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建议同仁重读 [打印本页]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1-1 22:53
标题: 建议同仁重读
        按:已古名老中医岳美中医话集开篇<述学>一章,余捧读多次,受益良多,忽忽二十余载过去,言犹在耳.见当今真假火神充斥医门,麻桂姜附说俩论斤,大小青龙动则腾空,叶薛吴王悄然匿踪.颇感心忧..重翻大作,胜获神针,特荐一读,或腥蔽蒙.敬请敲字圣手,电脑高人速速录出,以饗众人.,渔翁叩谢.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1月02日 08:21am 时添加 -=-=-=-=-
腥,当为醒
作者: wangmengyin    时间: 2008-1-2 00:20
标题: 建议同仁重读<述学>
岳美中在叙述其治学认识的第3阶段时总结说:“1954年以后,对唯物辩证法进行了学习和研究,用于总结以前的医疗经验和学术思想,又有了新的认识。如认识到执死方以治活人,即使综合古今参酌中外,也难免有削足适履之弊;但若脱离古方,又无规矩可循。要救此弊,需要有足够书本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研究用药制方的规律,找出使用的标准和范围,才能活用古法。从中医治病取效多为复方这一事实出发,在药物配伍和方剂组织历史演变的痕迹中,寻求它的规律性。这是第3阶段的认识。这种研究,不仅可以为临床一些病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而且可以使辨证论治的理论得到丰富和深化。”——摘自(岳美中医话集)p2.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8年01月02日 00:22am 时添加 -=-=-=-=-
不好意思,仅摘片断,请楼主见谅!

-=-=-=-=- 以下内容由 wangmengyin2008年01月02日 00:34am 时添加 -=-=-=-=-
陈潮祖著(中医治法与方剂),人卫第4 版,与岳老意旨颇同。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1-2 06:01
标题: 建议同仁重读<述学>
谢谢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1月02日 06:03am 时添加 -=-=-=-=-
最好录全,恐遗妙论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08-1-2 08:59
标题: 建议同仁重读<述学>

却波渔翁,余有同感,兹将述学录如下:
述    学
    余学医之始,是因肺病咯血,求治无效,遂购阅医书,欲谋自救、且习医的经历较多坎坷,学术思想的发展亦多曲折。约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初学医时,从张锡纯《衷中参西录》入手,多以时方应病家。临证稍久,觉其局限,转而学习清吴鞠通、王孟英之温病学说,用之临床,效失参半,亦觉其方琐细冗弱。自思,我国四千年医道之流传,其愈疾之术竟若是之疲弱乎?还是自己于此道未深入呢?饥渴之中,再研读《伤寒》、《金匮》见其察证候不言病理,出方剂不言药性,从客观以立论,投药石以祛疾。其质朴之实验学术,实逼近科学之堂奥,真是祛疾之利器。病又钻研唐代《千金》、《外台》诸书,其中质朴之学、实用之方,宜上接仲景,果能用之得当、亦有如鼓应桴之效。从一九三四作到一九四九年间,即专用古方治病,时起大症。益坚信中医之奥妙,原不在宋
元以后。因此,在多年中,对唐代以前医学愚衷款款,矻矻研求,不无收获。这是第一阶段。
    以后,在不断的学习体会中逐渐感觉到专执古方亦有不足。一方面,临证时遇到疾病多,所持的方法少,有时穷于应付.不能泛应曲当;另一方面,经方中有侧重温补出,倘有认证不清,则必病随药变,持平以论,温、热、寒、凉,一有偏重,其失得是相等的。治病若先抱成见,则对真理的认识即不能正确,所谓“一尘迷目,四方异位”。对疾病的治疗,则难期完整的疗效。四十年代末五十代代初,经过读书临证和与同道商讨,认识进了一步,体会到了专学《伤寒》容易涉于粗疏,专学温病容易流于清淡。粗疏常致于偾事,轻淡每流于敷衍。必须学古方而能入细,学时方而能务实。入细则能理复杂纷乱之繁,务实则能举沉寒痼疾之重。当时,  曾对这一段学习与临证体会加以总结,认为:治重病大症,要用仲景的经方;治脾胃病,用李东坦的方较好;治温热及小病轻病,叶派时方细密可取,总之,只有因人、因证、因时、因地制宜选方用药,才能不偏不倚,恰中病机。这是第二阶段的认识。
一九五四年以后, 对唯物辩证法进行了学习和研究,用于总结以前的医疗经验和学术思想,又有了新的认识。如认识到执死方以治活人,即使综合古今参酌中外,也难免有削足适履之 弊;但若脱离古方,又无规矩可循。要救此弊,需要有足够书本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研究用药制方的规律,找出使用的标准和范围,才能 活用古法。从中医治病取效多为复方这一事实出发,在药物配伍和方剂组织历史演变的痕迹中,寻求它的规律性。这是第3阶段的认识。这种研究,不仅可以为临床 一些病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而且可以使辨证论治的理论得到丰富和深化。”——摘自(岳美中医话集)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1-2 10:46
标题: 建议同仁重读<述学>
一千个谢谢
作者: 国医圣手    时间: 2008-1-2 12:13
标题: 建议同仁重读<述学>
登堂入室,实不易也。
吾辈当上下而求索!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08-1-10 21:23
标题: 建议同仁重读<述学>
读后临床受益!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08-1-18 23:39
标题: 建议同仁重读<述学>
愿天下学医者皆读此文以为警策!
作者: mrf1979    时间: 2008-1-19 00:38
标题: 建议同仁重读<述学>
是啊,学习中医学或许就是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就应该像岳美中老前辈那样多思考多学习自己的医术才会有所提高.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8-1-20 00:41
标题: 建议同仁重读<述学>
岳老对伤寒,温病的运用体会尤值当代后学玩味。
作者: wangmengyin    时间: 2008-1-20 01:26
标题: 建议同仁重读<述学>
岳老的治学精神、方法、经验、成就值得我们学习一辈子!
作者: wwweeerrrttt    时间: 2008-1-23 09:23
标题: 建议同仁重读<述学>
读后受益,感谢了!
作者: yangyulin001    时间: 2008-1-27 15:05
标题: 建议同仁重读<述学>
中西医类专业医学网站http://yangyulin001.1a.cn/  
有空去看看里面有很多中医古籍  还有一些医学资料      
作者: 却波渔翁    时间: 2009-12-21 01:25
标题: 建议同仁重读<述学>
***** 版主模式 *****

该贴子是管理员从<a href=forums.cgi?forum=61>古籍研究</a>转移过来的!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