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黄竹斋与《伤寒杂病论》
[打印本页]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07-1-25 08:02
标题:
黄竹斋与《伤寒杂病论》
黄竹斋与《伤寒杂病论》
黄竹斋(1886―1960),西安市人,名谦,又名维翰,以字行。少时随父打铁,十八岁起始读修,后专攻医学,遂成名医。他尝对人说:“昔人言,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良相济世,良医救死,同一仁也。吾其为良医乎?”黄氏行医,往往妙手回春,不收分文,反常以药物相赠与贫穷患者。邵力子任陕西省主席时,突患右臂不举之症,经中、西名医久治不愈,后请竹斋针灸,不过旬日,即康复如初。邵故特制一匾鸣谢,但竹斋从未悬挂。
竹斋精研医学,著作等身,对挖掘祖国医学贡献甚大。1940年,他在长安县黄竹村购得坡地一处,劈崖挖窑三孔,亲撰一联曰:“广开户牖,放山川入吾眼界;博览群书,问医林有谁拾遗?”横额为“且乐吾素”。他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书的抢救、刊印、注释,倾注了近三十年的心血。1934年,竹斋赴各地搜集医学书籍时,在南京某刊物上看到张仲景有些遗著藏在宁波的“天一阁”,即奔赴宁波查访,适逢天一阁正在修葺,未得如愿。但
他从宁波名医罗岐隐口中得知桂林罗哲初藏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手抄本。次年,竹斋任国医馆编审委员时,适与罗哲初共事,果然从罗手中得见此抄本。据番,此书原系张仲景家传,至四十六代孙张绍祖时,由其徒左盛德重抄,又珍藏四十余年至1888年,始传到左盛德学生罗哲初手中。竹斋见到此书,如获至宝,遂精心抄写一遍。至此,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一书在国内能知下落者汉有罗、黄两个抄本,而罗氏抄本在卢沟桥事变后遭匪劫遗失,黄氏抄本顿成稀世珍本。竹斋遂请张伯英将军资助.以抄本刻木版印二百五十份,分赠医林及亲友,使此书得以流传。以后,又对此书作了注释、出版了《伤寒杂病论集论》十八卷.受到中医界很高的评价。《中国医学大辞典》主编谢利恒先生赞扬说:“长安黄竹斋先生重订之《伤寒杂病论集论》十八卷,都七十余万言,据生理之新说,释六经的大成,诚医林之鸿宝也。”此外,竹斋还整理了《伤寒杂病论读本》十六卷,又将该书分类编撰为《伤寒杂病沦类编》八卷。解放后,竹斋上万言书给毛主席,建议提倡中医。1958年他又将《伤寒杂病
论》献出。l 980年12月,竹斋学生米伯让将此书刻板.亲自护送至南阳医圣祠医史文献馆保存,在南阳张仲景研究会成立大会上举行了隆重的迎送板仪式。竹斋为此书献出毕生心血,至此功德圆满。 (王明德)
作者:
云游郎中
时间:
2007-3-11 22:30
标题:
黄竹斋与《伤寒杂病论》
此书国家应组织专家论证,以便确认其真伪——是否就是张仲景之原著。据我分析,不象是原著,但也一定是个很了不起之高人,根据仲景之遗书篇撰的。所以,亦是异常珍贵的一个版本。
作者:
王学一
时间:
2007-3-31 09:08
标题:
黄竹斋与《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是祖国的临床经典书籍,发扬广大需要有我们的共同努力哦!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