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略谈补益
[打印本页]
作者:
溪流
时间:
2007-7-31 08:45
标题:
[原创]略谈补益
[watermark]
当今世风,补益盛行,人们吃饱喝足,都想再补益一下,颐养天年。有用药补者,有用食补者,想法是好的,效果如何,颇存质疑。略谈看法如下:T\DedV
一,无虚不当补。补药为虚者而设,无虚不当补之,常看到一些经济条件好的人,手里有钱,乱服补药,尤其是一些补肾药。其实,人体在无病的情况下,处于一种阴阳平衡的状态,随便进补,就会打破这种状态。例如,补阳者,阴必相对显虚,补阴者,阳必相对显不足,阴阳平衡的状态一旦打破,就会滋生疾病。曾见一大款朋友,乱服补肾阳药, 命门火旺,性欲亢进,其人咨询于我,为什么他的头发脱得厉害,头顶几乎掉光,我告诉他就是因为补肾阳药服的太过,造成肾阴不足而成此病。常看到有些大腹便便的人,动辄服用肾茸,我诊其脉强劲有力,劝其莫再进补,有害无益。其人还往往怏怏不快,又见有些素质不高的医生,不能细辨病人病情,胡开补药,造成了副作用还不认账,诡辩我为其补,何错之有,岂不知,病若治反,人参鹿茸,杀人如剑。病若治投,马钱砒霜,效比仙丹。世人皆贪补而忌泄,此世风之大弊也。Ey
二,补益当分清气血阴阳。虚症当分清气血阴阳,仔细一点还应分清何藏何府。曾见许多有病之人和无病之人,但凡补药就纳尔食之,也不管此药是补气还是补血,补阴还是补阳。此有害无益,几近服毒。遗患无穷。殊不知阴虚者补阳,其阴更虚,阳虚者补阴,P^C
其阳更衰。此南辕北辙也。我也不同意那些所谓的药膳,饥饿进饭,有病进药,此天理之常也,无端进补,于身无益。]@5
三,使用补益之法,当注意护胃气。许多补药滋腻碍胃,尤其是补血补阴的药,更易伤及脾胃。四物汤为补血良方,胃略有不好的人肯定恶心呕吐。增液汤为滋阴良剂,脾运稍不佳的病人必然大便溏薄。我用四物汤必加少量砂仁。总之,用补益药时时注意胃气是很重要的`-K
四,补益要注意行滞。当今世人,饮食好而运动少,气血运行易滞。补益要十分注意此点S
。诊病之时,但凡遇虚症需补的病人,要仔细诊其脉流通畅否,有无淤滞。若有淤滞,还应分清是气滞还是血淤,酌情加理气活血之药。虚淤并存,最难下药,要达到补而不留淤,行而不增虚,补益药与行滞药孰多孰少,医之艺,皆在于此
(本文曾经发过, 大概未收录集中,重发一次)[/watermark]
作者:
胡来元
时间:
2007-7-31 22:35
标题:
[原创]略谈补益
观此篇:忽想起叶天土一句名言:\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其实广义补益概念意义较广。
作者:
321abc
时间:
2007-8-2 19:01
标题:
[原创]略谈补益
希望2楼的先生讲讲"广义补益概念". 先谢了.
作者:
胡来元
时间:
2007-8-3 07:34
标题:
[原创]略谈补益
经曰;虚则补之。损者益之。
作者:
电子气
时间:
2007-8-28 08:48
标题:
[原创]略谈补益
向各位学习!
作者:
绿芸
时间:
2007-12-8 10:01
标题:
[原创]略谈补益
看了楼主的帖子,谈的很直接。也就是说用的是西医的思维来看问题。哈哈哈,我的性格和直,不好意思。如果用中医的思维看补益之法,就会觉得不是这么简单。现在的人有几个在饮食上不好那?为什么还虚?中医上以通为补,以泻为补的临床病例还少吗?见到虚,首先要分这个虚是本虚还是标虚?是整体的虚还是局部的虚?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