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打印本页]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2:21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很多朋友都希望我能针对我的一本新书做一个讲座。这就是吉林大学最新出版的《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就是这本书。这本书的确使糖尿病研究焕然一新。但是,我想对于患者来说,有三个问题应该受到重视。
第一个问题  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标准
目前,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是按体力劳动强度和体型来确定的,主要是参照正常人的饮食标准,然后取下限。但是,一个人究竟应该吃多少合适,更主要的是取决于内分泌状态。所谓内分泌问题,就是激素的问题。内分泌状态造成的差别非常广泛,可见于健康人群,比如有的人吃得很多就是不胖,另一些人喝凉水也长肉。有一种与血糖密切相关的激素,叫做胰高血糖素。这种激素分泌多了,人就会消瘦,这是消耗增加造成的。
相反,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人就会肥胖。类似的调节激素很多,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等。按照正常人的平均标准,而忽视了内分泌状态,会明显造成苦乐不均。营养学家注意到了这种情况的普遍性,而提出按照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的主张。
但是,这实际情况是什么?是人饿不饿吗?我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给出让我满意的答案。而这个问题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一些患者对我说,严格控制饮食的确使我的血糖降了下来。记住,营养学家说的实际情况不是血糖降低,否则就不用说根据实际情况了:完全可以直说根据血糖好了。用限制饮食的方式强行降低血糖会带来很多问题。一个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血糖不高了,身体却越来越不好。
我的一位患者跟我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她身边的患者。他们都一个一个离去了。而这些离去的患者都非常重视饮食控制。我的那个患者说,幸亏自己没有太控制饮食。生命延长了,健康水平提高了,所以她是对的。我们不能批评她活得不科学,也不能说那些离去的人死得科学。降糖不等于科学;让人失去健康和生命的方法更不等于科学的方法。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2:21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第二个问题  相对低血糖问题
研究者大都注意到了相对低血糖的存在。糖尿病患者降糖太快了,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这个时候患者的血糖完全可能超出7.0mmol/L。有的患者说,我的血糖一直很高,怎么会有低血糖伤害呢?这种血糖值很高却出现低血糖伤害的情况非常常见,这就是相对低血糖伤害。
所谓相对低血糖伤害,是因为身体需要升高血糖而又不能满足,于是就造成了低血糖伤害。由于低血糖对人体的损伤迅速而猛烈,所以就造成了末梢神经炎、视力下降等各种并发症。
一些患者在血糖高的时候,身体觉得舒服。在血糖被控制之后,身体反而觉得难受。这种不舒服是典型的相对低血糖症状。
有两种治疗原则:一个原则是,在保证没有低血糖可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血糖;另一个是,在保证不产生高血糖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低血糖。我看到的很多患者都在采取后一种,这是错误的。我们应该采取的方式是,在保证没有低血糖可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血糖。正确的方式是为了避免低血糖而容忍高血糖,错误的方式是为避免高血糖而容忍低血糖。这是欧美国家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出现较晚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人并发症提早的根本原因。
我的一些患者在最初的康复过程中血糖不是降低了,而是微微升高。对这部分患者来说,这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因为人体在恢复过程中会这样的。有的患者因此恐惧,加重了糖尿病症状。糖尿病就是这样,与心情关系非常大。所以,让更多的人能够恢复健康,需要一个认识过程。我的一位患者,非常典型。他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一个年过古稀的老教授。
老教授请我吃饭,希望和我探讨糖尿病的问题。离开的时候,他的博士生问我:为什么不把产品留下呢?道理很简单。老教授对我的糖尿病理论很感兴趣,对一些问题也得到了答案。但是,他需要时间来玩味我的理论。直到消化吸收,变成自己对糖尿病的理解。只有这时候,他才能平静面对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两个月后,老教授开始使用我的康复方案。
老教授使用的第一周,眼睛看东西开始清楚了。一个月后,身体力量恢复。但是血糖却升高了。老教授打电话告诉我:“我们在接受你的康复方式之前,空腹血糖控制在6.2mmol/L左右。经过使用您的方式之后,现在空腹血糖7.2mmol/L。我们觉得身体比以前好多了,我们还想按照您的方法康复。”三个月后,他的身体恢复得很好:视力得到了恢复、体力得到了恢复,而且空腹血糖重新回到6.2mmol/L。因为这是没有特别控制下的空腹血糖值,而且稳定时间很长了,所以大家都非常满意。
体力恢复过程中,会有轻度血糖升高。人体在疲劳、酒后、大病之后,身体恢复过程中血糖都会有轻度升高。这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不要见到7.0mmol/L就害怕。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2:22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第三个问题 先健康血糖自然平稳
高血糖只是代谢功能衰退的一种后果。
   剑桥大学Hales教授指出:亚裔人士西方化生活后Ⅱ型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升高,欧美血统的人的发病率则没有明显变化。Hales教授的证据表明,营养结构的改变造成了Ⅱ型糖尿病的爆发。节俭表现理论认为,亚洲人的营养结构转变太快造成人体无法适应,因而使Ⅱ型糖尿病大量出现。
无论对Ⅱ型糖尿病发病的饮食原因作出哪种解释,节俭理论的调查结果都是要注意的:(1)抵御饥饿能力减退的人群易感糖尿病,这说明高血糖出现之前低血糖伤害普遍存在;(2)亚洲人学习欧美人的营养方式成为糖尿病高发因素,这说明营养结构的调整必须尊重民族习惯——经过历史考验的生活方式中即使存在问题也不会太恐怖,让人感到恐怖的应该是对传统过于激烈的遗弃。
美国人缺少的营养,对中国人来说也许是多余的。这说明,中国人的糖尿病,只能由了解中国人的研究者解除。而不了解中国人的科学指导都是不可信的。
我的食物训练能够产生良好的效果,能够使一些人恢复健康,能够使一些人摆脱并发症。这使一些人不理解:难道食品比药品还好用?道理非常简单:在需要用食物解决的问题上,食物当然比药物好用。糖尿病是吃出来,当然要从吃上走。解铃还须系铃人,这是一条公理。
如果说那些快速远离并发症的患者是因为我的食品中具有药理作用,这是一个根本的错误。我的方案所以会产生快速的反应,那是因为我知道糖尿病就是从吃上得的。有两句话都要记住,千万不要只记住一句:第一句话是,食品代替不了药品。第二句话更重要:药品永远代替不了食品。第二句话所以重要,是因为被人们忽略了。
我在吉林省公主岭市长期资助的一位患者叫做安淑媛。这是一个很小的城市,大家都互相认识。这位患者使用我的康复方式第六天开始排尿正常:原来排尿困难。三个月后胰岛素停用。脚上的五个大的溃疡也明显恢复。所以,当地人认为我的康复方式是治疗并发症的。我再强调一次,我的产品不是用来治疗并发症的。这些患者的并发症是自己恢复的。我只是提供了一个帮助自我恢复的方法。
现在,我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公开,介绍了数十种传统食物的功用,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理解糖尿病,走出糖尿病生活。对上述问题,饮食控制问题、相对低血糖问题、糖尿病的康复途径问题,还包括胰岛素能够引起血管、眼病和肾病等并发症的真实情况,我在书中一一作出了回答。
感谢吉林大学出版社对我学术的支持,感谢国内外众多关心我的人。现在我把这本书献给你们。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2:24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感谢支持的评论:
激素,一个熟知的世界
——《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读后感之一
作者:陆仁
作者对激素的态度使我想起了人类第一个合成激素可的松,一种模拟人体内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当这种激素推向市场的时候,医药学家不断的向人们宣布:长期困扰人类的皮炎、风湿、过敏等疾病已经被彻底战胜了。直到后来,这种激素的使用后果已经随处可见,医药学家才开始反省这种副作用。常识告诉我们,这种激素的副作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表现出来,甚至是只要那些医药专家稍微作点观察就可以发现。但是,医药学家们发现得太晚了。
胰岛素也是一种合成激素。它和所有的激素一样,在临床急救上有着重要价值,也同时有着自身的缺点:越使用效果越差、越使用剂量越大、越使用越离不开。不适于慢性疾病恢复。原文指出:“1985年,RW Stout的调查结果证明胰岛素对心血管系统具有破坏作用。而且胰岛素还可以直接导致凝血物质增加和纤溶能力降低,这正是多发性坏疽、静脉炎等外周血管问题的发生原因,同时,胰岛素的肾脏毒性即使在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时候仍然存在。这表明高胰岛素可以直接引起心血管、外周血管和肾脏问题。”这样,由循环问题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多发性坏疽、眼底病变和肾病都需要慎用胰岛素。
现在很患者都认为胰岛素是体内激素、没有副作用、越早使用越好。我不知道这些言论最早是从哪里传出来的。聂文涛医生的《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一书使我们想起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的松的历史。这种当初被医药学家们说成是体内激素、没有副作用、越早使用越好的药物,实际上只要观察一个月副作用就会被发现。我们现在真的需要反省当初那些医药学家是技术水平差得不如普通患者,还是职业道德出了问题?
所以,我们要感谢聂文涛医生,也要感谢支持学术争鸣的吉林大学出版社。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2:26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感谢支持的评论:

降糖是否就是科学?
——《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读后感之二
作者:陆仁
聂文涛医生在他的新著《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中,用充足的证据说明了糖尿病是低血糖和高血糖交替损害。
剑桥大学Hales教授的调查显示,低血糖出现在高血糖之前。而目前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相对低血糖损害。实际上,相对低血糖损害已经成了并发症产生的重要因素。所谓相对低血糖损害,是人体血糖超出7.0mmol/L的情况下,因为不能满足人体对高血糖的需求,而发生的低血糖损害。这种损害和绝对低血糖损害一样是末梢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病因素。
作者注意到了欧美国家在糖尿病控制时所采用的标准。那就是在保证没有低血糖可能的前提下来降低血糖。这实际上是注意到了低血糖比高血糖损害更大、更快。要确保没有低血糖损害,也就无法避免更频繁的高血糖损害。欧美国家就是这样来控制糖尿病的。这和我们国内的一些患者采用的方式相反,他们往往是在努力避免高血糖,因此也就不能避免经常出现低血糖损害。作者认为,这正是中国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提早的原因。作者通过逻辑分析指出:那种认为中国人并发症提前是因为发现晚的说法只能是一种猜想,既然是没有发现怎么能够知道他以前就有糖尿病了呢?依据竟然是中国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提前。这就导致了因果循环论证,是逻辑上无法通过的。
这说明,降糖不等于科学。作者明确指出,那些让人失去健康和生命的方法更不是科学的方法。作者的分析给了我们无尽的反思。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2:27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感谢支持的评论:
吃多少,究竟应该听谁的?
——《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读后感之三
作者:陆仁
《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是聂文涛医生最新完成的著作。聂文涛医生在互联网上经常公开留言,从而使这部著作因为作者的名字而成为互联网上最容易检索到的糖尿病图书。作者开篇就提出了进食指导原则上存在的错误。
很多人都注意到,那些严格控制饮食的人身体并不健康,甚至生命也没有延长。患者们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血糖降低了,身体为什么越来越不好?这的确需要我们反思。
目前在制定糖尿病人饮食控制标准上依靠的是体力劳动强度和体型。然而真正对进食量具有决定意义的却是内分泌状态。由于内分泌状态是不断变化的,现有医学手段难以全面检测,也就无法给出恰当的指导。这使营养学家们很不托底,而强调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作者一针见血地提问,实际情况是什么?
当现有的医学发展程度不足以给出正确的指导的时候,作者明确提出要凭借我们的经验来生活。要引进曾经指导过我们千百年民族生活的中医经验。的确,科学的精神正在于敢于面对自己的无知,而不是夸耀自己无所不能。如果是科学的态度,就没有必要隐瞒人类对很多疾病的真实了解水平。
作者用极大的勇气提出,在客观无法把握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主观的经验来指导。在吃多少合适的问题上,我们要有勇气相信一次自己:我是不是已经饿得受不了了?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2:29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感谢支持的评论:

相信科学,还是怀疑科学?
——《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读后感之四
作者:陆仁
聂文涛医生在书中引用了剑桥大学Hales教授的调查分析:亚裔人士西方化生活后Ⅱ型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升高,欧美血统的人的发病率则没有明显变化。这表明,营养结构的改变造成了Ⅱ型糖尿病的爆发。
而亚洲人士所以采用了欧美人的营养标准,正是在医学和营养学家的科学指导下发生的。作者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促进了读者反省:当专家们警告我们的正常生活中存在着巨大的危险的时候,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些警告是否存在问题。因为我们一直在告诫自己,要相信科学。
但是,动物学家的科学精神正在于对动物习性的尊重。那么,当医学家和营养学家放弃了对民族传统的尊重而要求我们对传统进行激烈遗弃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这是否科学?当那些来自欧美著名制药企业、营养品制造公司的生活指导出现的时候,当他们呼吁我们要相信科学的时候,我们是否存在过某种怀疑:那些不了解我们民族习惯的欧美专家,真的能对我们的生活给出正确的指导吗?
作者在现代科学概念充斥的今天,坦然地向我们了介绍数十种传统食物对糖尿病康复的意义。作者指出,在我们久别的食物中蕴含着解除营养疾病的资源。而食物训练,所以能使很多糖尿病患者恢复健康,能够使很多患者摆脱并发症,正在于符合民族习惯。药物不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比如在身体素质的培育过程中药物无法和体育锻炼相比,再如在代谢功能培育过程中药物无法和食物相比。神话药物的功用是欧美药物制造商的误导,决不是科学。
在作者严密的医学指导下我们发现,科学的本意中包含了怀疑精神。在一些人毫无根据的让人相信科学的时候,这种科学正是需要怀疑的。

作者: 胡来元    时间: 2007-9-6 12:49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西医临床经验归结得很好。但中医认为是阴虚燥证和津伤,可总结??
作者: 司马南方人    时间: 2007-9-6 13:02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西医临床经验归结得很好。但中医认为是阴虚燥证和津伤,可总结??”
与中医将食物归纳为四气五味有何关系?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3:29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这部著作中介绍了《黄帝内经》中的食物训练理论。
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的争吵,已经到了白热化:
http://post.baidu.com/f?kz=259234619
作者: 胡来元    时间: 2007-9-6 13:33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理。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4:14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类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素问•奇病论》。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4:17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黄帝内经•经脉别论》)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4:18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素问•五脏生成篇》。
“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素问•血气形志篇》。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4:19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其病发惊骇,其味酸……病之在筋也,其臭臊。”“病在五脏,其味苦……病之在脉也,其音征,其数七,其臭焦。”“病在舌本,其味甘……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病在背,其味辛……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病在 ,其味咸……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素问•金匮真言论》)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4:20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浓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浓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浓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浓则发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4:23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浓。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素问•生气通天论》。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4:25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得食则渴减,饥则渴尤甚。”([清]陈士铎:《辩证冰鉴》)古代文献明确记载了糖尿病人进食后症状缓解的现象。进食之后,血糖升高但症状缓解,这需要给出合理解释。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4:26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故善养性者,先饥而食,食勿令饱,先渴而饮,饮勿令过。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盖饱中饥,饥中饱,饱则伤肺,饥则伤气。若食饱,不得便卧,即生百病。” ([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卷第一《养生避忌》)进食勿多勿少,吃饱了就睡,那各种疾病就都来了。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4:28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黄帝内经•六节藏象大论》)这是阐述各种营养是维系人体气血津液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4:29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见《黄帝内经•奇病论》)数,频繁多次的意思。现代营养学的控制原则也具有病因上的矫正意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07-9-6 15:19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节制欲望,改造人类自己.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5:27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黄帝内经》关于食物训练理论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阴阳气味理论
这里的气是指引起人的嗅觉反应;味是指引起人味觉反应。气味可由脏气因四时运行自生,也可由食物诱发而生。 气与味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不同的作用,气味在不同的组合下可以形成不同的作用方向,从而实现对人体健康的调整。 从气味的阴阳划分角度可以寻找食物导致疾病的原因。 也可以寻找到解除疾病的方法。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5:28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第二部分,五味应五脏理论
各种气味的产生都是人体阴阳走向的结果,因此也会滋生脏腑之气,也就是维持人体各种功能的存在。气味之间的这种作用不同,构成了不同气味之间的作用互相削弱的情况。 过量过久接受某种气味会导致人体病变,例如对咸味的产品吃得太多太久可以引发循环障碍,而对甜味的产品吃得太多太久可以导致脱发。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的发挥,也需要不同的气味刺激来维持。古人的这些观察结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五味应五脏。气味是人体的脏腑之气所生,也会影响脏气平衡。每个人的脏腑平衡情况不同,也会产生对气味的不同需要。而这些不同的情况也可能是长期饮食习惯造成的。除此之外,健康状况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体征,也会产生不同的需要。糖尿病具有典型的共同体证,因此糖尿病人的食品有许多共性的要求。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5:29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第三部分,太过与不及理论
人体的功能需要食物的气味激发,所以离开了各具气味的食物人就无法生存。但是如果气味偏好太过,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例如酸味太过当然有利于滋生肝气,也就是加强人体的滋养生津能力,但是会使脾胃受损。
人体对某种气味食品摄入不足,就会激发吸取利用该食物的能力,这种主动性反应与食品相吻合,就会使食品滋补的功能得到加强。与此相反,人体对某种气味食品摄入过量,就会使食品滋补的功能受到削弱。掌握这个道理,就可以在保证人体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食物训练。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5:30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第四部分,胜复承制理论
如果某项生理功能应该得到有效调动的时候,这个生理功能就能准确调动并且发挥适中,这叫做和。如果应该发挥作用,却不能及时调动该功能,这就叫做不及。如果在不应该发挥主要作用的时候,它却努力超水平发挥作用,这就叫做有余。所以,每一种生理功能都需要对立的力量来搭配,以避免发挥有余,这种搭配和制约作用叫做承。承的结果是对有余力量进行正确的转化,这种规定作用叫做制。任何一项生理功能,如果在应该发挥作用的时候就发挥作用,才符合它的生理地位,这样就是有问题也不会太大。
超过正常限度的超水平发挥或发挥不足,叫做胜。如果一种生理功能不能有效发挥或者发挥太过,会引起相关生理功能的震荡,这是对胜的回应,叫做复。有胜一定会有复。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就是在这种权衡中得以维持。
《黄帝内经》中的食物训练理论是基于古人对食物作用的细致观察和精密的分析,对我们今天正确理解食物的训练意义仍然是有帮助的。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5:31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邪则变甚,正则微。”《素问•六微旨大论》。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5:32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木不及,春有鸣条律畅之化,则秋有雾露清凉之政,春有惨凄残贼之胜,则夏有炎暑燔烁之复。”“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素问•气交变大论》。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5:33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肝主春木有生阳渐长之机,若急而不和,肝所苦也,治之之法,当急食甘味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素问•藏气法时论》)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5:34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软,急食咸以 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素问•藏气法时论》)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5:35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素问•宣明五气篇》)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5:37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素问•经脉别论》。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5:38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5:39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藏气法时论》。
作者: 胡来元    时间: 2007-9-6 17:09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肺胃主燥,亦主津液。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6 19:37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胡来元 兄捧场,顿觉蓬荜生辉。
作者: 胡来元    时间: 2007-9-6 20:33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相互交流与探讨。益也。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7 08:24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网上有三个著名批评:
1、聂文涛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大陆人
这是在讥讽我在糖尿病研究中的所有新发现。其实,我获得诺贝尔奖当然能够说明我的研究价值;我不获得诺贝尔奖,我的研究就一定没有价值吗?最起码,我还引起这些商业学术的恐慌吧。
http://post.baidu.com/f?kz=246451520
2、聂文涛如果正确了,难道全世界的医学家都错了?
这是在讥讽我存在个人观点。大概中国医生已经习惯了没有个人观点。但是,不是个人的独有观点,就不是个人的学术;如果把别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发表,那就是学术剽窃。所以,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必然区别于全世界的看法。只是中国的医学界工作者太不习惯学术研究了。
http://bookmark.hexun.com/niewentao/detailframe.aspx?bid=2848584
3、聂文涛欺骗了整个科学界!
这不是在讥讽我,而是在胡说八道。整个科学界是我能欺骗的吗?如果真的整个科学界都认同了我,或者贬义的说是被我欺骗了,那么我的学术岂不就是整个科学界公认的了吗?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2855

作者: 司马南方人    时间: 2007-9-7 08:50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本书想来也是洋洋洒洒一大观。
但不知道聂先生在其大作里是怎样解决人体“动态需求”和“直线式供给”之间的矛盾的。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7 11:01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下面引用由司马南方人2007/09/07 08:50am 发表的内容:
本书想来也是洋洋洒洒一大观。
但不知道聂先生在其大作里是怎样解决人体“动态需求”和“直线式供给”之间的矛盾的。
这是最内行的问话。
我的观点是:动态需求的解决,依靠的是功能培育和调整;直线式供给,则是直达病所的急救措施。二者不可混淆。现代医学用各种急救手段来解决人体状态调整,结果必然失败。
作者: 胡来元    时间: 2007-9-7 12:16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11 14:27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我经常面对自己的无知,也不相信别人无所不知。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25 17:29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下面引用由胡来元2007/09/06 01:33pm 发表的内容:
理。
有朋自远方来。好用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9-30 16:43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下面引用由聂文涛2007/09/07 08:24am 发表的内容:
网上有三个著名批评
网下有两个最恶毒的谣言:
1、聂文涛被判刑了。
2、聂文涛的桑黄子无效。
作者: xyxyxy    时间: 2007-10-11 11:12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ADMINOPE=suluji|xyxyxy|威望由 -6 增加至 -5|恢复|1196129108]别忘了寄书给我
作者: 红果李王    时间: 2007-10-28 12:44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好理论,我目前也是一糖尿病患者,很需要你的治疗方法,不知怎样才能得到。谢谢啦![Maiweb_leobbs5]
作者: 继续    时间: 2007-10-28 13:23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POSTISDELETE=屏蔽]中医论坛为什么总是吸引一帮骗子,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作者: 继续    时间: 2007-10-28 13:32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POSTISDELETE= ]聂文涛,你要是自己得了糖尿病, 你吃你那桑黄子么?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10-29 11:19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您真地了解这个事件的过程吗?的确,最初就是亲友求我帮助想办法解决糖尿病,才做到今天。我本来热衷于外周血管病,因为这是家传的技术。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10-29 11:32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下面引用由继续2007/10/28 01:23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论坛为什么总是吸引一帮骗子,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来判断别人,这是《精神现象学》的观点。
就像先生总觉得别人是骗子一样,而我居然总是把你当成医生。
作者: 继续    时间: 2007-10-31 22:08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聂文涛,请你谈一谈前一段时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你认为这个指南和你的忠告,糖尿病患者更应该相信哪个?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11-1 20:10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下面引用由继续2007/10/31 10:08pm 发表的内容:
聂文涛,请你谈一谈前一段时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你认为这个指南和你的忠告,糖尿病患者更应该相信哪个?
作为一个糖尿病研究者,关心的是与你关心的事不同。
作为一个随意辱骂我的人,我本来可以像其他斑竹一样封杀掉你的发言,但是我没有这种习惯。
但是请你尊重一下自己,我没有义务回答你的问题。
作者: 继续    时间: 2007-11-1 21:52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ADMINOPE=suluji|继续|威望由 -6 增加至 -5|不赞同禁言|1196128989][ADMINOPE=聂文涛|继续|威望由 0 减少至 -6|除了骂人狗屁不通|1193976328][这个贴子最后由suluji在 2007/11/27 10:13am 第 1 次编辑]

聂文涛
1 不要乱扯淡,请你谈一谈前一段时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你认为这个指南和你的忠告,糖尿病患者更应该相信哪个?
2 哪里有随意辱骂你? 那个用google搜出是天下最大的骗子, 欺骗了糖尿病患者的帖子难道不是你自己贴出来的?
3 我不需要你关心的事情和我关心的事情一样,请你谈谈你关心的事情和《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关心的事情是否一样。
4 我尊重的是事实,而不是宣传,更不是自己自吹自擂。
5 出版社出本书你就可以忽悠糖尿病人了? 你可以比较一下,出书和生产婴儿尿布哪个更简单。
6 请问你得了糖尿病你会相信你的桑黄子么?
7 你就是==,欢迎你封杀,你可以问问古水流他封杀了我多少回,少拿版主来吓唬我,这个论坛最大的特点就是很有一部分版主是靠制造垃圾登场的,比如.......之流,而且垃圾制造的越多,版主做的越高。
8 来吧,别做鸵鸟!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11-2 12:08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这个贴子最后由聂文涛在 2007/11/02 05:19pm 第 1 次编辑]


留给大家看看,我不想说:你家人才得糖尿病了呢!
我不想这样说.
这个人以前的指责缺乏基本专业水平,现在证明缺少做人的修养.所以封杀.
作者: sunqinglian    时间: 2007-11-2 15:37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ADMINOPE=suluji|sunqinglian|威望由 -6 增加至 -5|停止禁言|1196128823]
下面引用由继续2007/11/01 09:52pm 发表的内容:
这个论坛最大的特点就是很有一部分版主是靠制造垃圾登场的,比如你聂文涛,张天宇、孙清连之流,而且垃圾制造的越多,版主做的越高。
芝麻曾经做到总斑竹,呵呵.
老聂你中计了,你根本没必要理会与封杀这个人,他后面有一帮势力,不是你这种老实人能对付的了的.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11-2 17:18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这是我主持BBS五年多时间里,第一次封杀别人。我没心思对付别人,只是想让别人懂得,不知道尊重别人就是不尊重自己。
我不需要战胜任何人,
但也不需要被人侮辱。
作者: 聂文涛    时间: 2007-11-2 17:27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中国人做人有一个最基本的修养,那就是到哪里就要遵守那里的习惯。
继续这个人,把本论坛说得一无是处。但是却来这里发言,这就缺少了做人的条件。
我们论坛的人不如你的修养好,但是我们并没有找你去,我们是一些乐趣差不多的人,在一起交流。你算干什么的?
如果你说别人的书是尿布,那么请问你做过什么?哪个医学结论是你提出来的?你有什么资格说话?
作者: 张大凡    时间: 2007-11-8 23:15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继续(陈斌马甲、接着来)就是这样做出学术质疑的。
作者: 张大凡    时间: 2007-11-8 23:29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看看谁是在讨论学术,谁是在人身攻击。
作者: 红莎草    时间: 2007-11-23 22:24
标题: 给糖尿病患者的三个忠告——聂文涛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18>百家争鸣</a>转移过来的!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