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打印本页]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8 19:17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1、请详细填写下列条目——
  
   性别 男    年龄 32  职业 职员  婚否
   身高 1。66 体重 105 肤色  白   籍贯
  
   主要症状:疲倦乏力,右肋疼痛,睡眠不太好,精神状态较差,脱发,头昏,人偏瘦。
   发病经过:我于六年前一次手术后(手术中流了不少血),术后未很好调养和休息,导致肝功异常,2对半检查2,4,5阳性(现在也是),转氨酶升高(80左右)出现黄疸(大概在50左右),休息一个月后转氨酶正常,但黄疸就是反反复复难以恢复到正常(总在30左右徘徊)。手术前我的肝功能一贯正常,2对半好象是1,5阳性(93年化验还是阴性),开始服用过熊去氧胆酸片。
  99年4月至2001年4月年间没有治疗。
  2001年4月症状明显,右肋疼痛,影响休息(常常半夜醒来,又难以入睡)胃口不好,疲乏,精神状态很差,人很抑郁,这几年头发在不知不觉中掉了很多(现在头发稀疏,尤其头顶部位)。后在当地吃过中药和消炎利胆片,胆唯它,效果不佳。
  2003年一月开始又吃了半年中成药,接着服用了护肝胶囊。后又于2003年11月在网上求助中医治疗至今,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发现现在性欲越来越淡,营养不太好,所以配合治疗上有一定困难。
   西医病名:乙肝,黄疸
   面色:白
   眼象:巩膜内偏黄
   舌象:偏白苔,中间白苔中夹杂黄苔,苔薄,中间苔稍厚。
   脉象:把不好
   2、请选择下列身体部位所具症状——
   耳:
   目:偏昏花(可能电脑看多了)
   口:无味
   鼻:
   咽:
   胸:闷
   乳:
   胁:右肋肝区部位隐隐疼痛(时间有很长了)
   腹:稍涨
   外阴:痒
   心:偏烦
   心下:闷
   胃:偏胀,偏满
   头:昏(注意力难以集中)
   项:
   肩:
   臂:
   手:冬天手很涼
   背:
   腰:
   腿:
   膝:
   足:冬天足很涼
   跟:
   足趾:
   3、请选择与下列项目对应的身体状况——
   饮:喜温
   食:偏少,厌油腻
   睡眠:睡眠质量较差,易醒,多梦
   大便:一日一次,一般都粘,湿,稀糊。偶尔干燥就便血。稍受凉或饮食不注意,就腹泻,肠胃不太好。
   小便:喝水多次数多,早上起来或喝水少情况下小便色黄。
   4、请回答身体经常有如下哪些症状——
    怕冷,便血,乏力倦怠,少气懒言,嗜卧,站立觉累。
   5、七情何者为重——
   忧郁,思虑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8 19:26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0/09 07:40pm 第 4 次编辑]

这是我去年11月份的问诊单,现在仍在一个网络中医那看,在网上先后看过好几个中医。主
要症状改善不是很理想,如:肋痛,疲倦发力,脱发,消瘦,睡眠。但是头昏较开始有所好
转,注意力有所集中(不象刚开始那么昏),手,脚也没有开始那么冰凉,尤其是手(现在
感觉暖暖的,可能天气还不够冷);现在大便基本一天一次,开始还能成型,后稀糊;小便
正常;舌苔白;头发脱落的很多,尤其头顶和前额更严重;吃饭偶尔有想呕吐的感
觉,半夜常醒来,过会才能入睡;有时睡觉流口水;人郁郁寡欢,不爱说话,缺乏活力。
请各位大夫共同分析下此病,为何如此难治疗,非常谢谢!!!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8 19:31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0/08 09:30pm 第 2 次编辑]

以下是近几个月的服用药方(按时间顺序):
 第一个医生:
  柴胡20克,黄芩10克,党参15克,半夏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8片,大枣7枚(掰开)桃仁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 3包
===========================================================================
  菟丝子30克、杜仲15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党参15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三七10
===========================================================================
  麦冬10克,五味子5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附子15克,泽泻10克,丹皮5克,桃仁10克,桂枝15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 3包
==========================================================================  麦芽10克,白芍20克,炙甘草20克,茵陈10克 3包
 ========================================================================
  白术100克,枳实20克,白芍30克 2包
 ========================================================================
  白芍60克,炙甘草60克 3包
 ========================================================================
  炙甘草60克,干姜50克,黑附子40克,茯苓30克 5包=========================================================================
  炙甘草120克,干姜100克,黑附片80克,茯苓60克 2包
==========================================================================
  炙甘草60克,干姜120克,黑附子180克 12包
 =========================================================================  桂枝60克,当归60克,白芍30克,桃仁30克,茯苓15克,丹皮5克,陈皮20克,细
辛10克,麻黄20克,黑附子50克 3包
===========================================================================
  当归20克,白芍20克,桂枝20克,炙甘草10克,细辛5克,通草5克,大枣5枚(掰
开),川芎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 3包
===========================================================================
第二个医生:
 柴胡15克 黄芩10克 人参10克 半夏10克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天花粉20克
 干姜10克 附子10克 大黄10克 没药15克 山药40克 牡蛎30克 炙甘草15克
 细辛8克 五味子15克 7包
==========================================================================
第三个医生:
  绵茵陈30克 蒲公英30克 蜂房10克 苍术15克 白术30克 生麦芽30克 炙甘草15克。 三剂。
=========================================================================
 绵茵陈60克 蒲公英30克 蜂房10克 苍术20克 白芍15克 枳壳15克 山楂15克 炙甘草10克 三剂。
===========================================================================
  绵茵陈30克 赤芍15克 枳实10克 生麦芽15克 苍术15克 白术30克 山楂15克 蜂房10克 炙甘草15克 三剂。
===========================================================================
 绵茵陈30克 蒲公英30克 干姜15克 苍术15克 生麦芽15克 枳实15克 山楂15克 党参15克 茯苓20克(捣碎) 生甘草15克 三剂。
==========================================================================
 绵茵陈30克 金钱草30克 凤尾草30克 山楂15克 白术30克 生麦芽15克 炙甘草15克。 三剂。
 =========================================================================
 生麦芽30克 风尾草 香砂养胃丸
=================================
 去年冬季还服用2个多月的桂附地黄丸,立春后服用补中益气丸
====================================
在网上看病之前,曾长期服用过一种治疗乙肝的中成药(抗病毒),97年6月-98年7月和2003年1月-6月,前后约一年半时间。药的主要成分:冬虫夏草,柴胡,丹参等多种中药组成。

作者: 詹姆斯邦得    时间: 2004-10-8 19:36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凉药太凉,热药太热,散药太散,无章法无章法!!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8 19:40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以下处方是现在给我看病的大夫开的:
脾肾虚寒,寒湿中阻.所用方合此方向,可能时机或未切合.我亦从黄疸开始调理.
柴胡40克 黄芩15克 白芍15克 半夏20克 大黄10克 枳实10 枝子10 生姜25 大枣7枚
茵陈30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分温三服.

上方续进三剂。
接下来温阳健脾利湿。
红参10 白术10 苍术10 干姜10 炙甘草10 附子15 茵陈30  三剂。
上方续用三剂。
再用三剂。
茯苓40 白术20 干姜20 甘草20   三剂。
红参15 白术15 干姜15 炙甘草15 黑附片15 柴胡5 枳实5 白芍5   三剂。
茯苓40 白术20 甘草20 干姜40 黑附片30   三剂。
红参15 白术15 炙甘草15 干姜15 黑附片15  三剂。
当归15 桂枝15 白芍15 细辛15 广木通10 甘草10 红参15 白术15 干姜15   三剂。
上方续用三剂。
续用前方三剂。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10-8 19:40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黄芪键中汤原方.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8 19:52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我目前的右肋疼痛和疲倦乏力严重影响我,治疗这么久,为何如此难以消除疼痛,请问右肋疼痛是肝区引起的吗?还是什么别的原因?
恳请大夫们共同会诊下,提出实质性的建议,在下先谢谢了!!!
作者: 惊蛰    时间: 2004-10-8 21:13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本病复杂,肝脾肾皆病,但从肾入手难一时凑功,而脾为后天之本,食物药品都通过脾运转输方能发挥作用,倘后天之本不固,药食皆徒劳无功,在下认为先应健运脾气,从患者便溏来看,应有脾虚夹湿,因此愚以为参芪大补似乎目前不宜,而更从健运着手,化湿兼顾行气,使病人能吃得下饭以养脾气才是当务之急。
苍术12白术15黄连5厚朴15茯苓15陈皮12青皮12木香10怀条20莲子15芡实15扁豆15半夏12建曲10山楂12
此病治起来很慢,不要太着急,情绪急躁于病有害无益。
请指正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8 21:20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0/08 09:32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惊蛰2004/10/08 09:13pm 发表的内容:
本病复杂,肝脾肾皆病,但从肾入手难一时凑功,而脾为后天之本,食物药品都通过脾运转输方能发挥作用,倘后天之本不固,药食皆徒劳无功,在下认为先应健运脾气,从患者便溏来看,应有脾虚夹湿,因此愚以为参芪大 ...
谢谢惊蛰先生,我目前还吃得下饭,饭量不算大,吃饭不香,有时吃饭偶尔想呕吐。
作者: 惊蛰    时间: 2004-10-8 21:32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在下认为只有在脾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药石方能见功,因此调理脾胃一是使您正常饮食(正常排泄)增强体质(恢复正气),二是为以后用药打基础。凡药皆偏性,如果脾胃虚,不仅无治病之效,反伤脾胃,何以养脾胃?在下以为最好的是三餐饮食。而所用之药皆草根树皮之类,果真能补吗?愚以为它不外是增进食欲,以达到以谷气养胃气,方是正道。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10-8 22:36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下面引用由病去如抽丝2004/10/08 07:40pm 发表的内容:
以下处方是现在给我看病的大夫开的:
脾肾虚寒,寒湿中阻.所用方合此方向,可能时机或未切合.我亦从黄疸开始调理.
柴胡40克 黄芩15克 白芍15克 半夏20克 大黄10克 枳实10 枝子10 生姜25 大枣7枚
茵陈30      三剂 ...
我认为很好。
作者: 喻生    时间: 2004-10-8 23:14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肝郁脾虚兼湿热,治以香砂六君丸加茵陈。
作者: 詹姆斯邦得    时间: 2004-10-9 09:33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可以参考:

乙肝之我见
  四川绵阳 蒲志孝

  乙肝就病机而言,系劳损;属于中医“内伤”病的范畴,其症状与中医所称“萎黄”相似。乙肝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一)体力劳动过度,肝为罢极之本,过劳所伤。(二)脑力劳动过度,肝主谋虑。(三)妇女生育过多,失血过多,肝为藏血之脏。(四)长期营养不良。(五)长时间心理失衡,如忧郁、愤怒、恐惧等。(六)先天因素(父母系乙肝患者,胎中感染)。
  由于乙肝较难治,易恶变,往往形成谈乙肝色变的情况。其实,不必过分紧张,只要自身免疫力强,还是不易感染的,经常见到一个家庭中某一成员患乙肝多年,仍与家人同吃住,家人却并未感染,就是极有说服力的证据。《黄帝内经》中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高度的概括。
  乙肝大致可分为气虚、气阴两虚、气血两虚、阴阳两虚等型,兼症则有气虚挟湿、湿郁化热、痰瘀互阻等虚实兼见的症型,但乙肝病的“本”属虚,其“标”则为实。千万不可将标本混淆。如果仅有表抗阳性,而无自觉症状,此类患者最轻;如果既有表抗阳性,而又自觉身倦乏力、消化力减退、头昏、失眠这一类症状者,病情又较重一些;有大三阳,又有肝功能损坏者,这一类患者就比较严重了。如果兼有极度乏力、气短、心悸怔忡、五心烦热、胁痛腹胀、自汗盗汗、遗精、腰痛、月经减少、面色黧黑,此类患者即属阴阳气血皆伤,最难速愈。
  乙肝既属本虚标实,因此在治疗上应以补为主,兼顾其它。气虚者可选用四君子、六君子;挟湿者可选香砂六君子之类;气阴两虚可选人参养营、天王补心;阴虚挟热者可选用一贯煎等;气血两虚可选八珍汤加味、当归补血汤等;阴阳两伤、精血虚损者可选补天大造丸、龟鹿二仙胶等。如标实突出,所谓标实,指以湿热、气滞、痰瘀互阻等病机突出时,可选藿朴夏芩、柴胡疏肝、龙胆泻肝、通瘀煎之类。应注意此病的标实仅是兼夹,切不可作为主导,不然就会犯攻伐太过的错误,应是攻攻补补,不可拘泥一法。
  兹举病例三则,以见一斑:
  彭某某,男,22岁,北京某科研单位职工。
  89年6月因考研昼夜攻读,劳心过度,自觉头昏、失眠、饮食锐减、浑身泛力,经检查患乙肝(大三阳)HBsAg高达1:512,在京治疗两月丝毫无进展,回川来我处求治。患者形容消瘦、面色黧黑、步履蹒跚、语声低微、巩膜微黄、脉象沉弱,显系脑力过用、气血大伤,嘱其停止考研攻读,以绝病源,处以逍遥散、八珍汤、乌鸡白凤丸等加减进退,一月后诸症大减,HbsAg下降至1:32,两月后各项指标消失,追访5年一切正常。此属谋虑太过伤肝,若不潜心静养,单靠药物难收全功。
  李某某,女,40岁,城镇居民。
  患者91年来诊,自述患有乙肝(小三阳)五年,消化力减退、疲倦乏力、脱发、头昏、耳鸣、月经量少、大便无力,经常卡在肛门上,憋得浑身大汗,气短欲绝,经常服清热解毒、润肠通便药,不但无效,各症还加重。患者舌质微红而少津,渴不多饮,脉弱无力,先扶其阳,每日“益元散”2g十余天,胃纳增加,精神好转,但口渴加剧,五心烦热,大便结燥,脉虚数,此为阳复阴末复,改用一贯煎加减,以后两方交替服用,半年左右完全康复,精神焕发,头发乌黑亮泽,肤色白嫩,追访五年,一切正常。
  朱某某,男,47岁,绵阳市游仙镇干部。
  97年11月初诊,自述96年初即感肋痛、疲劳、烦燥易怒,多次检查为乙肝(大三阳),DNA阳性,服清热解毒药数十剂皆无效,因上述症状加剧前来求治,脉症合参属阳气、精血两伤,为处补气温阳补血之“益元散”每日2g,并随症辅以汤剂,一月后,上述症状减轻大半,三月后,肋痛、疲劳、烦燥易怒等感觉完全消失,乙肝各项指标皆接近正常,DNA转阴,头顶脱发处全部长出又黑又硬的新发,精神饱满。98年底追访时,病者自述:“今年工作量倍于往年,异常艰苦劳累,若是以前早已卧床,今年丝毫不觉疲劳,皆得‘益元散’之力”。
  除药物治疗外,乙肝患者一定要清心寡欲,切不可思欲太重,不然药物再好也难奏效。乙肝患者还要加强营养,但并不是什么营养价值高就多吃什么。饮食一定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有些患者纳呆、厌油,饮食就应以素食为主,想吃荤时适当进一点荤,但一定要荤而不腻,如鲫鱼炖汤、清汤丸子、黄豆、花生磨浆煮稀饭,补充营养宜少吃多餐,更要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不然就适得其反。患者病退接受油腻能力强,病重则接受力减弱,越厌油病越重。乙肝由于长期积劳所致,所以治疗、康复所花的时间相对要长,最轻的也须三月以上,稍重者往往须半年、一年,甚至几年才能康复。患者求治心切,服药过多过急,想几下子就痊愈是不现实的,甚至反而加重肝脏负担,使病程延长。婚期在即的乙肝患者,最好把婚期后推,已婚的乙肝患者,待病愈后再养孩子,以免影响下一代。乙肝易转为肝癌,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但绝不是所有的乙肝都会转成肝癌,久治不愈的乙肝患者、重症乙肝患者,身体已严重损伤,具备了恶化的条件,这时如能清心寡欲,抓紧治疗,合理营养,完全可以扭转恶变的势头。要强调一点的是,患者的心理状态十分重要,若整天忧心忡忡,食不甘味,寝不安枕,十分恐惧“患了乙肝会转成肝癌”。恐怕什么名医良药也难奏效。
  以上管见求证于诸同道。

  地址:四川●绵阳临园路中段78号新华小区7幢1-1
  电话/传真:0816-2313399 邮编:621000

作者: 詹姆斯邦得    时间: 2004-10-9 09:34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蒲志孝, 男, 汉族, 1941年生, 四川省梓潼县人。中医副主任医师。历任梓潼县红十字医院院长、梓潼县中医院名誉院长、梓潼县医药卫生学会副理事长、梓潼县政协副主席、绵阳市人大代表、绵阳市政协常委、四川省青年中医学会理事、蒲辅周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其业绩被收入“大陆名医大典”“中国医学文库”“世界名人录”等书。
  他出生于中医世家,为蒲氏中医第四代传人。其父蒲辅周先生,生前曾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中南海门诊部中医组组长、国家科委中医专题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周恩来总理曾评价他是一位“高明医生,又懂辨证法。”是当代杰出的中医学家,被尊为中医界的一代宗师。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在近代医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蒲志孝幼承家训,全面继承了蒲老真传,并遵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之教诲,努力学习各家之长且潜心现代医学,通过几十年的积累,形成了独有的理论体系和辨证思维方法。用于临床屡起沉疴大症,在治疗咳嗽、哮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缺血性心脑病、肝炎、胃炎、类风湿、痛风、痤疮、褐斑、习惯性便秘等方面皆有其独到之处,往往药到病除,深得病家信赖,求治者遍及海内外。经他改进的祖传秘方“蒲氏益元胶囊”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抗衰老作用。用于治疗黄褐斑、脱发、头发早白、贫血、肾虚、性功能减退、痛经、月经不调、习惯性感冒等疗效十分显著,被众多患者赞誉为灵丹妙药。该药获1997年全国保健医药学术研讨会突出贡献奖。
  六,七十年代,通过对数百例过用苦寒、清热,利湿之法而使病情加重的肝病患者的救治,总结写出了“肝气、肝阳虚简论”,该文从理论到实践指出了“肝无虚寒证、亦无温补法”的观点是片面的,此文在1979年第3期《新中医》刊用,并被收入《中医年鉴》,得到了中医界同仁的认可,此论及他的很多学术观点得到了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承及夫人等称赞。经推荐,患早期肝硬化合并高血压的原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院长陈伯钧上将得到了蒲医师的诊治,陈院长1964年作了脾切除,至1972年冬全身浮肿,大便一日三次不成形,饭后轻度神昏,蛋白倒置,每周输10克浓缩人体白蛋白,多方医治,-疗效不显,经蒲医师采用温阳益气健脾法,半月后各症明显好转,蛋白不再倒置,血压得到控制,疗效得到陈院长等的肯定与赞扬。
  2000年9月应原国防大学政委李德生家属邀请,赴西安参加对李老的抢救工作。借助于现代医学的检测方法准确辨证,精当用药,使当时已昏迷、高烧4天之久高龄(84岁)老人转危为安。并与西医同道一起成功互送李老安抵北京,入住301医院继续治疗。入院时检查所有生理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军委卫生部领导在抢救工作总结会上,肯定了他作出的贡献。国防大学并向梓潼政协致了感谢信。
  2000年9月下旬,在京抢救百岁老将军童陆生。当时童老已下达死亡通知月余,24小时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余焰。童老在鼻饲中药一小时后竟奇迹般清醒过来。以后几天,精神明显好转,仅偶尔使用呼吸机,童老家属惊叹有“回天之效”!
  2001年两次应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之邀,赴武汉抢救原武汉军区副政委叶明。叶系帕金森氏病,京,汉多家医院皆认为无法救治。经蒲医师处方用药后,在一天之内止住滑泻,一月后全身状况明显好转,在不到两月的时间内竟可坐圈椅短暂的活动。家属惊叹创造了奇迹!
   为了更好的发扬其父蒲辅周先生的学术思想,1981年他在《山东中医杂志》创刊号上发表了《蒲辅周医话。论调神》,此后《医话》在《山东中医杂志》上连载了三年之久,中医界同仁认为该书与《蒲辅周医案》珠联璧合,是阐述蒲老学术思想的佳作。
  1991年5月在《山东中医杂志》发表“附子、肉桂、干姜保胎举隅”,为阳虚,湿胜孕妇保胎另创新法。
  1992年他的论文“认真学习,认真实践的一生”荣获《齐鲁杯》第一届中医药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0年4月出席了“2000年生命科学及临床医学国际会议”论文“乙肝之我见”被翻译成英文介绍至海外。
  VOI.23NO.2.Junc《中医杂志》发表了“温阳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2002年4月出席全国疑难杂症诊疗经验研讨会,论文“益元散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被评为一等奖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10-9 11:24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谢谢,詹姆斯邦得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9 19:56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谢谢诸位大夫们!!
请问詹姆斯邦得先生,我的病您认为(乙肝)严重吗?有好几个医生说我的乙肝不严重,不需要治疗,因我的化验单2对半是2,4,5阳性,按西医说法是产生了抗体,属于恢复阶段,只不过是略有残余黄疸(因而疏忽了治疗)。
请问惊蛰先生,我的病您认为至少要多长时间才能基本治愈呢?病情严重吗?请不妨直说,没有关系的,几年前比现在还更糟糕,现在正在往好的方向恢复!
同时也非常感谢wonghaishui, 喻生2位大夫!!  
目前情况:
舌苔:偏白
大便:今早开始大便成型,颜色深褐色,后较湿,稍微成型,色淡黄。
乏力略有缓解,其它没很大感觉。
现晚上入睡较晚(11点半左右),半夜一定要醒来一次。
  

  

作者: 古墓厉影    时间: 2004-10-9 21:22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未交代六年前是何手术?
作者: sajzhexuan    时间: 2004-10-9 22:02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愚意本病乃伤寒之少阳、太阴并病也。少阳既已运枢不利,久则伤及太阴,阳运转阴,故病势缠绵矣。诸医虽工,然惜唯重阴阳,忽乎气血,致功亏一溃也。可按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合方出入,庶乎将有得。
柴胡12 桂枝10 干姜10  天花粉3 牡蛎6
茯苓10 当归10 川芎10  赤  芍6 白术12
泽泻6  枳壳10 白芍10  炙甘草6
不知当否?置诸高明。
作者: 惊蛰    时间: 2004-10-10 09:54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很难说一个具体的痊愈时间,根据以前的经验,至少得三个月症状才能全面解除,这只是我个人的体会,亦有高明者辨证用药精确效捷,疗程远少于此。
作者: starcraft    时间: 2004-10-10 22:36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下面引用由詹姆斯邦得2004/10/09 09:34am 发表的内容:
蒲志孝, 男, 汉族, 1941年生, 四川省梓潼县人。中医副主任医师。历任梓潼县红十字医院院长、梓潼县中医院名誉院长、梓潼县医药卫生学会副理事长、梓潼县政协副主席、绵阳市人大代表、绵阳市政协常委、四川省 ...
向蒲辅周老致敬!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11 10:37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苍术12白术15黄连5厚朴15茯苓15陈皮12青皮12木香10怀条20莲子15芡实15扁豆15半夏12建曲10山楂12
惊蛰大夫,您好!我准备用以上处方,但不知先吃几剂?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昨天晚餐吃的很少,今早大便量少,但成型,色黄。恳请先生回复,谢谢!



作者: 惊蛰    时间: 2004-10-11 15:33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先用两剂试试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11 16:13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0/11 08:55pm 第 2 次编辑]

先生,我刚才正好先抓了2包。莲子药店没有,是平时熬汤的那个吗?(白白的,园园的,裂个小口)。准备明天服用,服用后及时反馈,请先生多多关注,非常谢谢!!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13 12:03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0/13 12:10pm 第 2 次编辑]

昨天稍微受凉后,中午和傍晚2次腹泻。早上大便也较稀糊。
今天早上醒来了,不想起来,感觉浑身无力。(5点左右醒来后久迷迷糊糊的,似睡非睡)
请问头部脱发部位,用生姜擦是否对头发生长有益处?谢谢!


作者: 惊蛰    时间: 2004-10-13 13:23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上方:苍术12白术15黄连5厚朴15茯苓15陈皮12青皮12木香10怀条20莲子15芡实15扁豆15半夏12建曲10山楂12     再加干姜10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13 15:15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下面引用由惊蛰2004/10/13 01:23pm 发表的内容:
上方:苍术12白术15黄连5厚朴15茯苓15陈皮12青皮12木香10怀条20莲子15芡实15扁豆15半夏12建曲10山楂12     再加干姜10
请问吃几包?
作者: 惊蛰    时间: 2004-10-13 17:21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两剂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15 12:17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下面引用由惊蛰2004/10/13 05:21pm 发表的内容:
两剂
先生,这药我刚才喝,差点吐出来(还有些没喝完),怎么回事?
作者: 惊蛰    时间: 2004-10-15 13:53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药是决不会致吐的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10-16 11:31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我想此药应煎水少点。水应少点,别太多。脾虚湿热加食积用的。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10-16 11:35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脾虚湿热,是湿不是湿热。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17 08:56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先生:您好!
药已经吃完了。
昨天大便2次,早上一次稀糊,晚饭后服药不久又一次,这次更稀糊。(不知是否跟用药有关)
今早大便一次,稀糊。
昨天吃饭吃到后面想呕吐(有时吃快肉,可能肉有异味,也引起想呕吐的感觉)
请先生续诊!谢谢!

作者: 伤寒论叶天士    时间: 2004-10-17 09:54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下面引用由惊蛰2004/10/13 01:23pm 发表的内容:
上方:苍术12白术15黄连5厚朴15茯苓15陈皮12青皮12木香10怀条20莲子15芡实15扁豆15半夏12建曲10山楂12     再加干姜10
本药应不会至吐,应是病的事,吃几计就好了。
作者: 惊蛰    时间: 2004-10-17 10:10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在下思索很久仍认为本药是不会致吐的,恐脾气虚,不任药食,拟原方去木香减黄连为3克,再加灶心土25克
请指正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17 10:16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上方:苍术12白术15黄连3厚朴15茯苓15陈皮12青皮12怀条20莲子15芡实15扁豆15半夏12建曲10山楂12干姜10灶心土25克
是这样么?先生,就前天中午吃药时想呕吐,后来没有了。请问上方吃几剂?

作者: 惊蛰    时间: 2004-10-17 11:21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两剂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10-17 12:08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再将现在的症状,填一下问单。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17 16:38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0/17 04:43pm 第 1 次编辑]

1、请详细填写下列条目——
  
   性别 男    年龄 32  职业 职员  婚否
   身高 1。66 体重 105 肤色  白   籍贯
  
   主要症状:疲倦乏力,右肋疼痛,睡眠不太好,精神状态较差,脱发,头昏(没有开始那么昏了,现在注意力有所集中),人偏瘦。
   发病经过:我于六年前一次手术后(手术中流了不少血),术后未很好调养和休息,导致肝功异常,2对半检查2,4,5阳性(现在也是),转氨酶升高(80左右)出现黄疸(大概在50左右),休息一个月后转氨酶正常,但黄疸就是反反复复难以恢复到正常(总在30左右徘徊)。手术前我的肝功能一贯正常,2对半好象是1,5阳性(93年化验还是阴性),开始服用过熊去氧胆酸片。
  99年4月至2001年4月年间没有治疗。
  2001年4月症状明显,右肋疼痛,影响休息(常常半夜醒来,又难以入睡)胃口不好,疲乏,精神状态很差,人很抑郁,这几年头发在不知不觉中掉了很多(现在头发稀疏,尤其头顶部位)。后在当地吃过中药和消炎利胆片,胆唯它,效果不佳。
  2003年一月开始又吃了半年中成药,接着服用了护肝胶囊。后又于2003年11月在网上求助中医治疗至今,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发现现在性欲越来越淡,营养不太好,所以配合治疗上有一定困难。
   西医病名:乙肝,黄疸
   面色:白
   眼象:巩膜内偏黄
   舌象:偏白苔,中间白苔中夹杂黄苔,苔薄,中间苔稍厚。
   脉象:把不好
   2、请选择下列身体部位所具症状——
   耳:
   目:偏昏花(可能电脑看多了)
   口:无味
   鼻:
   咽:
   胸:
  
     乳:
   胁:右肋肝区部位隐隐疼痛(时间有很长了)
   腹:稍涨
   外阴:
  
     心:
   心下:
  
     胃:偏胀,偏满
   头:昏(没有开始那么昏了)
   项:
   肩:
   臂:
   手:原来冬天很凉,现在暖暖的
  
     背:
   腰:
   腿:
   膝:
   足:没有原来那么凉了
  
     跟:
   足趾:
   3、请选择与下列项目对应的身体状况——
   饮:喜温
   食:偏少,厌油腻
   睡眠:睡眠质量较差,易醒,多梦
   大便:一日一般一次,这2天一天2次,一般都粘,湿,稀糊。稍受凉或饮食不注意,就腹泻,肠胃不太好。
   小便:喝水多次数多,早上起来或喝水少情况下小便色黄。
   4、请回答身体经常有如下哪些症状——
  怕冷,乏力倦怠,少气懒言,嗜卧,站立觉累。
   5、七情何者为重——
   忧郁,思虑

记得多年前做过B超:脾稍大。肝,胆皆正常。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10-17 17:43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我认为是脾虚加湿,是主症。由于手术,失血,使肝不藏血,肝的疏泄功能不及,肝无血养,则疼,不疏则脾虚,湿阻。肝血不足,则卧不安。脾虚则易至肺虚,肺卫虚则怕冷,无力,懒言。脾阳虚则,微饮生冷,则泄,湿性粘腻。
故用成药可用,人参归脾丸和逍遥丸和用。请指正。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17 18:44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请各位大夫给些意见,如果能用成药自然最好,因为我煎药不是很方便。谢谢了!
作者: starcraft    时间: 2004-10-17 20:34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可将人参养荣丸和越鞠保和丸搭配使用。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19 22:48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白芍15木瓜12香附12青皮12陈皮10苍术15三棱6文术6扁豆15刺蒺藜12山楂12麦芽12炮姜10茯苓15公丁香4元胡15黄芪20
惊蛰大夫又给我开了这个方子,请各位大夫给看看,谢谢!
作者: 胖大海    时间: 2004-10-19 23:31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是否喜唾?唾不尽?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20 12:29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下面引用由胖大海2004/10/19 11:31pm 发表的内容:
是否喜唾?唾不尽?
是睡不尽还是唾不尽?
睡眠至少在11点到12点间才能入睡,半夜一定要醒来一次,早上醒来不想起来,感觉浑身无力,在似睡非睡中。
不喜唾,没有什么唾不尽。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22 12:35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苍术12白术15黄连3厚朴15茯苓15陈皮12青皮12怀条20莲子15芡实15扁豆15半夏12建曲10山楂12干姜10
惊蛰大夫:您好!
上方2包药已经吃完了,这2天大便都在2次,都很稀糊,请问接下来是吃您开的那个新方子吗,吃几剂呢?

作者: 东方先生    时间: 2004-10-22 18:16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关于你的症状诊断,可到我为你写的文章里看看,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8&topic=379&show=0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0-24 19:43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0/24 07:46pm 第 1 次编辑]

今早大便较干燥,基本成型,深褐色,舌苔偏白,中间夹杂些黄色,舌苔不厚,偏湿。
惊蛰大夫开了药方如下:
草果仁10槟榔12厚朴15藿香12茯苓15三棱6我术6木瓜15白芍15香附12青皮12元胡15山楂15麦芽15刺蒺藜12枳壳12防风10    2剂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10-24 20:00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湿久不去,皆肾阳虚作怪。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1-1 12:36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草果仁10槟榔12厚朴15藿香12茯苓15三棱6我术6木瓜15白芍15香附12青皮12元胡15山楂15麦芽15刺蒺藜12枳壳12防风10    2剂
惊大夫:因前段时间工作较忙,所以昨天才开始服用上方。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1-2 11:09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惊大夫:您好!
药已经吃完了,大便较稀糊,舌苔偏白,较厚,其它还没什么感觉,因您的手机号码忘在家了,所以不能与您联系,请见谅!接下来该如何?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1-2 19:46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苍术15草果仁10厚朴15陈皮12青皮12茯苓15藿香12防风10荆芥10佩兰15腹皮15肉桂8乌药12      2剂

这个方是温燥寒湿行气理气的方

作者: laozhongyi2    时间: 2004-11-2 21:59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黄疸,中医认为从“湿”得之,然而化湿,首在脾胃。所以万变不离其宗,总以健运脾胃为治疗根本大法。但是,健运脾胃,并非单纯补益脾胃,而是使脾胃气机斡旋正常,升降有序。
  从患者舌象看,“偏白苔,中间白苔中夹杂黄苔,苔薄,中间苔稍厚”,就很能说明该病的特点,是湿中有热。具体分析,是白苔为主,说明以湿为主;中间夹杂黄苔,说明热不重,而且黄疸也并不很深,只是50个单位左右,这就足以说明该病人的黄疸是以湿为主,裹有少量热邪。
   至于口淡无味,胸闷,腹稍胀,外阴痒,心烦,心下闷,胃偏胀,偏满,头昏,均说明脾胃气机不利,升降失序----其中脾气不能健升,胃气不能和降,兼而导致湿热下注外阴。口淡无味,有时候是湿邪过剩的表现,并不一定是脾虚,所以上述症状均只能说明气机不畅,而不能说明是脾胃虚弱。加上右肋肝区部位隐隐疼痛,请注意是“隐隐作痛”,说明是肝虚痛证,结合患者睡眠差,易醒,多梦,应该考虑肝血虚。便血,乏力倦怠,少气懒言,当然可以说是气嘘表现,加上饮喜温,手足冷,可以说是阳虚症状,可是考虑到标证是湿热,所以不宜过多治本。食偏少,厌油腻,是湿邪客胃。
    要知道,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肝血虚及阳虚等症状的改善不能脱离脾胃正常的升降功能去别求之。因为脾胃健,饮食正常,才能通过食物、药物进补。这是治疗这种疾病的根本。所以不能用药太过苦寒,因为病位是脾胃,而且有本虚之虑;又不可过于温热,因为标证是湿热。所以首先是醒脾化湿,和胃降逆以运脾胃。待脾胃开,通过食补,来调节阴阳平和。
   方用清瘟败毒饮合逍遥散化裁:
   黄芩10   滑石10   茵陈30   栀子10
   柴胡6    黄柏5    白蔻10   砂仁10      
   云苓10   葛根10   藿香10   法夏10
   白术10   当归10   防风6    菖蒲10
   将上述药物分成两块,主要是方便患者根据自己的舌苔情况决定加减。
   可能有人质疑方中黄柏,但是这种黄疸合并有湿热下注,不用少量黄柏不能治疗痊愈,所以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予以运用,黄疸消退后,就可去掉,不要因为自己有所谓性冷淡问题就惧怕用黄柏,仔细观察自己的小便就可以知道黄柏该怎么用了。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1-3 09:51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非常感谢laozhongyi2大夫!!
黄疸消退以什么为标准呢?我原来化验有时黄疸指数也是正常的,搁段时间又偏高了,不稳定。
将上述药物分成两块,主要是方便患者根据自己的舌苔情况决定加减。--什么意思?
请赐教!!
作者: 中医治肾炎    时间: 2004-11-3 11:47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分析有理,略加修正.帖文第一句"黄疸,中医认为从“湿”得之"前应加"此"字.
作者: laozhongyi2    时间: 2004-11-3 18:33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1、黄疸消退以什么为标准呢?我原来化验有时黄疸指数也是正常的,搁段时间又偏高了,不稳定。
答:当然是以肝功能化验为标准!当黄疸指标(总胆红素)低于30个单位时,医生用肉眼就不容易分辨(主要是老年患者眼角有脂肪沉积的话,就较难分辨,不过通过其分布的部位,有的还是可以区分的),所以叫做隐性黄疸;当黄疸指标(总胆红素)高于30个单位时,一般就可以通过巩膜及小便看出黄染来了;当黄疸指标(总胆红素)高到60个单位时,一般皮肤就看起来比较黄了。如果黄疸时高时低,正说明脾胃功能没有调试到最佳状态。
2、将上述药物分成两块,主要是方便患者根据自己的舌苔情况决定加减。--什么意思?
答:因为黄疸病的湿和热,在脾胃功能的恢复上是矛盾的----过于化湿,容易生火化热;而过于清热,容易伤脾胃而助长湿气。所以用药要灵活,根据湿与热的比例,调整清热药和化湿药的比例。而化湿药在上方中以右下方的十味药物为主,清热药在上方中以左上方的六味药为主。由于你是网上咨询,所以我不可能亲自根据你舌脉症状的变化调整,而需要你自己根据情况适当加减。
   以上仅供参考,如果自己拿不定主意,请还是听你自己的大夫的。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1-3 19:09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非常感谢laozhongyi2大夫的详细解答!!
我自己加减药,不太可能(怕出问题),网上视频看舌苔可以吗?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1-3 19:44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下面引用由laozhongyi22004/11/02 09:59pm 发表的内容:
  黄疸,中医认为从“湿”得之,然而化湿,首在脾胃。所以万变不离其宗,总以健运脾胃为治疗根本大法。但是,健运脾胃,并非单纯补益脾胃,而是使脾胃气机斡旋正常,升降有序。
  从患者舌象看,“偏白苔,中 ...
惊蛰 16:30:48
这段论述非常正确,用药思路也非常对,只是个别药似有商榷处。首先,重视脾胃的观点是非常对的,任何病的治疗都离不开保胃气,此为后天之本,脾土一败则药食无功。但方中苦寒药似嫌多,脾胃不健,水湿不化,湿郁固可生热,且湿热还可下注形成下焦湿热,但用苦寒药必要辨明是否已化热,要点在:小便是否黄,灼热,舌苔是否黄。是,则用苦寒既清热又燥湿确为对证,若不黄,为防止化热,也可用苦寒药,但量就不能太大。上方似乎用量有过大之嫌。防风一味用的妙,因风能胜湿,风药(防风)除湿又可疏肝,升发脾之清气,以防湿邪下注,还可推动药力。
另外,中医其实不是治病,而是治人。一个症状,既可能是热所致也可能是寒所致,不可一概而论。比如性冷淡,据我体会,肾虚者反较少,更多的是湿热下注,病人往往以为肾虚,过用温补药,反而加重病情。
作者: thistom    时间: 2004-11-3 19:48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楼主你好,我也是乙肝.最近学中医.
你245阳性不是乙肝,因为有抗体.只要调理脾胃,注意休息,不出几月就可以全愈.不可用过于猛的药. 现在是关键时刻,不可错失良机,否则可能会转化为乙肝.
我打听许多中医治好乙肝三阳转阴的许多病例,其中有不少在全部转阴前是五个全部阳性,进而全部转阴, 有的不注意而停药则前功尽弃.
作者: lianmail    时间: 2004-11-3 21:58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补脾胃是关键.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1-5 16:44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感谢thistom,lianmai2位,祝thistom早日康复!!
苍术15草果仁10厚朴15陈皮12青皮12茯苓15藿香12防风10荆芥10佩兰15腹皮15肉桂8乌药12      2剂
上方吃后,肚子有饥饿感,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昨天晚饭吃的较多,大便基本成型,深褐色,舌苔没有原来厚了,好像也不那么白了,精神有所好转,右肋依旧不适,腹涨好些了.因为受凉,感冒了,惊大夫说先治疗感冒,开了感冒药如下:
荆芥12防风12桔梗15苏叶12前胡12白前15枳壳12半夏12陈皮12   自己加生姜3片

作者: 阴阳之道    时间: 2004-11-6 16:08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情况好转,药已对证。该病案我读后在网下思考良久,今一试,冀有所助。
本案术后调养不当,加之长期性格忧郁、思虑,肝失条达,肝郁侮脾,脾失健运,湿浊不化。肝郁则见右胁疼痛;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则见纳差,易腹泻,消瘦,睡中时流口水,大便溏糊。浊阴不降,清阳不升则头晕神疲;湿浊下注则外阴瘙痒;黄疸亦因湿浊中阻不化。苔白厚滑亦为湿证。然肝郁不解则脾之健运无日。观诸高明用药健脾逐湿之品多而舒肝之品甚少,愚以为治以舒肝逐湿并重何如?惊先生方中酌加舒肝之品可乎?
且“病去如抽丝”先生也应调节情志,把自己从忧郁、思虑中解放出来。若忧郁思虑不减,则药亦乏力。
请诸高明指正。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1-6 16:24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1/06 04:52pm 第 4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阴阳之道2004/11/06 04:08pm 发表的内容:
情况好转,药已对证。该病案我读后在网下思考良久,今一试,冀有所助。
本案术后调养不当,加之长期性格忧郁、思虑,肝失条达,肝郁侮脾,脾失健运,湿浊不化。肝郁则见右胁疼痛;脾失健运,湿浊内生则见纳差, ...
非常感谢“阴阳之道”大夫的宝贵建议!!
我何尝不想从忧郁,思虑中解脱出来,无奈病魔长期无情折磨,然而又非常幸运的在此得到热心的中医大夫的帮助,使我从新看到了希望!!在此再次向这些大夫们表示衷心的谢意!!
今天午饭过后,总是咳嗽(昨天没什么),鼻塞有所好转,喉咙的不适和痰稍微好些。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1-9 16:31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1/09 08:30pm 第 1 次编辑]

惊蛰 19:50:45
再咳的话用这个方:半夏12厚朴15牛蒡子10僵蚕12防风12白前15香附12茯苓15陈皮12自己加生姜3片
惊蛰 19:55:48
苍术15厚朴15陈皮12佛手15元胡15郁金15香附12草果仁10茯苓15腹皮15青皮15山楂15麦芽15防风10两剂
惊蛰 19:56:13
这个药是疏肝气除脾湿
惊蛰 19:56:40
在咳嗽好了后才用
惊蛰 19:57:29
注意化热,如果出现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结则停一停
惊蛰 19:59:58
因为在上方中苍术草果是辛温药,容易化热,但脾湿未除仍可用之
惊蛰 20:01:08
精神不好易疲倦是肝病最常出现的症状,这个症状的改善就慢了
静心 20:10:44
这个过程要较长
惊蛰 20:01:41
是的
惊蛰 20:02:13
先除湿以复脾运
惊蛰 20:02:40
以舌苔变薄大便成形为指针
静心 20:11:55
又有个大夫留言,您看到了吗,就是阴阳之道大夫。
惊蛰 20:03:58
我看过了,他说的很有道理,这次我也加重了疏肝药


作者: 惊蛰    时间: 2004-11-9 19:20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病去如抽丝,在吗?今天下机时忘了关qq,那个药: 半香15克,大黄20克 ,不知道是谁开的,谁能及时联系病去如抽丝,请告知我,急盼,谢谢。我的 uc:73328337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1-15 13:12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1/15 06:31pm 第 1 次编辑]

惊蛰 11:08:20
现在的主症?舌苔(舌苔厚薄、颜色、舌头颜色?)?大小便?口渴否?食量?
静心 13:06:34
主症:右肋疼痛稍微缓解点,没原来那么痛了;总的来说乏力感和精神状态还不是很佳(比原来好些,昨天早上起来感觉较好,原来早上起来是无力,不想起来,今天又有点);眼睛内可以看到有点黄;眼睛下有黑眼圈;头发几天不洗很多油,脱发;
舌苔:偏白色,中间夹杂黄色,中间苔稍厚些,其它部位不算厚吧,舌质淡红色。
大便:昨天和今天还没有解,前天大便时,开始还基本成型,后稀糊,粘,湿,色深。
小便:早上起来黄些。一般情况下不黄。(喝水少和劳累后较黄)
不口渴。
食量:还不是很大,一般。
惊蛰
湿邪未除,继续燥脾除湿:草果仁10苍术15藿香15佩兰15元胡15香附12佛手15腹皮15茯苓15黄连3山楂15麦芽15建曲10   等大便成形,舌苔再退时就再变药以疏肝为主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11-15 14:29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脾虚寒湿,气不摄血。
作者: guxuelin2003    时间: 2004-11-16 19:46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此肝邪犯胃,内有寒湿。须知肝病当先实脾。
作者: 惊蛰    时间: 2004-11-17 15:37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实”字须活看,并非参芪补益才叫实脾,凡能有助恢复脾运功能者都可叫实脾,有湿燥湿,有热清热,有寒散寒,引伸开去,凡病皆为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可因虚病,亦可因实病,凡治皆为恢复五脏六腑功能,或补或攻,人参用于虚者可补虚而复脾运,大黄于实者可泻实而复脾运,二者虽用药指征迥异,但其在治疗功效方面并无本质的不同。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1-18 12:18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惊蛰 11:43:00
疏肝健脾:柴胡20枳壳15香附12当归15白芍15川芎15白术15陈皮12青皮12元胡15山楂15麦芽15茯苓15木瓜12        两剂
作者: guxuelin2003    时间: 2004-11-19 15:08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肝病当先实脾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1-26 17:00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苔:舌苔淡白,没有原来那么白了,苔薄。
右肋:还是不舒适,隐隐疼痛。
大便:还是有些稀糊,不成型,粘,湿。
小便:还好,稍黄。
胃口:一般
惊蛰 17:13:21
柴胡15当归15白芍15川芎15党参15白术15茯苓20山楂15麦芽15苍术12陈皮12青皮15半夏12莲米15扁豆15防风12       2包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1-30 12:20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今天情况:
大便:成型,较干燥,色黑,量少。昨天基本成型,较粘湿。
小便:稍黄。
舌苔:偏白,苔薄。
胃口:一般
右肋:还是不适,胀也有点,隐隐疼痛。
睡眠:早上6点左右醒来后,难以入睡,迷迷糊糊到天亮。
精神状态:一般,有点抑郁。
惊蛰大夫随后开了下方:
惊蛰 12:01:01
苍术15陈皮12青皮15莲子15茯苓15黄连4佛手20当归15川芎15元胡15郁金15半夏15山楂15麦芽15柴胡15枳壳15           2包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11-30 14:51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开提肺气。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1-30 18:00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惊蛰处方有效,不妨再继续服用,观察一段时间。
我对网络诊病没有太多的经验,不妨请三七诊治一下,不行再说。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1-30 18:23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类疾病,没有点非常手段,普通汤剂似乎很难从根本取效,患者服药就好,不服药就不好。建议惊蛰可否考虑使用些毒药,当然,这也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网络诊病难就难在这里。
如果针药结合,效果更好。
针灸可以选用泻太冲,间使透内关,三阴交。

作者: 惊蛰    时间: 2004-11-30 20:10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感谢各提点,五先生说需非常手段,普通方剂难以建成功,在下亦常想是否病重药轻,只是对毒药类药物的运用欠缺经验,不敢冒然施用,还请明示。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4 10:40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控涎丹配附子理中丸。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2-4 12:26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2004/11/30 06:23pm 发表的内容:
这类疾病,没有点非常手段,普通汤剂似乎很难从根本取效,患者服药就好,不服药就不好。建议惊蛰可否考虑使用些毒药,当然,这也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网络诊病难就难在这里。
如果针药结合,效果更好。
针灸可以 ...
谢谢五大夫的关注和宝贵建议!!您说针灸配合的话效果更好,那一般要针灸多长时间呢?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4 15:42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是需要有个过程的,在有些时候,单纯的药物治疗此类疾病(积聚)难免有不足之嫌。
当然,针灸也要找到高明的医生,那种见胁痛就刺章门,泻中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大夫”最好远离。
祝你好运!
作者: 一鹤    时间: 2004-12-4 16:40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审证不细 病轻药重 加减不当 自堕其功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2-4 17:39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2/04 05:41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一鹤2004/12/04 04:40pm 发表的内容:
审证不细 病轻药重 加减不当 自堕其功
谢谢一鹤大夫!!能否再进一步说清楚些,不太理解上述话的含义。
作者: 一鹤    时间: 2004-12-4 22:50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一鹤在 2004/12/04 10:54pm 第 2 次编辑]

粗略看了一下医案,病起于大失血后,气血双亏之相昭然。
肝脏体阴用阳,主藏血,为刚脏,喜柔润。
以前数十个方剂都属乱治,没有加重已经万幸。
惊蛰兄接手后,脾阳渐复,所以有大便成型的佳相,然而血分仍未照顾,一憾也。开破之药太重,自掣其肘,二憾也。
以前曾用过黄连,出现伤阳之象,而呕恶便泄,何以最近药中再次加入黄连,须知脾阳刚复依然脆弱,肝阴尚亏,怎敌苦燥,这几日病当反复。可拭目以待。
作者: 惊蛰    时间: 2004-12-5 00:21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一鹤兄言之有理,总的来说患者是本虚标实,本虚在大失血后气血两虚,标实在脾胃功能不健,湿滞血瘀。由于接诊时患者有腹胀便溏,舌苔黄白相间而厚,显系脾不运化,湿滞于内,故先予治脾,以腹平便调苔退为的,所以在燥湿药中加少量黄连厚肠,兼除湿郁之热。在下的思路是:第一阶级先健运脾胃(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不健药石无功),这个阶级分两期,前期先用温燥芳化苦辛通降燥湿,以便调纳增为期,在这基础上再予甘淡实脾(在下认为脾不宜呆补而以健运为贵,故推崇甘淡法山药、扁豆、芡实、莲子等)兼疏肝。第二阶级,在脾胃健运之上采用养肝柔肝疏肝(当归、白芍、木瓜、佛手等)。第三阶段,考虑患者瘦弱又兼失血,拟肝脾肾同治,以佛手、香元等理气而伤正之虞,以扁豆、芡实、莲子、元肉等健脾而无壅补之弊,以肉桂、补骨脂等温而不燥以发生生之气。
当然,这些都是在理论上初步设计,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并未象设计的那样发展,而且用药也没有严格按照最初想的那样,一鹤兄所言开破之力太大,确值得考虑。再次感谢提点。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5 09:43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其实都是痰饮为病,此种泄泻用这种方法止住,不见的是什么好事。
要真是虚证,这类方剂:

 第一个医生:
  柴胡20克,黄芩10克,党参15克,半夏10克,炙甘草10克,生姜8片,大枣7枚(掰开)桃仁10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 3包
===========================================================================
  菟丝子30克、杜仲15克、白术30克、茯苓15克、黄芪30克、当归15克、党参15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三七10
===========================================================================
  麦冬10克,五味子5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附子15克,泽泻10克,丹皮5克,桃仁10克,桂枝15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 3包
==========================================================================  麦芽10克,白芍20克,炙甘草20克,茵陈10克 3包
 ========================================================================
  白术100克,枳实20克,白芍30克 2包
 ========================================================================
  白芍60克,炙甘草60克 3包
 ========================================================================
  炙甘草60克,干姜50克,黑附子40克,茯苓30克 5包=========================================================================
  炙甘草120克,干姜100克,黑附片80克,茯苓60克 2包
==========================================================================
  炙甘草60克,干姜120克,黑附子180克 12包
 =========================================================================  桂枝60克,当归60克,白芍30克,桃仁30克,茯苓15克,丹皮5克,陈皮20克,细
辛10克,麻黄20克,黑附子50克 3包
===========================================================================
  当归20克,白芍20克,桂枝20克,炙甘草10克,细辛5克,通草5克,大枣5枚(掰
开),川芎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 3包
===========================================================================
第二个医生:
 柴胡15克 黄芩10克 人参10克 半夏10克 桂枝15克 白芍15克 天花粉20克
 干姜10克 附子10克 大黄10克 没药15克 山药40克 牡蛎30克 炙甘草15克
 细辛8克 五味子15克 7包
==========================================================================
第三个医生:
绵茵陈30克 蒲公英30克 蜂房10克 苍术15克 白术30克 生麦芽30克 炙甘草15克。 三剂。
=========================================================================
 绵茵陈60克 蒲公英30克 蜂房10克 苍术20克 白芍15克 枳壳15克 山楂15克 炙甘草10克 三剂。
===========================================================================
绵茵陈30克 赤芍15克 枳实10克 生麦芽15克 苍术15克 白术30克 山楂15克 蜂房10克 炙甘草15克 三剂。
===========================================================================
 绵茵陈30克 蒲公英30克 干姜15克 苍术15克 生麦芽15克 枳实15克 山楂15克 党参15克 茯苓20克(捣碎) 生甘草15克 三剂。
==========================================================================
 绵茵陈30克 金钱草30克 凤尾草30克 山楂15克 白术30克 生麦芽15克 炙甘草15克。 三剂。
 =========================================================================
 生麦芽30克 风尾草 香砂养胃丸
吃完早应该可以见效。如果是阴虚的话,这么大剂量的姜附,恐怕到不了第三次变方就要出问题了吧:炙甘草60克,干姜120克,黑附子180克 12包,请注意,这次是12包。
痰饮有湿痰和燥痰之分,治法截然不同。可以参考王梦英医案的治法。
另:此案还夹有淤血。


作者: 五积散    时间: 2004-12-5 09:48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当用丸剂消磨,缓攻,或者调理三天,泻一天,要配合针灸的。
从通络的角度来说,药不如针。
作者: haozi    时间: 2004-12-6 21:39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我觉得这位患者,不如找一位本地区的中医院!
因为网上看病实在是有诸多不便因素!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而现在却缺少了很多!您的病情又很复杂!我不是说惊蛰先生不好!只是觉得应该找一个好一点的医生系统的治疗!
不只您是否在山西,如果在,我可以给您推荐医生!
希望您能早日康复!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12-6 22:34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如果你相信偶的话,请再将现在的问单填一填。
作者: 葛根汤    时间: 2004-12-7 00:33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建议:请三七生先生看一下。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2-7 18:00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2/07 06:01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haozi2004/12/06 09:39pm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这位患者,不如找一位本地区的中医院!
因为网上看病实在是有诸多不便因素!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而现在却缺少了很多!您的病情又很复杂!我不是说惊蛰先生不好!只是觉得应该找一个好一点的医生系统的治疗 ...
非常感谢您的好意和关注!!可惜我不在山西。现实中我看了不少医生,效果不理想,所以才到网上求助!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2-7 18:06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2/07 06:13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wonghaishui2004/12/06 10:34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你相信偶的话,请再将现在的问单填一填。
非常谢谢wonghaishui大夫的长期关注!!如果您对惊蛰大夫所开药方和治疗思路,有不同的见解,请说!!
症状基本主要还是那些,后面有现在主要大概的症状。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2-7 18:07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下面引用由葛根汤2004/12/07 00:33am 发表的内容:
建议:请三七生先生看一下。
感谢您的建议!!三七先生曾经给我看过。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2-7 18:11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大便:昨天大便稀糊,今天还没有。
小便:早起较黄,平时还好。
右肋:今天感觉好像没有那么痛了。
舌苔:白中夹杂的黄色较为明显了,苔薄,舌质淡红。
胃口:一般。
腹胀:不太胀。
精神状态:有点抑郁。
惊蛰大夫今天所开药方如下:
惊蛰 18:05:12
木瓜15当归15元胡15土蹩虫10苍术15白术15苡仁20茯苓15芡实15莲子15陈皮12青皮12木香10防风6荆芥6楂肉15麦芽15黄连3   2包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12-7 21:44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肝脾之过,是可定的,加重治肝。
白术30克 ,白芍20克, 陈皮15克, 防风12克,厚朴3克,
紫苏梗5克,升麻3克,柴胡3克,香附12克,秦皮6克,泽泻6克。
作者: wonghaishui    时间: 2004-12-9 10:25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当归15
不可用,看似补血,柔肝,实则,
润肠通便:主治血虚肠燥便秘,湿盛肿满,大便泄泻者忌服。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2-10 18:31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2/10 06:57pm 第 1 次编辑]

这2天情况:
大便:没有大便。
小便:稍黄。
胃口:比前2天稍好些。
苔:苔稍白中间黄,苔薄。
右肋:稍好些,但还是不适。
精神状态:稍好些。
现在主症总的来说:右肋还是有不适感,疲乏,胃口还不是很好,精神状态欠佳。
惊蛰 18:30:03
还从调和肝脾着手:柴胡20当归15川芎15枳壳15陈皮12青皮15土蟞虫10黄芩5麦芽15建曲10茯苓20鸡内金15元胡15白术15槟榔10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2-14 18:37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2/14 06:47pm 第 2 次编辑]

今天情况:
大便:开始成型,后来不太成型,湿,粘。
小便:还好。
舌苔:黄。
胃口:不太好,不太想吃,腹部偏胀。
右肋:依旧不适。
精神:抑郁。
今天下午去中医院看了下,本来想咨询下针灸的,后来看了一位大夫,我说了我右肋疼痛。那位中医把脉说我:肝虚,神经衰弱。看舌苔为:舌苔黄腻,脉玄。
初步诊断:肝胆湿热,肝气郁结。处理措施:舒肝理气,化湿清热。
开了
(1)中药:柴胡舒肝(?)加减。 3包。
(2)维生素B1一瓶。谷维生素一瓶。宁黄(字看不清)清热片一盒。
(3)灵芝胶囊一盒(治疗神经衰弱)。
我先抓了3包中药,本来那位大夫说3种药一起配合吃,中药就隔一天一包,后来看我只抓了3包中药,他叫我明天去把那另外2种药也买了吃,我不知这些药是否有效?因为价格较贵,维生素类药以前也吃过。另外这位大夫没有过多询问我的病史和症状。
请问大夫们,我需要把另外2种药一起买了吃吗?谢谢!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2-18 21:19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大便:这2天没有大便,前几天大便开始都成型,后不成型,色深,粘,湿。
小便:还好。
舌苔:白黄,中间部位更黄,苔不算很厚,有些舌苔。
右肋:依旧不适。
睡眠:不太好,今天午睡,昏昏沉沉的,似睡非睡,想睡睡不着。
精神:有些抑郁。
惊蛰大夫今天开方如下:
惊蛰 21:03:56
你的病仍属肝脾不和
惊蛰 21:09:22
苍术15黄连5半夏15茯苓20柴胡20陈皮12葛根15荆芥10防风10干姜10白术15山楂15
2包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2-23 10:14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惊蛰 21:40:54
柴胡15黄连6陈皮12茯苓15合欢皮15防风12白术15干姜5木瓜12川芎12刺蒺藜12  2包

作者: 山顶洞人    时间: 2004-12-23 15:11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山顶洞人在 2004/12/23 11:14pm 第 1 次编辑]

我建议你做一份详细的检查,请大家分析一下,这里的医师都是好心人,不过没有当面为你诊治,这是最大的缺点.只能作为参考.你还是在本地找一位有名气的医师帮你看看.意下如何?
作者: 病去如抽丝    时间: 2004-12-23 18:59
标题: 久病体虚,请求帮助,谢谢!!
[这个贴子最后由病去如抽丝在 2004/12/23 08:37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山顶洞人2004/12/23 03:11pm 发表的内容:
我建议你做一份详细的检查,请大家分析一下,这里的医师都是好心人,不过没有当面为你诊治,这是最大的缺点.只能作为参考.你还是在本地找一位有名气的医师帮你看看.意下如何?
感谢你的建议和关注!!请问做哪些详细的检查?原来经常化验2对半,肝功能之类,都差不多,没什么大的变化。B超也做过了。本地看过一些医生了,效果不太理想。我个人认为没有太大必要总检查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