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在 2009/01/13 03:17pm 发表的内容:
①实风内动:表现抽搐急剧、频繁有力、如见手足搐溺、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牙关紧闭,两目上视等。
实风内动与西医的惊厥一致。实风内动总由热极而生风,常常与高热、昏迷等意识障碍同时出现。②虚风内动表现为抽搐徐缓无力,如见手足徐徐搐溺,手指蠕动,口角颤动,心中瞻瞻悸动,并见低热,消瘦,神疲,口干舌燥等。虚风内动多出现于温病后期,为热邪深入下焦,耗伤阴精,筋失精濡,心失水济所致。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在 2009/01/13 04:39pm 发表的内容:
1 实风内动 中医有卫分高热动风、气热动风证、营热动风证、血热动风等证的区别,分别与西医感冒高热惊厥(多见于幼儿)、感染病急性期惊厥(如脑炎、脑膜炎、肺炎引起的惊厥)、MODS引起的中毒性脑病、颅内高压症相对应。
2 虚风内动:(1)阴虚动风:多出现于温病后期诸阴虚证
(2)阳虚动风:出现于伤寒、温病者,多因汗、吐、下法使用不当导致诸阳虚证。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在 2009/01/13 04:18pm 发表的内容:
虚风内动表现为抽搐徐缓无力,如见手足徐徐搐溺,手指蠕动,口角颤动,心中瞻瞻悸动,并见低热,消瘦,神疲,口干舌燥等。虚风内动多出现于温病后期,为热邪深入下焦,耗伤阴精,筋失精濡,心失水济所致。这是因为在严重感染过程中,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过程中由于持续高代谢和耗能途径异常,机体通过大量分解蛋白质获取能量。机体的蛋白库是骨骼肌,因此蛋白的消耗主要是动用肌蛋白,又由于外周难以利用芬香氨基酸(肌蛋白的分解产物),因此被消耗的主要是支链氨基酸,而芳香族氨基酸则被蓄积,后者形成伪神经介质进一步导致神经调节功能紊乱,加之水电解质紊乱如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等,这样就形成了外感热病后期包括虚风内动在内的诸阴虚证。代表方如大定风珠、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三甲复脉汤等。
另有筋肉(润)动,指局部肌肉跳动抽挚,出现于伤寒、温病者,多因汗、吐、下法使用不当导致诸阳虚证,出现脚挛急(腓肠肌痉挛);脐下悸(腹直肌痉挛);心下悸,欲得按者(心率紊乱)等,都与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状态一致。可称为阳虚动风。
下面引用由南京陈斌在 2009/01/13 04:20pm 发表的内容:
从症状描述上去分析,实风内动似可见于西医的急性脑炎、脑膜炎(细菌性、病毒性、结核性等)、破伤风、脑出血等病急性发作阶段,共性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病变;而虚风内动,似可见于慢性脑炎、脑膜炎(如慢性结核性脑膜炎)、脑瘫、V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等、帕金森氏综合症等病,其共性似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病变。
下面引用由中西医融合观在 2009/01/14 03:43pm 发表的内容:
谢谢关注,谢谢指导。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