,并在去年与德国一家生物技术中心合作。这种新工艺通过向一种无害的大肠杆菌超量喂养葡萄糖,迫使细菌释放莽草酸。目前,罗氏公司三分之二的莽草酸取自八角茴香,余下三分之一由大肠杆菌提供。
莽草酸经过反应器、过滤器和干燥器这三道工序后,转变为一种中间化学物质环氧化物。随后,环氧化物的结构必须被打开,通过原子转换,变成另外一种中间化学物叠氮化物。这一工序需要使用高爆炸性能的叠氮化钠。接着,叠氮化物被制成活性成分,再与其他添加成分混合加工,最后经过真空干燥制成“达菲”颗粒。
很多人误以为日常饮食中多吃八角也可预防禽流感,甚至出现了抢购八角的风潮。专家因此警告说,直接将八角煎汁服用不能预防禽流感,一般来说,八角在烹饪过程中产生莽草酸的几率不大,而八角内含黄樟醚,过量食用反而可能导致中毒。
禽流感在一些国家蔓延……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抗流感特效药“达菲”身价百倍,成了抢手货。近日有科学家证实,“达菲”的主要原料,竟是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又名大茴香,形若星状,其果实含莽草酸成分,是一种调味品,也是一味中药。为什么我们熟视无睹的东西,漂洋过海之后就成了“宝贝”?
中医药源远流长,堪称“国粹”。几千年来,华夏子孙繁衍生息,中医药屡立奇功。然而,在与西医药同台竞技中,中医药却不占上风。据有关统计,在国际市场上,中药销售额每年约160亿美元,我国仅占5%左右;各种天然植物药销售额每年约300亿美元,我国仅占2%;我国中药在国外申请专利不足1000项,而外国药品在我国申请专利达1万多项。目前,中药出口仍以原材料和半成品为主,日韩等国用廉价的原料加工成“汉方药”或“韩药”,再高价返销中国。中国每年用上亿美元进口这类“洋中药”。一些中医药业人士感叹:我们卖了“一筐草”,人家变成“一堆宝”!
为何如此?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与时俱进,缺乏创新能力。在技术密集型的制药领域,研发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在我国的医药生产中,西药虽占绝对优势,但主要是引进和仿制西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凤毛麟角。而在我们最有竞争潜力的中药领域,不少企业仍在吃祖宗饭,鲜有能打入国际市场的中药产品。
也有人说:中医药不科学、难验证,迟早会被历史淘汰。其实,早在西医药刚刚进入中国之时,中医药就遭到过贬低、怀疑甚至否定。但实践证明,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现代科学无法解释中医药,并不等于中医药不科学。这正如汉堡和饺子,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不同。人类与疾病抗争,中西医都是武器,各有各的优势。2003年,我国能够取得抗击非典的胜利,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医药介入配合。
眼下,禽流感阴影依然笼罩。我国不少医药企业透过“达菲”看到了中药的巨大价值,纷纷加紧研发抗流感新药。但是,如果这仅仅是一次短暂的逐利冲动,而非自主创新意识的深刻觉醒,那么,中医药的命运不会有根本改变。只有不断挖掘传统宝库,利用现代科技赋予其新的生命,才能使中医药持续发展。
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疾病相伴而行,医学探索永无尽头。近年来,随着西医药局限性凸显,中医药的独特疗效引起世界瞩目。我国已把发展传统医药写入《宪法》,并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培育现代中药产业”。这是历史的机遇,但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中医药能否振兴发展、走向世界,取决于现实中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重视“国粹”,在多大程度上自主创新。/Point]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