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三七生在 2003/09/04 02:45pm 发表的内容:
果然足智多谋,堪称用兵典范。只是贼既为火,入冰箱乃贼子弃暗投明之象,云何反道老将军黄盖诈降于魏军呢?尚望不弃,赐告因由。
下面引用由三七生在 2003/09/04 02:48pm 发表的内容:
莫非黄老将军内心实藏反意不成?
下面引用由桂枝汤在 2003/09/04 05:11pm 发表的内容:
此方用法之妙在将“附子理中丸”放入冰箱一法。
病在咽,是药物必经之路。如果直接用附子等热药,无异是火上加油。而寒在腹,又不能不用“附子理中丸”。
所以,借了“附子理中丸”冰冻之寒,过其要道。直达病所 ...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在 2003/09/04 07:32pm 发表的内容:
医学问题,岂能指鹿为马?是实先生马鹿不分也。
哈哈哈哈......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明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下面引用由班竹枝在 2003/09/04 07:38pm 发表的内容:
楼上先生啊!南朝四百八寺,非明朝也。
另:横看成岭句,下句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再另:千里莺啼绿印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先生啊,若集古人成句,断无此般集法 ...
下面引用由桂枝汤在 2003/09/04 05:11pm 发表的内容:
此方用法之妙在将“附子理中丸”放入冰箱一法。
病在咽,是药物必经之路。如果直接用附子等热药,无异是火上加油。而寒在腹,又不能不用“附子理中丸”。
所以,借了“附子理中丸”冰冻之寒,过其要道。直达病所 ...
下面引用由班竹枝在 2003/09/04 07:45pm 发表的内容:
错错错,并非一字之师,乃二十七字之师。
先生自己仅一“明”字耳。
下面引用由五积散在 2003/09/03 10:12pm 发表的内容:
史先生年逾六十,别无所苦,唯慢性咽炎久治不愈,咽喉时常干疼破溃难忍,久治不愈,甚为所苦。
一日,就诊于闻大夫。诊其脉:双寸皆浮,重按无力,关尺皆涩。其色尚可。
问其:腰竣酸楚否?
答:然也。
...
下面引用由caoxibai在 2003/09/05 04:59am 发表的内容:
纵观此证,当属少阴虚火咽痛无疑。关于此类病症的治疗,伤寒论少阴篇中已树圭臬。后世虽有发展,亦大抵不出此基本法则。而今,此案例竟选用大热大补的附子理中丸(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及附子等),进行首次治疗,常言说:“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白虎入口,寒极必亡。”,此例虽把其在冰箱中予以冷镇,也只不过是可以掩饰其酷热之性于一时也,药丸入腹,毕竟要热性大发,以热治热,无疑与火上浇油!此明显的错误,为什么还能受到许多人的谬赞?文章虽写得妙笔生花,又岂能黑白颠倒?
下面引用由caoxibai在 2003/09/05 04:59am 发表的内容:
从以上描述(花甲老翁,咽喉溃烂,久治不愈,诊其脉:双寸皆浮,重按无力,关尺皆涩。渴不欲饮,且腰部酸楚。),纵观此证,当属少阴虚火咽痛无疑。关于此类病症的治疗,伤寒论少阴篇中已树圭臬。后世虽有发展, ...
史先生年逾六十,别无所苦,唯慢性咽炎久治不愈,咽喉时常干疼破溃难忍,久治不愈,甚为所苦。
下面引用由caoxibai在 2003/09/05 09:59pm 发表的内容:
“ 咽痛干肿为阳热,不干不肿属阴寒,
阳用甘桔等汤治,阴用甘秸附姜攒”
下面引用由caoxibai在 2003/09/05 09:59pm 发表的内容:
“ 咽痛干肿为阳热,不干不肿属阴寒,
阳用甘桔等汤治,阴用甘秸附姜攒”
下面引用由caoxibai在 2003/09/05 09:59pm 发表的内容:
“ 咽痛干肿为阳热,不干不肿属阴寒,
阳用甘桔等汤治,阴用甘秸附姜攒”
下面引用由学海无涯在 2003/09/06 07:14am 发表的内容:
请问C公:这干有多少种病机可以引起
“ 咽痛干肿为阳热,不干不肿属阴寒,
阳用甘桔等汤治,阴用甘秸附姜攒”
<<医宗金鉴>>言其常而不知其变,可叹!局部辨证固然重要,全体更要 ...
下面引用由班竹枝在 2003/09/06 10:33pm 发表的内容:
孺子可教也。
下面引用由学海无涯在 2003/09/05 11:43am 发表的内容:
C公,凭上所述,怎见得是阳证?
咽痛干肿为阳热,不干不肿属阴寒,
阳用甘桔等汤治,阴用甘秸附姜攒.
下面引用由caoxibai在 2003/09/07 07:53pm 发表的内容:
“史先生年逾六十,别无所苦,唯慢性咽炎久治不愈,咽喉时常干疼破溃难忍,久治不愈,甚为所苦。 ”
下面引用由班竹枝在 2003/09/04 07:38pm 发表的内容:再另:千里莺啼绿印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下面引用由班竹枝在 2003/09/08 10:25pm 发表的内容:
呵呵,五先生还是多谈学问吧,
下面引用由桂枝汤在 2003/09/09 06:09am 发表的内容:
代表了大多数会员的意愿:也是鞭策,也是期望,更是鼓励。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