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肝源性糖尿病及其胰岛素抵抗 [打印本页]

作者: 灵异怪医    时间: 2005-12-14 09:25
标题: 肝源性糖尿病及其胰岛素抵抗
肝脏是糖代谢的重要器官。肝病可影响糖的代谢过程,致血糖升高。特别是肝硬化时,临床上可表现为肝源性糖尿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肝病可伴有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产生胰岛素抵抗。

国外研究提示,高胰岛素血症和糖耐量减低是肝硬化继发糖尿病的重要特征。这一临床现象表明,肝硬化性糖尿病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1R)。目前判定IR的精确方法是用正常血糖胰岛素钳夹技术但由于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国内学者提出最小模型技术,用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代替钳夹技术,该方法简便易行。研究发现,肝源性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FRI)水平明显升高,ISI降低,C肽水平无明显变化。该结果与国外学者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这说明肝病患者内IR的存在与其糖尿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

研究表明,肝源性糖尿病患者有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肝病时降解胰岛素功能减弱;或由于体内存在IR,引起高血糖,并长期刺激β细胞致胰岛素分泌增加;抑或慢性肝病对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儿茶酚胺、生长抑素等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的灭活减少,再加之肝内分流或侧支循环的形成,使上述激素在血中浓度升高,诱导胰岛素代谢性分泌增加;也可能此时肝脏的葡萄糖运转蛋白(GLUl1和GLUl4)减少,更加重肝源性糖尿病的高胰岛素血症。最终由于IR,肝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受体与胰岛素的亲和力降低,受体介导关键酶的缺陷而发生糖尿病。

肝源性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应为降低过高血糖,保护和改善肝功能,重点是积极治疗原发病。肝功能改善,血糖可随之降低。有学者认为,肝源性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水平可稍高于原发性糖尿病,根据标准体重给予相应的热量,保障机体营养代谢所需,以保证肝脏有较多的血糖供应,有利于肝功能的改善。而口服降糖药(特别是磺脲类)剂量宜减,血糖控制不满意者给予胰岛素治疗。

总之,IR或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成为肝源性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其与肝源性糖尿病和高血糖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密切相关,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作者: 王不留行    时间: 2005-12-30 18:30
标题: 肝源性糖尿病及其胰岛素抵抗
哦,受教!
肝源性糖尿病确实是种比较新的提法,但肝硬化并发糖尿病的占少数,相对来说,肝源性低血糖症更常见一些,因为肝病时胰岛素灭活减少,常常并发高胰岛素血症,然后并发低血糖,这更常见一些
作者: 灵异怪医    时间: 2005-12-30 19:29
标题: 肝源性糖尿病及其胰岛素抵抗
不难看出,先生是高手!的确如先生所言!希望先生常来交流!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