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章回体长篇童话 蒲公英购药救人
[打印本页]
作者:
zhaogx713
时间:
2009-7-22 19:50
标题:
章回体长篇童话 蒲公英购药救人
章回体长篇童话 蒲公英购药救人
前 言
我是个普通的临床医生,也爱好文学。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不仅体验到中医科学的博大精深,同时非常喜爱琳琅满目的中医文化。
该章回体长篇童话小说,为中医药科普试作。其内容描述古代中原某地,遭受连年大旱加上瘟疫流行,农民贫病交加、困苦不堪。当地蒲老医生全家投入治病救灾,当治疗瘟疫用的主要草药即将断货时,蒲医生的孙女公英勇挑重任,在两个小朋友的协助下,到数千里外的边疆市场购药。一路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天灾人祸,终于成功购药凯旋。书中人名、物名主要引用中草药或是方剂名,地名多引用经穴名,并穿插一些有教育意义又有乐趣的中医药历史典故与传说。本书力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包括医德),宣传中医药的博大文化内涵,提高读者对中医药的认识和兴趣。该童话适合青少年尤其是中医药专业的学生阅读。
本文初稿在潇湘书院首发,这次发表前又做了一些加工。这是童话小说《斗宝》上部,盼望读者多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提高作者写作水平与小说质量。
-=-=-=-=- 以下内容由
zhaogx713
在
2009年07月24日 03:47pm
时添加 -=-=-=-=-
第一回 急性子弹打飞鸟 牛大力拉弓交朋
数百年前,我国中原地区的中天府合谷县,本来是个沃土良田、物产富足的好地方。近两年由于连续干旱,现在这里到处是枯草荒滩,河道里早已没有水,河床里是横七竖八的裂纹,浅的水井干枯,深些的水井水面下降了一丈多,只能供人们饮用,没有多余的水用来浇地,地里的庄稼颗粒不收。农民家家缺吃少穿,更无力喂养家畜家禽,村子里看不到鸡、犬、牛、羊的影子。青壮年背乡离井四处逃荒,家里留下些走不动的老人、小孩和病人,这些人依靠到低洼、背阴的地方挖些野菜吃勉强度日。只有那些财主富户依旧大吃大喝、花天酒地,照样到穷人家收租讨债,他们还乘机提高借贷利息,大发灾难财;还联手把粮食价钱抬得很高,甚至一点也不出卖,眼看着穷人饿死。他们害怕穷人闹事,除了勾结官府派兵巡逻外,还雇佣保镖打手,豢养了很多狼狗,日夜看守宅院,外人不能靠近一步。强盗土匪也日夜横行,打家劫舍,闹得人心惶惶,遍地乌烟瘴气。真是祸不单行,这年夏天又有瘟疫流行,灾民们更是雪上加霜,饿死、病死的不计其数。
火热的太阳渐渐西坠,荒凉的田野更加死气沉沉。离阳溪村不远的一个小土丘下,干枯的草木丛中一座座新添的土坟堆诉说着灾情的严重性。在地里挖野菜的人开始回家。地里的野菜也越来越少,大半天也挖不到半篮子。一个有些消瘦但很墩实的男孩,浓眉大眼,皮肤晒得黝黑,双手腕上带着紫铜镯,光着双脚,只穿一条黑色破旧裤,腰间系着白麻绳,手里提一只柳条篮子,篮子里只有几把刚剜的野菜,他叫牛大力。大力走到一座新坟前默默地站了一会,这坟里埋着他的不久前被瘟病夺去生命的爸爸。他望着枯黄的草丛,惦记起家里卧病不起的妈妈,心想要是能逮着一只野兔子煮肉给妈吃多好,可是这草地里连一只老鼠也没有。他悻悻地正要转身回家走,忽然空中传来几声鸟叫,仰头一看,一只野鸟正在天上盘旋,他恨不得自己飞上天去把鸟抓住。他俯身从地上拣起几块砖头瓦片向野鸟用力扔去……就在同时,土丘的另一侧有个男孩儿,眉清目秀,皮肤白净,上穿红布背心,下穿天蓝布裤,脚穿白底黑布鞋,他叫急性子。他听到鸟叫声立即左手握弓、右手拿出弹子搭在弦上拉开,‘噔’的一声,一颗胡桃大的弹丸向天上飞的野鸟打去,不偏不倚打在鸟的头上,那野鸟‘扑楞’一下翅膀掉了下来,急性子身旁一只白底黄斑小花狗立刻向野鸟下落的方向跑去。
牛大力把手里的砖瓦块扔完,正弯腰再从地上拣瓦片时,听到‘扑通’一声,什么东西落进篮子里,他先是一惊,但看见篮子里的野鸟时便高兴地笑了,心里想:真想不到扔几块瓦片竟把野鸟打了下来,这回我妈能吃到肉了。他提着篮子快步走回家去。
大力刚走了几步,突然一只小花狗从背后跑来,朝着篮子‘汪汪’直叫,接着,急性子也跑过来。急性子左手握弓,右手提个网兜,网兜里装着一只兔子,他指着牛大力的篮子高声说;“你篮子里的野鸟是我打下来的,快还给我!”
牛大力说:“是我扔瓦片打下来的,为什么给你?”
急性子说:“你胡说,明明是我刚才用来复金刚弹打下来的,你不信,就看一看野鸟头上有个朱砂印,只有金刚弹打上才留下这个记号。”
牛大力瞥了一眼篮子里的鸟,头上果然有个红色圆点。争辩说:“管他是谁打下来的,掉在我的篮子里就是我的。”
“气死我了。”急性子气红了脸,他把弓和网兜放在地上,双手伸向大力的篮子夺野鸟,牛大力快速用双手把篮子举到头顶上,急性子又去扳他的胳膊,可是怎么也扳不动。
牛大力笑了,说:“你要是能使我挪动半步,我就把野鸟给你。”急性子也不答话,便用力推他,从前推了又从后推,又用双手抬他的脚,大力却象棵大树站在地上一动不动。
急性子累得大汗淋漓,坐在地上直喘气,心想:这小子怎么有这样大的劲?看来比力气我是比不过他。他又一想:有办法了,他把弓握在手,站起来对牛大力说:“你要是能把这弓拉满,这野鸟就给你。”
牛大力把篮子放在地上,左手接过弓,右手拉弦试一试,说:“我担心把这弓拉断了。”
“哈哈……”急性子听了大笑起来,说:“这是灵宝神弓,是我家的传家宝。能打来复金刚弹,百发百中。这弓只有我爸爸能拉满,我妈教我练了三年,我也只能拉开大半,我妈才拉开一小半。你能拉开大半就算不错了。”
牛大力稍分开两腿站立,左手握弓,右手拉弦,轻轻用力一拉,那弓被拉满。急性子大惊,连忙喊:“别拉了,别拉了。要是把弓拉坏了,我妈会气死的。”他说着便把弓抢了过来,又说:“真想不到你这小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力气。我妈说过,能和我一样拉开这弓的孩子都是我的好朋友。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牛大力想了想说:“我是愿意,但要听我妈的。我妈说过,不让我随便和人家孩子交朋友,说这世上啥人都有,要是和坏孩子在一起就学坏了。你先说一说,你叫甚么名字,几岁了,家住那里?你家里还有谁?”
急性子说:“我家住在后溪村,我爸叫金果兰,会种地更会打猎,我妈叫凤仙花,会织布也会绣花。我还没有名子,今年八岁,属虎的。因为我的脾气急,人家都叫我急性子。听我妈说,我出生刚三个月,我爸在地里干活时被贼寇抓走了。我妈说等我爸回来时给我起个好听的名子,现在家里只有我妈和我。我虽然脾气不好,但不是坏孩子。你也说说你家的情况吧。”
牛大力说:“我比你大一岁,属牛,也姓牛,叫牛大力。”
急性子说:“怪不得你有这么大的牛劲。以后我就叫你牛大哥。”
大力接着说:“我爸叫牛蒡,他一个人有几个人的力气,外号叫大力王,除了在家种地,还经常到外面打短工,帮人家搬运东西。可是……”他伤心地低下头:“我爸爸不久前患瘟病死了,家里撇下我妈和我。我妈也病得很厉害,恐怕也是得了瘟病,躺在炕上起不来,不能走路了。家里的粮食早吃光了,只好顿顿吃野菜。我是想把这野鸟煮熟给我妈吃。”
急性子激动地说:“你怎么不早说。你家太可怜了。这野鸟归你,这只兔子也给你。”急性子拿起兔子要放进牛大力的篮子里。大力推开他的手,说:“我要这只野鸟就行了,你把兔子带回去自家吃吧。你家里也有妈。”
急性子生气了,把兔子往篮子里一扔,说:“给你你就拿着,还啰嗦什么。”
大力说:“你把兔子给了我,你家吃什么?你妈会不高兴的。”
“我家的粮食也吃光了,我妈也是天天到地里挖野菜。但比你家强,我经常打到兔子和鸟。家里还养着一只兔子,我妈舍不得吃。我妈经常把兔子肉分给邻家病人吃。我把兔子给大妈,她会高兴的。”急性子说着,从衣袋里拿出一颗紫红色的弹丸,在大力眼前晃一晃,说:“告诉你,这是来复金刚弹,它无论打得多远,只要我一念暗语就会飞回来落到我手里。我天天用它来打兔子和鸟。打在头上,打昏不打死,打在身上,打疼不打残。这兔子和野鸟只是被打昏了,过一会就醒过来,所以不要把它放在网兜外面。天快黑了,我也该回家啦。”
大力问:“你家离这里有多远?”
急性子说:“不算远。大约四十多里路。”
“这么远的路你啥时候才能走到家?我家就在前面不远,你先到我家住一晚,明天再回家吧。我会做饭,给你煮兔子肉吃。” 大力说。
急性子笑道:“这点路不算远,我打猎有时到几百里以外。你不知道我的本领多大,我告诉你,只要我用左脚蹬开弓弦,再用右腿一跳,就会蹦出十八里。四十多里路算得什么,我蹦两三下就到。我回家去啦。”说完,他蹲下向花狗做个手势,花狗立刻跳到他的背上,两只前腿搭在他的肩上。他站起来,左手握弓,左脚用力蹬开弓弦,右脚一跳,‘噔’的一声跳得很远,看不见影了。大力正看得目瞪口呆,急性子又突然跳回来站在他面前,说:“牛大哥,我又想起一件事,大妈病得历害,怎么不去看医生?”
大力说:“我妈不去看,她说我爸看病把钱都用光啦。”
急性子说:“不看医生怎么行,那不是在家等死么。我告诉你,地仓村有个神医,姓蒲,他一定能把大妈的病治好。半月前我妈生病,蒲医生给看了看,喝了三剂汤药就好了。当时我妈拿药的钱不够了,蒲医生给减了一些,。我给他两只兔子,他也不要。听人说没钱的穷人看病他不收药钱。快让大妈去看病吧。那里看病的人很多,要早去门口排队。你们在地仓村找个地方住下,过两天我打着兔子时到那里看大妈。”他说完,一蹦就看不见了。
牛大力高高兴兴跑回家,一进屋门就喊:“妈、妈、妈,咱们有肉吃啦。”
屋里又黑又热。灯里的油早已点完,再没有钱买,全靠从窗棂透进来的月光照点亮。大力妈躺在炕上,慢慢地睁开眼睛看了看,以为孩子在开玩笑,没有说甚么,又把眼闭上了。
“妈,是真的。一只野鸟和一只兔子,不信你摸一摸。”大力把野鸟和兔子从篮子里拿出来放到炕上,大力妈吃力地抬起手摸一摸,生气地说:“大力,你给我跪下!”
“妈。怎么啦?你说什么?”大力没有听懂,还以为他妈病加重了在说胡话。
“叫你跪下你就跪下!”他妈更生气了,喘着粗气用力喊。
大力连忙跪在炕前。他妈伸手从窗台上拿起扫炕笤帚,用笤帚把向大力身上狠狠打去……要知道大力妈为什么打大力,请看下回讲解。谢谢
…………………………………………………………………………………………
本回内容涉及:中药名:牛蒡子(大力子) 大力王 牛大力 金果榄
急性子 凤仙花 朱砂
方剂名:来复丸 金刚丸 灵宝丹
穴位名:中府 天府 合谷 后溪 阳溪 地仓
-=-=-=-=- 以下内容由
zhaogx713
在
2009年07月24日 04:06pm
时添加 -=-=-=-=-
第二回 孝子背母求名医 义盗得救谢恩人
上回说到,大力把急性子送给他的野鸟和兔子拿回家,他妈摸到后让他跪在地上并用笤帚把打他。大力妈举起笤帚时,那只胳膊却一点力气也没有,不自主地垂了下来。她于是说:“大力,你用笤帚把打自己,用力打!”
“妈妈。今天是怎么啦,我又没有做什么错事,为什么打我?”大力想不通。
大力妈气呼呼地问:“你老实告诉我,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拿来的?我早就和你说过,咱们家再穷,也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你这是丢咱家的脸,还敢说没有做错事!”
“妈,这是我的朋友急性子送给我的。”
“你想撒谎糊弄我,你哪里来的朋友?从来没听你说过。”
大力把刚才和急性子交朋友的经过说了一遍。大力妈连忙说:“好儿子,快起来。是妈错怪你了。”大力站起来坐在炕沿上,说:“妈,都怨我没有先说清楚。”
“那个急性子是哪里人?”大力妈问。
“急性子是他的外号,他姓金。他家住在后溪村,离这里有四十多里。”
“这么远的路,啥时候能走到家,你怎么不留他在咱家住一夜明天再走?”
“我是这么说的,他一定要回家。他有张神弓,能打金刚弹,不仅打猎百发百中,而且能带人蹦,一蹦就是十八里,只要蹦几下就到家了。”
“他爸是不是叫金果兰?”
“是的。妈,你怎么知道的?”
“你爸在世时说过,后溪村有个叫金果兰的猎户,用神弓打弹子,说打哪就打哪。还说那人厚道讲义气。不过,听说他被贼寇抓走好几年了。”
“是的。急性子刚出生三个月,他爸就被贼寇抓走了。家里只有他和他妈。打弹子是他妈教他的。”
“我看这是个好孩子,可以做朋友。我儿子会交朋友了,懂事了,我-就-放-心-啦。”大力妈再没有力气说下去。
“妈,我这就做饭。”
大力把野鸟拿到屋外,在明亮的月光下,很快去掉毛和内脏。野鸟很瘦,没有多少肉,一条大腿比大人的手指粗不了多少。他把肉放到锅里,加上水和盐,生火煮起来。不一会小屋里飘满了肉的香味。鸟肉煮熟了,大力盛了一碗肉和一碗汤放在炕上,说:“妈,您多吃些补补身子,病就好得快。”
大力妈吃了两口,说:“我心里难受,什么也不想吃,喝口汤就行了。你把肉都吃了吧,这些天你光吃野菜,一天比一天瘦,妈心里疼,实在没有办法。老天爷快下场雨吧。”
“妈放心,吃野菜我也能吃饱,身上很有力气。我把野菜放到肉汤里煮一煮就很好吃。把鸟肉留着您路上吃吧。”
“什么?让我路上吃?”大力妈听不懂。
大力把篮子里的菜洗净,放到锅里和剩下的肉汤一起煮,慢慢地说:“妈,急性子说,地仓村有个神医,姓蒲,什么大病都能治好,让咱们快去看看,别把病耽误了。”
“这个神医我早就听说过,只是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有钱看病买药。咱就听天由命吧。可别忘了你爸死前再三嘱咐的,有多大的困难也不能把手镯卖了。”
“妈,爸的话我都记住了。急性子还说,没有钱的病人拿药时蒲医生不要钱。”在大力的反复劝说下,大力妈终于愿意去蒲医生那里看病。大力高兴地说:“妈,看病越早越好,咱今晚就去吧。”
“你说得倒轻巧,到地仓村有二十多里,夜里的路又不好走。我看还是明天走吧,借辆小推车,你推着我去。”
“咱不用车子,这土路坑坑洼洼的,一路上会把您颠搭得受不了。我背着您走就行。”
“背我走!那怎么行。这么远的路,会把你累坏的。”
“放心吧,妈,我有的是力气。今晚月亮好,又比白天凉快,我背您慢慢走,累了就坐下歇会。只不过二十多里路,天亮前准能到。”
大力妈终于同意今晚走。大力吃完了饭,把碗筷洗净放好。把鸟肉用干净布包好放到篮子里。那只兔子已经醒过来,在网兜里乱动,大力用细麻绳把它的腿捆住,也放进篮子里。大力妈说:“多带些水,你路上出汗多,会口渴的。”大力找来一个盛水的大亚腰葫芦,灌满水,用塞子把口塞紧,也放到篮子里。大力把他妈搀扶到院子里坐下,拿来木梳把妈的头发梳理好,说:“妈,路上吃的喝的都带上了,把兔子带上送给蒲医生。您看还缺什么?”
大力妈说:“有这些就行了。路远无轻载,尽量少带东西。你背着我,还要拿篮子,很不方便。这可怎么个走法?”
大力想一想说:“我用绳子把篮子挂在脖子上就可以了。可是我不认识去地仓村的路。”
“我知道。离地仓村八里路有个灵虚庙,每年的四月八、九月九,那里有大庙会,前几年我和你爸去赶庙会,就路过地仓村。还听说庙里有个老道士,走起路来像飞一样的快,老道士还有什么宝贝,家里来人都能预先知道……”
“妈,以后有时间再讲吧,都已经准备好了,咱就快走吧。”大力说完,又从水缸里舀了一碗水喝。将屋门锁好,把篮子挂在脖子上,背起母亲快步向着地仓村走去。
明亮的月光像水一样洒满大地,荒凉的原野出奇的寂静,除了大力迈步的双腿和他脚下的影子,再也看不见一点活动的东西,除了大力的脚步声和他妈不时发出的呻吟,再也听不到其它的响声。
牛大力背着母亲一口气走了七八里路,他虽然没有感到很疲劳,但是脸上的汗水却不断的流下来。他妈说:“好孩子。快坐下歇会吧,你出的汗把我的衣襟都湿透了,快喝些水吧。”大力先把篮子从脖子上拿下来放到地上,再将母亲慢慢地放在平坦的地面上坐好,而后从篮子里拿出装水的葫芦拔下塞子递给他妈,说:“妈,您也出了不少汗,喝些水吧。”
“妈没有出多少汗,不渴,你快喝吧。”
大力一边喝水,一边从篮子里拿出一条鸟腿递给他妈:“妈,您再吃些鸟肉吧,晚饭没有吃多少,已经饿了吧?”
“你不说我倒把这野鸟肉忘了。妈一点不饿,你快把肉吃了,吃饱了走路才有力气。”
“我晚上吃了两大碗野菜,一点也不饿。”其实,大力的肚子早已饿的咕咕直叫,一条鸟腿还不够他两口吃的。但他舍不得吃鸟肉,给他妈留着。
大力妈把鸟腿塞到大力的嘴里,生气地说:“你把它吃了。要不,不用你背了,我自己走。”
大力接过鸟腿,啃了一点肉吃,说:“妈,我真的吃饱了,给您吃吧。”
“我直头晕、恶心、想吐,什么也不想吃。”
“妈,您喝些水,咱马上走。”大力妈只喝了一口水,就不喝了。大力把东西放好,篮子挂在脖子上,背起母亲继续向前走。正走着,看到路中间躺着一个大人,身上盖着破席子,头和手脚露在外面,大力挖野菜时经常看到路上饿死的乞丐,以为这又是个死人,就想从他身旁绕过去,想不到那人举起手来,大力吓了一跳,后退了两步,说:“妈、妈,路上席子下面那个人没有死,他的手还在动。”
大力妈说:“快把我放下。你去看看他,要是没有死,就给他喝些水,给些吃的。”
“妈。给他些水喝可以。这点肉还是留着给您吃吧。”大力把他妈放下说。
“快去。我们不能见死不救啊。他只要能吃就给他些肉吃。”
大力提着篮子走到那人面前,那人已经说不出话来,用手指着葫芦。大力把葫芦塞子拔下向他嘴里倒水,那人一口气喝了大半葫芦。大力又把一条鸟腿、一条翅膀给他,他狼吞虎咽,不一会连骨头都吃光了。又过了一会,那人开口说话:“谢谢救命恩人。二位家住哪里,叫什么名字?我以后要是能活着,一定报答你们。”
大力说:“我妈说不能见死不救。不用你报答,我背我妈赶快去蒲医生那里看病。你自己慢慢走吧。”
那人说:“这太巧了。我也是去求蒲医生治病的。你们母子是我的救命恩人,是大好人。我不能瞒你们。我叫乌则,是个小偷。我也是家里很穷,无家无亲人,靠偷盗为生。但我从来不偷穷人家的东西,偷来的东西也是分给穷弟兄们。蒲医生也是大好人,他家虽然有钱,但向来积德行善,帮助穷人。所以我和弟兄们不偷他家的东西。我多次被人打伤和摔伤,都是蒲医生给治好的。前天夜里我到萁门镇,在恶霸地主大腹皮家偷东西时,中了埋伏被抓住,他们扒光我的衣服,把我打死扔到路边。想不到我苏醒过来,发现自己的两条腿被打断了,站不起来,我只好从路边拣条破席子盖着身子,爬着去找蒲医生。我光着身子,白天不好意思见人,就躲在桥洞里,晚上再出来爬行。今晚爬到这里,又渴又饿,没有一点力气了。我想自己一定死在这里了,多亏恩人救了我。我要活下去,我要报仇。我委托恩人帮一次忙……”乌则说着,用手指从嘴里拿出一个闪闪发亮的扁长的小东西,比铜钱大些,一头大一头小,大的一头有个孔。接着说:“这是我从大财主家偷来的宝物,叫开金锁。麻烦小恩人把它送给蒲医生作抵押,蒲医生知道它的价值,先借他一两银子。只求小恩人用这些银子从蒲医生那里买些治疗跌打损伤的药,另外买一条裤子和够五天用的水和饭。买这些东西大概有半两就够了,剩下的银两都归恩人,算是我的一点心意。我在村头右边的墓地里等着你。要是我能活下去就用银子还债,把开金锁赎回来,要是我完蛋了,这个宝物就归蒲医生。”说着,他把开金锁要交给大力。
看到乌则可怜的样子,大力左右为难,回头问他妈:“妈,您说该怎么办才好?”
“救人救到底。我们把这些事替他办了,但剩下的银两我们一分不要,都退给他。你把他的宝贝保管好,别忘了交给蒲医生。”
大力接过开金锁,身上没有可放的地方。想到捆兔子的细绳还长着一大截,于是用牙咬下一段细绳并穿进开金锁的孔里,再将绳子系在篮子把上,这样就丢不了啦。大力把篮子挂在脖子上,背起母亲,对乌则说:“给我妈看完病就给你买东西送来。你一定在墓地等我。”
乌则一再感谢恩人,看着大力母子走远了,他也披着席子向地仓村爬去。
大力越走越没有力气,口渴得厉害,每走两三里路就要坐下歇一会,喝些水。
大力妈心疼地说:“前面离地仓村不远了,你多歇会再走,别累坏了身子。”
“妈,我不累。咱早赶到早看病。”大力咬着牙继续向前走。忽然觉得右脚底被硬东西扎了一下,一踩地就钻心地疼,他也顾不得看一下,还是不停地走着,只是走路的速度越来越慢了。
月亮西沉,东方渐渐发白,前面出现一片漠漠糊糊的村庄。
大力问:“妈,前面是不是地仓村?”他妈没有回答,他以为妈睡着了。
“妈,这里是不是地仓村?”走进村子,大力又问,他妈还是不做声。
“妈,咱们歇会儿,我找人问一问这是什么地方。”大力在一家院子门前停下,正好旁边有堆柴草,他先把篮子放在地上,再把妈放在草堆旁,不料他妈从后背滑下来瘫软在地。
“妈,你醒醒。”大力用手摇一摇他妈的头,他妈还是一动不动。
“妈,你说话呀,你怎么啦!”大力用力摇动他妈的身子,他妈还是没有一点反应。
大力害怕了,大哭大喊:“妈快醒过来,你不能死,你不能死!”
大力的哭声惊动了院子的主人,屋门一开,走出一位慈祥的老妇人,她走到大力面前,关切地问道:“孩子,你哭什么?”
大力流着泪说:“奶奶,我妈不行啦,请您快救救她吧!”
大力妈还能被救活吗?请看下回讲解。谢谢
…………………………………………………………………………………………
本回首次涉及:中药名: 乌贼 大腹皮 开金锁
穴位名: 灵墟 萁门
-=-=-=-=- 以下内容由
zhaogx713
在
2009年07月25日 02:41pm
时添加 -=-=-=-=-
第三回 闹瘟疫百姓遭殃 蒲医生全力防治
上回讲到:大力妈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大力吓的哭叫,屋里走出个老妇人,大力求她救救母亲。老人蹲下,伸手在大力妈心窝摸了摸,说:“孩子,别害怕。你妈没有死,心还在跳着,她是晕过去了。你快把她抱起来放到我家炕上。”大力抱起妈妈,老人帮大力提着篮子,走进屋里。正房北屋里隔成三间,中间有锅灶,老妇人走进右间说:“老头子,有个孩子的妈在咱门外晕倒啦,我让她在咱屋里醒一醒。”
“行啊,东边那间闲着的炕有地方。”右间房子里传出老头的回答声。
老妇人领着大力走进左边一间,说:“快把你妈放到炕上。”
大力把他妈放在炕上仰着躺下,老妇人给大力妈拍打胳膊、按摩两腿,不一会儿,大力妈慢慢地睁开深陷的两眼,干瘪的嘴唇动了动,但没有说出话来。老妇人说:“你妈的身子太虚弱啦,我去给她冲碗红糖水喝。”老人走到外间,很快端来一碗糖水,又让大力扶着他妈坐起来,把糖水慢慢喝下去。大力妈又躺了一会,睁开眼,问道:“我这是躺在哪里?”
“妈,你刚才昏过去了,可把我吓坏啦。你现在躺在这位奶奶的炕上,是她救了你。”
“谢谢大妈。给您添麻烦了。”大力妈对老妇人说。
老妇人目光有些呆滞,脸上的皱纹里藏着许多忧愁,不时地上下打量着大力。轻轻地问:“你们母子二人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啊?”
牛大力说:“我们是从阳溪村来。我妈病得很厉害,想尽快找蒲医生给我妈看病,我背着妈走了一夜才到这里。”
老妇人听了把大力搂在怀里,轻轻拍着大力的后背说:“真是个了不起的孝顺孩子。你们先歇着,我去做饭。你们走了一夜,一定又累又饿了。这荒年我家也没有好吃的,只有些玉米面,我就做面饼子吧。院子里种着一垄韭菜,大部分干死了,还有几棵活的;我还藏着一个鸡蛋,都给你们娘俩炒炒吃了。”
老妇人到外间做饭。
“大力,把野鸟肉给奶奶,让二老吃吧。放的时间长了会变味的。不要让你奶奶做韭菜炒鸡蛋,让二老留着吃。”大力妈说。
大力从篮子里把鸟肉拿出来给老妇人,说:“奶奶。昨天下午,我的朋友送我妈一只野鸟和一只兔子。我把鸟肉煮熟了,我妈吃不下。路上让快饿死的乌则吃了一些。我妈说把剩下的这肉给爷爷奶奶吃吧。时间长了会变味的。我妈不让做韭菜炒鸡蛋,让您留着自己吃吧。”
“我们还有粮食吃。这鸟肉留着给你妈吃,这大荒年能吃到一点肉丝也很不容易。我把肉放在锅里蒸透,不会变味的。”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汉瘸着腿走进来。老汉穿一条有些退色的黑布裤子,光着膀子,花白的头发,苍老的脸上刻着许多皱纹。带着不自然的笑容问道:“病人好些了么?”
大力妈说:“好多了。给你们二老添麻烦了。”
老妇人在外间一边做饭一边说:“这是我家老头子。姓柴,叫柴胡,干了一辈子木匠活,粗活细活都能做。一提起柴木匠,四周村里人没有不知道的。这几年人老了,体力也不行了。半月前搬木头时砸伤了脚,躺在炕上二十多天。一直吃着蒲医生开的药。这几天才能下炕走动。”
老汉问:“刚才听孩子说,你们是从阳溪村来的,那里有个叫大力王的人,他的力气大的不得了,还喜欢帮助别人。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
“爷爷,您认识他?”大力问。
“十几年前,我在阳溪村买了一根大木料,装车时,三 四个小伙子抬不起来,后来请他帮忙,他一个人就把木料装到车上。我请他吃了顿饭,所以认识他。后来我没有到那边买木料,所以再没有见到他。”
“爷爷,他就是我爸。”
老汉惊讶的说:“哎呀,真想不到你是他儿子。怪不得你有这么大的力气,能把你妈背着走到这里来。你爸怎么没有来?”
“我爸他患瘟病去世已有二十多天啦。”大力伤心地说。
“可惜,可惜!实在是可惜。好人无长寿啊。”老汉叹息不已。
“该死的瘟神,可把我们老百姓害苦啦。”老妇人也伤心地说:“大力爸要是及早到这里来让蒲医生治疗,也许会治好。”
大力妈说:“老天不下雨,地里的庄稼都旱死了,家里全靠他爸给财主家干活挣点钱糊口。他爸在外地患上瘟病,被人送回家时已经很重了。他说这瘟病没法治,不要再花费钱了,说啥也不去看医生,还怕回家把我们传上,自己住在村外的破小屋里。我们硬是买些药来给他吃,都不管用。”
老汉说:“别的村里传上瘟病的人不少,但我们村里没有人传上,这多亏了蒲医生。他制作了很多能预防瘟病的‘避瘟丹’,很便宜,村里每人都能买一粒吃。这药还真管用。”
老妇人说:“这场瘟疫可把蒲医生一家人忙坏了……”
老汉抢着说:“蒲家的事我最清楚。我们两家经常来往,蒲家用的药匣子、桌子还有家具什么的,都是我给他做的。蒲老医生名叫蒲黄,快到六十岁的人了还天天在家里看病人,从早忙到晚,他还带着一个徒弟,叫甘松;他儿子叫蒲葵,天天在外面出诊,早出晚归,有时几天才能回家一次;蒲葵的媳妇叫白茯苓,管着她家的药房和一些家务事,干活麻利周到,没有闲时候;她有俩孩子,老大是姑娘,叫蒲公英,刚十一岁,也天天帮着大人干活。老二是个小子,刚两岁,在家由他奶奶照看。在蒲家看病放心,药钱该多少是多少。对穷人看病的费用还可以减免。他家对买进的药一种一种地辨认,从来不卖假药。蒲家看病对富人穷人一样看待,病人无论多脏多臭也好好给看,对那些骑马坐轿来的贵人也不特别照顾……”
“说起话来就没完没了。饭做好了,快吃完饭,让大力送他妈找蒲医生看病去。”老妇人说。
老妇人贴了一锅玉米面饼子,炒了一碟韭菜鸡蛋,大家你推我让,只吃了半碟子菜就把早饭吃完。大力妈吃不下饭和菜,只喝了几口水。
老汉要用小推车送病人,大力说:“还是我背着我妈走吧,比坐车平稳。”
老汉说:“沿着门外这条街向前走,看到一座砖墙大院,门朝南。大门楼上有块匾,匾上是‘普济堂’三个金色大字,那就是蒲医生家。”
老妇人说:“走进大门,西厢房是蒲医生看病的地方。要是房门外有人排队等候,你不用等,你就说‘重病人来了’,直接进去。蒲医生总是先给重病人看。”
大力背起母亲,手里提着篮子,说:“谢谢爷爷奶奶。”走出屋门。二老送出院门,老妇人说:“你们孤儿寡母怪可怜的。看完病你们再回到这里来住些日子吧,我会煮汤药。”
“行啊。我家有地方住。虽然没有好饭吃,但也饿不着。”老汉说。
大力背着母亲沿街向前走,看到一座朝南的大门楼,门楼上三个金色大字,大力不识字,不知道这三个字是什么意思。门外放着几辆手推车和马车。走进大门是庭院,西厢房门开着,门外有七八个人,有的坐着有的躺着,大概都是等着看病的。
“重病人来了,重病人来了。”大力一边喊着,一边背着母亲走进房门。
厢房里很宽敞、亮堂,房门两边墙上有木雕花棂大窗子。左侧窗前摆一张桌子,桌后椅子上坐着两个人,一个年轻人和一个须发斑白的老人,老人正在给坐在桌前的病人摸脉,左山墙前是一排搁板,上面放着许多瓶瓶罐罐。
大力站着不知如何是好,说:“我妈找蒲医生看病。”
那个年轻人立刻站起来走到大力跟前,说:“先把病人放在床上,我师父看完那个病人马上给你妈看。”
大力把他妈平放在右侧窗前的木板床上,把篮子放到床底下。
蒲医生摸完脉,又问了几句话。就一句一句地说,那个徒弟用毛笔在纸上一句一句地写,写完,把纸递给蒲医生,蒲医生看完,又在纸上写了几个字,便把纸给病人,说:“拿着处方到后院药房取药,怎么煮法,忌什么口,药房的人会告诉你。”病人拿着药方走出屋门。
蒲医生站起来走到房门口,对门外的人说:“请你们先等等,我先把这个重病人看完。”他说完,走到大力妈床前,徒弟已把凳子放好,蒲医生坐下给大力妈摸脉、看舌苔,并询问了生病前后详细情况。对徒弟说:“这病人面色萎黄、头发皮肤枯燥、肢体倦怠、语音低微、六脉沉细无力。证候属气血两虚。这样的病越早治越好,越拖越重,最后变成不治之证……”
大力听医生说他妈的病很重,以为是没有办法治了。就跪下哭着哀求蒲医生:“爷爷,请你想办法把我妈的病治好。”
大力妈的病还能治好吗?请看下回讲解。谢谢
……………………………………………………………………………………………
本回首次涉及 中药名:柴胡 蒲黄 蒲葵 白茯苓 蒲公英 甘松
典籍名:普济方
-=-=-=-=- 以下内容由
zhaogx713
在
2009年07月26日 04:59pm
时添加 -=-=-=-=-
第四回 名师辨治重证 高徒墓地疗伤
上回讲到,大力听蒲老医生说他妈的病很重,以为无法治好,立刻哭了起来,跪在地下,哀求蒲医生把他妈的病治好。蒲医生把大力拉起来,说:“我只是说你妈的病很重,并没有说治不好。其实,你妈生的病不是瘟病。主要是操劳过度和营养不良引起的气血两亏。喝几剂汤药,再配合饮食起居调理,病会好的。”
大力站起来,脸上有了笑容,连说:“谢谢爷爷,谢谢爷爷!”
蒲医生又对徒弟说:“治疗这样的病,最好是药补加食补,让身体元气慢慢恢复。因为病人的脾胃运化功能已经很弱,若是突然服用大剂补药就难以承受。故而不宜急于求成。”徒弟听了点点头
蒲医生和徒弟回到原来地方坐下。蒲医生问:“病人叫什么名字?家住那里?”
大力说:“我妈没有名字。我叫牛大力。住在阳溪村。”
“处方就写‘牛大力之母’。”蒲医生把处方写好后,说:“甘松去把公英找来。”
甘松出去不一会,便同蒲公英一起走进来。公英上穿蓝底白花短袖衫,下穿粉红绦边裙,头上挽着双髻,眼里透着机灵,脸上带着秀气。走到蒲医生跟前说:
“爷爷,我正帮着我妈碾药呢,找我有事么?”
“你快去把这三剂药拿了送来。”蒲医生又在处方上写了‘免费’二字,交给公英,公英接过处方转身走了。
大力说:“爷爷,我家没有钱。花了多少钱先记下账,我长大了挣了钱一定还您。”
蒲医生笑着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你妈的费用全免啦。你坐下,让我看看你脚底的伤。”
大力坐下,把右脚抬起来,说:“爷爷怎么知道我的脚有伤。”
“你一进门,我看到你光脚走路的样子,就知道你的脚上有伤。”
“爷爷真了不起。”大力说。
“爷爷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有点经验。”蒲医生说着,和徒弟一起用药水把大力脚上的伤口洗净,又撒上些药面,说:“这些药能止疼,还能防止伤口化脓。”
大力走了几步,果然不疼了。
蒲医生拿起毛笔在纸条上写了两行字,把纸条递给甘松,说:“你去办件事,把纸条给石决明,他一看就知道。”
甘松拿着纸条去了。
蒲医生对大力说:“我没有猜错的话,你爸叫牛蒡,外号大力王,他患瘟病死了,患病之前把手镯给了你。”
“爷爷说的一点不错。爷爷真是神仙。”
“爷爷不是神仙。当医生必须会因果判断。你爸给你手镯时嘱咐什么了?”
“他只是说无论多么困难,也不能把手镯卖了。”
“你妈也没有告诉你这手镯的秘密?”
“没有。”
“看来,你爸妈不想让你知道这里面的秘密。那我就不说了。”
大力妈说:“他爸说过,大力什么时候懂事了就把手镯的秘密告诉他,以免坏人知道了打坏主意。大力已经懂事了。蒲医生要是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就告诉他吧。”
“那我就说:你爸在世时多次帮我搬运药材,我就奇怪,他的身材不比别人高大,吃东西也不比别人多,为甚么他有四五个人的力气?后来我在一本叫做《天下奇宝录》的古书里找到了答案。你手腕上戴的镯子不是一般的铜镯子,叫做大力环,是无价之宝,谁戴上它,不仅力大无穷,而且能抵抗瘟疫。你爸知道瘟疫要传过来时,为了保护你,他把镯子给你戴上,使你的力气大增,并且抵抗住了瘟病,你妈和你住在一起,也受到保护。但是你爸却因失去保护,染上了瘟病。”
“妈,这是真的吗?”大力问他妈。
“你蒲爷爷说的全是真的。孩子。你爸听说瘟疫很历害,就回家对我说,现在干活很难找到雇主,有家财主看到他力气大才雇用他,签了一年的合同。要是瘟疫来了,就用镯子把大力保护下来,他自己就听天由命吧。”
牛大力流着眼泪说:“我的好爸爸。”
蒲医生说:“别再难过了。你长大后也像你爸那样助人为乐,作一个正直的人,就对得起你爸爸了。你们放心,这个秘密我不会对别人讲的。”
“爷爷,长大了像我爸那样,我能做到!”大力说。
蒲公英拿着三包药进来,把药放到桌上,说:“爷爷,这是‘牛大力之母’的三剂药。还有甚么事么?”
“帮你妈干活去吧。有事再叫你。”
蒲公英转身走了。
甘松提着袋子进来,把袋子放到桌上,对蒲医生说:“师父,这是十斤小米,石管家亲自从厨房称的。”
蒲医生对大力妈说:“你们家里一定很困难。这些小米给你们带回去吃,做小米粥喝。小米能健脾益气,对恢复体力有益处。”
“先生给我看病拿药都不要钱,又给我们粮食,让我们真过意不去。”大力妈说。
蒲医生说:“你们不必见外。大力爸在世时,给我们家帮了不少忙,现在你们家有困难,我帮助你们也是应该的。”
大力拿着蓝子走到蒲医生跟前说;“我妈说把这兔子给您表示一点心意吧。”
蒲医生笑道:“你们的心意我留下了,把这兔子拿回去吃,给你妈补补身子。这荒年能吃点兔子肉也算不错了。这兔子头上有朱砂印,可是急性子打的?”
“是我的朋友急性子打的。”
“我明白了。你妈的病虽然没有危险,但也算得上是重证。最好在附近住几天,喝完三剂药后来这里我再看看。你们附近可有地方住?”
“今早来的时候,我妈在柴爷爷门前昏过去了,是在他家炕上醒过来的,爷爷奶奶说看完病再回他家住,奶奶说她会煮汤药。”
“柴木匠老两口可是好人。是有名的慈善人家。你们住在他家我放心。甘松,你帮大力拿些东西送到柴木匠家。”
“你们快忙着吧。我自己能拿。”大力说着,把药和米袋子放进篮子。右手背起母亲,左手把蓝子轻轻一提,起身便走。
大力妈说:“谢谢医生!”
牛大力说:“谢谢爷爷和叔叔。”背着母亲走出门去。
……
不一会,回到柴老汉家。二位老人迎上前,大力把手里的篮子放到地上,把他妈放到炕上。老人问看病的情况,大力讲了一遍,说:“我爸曾给蒲爷爷家搬运过药材,蒲爷爷认识他。我妈看病、买药爷爷都没要钱,兔子也不收,还给我们一袋子小米。”
老妇人说:“蒲医生医术高心眼儿也好,你妈的病一定能治好。你们娘俩先歇会儿,我煮药去。”说着,从篮子里取出中药,拿出一包药倒进砂锅,添上水,说先泡一会再煮。
柴老汉从大力的篮子里拿出米袋子和兔子,说:“我把兔子喂养着,病人吃完鸟肉再吃兔子肉。”大力看到篮子,突然站起来,着急地说:“不好了,有件大事忘记办了!”大力拿起篮子向蒲医生家跑去,一边说:“奶奶先煮着药。我到蒲爷爷那里办完事就马上回来。”
柴胡老两口摸不着头脑,心里七上八下。大力妈说:“二老放心吧,他一会就回来……”接着把路上救了乌则,答应替他买东西的经过说了一遍。老两口这才放下心来。
再说大力一口气跑到蒲医生跟前,正好蒲医生刚看完病人。大力从篮子把上解下开金锁交给蒲医生,说:“我们来的路上碰到乌则,他的腿被打断了,衣服也被扒光了,在路上爬着来求爷爷您治病。他光着身子进不了村,让我把这东西交给爷爷作抵押借一两银子,给他买一条裤子,再买够五天用的水和干粮给他送去,他在村头右边墓地里等着。他还说把剩下的钱给我们,我妈说一分钱也不要他的,都退给他。他还说,等他的腿治好了就来还钱,要是他的腿治不好,这宝物就不要了。”
蒲医生接过开金锁,对大力点点头说:“你们母子做得很好。乌则不是一般的小偷,很懂得讲义气。”立刻吩咐甘松:“到后院你师母那里拿一条大人穿的黑裤子和一件黑布衫,新的旧的都行,越结实越好。”又叫来管家石决明,写一张纸条给他,让他到厨房领取三斤荞麦面、七斤玉米面加些盐一起炒熟。再带一桶水,一只碗和一双筷子。
甘松很快把裤子、布衫拿了回来放进大力的篮子里。蒲医生对甘松说:“你带上够吃五天的接骨丹、跌打丸,再拿些木夹板和绷带。你和大力去找乌则,给他查看外伤情况,要是有骨折就给他夹板固定。”甘松很快把需要的东西包好放进篮子。
不一会,石决明送来一桶水、一袋炒面和碗筷,放下走了。蒲医生把开金锁交给甘松,说:“你把乌则的宝物还给他。这东西虽然很值钱,但只对他有用,而对我们无用。再说,我们也不能乘人之危,留下他的宝物。我们给他的这些东西都不要钱,让他伤好以后好好做人吧。”
大力一手提水桶,一手提面袋子。甘松提着篮子。二人快步走出门。大力问:“叔叔,爷爷为什么在炒面里加荞麦面?”
甘松说:“荞麦面有清热、消肿的功能,对治疗外伤有好处。但不能吃的太多。”正说着出了村口,向右走不远就是一大片墓地,大大小小的坟墓和墓碑数不清,地里长满树木,那些杨树、槐树、杜梨等树的叶子已经干枯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那些抗旱的松树、柏树的叶子也大多风干。走进墓地,看到乌则披着破席子,卷缩在石碑的背阴下,他看见大力走来,挣扎着坐起来,说:“谢谢恩人,谢谢恩人。”
大力把水桶和面袋子放下,指着甘松说:“这是蒲爷爷派来给你治病的甘医生。”乌则又给甘松道谢。甘松给了乌则两个止痛药丸,又递给他一碗水,让他喝下去。接着把他身上的席子揭下来,给他做检查。
乌则看样子有三十多岁,又瘦又黑,浑身是泥土,皮肤被打得紫一块青一块,两条小腿肿得比大腿还粗,只有两只眼睛贼亮,不停地左顾右盼。
检查完毕,甘松对乌则说:“你的右腿骨头没有断,只是筋肉伤得很厉害。左小腿的骨头断了,你看都向前弯曲了。我先给你拉直。”接着让大力按住乌则的上身不让他乱动,他坐下用左脚顶住乌则的胯裆,用双手抓住乌则的左脚腕缓缓用力牵拉,只听到乌则的左腿里面嚓嚓作响,乌则痛得咬紧牙关。不一会左小腿被拉直,甘松立刻在左小腿周围捆上夹板固定。
甘松和大力帮着乌则把衣服穿好。甘松又从树上捭下一根树枝给乌则,说;“这些水和炒面足够你用五天。这两种丸药都是每次两个,一天三次。五天后肿消了,就可以拄着棍子站起来活动,但左腿不可用力……”
乌则说:“这我明白,我的腿被打断过两次了,都是蒲医生给治好的。”
甘松从衣兜里拿出开金锁交给乌则,说:“我师父说这些吃的用的都不收钱。把你的宝物也还给你,让你以后好好做人。”
乌则接过开金锁放进嘴里,感激地说:“我的宝贝就藏在舌头下面,没有别人知道。我何尝不想干些正经事,可是我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无家可归。只能到地主家当长工、做牛马,我还不愿意那样去受罪。我现在虽然名声不好,可是能够夜间去偷盗,白天睡大觉,只须伸伸手,吃喝样样有。已经习惯了。我只好用偷富济贫来安慰自己……”乌则又指着大力的手镯说:“我猜得出来,你是阳溪村大力王的儿子。你戴的手镯子也是宝物。这合谷县谁家有值钱的东西我都知道。但是穷人家的东西多么值钱我也不去偷。”
甘松说:“你好好养伤吧。大力,我们回去。”
走在路上,大力问:“叔叔,你治病的本事真不小。跟着蒲爷爷学了几年了?”
“刚学了四年,还差得远,只能治疗些小伤小病。”
二人说着进了村子。甘松说:“你快回去看你妈吧。已经耽误了不少时间。”
大力提着篮子回到柴家,老妇人已经把药煮好,等着放凉了给大力妈喝。大力把刚才和甘松到墓地给乌则治伤的经过说了一遍。
老妇人端来半小碗汤药,大力妈只喝了三口就都吐了出来。大力哭着说:“奶奶,我妈连药都不能喝了,这可怎么办呢?”
要知道大力妈治疗效果如何,请看下回讲解。谢谢
……………………………………………………………………………………
本回首次涉及,中药名:石决明
-=-=-=-=- 以下内容由
zhaogx713
在
2009年07月27日 06:29pm
时添加 -=-=-=-=-
第5回 寡母柴家托子 大力蒲家帮工
上回讲到,大力妈喝了几口汤药马上吐出来,大力害怕他妈的病没法治了。老妇人说:“不用害怕。也许是药味太大,喝下去空肚子受不了。我先做些小米粥给你妈吃。”老妇人说着,马上到外间淘米做粥。柴老汉也在一旁说些安慰病人的话。
大力妈问老妇人:“不知大妈家里还有什么人?”
老妇人叹口气,说:“我们老两口命苦啊。我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和老二都是活到三四岁时生抽风病死了,生的都是怪病,连蒲医生都不能治。老三叫柴平三,是个好孩子,什么庄稼活也能学会。想不到老天爷瞎了眼,小三他十八岁那年在地里干活时被该死的贼寇抓走了。我们天天盼,月月盼,每逢初一、十五就到庙里烧香磕头,祈求神灵保佑他平安回来。可是八年过去了,还没有一点音信。我们一年比一年老了,老头子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身板也一年不如一年。今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真把我们愁死了。”
大力妈说:“二老不必太伤心。常言道好人定有好报。我看三叔会平安回来的。我有件事想和二老商量。蒲医生说我的病很重,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可怜孩子无依无靠。要是二老不嫌弃,就收下大力做孙子吧。这孩子懂事,家里的、地里的活都会干,更不会给二老惹事生非。”
柴老汉高兴地说:“行啊,大力是个好孩子。”
老妇人双手合十:“我的老天爷!想不到天上掉下个大孙子。怪不得昨晚我家的油灯直跳灯花,原来是报喜的。”
大力妈说:“大力,快给爷爷奶奶磕头。”
大力叫声“爷爷”“奶奶”,跪下磕头。
“不用了,不用了。”老妇人把大力扶起来,拉到跟前,又仔细端详一番,抹着眼泪说:“这孩子的长相真有点像我的三儿子。”
大力妈说:“我看二老也是厚道人,家里又缺人手。孩子有个依靠,万一我的病治不好,在九泉之下也就放心了。”
“不要想得那么多,你的病会好的。比你厉害得多的病蒲医生都能治好。”老妇人说着,打开炕上的木箱子,拿出几件旧衣服和一双黑布鞋:“这是我三儿子小时候穿的,我看没有破,扔了可惜,就洗净收起来了。看大力能穿不?”
大力挑了一件白布汗衫和黑布裤子,穿上很合身,又把黑布鞋穿上走几步,有点大,还能凑合着穿。
“大力这孩子有力气,就跟我学木匠吧。”柴老汉说。
“当木匠虽然是个力气活,可也是门手艺。要不是这几年闹旱灾,家家生活困难,来定做家具的人少了。过去我们家不愁吃不愁穿。”老妇人说。
大力妈说:“大力要听爷爷奶奶的话。有活抢着干。”
老妇人端来一碗小米粥,大力妈只喝了几口,但没有吐。
又过了一会,老妇人说:“再喝汤药吧,少喝几口,多喝几次,只要不吐就好办了。”
大力妈喝了三四口汤药,没有吐。过了一会儿又喝几口,还是没有吐。她说心里宽松了一些。又对大力说:“问一问你爷爷奶奶,家里有什么要干的活没有?”
“现在没有活。我们家虽然有三亩地,可都旱得厉害,什么庄稼也没法种;自从老头子把脚砸伤后,再不能做木匠活,那些锯开的板子都在放着。烧柴也不缺,一年到头光下脚料都烧不完。只是附近的水井都干了,必须到二里外的极泉村挑水。老头子受伤后,我们只好买水喝,每天上午有人挑水来卖。三个铜钱买一桶。”老妇人说。
大力说:“爷爷给我找两只大桶,我马上去提两桶来。”
老汉说:“这山有山脉、水有水脉,极泉村的水脉好。我们这村里公用的井都干了,个人家的井有水的也不多,蒲医生家三口水井干了两口。听老辈子人说,极泉村里的水井泉眼直通东海,所以无论天多旱井里也有水。但现在去打水的人太多,公用井里的水也少多了,早晨才有,晚一会就没了。”
大力妈说:“大力到院子里找点活干,该收拾的都收拾收拾。”
大力走到院子里,院子四四方方,四周是不高的土墙。院门向北,青砖垒成的门垛,木板做成的单扇院门,除了三间正房外,院西还有两间小厢房,房门开着,里面放着锯、刨子等木工用具和许多木料。门外杂乱放着一些木板子和烧柴。东边窗下有个砖垒的大鸡窝,可是里面一只鸡也没有;院门两侧有几棵大梧桐树,树叶大半枯黄,树下还平放着两根大原木;东墙边种着一垄韭菜和几棵葱。他把杂乱的木板子摆放整齐,把四散的烧柴码放成垛,又把门外乱七八糟的柴火集中堆放。接着,用大扫帚把院子里里外外扫得干干净净。二位老人站在一旁乐得合不上嘴,一再夸奖大力是个好孩子。
吃过中午饭,大力一直守在他妈身边,问长问短。他妈又喝了两次药,都没有吐,还能吃些小米饭,看来老医生的汤药是管用了。大力和二老的心情放松了许多。
夜里,大力睡在他妈身边,他妈睡得还算好,只醒了三次,说是口干想水喝,大力起来从锅里舀些温开水给他妈喝。
第二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大力妈就把大力叫起来,让他早点去提水。柴老汉也起来,从小厢房里拿来两只木桶、一根挑水扁担和一条长绳子,说:“出了村子向南走二里路有个极泉村,那里的井里还有水,只是很深,用两丈多的绳子才能够到,打水时千万要小心。”
大力说:“我在家经常到井里打水,都是用手提水桶,不会用扁担。”他把绳子盘起来搭在肩上,一手提一只木桶,快步走出家门。不一会就提来两桶水,把水倒进水缸后接着又去提,老汉说:“这两桶水咱家就能用两天。不用再去提了,别累着。”
大力说:“我一点也不累。等我把水缸灌满,再提几桶把地浇浇。”接着,他又去提回两桶来,把水倒进缸里后又要去提。他奶奶连忙拉住他,心疼地说:“好孙子,不要再去提了。我看看你的手磨出疱来了没有?”
大力伸出手笑着说:“奶奶放心吧。你看我的手还是老样子。连着提二十桶也不要紧。”
大力妈也说:“二老就放心吧。他爸不在家的时侯,地里的庄稼活全靠大力干。他力气大累不着。”于是大力又去提来了两桶水,可是这两桶水是从井底打上来的,很浑浊。大力说:“井里的水到落到井底了,这两桶浑水只能用来浇地。”说着,把水倒进菜地和梧桐树下。二位老人高兴地说:“好孩子,快歇歇吧。家里再没有活了。”
吃午饭时,大力妈喝了半碗粥。对二老说:“我感觉好些了。要是家里没有活干,就让大力到蒲医生家帮着干活去吧,我们欠人家的情太多了。”
老汉说:“行啊,两家走动走动也好。”
“他家最忙的是药房,公英天天帮着干,有时还要顾人帮忙。大力去药房看看吧。他家药房就在西厢房后面。”老妇人说。
牛大力高高兴兴走进蒲家大门。西厢房门外等着好几个病人,蒲医生还在忙着看病。他绕过西厢房来到后院,院子北面是一排房子,地下席子上凉着很多药,白的、黑的、红的、黄的都有,满院子是药味;院角有座石碾,上面用木板搭着凉棚遮太阳,公英正在赶着毛驴拉碾子。
“公英姐,我来帮你干活。”大力走到公英跟前说。
“你是谁?”公英看了大力一眼说。
大力说:“我叫牛大力,我爸外号叫大力王。你爷爷认识我爸。刚才你爷爷给我妈看病,是你帮我拿的药。”
公英说:“我记起来了。你到这里来干甚么?”
“我妈看病拿药,你爷爷都没要钱,还送给我们一袋子小米,我妈过意不去,让我来帮你家干活。”
“我爷爷帮人家不是甚么大事。你回去吧,这里没你干的活。”公英冷冷地说。
大力站着不动。那毛驴拉碾累了,走几步就停下来。公英拿根柳枝打驴,那驴还是不走。
“我来帮着推。”大力扶着碾棍向前走,那驴也跟着走起来。
“这碾上压的什么东西?”大力问。
“是草药。一些硬皮的种子和大块的药必须压碎才能用。”公英说。她一边翻腾碾盘上的药,一边拿起书来看。
“公英姐,你看的甚么书?”
“这是《神农本草经》。”
“书上这么多的字,你都认识?”
“三岁,我妈就教我认字;五岁时,爷爷教我认药;去年爷爷让我学本草经,现在能背念一半了。”
“你真有福。我爸妈都不识字,也没人教我,到现在我一个字也不认识。——这驴走得太慢,还不如我自己推。”大力把驴卸下来栓在一边,自己推着碾子大步走起来。一连转了几十圈,他面不红、气不喘。
“我真没见过像你这么有力气的孩子。你是不是吃了大力丸。”公英开玩笑地说。
大力笑道:“我天天吃野菜,没有别的吃。因为我爸爸是大力王,所以我的力气也特别大。”
二人正在一边干活,一边闲谈,公英妈突然怒气冲冲地从药房里跳出来,从地上拣起打驴用的柳枝,指着公英说:“我打你这个不懂事的丫头……”朝着公英后背便打。
要知道公英妈为什么打公英, 请看下回讲解。谢谢。
……………………………………………………………………………………
本回首次涉及,方剂名:柴平散
穴位名:极泉
-=-=-=-=- 以下内容由
zhaogx713
在
2009年07月28日 02:47pm
时添加 -=-=-=-=-
第7回 卖假药巧言骗钱 急救治患儿脱险
上回讲到,公英妈举起柳枝追打公英,一边说:“我打你这个不懂事的丫头,有驴你不用,让人家孩子推碾,把孩子累坏了怎么办?”
公英吓得躲在大力身后,一边说:“妈,你听我说,是他自己愿意推的。”
大力忙拦住公英妈,说:“大妈别怨公英姐,真的是我自己愿意推的。我嫌驴走得太慢。”
“我不信。难道你比驴还有劲?”公英妈气呼呼地说。
“我真的比驴有劲。不信,你看。”大力双手按住驴头用力推,那驴便向后倒退;大力看到墙边立着一个石碌碡,约有二百来斤重,便走过去,双手一抱把它举过头顶,又轻轻放下。依旧站得稳稳的。
“哎呀呀,想不到你这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劲。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的?”公英妈吃惊地问。
公英妈名字叫白茯苓。上身穿着粉红色细布短袖衫,前胸后背已被汗水湿透;下身穿淡绿色细布裤,用白纱巾罩住头发,银钗凤头露在外面。脸上略涂粉脂,细细的眉毛、眉梢微微上翘;薄薄的嘴唇、口角微微下垂。一看就知道是个泼辣能干的的主妇。
大力把父亲病故和母亲来看病的过程简单说了一遍。
“哎呀呀,原来你是大力王的孩子,怪不得有这么大的劲。你若有时间就来帮公英干活吧,干一会儿歇一会儿,别累着。我按天给你发工钱。”
“大妈,我不能再要钱了,我还欠着你家的药钱。”
“那是两回事。我说话是算数的。”公英妈说完,转身回到药房。
公英和大力继续碾药。大力推碾走得很快,不一会儿就把药压完了。公英把压好的药装进袋子,问:“妈,这些药碾好了,还碾别的么?”
“今天就碾这些。你们歇着吧。”公英妈在屋里回答。
公英端来两碗白开水,两人坐在碾台上喝起来。大力说:“这里没有活干了,我到药房里帮大妈干活吧。你看她忙得出了那么多的汗。”
“我妈正在配药料准备做丸药、熬膏药。”
“我去帮帮忙。”大力说着就要往屋里跑。
公英连忙拦住他,说:“我妈配药时不许外人看,连我都不让看。你进去我妈会把你赶出来。”
大力想不通,便问:“这是为啥?我只是干活,又不认识药。”
“这是我家的家规。我妈说她配的药方都是蒲家祖传秘方,传男不传女,所以不许我看,外人就更不让看。”听公英这么说,大力只好坐下喝水。
大力问地上这些药是甚么药,为啥要晒。
公英说:“这些药容易返潮,不晒干就会发霉。那些黑的是地黄、玄参,那些白的……”
正说着,突然前面院子里传来女人的哭叫声。他二人立刻跑到前院,看到一年轻妇女抱着小孩站在院心大哭,连声喊着:“蒲医生赔我的孩子!”周围站着一些人看热闹。
蒲老医生和甘松从厢房跑出来,蒲医生问抱孩子的女人:“我就是蒲医生。这是怎么回事,你先说清楚?”
那女人撕扯着蒲医生的衣服,说:“孩子刚才吃了你家卖的药丸子,先是吐的厉害,接着就变成这样子了。你赔我的孩子!”
蒲医生看到孩子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昏迷不醒,对甘松说:“这是药物中毒。立刻抢救。把银针拿来。”
甘松拿来银针,蒲医生在孩子的头上、脸上和手上扎针。
这时,一个年轻男人冲进大门,他右手举着一根木棍,发疯似地喊着:“蒲医生,要是我儿子死了,我要你偿命!”
大力马上迎上前拦住他,说:“把棍子放下!”
那男人还是向前冲,想把大力推开。大力用右手向他胸部一推,那男人倒退好几步坐在地上。
“一个毛孩子还敢多管闲事。”那男人爬起来,举起木棍要打大力。大力向前跳一步,伸手抓住他的右手腕用力一握,他疼得“哎哟”一声,手指伸开,木棍落在地下,大力拣起木棍,两手握住两端用力一折,茶碗粗的木棍断成两截。
那男人惊呆了,怯怯地问:“你是什么人?难道是天上下来的大力神童?”
“我是什么人不用你管。不许你在这里胡闹!”
“是是。”那人举着疼痛的手腕说。
“蒲医生正在给孩子看病,有话好好说。”
“是是。”
扎过针后,孩子哭了几声,慢慢睁开眼睛。
“再给他灌一粒百草解毒丸。”蒲医生说。
甘松拿来小碗,用水把小药丸化开,掰开小孩的嘴巴,把药灌下去。
“把针扎进肉里怎么就能治病?”大力好奇地问公英。
“我也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公英说。
“扎针也很疼吧?我有时走路被蒺藜刺扎着脚可疼啦。”
“有一次我喝凉水引起肚子疼,我爷爷给我吃了一丸附子理中丸,又给我扎了几针,一会儿肚子就不疼了。扎针时有一点疼,主要是发麻发胀。”
“你也学会扎针了么?”
“不会。我妈不让我学治病,她说女人当医生不合适。”
小孩喝过药后慢慢恢复过来,无力地扑在他妈的怀里。
蒲医生对小孩妈说:“孩子没危险啦。你把这件事详细说说吧。”
孩子妈擦干眼泪,说:“我儿子快两岁了,这几个月来不好好吃饭,越来越瘦,肚子越来越大。吃了好些药都不管用。听说这里的蒲医生看病看得好,我和孩子他爸抱着孩子到这里来了。我们走到你们村头,从路边走出个男人,我问他去蒲医生家怎么走,他说前门楼有三个金字的便是。他问我们来这里干甚么,我说是来找蒲医生给孩子看病的,他说这里正闹瘟疫,谁得上谁死,没有办法治。我们听了很害怕,就想回家去,过些日子再来。他说孩子的病很重,不能再拖。他又说他是蒲医生的徒弟……”
“一派胡言。”蒲医生指着甘松说:“我只有这一个徒弟,他一直在我身边。”
孩子妈接着说:“他又从怀里拿出几粒药丸,说是叫甚么‘避瘟丹’,还说这是蒲医生家的祖传秘方,货真价实,吃了保证不患瘟疫。他说一吊钱买三丸,让我们一人吃一丸。我说带的钱不多,就用二百个铜板先买一丸给孩子吃吧。我儿子吃下药走了不远,就吐起来。我们马上回去找卖药的人,那人不知哪里去了。我就抱着孩子跑到这里来。孩子爸追那人去了。”
“我走进胡同,问了好几个人都说没看到。”孩子爸说。
“你们上当了,买的是假药。那个卖药的人是什么样子?”蒲医生问道。
孩子爸说:“个子不高,圆脸,八字眉,八字胡。”
“我估计就是他干的。他叫钱串子,到处卖假药,花言巧语骗钱。甘松,你去把咱家的‘避瘟丹’拿一粒来。”
甘松拿来避瘟丹递给蒲医生,蒲医生打开外面的蜡纸,露出里面的药丸,让小孩妈看,问道:“你买的药是这样的么?”
“不一样。大小、颜色都不一样。”
蒲医生说:“这才是我们家做的‘避瘟丹’,一粒只卖六十个铜钱。这村里的人都吃过了,所以这里没有发生瘟疫,也没有一个人中毒。”
“这个该死的钱串子,骗钱还害人。我再去找他算账。”小孩爸愤愤地说。
看热闹的人有的说:“钱串子真不是东西。我上过一次当,以后再不买他的药了。”
还有人说:“当地的人都认识他,所以他就欺骗外地人。卖一次换一个地方,抓不到他。”
蒲医生给小孩摸了脉,又看了舌头、眼睛,摸了摸肚子。说:“这孩子的病是‘虫积’。虫子在肠子里吸收营养,还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孩子越来越瘦。只要喝一剂汤药,把虫子打下来病就好了。”
“谢谢医生。”小孩妈连连道谢。
“我刚才被孩子的病吓昏了,一进门就闹腾,您老别见怪。”孩子爸接过孩子羞惭地说。
“这不怨你,是钱串子害的你。你们村里有没有患瘟病的人?”
“还没有。我们周围的村子有了。”
“那好。你去药房拿药时顺便带些‘避瘟丹’,回家每人吃一粒,就不会受传染了。”
蒲医生说着走进屋,很快开好处方。甘松把处方交给小孩妈,说:“因为孩子刚吃过假药,过两天再喝这药。你们到后院药房拿药就行了。”
公英忙走上前说:“我带你们去。”
公英领着小孩妈向药房走去,大力好奇地跟在后面。……
小孩妈拿着药,孩子爸抱着孩子高高兴兴回家去了。
周围看热闹的人也议论着离去。有人夸奖蒲医生,有人大骂钱串子。
“公英姐,这药还分真的假的?”大力问。
公英说:“有些人为了骗钱,把一些不值钱的草根树皮当成贵药卖。病人吃了假药,不仅治不了病,甚至发生中毒。特别是闹瘟疫以来,农村缺医少药,卖假药的人更多了。那个钱串子就是靠卖假药发财的。他为了抬高价钱,有时还冒充我们家做的药。”
“你们为啥不去官府告他?”大力又问。
“前年我爷爷给县衙门递状子,告钱串子一伙卖假药骗钱害人,衙门派人来调查,说是查无对证,结果不了了之。后来听说钱串子给衙门送了大礼。”
“我要是碰上钱串子,非狠狠揍他一顿不可。”
正说话间,一个中年男人举着一把黄伞旋风似的走进院子……
要知道来的是什么人,请看下回讲解。谢谢
…………………………………………………………………………
本回首次涉及 中药名: 钱串子
-=-=-=-=- 以下内容由
zhaogx713
在
2009年07月29日 04:25pm
时添加 -=-=-=-=-
第7回 装鬼神图财害命 送医药蒲葵逢凶
上回讲到,大力和公英正在闲谈,突然一个男人举着一把黄伞闯进院子。那人四十岁左右,中等个头,身形健壮,常见的方圆脸型,面带严肃的笑容,飞快来到他们跟前。大力感到奇怪,公英迎上前去,说:“爸爸回来啦。”,接过她爸手里的提包和伞放在碾台上。她又走进药房说:“妈,我爸回来啦。”
公英从屋里搬出一个小凳子放在碾盘前阴凉处,说:“爸先歇着,我端水去。”
公英妈从药房出来,把芭蕉扇给公英爸,说:“今天回来得这么早?哎呀呀!你的脸碰到那里啦?青了一大块。走路要小心点。”
“嗬,今天可把我忙坏了……”公英爸摇着芭蕉扇说:“到现在我还没有吃午饭。快给我随便来点吃的,我边吃边说。吃完马上回去。”公英妈立刻到伙房端来一大碗小米饭,一碟子青椒咸菜,放在碾台上。还说让厨师煮几个鸡蛋,煮熟了就送过来,带着路上吃。
公英端来一杯水,放在他爸面前。指着牛大力说:“他叫牛大力,是来帮我干活的。”
公英爸对大力点点头,也没顾得问什么,一边吃一边说:“今上午听说缺盆村瘟疫很厉害,我就去了。那地方很偏僻,我打听了几次才找到路。翻过几道山梁,走进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山上的树木和庄稼都枯黄,但越往下走绿地越多。走近村子就象到了另一个天地,四处一片葱绿,一条小河环绕着村庄,有鸡有鸭,有牛有羊,完全不像是荒年的样子。走到村头,一个正在菜地里干活的老人对我说:这村里正在流行瘟疫,你是外地来的就快回去吧,传染上瘟疫就麻烦了。我说自己是治疗瘟病的医生,他高兴地领着我进村。我好奇地问:别处的河水都干了,你们这里怎么还有水?他说山上有个太渊洞,洞里的泉水四季不断,这河水就是从那洞里流出来的。虽然天旱,山上的庄稼歉收,但我们靠这条小河种菜、养鸡鸭,还能维持生活。老人还说,村里只有七八十户、二百多口人,家家吃穿不愁、和睦相处,外地人把这里叫做“世外小桃源”。这里的人本来很少生病,前些日子从外地来了几个生病的乞丐,死了两个,就把瘟疫带进来了。走进村子,老人指着一家门口说他家有病人。说来可恨,我当时走进那家院子,正碰上两个神汉在给病人治病:院子里三四个病人坐在地上,每人面前摆着一碗水、一只鸡和一吊钱;那两个神汉都画成花脸,一个装扮成神,一个装扮成鬼,装神的人拿着长剑,装鬼的人拿着短刀,二人一边来回胡乱打斗,一边奇声怪气地喊叫。那个装鬼的大叫要肉吃要钱花。最后装鬼的人被赶出门去,装神的人用剑头在病人面前的碗里搅一下,碗里的水变成了红色,他对病人说把这神水喝下去病就好了。于是,病人把水喝了各自回家,那两个装鬼神的人把病人摆下的鸡和钱统统装进一个大口袋里,笑嘻嘻地走了。还说明天再来。”
“这两个神汉太可恶了!”公英气愤地说。
公英爸喝了几口水,接着说:“我问周围看热闹的人这是怎么回事。他们讲,这是病人请来驱鬼的法师给治病。法师说,这次瘟疫是肉鬼来讨债。因为这几年旱灾厉害,人们到庙里上供时不供肉了,庙里那些爱吃肉的鬼吃不着肉就来讨债,让人得瘟疫。肉鬼得到病人的肉和钱,被赶走就不会回来了,病人再喝些神水,病就好了。我说这样能治好病么?他们说病人不但没好,反而更历害了,这村里每天都有病死的。”
“这就是图财害命,这些神汉太缺德。”公英妈说。
公英爸接着说:“我问病人怎么不去找医生看。他们说这地方偏僻,找不到好医生。我一听,知道这里的病情很严重。便到病人家里看病,说明自己是医生,不会欺骗大伙。有的病人说,这些天常有医生来卖药,要钱不少,但药不管用。后来一打听,才知道那些是假医生来卖假药骗钱。所以你怎么说我们也不敢信了。我说,那好办,我带来的成药主要是治疗瘟病的。病人先把药拿去服用,我记下名字,把病治好了再给药钱。听说医生来治病,药钱先赊着,病人很快把我带的药都拿完了。他们说还有三十多个病人没有拿到药。所以我赶紧回来拿药,同时带些避瘟丹,给那些还没有得病的人吃。可是好危险,路上差点被坏人打了……”
公英爸喝了几口水,打了几个嗝,接着说:“我对他们说,你们等着,我回家拿了药马上就回来。我打开伞背起包赶快往回走,刚走出村口拐弯的地方,突然从草丛里拉出土一条绳子把我拌倒,我的脸碰在石头上。两个人跳到我面前说,你胆敢到这里卖假药夺我们的饭碗,今天给你点厉害看看。我抬头仔细一看,正是那两个装扮鬼神的人,他俩举起木棍正要打我,忽然后面赶来五六个人,有的拿着锄头,有的拿着扁担。他们高喊着:不许打医生。那两个坏人吓得一溜烟逃跑了。我爬起来说谢谢老乡。他们说:‘你在看病的时候,那两个坏人又到病人家让准备好鸡和钱,明天参加驱鬼。病人说医生送药来了,不再参加了。那两个坏人生气地互相嘀咕一会,每人拿一根棒子出了村。我们猜他俩一定是打你的坏主意,所以你刚走,我们几个人就跟着来了。果然不出所料。’我再次感谢他们。他们说:‘不用谢。你给我们治病,我们保护你是应该的。’又问我什么时候再来,我说回家拿了药马上回来。他们说要是天晚了就等明天再来,夜间走路不安全。我说我走得快,天黑以前准能到。他们说天黑前再来这路上接我。”
“拿了药明天去不行吗?你一个人去真叫人担心。”公英妈问。
“救人如救火。不回去不行,耽误一晚上就多死几个人。有些病人还不太严重,早日治疗是能治好的。那些还没有传染上瘟病的人早日吃上避瘟丹就可以预防了。”公英爸吃晚饭,拿起提包对公英妈说:“咱们到药房拿药,把包装满。我马上走。”公英爸妈匆忙到药房里装药。
“你们家的人可真忙啊。”大力说。
“自从闹瘟疫以来我家天天是这样。”公英说。
大力看到碾台上的黄伞不同一般,便说:“你爸拿的这把伞有点怪,和别人家用的不一样。”
“这不是一般的伞,它是我家的传家宝,叫做‘如意金黄伞’。”公英把伞撑开,伞面虽然不大,但金光闪闪,如一轮明月。她继续说:“这伞晴天能挡光,阴天能遮雨,夜间能照明。只要一念暗语,它会带着人向前跑,使人走路如飞,一天能行上千里。过去我爷爷出诊时用它,现在我爷爷年龄大了很少出诊。我爸天天出诊带着它,一天能走很多地方,夜里走路,野兽不敢靠近。”
公英举起伞又念起暗语,在院子里飞快地转了几圈。
大力拍手说:“这伞真了不起。它也能挡风么?”
“不能,遇到大风就撑不开了。这里没有活干了,你快回家看你妈吧。”
大力听得入了迷,不愿离开。说:“在你家干活真有意思。明天上午我把家里的活干完,下午再来帮你干活。”说完便回家去。
晚上,大力给爷爷、奶奶和他妈讲白天听到的卖假药、装鬼神骗人的事。气愤地说:“我真想把这些坏蛋都抓来狠狠揍他们一顿。”
老汉说:“你还是个孩子,见的世面少,对一些事情看不明白。现在干坏事的人多着呢,都是为了钱,要钱不要脸。咱们老百姓只要不干坏事,问心无愧就行了。管不了那么多。”
一夜很快过去了。大力早起先去提了三次水,把院子里种的青菜又浇了一遍,接着帮奶奶做饭。
大力妈刚喝完两剂药,病就有了好转。能下炕扶着墙走几步,也能吃些饭了。一家人都很高兴。老汉宰了那只兔子,老妇人把兔子肉煮熟了,给大力妈做菜吃,大力妈吃得很香。
上午,大力在家干活。奶奶抱来一团脏衣服,说:“由于花钱买水,只用来做饭,舍不得用水洗衣服。身上的衣服都二十多天没有洗了。”说着,从厢房拿来木盆和搓板放在院心,大力连忙把水倒上,说:“奶奶,我来洗吧。我妈生病后,都是我洗衣服。”奶奶就是不让大力洗。大力妈在屋里说:“大妈,就让大力洗吧。他在家经常洗,洗得很干净。”奶奶这才让大力洗。
吃过午饭,大力又去蒲家帮忙。
大力走进后院,看到公英独自坐在碾台上低着头掉眼泪。
“公英姐,你怎么啦?”大力问,公英没理他。
“你妈打你了吗?”大力又问,公英摇摇头。
“是哪个孩子欺负你了吗?你告诉我,我去揍他一顿,替你出出气。”大力再问,公英还是摇头。
究竟公英有什么伤心事,请看下回讲解。谢谢
………………………………………………………………………………
本回首次涉及 方剂名:如意金黄散
穴位名:缺盆 太渊
-=-=-=-=- 以下内容由
zhaogx713
在
2009年07月30日 05:34pm
时添加 -=-=-=-=-
第8回 公英勇敢挑重任 大力初试追风膏
上回讲到,大力问公英为什么哭泣,公英只是摇头。大力说:“公英姐,你还不相信我么,你有甚么难处,我一定尽力帮助你。”
公英擦干眼泪,说:“我家治疗瘟病的主要药是‘安息香’,因为病人太多,这药快用光了。这药是外国生产的,只有到边境药材市场才能多买。那里也有假药,所以除了我们家去人,不敢让别人去买。我爷爷和我爸去不了,病人离不开他们。我说要去,他们说我是小孩子,不放心让我去。这药用完了,治疗效果就大大降低,一些重病人会因此死去。这可怎么办呢,我就为这事发愁。”
大力问:“那个卖药的地方离咱们这里有多远?”
“我爷爷和我爸以前都去过,说离这里有三千多里路。”
“我的妈。这么远的路,来回要走几个月吧?”
“要是用这么长时间就耽误大事了。我们打着如意金黄伞,来回不过七八天的时间。”
“我想和你一起去。我有力气,能帮你拿东西,要是遇上坏人还能保护你。你们家的金黄伞能带两个人么?”
“不能,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只能带一个。带的东西太重也不行。”
“我可没有办法了。要是有千里马让我骑着多好啊。”
“牛大哥,我来了。”二人正说话间,急性子突然蹦蹦跳跳地闯进院子。他手里拿着弓,身后跟着小花狗。
“这是公英姐。”大力指着公英说。
“公英姐。我认识你,蒲爷爷给我妈看病时,是你领着我到药房拿的药。”急性子说。
“我记得你也是这样拿着弓、身后跟着花狗。但是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你妈的病全好了吧?”公英问。
“我告诉你,我叫急性子。我妈的病全好了。正在家忙着干活呢。”
大力对公英说:“急性子是我的好朋友。大前天我在地里挖野菜时,急性子打下一只野鸟掉进了我的篮子。为了争鸟我们比力气……我们成了好朋友。我妈找你爷爷看病,就是他让来的。他说蒲爷爷是神医,什么大病也能治好。” 大力又问急性子:“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我打了一只兔子,想送给大妈吃。我先来问蒲爷爷你们住在哪里。蒲爷爷说住在柴爷爷家,我又到柴爷爷家,把兔子给了大妈。大妈说你在这里帮着干活,我就来了。”
“你来的正好。公英姐现在遇到困难,咱们商量商量怎样来帮助她。”
“有什么困难,快告诉我。”急性子着急地问。
大力说:“公英姐家治疗瘟病的主要药快用完了,必须到很远的地方去买,她们家大人都离不开,公英姐想去,可是她一个人去,大人不放心,不让她去。”
“就这点小事。我去把药买回来,多远的路我也不怕。”急性子漫不在乎地说。
“那药有真有假,你认识么?”大力问。
“我不认识。谁敢卖给我假药,我就一弹子把他打昏。”
公英和大力都笑起来。公英说:“卖假药的也说是真药,从外表看都差不多。有经验的人通过看、摸、尝、闻等方法才能分辨真假。”
“这可难住我了。不过,我和公英姐一起去,凭着这一张弓、一颗弹,可保一路平安。”急性子自信地说。
公英说:“出门在外可不象在家里,你这一身孩子气怎么能行?”
急性子听到批评自己不高兴起来,撅着嘴说:“不管怎么说,只要牛大哥去我就去。他才比我大一岁,也是个孩子。”
公英想了想说:“走,咱们去找我爷爷问一问,咱们一块去行不行。”
三人一起来到西厢房。蒲医生刚看完病人,独自坐在椅子上喝着茶水,眯着眼睛在思考什么。
“爷爷,爷爷。”三个孩子喊着跑到蒲医生跟前。
“好,好。我知道你们一起来找我想干什么。一定是公英把到边疆买药的事告诉了大力和急性子,你们三个都想去,是不是?”蒲医生笑着说。
“蒲爷爷,我有力气,一路上帮公英姐拿东西。让我去吧。”大力说。
“蒲爷爷,我能打金刚弹,遇到坏人我不怕。我还会快蹦,不会落在后面。也让我去吧。”急性子说。
“爷爷,我们三个人一块去行不行?”公英说。
“我看行。不过还要和你爸你妈商量一下。大力和急性子也回家去和家长商量好。去买药来回最快也需要七八天的时间,必须有你们家长都同意才行。”蒲医生说。
“我妈会同意的。只要是帮人家做好事,我妈都不反对。可是我妈还有病,我还要问问柴爷爷奶奶。”大力说。
“我妈听我的,我要去谁也拦不住。”急性子说。
“你们快回家和家长商量,家长若同意就马上回来告诉我,若不同意就不用回来了,我会派别人去。时间很紧啊,必须尽早出发。”
急性子带着小花狗回家去了。
大力走出大门又回来,说:“蒲爷爷,要是家里人都同意我去,可是公英姐打着金黄伞走的很快,我跟不上她怎么办呢?”
“这些我都想过,我有办法。你回家吧。”
大力回到家,把要去边境买药的事告诉家里人,并说蒲爷爷有办法让他走得很快,来回需要七八天的时间。他妈说:“蒲医生救了我的命,还帮咱解决困难。现在他家有困难,咱们一定去帮人家。”
“行啊。让孩子出去见见世面也好。那蒲老头办事稳妥,公英也很有心计。我看不会出事的。”柴老汉说。
“孩子小,没出过远门,就怕路上想家。”奶奶说。
大力妈说:“大力就放心去吧,不要想家。我的病好多了,家里有你爷爷奶奶照看。七八天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
“那我就去。家里爷爷奶奶多受累了。我去告诉蒲爷爷。问一问什么时间走。”
大力来到蒲家西厢房,等蒲医生看完两个病人,他把家里人都同意他和公英去买药的事告诉蒲医生。蒲医生笑道:“我断定你和急性子都能去。你能去是由你妈决定的,而急性子能去是由他自己决定的。”
“是的。我妈还有病,要是她不让我去我就不去。爷爷,我们什么时候走?”大力说。
“时间很紧啊。今天准备好,明天上午出发。”
“爷爷有什么办法让我走得快?”
“我有办法。离这里八里路有个灵虚庙,庙里有个老道士,道号叫天仙子,他有个宝贝叫‘追风膏’,把它贴到小腿的飞扬穴上,就会使人走路如飞,日行千里。等一会公英爸回来,我打着金黄伞去把追风膏借来给你用。别人去借不来,我去他总会给点面子。”
二人正说话间,一个白发道人突然闯进来。
“老朋友,你找我有甚么事?”道人进门就问。
“你怎么知道我要去找你?”蒲医生有些奇怪。
“你忘了我有个宝贝预知子。我正在和威灵仙下棋论道,预知子说‘蒲黄要来。’我一想,你看病很忙,亲自去找我必定是有重要事情,所以我马上就来了。”
“这么说你是带追风膏来的?”
“那当然,要不怎么会来的这么快。”
“那太好了。”蒲医生把三个孩子要去边境买药,需要借用一下追风膏的事说了一遍。
“没问题。路上别把它弄丢了就行。孩子什么时间走?”
蒲医生说打算明天上午出发。
“谢谢爷爷。我保证把它保管好。”牛大力说 。
天仙子把追风膏从腿上解下来给蒲医生,说:“你教他使用方法。我马上回去,威灵仙还在等着我呢。三个孩子到边境卖药可真不容易啊。我那威灵仙老兄有不少宝贝,我让他借给你们几件路上用。孩子们路过归来山庄时,让老兄明天上午在大树下等着。”他说完转身走了。
蒲医生把追风膏贴在大力腿上的飞扬穴,又教他念暗语。
大力走到院子里,自己试着念暗语,果然迈步轻快。他又走出大门,念起暗语,忽然觉得脚下生风,走路如飞。绕着村子转了几圈回到蒲家。
蒲医生正在和公英说些什么。大力说:“爷爷,这追风膏我会用了,走起路来可真快啊。”
“你走路的问题就解决啦。公英把银子给大力。”公英把一包银子和两吊铜钱放在大力手里。蒲医生接着说:“这是给你的工钱。你帮公英干活的工钱是两吊铜钱,到边境买药的报酬是一两银子。”
“爷爷。我不能再要钱啦。您给我妈看病拿药都没要钱。”大力说。
“我给你妈看病拿药免费是应该的,现在给你工钱也是应该的。你走后家里会增加更多困难,你妈还有病,吃的用的都需要花钱。你就拿回家吧。”
“谢谢爷爷。”大力拿着银子和铜钱快步走回家去。
蒲医生接着嘱咐公英路上要注意的事情:“我把你们一路先后经过的城镇、村庄、驿站以及关口等都写在纸上,可以减少问路的时间。要是威灵仙把他的宝贝路路通借给你们用,就更好了。”
“那个威灵仙是不是常和天仙子爷爷下棋的人,他也有宝贝?”公英问。
“我没有见过威灵仙,只是听天仙子说,他的真实姓名没人知道,威灵仙是他的道号。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因为对社会现状不满,便到归来山庄隐居起来,除了天仙子,他很少和别人来往。他常出去游山玩水,身上带着宝贝路路通,现在是什么地方,前面是什么地方,路路通都知道。”
“归来山庄在什么地方?”
“不远。向南五十里。你们第一站就路过那里。你们路上要特别注意安全,晚上住宿要住大店,天黑就住,天亮再走,别走夜路,只有过风门时需要早起,因为那里只有天亮前一个时辰风小,才能通过。行李让大力保管,这孩子心细;探路让急性子去,这孩子胆大,千万要注意他的安全,这次也是让他知道山外有山,煞煞他的傲气。路上还有什么特别情况,要多向当地人打听。我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白头翁,是个声望很高的医生,住在石门寨。他是你老爷,你一岁的时候来过咱家,以后再没有时间来,所以你们互不认识;一个叫黄药子,住在双关镇,你们路上会经过那里……”
再说急性子回到家里,对他妈说要和蒲公英、牛大力到边境买药,来回要走七八天的时间。
“你不能去。你还是小孩子,又没出过远门,走这么远的路那能受得了。这回听妈的话。”
“我就要去。大力才比我大一岁,他能去,我也能去。”
“说啥也不行。我不能让你去吃苦冒险,就不让你去!”
急性子大哭起来,躺在地上打滚,喊道:“不让我去,我就不吃饭,饿死也不吃!”
要知道急性子能不能去买药,请看下回讲解。谢谢
……………………………………………………………………………………
本回首次涉及 中药名:天仙子 威灵仙 路路通 白头翁 黄药子 预知子
方剂名:追风膏
穴位名:归来 风门 石门
-=-=-=-=- 以下内容由
zhaogx713
在
2009年07月31日 03:29pm
时添加 -=-=-=-=-
第九回 凤仙花泪送娇儿 钱串子暗出坏招
上回说到,凤仙花不让急性子到边境买药,急性子大哭大闹,躺在地上打滚。凤仙花拿起擀面杖说:“你再说去买药,我就狠狠打你。”急性子打着滚说:“就要去,就要去。打死我也要去。”小花狗吓得汪汪叫着跑到院子里。
凤仙花用擀面杖在急性子的屁股上轻轻打了几下。急性子哭得更厉害了,一边喊:“你用力打,用力打。打死我你就没有儿子啦!”
凤仙花看到来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她把急性子抱起来,给他擦干脸上的眼泪,说:“好儿子。听妈的话。只要不去买药,你想要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妈都给你买。”
急性子说:“我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吃。你不让我去我就不吃饭,饿死也不吃。”
凤仙花也坐在炕上哭起来,一边说:“我的儿子呀,你怎么这样不懂事啊。妈都是为了你好啊。你出远门,你不怕你妈在家想你想出病来。”
急性子一点也不退让,说:“就你事儿多。人家大力他妈病着,还不拦着大力。公英妈一人顶三个人忙,还是让公英去买药。人家的妈怎么不怕想出病来?”
凤仙花说:“人家孩子都比你岁数大、见识多 。”
“我只不过比他们小一两岁,心眼一点也不比他们少。大力妈去找蒲医生看病就是我出的主意。”急性子一点不示弱。
“好儿子。就这一次听妈的,以后妈听你的。行不行?”
“不行!这次是去买药,是为了治病救人。又不是去做坏事,为什么不让我去?”
“这次不去,下一次去行不行?”凤仙花还是讨价还价。
“不行!不行!这次是去买药治病救人。你懂不懂,是治病救人!”急性子坚定不移。
凤仙花无言以对。他忽然觉得孩子变得懂事了,也长大了。小鸟的翅膀硬了,是应该让他出去飞一飞。但想到孩子去边疆要走那么远的路,去那么长的时间,还是放心不下。再想个别的办法吧。她说:“我让你去。你们什么时候走?”
急性子擦着眼泪说:“蒲爷爷说越早越好,可能是明天上午。”
凤仙花说:“我到商店给你买些路上吃的东西。你在家里呆着,那里也不许去。”她拿起弓用脚一蹬,一蹦走了。
其实,凤仙花并没有去商店,而是去找蒲医生,让蒲医生劝说急性子不去买药。从后溪村到地仓村只有十六七里路,所以她只要一蹦就到了。
蒲医生刚看完病人,看到急性子妈来了,就猜出她来的目的。
凤仙花擦着眼泪说:“急性子要把我气死,他非要和公英去买药不可,我不让他去,他就是不听,您老劝劝他,别让他去了。”
“他妈的话都不听,别人的话就更不会听了。”蒲医生说。
“这可怎么办呢?真把我愁死了。”
“依我看,就随他去吧。”
“我不放心啊。我儿子从小没离开过我,要是路上想家急出病来可怎么好!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我看你儿子将来很有出息,说不定能干出大事业。八岁也不算小了,早该念书识字啦。”
“这孩子就爱在外面野跑,在家里坐不住。我教他识字,他说没意思。死活不念书。看来他不是念书的料。”
“我看他是块好材料,长大了会有出息,就看我们怎样引导他。把他圈在家里,娇生惯养,看起来是爱护他,实际上是害了他。放他到外面闯荡闯荡,见见世面,也许比念书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要是去一天半天也行,七八天的时间太长啦。再说,走几千里路,还要到边疆,说不定遇到多少危险,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不仅对不起他爸,我也没法活了。”
“有些话只对你说,请不要告诉孩子。我本来想让甘松和公英去买药,公英能分辨药的真假。后来大力和急性子坚持要去,我又想,这两个孩子长大都会有出息,让他们出去锻炼锻炼也好。所以,我让他俩回家和家长商量,只要家长同意就让他去,大力已回话,家里老人都同意他去。急性子能不能去,就听你的啦。路上安全问题,你不用担心,我不会让孩子去冒险,我会派人一路保护他们。”
“您老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底儿啦。那就让我儿子去吧,要不,他在家里会和我闹翻天。就怕他路上想我。”
“不是怕你儿子想你,而是怕你想你儿子。这事就说定了。”
凤仙花点点头,又流下了眼泪。
蒲医生走出房门把公英叫来,指着凤仙花对公英说:“这是你凤姨。急性子的妈妈。”
公英说:“凤姨好。”
蒲医生又说:“到你妈那里领一两银子来。”
不一会,公英拿来一包银子给蒲医生,说“我正在和我妈准备路上用的吃的东西呢。”说完,回头走了。
蒲医生对凤仙花说:“我知道,你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很不容易。这次出门是你儿子帮我家干活,我必须给他报酬,这些银子你带回去买点吃的用的。还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路上一切费用我都准备好了,你不用费心。路上由大力拿行李,你儿子把弓弹带上,别带小狗,明天上午早点出发。”
凤仙花接过银子,低着头走回家去。刚走出大门又折回来,不好意思地说:“我托公英一件事,听说木贼草寇一伙常在关外活动,公英他们路过那里时,顺便打听一下我丈夫金果兰的消息。急性子粗心大意,我告诉他,怕他忘了。”
“你放心,公英路上要办的事,我都记在纸上,这件事忘不了。”
凤仙花又到商店,想给孩子买些点心、糖果,但是商店多数关门,开门的也不卖吃的东西。她只好空手回到家里。急性子还在撅着嘴生气。她说和蒲医生商量过了,同意他去买药,明天上午走。并说商店里没有买到吃的东西,路上吃的用的蒲医生都安排好了。
急性子一听高兴地跳了起来,一边抱着他妈喊:“好妈妈,好妈妈!”
夜里,凤仙花搂着儿子,千嘱咐万叮咛:渴了就喝水,饿了就吃饭,累了就歇着,晚上要好好睡觉,走路别让蒺藜扎着脚,蹦高时别让树枝划着脸;南方蚊子多,晚上把一些艾蒿放在身边,蚊子就不敢靠近了;要和公英、大力在一起,不要自己乱跑……直到急性子睡着了,她还是说。
凤仙花一夜没有睡,不住的流着眼泪。第二天早早起来,把急性子需要换的衣服等东西打成小包裹。又做了一碗指压面片——吃了一路平安。
今天急性子起得比每天都早,刚洗完脸,他妈把一碗平安面放到他面前,说:“好儿子,你把这碗面都吃了。妈就盼你早点平安回来。”
急性子很快把面吃完,说:“妈,你怎么不吃?”
“妈一点也不饿。”
这时,急性子才发现他妈的两只眼睛红肿了。突然觉得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他哭了。这是他第一次懂得心疼妈妈:“妈妈不要难过。我很快就回来。你自己在家不要想我。我以后一定听妈的话。”
“好儿子,放心去吧。妈想通了。男孩子总圈在家里没有出息。妈有小花狗做伴不会孤单。听说贼寇常在关外活动,你们路上要小心。要是有时间,多向当地人打听打听你爸爸的下落。”急性子说都记住了。
急性子背上包裹,拿起弓弹,走出家门。他妈一直送到村外。他说:“妈快回家吧。”小花狗要跟着急性子跑,凤仙花把狗抱在怀里。急性子说:“妈妈再见。”说完,一蹦就远去了。凤仙花流着眼泪站了很久才回家。
急性子来到蒲家。对蒲医生说:“我妈一晚上没睡觉,眼睛都哭肿了。”
“你妈在家想你想出病来怎么办?你别去啦。”公英对急性子说。
“我妈让我去。她说男孩子老圈在家里没出息。她还说,有小花狗和她在一起,不会孤单的。还让我路过关外时打听我爸爸的消息。”
大力来了,腰里挂着一个盛水的葫芦。柴家二老都跟来了,不住地对大力嘱咐些什么。
急性子说:“人都到齐了,咱们快出发吧。”
蒲医生说:“还有些话再嘱咐你们,这个行李包裹里有一百两银子,分为十包。除了你们来回路上的费用,剩下的全买药。这个行李由大力保管,白天背在身上,睡觉放在枕头边。还有一些零碎银子和铜钱,公英带在身边随时用。你们经过的地方有我的两个老朋友,一个是石门寨的白头翁,他是公英的老爷;一个是双关镇的黄药子,你们路过那里,遇到困难去找他们。”
公英说:“爷爷。我老爷和黄爷爷都不认识我们,不相信我们的话怎么办。您还是给他们写封信吧。”
蒲医生说:“对。还是我孙女想的周到。我就简单地写两封信。”说着便到桌子上写信。
“说几句话就行了,还用写什么信。别耽误时间了。”急性子等的不耐烦了。
蒲医生写完第一封交给公英,又接着写第二封。
“快走吧。真急死人。不就是去找两个老头嘛。一个叫白头翁,一个叫黄……黄什么子。”急性子着急得在院子里转圈儿。
公英瞪了急性子一眼,说:“叫黄药子。不许叫老头,没有礼貌。要叫爷爷。”
急性子受到批评很不高兴,撅着嘴说:“你们怎么这样慢腾,我的头上快冒火啦。我先走了,在归来山庄大树下等着你们。”急性子说完,把弓弦一蹬,蹦走了。
蒲医生写好信,让公英收藏好,说:“你们快走吧,追上急性子,以后不许他单独行动。”
大力贴上追风膏、背上包裹,念起暗语;公英也背上行李,撑开金黄伞,念起暗语,二人挥手告别送行的人们,旋风似的离开村子。
……
再说那个卖假药的钱串子,真名叫车前子。本来是个财主家的少爷,由于吃喝嫖赌不务正业,几年内就把老辈留下的家当挥霍精光,于是他干起了又省事又赚钱的卖假药勾当。当他听到蒲家治疗瘟病的主药快用完了时十分高兴,以为可以乘机多卖假药,大发其财。后来知道蒲家派三个孩子去边境买药,又气又恨,于是招来两个同伙:穿山甲和穿山龙。每人给他五十吊铜钱,让他们在路上想方设法阻挡孩子,使得孩子不能按时回来,买不到药更好。并许诺能使孩子路上多耽误一天再赏给一吊钱,买不到药,每人再赏给五十吊铜钱。那两个同伙拿了铜钱,高兴地去了。
……
公英和大力飞快的赶路,想快点追上急性子。他们走到一个村口,路边站着一个老人,老人腰不弯背不驼,头发眉须银白,面部清秀,两眼有神,身披道袍,手执拂尘。公英正想问一问老人是否看见急性子过去,忽然飘来一阵刺鼻的气味,两人连着打了三个喷嚏。
“公英姐、牛大哥快来救我!”
二人顺着声音望去,原来是急性子被捆绑在一棵大树上。要知道他们如何解救急性子,请看下回讲解。谢谢
………………………………………………………………………………
本回首次涉及 中药名: 车前子 穿山甲 穿山龙
-=-=-=-=- 以下内容由
zhaogx713
在
2009年08月01日 04:22pm
时添加 -=-=-=-=-
第九回 凤仙花泪送娇儿 钱串子暗出坏招
上回说到,凤仙花不让急性子到边境买药,急性子大哭大闹,躺在地上打滚。凤仙花拿起擀面杖说:“你再说去买药,我就狠狠打你。”急性子打着滚说:“就要去,就要去。打死我也要去。”小花狗吓得汪汪叫着跑到院子里。
凤仙花用擀面杖在急性子的屁股上轻轻打了几下。急性子哭得更厉害了,一边喊:“你用力打,用力打。打死我你就没有儿子啦!”
凤仙花看到来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她把急性子抱起来,给他擦干脸上的眼泪,说:“好儿子。听妈的话。只要不去买药,你想要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妈都给你买。”
急性子说:“我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吃。你不让我去我就不吃饭,饿死也不吃。”
凤仙花也坐在炕上哭起来,一边说:“我的儿子呀,你怎么这样不懂事啊。妈都是为了你好啊。你出远门,你不怕你妈在家想你想出病来。”
急性子一点也不退让,说:“就你事儿多。人家大力他妈病着,还不拦着大力。公英妈一人顶三个人忙,还是让公英去买药。人家的妈怎么不怕想出病来?”
凤仙花说:“人家孩子都比你岁数大、见识多 。”
“我只不过比他们小一两岁,心眼一点也不比他们少。大力妈去找蒲医生看病就是我出的主意。”急性子一点不示弱。
“好儿子。就这一次听妈的,以后妈听你的。行不行?”
“不行!这次是去买药,是为了治病救人。又不是去做坏事,为什么不让我去?”
“这次不去,下一次去行不行?”凤仙花还是讨价还价。
“不行!不行!这次是去买药治病救人。你懂不懂,是治病救人!”急性子坚定不移。
凤仙花无言以对。他忽然觉得孩子变得懂事了,也长大了。小鸟的翅膀硬了,是应该让他出去飞一飞。但想到孩子去边疆要走那么远的路,去那么长的时间,还是放心不下。再想个别的办法吧。她说:“我让你去。你们什么时候走?”
急性子擦着眼泪说:“蒲爷爷说越早越好,可能是明天上午。”
凤仙花说:“我到商店给你买些路上吃的东西。你在家里呆着,那里也不许去。”她拿起弓用脚一蹬,一蹦走了。
其实,凤仙花并没有去商店,而是去找蒲医生,让蒲医生劝说急性子不去买药。从后溪村到地仓村只有十六七里路,所以她只要一蹦就到了。
蒲医生刚看完病人,看到急性子妈来了,就猜出她来的目的。
凤仙花擦着眼泪说:“急性子要把我气死,他非要和公英去买药不可,我不让他去,他就是不听,您老劝劝他,别让他去了。”
“他妈的话都不听,别人的话就更不会听了。”蒲医生说。
“这可怎么办呢?真把我愁死了。”
“依我看,就随他去吧。”
“我不放心啊。我儿子从小没离开过我,要是路上想家急出病来可怎么好!他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
“我看你儿子将来很有出息,说不定能干出大事业。八岁也不算小了,早该念书识字啦。”
“这孩子就爱在外面野跑,在家里坐不住。我教他识字,他说没意思。死活不念书。看来他不是念书的料。”
“我看他是块好材料,长大了会有出息,就看我们怎样引导他。把他圈在家里,娇生惯养,看起来是爱护他,实际上是害了他。放他到外面闯荡闯荡,见见世面,也许比念书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要是去一天半天也行,七八天的时间太长啦。再说,走几千里路,还要到边疆,说不定遇到多少危险,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不仅对不起他爸,我也没法活了。”
“有些话只对你说,请不要告诉孩子。我本来想让甘松和公英去买药,公英能分辨药的真假。后来大力和急性子坚持要去,我又想,这两个孩子长大都会有出息,让他们出去锻炼锻炼也好。所以,我让他俩回家和家长商量,只要家长同意就让他去,大力已回话,家里老人都同意他去。急性子能不能去,就听你的啦。路上安全问题,你不用担心,我不会让孩子去冒险,我会派人一路保护他们。”
“您老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底儿啦。那就让我儿子去吧,要不,他在家里会和我闹翻天。就怕他路上想我。”
“不是怕你儿子想你,而是怕你想你儿子。这事就说定了。”
凤仙花点点头,又流下了眼泪。
蒲医生走出房门把公英叫来,指着凤仙花对公英说:“这是你凤姨。急性子的妈妈。”
公英说:“凤姨好。”
蒲医生又说:“到你妈那里领一两银子来。”
不一会,公英拿来一包银子给蒲医生,说“我正在和我妈准备路上用的吃的东西呢。”说完,回头走了。
蒲医生对凤仙花说:“我知道,你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日子很不容易。这次出门是你儿子帮我家干活,我必须给他报酬,这些银子你带回去买点吃的用的。还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我。路上一切费用我都准备好了,你不用费心。路上由大力拿行李,你儿子把弓弹带上,别带小狗,明天上午早点出发。”
凤仙花接过银子,低着头走回家去。刚走出大门又折回来,不好意思地说:“我托付公英一件事,听说木贼草寇一伙常在关外活动,公英他们路过那里时,顺便打听一下我丈夫金果兰的消息。急性子粗心大意,我告诉他,怕他忘了。”
“你放心,公英路上要办的事,我都记在纸上,这件事忘不了。”
凤仙花又到商店,想给孩子买些点心、糖果,但是商店多数关门,开门的也不卖吃的东西。她只好空手回到家里。急性子还在撅着嘴生气。她说和蒲医生商量过了,同意他去买药,明天上午走。并说商店里没有买到吃的东西,路上吃的用的蒲医生都安排好了。
急性子一听高兴地跳了起来,一边抱着他妈喊:“好妈妈,好妈妈!”
夜里,凤仙花搂着儿子,千嘱咐万叮咛:渴了就喝水,饿了就吃饭,累了就歇着,晚上要好好睡觉,走路别让蒺藜扎着脚,蹦高时别让树枝划着脸;南方蚊子多,晚上把一些艾蒿放在身边,蚊子就不敢靠近了;要和公英、大力在一起,不要自己乱跑……直到急性子睡着了,她还是说。
凤仙花一夜没有睡,不住的流着眼泪。第二天早早起来,把急性子需要换的衣服等东西打成小包裹。又做了一碗指压面片——吃了一路平安。
今天急性子起得比每天都早,刚洗完脸,他妈把一碗平安面放到他面前,说:“好儿子,你把这碗面都吃了。妈就盼你早点平安回来。”
急性子很快把面吃完,说:“妈,你怎么不吃?”
“妈一点也不饿。”
这时,急性子才发现他妈的两只眼睛红肿了。突然觉得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他哭了。这是他第一次懂得心疼妈妈:“妈妈不要难过。我很快就回来。你自己在家不要想我。我以后一定听妈的话。”
“好儿子,放心去吧。妈想通了。男孩子总圈在家里没有出息。妈有小花狗做伴不会孤单。听说贼寇常在关外活动,你们路上要小心。要是有时间,多向当地人打听打听你爸爸的下落。”急性子说都记住了。
急性子背上包裹,拿起弓弹,走出家门。他妈一直送到村外。他说:“妈快回家吧。”小花狗要跟着急性子跑,凤仙花把狗抱在怀里。急性子说:“妈妈再见。”说完,一蹦就远去了。凤仙花流着眼泪站了很久才回家。
急性子来到蒲家。对蒲医生说:“我妈一晚上没睡觉,眼睛都哭肿了。”
“你妈在家想你想出病来怎么办?你别去啦。”公英对急性子说。
“我妈让我去。她说男孩子老圈在家里没出息。她还说,有小花狗和她在一起,不会孤单的。还让我路过关外时打听我爸爸的消息。”
大力来了,腰里挂着一个盛水的葫芦。柴家二老都跟来了,不住地对大力嘱咐些什么。
急性子说:“人都到齐了,咱们快出发吧。”
蒲医生说:“还有些话再嘱咐你们,这个行李包裹里有一百两银子,分为十包。除了你们来回路上的费用,剩下的全买药。这个行李由大力保管,白天背在身上,睡觉放在枕头边。还有一些零碎银子和铜钱,公英带在身边随时用。你们经过的地方有我的两个老朋友,一个是石门寨的白头翁,他是公英的老爷;一个是双关镇的黄药子,你们路过那里,遇到困难去找他们。”
公英说:“爷爷。我老爷和黄爷爷都不认识我们,不相信我们的话怎么办。您还是给他们写封信吧。”
蒲医生说:“对。还是我孙女想的周到。我就简单地写两封信。”说着便到桌子上写信。
“说几句话就行了,还用写什么信。别耽误时间了。”急性子等的不耐烦了。
蒲医生写完第一封交给公英,又接着写第二封。
“快走吧。真急死人。不就是去找两个老头嘛。一个叫白头翁,一个叫黄……黄什么子。”急性子着急得在院子里转圈儿。
公英瞪了急性子一眼,说:“叫黄药子。不许叫老头,没有礼貌。要叫爷爷。”
急性子受到批评很不高兴,撅着嘴说:“你们怎么这样慢腾,我的头上快冒火啦。我先走了,在归来山庄大树下等着你们。”急性子说完,把弓弦一蹬,蹦走了。
蒲医生写好信,让公英收藏好,说:“你们快走吧,追上急性子,以后不许他单独行动。”
大力贴上追风膏、背上包裹,念起暗语;公英也背上行李,撑开金黄伞,念起暗语,二人挥手告别送行的人们,旋风似的离开村子。
……
再说那个卖假药的钱串子,真名叫车前子。本来是个财主家的少爷,由于吃喝嫖赌不务正业,几年内就把老辈留下的家当挥霍精光,于是他干起了又省事又赚钱的卖假药勾当。当他听到蒲家治疗瘟病的主药快用完了时十分高兴,以为可以乘机多卖假药,大发其财。后来知道蒲家派三个孩子去边境买药,又气又恨,于是招来两个同伙:穿山甲和穿山龙。每人给他五十吊铜钱,让他们在路上想方设法阻挡孩子,使得孩子不能按时回来,买不到药更好。并许诺能使孩子路上多耽误一天再赏给一吊钱,买不到药,每人再赏给五十吊铜钱。那两个同伙拿了铜钱,高兴地去了。
……
公英和大力飞快的赶路,想快点追上急性子。他们走到一个村口,路边站着一个老人,老人腰不弯背不驼,头发眉须银白,面部清秀,两眼有神,身披道袍,手执拂尘。公英正想问一问老人是否看见急性子过去,忽然飘来一阵刺鼻的气味,两人连着打了三个喷嚏。
“公英姐、牛大哥快来救我!”
二人顺着声音望去,原来是急性子被捆绑在一棵大树上。要知道他们如何解救急性子,请看下回讲解。谢谢
……………………………………………………………………………………
本回首次涉及 中药名: 车前子 穿山甲 穿山龙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