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打印本页]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31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乙肝病毒携带者个人保健计划
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个人保健计划如下:
1.此类人群应有良好的心态,应心情舒畅,应有乐观、豁达的精神,有坚持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肝病。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加上某些提高免疫功能药物的应用,才有可能使乙肝抗原转阴,乙肝表面抗体转阳。
2.适当注意休息,勿过度劳累,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特别有利于肝脏的营养供应和肝细胞的修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对保护肝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阻止肝细胞坏死及纤维化的形成,都具有积极意义。
3.营养的供给问题,在如今的生活条件下,不宜过分强调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及低脂肪饮食。但营养的搭配要平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肉类、蛋奶等依人的胖瘦决定其摄入量。
此类人群没有特殊“忌口”,但需禁忌烟酒,以防病情恶化。
4.定期复查肝功:乙丙庚等型肝炎,易迁延、复发,定期复查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5.关于肝炎病毒特别是乙肝病毒的阴转问题:不论何种肝炎,急性期抗原自然阴转率很高,后逐渐形成抗体,使身体获得保护能力。而部分肝炎在感染人体后,抗原(如乙肝)没有转阴,有的处于长期携带,有的因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而致肝功能反复波动,有的形成慢性肝炎,有的甚至出现肝硬化和肝癌。
治疗肝炎病毒的药物很多,但目前尚无特效药,干扰素、肝灵素、无环鸟苷等都是具有抑制病毒的作用,可以使用,但不一定能消灭病毒。还有一些免疫调控制剂(如胸腺肽、白细胞介素2)也是在帮助机体提高免疫功能,使机体本身有能力消除病毒抗原。
对这类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的目的不是一味追求病毒的转阴,而是阻止肝细胞的慢性化和纤维化,使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促使肝细胞不发生病变。在此告戒此类朋友,切勿乱服药,多用药,这样有时会对肝脏会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害,切记!切记!建议有条件的朋友,服用一两种养肝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药品或保健品。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34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夫妻间会传染乙肝吗?
乙肝传染性很强,但是夫妻之间一方有乙肝的,另一方却很少得乙肝。夫妻之间的接触十分密切,但引起另一方发生乙肝的却寥寥无几,可是传播给下一代的几率却很高。这种垂直传播似乎带有遗传的特点,它是我国乙肝传播的主要途径。
乙肝患者配偶很少得乙肝,但是他们对乙肝病毒的既往感染率较高,他们的化验结果均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阴性,但是表面抗体或核心抗体为阳性。这说明他们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但体内产生了抗体。夫妻在一起生活多年,接触的密切程度非他人可比,性接触也在所难免,感染的机会很多,但是乙肝病人配偶的乙肝发病率却极低,这是为什么?因为成人往往具备健全的免疫体系,体内具有正常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清除功能,当乙肝病毒进入体内后,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会立刻动员起来识别并清除乙肝病毒,使病毒无藏身和落脚之地。
科学研究还表明,感染乙肝病毒的年龄和乙肝的发病及慢性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月大的婴儿感染乙肝病毒后,大约80%以上都会转为慢性携带,留下祸根。但是,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只有6%左右的人会慢性化,大部分会形成抗体阳性,主动清除病毒,不留下祸根。基于我国乙肝发病以垂直传播为特点这一事实,我国根治、根除乙肝的基点必须放在切断垂直传播这一重要途径之上。因此,我国待产孕妇及婴幼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意义十分重大。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35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携带乙肝病毒产妇可以哺乳
采取联合免疫,多重阻断方法后,携带乙肝病毒的产妇可以为婴儿哺乳。这是南京市第二医院一课题组近日得出的结论。
哺乳是乙肝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调查表明,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中,60%~80%系母婴传播,而我国每年分娩的2000万产妇中,约有200万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这些携带乙肝病毒的产妇能否为婴儿哺乳,一直是困扰产妇和医务人员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南京市第二医院以唐引荣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在两年预试验的基础上,从1997 年开始,对300对母婴(母亲均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按自愿原则分为母乳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进行临床研究。其中对母乳喂养组采取多重免疫阻断的方式,具体为:从怀孕第28周起到分娩,对孕妇注射不少于3次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降低母血中乙肝病毒的浓度,减少传给胎儿的可能;在婴儿出生后24小时之内和第15天,对其各注射1次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增强婴儿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在婴儿出后的第 1个月、第3个月和第7个月,为其各注射乙肝疫苗1次,让婴儿自身产生抵抗乙肝病毒感染的抗体。
一年半的随访表明,两组婴儿的表面抗体的阳转率和保护率无显著性差异,携带乙肝病毒的产妇喂养的婴儿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率并未增加。提示在采取联合免疫,多重阻断方法后,乙肝病毒携带产妇可以给婴儿哺乳,以克服人工喂养对母婴双方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且可降低费用。
经江苏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查新报告,国内外未见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和基因乙肝疫苗免疫来预防乙肝病毒通过哺乳传播的报道。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35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病人是否能结婚、生育?
HBsAg阳性者,可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可能是慢性乙肝,若肝功能正常,特别血清转氨酶一直在稳定期,可以 结婚、生育。但其血液具有传染性,婚前应检查其配偶,如肝功能正常,HBsAb已经阳性,可以结婚;如果乙肝病毒 “两对半”全阴性,则应肌注乙肝疫苗。HBsAg阳性的妇女可以正常妊娠、生育,但其胎儿在出生24小时内,必须及 时注射乙肝疫苗,即出生当天、生后1个月、6个月各肌注乙肝疫苗,以达到主动免疫。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35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配偶是乙型肝炎怎么办?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首先应该让大家知道的是乙型肝炎的传染性要比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弱得多,不是一接触就会被传染上的。但长期密切接触就有被传染的可能性。因为夫妻之间不可能一点儿也不接触,所以家庭隔离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婚前检查,及时发现乙肝患者,配偶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方法。注射乙肝疫苗后一定要检查有无抗HBs产生,只要体内产生抗HBs,密切接触乙肝患者也不会被感染。另外,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对乙肝病毒会产生自动的免疫力的,那些感染者都是自幼感染或免疫功能不正常者。我们所遇到的乙肝患者的配偶,很少被乙肝病毒感染,反而多数产生了乙肝病毒的抗体。因此,我国没有规定乙肝患者不许结婚。希望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配偶不要歧视他们,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保持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样会有美满的生活的。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36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怎样防止乙肝母婴垂直传播?
问:您好!现在有一个对我非常重要的问题想向您请教。我的妻子现在已经怀孕,她是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为了防止未出世的孩子发生感染,我们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1.在怀孕期间,她将开始注射高价免疫球蛋白。
2.为了防止生育时发生产道感染,准备采取剖腹产。
请问以上措施是否在理论上有效?如果还有其它的一些方法,请指教。
张大夫答:这两种方法不太可取。乙肝母婴垂直传播主要有几条途径:病毒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分娩时通过产道感染、哺乳期感染。如果她体内病毒在静止期,那么垂直传播几率较小;如果病毒在活跃复制期(可以查乙肝两对半明确),垂直传播可能性就大一些。剖腹产和自然分娩一样都会使婴儿接触母亲的血液和分泌物,所以并不是预防手段。高价免疫球蛋白应该是在分娩后立即对婴儿使用,而不是现在对母亲使用。此外婴儿还应在出生后再注射乙肝疫苗。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36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孕妇患乙肝会不会传染给婴儿 ?
问:我是一位25岁的女孩,已婚,去年体检时查出大三阳、肝功能不正常,后经过西药治疗肝功能正常,过了二个月,未用药,肝功能又不正常,现在用中西药治疗,ALT正常,AST不正常。我知道我现在是不能有孩子的,那么请问李医生:我什么时候怀孕、孩子传染力最低?
李大夫答:妊娠期妇女由于新陈代谢旺盛,每日所需的热量比平时增加20%,对铁、钙、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等营养素需求量也增加。
若因肝炎引起食欲不振、厌油,加之妊娠呕吐,可使体内所需的营养物摄入不足,尤其是蛋白质缺乏,更易加重肝脏的损伤。
另外,胎儿在子宫内呼吸、排泄功能靠母体来完成,势必加重母亲的心脏、肝脏及肾脏负担。在正常孕妇中,部分孕妇肝功能也可有轻度改变。故妊娠早期患乙型肝炎,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选用对胎儿及肝脏无损害的药物治疗,定期做产前检查。妊娠中期、晚期患乙型肝炎,属高危妊娠,应及时入院,在医院监护下分娩,防止向重症肝炎发展。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阳性的孕妇,即大三阳的患者,母婴间传播发生率高达95%,其传播途径少数是宫内感染,主要是分娩时感染,即胎儿经过产道时,受到母血的感染。另外,分娩后婴儿与母亲的密切生活接触,也可引起感染。
对新生儿应按规定注射乙肝疫苗,对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十分重要,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阳性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用乙肝疫苗,其保护率为95%以上;乙肝疫苗与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其保护率达99%。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37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与“大三阳”患者接吻会传染乙肝吗 ?
问:我是有乙肝的患者,以前是“大三阳”现在是“小三阳”,在“大三阳”时与男友吻过,这样会传染给他吗?请您抽出一点时间回信给我。谢谢。
张大夫答:乙肝最主要的传染途径是血液。但通过体液(例如唾液)也有可能传染,虽然几率相对小一些。最好让他去抽血化验一下,如果没有被传染,正好可以注射乙肝疫苗。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37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与乙肝病人共同生活应注意什么?
问:我丈夫去年患了重症乙肝(小三阳),经住院治疗已稳定并休养了半年,我注射乙肝疫苗已过了六年,请问我们一起生活中应注意什么?我需做些什么来预防?另:他现在能否参加正常工作,还应注意些什么?
李大夫答:首先乙肝患者由大三阳转为小三阳说明其传染能力已经下降,但乙肝病毒(HBV)是传染性较强的病毒,主要表现在下两个方面:
血清中含大量乙肝表面抗原(HBsAg);
HBV的抵抗力很强:
HBV在外环境中具有很强的抵抗力,通常在37摄氏度下能稳定60分钟;一般的化学消毒剂或加热到60摄氏度4小时均不能将其灭活;只有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汽121摄氏度消毒10分钟,或加热65摄氏度10小时,才有可能将其杀灭。而在一20摄氏度贮存20年以上,仍具有抗原性及传染性。
HBsAg在酸碱度(pH)为2.4的条件下,能保持6小时的稳定性,但病毒的感染性消失。所以在消毒接触病人体液物品时应按照上述能够完全杀灭乙肝病毒的要求执行。但不必过分担心,因为乙肝通过体液传播,只有输血,病人体液接触自己伤口,性生活等情况下才能传播,只要注意以上方面就可以避免。
你注射乙肝疫苗已经6年应复查抗体滴度,如果滴度低于正常要求应重新注射。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38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乙肝与怀孕
问:我太太已怀孕3个多月,以前有大三阳,昨天抽血化验,还是大三阳,请问这会不会对婴儿造成什么传染,应该如何避免?
李大夫答:乙肝大三阳是指:HBsAg(+),HbeAg(+),抗HBc(+),意义:提示病毒繁殖活跃,有较强的传染性,大三阳正确治疗可以转变为小三阳,乙型肝炎可通过垂直传播传给下一代,即: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或通过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可污染器具、物品,经破损皮肤、粘膜而传播乙型肝炎。如何预防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呢?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染。对这种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HBIG(生后立即及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IU)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20微克,生后2、3、8月各注射一次)的方案,对婴儿的保护率可达97.13%;而单用乙肝疫苗,对新生儿的保护率仅为86.65%。如果怀孕的母亲在妊娠后3个月,每月注射一支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再对新生儿如上述方案免疫,对新生儿的保护率更高。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38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与乙肝大三阳患者共同生活应注意什么 ?
问:我的男友是大三阳患者,我想请问一下李大夫我们结婚后生活在一起,我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他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谢谢!
李大夫答:乙肝病毒HBV的抵抗力很强:实验研究还证明,HBV在外环境中具有很强的抵抗力,通常在37摄氏度下能稳定60分钟;一般的化学消毒剂或加热到60摄氏度4小时均不能将其灭活;只有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汽121摄氏度消毒10分钟,或加热65摄氏度10小时,才有可能将其杀灭。而在20摄氏度贮存20年以上,仍具有抗原性及传染性。HBsAg在酸碱度(pH)为2.4的条件下,能保持6小时的稳定性,但病毒的感染性消失。将HBoAg阳性的血清涂抹于塑料贴面、铅片、布片或纸片上,在25摄氏度的条件下,2个星期后滴度基本保持不变;在6摄氏度条件下,1个月内滴度不变。HBsAg阳性的血清污染唾液和尿液后,其滴度在25摄氏度条件下可维持1周,6摄氏度条件下可维持40天。
为避免交叉感染病人的用品应经过严格消毒。并且周围人群最好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病最好使用独立餐具。积极治疗争取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减少传染能力。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39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大三阳患者如何避免传染下一代
问:我体检时查出是“大三阳”但肝功能正常,我不知道这与通常所说的乙肝患者是不是一回事。在看过您前面的回答后,我得知我本不该注射乙肝疫苗是吗?可在学校时注射过会有什么影响吗?这是不是意味着我如果要孩子的话,孩子就一定是“大三阳”,怎样才能预防这种结果呢?如果男友一切正常,他注射疫苗之后是不是就一定不会被传染?
李大夫答:首先“大三阳”就是乙肝感染,具体情况可以参见以往问题,据统计,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阳性的孕妇,母婴间传播发生率高达95%,其传播途径少数是宫内感染,主要是分娩时感染,即胎儿经过产道时,受到母血的感染。另外,分娩后婴儿与母亲的密切生活接触,也可引起感染。
对新生儿应按规定注射乙肝疫苗,对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十分重要,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阳性的产妇分娩的新生儿用乙肝疫苗,其保护率为95%以上;乙肝疫苗与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其保护率达99%。
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或肝炎患者,分娩第一天应给新生儿化验乙肝标志物,若其中一项阳性,而过3或6个月化验仍然阳性,可认为是宫内感染;若出生时为阴性,生后3-5个月转阳性,提示是分娩期或产后感染。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高价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按规定注射乙肝疫苗。注射疫苗后产生足够的抗体才能避免被感染。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39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怎样做好肝炎产妇的家庭隔离 ?
甲肝和戊肝经粪-口途径传播,所以,接触甲肝戊肝患者后,要洗净双手,对其分泌物,排泄物要严格进行消毒处理。患者所用碗筷等,应煮沸消毒专用。
新生儿所用奶具应煮沸消毒后使用,对易感人群进行甲肝疫苗注射和免疫球蛋白注射,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乙肝患者应与新生儿隔离4周,如产妇属于“大三阳”或“小三阳”者,不宜喂奶,不能口对口喂哺婴儿,避免密切接触,如血液、汗液、尿液、粪便、乳汁等。新生儿的奶具应煮沸消毒后使用,产妇所用物品应用有效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洗净方可使用。新生儿应按照免疫程序于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以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丙、丁、己、庚型肝炎病毒的隔离措施同乙肝。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39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关于乙肝患者怀孕和哺乳的问题
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如怀孕,可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使胎儿受到有效保护。对于已经怀孕接近临产的妇女,如果发现是带乙肝病毒携带者,则新生儿在诞生24小时内立即注射乙肝疫苗,剂量加倍,再于一个月后和六个月后作加强注射,对新生儿的保护率可达86.65%。如果在出生后立即及生后一个月在注射乙肝疫苗的同时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则保护率可高达97.13%。再加上母亲又从怀孕三个月起,每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则对子女的保护效果更好。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营养食品和饮料,含有婴儿4-6月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并适合婴儿肠胃的消化和吸收。
那么,肝炎产妇能否与新生儿母婴同室,能否给婴儿喂奶,这是一个众多肝炎产妇较为关心的问题。一般认为:
一、能否母婴同室,取决于母亲会不会传染新生儿。
如母亲恰在肝炎的急性期或慢性急性发作期是不能与新生儿母婴同室的,因为她无力照顾婴儿,而且疲劳及睡眠不佳会影响其康复。但肝炎恢复期或肝炎病毒携带的产妇一般可以实行母婴同室。以常见的乙肝为例,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儿的乙肝感染率无显著差别,所以可以母婴同室,甲肝与戊肝病毒感染的母亲证明不会传染新生儿;目前也无因母婴同室传染丙肝的报告。不过,母亲与新生儿要分床。
二、能否母乳喂养,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孕妇感染甲肝病毒后体内很快产生甲肝抗体,至今没有发现在甲肝产妇乳汁中有甲肝病毒出现;我国新疆戊肝流行时,戊肝母亲的乳汁喂养婴幼儿均未见感染发病,说明戊肝病毒不经母乳传播;乙肝产妇在乳汁中能检出HBsAg,但未见有在乳汁中检出HBVDNA的报告,故其乳汁是否有传染性尚不能定论,只要母亲乳头不破溃出血,母乳喂养是可以的。但喂奶前母亲应用肥皂流水洗净双手,以减少接触传播的机会;绝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丙肝产妇和丙肝抗体阳性产妇的乳汁中存在丙肝病毒可能性小,可以给婴儿喂奶,但如果乳头有破溃出血,则应停止喂奶。需要指出的是,肝炎产妇的唾液中有肝炎病毒存在,故产妇不可口对口给孩子喂食,并要注意消毒隔离。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40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防止母婴转染的最佳方案
我把课堂学到的的一些东西放到网上,让大家都了解一点或是对现在或是将来有好处。 最新研究防止母婴转染的最佳方案,原则宫内阻挡和联合免疫。方法:孕七月注射HBIG 200*. 孕八月,HBIG 200* . 孕九月,HBIG 200*。 孩子出生三个小时,孩子HBIG注射 200* 半个月注射 HBIG 200* 满月打疫苗10 微克母为大三阳,注30微克。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40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肝病病人如何掌握适当的运动量和适应杜会的能力?
(1)适当的运动 虽然像前面所说的,当人体处于运动状态时,经门静脉流入肝脏的血液会相应减少,肝脏得到的养分也会减少,但是过分强调静止休息,也不可避免地使病人情绪压抑,从而带来精神负担,并引起食欲不振、睡眠不良等症状和精神上的压力,对于肝脏来说也是一大敌人。恐惧、不安、焦虑等不良情绪都会带来肝脏血液循环的变化,使肝脏的血液减少。所以肝病病人可以也应该适当运动,如散步、四肢活动等,以消除因过分静养而带来的主诉症状,并减轻精神压力,促进肝病早日康复。
(2)肝脏病人也必须敢于冲破某些“框框” 前面我们谈到,在医疗上提倡多仰卧、多休息的原则,但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往往会给病人带来精神负担等消极因素;同样在医学上强调肝病病人饭后必须仰卧休息的原则,而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难以实行,如果强而行之,也会带来精神负担而不利于肝病康复。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只要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不必非强迫自己饭后仰卧休息等等。又如,对肝病病人来说禁酒是一个人入皆知的医疗原则,但如果病人因此而丧失消除精神压力的手段,失去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并带来种种不良情绪的话,那我们认为,在允许范围内少量饮点啤酒、米酒也未尝不可,但必须强调酒精性肝病病人一定要禁酒。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41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慢性乙肝病人的自我调养
许多慢性乙肝患者千方百计寻找灵丹妙药,却忽略了自我调养的重要性,这是极其错误的。治疗慢性乙肝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自我调养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趋利避害。调养得法,事半功倍,否则事倍功半。
自我调养的内容很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平和心态
慢性乙肝病势缠绵,迁延难愈。患者由于担心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往往表现出自卑、消沉、急躁等不良情绪,对治疗缺乏耐心和信心。治疗慢性乙肝是一个马拉松式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所以心态要平和,不要起伏不定。慢性乙肝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但这仅仅是可能性,不是必然性。其实,大多数慢性乙肝经过系统治疗后是可以治愈的,而治疗过程中,耐心和信心非常重要,缺乏耐心会导致急躁;缺乏信心会导致消沉,急躁和消沉对病情极为不利。
劳逸适度
患了慢性乙肝,活动负荷过大或终日无所事事都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适度运动,劳逸结合。由于个体差异很大,具体的活动量需要自己灵活掌握,没有量的规定。一般以活动结束后没有明显的疲劳感为宜。活动项目以散步、太极拳等比较舒缓的运动为宜。
饮食合理
慢性乙肝患者的饮食以干净新鲜、易消化的食品为主,不必刻意追求高营养。餐餐有食欲,是最重要的原则。
作者:
长命平安
时间:
2006-4-2 12:41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关于对乙肝大三阳的防范措施
问:近来,从公司的同事中发现了一个有大三阳的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消毒和防范措施呢?有必要给其它同事打预防针吗?
李大夫答:大三阳是指指HBsAg(+),HbeAg(+),抗HBc(+)。乙肝大三阳是指病毒繁殖活跃,有较强的传染性。但乙肝的传播途径是经过血液传播,输入乙肝患者的血液,皮肤有伤口并且接触到了乙肝患者的血液或分泌物,被乙肝病毒沾染的物品划伤,可以传播乙肝。通过性生活可以传播乙肝,乙肝还能够通过母婴途径传播,即怀孕的母亲通过胎盘循环传给子女,分娩时传给子女,哺乳时传播。所以只要能够避免以上传播途径即可以预防乙肝,如有条件可以注射乙肝疫苗。
作者:
夏红光
时间:
2006-4-7 19:13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乙肝患者想了解保健知识,此贴是很好的参考.
作者:
木子
时间:
2006-5-18 15:06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版主,您好!
我老公是大三阳患者,而我却有抗体,现在我们打算要小孩,不知会不会传染,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还有请问大三阳与小三阳有什么区别呢?是不是大三阳一定要转小三阳才行呢,如果一直都是大三阳是不是容易恶化呢?
我们要怎样注意自已的性生活呢?
作者:
青青河边草
时间:
2006-7-7 19:21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我这人比较糊涂,我老婆是2,4,5阳性,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状况。我老婆讳疾忌医,就是不喜欢别人说这些。我们现在刚刚生了个女儿,请问我老婆这样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吗?
作者:
不爱多说话
时间:
2006-8-13 11:16
标题:
乙肝患者的家庭生活须知-育儿,保健等选自 D.F 的帖子
感谢,使我明白了很多问题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