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连载——哲医著 [打印本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5 07:33
标题: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连载——哲医著

内容提要

[attach]8534[/attach]  
  此书的亮点,是以《内经》为主要依据,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了。其中,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经络”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经络”的起源、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从无到有的过程、“经络”与阴阳五行的关系、“经络”与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经络”与腧穴的关系、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的历史过程、经络学说在中医学领域的地位和作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被埋没的原因、以及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主要概念等,都以《内经》和古代的典籍为主要依据,没有掺杂一己私见,都是新挖掘出来的,是中医学的宝贵遗产。据考证,这些内容曾是经络学说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被埋没了数百年或上千年,乃至更久。经络学说必须充实这些内容,才能完善,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此书的重要意义,是为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纠正错误,提供了历史依据。并且,为中医学的持续发展和科学研究,打开了突破口,提供了历史性的学术资源。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5 11:57

华夏中医,源远流长。上个世纪,共和国缔造者,一代伟人毛泽东,挥如椽大笔,浩然写就“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从此,中医发展,踏上新程。
       栉风沐雨,饱受沧桑。经历坎坷的中国医药学,又迎来枯木逢春的新天。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明确强调“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中医药的高度重视与坚强决心。作为一名投身中医事业的人民公僕,非常关注中医学术的创新和发展,衷心期盼中国医药学再塑辉煌。最近,我省定州市中医许进京携新作《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赠阅,粗粗览过,知悉许君笃嗜岐黄,潜心研医,专攻有年,于“经络之学”挖掘颇深,研而有成,撰就此著,补遗拾阙,颇多发明。是为我省中医学术建设添得新砖亮瓦,慨然而感,故序!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王振邦         
                                                                                       2008年10月1日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5 11:59

石序

  国医所兴,其来久远!传昔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内考五脏六腑,外综经络血气,参天应人,本命穷变,奠基功宏,绵惠庶黎。然历经沧桑,衍化千稔,尤迄近代以来,其学嬗变,其“经络”之学,真谛日湮,全貌难窥。有鉴于此,河北许进京先生,立志于挽颓,弃仕而研道,爬梳历代书典,吸纳考古新知,撰就《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之著。寻根觅节,复“经络”之古貌,正本穷源,原“经络”之本义。赐稿于余,并索以序。山野无名,市井老卒,承蒙厚爱,受宠若惊。惶惶之余,定心捧读,如晤昔贤,犹见古道。慨叹燕赵多高士也!钦佩之余,不敢拂美,惴惴拙笔以为陋序。

                                                                   却波渔翁    于勤斋陋寓 时在戊子盛暑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5 14:08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4-6-19 11:10 编辑

自序

谨以此书献给抱着我讨饭维生的父母,献给我毕生热爱的中国医药学。四十多年前,经济困难时期,我的家乡很穷。为把我哺养大,父亲和我的哥哥姐姐参加劳动,母亲抱着我讨饭维生。为供我上学,全家省吃俭用,挣的“工分”不够,靠卖柴草换钱,很悲惨,我永远忘不了。因此,长大后,我无论干什么,必须加倍努力,必须干好,一定要有成就,报答父母,为社会作贡献。
       我高中毕业后,在生产队劳动了两年。后来在公社党委办公室工作。1978年学习中医,毕业后从事临床,历任临床医师、中医教师、门诊部主任、院长等职。工作之余,以学习中医学的经典文献为主。通过学习,近十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两件事,一是把中医学被埋没的诊脉方法挖掘出来了,著成《脉法精粹》和《最新实用诊脉法》。二是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了,著成《发现经络》和《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其中,《最新实用诊脉法》是以《脉法精粹》为基础编写的工具书,经专家鉴定,属国内领先水平,很实用,很受欢迎。《发现经络》为挖掘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奠定了基础,经专家鉴定,属国内先进水平。《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在《发现经络》的基础上完成的,尚未申报鉴定。这四本书,为中医学充实和丰富了很多内容,并可证实,中医学仍埋没着很多宝贵遗产,尚需挖掘,不能半途而废。在继续挖掘和整理的基础上,若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影响,有所帮助,惠及后世,则不负此心,不辜此志,任重而道远。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付梓,受益于定州市卫生局两任局长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受益于河北省卫生厅和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的关怀和帮助,受益于有关专家的指导。定州市卫生局局长肖福全同志和王增民同志,都酷爱中医,关心中医,扶持中医,非常支持中医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大方便。作者在基层工作,业余时间写书,受条件所限,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帮助,离不开有关专家的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此书的编写过程历三年,七次易稿,凝聚着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支持。定州市卫生学校校长张彦才同志亲自参与文献考证和成果鉴定,有求必应,事必亲躬,始终关怀这项工作。我的同事吴立民老师和王晓风老师多次提出修改意见,提供了很多极具学术价值的内容。为保证充足的写作时间和清静的写作环境,他们把办公室的微机和座位让给我,帮我领工资。对写书来说,这非常重要,深表谢意。

                                                                                   许进京
                                                                                  2008年10月1日


作者: jyds123    时间: 2013-10-5 14:28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5 14:08
自序
谨以此书献给抱着我讨饭维生的父母,献给我毕生热爱的中国医药学。四十多年前,经济困难时期,我的家 ...

能不能摘编一段最主要的文章精华让我们瞧一瞧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5 17:47
jyds123 发表于 2013-10-5 06:28
能不能摘编一段最主要的文章精华让我们瞧一瞧

不要急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5 17:48
目录

第一部分,总论
一,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已逐渐埋没了
二,哪些文献仍可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三,《内经》怎么说的
四,《难经》怎么说的
五,“经络”是怎么起源的
六,经络学说是怎么形成的
七,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怎么埋没的
八,《内经》是怎样告诫后人的
九,因有原始记载,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迟早会被挖掘出来
十,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怎么挖掘出来的
    第二部分,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一,脉和经
二,阴阳离合和三阴三阳
三,六合和八肱
四,隧、经隧、气脉
五,根和结
六,经络的终始
七,经络的起止
八,经络
九,经脉和络脉
十,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一,十二经
十二,奇经八脉
十三,十五络
十四,十四经别和十四别络
十五,浮络和孙络
十六,经筋和皮部
十七,正经
十八,血脉
十九,经络的归属
二十,六经
二十一,经气
二十二,经水
二十三,经穴和经外穴
二十四,药物归经
二十五,六经证
二十六,经络的分布
二十七,经络的开合枢
二十八,经络的循行方式
二十九,经络通过人体主要部位的方式
三十,经络的散系布
三十一,经络的交会合
三十二,离合出入
三十三,经络和脏腑的联系
三十四,经络之海
三十五,经脉之海
三十六,标本
三十七,四街
三十八,气海
三十九,经络现象
四十,经络感传现象
    第三部分,参考资料摘录
一,古文献对经络的记载
二,经络现象和经络实质相关研究
三,经络实质的几种假说
    第四部分,经络的分布和循行路线
一,十二经
二,奇经八脉
三,十二经别
四,十四络脉
五,十二经筋
六,十二皮部
七,经络循行和分布的主要规律
八,各经联系的主要部位、脏腑器官和腧穴
九,各“经”在人体主要部位和脏腑器官的分布概况
十,《内经》和《难经》对各“经”所“主”病症的记载
十一,十二经之筋的病症
    第五部分,经络的重要作用
一,经络的概括作用
二,经络的演绎作用
三,经络的联系作用
四,经络的临床作用
五,经络在中医学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作者: jyds123    时间: 2013-10-5 18:40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5 17:48
目录
第一部分,总论
一,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已逐渐埋没了

七,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怎么埋没的.十,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怎么挖掘出来的
只是希望看看这两部分,谢谢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5 18:56
jyds123 发表于 2013-10-5 14:40
七,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怎么埋没的.十,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怎么挖掘出来的
只是希望看看这两部分,谢谢

同感!求解中、、、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5 20:22
jyds123 发表于 2013-10-5 10:40
七,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怎么埋没的.十,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怎么挖掘出来的
只是希望看看这两部分,谢谢

稍安勿躁,只有通过等待得到的东西,才珍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5 20:24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0-5 10:56
同感!求解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人多。像许进京先生潜心学问的人太少。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3-10-5 20:30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5 20:22
稍安勿躁,只有通过等待得到的东西,才珍贵。

吊上味口了
作者: jyds123    时间: 2013-10-5 20:39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5 20:22
稍安勿躁,只有通过等待得到的东西,才珍贵。

没必要了,我已经知道了
作者: jyds123    时间: 2013-10-5 20:40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0-5 18:56
同感!求解中、、、

书名挺诱人的,内容会让你失望的,呵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5 20:55
jyds123 发表于 2013-10-5 12:40
书名挺诱人的,内容会让你失望的,呵呵

凭主观感受判断,往往靠不住。尤其是做学问。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13-10-5 21:16
PERFECT,太好了吧,你给我说的那本书出版没有?就是你说合适送我一本的那个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5 21:28
老渔翁 发表于 2013-10-5 13:16
PERFECT,太好了吧,你给我说的那本书出版没有?就是你说合适送我一本的那个

《症治论读释义》正出版中!适合广大中医、在校学生、中医爱好者。相当于一本中医百科全书。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6 07:15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5 23:20 编辑


第一部分,总论

一,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已逐渐埋没了
      【1】经络学说最基本的概念是“经络”。但是,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解释不清,说不清“经络”是什么,说不清“经络”是怎么产生的。因此,经络学说现代理论的内容,已经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埋没了,没能体现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理由很简单,必须说清“经络”是什么,必须把“经络”这一基本概念解释清楚,才能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体现出来。试想,如果连“经络”是什么都说不清,怎么体现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呢?
再如,在中医学的各学说中,经络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是什么关系?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是什么关系?“经络”与人体各脏、各腑、各部位和各组织器官为什么都有联系?其联系之广,可谓无处不到,但在人的身体上为什么找不到“经络”?临床各科为什么没有“经络”本身的疾病?并且,在中医学的传统理论中,人的头颈、四肢、躯干、脏腑、五官、皮、肉、筋、骨、脉、腧穴、症状、证候、以及药物和古代的河流、十二月、十二节、十二气、十二时、星宿、方位为什么都可归“经”?为什么都与“经”有密切关系?这些问题,近代医书几乎都没解释清楚。显然,这是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埋没了。因此,对“经络”的研究,必须先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否则,对“经络”的研究若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相差太远,肯定不会有成功的研究结果。近百年来,对“经络”的研究一直没攻破,根本原因,就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已被埋没了。特别是用科技手段对“经络”的研究,通过解剖或显微技术在人体上寻找“经络”的形态,已经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相差太远。
     【2】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近代逐渐埋没的,所以,中医学在近代的发展很不顺利,已经歪曲了“经络”的作用,甚至酿成了方向性错误。比如,古代医家是在“脉”的基础上创建了“经”和“络”,主要以“气脉”为基础,是用“经络”对“气脉”和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进行系统研究,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研究天地自然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是以经络学说为方法论指导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开辟诊疗方法,指导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但是,中医学在近代以来却把“经络”当成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进行研究,其结果是,在人的身体上根本找不到“经络”,找不到“经络”本身的任何物质基础。在临床上,既没“经络”生长发育的具体特征,也没“经络”本身的疾病。显然,中医学在近代已经把“经络”搞错了,消弱了“经络”的作用,这显然是严重的方向性错误。
       中医学在古代和近代的发展状况表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被埋没后,“经络”的作用明显减弱了,中医学的发展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比如,在春秋战国乃至隋唐时期,中医学的发展很快,成就辉煌,经络学说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中医学的基础理论、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等,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形成的。但是,在近代,中医学发展越来越慢,逐渐落后,很不景气,“经络”成了中医学领域最难攻克的科研课题。比如,对“经络”进行研究的专题论文数以万计,举不胜举。但是,对“经络”的认识仍未统一。其原因,就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已埋没了。因此,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恢复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对中医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现存于世的古文献资料表明,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并不是从古至今谁都不知道“经络”是什么,而是“经络”的起源和形成已历史久远,古文献资料少,太难理解。受此影响,到近代,虽然把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了,却没把《内经》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整理出来。因此,近代医书说不清“经络”究竟是什么,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但是,在《内经》中,仍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未被翻译成通俗语言。
中医学的历史非常悠久,曾经有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经络”不是解释不清的概念。春秋战国乃至隋唐时期,古代医家不仅知道“经络”是什么,并能充实、修改、调整“经络”的分布和循行路线,不断丰富经络学说的内容,逐渐完善经络学说的系统理论。《内经》和古文献资料的记载,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比如,《内经》有明确的记载说:“夫经脉十二者,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谓“此皆人所明知”,说明古代医家知道“经络”是什么。
      再如,《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十四经发挥》等,对“经络”的循行路线都有记载,并有充实、修改和调整。《伤寒杂病论》虽没修改“经络”的循行路线,但把十二经简化为六经,开创了六经辨证。这都说明,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古代医家知道“经络”是什么。甚至,在宋代、元代、清代,仍有少数著名医家知道“经络”是什么。通过考证宋元时期和清代的医学著述,可以证实这一点。比如《十四经发挥》,是元代滑伯仁的著述,对“经络”的循行路经和归经的腧穴,都有充实、修改和调整。假如不知道“经络”是什么,对“经络”的循行路经和归经的腧穴,怎能修改和调整呢?
      经络学说的历史和经络学说的学术成就表明,经络学说的创建者、以及对经络学说有创新、有充实、有修改或调整的古代医家、撰著中医经典文献的古代医家、乃至在经络学说指导下为中医学开创诊疗方法的古代医家,一定知道“经络”是什么。否则,若从古至今谁也不知道“经络”是什么,决不会有“经络”这个概念,更不会有“经络”的循行路线和经络学说的理论体系。
但是,经络学说传承到近代和现代以来,确实已说不清“经络”是什么。并且,对“经络”的解释越来越多,足有二十多种。比如,有的说“经络”是有形的、有的说是无形的;有的说“经络”是“管道”、有的说“经络”是“间隙”;有的说是“气”、有的说是“能量”、有的说是“体液”、有的说是“神经”、有的说是“血管”、有的说是“结缔组织”;甚至说是“电”、“波”、“场”、“离子”、“信息传导通路”等等,众说纷纭,各执己见。这种状况足以表明,确实已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埋没了。不然的话,对“经络”这个最基本的概念,应该只有一种最准确的解释,怎么会有二十多种解释呢。
      【4】在现存于世的古文献资料中,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最早是《内经》传下来的。《内经》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原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足以说明“经络”是什么,并能说明“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见于《灵枢•经脉篇》、《灵枢•经别篇》、《灵枢•根结篇》和《素问•阴阳离合论篇》。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内经》原书早已散佚,《素问》流传较广,《灵枢》流传不广。并且,北宋以前,《灵枢》一度丢失,几近绝迹,仅存一孤本失落于朝鲜。北宋元佑八年,《灵枢》唯一的孤本失而复得。南宋时重新刊行。受此影响,在南宋之前,《灵枢》原文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因流传不广和丢失,保存的不完整,已罕为人知。
      南宋以后,《灵枢》虽重新刊行了,但是,《灵枢》是战国时期编撰的文献,词古文简,寓意太深,很难理解。受此影响,后人对《灵枢》的注释,没把原文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翻译出来,埋没了最基本的内容。比如,《灵枢》对“经脉之始生”的记载、对“六律建阴阳诸经”的记载、以及对“根结”的记载,这都是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是经络学说最基本的问题,后人却没解释清楚。所以,到近代,一般认为,《内经》也没说清“经络”是什么。因此,经络学说从近代以来,掺杂了猜测、推论、假设、臆造或曲解误说,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其实,现存各种版本的《灵枢》,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是有解释的。并且,根据《灵枢》的解释,既能说明“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也能说明“经络”是什么。比如,《灵枢》

作者: 老渔翁    时间: 2013-10-6 08:17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5 21:28
《症治论读释义》正出版中!适合广大中医、在校学生、中医爱好者。相当于一本中医百科全书。

恩恩,你送我我就不买了哈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6 08:31
        “比如,古代医家是在“脉”的基础上创建了“经”和“络”,主要以“气脉”为基础,是用“经络”对“气脉”和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进行系统研究,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研究天地自然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是以经络学说为方法论指导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开辟诊疗方法,指导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但”

     这是本书的本质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6 08:43
       “气脉”是什么?请详细解释,气脉与血脉的关系。“气脉”的出处?
作者: jyds123    时间: 2013-10-6 18:26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5 20:55
凭主观感受判断,往往靠不住。尤其是做学问。

想看到的内容已经在网上知道了,先生您要知道现在是网络时代了哈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7 07:13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6 23:24 编辑

对“经脉之始生”确实有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原文记载的是雷公提出“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作了回答。这是《内经》成书时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是战国时期古代医家对“经脉之始生”的原始记载,只要把原文理解透,足以说明,“经络”不是在母腹内生长发育而成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人出生时,已发育成的脏腑和组织结构,各有各的解剖位置,各有各的形态,没有“经络”的形态和组织结构。关于“经络”的产生,《灵枢•经别篇》已经说明,“阴阳诸经”是古代医家创建的,是按“六律”创建的,即“六律建阴阳诸经”。“建阴阳诸经”的过程,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是“经络”起源的过程。《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的记载也可证实,经络系统最初的框架,是十二经的“根”和“结”,确实是古代医家创建的。所谓“根”,是“经”的起点,“结”是“经”的另一端。“根”和“结”之间,是十二经最早的直行主干。在“根”和“结”的基础上,经历代医家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逐渐形成了复杂体系。此外,《难经》可以说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
       《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十四经发挥》等古文献,不仅能说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从无到有的过程,还能体现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的过程。因此,根据历史,根据这些文献的记载和《内经》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仍可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
      【5】根据史学研究,在中国历史上,“阴阳”这个概念,最早见于《易经》。夏朝《连山》一书始有“阴阳”的萌芽。此前,由于“阴阳”的基本概念尚不明确,所以,早期的医学领域,没有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没有经络学说。
       中医学从春秋初期逐渐引用“阴阳”的概念。战国时期,《内经》问世时,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已成为中医学的组成部分。因此,历史可以证明,经络学说是春秋战国期间形成的。这一时期对经络学说的记载,最能说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其中,《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对“经络”的记载尚不完整,《内经》和《难经》的记载已经达到了比较系统的程度。
       史学研究表明,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古代医家从哲学领域引进到中医学领域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原属古代哲学领域的方法论学说。阴阳学说以“阴”和“阳”为论理工具,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论理工具。所以,在中医学领域,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都是哲学方法论,“阴阳”和“五行”属于哲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古代医家把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引进到医学领域以后,阴阳五行学说才成了中医学的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不是引进的,而是古代医家在春秋战国期间独创的,以哲学领域的“三阴三阳”和医学领域的“气脉”为主要基础,充实了人体主要部位和主要结构的阴阳属性、脏腑组织器官的位置和生理病理、腧穴、以及天体运行规律等很多内容,是多学科互相交叉,逐渐形成了系统方法论学说,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经”和“络”,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的论理工具。所以,在中医学领域,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关系,是哲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的关系。古代医家把阴阳五行学说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以后,在“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开创了经络学说。因此,春秋战国期间,中医学有了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也就有了哲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这是更加完整的方法论体系。由这个方法论体系逐渐完整的过程可知,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引进了阴阳五行学说以后创建的。
     《内经》和《难经》的记载表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不是同时产生的,古代医家是先创建了十二经,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了奇经八脉。
       按古代律历之数,十二经是“六律”的形式,即“三阴三阳”。奇经八脉是“八肱”的形式,即“四隅”和“四方”。“三阴三阳”为“六合”。“四隅”和“四方”为“八肱”。在古代,地理学领域的“六合”和“八肱”,代表整个宇宙。医学领域的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代表整个宇宙和整个人体。所以,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起来,相辅相成,是个完整体系。
       “整体观念”的世界观、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医家对“气脉”和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系统认识,为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奠定了基础。

      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起来,是“六合”和“八肱”的形式,具有整体性、系统性、联系性和有序性。既能体现“整体观念”的世界观,又能体现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还能把人体气血运行规律、各脏腑组织器官的位置、阴阳属性、生理病理特点、互相联系、相互关系和互相影响等体现出来。比较而言,这比阴阳五行学说更能解决医学领域的具体问题。比如,十二经以手六经象天,足六经象地,奇经八脉代表八方,把人的气脉、血脉、筋骨、肌表、各脏、各腑、各器官,都规范了阴阳属性,联成整体,可以体现人与天地四时、星宿、方位、十二月、十二时、十二节、十二气、十二经水等多方面的对应关系,可以体现人体各脏、各腑、各部位、各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位置、相互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等很多方面。所以,中医学阐释人与天地相应、阐释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以及气血运行、津液输布、病邪传变、疾病的轻重和性质、乃至理论创新、开创诊疗方法、确立“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阐释腧穴和药物的治疗作用,都是用“经”和“络”。显然,“经”和“络”在中医学各个领域的实际作用,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

       以上说明,经络学说是古代医家独创的,“经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概括整个人体和整个宇宙的复杂体系。但是,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并没充分体现出来,其原因,就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已逐渐埋没了。
       【6】在古代,中医学把人体和天地自然看成统一整体,把人体和天地自然综合起来进行研究,以“整体观念”为世界观,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方法论,以经络学说为具体科学方法论,以“阴阳”和“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哲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以“经”和“络”为具体科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对铸就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中医学在春秋、战国、秦汉、乃至隋唐时期迅速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学在科技水平较低和解剖学手段相对落后的历史条件下迅速形成系统理论,不断开创诊疗方法,确立“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临床各科取得显著疗效,主要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但是,经络学说形成后,在传承过程中,受文献资料曾经丢失、文字和语法不断变化、语言隔阂、以及《灵枢》原文对“经络”的解释太难理解等多方面影响,到了近代,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由此造成的后果是: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已说不清“经络”是什么,甚至,已经歪曲了“经络”的作用。比如,古代医家对人体进行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以经脉为纪”,是把人的脏腑、器官、头颈、胸腹、躯干、四肢、气脉、血脉、体表、腧穴、病证分别归属各“经”,并与天体运行、河流分布、五运六气、一年四时、十二月、十二节、十二气、十二辰、方位、空间等建立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导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和诊疗方法创新,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是,近代以来,已经把“经络”说成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误认为人的身体上长着“经络”,把古代医家创建的论理工具误认为是人身体上的一种组织或一种结构,严重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因此,若不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必然会有错误。对“经络”的研究,必然陷入误区。
       【7】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认为:人体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络脉系统包括十五络脉、浮络、孙络。(引自《全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第三章经络系统简表)这种说法,已经把经络系统的组成搞错了。比如,最明显的错误是:经脉系统不应该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络脉系统不应该包括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因为,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根本不是经脉,而是筋和肌表。并且,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不是“经”的分支,不属于络脉系统的一部分,而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7 10:39
       “古代医家对人体进行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以经脉为纪”,是把人的脏腑、器官、头颈、胸腹、躯干、四肢、气脉、血脉、体表、腧穴、病证分别归属各“经”,并与天体运行、河流分布、五运六气、一年四时、十二月、十二节、十二气、十二辰、方位、空间等建立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导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和诊疗方法创新,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经脉是什么?经脉、经络、血脉、气脉是什么关系?如果这些基本概念不清楚,以下的联系就无从谈起。请举例说明例如足三里这个穴位是在哪个经脉、哪个经络、哪个气脉、哪个血脉上?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7 10:57
人身上有经络吗?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7 11:00
人身上要是没有经络,那这中医的问题可就大了,想好了再说。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7 11:04
文字考证只是考证方法之一,文字考证并非绝对可靠,有很多专家考证来考证去就是死到文字堆里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7 12:07
gl0101 发表于 2013-10-7 03:00
人身上要是没有经络,那这中医的问题可就大了,想好了再说。

    好像是自问自答?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7 12:12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3-10-7 12:14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7 12:07
好像是自问自答?

不是的,您请看:
       【6】在古代,中医学把人体和天地自然看成统一整体,把人体和天地自然综合起来进行研究,以“整体观念”为世界观,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方法论,以经络学说为具体科学方法论,以“阴阳”和“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哲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以“经”和“络”为具体科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这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对铸就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中医学在春秋、战国、秦汉、乃至隋唐时期迅速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医学在科技水平较低和解剖学手段相对落后的历史条件下迅速形成系统理论,不断开创诊疗方法,确立“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临床各科取得显著疗效,主要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但是,经络学说形成后,在传承过程中,受文献资料曾经丢失、文字和语法不断变化、语言隔阂、以及《灵枢》原文对“经络”的解释太难理解等多方面影响,到了近代,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由此造成的后果是: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已说不清“经络”是什么,甚至,已经歪曲了“经络”的作用。比如,古代医家对人体进行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以经脉为纪”,是把人的脏腑、器官、头颈、胸腹、躯干、四肢、气脉、血脉、体表、腧穴、病证分别归属各“经”,并与天体运行、河流分布、五运六气、一年四时、十二月、十二节、十二气、十二辰、方位、空间等建立对应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导中医学的理论创新和诊疗方法创新,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是,近代以来,已经把“经络”说成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误认为人的身体上长着“经络”,把古代医家创建的论理工具误认为是人身体上的一种组织或一种结构,严重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因此,若不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必然会有错误。对“经络”的研究,必然陷入误区。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7 16:13
      作为论理工具的经络与真实客观存在的经络、在我们大脑中存在的经络、运用图形符号表示出来的经络之间是什么关系?
    经络图形(十四经脉线)是经络的代表符号,是人为编造出来的,人体内根本不存在图形标示的十四经脉线那样的经络?
    经络是一种功能,完成这种功能是人体内许多组织、器官、结构共同完成的?
    经络是具体科学的论理工具,例如:《伤寒论》中的六经、《内经热病》中的六经传变、药物归经等等。
    经络与阴阳五行学说一样是方法论,是论理工具,不同的是经络是具体科学方法论、论理工具,阴阳五行是哲学方法论、论理工具?

    请作者把以上概念首先交代清楚。
作者: 哲医    时间: 2013-10-8 00:12
中西医融合观 先生,您提的这些问题,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一书中,都有交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你没提出来的问题,也有交代。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问题都交代不清,那就不能体现出经络学说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就不能算是一本完整的书。
作者: 哲医    时间: 2013-10-8 00:26
本帖最后由 哲医 于 2013-10-7 18:33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6 00:43
“气脉”是什么?请详细解释,气脉与血脉的关系。“气脉”的出处?


中西医融合观 先生:关于气脉的解释,我的书中已有。你问气脉的出处,请看《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另外告知,我已看过先生送给我的书,受益良多。看在我们是书友的缘分上,我们都岁数比较大了,应以养生为要,所以,送你一个长寿秘诀,那就是气脉常通。你可以自己研究一下如何保持“气脉常通”。这个常字,不是经常的意思,是正常的意思。如果真正了解了气脉对保持身体健康长寿的生理作用的重要性,通过自己的操作能够保持气脉的正常通顺,若真的保持住了,那肯定长寿,肯定不会长肿瘤。这里的气脉,与血脉有质的不同,是专指气的运行通路,在古代也称隧。血脉是血管,是人体内唯一运行血液的通路。这是不能混淆的。古人把比较大的隧分别归了十四经,称大经隧。所谓大经隧,是比较粗的气脉。所谓十四经,是十二经再加任督二经,没包括奇经八脉中的其他六经,这在《内经》中有专论,有总长度,其气的运行,与二十八宿星相合。其循行路线,即十四经的循行路线。根据我坚持多年应用的体会,每一经的根和结以顺为通,根和根相对也为通,意念以及导和引等方法,也能达到通的目的,这都是可以自己操作的。其效果,肯定比所谓的打开小周天要好很多。对此,这些年我很有体会,很受益,老兄如有兴趣,咱老哥俩择时另说。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8 07:07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7 23:12 编辑

是属于血脉系统,其实质是血脉的分支,即血管。对此,《内经》和《难经》都是有解释的。
根据《内经》和《难经》对“经络”的解释,所谓“经络系统”,只包括“经”和“络”,除此之外,不含别的。虽然“经”和“络”可以称之为“经脉”和“络脉”,但是,“经脉”是指“经”,“络脉”是指“络”,“经”和“络”合称“经络”。“经”和“络”的区别是:“经”是直行主干,“络”是“经”的分支。“经”和“络”构成经络系统。因此,所谓“经脉系统”,专指经络系统的直行主干,只包括三部分,一是十二经的主干,二是十二经别,三是奇经八脉的主干,除此之外,在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构成的经络系统中,凡不是直行主干者,都不是“经”,都不能称之为“经脉”。因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根本不是经络系统的直行主干,所以不能称“经”,不属于“经脉”的范畴。经络系统是古代医家独创的体系,既不是血脉,也不是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三阴三阳”、气脉、腧穴、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脏腑组织器官的位置和生理病理、气血运行规律、天体运行规律等各方面密切结合的复杂体系。
       以《内经》的原始记载为依据,进一步考证可知,十二经筋的实质,是全身诸筋。十二经筋和十二经的关系,是把全身诸筋分别归属十二经。十二经筋的实际内容,是按十二经的分布把全身诸筋划分成了十二部分,故称十二经筋。因此,《内经》记载的十二经筋,其循行路线和十二经的循行路线只是大致相同,但不完全相同。《内经》对十二皮部的记载表明,十二皮部的实质,是全身的肌表。十二皮部和十二经的关系,是把全身的肌表分别归属十二经。十二皮部的实际内容,是按十二经的分布把全身的肌表划分成了十二部分,故称十二皮部。因此,《内经》记载的十二皮部,不是线状分布,而是条状或片状分布,合起来恰是全身的肌表。由此说明,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确实不是“经”,都不属于“经脉”的范畴。既然不是“经”,就不能算是经脉系统的一部分。所以,经脉系统不应该包括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在《内经》中,《灵枢•经脉篇》记载着十二经的分布,《灵枢•经筋篇》记载着十二经筋的分布,以此为依据,可以充分说明,十二经筋决不是经络系统的直行主干,所以不是“经”,不属于“经脉”的范畴。《素问•皮部论篇》记载着“十二皮部”的划分方法,以此为依据,可以充分说明,十二皮部也不是经络系统的直行主干,所以也不是“经”,也不属于“经脉”的范畴。比如,《素问•皮部论篇》说:“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并说:“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所谓“其所生病各异”,是说皮、脉、筋、骨各有各的疾病。所谓“别其分部”,是分别划分人的皮、脉、筋、骨。所谓“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是说皮部的划分以“经”为纪。“脉有经纪”也是这个意思,是说血脉的划分以“经”为纪。所谓“以经脉为纪”,是按“经”的分布把皮、脉、筋、骨归属各“经”。因此,皮、脉、筋、骨都不是“经”,而是以“经”为纲纪把皮、脉、筋、骨划分为各“经”。由此可知,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确实不是“经”,不是经脉系统的组成部分,而是筋和肌表。
       再如,《内经》和《难经》记载的“络脉系统”,专指“络”,都是“经”的分支,只包括两部分,一是十二经的分支,二是奇经八脉的分支。十二经的分支是二十一个,奇经八脉只有任脉和督脉各一个分支,其余诸经没分支。按左右两侧合起来计算,十二经的分支共四十二个,再加任脉和督脉各一个分支,总计四十四个分支。其中,不包括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这是因为,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既不是十二经的分支,也不是奇经八脉的分支,而是血脉的分支。并且,《内经》、《难经》和古文献对“经络”的记载都可证明,经络系统只是“经”有分支,“经”的分支是“络”,“络”不再分支。“络”共两种,一种是“经”和“经”之间互相联系的“络”,另一种是“经”和脏腑组织器官互相联系的“络”。其中,“经”和“经”之间互相联系的“络”都有固定名称,总共二十六个,即十二经的二十四个“络”再加任脉和督脉的各一个“络”。“经”和脏腑组织器官互相联系的“络”尚未命名,共十八个。因此,络脉系统只有四十四个“络”,除此之外,不含别的。(详见《灵枢•经脉篇》、《灵枢•经别篇》和《难经》第二十八难)。
       《内经》对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另有解释,可以充分说明,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都不是“经”的分支,而是血脉。比如,《灵枢•经脉篇》的记载表明,脾之大络和十四别络不同,“脾之大络”有“罗络之血”的特征,并有“实则必见,虚则必下”的特征,但“十四别络”都没这些特征。《灵枢•经脉篇》还特别指出:“络脉异所别也”,由这六个字的出处可知,这里所说的“络脉”,专指脾之大络。这里所说的“别”,指十四经之别,即“十四别络”。如: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任脉之别,名曰尾翳;督脉之别,名曰长强;脾之大络,名曰大包。以上是“十四别络”和“脾之大络”的名称。《灵枢•经脉篇》明确指出:“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所谓“凡此十五”,是十四经别和脾之大络的合称。所谓“络者”,专指脾之大络。由此可以看出,凡《灵枢》原文称“别”者,都是“经”的分支。但是,《灵枢》原文对“脾之大络”没称“别”,故“脾之大络”不是“经”的分支。很明显,所谓“别”,是“经”的分支,即“络”。十二经和任督二脉合起来,共十四个“经”有“别”,即十四个“经”有分支,故称“十四别络”。其中,“脾之大络”既不是十二经之“别”,也不是任督二脉之“别”。所以,《灵枢•经脉篇》又明确指出:“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由此可知,“络脉异所别也”六个字中的“络脉”,在此专指脾之大络。这是说明,“脾之大络”不同于十四经之“别”。“脾之大络”有“罗络之血”和“实则必见、虚则必下”的特征,“十四经之别”没这种特征,故曰“络脉异所别”。因此,《内经》的原始记载可以证明,“脾之大络”不是“经”的分支,不是经络系统的“络”,而是血脉。
       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脾之大络”,确有“实则必见,虚则必下”的特征,其实质,确实是血脉。所谓“见”,既可以说是显现,也可以说是能够看得见,多见于实证。所谓“下”,是血脉下陷,多属虚证。所以,《灵枢•经脉篇》对“脾之大络”的解释和临床实际情况都可证明,“脾之大络”的实质确实是血脉,不是“经”的分支,但十四别络是“经”的分支。
       对经络系统进行研究,必须弄清哪是“经”,哪是“络”,一定要把“经络”和“血脉”区别开。否则,很容易把“经络”和“血脉”混淆。比如,在古文献中,经络系统的“经”,有时称“经”,有时称“脉”,有时称“经脉”,有时称“其直者”,但其实质都是“经”,“经”都有固定名称。经络系统的“络”,有时称“络”,有时称“别”,有时称“络脉”,有时称“其支者”,但其实质都是“络”,“络”不是都有名称,而是一部分有名称,一部分没名称,但“络”都是“经”的分支。再如,“大而在里”的血脉,有时称“经脉”,但不是“经”。比较表浅的血脉,有时称“络脉”,但不是“络”。最小的毛细血管,有时称孙脉或毛脉,或称孙络、浮络,但不是“络”的分支,而是古代医家对毛细血管的通称。因此,阅读古文献时,必须把“经络”和“血脉”分辨清楚,决不能混淆。凡是血脉,无论大小深浅,都不是“经”,也不是“络”。凡是“经络”,都有明确的起止、分布和循行路线,无论是否冠以“脉”字,都不是血脉。经络学说现代理论把孙络、浮络和脾之大络都说成络脉系统的组成部分,就是没把“经络”和血脉区别开,而是把血脉和“络”混在一起了。
       《灵枢•小针解》说:“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所谓“经络各有所主”,是说各“经”都有所“主”的“皮肉筋脉”。由此可以看出,“经络”和“皮肉筋脉”的关系,是把“皮肉筋脉”分别归属各“经”。这更说明,“经络”和“皮肉筋脉”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各有各的内涵,各有各的作用,决不能混淆。
       以上说明,在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中,把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说成经脉系统的组成部分,是错误的。把孙络、浮络和脾之大络说成络脉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错误的。另外,有的学者认为,“经络”的实质即是血脉。还有的认为,“经络”的实质是神经或结缔组织。这些说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8 08:38
     "  对经络系统进行研究,必须弄清哪是“经”,哪是“络”,一定要把“经络”和“血脉”区别开。"

       先生的书,我已经拜读过了,对于先生的学识、治学精神以及人品十分赞赏。
    赵一岭的络病学大致与先生的考证一致,认为:血脉是血管,经络是经络。血在血管中循环,气在经络中运行。血与气各行其道。不知先生与赵一岭先生的看法一致吗?如是,经络的潜台词就是神经?
    或者如先生所说:经络是具体的论理工具,如同阴阳五行学说是哲学论理工具一样,在人体是不存在的。

     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正确的表达了书中的内容?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8 08:51
哲医 发表于 2013-10-7 16:26
中西医融合观 先生:关于气脉的解释,我的书中已有。你问气脉的出处,请看《素问·上古天真论》说:“ ...

       感谢先生的关心,我一直都在追踪先生,你和石宝宝、孙曼之先生的来往,学术交流,道医大会等等,我们是老朋友了。学术上的相互质疑是促进彼此了解的方法之一,也促进了学术发展。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8 09:21
  中西医结合之所以结而不合,一个原因是:对于中医学的概念没有真正理解,或者说对于中医典籍的真谛没有认识到,一知半解,急于结合;二是以西医为参考系评价中医理论,或者其潜意识的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恐怕许多中医、中医院校也是潜意识的以西医为参考系研究中医,虽然他们口头上捍卫、铁杆,在潜意识里摆脱不了西医的阴影。

  所以,对于经络、藏象、阴阳五行等等,中医要运用中医的语言、现代语言把中医理论、概念说清楚,是中医界的头等大事,中医界自己说不清道不白,西医们无从下手,差之分毫失之千里,千千万万的人民币付之东流。经络的中医真面目究竟是什么?中医界首先应说清楚,企盼大家讨论。

作者: 哲医    时间: 2013-10-8 23:3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8 00:38
"  对经络系统进行研究,必须弄清哪是“经”,哪是“络”,一定要把“经络”和“血脉”区别开。"

  ...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居易老先生说:“经络是分肉的缝隙,但这缝隙的边缘(外围)必由各种皮脉肉筋骨的外膜围成,在膜的深部还有皮脉肉筋骨的组织,由于分肉的缝隙有宽窄、浅深、大小(文献中用溪、沟、池、海等字形容)的不同,故文献亦用井、荥、输、经、合或出、溜、注、行、入来形容肘膝以下主要腧穴的气血运行特点。”此言深得其要。

作者: jyds123    时间: 2013-10-9 11:07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5 20:55
凭主观感受判断,往往靠不住。尤其是做学问。

    【14】根据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看出,十二经之名,根本不是解剖学概念,而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十二经本身,根本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在人的身体上创建的。
    这是书中的一段原话,我想问的是,否定了经络的真实存在,如何解读针灸原理,如何解读针刺的感传效应?
作者: jyds123    时间: 2013-10-9 11:16
本帖最后由 jyds123 于 2013-10-9 11:20 编辑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5 20:24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人多。像许进京先生潜心学问的人太少。


     难道来论坛的都不是潜心学问的人,只有许先生几个人在潜心学问不成?哈哈,这个逻辑很有趣,先生您说是吧。
作者: jyds123    时间: 2013-10-9 11:18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6 08:31
“比如,古代医家是在“脉”的基础上创建了“经”和“络”,主要以“气脉”为基础,是用“经络”对 ...

气脉是怎么回事,你能说的清楚吗,说来让大伙儿听听吧,好吗
作者: jyds123    时间: 2013-10-9 11:19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5 21:28
《症治论读释义》正出版中!适合广大中医、在校学生、中医爱好者。相当于一本中医百科全书。

  先生您不会是出版社的推销商人吧?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9 12:35
jyds123 发表于 2013-10-9 03:19
先生您不会是出版社的推销商人吧?

宣传是为了给爱好中医人一次了解有价值中医书籍的机会。你先生例外。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9 12:46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9 05:00 编辑

法,都把经络系统的组成搞错了。因此,若按经络学说现代理论所说的经络系统对“经络”进行研究,必然会走弯路。如果先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对“经络”的研究就不会走弯路了。

【8】众所周知,经络学说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其理论,已经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针灸学和中药学等各个领域。如果说不清“经络”是什么,弄不清“经络”和脏腑、肌表、血脉、筋、骨、腧穴的关系,中医学各学科的科研、创新、发展和提高,都将面临难以攻克的障碍。因此,中医学的各个学科都需要弄清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9】当前,中医学已面临逐渐衰落的严峻形势,在这关键时刻弄清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明确“经络”是什么,再挖掘出经络学说被埋没的传统理论,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医学各学科的科学研究、创新、发展和提高,都将注入新活力,出现新转折,一定可以迅速扭转逐渐衰落的局面。

二,哪些文献仍可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1】由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在近代已逐渐埋没了,所以,近代医书大部分说不清“经络”是什么。特别是中医学的新编教材,几乎都把“经络”这一基本概念解释错了,甚至把经络系统的组成也搞错了。但是,《内经》和《难经》等经典文献对“经络”的记载没错误。因此,根据中医学的经典文献,仍可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

【2】在中医学的古文献中,《内经》最具经典性。从战国时期到现在,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内经》传下来的。因此,《内经》最能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内经》对“经脉之始生”确实有解释,确有“六律建阴阳诸经”的记载,还记载了古代医家创建经络学说时的方法,能从根本上说明“经络”的起源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所以,根据《内经》的记载,可以弄清“经络”是怎么产生的?可以弄清“经络”是什么?可以弄清“经络”是干什么用的?可以弄清哪是“经”?哪是“络”?在此基础上,能够如实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3】《难经》成书比《内经》稍晚,是仅次于《内经》的经典文献。《难经》对“奇经八脉”的记载,比《内经》更详细,弥补了《内经》的缺陷和不足。在现存于世的文献资料中,《内经》对“十二经”的记载和《难经》对“奇经八脉”的记载,是经络学说最经典性的文献。因此,《难经》也能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4】《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开创的六经辨证,是经络学说指导临床医学的典范。所以,《伤寒杂论》可以从临床医学的角度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伤寒杂病论》开创六经辨证时,把十二经简化为六经,由此可以进一步说明“经络”是什么。     

【5】《针灸甲乙经》是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内经》和《针灸甲乙经》对腧穴的记载,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每一“经”都有腧穴。但是,到了元代,《十四经发挥》对腧穴的归经作了修改和调整,把腧穴归了十四经,而不再是每一“经”都有腧穴。所以,《针灸甲乙经》和《十四经发挥》可以从针灸学的角度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根据“经络”和“腧穴”的关系,也能说明“经络”是什么。另外,在针灸学的历史上,《针灸逢源》最后一次调整腧穴的归经,可为佐证。

【6】四川绵阳永兴镇出土的《人体经脉漆雕》,记载了十条经脉,缺两经。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简帛医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记载了十一条经脉,缺一经。战国时期《内经》问世时,记载了完整的十二经,但奇经八脉尚不完整。《难经》比《内经》稍晚,则记载了完整的奇经八脉。并且,《难经》第二十五难还记载了经络系统补充手厥阴心包经的情况。所以,若把《内经》、《难经》和这些出土文献互相对照,可以从经络系统逐渐充实和逐渐完善的角度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7】在中医学的历史上,最早的经络专书是《明堂孔穴》,已佚。其内容,散见于《针灸甲乙经》。《明堂孔穴》还有经络穴位图,古称“明堂孔穴图”,也称“明堂图”。晋代《抱朴子》曾引用过《明堂流注偃侧图》。后来又称“明堂三人图”。唐代甑权曾进行修订。孙思邈著《千金要方》时还加以引用,说:“归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一依甑撰为定云。……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作之”。随后,王焘撰《外台秘要》,又改绘成“十二人图”,将“督脉”并入“足太阳经”,“任脉”并入“足少阴经”。但是,这些图都没传下来。所以,迄今为止,《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等经典文献,仍是对“经络”进行研究的关键性文献。

经络穴位图的传承史,也可说明一个问题,在经络学说的传承过程中,“经络”的循行路线以及腧穴的归经,曾进行过多次修改和调整,并有传写错误。《十四经发挥》对腧穴归经的调整也说明这一点。由此可以佐证,“经络”决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方法论的论理工具。否则,假如“经络”是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决不能删除,决不能修改和调整,更不能兼并。

《千金要方》所说“指南”二字,显然是说“经络”有指导作用。

【8】从《内经》以后,自战国秦汉以来,历代中医文献都有经络学说专用的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据初步统计,最主要的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约五十多个。若以中医学的经典文献为依据,逐一弄清这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名词术语的词义,最能在各个方面或具体细节上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反映出来。比如,弄清“经”、“络”、“脉”、“经脉”、“络脉”、“六经”、“十二经”、“十二经脉”、“正经”、“奇经”、“奇经八脉”、“经别”、“别络”、“浮络”、“孙络”、“根结”、“起止”、“终始”、“标本”、“气街”、“四海”、“属络”、“经水”、“经气”、“经隧”、“经穴”、“经筋”、“皮部”、“经病”、“经证”、“开合枢”、“离合出入”、以及“经脉之海”、“经络之海”等名词术语的词义和基本概念的内涵,最能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这些基本概念和名词术语,无一例外都能说明,“经络”最初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经络”本身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在人体上创建的。

【9】最近出版的《发现经络》,根据《内经》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明确提出“经络”是古代医家在春秋战国期间为中医学创建的论理工具,进一步明确了经络学说在中医学领域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经络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腑学说等各学说的相互关系,可参考。

三,《内经》怎么说的

【1】《内经》原书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八十一篇。其中,对经络学说的记载,不是集中在一起的,而是零散见于多个篇章。经络学说的内容,主要在《灵枢》部分,《素问》有所补充。因此,《灵枢》和《素问》都是对“经络”进行研究的重要依据。

【2】《灵枢·经脉篇》说:“雷公问于黄帝曰:禁脉之言,凡剌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为,制其度量,内次五脏,外别六腑,愿尽闻其道。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网,肉为墙,皮肤生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这段经文讨论的问题,是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对“经络”的研究不能不首先弄清这个问题。中医学在近代说不清“经络”是什么,主要是没把这段经文理解透,埋没了这段经文的精髓内涵。因此,对这段经文,必须深刻理解。这段经文的文字虽不多,寓意却很深。

根据文意可以看出,这段经文所说的“经脉”,不单指经络系统的“经”,而是指整个经络系统。因为,所谓“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并不单是“经”的作用,而是整个经络系统的作用。

在这段经文中,雷公向黄帝说:“愿卒闻经脉之始生”,意思是说,想立刻知道“经脉”最初是怎样产生的。若能知道“经脉”是怎么产生的,当然也就知道“经络”是什么了。因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10 05:53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3-10-9 22:07 编辑

       中医理论,气血不可分离,“气血分离,阴阳决绝” ,如何理解,请赐教。
       经络是气血的通道,怎么理解?
       赵以岭的观点也是:血行血道(血脉),气行气道(经络),古今中外的人都把经络理解错了!请赐教。
       刘里远的双循环论,也是这个意思,看来并非一家之言。

       不言而喻,的确是个大问题。针灸足三里,只刺激到气脉,调气而不调血,潜台词是气脉等同神经系统,血脉等同于血液循环系统。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10 13:08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11 05:17 编辑

此,根据这段经文,可以弄清“经络”最初是不是在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在此基础上,足以说明“经络”是什么。

若对这段经文进行深入研究,可以证实,“经络”的分布和循行,不是在母腹内生长发育而成的。因为,这段经文表明,人在母腹内没生成“经络”,人出生时也没“经络”。所以,由这段经文可知,《内经》在解释“经脉之始生”时,根本没说“经脉”是人体内生成的。比如:雷公曰:“愿尽闻其道”,译成现代语言是说,想全面了解经络学说。黄帝的回答,是从胚胎发育开始,即:“人生始,先成精”。接下来,黄帝介绍人在母腹内生成的脏腑组织器官,即:脑、骨、髓、筋、脉、肉、血、皮肤、毛发、胃等。其中,“脉”是血脉,“肉”是肌肉,“骨”是骨骼,“髓”是骨髓或脊髓,这都是人在母腹内生成的各种组织结构。所谓“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是胎儿出生后不再由胎盘提供营养,开始依赖于“谷入于胃”的后天营养。很明显,黄帝的介绍表明,人在母腹内和人出生时都没“经脉”。于是,雷公才接着又问:“愿卒闻经脉之始生”,意思是说,想尽快知道“经脉”是怎样生成的。针对这个问题,黄帝的回答是:“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种回答,似乎文不对意,似乎答非所问。其实,这是古代的一种表达方式。如果破解了这种表达方式,足以说明,人出生时没“经络”。并能说明,“经脉”是“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论理工具。
       根据雷公与黄帝的两次问答,可以说明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已说明人在母腹内和人出生时,没有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叫“经脉”。因为,雷公接着又问“愿卒闻经脉之始生”。假如出生时有经脉,雷公就不用再问了。第二个问题:雷公问“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的回答是:“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种回答,表面看答非所问,实际是介绍“经脉”的作用。通过“经脉”的作用,来说明“经脉”是什么。这是古汉语的一种固定句式。即:“……者,所以……”。把这种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通译为“……,是用于……的”。所谓“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意思是说:所谓“经脉”,是用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不可不知。这是介绍“经脉”的作用。根据“经脉”的作用,就应该知道“经脉”是什么了。这是因为,所谓“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是综合性很强的作用,决不是人的脏腑组织器官或某种结构可以具备的作用,而是方法论或论理工具才能具备的作用。在医学领域,除系统理论、方法论、论理工具外,人身体上的任何脏腑、任何组织器官,都不具备”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综合性作用。这是毫无疑义的。所谓“通”,应作“通晓”解,不能理解为“通畅”。所谓“不可不通”,是“不可不晓”或“不可不知”的意思。
       若仔细分析可知,这段经文的表达方式,还有另一种寓意,即:把“经脉”和“血脉”区别开了。意在表明,“经脉”和“血脉”不是同一个的概念,不能相混。因为,黄帝所说“脉为营”的“脉”是“血脉”,不是“经脉”。否则,雷公就不用接着再问了。并且,“血脉”是血管,其作用是“营”,即运行血液。“经脉”代表整个经络系统,其作用是“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由此可以看出,这段经文所说的“经脉”,根本不是解剖学概念,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其作用,是用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这种作用,显然是论理工具的作用。
       当然,凭这一段经文把“经络”界定为论理工具,似有牵强之嫌。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经文,还有更确凿的证据和史实,都可说明,所谓“经络”,确实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在人的身体上创建的,是“论理人形”的工具。按现代语言说,相当于论理工具。在《内经》和古文献中有很多记载都可证实这一点。
       【3】《灵枢•经别篇》说:“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所以应天道。”所谓“阴阳诸经”,指十二经。所谓“建阴阳诸经”,即创建十二经。这说明,十二经确实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因此,把这段经文和《灵枢•经脉篇》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合起来,就回答了“经络”的来源和出处,能够说明,“十二经”不是在母腹内生长发育成的,而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创建的。据考证,《灵枢》还有另一种版本,记载的是“六律建阴阳诸经”,在“建阴阳诸经”五个字的前面有“六律”二字,这更说明,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也就是在阴阳学说指导下创建的。因为,六律的核心是“三阴三阳”。
       所谓“六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律制,以“三阴三阳”为核心,可用于多学科。古代的音乐,有十二个音阶,分六律和六吕,合称十二律,也称十二音调,即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每一个名称代表一个音阶。从低音算起,排列成奇数的六个音阶为“六阳律”,称“律”;排列成偶数的六个音阶为“六阴律称”“吕”,合称六律六吕,简称六律。“律”和“吕”的发音,一奇一偶,依次相接,阴阳相生,左右旋转,能发出许多声音周而复始,循环无端,所以,古代医家按六律建十二经,也是阴经和阳经依次相接,阴阳相生,周而复始,循环无端。《律书》开篇说:“王者制事立法,物度规则,壹禀于六律,六律为万事根本焉”。《索隐》引《释名》说:“律,述也,所以述阳气也”。《尔雅》还把“律”释为“铨”、“法”等。这些记载表明,《灵枢》说“建阴阳诸经”或“六律建阴阳诸经”是有历史依据的,说明古代医家所建的十二经也是以“六律”为“根本”,是“禀于六律”,是“制事立法”和“物度规则”的一种形式,故可用所建的十二经对气脉、腧穴、脏腑、各组织、各器官和各种病证进行系统研究。
       《灵枢•经别篇》还说:“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所谓“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是古代的解剖知识。所谓“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时”,是天文历法知识。所谓“十二经水”,是古代的十二条大河流,即: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渑水、淮水、江水、河水、济水、漯水、漳水。这是古代地理知识。所谓“外合于十二经水”和“内属于五脏六腑”,是说十二经在外与十二条大河相对应,在内则与脏腑相对应。其对应关系,主要根据古代医家对十二经水的“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和脏腑的“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的系统认识。
以上两段经文,可以说明以下四个问题:
       一,脏腑与十二经的来源和出处不同。人的脏腑是在母腹内发育的,出生时就生成了,但十二经不是在母腹内发育成的,不是出生时就有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是按“六律”创建的。所以,从根本上说,脏腑和十二经不是同一性质的概念。
       二,古代医家开创十二经的目的,是落实“人之合于天道”,或“五脏六腑所以应天道”,这是古代医家对人与天地自然体进行系统研究的整体观。
       三,“六律”以“三阴三阳”为核心。在古代,天文、地理、历法、音律、医学等领域,都贯穿着“三阴三阳”的理论形式。“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等哲学概念,可用于多学科。因此,不能把“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诸“经”误解为解剖学概念。
四,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是以“整体观念”为世界观,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方法论,以解剖、生理、病理、天文、历法、地理、音律、以及历代积累的医疗实践经验为基础。其中,古代医家对“气脉”和气血运行规律的系统认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详见第五节)所以,经络学说具有非常深厚的底蕴,哲学和医学密切结合、多学科互相交叉,融为一体。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经络学说的学术成就也能证明,经络学说是在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以及天文、地理、历法、音律、解剖、生理、病理、养生等多学科的基础上创建的,具有非常深厚的哲学基础、文化基础和医疗实践经验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医家的伟大创造,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生命智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10 15:57
      “ 这说明,十二经确实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
    按现代语言说,相当于论理工具。”

     针灸足三里治疗胃病,与经络无关?与气脉、血脉、经脉有什么关系?
     经络与气血、气、血是什么关系?
     是不是没有正确理解书中的意思?
     还请先生赐教。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11 09:12
       经络作为一个论理工具,例如六经传变、药物归经等等,并没有错误。
     经络作为一类物质结构,存在于人体内,也是事实。
     二者并不矛盾。
     经络与藏象一样,是一个功能单元,实现其功能,需要西医的许多结构才能够完成。只是现代科学还未能够揭示是哪些结构。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11 13:18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11 05:21 编辑

【4】《内经》的记载表明,在古代医家在人体上“建阴阳诸经”不是虚构的,而是有基础的。如《素问•针解篇》说:“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在这段经文中,明确指出: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这说明,人体和天、地、阴阳、六律都相应。所谓“人阴阳合气应律”,意思是说,人的阴阳和气的运行规律都与六律相应。因此,人体本身具有“建阴阳诸经”的基础。
       再如,《灵枢•邪客篇》说:“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支节,以应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员地方,人头员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支。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素问•针解篇》说:“人心意应八风,人气应天,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人阴阳脉血气应地,人肝目应之九。九窍三百六十五”。这两段经文说明,古代医家认为,人的头、目、九窍、喜怒、声音、四肢、五脏、六腑、寒热、手指、足趾、三百六十节、肩膝、腋、毫毛、牙齿、高骨、肌肉、生育能力、心意、气血运行规律等,都和天地阴阳相应。因此,古代医家在人体上创建十二经,具有非常雄厚的基础。
       【5】《素问•移精变气论》说:“余欲临病人,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这段经文非常重要,可以看出,人的“色脉”具有通“神明”的重要作用,是人体和五行、四时、六合、八风相“合”的重要基础。这段经文说明,人体和六合八风相合,主要是以“色脉”为基础。所谓“色脉”,是“气脉”和“血脉”的合称,故曰色以应日、脉以应天,表明“色”和“脉”是两个概念。所谓六合,指上、下东、西、南、北,或三阴三阳。所谓“八风”,是八方渐远之地。在古代,“八风、八肱、八极”是“九州”外围依次渐远之地。
       据考证,古代医家对“气脉”和“血脉”的系统认识,以及对天地人的系统认识,为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奠定了基础,六合为创建十二经提供了基本形式,“八风、八肱、八极”为创建奇经八脉提供了基本形式。六合和八肱,概括整个宇宙,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概括整个宇宙和整个人体。(详解参见有关章节)
       【6】《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天地覆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历兑,名曰阴曰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霶霈,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这段经文的前一部分,主要说明人和天地阴阳互相对应,即“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这是中国古代“人与天道相合”或“人与天地相应”的整体观,也是古代医家把人体和天地自然综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思想基础。
       其次是说明人体不仅和“阴阳”互相对应,也和“阴阳之变”互相对应。即“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这种认识,为古代医家开创经络学说奠定了思想基础。比如,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时,在手部和足部分别确定各“经”的“根”和“结”,就是人体和“阴阳之变”互相对应的体现。
       所谓“阴阳之变”,即“阴阳离合”,指“阴阳”的衍化。“阴”衍化为“三阴”,即“少阴、太阴、厥阴”。“阳”衍化为“三阳”,即“少阳、太阳、阳明”。这和“阴阳”只代表两方面有所不同,而是更复杂了一些,代表六个方面,即“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这六个方面,在阴阳的基础上,有了方位、时空、立体、次序、量变、以及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等多种内涵,比“阴”和“阳”的内容更丰富,故曰“阴阳之变”。
       由“阴阳之变”可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是“阴阳”衍化出来的,不是解剖学概念,而是古代哲学领域的概念。所以,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时,根本不是把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叫“经”,而是把“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叫“经”,即少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少阳经、太阳经、阳明经。由此说明,必须从“三阴三阳”入手,才能正确理解十二经。
       由“阴阳”衍化出“三阴三阳”,“三阴三阳”是六,只能提供六经的名称,六经再与手足相配,则十二经都有了名称。比如,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足少阳经、足太阳经、足阳明经,称足六经。手少阴经、手太阴经、手厥阴经、手少阳经、手太阳经、手阳明经,称手六经。合起来则称十二经。因此,手经和足经有同名经,同名经的阴阳属性是相同的。比如:手少阴经和足少阴经,阴阳属性都是“少阴”;手太阴经和足太阴经,阴阳属性都是“太阴”;手厥阴经和足厥阴经,阴阳属性都是“厥阴”;手太阳经和足太阳经,阴阳属性都是“太阳”;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阴阳属性都是“阳明”;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阴阳属性都“少阳”。由此可以看出,所谓十二经,实际是六对同名经,是“三阴三阳”的固定形式。并且,“三阴三阳”的阴阳属性决定了十二经的表里关系。比如,少阴与太阳相表里,故手少阴经与手太阳经相表里,足少阴经与足太阳经相表里。再如,太阴与阳明相表里,故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相表里,足太阴经与足阳明经相表里。厥阴与少阳相表里,故手厥阴经与手少阳经相表里,足厥阴经与足少阳经相表里。
       根据阴阳属性,十二经可分六阴经和六阳经。比如,足少阴经和手少阴经、足太阴经和手太阴经、足厥阴经和手厥阴经,合称六阴经。足太阳经和手太阳经、足阳明经和手阳明经、足少阳经和手少阳经,合称六阳经。同名经是六对,阴经和阳经各是六对,都和“六律”相合。所以,《灵枢》说:“六律建阴阳诸经”,说明十二经是按“六律”创建的。
       《灵枢》明确指出,阴经和阳经“异名同类”,意思是说,各“经”的名称虽不同,但“经”的实质没区别。比如,足少阴经和足太阳经的名称和阴阳属性虽不同,其实质都是“经”。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11 15:32
     书中第50页:“气脉”也是人体上客观存在的,古称“隧”。
    经络在人体上不存在?
    针灸足三里是刺激了气脉发挥治疗作用的?

     请先生赐教。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12 12:59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12 05:02 编辑

再如,足少阴经和手少阴经的分布和循行路线虽不同,“经”的实质和阴阳属性没区别。所以,只要弄清其中一“经”是什么,就能知道整个经络系统是什么。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所谓上下相会,是手经和足经上下相会。所谓“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说明“阴经”和“阳经”是同类的东西,都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而不是以人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为“经”。

《灵枢•阴阳系日月篇》说:“黄帝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其合之于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天为阳,地为阴,足之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月生于水,故在下者为阴。手之十指,以应十日,日生于火,故在上者为阳。”所谓“足之十二经脉”,是左侧足六经和右侧足六经的合称。同理,左侧手六经和右侧手六经也可合称“手之十二经脉”。这段经文可以说明,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是以手六经象天,以足六经象地,把人体和天地日月建立对应关系,从而体现“腰以上为天”和“腰以下为地”。这和《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是一致的。
       在《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论述了创建足六经的过程,可以证明,主要根据天地阴阳和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比如,“天地覆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再如,“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很明显,前者论述天地阴阳,后者论述人体阴阳。古代医家根据天地阴阳和人体阴阳确定了“至阴”穴之处的阴阳属性。所谓“未出地”,是地下,属阴。所谓“则出地”,是刚露出地面,为阴中之阳。这是“地”的阴阳。在人体上,“至阴”穴在足小趾外侧,相当于人体刚露出地面的部位,其阴阳属性也是“阴中之阳”,属“太阳”,故命名为足太阳经的起点,即足太阳经的“根”。依此类推,足趾和手指都有一定的阴阳属性,可以分别命名十二经的“根”。在“根”的基础上,按相同的阴阳属性,再在头或胸腹部命名十二经的“结”。“根”和“结”之间,就是十二经最初的直行主干。所以,“根”和“结”是十二经的起源。
       古代医家创建足六经的过程可以表明,“经”的名称源于哲学领域,是阴阳衍化出来的,不是以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为“经”,而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同理,手六经也是这样创建的。(注:手六经的“根”和“结”,参《灵枢•根结篇》)
       “根”和“结”的作用,主要是确定“经”的两端,创建立各“经”的起止、分布、走向和直行主干。至于奇经八脉和“经”的分支、以及逐渐复杂的循行路线,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修改调整、逐渐完善的。所以,出土文献可以证实,“经络”最初很简单,分支很少,但逐渐复杂,分支越来越多。
       所谓“圣人面南而立”,相当于人体模型。这说明,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时,是按“面南而立”的姿势确定人体的阴阳属性。比如,按“面南而立”的姿势,明确了“太冲之地”,就能确定至阴穴的阴阳属性为太阳,并能确定涌泉穴的阴阳属性为少阴。依此类推,足趾各端、手指各端、以及头和胸腹部,都有相应的阴阳属性。
       《素问•阴阳离合论》最后说:“阴阳霶霈,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所谓“阴阳霶霈”,是阴经和阳经相互交错的比喻词。所谓“积传为一周”,是各“经”依次相传为一周。所谓“气里”,指人体内部之气。如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以及营卫气血的运行等。所谓“形表”,指各“经”在体表上的图形。比如,把“经络”的分布和循行路线绘成图,即经络在体表上的图形。因体表的经络图形能够反映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或营卫气血的运行规律,所以说“气里形表而为相成”。这说明,“经”的起点和终点、“经”和“经”之间互相交错、依次相传、成为一周、乃至形成经络图形,都是古代医家在阴阳学说指导下创建的。
       按古代的说法,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是为了“有明法,以起度数”,便于对人体和天地自然进行系统研究,在古代,这是“圣人之为道”的方法和手段,古称“法式”。如《灵枢•逆顺肥瘦篇》说:“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故匠人不能释尺寸而意短长,废绳墨以起平水也,工人不能置规而为圆,去短而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数,逆顺之常也。”所谓“易用之数”,主要是指“阴阳”和“三阴三阳”。所谓“法式”,是有固定形式的系统方法或法则。三阴三阳就是固定形式。所谓“检押”,是对号入座的意思。比如,至阴穴所在之处的阴阳属性是阴中之阳,属太阳,命名为足太阳经的“根”,这就是对号入座。同理,按这种方法分别命名十二经的“根”和“结”,都是对号入座。按这种方法创建的十二经,人的主要部位和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与“经”的阴阳属性相同,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有了明法,起了度数,以“经”为“纪”,便于对人体和天地自然进行系统研究,故曰“乃可后传也”。由此说明,“经”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经者,径也,入道之通途也;经者,经纬也,以种种理令万事经纬分明,有条不紊也;经者,常也,历万世而不变之真理也;经者,线也,贯串种种事理以成文者也;犹木匠之绳墨,立定规矩方圆,以楷定正邪也。在古代,这是“经”的基本含义和“经”的主要作用。所以,不仅医学领域创建“经”,其他领域也创建“经”。比如,“十二经水”是古代地理学领域创建的。天文学创建了经纬之“经”。
       【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
       这段经文,论述了“经”在医学领域的主要作用。
       这段经文表明,“经络”最初是“论理人形”的工具,古代医家是用“经络”对人体进行研究,而不是把“经络”当成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
所谓“上古圣人”,是《内经》对《内经》以前古医家的称谓,泛指医学造诣高者。所谓“论理人形”,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对人体进行研究。
所谓“列别脏腑”,是把脏腑按类别排列次序。比如,脏为阴,心肝脾肺肾心包为脏,皆属阴。腑为阳,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为腑,皆属阳。心肺心包在胸膈以上,为阴中之阳。肝脾肾在胸膈以下,为阴中之阴。脏腑和十二经相配,主要是根据脏和腑的阴阳属性,故阴经都配脏,阳经都配腑。
所谓“端络经脉”,是对经络和血脉的进行观察和揣摩。血脉的归经,主要根据“经”和血脉的分布。
       所谓“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是按“六合”或“六律”的理论形式把脏腑和“经”相配,把血脉归“经”,即各从其“经”。这是古代医家用“经络”对脏腑和血脉进行研究的基本方法。
       “列别脏腑”四个字,“列别”是动词,脏腑是名词。“列别”是划分类别或排列次序的意思。脏腑和十二经相配时,阴经配脏,阳经配腑,手三阴经配胸膈以上的脏,足三阴经配胸膈以下的脏,每一“经”配一个脏或一个腑,所以,必须把脏腑划分类别,排列次序。比如,脏皆属阴,都与阴经相配。腑都属阳,都与阳经相配。心、肺、心包三脏,在胸膈以上,都配手阴经。心与手少阴经相配、肺与手太阴经相配、心包与手厥阴经相配。肝、脾、肾三脏,在胸膈以下,都配足阴经。肾与足少阴经相配、脾与足太阴经相配、肝与足厥阴经相配。小肠、大肠、胆、胃、膀胱、三焦是腑,腑都与阳经相配。这样,十二经的每一经就都有了一个脏或一个腑,落实了脏腑和十二经逐一相配。
       “端络经脉”四个字,“端”是动词,是观察和揣摩的意思。“络、经、脉”三个字是名词。“络”和“经”即“经络”。“脉”是血脉,即血管。所谓“端络经脉”,是对“络、经、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13 12:51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13 04:54 编辑

脉”分别进行观察和揣摩,依此确定血脉的归“经”或归“络”,这是古代医家对血脉的分类方法,即“大而在里”的血脉归“经”,比较浅表的血脉归“络”,最细小的血脉为“孙络”或“浮络”。这种分类方法见于《灵枢•脉度篇》。另外,还有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把全身血脉归属各“经”所属的区域,比如,寸口脉在手太阴肺经的区域,归手太阴肺经;趺阳脉在足阳明经的区域,归足阳明经;耳前动脉在手少阳经的区域,归手少阳经。各经皆如此。

所谓“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是把腧穴和骨属部分归属各“经”,这是用“经络”对腧穴和人体骨骼进行研究。“气穴”即“腧穴”。“属骨”即骨属部分,指人体骨骼。所谓“分部逆从,各有条理”,是每一“经”为一部而有条理。所谓“四时阴阳,尽有经纪”,说明一年四时的阴阳变化也能以“经”为“纪”。这表明,古代医家对人体和四时阴阳的研究都是用“经”,以经为“纪”。
       所谓“皆有表里”,是脏腑和十二经都有表里关系。比如,少阴与太阳相表里,故足少阴经与足太阳经相表里,手少阴经与手太阳经相表里。因肾归足少阴经,膀胱归足太阳经,故肾与膀胱相表里。因心归手少阴经,小肠归手太阳经,故心与小肠相表里。再如,太阴与阳明相表里,故足太阴经与足阳明经相表里,手太阴经与手阳明经相表里。因脾归足太阴经,胃归足阳明经,故脾与胃相表里。因肺归手太阴经,大肠归手阳明经,故肺与大肠相表里。同理,厥阴与少阳相表里,故足厥阴经与足少阳经相表里,手厥阴经与手少阳经相表里。因肝归足厥阴经,胆归足少阳经,故肝与胆相表里。因心包归手厥阴经,三焦归手少阳经,故心包与三焦相表里。由此可以看出,“经”和“经”之间的表里关系,是由阴阳属性决定的。脏和腑之间的表里关系,则是由脏腑的归经决定的。所谓“经纪”,是以“经”为“纪”。这说明,古代医家是用“经络”论理人形,“经络”当初是古代医家“论理人形”的工具。若用现代语言说,“经络”是方法论的论理工具。
       历史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很多学科都有论理工具。这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一大特点。比如,阴阳学说以“阴”和“阳”为论理工具;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为论理工具;易学八卦以“六爻”为论理工具;奇门遁甲以“天地人三盘”为论理工具;历法以“天干”和“地支”为论理工具;天文学和地理学以“经线”和“纬线”为论理工具;中医学以“经”和“络”为论理工具。这些论理工具,若用现代语言来说,“阴阳”和“金木水火土”,相当于哲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所以,“阴阳”和“金木水火土”的应用范围最广,适用于多种学科。天干地支、天地人三盘、经线和纬线、爻、经和络,都是具体学科的论理工具,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所以,这些论理工具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小,只适用于一种学科。若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哲学方法论和具体科学方法论,各有各的论理工具,各有各的作用,是有严格区别的。因此,如果把“经络”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中医学就等于把具体科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埋没了。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8】《素问•皮部论篇》说:“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者,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终始,愿闻其道。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
       这段经文,涉及古代医家对人体进行研究的方法。所谓“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是对皮、脉、筋、骨进行研究。其中,所谓“脉有经纪”和“皮部以经脉为纪”,说明古代医家对“血脉”的研究和对“皮部”的研究都是以“经”为“纪”。所谓“皮部”,也称“十二皮部”,是把人的肌表分别归属十二经。即少阳皮部、太阳皮部、阳明皮部、少阴皮部、太阴皮部、厥阴皮部等。很明显,这段经文表明,十二皮部的划分,是以“经”为“纪”,故曰“诸经皆然”。所以,据此可以看出,所谓“经”,根本不是人体上长着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对人体各脏、各腑、各部位和各组织器官进行系统研究的论理工具,是古代医家在人的身体上创建的。
       【9】《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这段原文,《灵枢•小针解篇》有解释,是最经典的解释。以此为依据,最能说明“经络”和“皮肉筋脉”的关系。如《灵枢•小针解篇》说:“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这两段经文合起来,可以说明,“经络”和“皮肉筋脉”不是同一类性质的概念。所谓“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说明“皮肉筋脉”各有各的形态,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疾病。所谓“皮肉筋脉各有所处者,言经络各有所主也”,说明“经络”与“皮肉筋脉”的关系是“所主”的关系,是把“皮肉筋脉”归各“经”所主。因此,根据最经典的文献解释,可以明确的说,在中医学的概念范畴,“经络”和“皮肉筋脉”,根本不是同一类性质的概念。所以,对“经络”的研究,必须把“经络”和“皮肉筋脉”区别开,必须弄清“经络”和“皮肉筋脉”的关系。“皮肉筋脉”是人体客观存在的组织结构,“经络”是对皮肉筋脉“各有所主”的系统工具或论理工具。古代医家是把“皮肉筋脉”分别归属于各“经”,由各“经”所主,便于研究,故曰“言经络各有所主也”。
       【10】《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所谓“经之动脉”,是归属于“经”的动脉,不是“经”本身长着动脉,而是各“经”所属的区域分布着动脉。比如,手太阴肺经所属的区域有寸口脉,即桡动脉。足阳明胃经所属的区域有趺阳脉,即足背胫前动脉。所谓“陇起”,是血管充盈的表现,不是“经”本身“陇起”。古代医家把“大而在里”的血脉分别归属“各”经,故各“经”都有动脉。再如,《难经》也说:“十二经皆有动脉”。这说明,“经”和“动脉”不是同一类性质的概念,必须区别开,决不能相混。
       【11】《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余尽通其意矣。经言气之盛衰,左右相倾,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相倾,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人何如?取之奈何?”这说明,古代医家非常明白,疾病的发生不是邪气伤害“经”本身,故明确指出:“荣卫之相倾,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但是,在古代也有邪气在“经”的说法,故又提出疑问:“余愿闻邪气之在经也,其病何如?”。对此,《素问•离合真邪论篇》有解释,明确指出:“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这说明,古代医家所说的邪气在“络”或在“经”,并不是在“经络”本身,而是在血脉中。比如,若归属于太阳经的血脉感受风寒之邪,就可说是邪在太阳经。显然,不能把古代医家所说的邪气在“经”误解为“经络”本身感受了邪气,而是把“舍于血脉”的邪气称“邪气在经”。这是因为,如果某“经”的血脉感受了邪气,在表述时,往往是说邪气侵犯了某“经”。这与天文学和地理学领域的表述方式是一样的,例如汶川地震,在表述时,可以说东经103.4度、北纬31度发生了地震。因此,应该把表述时的习惯说法和“经”的实质区别开,千万不能因为习惯说法而将“经络”误认为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还说:“真气者,经气也,经气太虚,故曰其来不可逢,此之谓也”,这说明,古代医家所说的“经气”,不是“经络”本身产生的“气”,而是真气。所谓“真气”,按中医传统理论,不是“经络”产生的,而是“先天之气”与“水谷之气”结合而成,充养全身。如《灵枢•剌节真邪篇》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这说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中虽有“经气”之说,但“经气”是“真气”,不是“经络”产生的。因此,不能把“经气”误解为“经络”本身产生的“气”。因为“经络”是古代医家在人体上建的,所以“经络”本身不会产生“气”,“邪气”也不会伤害“经”和“络”本身。在临床上,根本没有“经络”本身的疾病,而是把脏腑组织器官的疾病归属各“经”。
       【12】《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夫圣人之起度数,必应于天地,故天有宿度,地有经水,人有经脉,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泣;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卒风暴起,则经水波涌而陇起。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
       所谓“天有宿度”,是天体日行二十八宿星,漏水下百刻。古代医家以二十八经对应天
                  (第22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14 18:18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14 10:26 编辑

体日行二十八宿星。

所谓“地有经水”,是古代的十二条大河流分别归属十二经,称十二经水。古代医家以十二经脉对应十二经水,是把血脉分别归属十二经,称十二经或称十二经脉。
       所谓“人有经脉”,即十二经脉。在古代,“经脉”二字,有时专指十二经,有时是指归属于十二经的血脉。必须说明这一点。
所谓“经之动脉”,是专指归属各“经”的动脉血管,不包括静脉。静脉相对稳定,一般没有“陇起”的表现。
       显然,这段经文是结合天地自然规律阐释血液的运行。这段经文已明确指出,血的运行,是“行于脉中循循然”,而不是以“经”为管道。所以,不能把“经络”本身误解为运行气血的管道,而是各经所属的区域都有气脉和血脉。“气脉”古称“隧”,主行气。血脉主行血。“气脉”和血脉可以分别归属于各“经”。“经”的分布和循行与大气脉基本一致。这在《灵枢•脉度篇》有论述。(详解见本书第五节)
        在这段经文中,经水、经脉、动脉、经之动脉,各有各的内涵,不能相混。(详解见本书第二节)
       【13】《灵枢•五十营篇》说:“天周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
       所谓“天周二十八宿”,即天体日行二十八宿星。
       所谓“二十八脉”,是二十八经,包括左右两侧的十二经和任脉、督脉、阴跷脉、阳跷脉,合称二十八经,不包括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
       所谓“以应二十八宿”,是古代医家以二十八经对应二十八宿星。这是结合天体运行规律阐释“气”的运行,是以二十八经为论理工具。比如,若“气”行于上肢,则可以说是行于手经,若“气”行于下肢,则可以说是行于足经,但实际上,“气”不是在“经”本身运行,而是在“隧”中运行。所谓“隧”,即气脉。
       【14】总而言之,考《内经》全书,“经脉”二字出现过85次,“经络”二字出现过57次。其中,根本没有记载过“经络”本身的生长、发育、形态、损伤、折断、切除、连接、异位、占位等基本情况,都是以“经络”为论理工具。
       《内经》以后的古典文献,如《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诸病源候论》等,也没记载过“经络”本身的任何疾病,而是把脏腑和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及其疾病分别归属各“经”。(24页)
       从《内经》时起,直到现在,在中医学的历史上,乃至整个世界的医学史上,历代中医文献虽有“经络”循行路线的详细描述,但没有任何人在人的身体上找到过“经络”,也没任何一种疾病是“经络”本身的疾病。
       【15】以上说明,根据《内经》对“经络”的记载,“经络”本身,根本不是人身上长着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系统工具,或称论理工具,是春秋战国期间创建的,相当于系统工具或论理工具。由此证明,中医学在近代把“经络”说成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是错误的。
四,《难经》怎么说的
       【1】《难经》共八十一篇,每一篇为一难。其中,从二十三难至二十九难,主要论述“经络”。特别是对奇经八脉的论述,《难经》比《内经》更详细。因此,《难经》也是对“经络”进行研究的重要依据。迄今为止,任何文献对经络学说的记载,其经典性都超不过《内经》和《难经》。
       【2】《难经》第一难说:“十二经皆有动脉”。所谓“十二经”,即手六经和足六经。所谓“皆有动脉”,是十二经的每一经都有动脉。这说明,《难经》也是把血脉分别归属十二经。所以,每一“经”都会有动脉。比如,按十二经的分布,每一“经”都有一定的区域,等于把整体人体分成了十二部分,因此,十二经的每一“经”必然都有动脉,并且,也会有静脉,还会有筋、骨、肌肉、神经和淋巴等。
       显然,所谓“十二经皆有动脉”,并不是说十二经本身长着动脉,而是各“经”所属的区域中都有动脉的分布。比如,手太阴肺经所属的区域中有桡动脉,即寸口脉。足阳明胃经所属的区域中有足背胫前动脉,即趺阳脉。由此可以看出,《难经》所说的“十二经”,也是对人体进行研究的论理工具,这和《内经》是一致的。
       【3】《难经》第二十五难说:“有十二经,五脏六腑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别脉也,心主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故言经有十二也”。
       这段经文记载了古代医家把十二经和脏腑相配时逐渐完善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经和脏腑相配不是同时完成的。其中,足六经完成的较早,手六经稍晚,最后完成的是手厥阴经和心包相配。这是因为,按当时的系统方法,阴经配脏,阳经配腑,足阴经配胸膈以下的脏,即肝脾肾,手三阴经配胸膈以上的脏,但胸膈以上只有心和肺两个脏,手少阴经和心相配,手太阴经和肺相配,缺一个脏和手厥阴经相配。因此,古代医家把心脏的外膜看成一脏,称心包,把心包和手厥阴经相配,这才完成了手三阴经的每一经都配一个脏。所以,古文献资料的记载表明,十二经和脏腑相配,是逐渐完成的,最后完成的是手厥阴经和心包相配。手少阳经和三焦相配稍早一些。所谓“心包”,古称“心主”,其实质是心脏的外膜。
       人只有五个脏和五个腑,即“心肝脾肺肾”和“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合起来是十个脏腑,若与“十二经”逐一相配,实际上不仅缺一个脏,还缺一个腑。所以,古文献的记载还表明,在经络学说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古代医家还曾把“整个胸腹腔”看成是一腑,称“三焦”,把三焦和手少阳经相配,这才完成了六阳经都配一个腑。因此,《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难经》的记载都可证实,最早的经没和脏腑互相联系,古代医家是先完成了十个经和十个脏腑相配,之后完成了手少阳经和三焦相配,最终才完成了手厥阴经和心包相配。所谓“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其实质是整个胸腹腔。第一胸椎至横膈为上焦,横膈以下至脐为中焦,脐以下至耻骨为下焦。
       以上说明,“十二经”和脏腑相配,确实经历过一个逐渐充实、逐渐完善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经”的每一经虽然都有一个脏或一个腑,但不是说人的身体内真有十二个脏腑,而是把三焦和心包列入了脏腑的范畴,并且,也不是脏腑上长着“经络”,而是古代医家按系统方法设计的“经络”,所以,十二经和脏腑相配,带有明显的理想倾向。比如,与“心”相联系的共四个经和六个络,与“心包”相联系的共两个经和两个络,但是,在“心”和心的“外膜”上,并没真的长着这些“经”和“络”,而是古代医家按系统方法逐渐充实、逐渐完善的。所谓“心主与三焦为表里”,是说心包和三焦相表里。这种表里关系,也是由厥阴经和少阳经的阴阳属性决定的,并不是心包和三焦在解剖学意义上具有表里关系,因为三焦包容着诸脏诸腑,并不是单纯包容着心包。所谓“俱有名而无形”,说明手少阴经和手厥阴经都是无形的,也说明心包和三焦均无内脏之形。所谓“心主别脉”,即手厥阴经的古称。
       【4】《难经》第三十八难说:“藏惟有五,府独有六者,何也?然:所谓府有六者,谓三焦也。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有名而无形,其经属手少阳,此外府也,故言府有六焉。”这段经文说明,三焦的实质不是内脏。三焦虽归手少阳经,但不同于其他五府。所谓“有名无形”,是说三焦没有内脏的形态。这是因为,三焦的实质是整个胸腹腔,不是脏器。因此,三焦和手少阳经的联系,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联系,而是古代医家按系统方法设计的,带有明显的理想倾向。在人的身体上,虽然确有胸腹腔,但手少阳经并不是真的长在胸腹腔上,而是把三焦归属手少阳经,故《难经》明确指出:“其经属手少阳”,并明确指出:“此外府也”,所谓“外府”,是包容诸脏诸腑的大府。人的胸腹腔包容诸脏诸腑,故曰“外府”。(24页)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3-10-14 19:18
“以上说明,根据《内经》对“经络”的记载,“经络”本身,根本不是人身上长着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系统工具,或称论理工具,是春秋战国期间创建的,相当于系统工具或论理工具。由此证明,中医学在近代把“经络”说成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是错误的。”

---------请问,这些就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作者关于经络的结论吗?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3-10-15 09:44
谢谢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参与。

本文中说:“经络”本身,根本不是人身上长着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系统工具,或称论理工具。
人身上神奇的经络系统,到了今天居然是“古代医家创建的系统工具”,“或称论理工具”。真是让人莫名惊叹!那么人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血津液是不是也是古代医家创建的呢?这些人体构造,是不是也是伦理工具呢?都说是上帝造人,女娲造人,那么创建经络系统的古代医家又是谁呢?这个论理工具,属于哲学范畴,还是宗教范畴呢?愿闻其详。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15 11:41
      以下是《中西医融合观续》中的内容,对《络病学》中“气、血各行其道”的批评。请批评指正。

      络病学认为:“络脉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络脉包括从经脉支横别出、运行气血的所有络脉,络病学说之络系指广义络脉;从狭义的角度络脉又分为经络之络和脉络之络,经络之络运行经气,脉络之络运行血液。”(络病学第3页)明确指出经气与血液是分离的,各行其道。
     络病学认为:“络”有两大功能,一是运行经气,二是运行血液,运行经气的称为经络之络,又称气络;运行血液的称为脉络之络,所以又称血络。运行经气的气络主要将经气输散到各个脏腑形成脏腑之气,如心气、肝气、肺气、肾气、脾胃之气等,从而发挥该脏腑的功能。在气络中运行的经气有着保护人体、传达信息、调节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的作用,实际上气络包含了现代医学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的功能。
    脉络之络运行血液,也是血液生成的主要场所,血液从经脉流到络脉,在络脉末端将营养物质输送给人体的器官组织,将代谢后的废物带走,然后又从络脉流入经脉,完成了血液的循环,实现了血液的营养作用。无论是从功能上还是从解剖学的角度,脉络之络与西医所说的中、小血管,特别是构成微循环的各级微细动、静脉都非常近似。
    以上是现在的络病学说,但是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难经本义》),“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故日: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医学真传》。在中医理论中,经络与经脉是不分开的。
   既然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气血不可分离,那么,在什么级别上“经络之络运行经气,脉络之络运行血液”分道扬镳了呢?作者的意图是想把“脉络之络运行血液”与西医理论中,血液是在血管中流动等同起来,以西医为参考系解释经脉与络脉(血管系统),但是这样就违背经络学说的原意,同样,西医也不接受血管系统(经脉与络脉)中流动的气血这种理论。
     络病学的作者以西医为参考系,把原本统一的经络分割开来,创造出“经络之络”与“脉络之络”分别同西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血液循环系统相对应,把络病学建立在微循环的理论之上,使络病学走进了死胡同。中西医融合观则把自主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血液循环网络合二为一,称之为: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的复合体,这个复合体与经络相统一成为一个象态。所以,络病学不仅仅是微循环系统的病变,而且包含着自主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对于微循环病变的调控与影响。本书(中西医融合观续)论证了气与自主神经-内分泌调控是一个象态,血与血液是一个象态。经络的实质就是自主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循环系统的复合体,只有把西医理论解构与重组才能够说清楚藏象经络,才能够实现中西医融合。从这里可以看出中西医融合与中西医结合的区别于联系,中西医结合学派是把中医理论解构,使之符合西医的理论体系;中西医融合则是把西医理论解构、重组,使之与中医理论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理论。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15 14:10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15 06:23 编辑

人体内实质性的腑只有五个,即大肠、小肠、胆、胃、膀胱,古代医家把三焦看成是一腑,故言府有六焉。

【5】《难经》第二十八难说:“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何谓也?然,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也。经有十二,络有十五,凡二十七气,相随上下,何独不拘于经也?然,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霶霈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
       这段经文说明,在经络学说逐渐完善的过程中,“十二经”完成的较早,“奇经八脉”稍晚。“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这是古代医家参照了“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的道理。所以,十二经和奇经八脉都是古代医家创建的论理工具。奇经八脉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奇经八脉的分布和循行,主要是在十二经未及之处。所谓“圣人图设沟渠”,也能佐证奇经八脉是古代医家创建的,是按当时的系统方法精心设计的。
        【6】《难经》第二十九难说:“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经,皆何起何继也?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至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溢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还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也。其受邪气,畜则肿热,砭射之也。”
        这段经文主要论述奇经八脉的起止、分布和循行路线。这段经文的最后一段,主要论述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关系。可以看出,奇经八脉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起来,构成比较完整的经络系统。所谓“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说明古代医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奇经八脉参照了“图设沟渠,沟渠溢满,流于深湖”的道理。《难经》是用“沟渠溢满,流于深湖”比喻奇经八脉对十二经的补充作用。所谓“不拘于经”,是说奇经八脉不拘于十二经。
       所谓“其受邪气,畜则肿热”,是说奇经八脉所属的区域或组织器官若感受邪气,畜则肿热,并不是说奇经八脉本身肿热。这是因为,十二经受“三阴三阳”这种理论形式的限制,在分布上有一定缺陷,没分布在这些区域,也没联系这些区域的组织器官,所以,古代医家就把这些区域和组织器官归了奇经八脉。比如,人体前正中线和后正中线,因不便于归属十二经,所以归了任脉和督脉。再如带脉,环腰一周,约束纵行诸“经”,这都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
       【7】以上说明,《内经》和《难经》对“经络”的记载都能证实,人出生时没“经络”,十二经是古代医家创建的,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所以,十二经和奇经八脉都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组织结构,而是古代医家按系统方法创建的论理工具。
附:关于三焦的考证
       三焦是一个特殊的腑,由上焦、中焦、下焦三部分组成。自《内经》和《难经》以后,历代以来,对三焦之腑的“有形”和“无形”,存在很大争议。迄今为止,中医学对三焦的解释,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是,对三焦主要功能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一般认为,三焦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运行水液、保持水液的正常敷布和运行。
       三焦的“有形”和“无形”,是中医学的一个历史性遗留问题。中医学对脏腑的研究、对经络的研究、对诊疗方法的研究,都必然涉及三焦“有形”和“无形”的问题。因此,应该从根本上弄清的实质和实际意义。
       根据古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所谓“焦”,是由“樵”逐渐演变过来的。“樵”相当于“椎”,即脊椎。《内经》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如《灵枢背腧篇》说:“胸中大腧在杼骨之端,肺腧在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膈腧在七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由此可见,古代医家是将人的椎骨称为“焦”。每一椎骨即是一焦。从第一胸椎至骶椎共二十一椎,古称二十一樵,亦称二十一节,每一节即是一焦。由此可知,所谓“焦”,是古代的解剖学概念,其实质是椎骨。
       所谓“上、中、下三焦”,是以椎骨为标志将人的整个胸腹腔依次划分为三部分。每七节椎骨为一部分,二十一节椎骨共分三部分,三七二十一,合起来,则为上焦、中焦和下焦。即:上七椎为上焦,中间七椎为中焦,下七椎为下焦。由此可知,三焦的实质,实际是整个胸腹腔,上、中、下三焦是将整个胸腹腔划分为三部分,是以椎骨为标志划分的。当然,也可以从前面划分,这在《内经》和《难经》中都有详细论述。比如,以胸膈和脐为标志,也可以把胸腹腔划分为上中下三焦。
       古时代的医学文献表明,古代医家将内有包容物的囊性器官都称“府”。比如,脉为血之府。头为精明之府,膀胱为净府,胸为气之府等。人的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和多种器官,故为人身最大的“府”,古称“外府”或“孤府”。如《中藏经》说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由此可以看出,三焦是人体最大的“府”,其实质,是人的整个胸腹腔。它包容着人的诸脏诸腑。故为大府,亦称孤府。
      《素问调经论》说:“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这是指上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心和肺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这是指中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脾胃以及大肠小肠对饮食物消化吸收和输布的生理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还说:“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这是指下焦的功能,主要概括了肾与膀胱及大肠的功能。以上可以看出,上、中、下三焦的这些功能,实际是相关脏腑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这是对上、中、下三焦主要功能的高度概括。
       三焦之所以具有“主持诸气”的生理功能,就是因为它是人的整个胸腹腔。因此,三焦既是水液运行的通路,又总司人体的气机和气化,并保持水液的正常敷布和运行。
      以上说明,三焦反映了两方面的生理功能,一方面是相关脏腑的生理功能,另一方面是胸腹腔本身的生理功能。
对“经络”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学是春秋以后逐渐有了经络学说,古代医家把三焦说成是一腑,把心脏的外膜说成是一脏,(即心包)并把三焦和心包分别归属手少阳经和手厥阴经,这和经络学说的系统方法密切相关。因为十二经的每一经都与脏腑相配,但人体只有十个实质性的脏腑,即心肝脾肺肾和胃胆膀胱大肠小肠。所以,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古代医家把心包和三焦列为脏腑。但实际上,三焦和心包都不是实质性的脏器,而是心脏的外膜和胸腹腔。所谓“无形”,是说心脏的外膜和胸腹腔不具备实质性脏器的形态。在现存于世的古文献中《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难经》都能说明这一点。其中,《难经》第二十五难和第三十八难,更能说明这一点。历史可以证明,十二经与脏腑相配,最先完成的是十个经和十个脏腑相配,后来才完成三焦与手少阳经相配,最后完成的是心包与手厥阴经相配。
      总而言之,三焦和心包,在人体上是客观存在的,但都不是实质性的脏器。心包的实质(26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15 16:26
       关于三焦的考证,十分赞赏。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16 13:22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16 05:24 编辑

是心脏的外膜,三焦的实质是整个胸腹腔。中医学的脏腑学说之所以包括心包和三焦,是受经络学说的影响。三焦和心包互为表里,是古代医家在经络学说指导下形成的系统认识,并不是单纯解剖学的认识。心包的功能主要是心脏的一部分功能。三焦的功能除上中下三焦对应的脏腑功能之外,还有胸腹腔的功能。人的气机和气化,都是在胸腹腔进行的,胸腹腔包容着诸脏诸腑,所以,三焦能够主持诸气。并且,上焦主要概括心肺的功能,中焦主要概括脾胃的功能,下焦主要概括肾和膀胱以及大肠的功能。

另外说明一点,对三焦和心包的认识,必须结合历史和经络学说的系统方法。与三焦相联系的“经”有:手少阳经、手厥阴经、手太阴经。与三焦相联系的“络”有:手少阳之别,手厥阴之别。手少阳三焦经联系的脏腑组织器官有:心包、三焦、耳中、目锐眦、无名指、上肢外面中线、肩、缺盆、膈、膻中、项、耳前后、头、()、颊。手少阳三焦经的经别还联系着:三焦、巅、胸中、缺盆。其别络联系着:腕、臂、胸中、心主。这些联系,都和经络学说的系统方法密切相关。
        五,“经络”是怎么起源的
       【1】考证“经络”的起源,可为“经络”的研究提供历史依据。根据“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弄清“经络”最初是怎么产生的,便于澄清曲解误说。
       【2】经络系统以“经”为主,“络”是“经的”分支。“经”分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以十二经为主。《内经》和《难经》的记载表明,十二经起源较早,奇经八脉稍晚。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因此。考证“经络”的起源,应该先从十二经开始。
       据考证,在古代的医学文献中,“脉”字出现的很早,“经”字较晚。“经”字和“脉”字在古代可通用,“经”可称“脉”,“脉”可称“经”。并且,“脉”不是血脉的专用名词,“经”不是“血脉”。比如,“手太阴经”古称“肺手太阴之脉”、“手阳明经”古称“大肠手阳明之脉”、“足太阴经”古称“脾足太阴之脉”、“足阳明经”古称“胃足阳明之脉”,其中,“经”和“脉”都不是血脉,而是都指“经”。但是,古文献对“血脉”的论述,有时简称“脉”,对血脉的研究和归类,有时是用“经”。因为这是“经”的作用之一。因此,对十二经的考证,必须弄清“脉”和“经”的历史渊源。基本概念和理论思维必须清楚。
       “脉”的本义是名词,但在古文献中,有时“脉”字是以动词的形式出现,代表“诊”或“候”的意思。如“欲别表里,当脉之”。再如:“脉之,反见浮数之象。”这里所说的“脉”字,是“诊候”的意思,属动词。这种语法,是名词活用,即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名词的“脉”字,有时指“经”或“络”,有时指“血脉”,但是,“经络”本身不是血脉,必须分别清楚。否则,若“经”与“血脉”相混,误认为“经络”是血脉,对“经络”的研究和考证就很简单了,就没意义了。比如,《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所言十一脉,指十一经。《内经》说:“夫脉者,血之府也。”指血脉。由此可见,“经”和“脉”很容易混淆。
      对“经络”的考证,离不开“脉”字和“经”字,最容易受“脉”字和“经”字的干扰困惑。这是古代医学基本概念尚未规范的原因。但是,“血脉”的实质是“血管”,自成体系,有形质可见,“经”有固定名称,“经络”有非常明确的起止、分布和循行路线,稍作比较便知,“经络”的起止不是“血脉”的起止,“经络”的循行路线不是“血脉”的循行路线,所以“经络”不是“血脉”,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阅读古典文献时,只要根据“脉”字和“经”字的出处,结合上下文意和人体结构的实际情况,完全可以把“经络”和“血脉”区别开。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把“经络”充分体现出来,千万不能与血脉相混。
       【3】在古代,凡物之贯通、连络成为一体而有条理者,皆称脉。比如,地脉、山脉、水脉、血脉、气脉、筋脉、经脉等。其中,血脉是血管,其实质,是人体运行血液的通路。地脉、山脉、水脉、气脉、筋脉、经脉等,虽冠以脉字,都不是血管。比如,“筋脉”是“筋”,“经脉”是“经”,气脉是“气”的通路。地脉、山脉、水脉,是地理学领域的概念。
       所谓“气脉”,俗称“气道”,或称“气”的通路,古称“隧”。《内经》的记载表明,“气脉”和“隧”,其实质都是“气”的运行通路,只是称谓不同。比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所谓“气脉”,即“气”的运行通路。所谓“气脉常通”,是“气”的运行通路经常保持通畅。再如,《灵枢•玉版篇》说:“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藏六府之大络也。”《素问•调经论》说:“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所谓“经隧”,是把比较大的“隧”分别归属各“经”的称谓,即把“气脉”归经。在古代,把人的脏腑组织器官和腧穴归经,产生了很多新概念。比如,把“隧”归“经”,称“经隧”。把“筋”归“经”,称“经筋”。把“腧穴”归“经”,称“经穴”。把人的“肌表”归“经”,称“皮部”。所以,“经隧”这个概念,是把“气脉”归经的称谓,即“隧”归“经”。由此可以看出,“气脉”和“经隧”,都是“气”的运行通路。所谓“气血”或“血气”,不是血液,而是“气”,是血中之精气,即营气。所谓“大络”,不是“经络”的“络”,是说五脏六腑的“大络”是“经隧”,实质是“隧”,即“气脉”。
       在《内经》中,“气脉”一词用的较少,“经隧”用的较多。“经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经隧”和“经络”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如,《灵枢•营气篇》说:“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这说明,布散于外的“营气”,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同时说明,“经隧”具有“天地之纪”的作用,这与“经络”的循行方式和作用非常接近。再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说:“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气不足于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这说明,“经隧”对调“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指导疾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故曰:必明于经隧。可是,在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中,对“经隧”的重视程度并不高,没把“经隧”放到比较突出的高度。这是经络学说现代理论的明显缺陷。
       《灵枢•邪客篇》说:“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态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所谓“三隧”,分别糟粕、津液、宗气的运行通路。这段经文充分证明,“气”的运行通路可称“隧”,即较大的气脉。
        以上说明,“气脉”和“经隧”都是“气”的运行通路,是可以通用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但在近代被忽视了。
       【4】《灵枢•脉度篇》明确指出:“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所谓“手之六阳、手之六阴、足之六阳、足之六阴”,是左侧的十二经和右侧的十二经合称。所谓跷脉、任脉、督脉,是奇经八脉的一部分。所谓“大经隧”,是把较大的“隧”分别归属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即把“气脉”归“经”。用通俗话说,是把较大的“气脉”分别归属各“经”,称“经隧”。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这是“必明于经隧”的关键所在,因为这关系着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关系着“经络”是不是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上。从这段经文总的内容可以看出,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一部分,就是“气”的“大经隧”,即比较大的气脉。因为“隧”的实质就是“气”的通路,就是“气脉”。这是毫无疑义的。
“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气”的运行,是人体客观存在的生理活动。“气脉”也是人体上客观存在的,古称“隧”。“气”在气脉中运行,大小不一,遍布周身,也可以说是在“隧”中运行。所谓“大经隧”,是较大的隧,即比较大的气脉。根据《灵枢•脉度篇》这段经文可知,所谓“一十六丈二尺”,不单是“大经隧”的长度,也是(28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17 16:11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17 08:15 编辑

十二经主干和任脉、督脉、跷脉的总长度。所谓“手之六阳、手之六阴、足之六阳、足之六阴”,即十二经。所谓“任脉、督脉、跷脉”,是奇经八脉的一部分,没涉及冲脉、维脉和带脉。所谓“六阴、六阳”,不单是十二经的阴阳属性,也是“大经隧”或气脉的阴阳属性。这说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主干不是建立在虚构的基础上,而是和大气脉的分布完全一致,长度相同,阴阳属性相同,主要作用相同。故《灵枢•脉度篇》明确指出:“凡都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意思是说,十二经和任脉、督脉、跷脉合起来的这“一十六丈二尺”就是大经隧(或大气脉)的长度。事实也如此,比如,虽然《灵枢•脉度篇》说的是“此乃大经隧也”,指的是“经隧”,但历代医家对“经”的长度也是按“一十六丈二尺”计算。因此,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主干,主要是根据“气”的路径和“气”的运行规律创建的,以“气脉”(或称大经隧)为基础。当然,必须说明,这是比较重要的基础之一,不是全部。
        根据“脉”字和“经”字的关系,再根据“大经隧”和“经络”主干的关系,可以充分说明,所谓“经”,根本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在“气脉”的基础上创建的,虽有基础,但无形可见。根本原因是,“气”是无形可见的,“气脉”也是无形可见的。

《灵枢•经别篇》指出:“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所以应天道。”所谓“阴阳诸经”,主要指十二经。这说明,十二经是“建”的。所谓“建”,必须有“建”的基础和形式,还要有“建”的方法,若没基础和形式,或没“建”的方法,决不能凭空而“建”,“建”了也没意义。比如,有资料表明,古代医家早期发现的腧穴,称“气穴”,是脏腑之“气”在体表输注的部位,也为创建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奠定了基础。在“气脉”和腧穴的基础上,阴阳学说为提供了“三阴三阳”的形式和十二经名称。再如,把人的主要部位确定阴阳属性、创建根和结,就是创建十二经的基本方法。除此之外,整体观念的世界观、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古代医家对人体和天地自然的系统认识、逐渐积累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以及古代多学科的思想精华和先进经验,都为经络学说提供了学术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发展到一定高度和一定规模的历史时期,在系统归纳和总结、逐渐上升为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经络学说凝聚了中国古代数千年的思想智慧和生命智慧,凝聚了古代医家对天地自然和人体生命的系统认识,凝聚了数千年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具有非常深厚的底蕴。
       【5】根据资料分析,经络学说至少指导了中医学两千多年的理论创新和医疗实践,中医学的脏腑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断治疗学说、针灸学说、独取寸口脉法、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以及子午流注、灵龟八法、腧穴诊断、经络辨证、药物归经等,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指导下形成的。所以,经络学说决不是凭空创建的,经络的体系决不是假说,而是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基础,是对人体结构、气血运行规律、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以及腧穴的位置和治疗作用、天地自然和人体生命规律等各个方面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具有极其丰富的生命信息和宇宙信息。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决不是凭空想象而成的,不是空架子,每一经与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每一“经”的分支,以及“经”和“经”的分支在循行过程中的“上下出入升降”,“交会合”、“散系布”等,都有实实在在的内涵,对阐释生理和病理,对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有作用。因此,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经络学说,必须弄清“经络”是如何创建的,必须弄清“经络”的内涵和实际意义,充分发挥经络学说的作用,才能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
       【6】经查,现存于世的文献资料,都没记载“经络”起源的年代。但是,《内经》和《难经》可以证实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内经》确有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可以证实,人在母腹内的发育阶段,“经络”不是逐渐发育而成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人刚出生时虽“脉道以通,血气乃行”,但没“经脉”。只要把《灵枢•经脉篇》的原文理解透,就能证实这一点。所谓“脉道以通”,是“血脉”和“气脉”皆通。“血脉”行“血”,“气脉”行“气”。故“血气乃行”。
       二是《内经》明确指出“建阴阳诸经”,或“六律建阴阳诸经”,见于《灵枢》不同版本的“经别篇”,可以证实,“阴阳诸经”是通过创建才有的。所谓“阴阳诸经”,主要指十二经。建“阴阳诸经”的过程,就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
       三是十二经的起源比奇经八脉早,见于《难经》,可以证实,十二经和奇经八脉不是同时产生的。十二经起源较早,奇经八脉稍晚。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主要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
       四是阴阳学说的“三阴三阳”为十二经提供了名称,见于《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可以证实,十二经分足六经和手六经,最初是按“三阴三阳”命名的。比如,足六经分别是足太阳经、足少阳经、足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手六经分别是手太阳经、手少阳经、手阳明经、足少阴经、足太阴经、足厥阴经。这是把“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分别与手足相配,产生了十二经的名称。这说明,中医学是有了阴阳学说以后才有了十二经的名称。这是“经”的概念比“脉”、“气脉”或“隧”的概念稍晚的原因。
       因此,根据阴阳学说的历史,再根据“脉”和“经”的历史以及“三阴三阳”和十二经的关系,可以探讨十二经的起源。十二经的起源就是“经络”的起源。
       【7】“三阴三阳”源于“阴阳”的衍化。所以,从“阴阳”入手,既能说清“三阴三阳”和十二经的关系,也能说清十二经是怎么产生的。
“阴阳”最初不是医学领域的名词,而是古代哲学范畴的基本概念,导源于《易经》。如《周易•系辞》说:“一阴一阳谓之道”。在中国历史上,夏朝《连山》已有“阴阳”的萌芽。最早记载“阴阳”这个概念的书是《山海经》。如《北山经》记载:“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其下多桐据。其阳多玉,其阴多铁,伊水出焉。”这是最早出现“阴阳”二字的古文献资料。此前,在中国的古文化领域和医学领域,尚未明确提出“阴阳”这个概念。所以,在此之前的医学领域,既没阴阳学说,也没“十二经”之名。
       阴阳学说是古代医家从哲学领域引进到医学领域的。“阴阳离合”是阴阳学说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阴阳学说的哲学原理,所谓“阴阳离合”,指“阴阳”的衍化或还原。比如,“阴”之“离”,衍化为“三阴”,即少阴、太阴、厥阴。“阳”之“离”,衍化为“三阳”,即少阳、太阳,阳明。若少阴、太阴、厥阴相“合”,则三阴还原为一阴。若少阳、太阳、阳明相“合”,则三阳还原为一阳。若“一阴”和“一阳”再“合”,则还原为“太极”。“太极”是混沌不分的状态,是派生阴阳的基础,代表未分阴阳的整体。太极生两仪,两仪即阴和阳,阴和阳仍可还原为太极。这是阴阳学说非常重要的哲学原理。
       由“阴”和“阳”衍化出来的“三阴三阳”即,“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手六经和足六经提供了名称。手六经和足六经合起来则为十二经。因此,十二经的名称是引进了阴阳学说以后才产生的,是由“阴阳”衍化出来的。
       【8】中医学的历史比阴阳学说的历史更悠久,所以,曾经有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医学领域没有“阴阳”的概念。阴阳学说起源时,中医学早已有了一定规模。中医学是在发展过程中引用了哲学领域的阴阳学说。医学史可以证明,春秋初期,“阴阳”的概念逐渐进入到中医学领域。如《左传 昭公元年》记载秦国名医医和为晋候治病时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这说明,在春秋初起,中医学领域逐渐有了“阴阳”的概念。
       【9】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方法论,被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以后,主要发挥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作用。“阴”和“阳”,是哲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由“阴阳”衍化出的“三阴三阳”,(30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18 18:21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18 10:24 编辑

也是论理工具。如《灵枢•阴阳系日月篇》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说明,所谓“阴阳”,不是具体的有形物体,而是事物性态的抽象概念,可以用“阴”和“阳”概括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及其内部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也可以用“三阴三阳”对“阴”和“阳”两方面的层次进一步分化。所以,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划分阴阳。比如:指天地,则天为阳,地为阴;指日月,则日为阳,月为阴;指日光的向背,则向阳者为阳,背日者为阴;指气候的寒热,则寒者为阴,热者为阳;指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则上者为阳,右者为阳,外者为阳,下者为阴,左者为阴,内者为阴;指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则躁动者为阳,宁静者为阴;再如,《灵枢•寿夭刚柔篇》说:“是故内有阴阳,外亦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这是《内经》将人体主要结构划分的阴阳,其阴阳属性都是相对而言的。比如,若以脏和腑相对而言,则五脏属阴,六府属阳。若以五脏相对而言,则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若以心肺相对而言,则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若以肝脾肾相对而言,则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为阴中之至阴。按照这种方法,人体各部位、各种结构和各脏腑组织器官,乃至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症状和证候等,都可划分为阴阳两大类。在划分阴阳的基础上,若进一步划分,则可以划分为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比如,脏皆属阴,但心和肾属少阴,肺和脾属太阴,肝和心包属厥阴。再如,六府皆属阳,但小肠和膀胱属太阳,大肠和胃属阳明,胆和三焦属少阳。所以,阴阳学说对天地自然和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都有普遍性的指导作用。

【10】在中国古代,阴阳学说是用“阴阳”这个机动代名词代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由“阴阳”衍化出来的“少阴、太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也是机动代名词。所以,“阴阳”和“三阴三阳”的应用非常广泛,适用于很多领域,逐渐成为认识世界和解释自然现象的论理工具。因此,古时代的很多学科都引用阴阳学说。如天文、历法、地理、建筑、军事、医学、数学、音律、宗教、风水堪舆、奇门遁甲、四柱预侧等。
       阴阳学说的历史和现存于世的古文献资料表明,中医学领域是春秋初期逐渐引用了“阴阳”的概念,但是,到战国时期,《内经》问世时,经络学说已经形成了理论体系。由此可知,“经络”的起源和初步形成,一定是在春秋战国期间。
       【11】《内经》为深入探讨“经络”的起源提供了历史依据。《内经》虽是战国时期的文献,但其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收载了中医学各学说在稚生时期几乎全部的理法,甚至可以上溯至殷商时代的医学成就,基本上能把“经络”从无到有、逐渐形成和逐渐应用的历史过程体现出来。比如,《灵枢•经脉篇》的记载表明,人的脏腑、器官、皮、肉、筋、骨、血脉、毛发等,都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但“经脉”不是在母腹内发育而成的。人刚出生时,虽“脉道以通,血气乃行”,但没“经脉”。这说明,“经络”最初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并且,《灵枢•经别篇》明确指出,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六律建阴阳诸经”。所谓“六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律制,是十二律的简称。十二律包括六律和六吕,代表十二个音阶,合称十二律,简称六律,其核心是“三阴三阳”。因此,这里所说的“六律”,仍是“三阴三阳”。《灵枢•邪客篇》说:“天有六律,人有六府”,这说明,六府是人体的组成部分,但六律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明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十二经是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理由是:十二经是按六律创建的,六律的核心是“三阴三阳”,六律和“三阴三阳”都不是人体的组成部分,所以,十二经也不会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所谓“建”,即“创建”或“建立”的意思。所谓“阴阳诸经”,即十二经。很明显,“建阴阳诸经”的过程,就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此外,《素问•阴阳离合论》记载了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时为足六经命名的方法,若把《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合起来看,更进一步证明,古代医家在人体上创建“根”和“结”的过程,就是“建阴阳诸经”,确实也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
       正确理解“建”字,有助于探讨十二经的起源。因为,《内经》的记载表明,“阴阳诸经”是“建”的,即“建阴阳诸经”。“建”要有“建”的基础和形式,还要有“建”的方法,这对探讨十二经的起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以论及,不再重复。
       在中国文化史上,“建”是动词。会意。从廴,有引长的意思,从聿(意为律)。本义:立朝律。《说文》的解释是:“立朝律也”。《广雅》的解释是:“建,立也。”例如,建法,是制定法律。建中,是定立标准。建极,是制定至中至正的建国大法。除此之外,“建”字可以引申为建立、创建或创设。如《周礼•天官序》记载:“官惟建国”。《周礼•小宰》记载:“掌建邦之宫刑”。《礼记•王制》记载:“州建百里之国三十”。诸如,建官、建候、建国、建都、建封、建堰、建树、建本、建筑、建造、建设、建言、建议、建倡、建策、建制、建帐、建交、建寅、建卯等,是“建”字的通常用法。以上可以看出,根据《内经》“建阴阳诸经”的记载,再根据“建”字的词性、本义、引申义和用法,十二经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在人体上创建的,也可以说是建立的、定立的、制定的、创设的。因此,不能把十二经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那就歪曲了“经络”的实际意义,把“经络”简单化了,削弱了“经络”的作用。
       【12】根据阴阳学说的历史,再根据《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可以证明,由“阴”和“阳”衍化出来的“少阴、太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原本不是“经”,也没“经”的含义。古代医家将“少阴、太阴、厥阴、太阳、阳明、少阳”命名为“经”,赋予“经”的内涵,使之成为十二经,是从创建“根”和“结”开始的。
       创建“根”和“结”,是古代医家在人体创建十二经的基本方法之一。“经”是经纬之“经”,相当于地球仪上的经线。所谓“根”,是“经”的起点,都在四肢末端。所谓“结”,是“系结”的意思,是“经”的另一端,分别在头或胸腹部。“根”和“结”之间,各“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表明,古代医家创建“根”和“结”时为各经“命”名,主要根据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和“三阴三阳”阴阳属性。比如,人的肢体内侧属阴,外侧属阳,所以,凡命名为“少阴、太阴、厥阴”的“经”都分布在肢体内侧,即少阴经、太阴经、厥阴经。凡命名为“太阳、阳明、少阳”的“经”都分布在肢体外侧,即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再如,根据“三阴三阳”的“开合枢”,三阴以厥阴为枢,太阴为开,少阴为合,所以,厥阴经都分布在四肢内侧中间,太阴经在前,少阴经在后。三阳以少阳为枢,太阳为开,阳明为合,所以,少阳经都分布在四肢外侧中间,阳明经在前,少阳经在后。并且,凡以足趾末端为起点的“经”为足经,即足六经。凡以手指末端为起点的“经”为手经,即手六经。通过“根”和“结”,才有了十二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比如,“至阴”穴在足部,其阴阳属性为阴中之阳,与太阳相对应,所以命名为太阳经的“根”,为足经,即足太阳经起始的一端。“结”在命门,为足太阳经的另一端,这是足太阳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再如,“涌泉”穴也在足部,其阴阳属性为阴中之少阴,与少阴相对应,所以命名为少阴经之“根”,为足经,是足少阴经起始的一端。“结”在喉部廉泉穴处,为足少阴经的另一端,这是足少阴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十二经都是按这种方式创建了最基本的直行主干。所以,“根”和“结”是十二经的起源。
       【13】《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都有对“根”和“结”的记载,其中,对“根”的记载很完整,每一经都以“根”为起始的一端。对“结”的记载虽不完整,但有规律可循,基本上能把十二经的“结”表现出来,合起来看,可以证明,最初的十二经,都以“根”和“结”为两端,确实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创建的。比如,岐伯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32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19 14:12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19 06:15 编辑

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历兑,名曰阴曰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这是创建足三阳经时的命名过程。所谓“前曰、后曰、名曰”,即命名过程。再如,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这就是创建足三阴经时的命名过程。其中,有的“经”虽没记载“结”在何处,但《灵枢•根结篇》的记载可以补充。因此,根据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各“经”都以“根”为起始的一端,“结”是另一端。

“根”和“结”的作用,就是根据阴阳属性把“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落实到人体的相关部位。比如,以“至阴”穴为“根”,以“命门”为“结”,落实了足太阳经的分布。以“厉兑”穴为“根”,以“头维”为“结”,落实了足阳明经的分布。以“足窍阴”穴为“根”,以“听宫”为“结”,落实了足少阳经的分布。以“隐白”穴为“根”,以“太仓”为“结”,落实了足太阴经的分布。以“涌泉”穴为“根”,以“廉泉”为“结”,落实了足少阴经的分布。以“大敦”穴为“根”,以“玉英”为“结”,落实了足厥阴经的分布。其余诸经也是如此。十二经都是这样创建的。显然,这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
       【14】根据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看出,十二经之名,根本不是解剖学概念,而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十二经本身,根本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在人的身体上创建的。也就是说,所谓十二经,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而不是把人体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称为十二经。因此,古代医家对十二经的应用,并不是把十二经当成人身体上的组组织或结构,而是借助十二经对人体各部位和各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相互关系、相互联系、以及气血运行规律和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其次是用十二经反映时间、空间、地域、方位、气候等方面的变化对人的影响,并用十二经指导中医学的理论创新,指导开创诊疗方法,指导临床各科的诊断和治疗。这种综合性的作用,决不是人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可以具备的。比如,《素问•天元纪大论篇》说:“子午之岁,上见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再如,《灵枢•经别篇》说:“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所谓十二经水,是中国古代的十二条大河流。即: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渑水、淮水、江水、河水、济水、漯水、漳水。所谓“外合十二经水、内属五脏六腑”,说明十二经并不单纯用于对人体的研究,也能用于河流、地域、以及时间、空间、方位和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研究。所以,十二经的实质,决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是哲学和医学密切结合的论理工具。
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概念范畴,阴和阳、金木水火土、经和络,都是论理工具。这三种论理工具,各有各的来源,各有各的实际意义。其中,阴阳和金木水火土,都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其实际意义,是事物基本属性的概括,是哲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经”和“络”,是古代医家独创的,其实际意义,是“三阴三阳”、气脉、腧穴、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相互关系、相互影响、气血运行规律、以及人与天地自然相应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哲学和医密切结合的论理工具,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的论理工具。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医学领域的论理工具在应用过程中,常和解剖学概念或人体的组织结构结合在一起,很容易相混,但是,决不能把论理工具误认为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比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肝阴、肝阳、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阴血、阴津、阴液、阳气、手太阴经和足太阴经、手少阴经和足少阴经、手厥阴经和足厥阴经、手太阳经和足太阳经、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等。其中,心肝脾肺肾、手足、气血津液等,都是人体客观存在的东西。但是,阴阳、金木水火土、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等,都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都不是人身体上客观存在的东西。“经络”虽有基础,但其基础是“气脉”、腧穴和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等很多方面的综合体系,千万别把“经络”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千万别把“经络”当成组织结构进行研究,而是应该用“经络”指导医学领域各个方面的研究,奇经八脉是对十二经的补充,“络”是各“经”的分支,都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非常系统的论理工具。
       【15】对古文献资料的综合考证可以证明,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起止、分布、走向、循行路线、以及“经”和“经”之间、“经”和“络”之间的互相沟通、各经与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归经的腧穴、归经的病证、归经的药物等,都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修改、逐渐调整、逐渐完善的。比如,从《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内经》、《难经》等历代文献的记载看,十二经的名称虽是同时产生的,但十二经与脏腑的联系不是同时完成的,而是逐渐完成的。据考证,最早是十个“经”联系五个脏和五个腑。后来是十一个“经”联系五个脏和六个腑,补充了三焦,仍缺心包。最终才完成了十二经与六个脏和六个腑的联系,心包与手厥阴经的联系是最后完成的,《难经》可以证明这一点。并且,腧穴的归经也是逐渐补充的。比如,《内经》和《针灸甲乙经》、《十四经发挥》、《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等文献,都对腧穴的归经作过修改和调整。最明显的是,从《内经》以后,归经的腧穴逐渐增加。《内经》成书时,归经的腧穴只有161个,主要见于《灵枢》。到晋代,《针灸甲乙经》问世时,归经的腧穴增到349个。到清代,《针灸逢源》问世时,归经的腧穴增到了361个。在此期间,《十四经发挥》对腧穴的归经作了大量修改和调整。这都说明,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是由历代医家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完善的,并不是在人体上逐渐发育而成的。
       【16】《难经》第二十八难确实有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奇经八脉也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
       【17】以上说明,根据《内经》和《难经》等古文献的记载,根据阴阳学说的历史、以及“三阴三阳”和十二经的关系,可以从根本上澄清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经络”的起源和初步形成,是春秋战国期间。战国后,仍有充实、修改和调整。
       二,十二经起源较早,奇经八脉稍晚。奇经八脉是对十二经的补充。
       三,十二经的名称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源于“三阴三阳的衍化。十二经的分布,是古代医家根据“三阴三阳”的形式创建的。奇经八脉是按“八肱”的形式创建的。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合起来,代表整个宇宙和整个人体。
       四,“根”和“结”是十二经的起源。古代医家创建“阴阳诸经”的过程,是“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
       五,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及其分支,根本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非常系统的论理工具。
       六,经络系统不是虚构,不是假说,不是凭空而建,而是以气脉、腧穴、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气血运行规律等为基础,以哲学的理论形式为基本形式。
       七,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经历代医家不断充实、不断修改、不断调整、逐渐完善而成的。
(34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20 09:47
     经络根据临床实际的变化,进行过多次修改
    六,经络系统不是虚构,不是假说,不是凭空而建,而是以气脉、腧穴、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气血运行规律等为基础,以哲学的理论形式为基本形式。
    回复:
    先生说的是:真实客观存在的世界(例如:经络的物质基础)与文字、图形表述出来的客观世界(例如:十四经脉线、经络学说)是不符合的。这很正常,一切理论、学说,都是把实践检验正确的经验归类于某种理论构架,才能够形成相对正确的理论。十四经脉线是人为的,主观形成的,是针灸治疗疾病的真实存在为基础的。针灸治疗疾病的真实存在,必然有其物质基础,这个物质基础不一定与十四经脉线相符,但他一定是一种或者一类物质的运动形式,可以不叫经络、不叫十四经脉,针灸足三里可以治疗胃病这个客观事实(象、现象)必定有其物质基础、运转机制。推而广之,气血的运行通道或者运行径路也比然有其物质基础。
    一种学说、理论有其物质基础与作为一种说理工具并不矛盾。
    一种学说、理论根据实践发展,不断修改、发展是完全正常的,这正是理论发展依赖于客观世界存在的必然。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21 07:09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20 23:12 编辑

八,近代以来,把“经络”当成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进行研究,是错误的。
        六,经络学说是怎么形成的
       【1】考证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也能为“经络”的研究提供依据。根据“经络”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乃至逐渐形成理论体系的历史,可以充分说明,经络学说是医学和哲学的完美结合,是以医学和哲学为基础逐渐形成的方法论学说,是以“经”和“络”为论理工具。
       【2】经络学说不是某一个人创造的,不是一时一世形成的,而是逐渐形成的,确实经历过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理论体系的历史过程。比如,从十二经起源的概况可知,在阴阳学说没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之前,曾经有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医学领域没有“阴阳”的概念,没有十二经的名称。阴阳学说被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以后,有了“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的概念,才有了十二经的名称。并且,“经”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是经纬之“经”,不是以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为“经”,而是根据气脉、腧穴、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等很多方面的系统认识,通过创建“根”和“结”,把“经”按阴阳属性的对应关系建立在人的身体上。用专业术语说,“根”是“经”的起点,“结”是“经”的另一端。用通俗的话来说,“根”是“经”在人体上“扎根”的部位,即“经”的起点。“结”是“经”在人体上“系结”的部位,即“经”的另一端。比如,把“少阴”命名为“经”,将一端“扎根”在“涌泉”穴的部位,即“根”;将另一端“系结”在“廉泉”穴的部位,即“结”。“根”和“结”之间就是足少阴经。同理,手少阴经也是这样创建的。再如,把“阳明”命名为“经”,将一端“扎根”在“厉兑”穴的部位,即“根”;将另一端“系结”在头维穴的部位,即“结”。“根”和“结”之间就是足阳明经。同理,手阳明经也是这样创建的。其余诸经皆如此。所以,古代医家创建“根”和“结”的过程,就是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
       “根”和“结”是十二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是经络系统最早的框架,比较简单。在此基础上,各“经”分出的分支是“络”,奇经八脉是对十二经的补充。十二经与奇经八脉及其分支和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构成了复杂的经络体系。所以,经络系统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就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丰富、逐渐完善的过程。
       十二经的“根”和“结”,是阴阳学说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以后创建的。到战国时期,《内经》问世时,经络学说已初步形成理论体系。所以,经络学说是春秋战国期间初步形成的。
        以上是对“经络”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乃至逐渐形成理论体系的概括。
       【3】历史表明,原始社会末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经显示出非凡的思想智慧和创造力。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以后,中华民族创造了比原始社会更高的科学文化和社会生产力。比如,青铜器的使用和推广,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这说明,奴隶社会的科学文化和社会生产力已远远超过原始社会。
       据医学史研究,在奴隶社会,已经有了专职医生,如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各有分工,建立了早期的医事制度和医疗考核制度。如《周礼•天官》记载:“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有()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
       奴隶社会经历了夏、商、周与春秋时代,春秋是奴隶社会末期。从春秋至战国,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取代了奴隶主阶级,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很快,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在意识形态领域,更是空前活跃,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相继兴起,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唯物辨证法和哲学思想,并被引进到自然、地理、天文、历法、军事、建筑、音律、数学、医学等各个领域。当时医学领域的状况,是逐渐进入空前鼎盛的发展阶段,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初具规模,为形成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因此,阴阳五行学说被引进到医学领域以后,在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中医学的藏象学说、经络学说、针灸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断治疗学说、养生保健、中药方剂等,都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初步形成了理论体系。由此说明,经络学说初步形成理论体系的学术资源,主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成就和哲学成就,其次是吸取了自然、地理、天文、历法、音律、数学等多学科的思想精华和先进经验。比如,《灵枢•经别篇》说:“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所谓“十二经水”是古代地理学领域的概念。这说明,古代地理学领域和中医学领域都创建了十二经,都是按“三阴三阳”创建的。古代地理学领域创建的十二经,称十二经水,是把中国古代的十二条大河流分别归属十二经,即: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渑水、淮水、江水、河水、济水、漯水、漳水,合称十二经水。中医学领域的十二经,也称十二经脉,是把人体各部位和各脏腑组织器官分别归属十二经。十二经和十二经水与人的脏腑都有对应关系,见于《灵枢•经水篇》,如:“足太阳外合于清水,内属于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凡此五藏六府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所谓“外合、内属”,即相互对应的关系。所谓“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是说在人体上创建的“经”和古代地理学领域的十二经水都是“内外相贯,如环无端”,故曰“人经亦然”。所谓“人经”,专指在人体上创建的十二经。再如,中国古代创建的音律,把十二个音阶分为六阴律和六阳律,合称十二律,简称六律,也是按“三阴三阳”创建的。在古代,诸如天干、地支、六爻、八卦、岁符、方位、时空等,都曾引用“三阴三阳”。这都为经络学说形成理论体系提供了经验和学术资源。
       【4】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成就和医学成就、以及其他学科的经验,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的“根”和“结”时,各“经”的命名可以同时完成,各“经”的起止、分布、走向、排列顺序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干,也可以同时完成。因为,十二经的名称源于哲学领域,原本就是完整的体系。并且,古代医家对气脉和腧穴、对人体主要部位和脏腑器官的解剖位置、阴阳属性、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比如,“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都是哲学领域的概念,各有各的阴阳属性,“少阴、太阴、厥阴”皆属阴,合称三阴,“少阳、太阳、阳明”皆属阳,合称三阳,“三阴”和“三阳”是完整的体系。在人体上,五脏属阴,六腑属阳,腹属阴、背属阳、肢体内侧属阴,肢体外侧属阳。在阴阳的基础上再分,肾属阴中之少阴,脾属阴中之太阴、胃属阳中之阳明、“涌泉”穴的部位属少阴、“隐白”穴的部位属太阴、“厉兑”穴的部位属阳明、“少商”穴的部位属太阴、“商阳”穴的部位属阳明等。所以,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都能与“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的阴阳属性相对应。因此,在人体上命名足六经和手六经,是可以同时完成的。
       再如,手经和足经有同名“经”,同名“经”的“根”分别在手部和足部,阴阳属性都相同。“结”的阴阳属性都和“根”的阴阳属性相同。手经的“根”和“结”与足经的“根”和“结”合起来,就是十二经的起止、分布、走向、排列顺序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干。所以,在创建“根”和“结”的过程中,可以把十二经的起止、分布、走向、排列顺序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干都确定。
       《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所谓“阴阳之变”,即“阴阳”衍化出的“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所谓“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说明人体主要部位具备“三阴三阳”的阴阳属性,能与“少阴、太阴、厥阴、少阳、(36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21 15:44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医学领域的论理工具在应用过程中,常和解剖学概念或人体的组织结构结合在一起,很容易相混,但是,决不能把论理工具误认为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比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肝阴、肝阳、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阴血、阴津、阴液、阳气、手太阴经和足太阴经、手少阴经和足少阴经、手厥阴经和足厥阴经、手太阳经和足太阳经、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等。其中,心肝脾肺肾、手足、气血津液等,都是人体客观存在的东西。但是,阴阳、金木水火土、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等,都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都不是人身体上客观存在的东西。”

    质疑:
    心肝脾肺肾是存在于人身上的东西,阴阳是人身上不存在的东西,那么,肾阴、肾阳在人身上存在不存在?
    请先生赐教。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22 20:18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22 12:22 编辑

太阳、阳明”相对应,故曰“数之可数”。《灵枢•脉度篇》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这说明,十二经有定数,以数为序,有规律可循。因此,根据“三阴三阳”的阴阳属性和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按定数和规律,可以同时完成十二经的命名与“根”和“结”。只要明确了“根”和“结”,十二经的起止、分布、走向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干,就都确定了。例如,足经都以足趾末端为“根”,手经都以手指末端为“根”,“根”就是十二经的起点。再如,阳经行于肢体外侧,“结”于头部,阴经行于肢体内侧,“结”于胸腹部,“结”就是各“经”的另一端。“根”和“结”之间,就是各“经”的起止、分布、走向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干。此外,阴经和阳经都按“开合枢”排列,“枢”居中间,“开合”分居前后,井然有序。所以,只要创建了“根”和“结”,十二经的排列顺序也确定了。

《素问•阴阳离合论》的记载表明,十二经是按“开合枢”排列的,如《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并说:“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所谓“不得相失”,就是不能违背“开合枢”的顺序。
       以上说明,在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是从哲学领域引进了六个概念,命名为“经”,由“根”和“结”确定了各“经”在人体上的起止、分布、走向、排列顺序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干。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就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不断充实、不断丰富、逐渐完善而成的。
       【5】最初创建的“根”和“结”,主要确定了十二经的起止、分布、走向、排列顺序和最基本的直行主干。以此为基础,把人的肌表、各脏、各腑、各器官、血脉、筋、骨、腧穴等,分别归属各“经”,用“经”和“络”互相联系,联结成整体,这是十二经逐渐形成复杂体系的中间环节。归经的内容越多,“经”和“络”的联系越广,十二经的体系就越复杂,经络学说的内容就越丰富。
       “经”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把比较大的气脉体现出来,即“经隧”。二是归纳和概括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三是把归属本经的脏腑组织器官和腧穴联系起来,形成系统。四是综合体现各脏腑组织器官的解剖位置、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相互之间的影响、以及天地自然和人体生命规律。五是为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医疗实践提供论理工具,指导诊断和治疗。所以,把脏腑组织器官和腧穴分别归属和经的过程,是古代医家对天地自然和人体复杂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的过程,也是经络系统逐渐充实、逐渐丰富、逐渐完善的过程。
       例如,最初创建的“根”和“结”,与腧穴的联系很少。随后,归经的腧穴逐渐增加,进一步充实和调整了经络的循行路线。据统计,在《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中,“经”和腧穴的联系仍很少。《内经》问世时,归经的腧穴是161个。《针灸甲乙经》问世时,归经的腧穴增加到349个。到元代,《十四经发挥》问世时,归经的腧穴达到354个。到清代,《针灸逢源》问世时,归经的腧穴达到了361个。这说明,归经的腧穴是逐渐增加的。针灸学的历史最能证明这一点,因为,腧穴不是同时发现的,而是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的。所以,把腧穴归属各经,不是同时完成的。
       再如,十二经与脏腑的联系,也不是同时完成的,而是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时期。因为,人只有五个脏和五个腑,即“心、肝、脾、肺、肾”和“大肠、小肠、胆、胃、膀胱”,若与十二经相配,必然缺一个脏和一个腑。所以,现存于世的古文献资料证明,十二经与脏腑相配的过程,是先完成了五个脏和五个腑与十个“经”相配,缺三焦和心包。后来,为了落实阴经都配脏,阳经都配腑,古代医家把心脏的外膜看成是一脏,称心包,把胸腹腔看成是一腑,称三焦,再与手厥阴经和手少阳经相配,这才落实了十二经与脏和腑的匹配关系。这说明,十二经与脏腑相配、以及十二经与脏腑的联系,不是同时完成的,是逐渐完成的,是按系统方法完成的。
       “三阴”和“三阳”原本就有表里关系。比如,少阴与太阳相表里,太阴与阳明相表里,厥阴与少阳相表里。这种表里关系,是“三阴三阳”在哲学领域就具备的,是阴阳属性决定的。所以,十二经的表里关系和脏腑的表里关系,也是阴阳属性决定的。比如,少阴和太阳相表里,决定了足少阴经和足太阳经相表里,也决定了手少阴经和手太阳经相表里。太阴和阳明相表里,决定了足太阴经和足阳明经相表里,也决定了手太阴经和手阳明经相表里。厥阴和少阳相表里,决定了足厥阴经和足少阳经相表里,也决定了手厥阴经和手少阳经相表里。再如,心和肾分别归属手少阴经和足少阴经,小肠和膀胱分别归属手太阳经和足太阳经,决定了心与小肠相里,也决定了肾与膀胱相表里。肺和脾分别归属手太阴经和足太阴经,大肠和胃分别归属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决定了肺和大肠相表里,也决定了脾和胃相表里。心包和肝分别归属手厥阴经和足厥阴经,三焦和胆分别归属手少阳经和足少阳经,决定了心包和三焦相表里,也决定了肝和胆相表里。这说明,十二经与脏腑的关系、以及脏腑之间的表里关系,都是根据归经和阴阳属性建立起来的。并且,心包和三焦的表里关系,是最后建立的。把《人体经脉漆雕》、《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五十二病方》、《内经》、《难经》等综合起来看,可以说明这一点。
       【6】把人的肌表、各脏、各腑、各组织器官、血脉、筋、骨、腧穴等,分别归属各“经”,使每一“经”形成一个系统,“经”和“经”之间、“经”和脏腑组织器官之间、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腑与腑之间、脏腑与组织器官之间,都互相联系起来,形成统一整体,并与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以及天地、日月、星辰、方位等都互相对应,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哲学和医学密切结合的过程,也是“经络”与脏腑组织器官和腧穴建立复杂联系的过程。
       中医学以“整体观念”为世界观,必须把人体看成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必须把人的各脏腑组织器官看成统一整体,才能发挥“整体观念”的指导作用。古代医家把阴阳学说引进医学领域,必须把人的脏腑组织器官划分阴阳,才能发挥阴阳学说的指导作用。把五行学说引进医学领域,必须把人的脏腑组织器官划分五行,才能发挥五行学说的指导作用。在阴阳学说指导下创建的经络学说,必须把人的脏腑组织器官都归属各“经”,才能发挥经络学说的作用。这是相同的道理。因此,把人的脏腑组织器官和腧穴分别归经,是经络系统形成复杂体系、经络学说形成系统理论的重要环节。
       例如,把脏腑归经,逐渐充实了十二经与脏腑的匹配和联系。把腧穴归经,逐渐充实和完善了各“经”的循行路线。再如,把肌表归经,称十二皮部;把筋归经,称十二经筋;把“隧”归经,称经隧;把血脉归经,称经脉、络脉、孙脉、毛脉;把症状或证候归经,称经病或经证;甚至,把药物也归经。这都充实了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丰富了经络学说的系统理论。
       《灵枢•经别篇》说:“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所谓“人之合于天道”,是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认识。所谓“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是五行学说指导下的认识。所谓“外有六腑,以应六律”,是阴阳学说指导下的认识。所谓“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体现了十二的作用。这说明,创建了十二经,才能充分体现人与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的对应关系。故曰: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
       【7】经络学说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系统理论,一是根据整体观念的世界观。二是根据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论。三是根据各脏腑组织器官和腧穴的归经。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主要根据阴阳属性、位置、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腧穴的归经主要根据位置和治疗作用,是经临床反复验证确定的。比如,(38页)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0-22 22:30
好贴,非常的佩服作者开阔的学识。虽然,结论未必全对,但是,每次的,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在向中医的真理靠近。读后,收益了。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0-22 22:46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14 18:18
体日行二十八宿星。
所谓“地有经水”,是古代的十二条大河流分别归属十二经,称十二经水。古代医家以十二 ...

先生的区分 我认为很重要,古人或许把哲学的思维用到了经络的划分上了,但事实的经络,是什么 ?是否客观存在,请先生思考
哲医(654237313)  22:39:30
是客观存在,看不到,但可以切循得到,你说是什么?
哲医(654237313)  22:41:05
内可行气
584406040(584406040)  22:42:08
古人哲学方法的划分,人为的,推理的,假想的东西,不少。但是,有没有存在于人体的,客观存在的经络,我想是存在的,决不是人为的,虽然,古人对经络的认识和划分,可能是人为的,这样的划分和认识,可能是不完全对的。但事实的,对治疗疾病有干预的经络的实质,是一定存在的,决不是完全的,哲学意义上的
哲医(654237313)  22:42:41

584406040(584406040)  22:43:46
很钦佩哲医对经典的再认识,
管理(25033221)  22:43:52
我想提个建议?能否把相关文字发到网站那连载后面,让大家都看到呢?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3-10-22 23:43
哲医(654237313)  22:49:02
 王居易老先生说:经络是分肉的缝隙,但这缝隙的边缘(外围)必由各种皮脉肉筋骨的外膜围成,在膜的深部还有皮脉肉筋骨的组织,。。。。。他所说的,就是经络的实质。
584406040(584406040)  22:50:52
哲医(654237313)  22:49:02
 王居易老先生说:经络是分肉的缝隙,但这缝隙的边缘(外围)必由各种皮脉肉筋骨的外膜围成,在膜的深部还有皮脉肉筋骨的组织,。。。。。他所说的,就是经络的实质。
呵呵 这个说法还是等于没说
哲医(654237313)  22:51:14
怎么能等于没说呢。
哲医(654237313)  22:53:14
在人体内,五脏六腑之间,各组织器官之间,都是有一定缝隙的。这个缝隙组成的系统,就是经络系统。
584406040(584406040)  22:54:58
呵呵,因为,被皮脉肉筋骨包围是不准确的,也很难准确。骨头是不是被皮脉肉筋骨包围,筋,是不是被皮脉肉筋骨包围
哲医(654237313)  22:54:59
所谓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其实质,就是比较大的缝隙,古代称隧,也称气道,或称气脉,都是一回事儿,
584406040(584406040)  22:55:55
缝隙?多大的算是缝隙
先生对气,是什么理解和认识的
哲医(654237313)  22:56:49
你看看内经是怎么说的,“此大经隧也”
584406040(584406040)  22:56:53
是怎么
真的可能是先生说的。经络,就是穿行在缝隙间的
584406040(584406040)  22:58:32
但,起实质,不是缝隙,是有确切的物资的
哲医(654237313)  22:59:28
用缝隙来表达经络,固然不是太准确,但是,所谓经络,穿行在缝隙间的气道。这是毫无疑问的。古文献资料的一切记载,都能说明这一点。
哲医(654237313)  23:00:50
穿行在缝隙间的气道,对于维护和保持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584406040(584406040)  23:01:34
哈哈  先生认为是气道吗??
哲医(654237313)  23:01:46
简单的说,所谓经络,其实质,就是人体内气的运行通路。
584406040(584406040)  23:02:26
那就首先要理解,什么是中医的【气】
哲医(654237313)  23:03:28
对呀。
584406040(584406040)  23:03:52
先生对气是怎么定义和认识、理解的
哲医(654237313)  23:04:08
人的皮肤有弹性,简单说就是气的作用
584406040(584406040)  23:04:47
呵呵 ,那也最多的是对气的表现形式,也不是谈气
哲医(654237313)  23:05:29
对气的简单定义是最难的。往往以偏概全。
584406040(584406040)  23:06:01
哦  ,其实,不难。
用不了几个字,
哲医(654237313)  23:06:36
正因为如此,所以,肺所主之气,即有呼吸之气和一身之气的不同
584406040(584406040)  23:06:37
就可以定义
哲医(654237313)  23:06:47
说来听听。
584406040(584406040)  23:08:23
肺气软如果是按先生这样的方法来理解,那么,脾气,肾气,心气,胃气,怎么理解
哲医(654237313)  23:09:29
把你的定义说来听听好吗。
584406040(584406040)  23:10:59
好的,其实,不是我保守,不说,只是,最终被接受,真的是需要很多的论述。因为,钦佩先生的学识,我就把我对气的认识和定义谈一谈
哲医(654237313)  23:12:10
很乐意和你讨论,共同学习。
校草(2842781687)  23:13:55
气为之血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584406040(584406040)  23:15:01
中医所谓的气,就是功能。肺气,就是肺的功能,脾气,就是脾的功能。
由于,中医为了对不同脏腑的功能加以区分,有的器官的功能,是以阴阳来定义的,但是,这个阴阳和宏观的、哲学的阴阳观是不同的,这个阴阳是有具体所指的,
哲医(654237313)  23:17:16
把气定义为功能,只能说是对了一部分,仍有以偏概全之嫌。真的,许多人恐怕都会这样认为
584406040(584406040)  23:17:28
气行则血行是中医人靠感觉来认识和推理的。因为,血之行,不是单凭学里有什么气的功能来推动的,而是靠脏腑整体功能的共同发挥和协调作用来达到血的运行的
校草(2842781687)  23:20:14
肺为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
哲医(654237313)  23:20:34
气行则血行这句话应该没有错误,如果按你说的,气是功能,那这句话就更对了。血的运行,应该就是靠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协调、
校草(2842781687)  23:22:19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为水谷之海
584406040(584406040)  23:23:25
气和阳,都是中医对功能的表达,只不过所代表的是不同脏腑的功能。我们把中药拿来进行讨论,就比较好理解了。中药的补阳药,决不是可以按哲学意义上的阴阳来用的,补阳药,针对的器官,是确定的,是不可以随意的,当我们在临床上,把补阳药和不气药用上的时候,我们要达到什么目的,我们就知道了补气,和补阳,补的是不是功能了
校草(2842781687)  23:25:44
那补的则为气质吗
584406040(584406040)  23:26:00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更说明了胃气是功能了。什么是胃气,就是胃的功能,胃的功能是什么?就是对食物的消化公能
哲医(654237313)  23:26:21
气是功能这一点,我是非常同意的。只不过,这种说法,真的好象不能完全概括中医的气。
584406040(584406040)  23:27:18
鸡内金,陈皮等,就是让胃的消化功能达到正常的
所以,古人说,胃气以降为补。
校草(2842781687)  23:30:20
一般应按八纲辨证为治则
584406040(584406040)  23:30:58
补的是什么?补的就是胃的功能。由于古人对气的解释,太乱,所以,目前被广泛的接受,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我有的时候,就不回答一些其他人的问题,因为,答起来,真的很费功夫
校草(2842781687)  23:31:21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584406040(584406040)  23:31:55
呵呵,八钢,表里,阴阳,寒热,虚实
哲医(654237313)  23:32:42
气在汉语里,本来就是一个抽象概念。
校草(2842781687)  23:33:07
这是祖国医学最基本的原则
584406040(584406040)  23:33:42
呵呵 ,在中医里,尤其是在临床和选药上,那就决不是一个抽象概念。
哲医(654237313)  23:34:33
道家用一个无字在下边加四点来表达人体内的气。也有合理的部分
584406040(584406040)  23:34:59
如果,我们不能把气和阳,准确的认识,我们怎么确定是阳虚,怎么确定是气虚,怎么选药?
校草(2842781687)  23:36:23
我个人认为:因为是病人生病:不是书本生病、不要一本通书看到老
584406040(584406040)  23:37:31
如果把空气,都和中医的气来混谈,那,我们对患者,就该学西医,给患者吸氧而不是用药了,我想没有哪味中药里含的氧气比氧气瓶还多。
校草(2842781687)  23:38:02
如果,我们不能把气和阳,准确的认识,我们怎么确定是阳虚,怎么确定是气虚,怎么选药?〈根据望闻问切〉
584406040(584406040)  23:38:50
哈哈 ,太晚了,很高兴和先生交流,下次见
哲医(654237313)  23:39:02
你谁也不能否认,人体内确实存在氧气,氮气等,肠道内还臭气嘛,哈哈。
管理(25033221)  23:40:19
下次不能在这里这样讨论了,好多人会看不到了


作者: 哲医    时间: 2013-10-23 00:2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11 07:32
书中第50页:“气脉”也是人体上客观存在的,古称“隧”。
    经络在人体上不存在?
    针灸足三 ...

气至而有效。
作者: 哲医    时间: 2013-10-23 00:41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21 07:44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医学领域的论理工具在应用过程中,常和解剖学概念或人体的组织结构结合在一起, ...

阴阳是机动代名词,心阴心阳肾阴肾阳肝阴肝阳等各有所指,心之阴肝之阴肺之阴肾之阴,虽皆曰阴,但其质不同。心之阳肝之阳脾之阳肾之阳,虽皆曰阳,但其质不同。你说存在不存在?
作者: 悉尼张有和    时间: 2013-10-23 05:03
本帖最后由 悉尼张有和 于 2013-10-22 21:14 编辑
哲医 发表于 2013-10-8 15:35
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居易老先生说:“经络是分肉的缝隙,但这缝隙的边缘(外围)必由各种皮脉肉筋骨的外膜围 ...


感谢哲医的深入研究。
    在我看来,从文献搞清中医理论的原意和来源是重要的,从临床实践中去粗取精,重建"现代话"的中医学体系,让中医学真正成为人类现代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之一才是关键。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3-10-23 05:31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7 02:39
“古代医家对人体进行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以经脉为纪”,是把人的脏腑、器官、头颈、胸腹、躯干 ...

对啊,既然说:(古代医家对人体进行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是“以经脉为纪”,是把人的脏腑、器官、头颈、胸腹、躯干、四肢、气脉、血脉、体表、腧穴、病证分别归属各“经”,并与天体运行、河流分布、五运六气、一年四时、十二月、十二节、十二气、十二辰、方位、空间等建立对应关系。)那么“经脉”是什么呢?经脉是一种学说概念?还是人体的一种实体组织呢?如果说经脉是人体上的一种实体组织,那就是说经络还是有具体形质的。如果说经脉只是一种学术概念,实际人身并不存在,那就是说所谓经络只是古人臆想出来的一个名词罢了。是不是这个意思呢?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3-10-23 05:42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6 23:13
对“经脉之始生”确实有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原文记载的是雷公提出“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 ...

”并且,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不是“经”的分支,不属于络脉系统的一部分。“如果说它们不属于经的分支,不属于络脉系统,那它们属于谁呢?根据是什么呢?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23 08:56
      不言而喻,医哲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经络作为一种说理工具,理由十分充足,在研究经络的实质时,几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认真负责的态度令人钦佩。
    经络在人体内是不是有其物质基础,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完全说明实现经络功能的物质是什么?甚至于对于经络的功能还没有完全说清楚。
    关于经络藏象的物质基础,迄今为止,现在的西医、现在的科学无法证实其存在着物质基础,还是不存在物质基础,既不能证实其有,也不能证实其无。
    所以,医哲书中所说:经络不是人体内存在的物质结构(千万别把“经络”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千万别把“经络”当成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反映了作者的潜意识里是以西医解剖学为参考系来衡量经络,告诫现代研究者,不要使用解剖学方法研究经络。
    那么,针灸足三里治疗胃病这个客观实际,中医怎么解释呢?现代科学应当怎么解释呢?这是一个真实的客观存在,中医、现代科学必须得一个交代,结果是两种说法,两种理论,这两种理论必定有其内在联系,这就是中西医必然融合的客观根据。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3-10-23 09:36
继阳阳五行成为说理工具以后,经络也成为了说理工具?接下来,藏府会不会也成为说理工具?

按照我的理解,说理工具嘛,就在我们的大脑里、嘴巴里,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有点晕,请教大家。谢谢!
作者: 哲医    时间: 2013-10-23 11:18
本帖最后由 哲医 于 2013-10-23 03:20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23 00:56
不言而喻,医哲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经络作为一种说理工具,理由十分充足,在研究经络的实质时,几乎 ...


古代医家创建的经络循行路线,以人体内气的运行通路为基础。因此,针灸治病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对腧穴的剌激,调整气的运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气。简单说就是通过调气治病。当然,气和血,气和津液等也是有联系的,都会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23 16:12
    古代医家创建的经络循行路线,以人体内气的运行通路为基础。因此,针灸治病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对腧穴的剌激,调整气的运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气

   回复:
   牵一发而动全身。
   气在气脉中运行,血在血脉中运行,当然也有气络与血络之别。
   1   气脉、血脉与十四经脉线是什么关系?气脉、血脉怎么样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联络呢?这个联络的图、线与十四经脉线奇经八脉线是不是一致?
   2   整个中医理论是不是要修改?特别是针灸的理论,把经络改为气脉?
   3   现在持这种看法的(或者类似看法)学者不少,如吴以岭院士等。在整个中医界能够被认可吗?

   关乎大局,还请大家讨论,也请作者赐教。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23 20:21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23 12:24 编辑

十二经的命名与“根”和“结”,主要根据“三阴三阳”的哲学原理。在“根”和“结”的基础上,十二经的每一经都有一个互相交接的分支,或称支线,即“络”,合称十二络,其作用,主要沟通“经”和“经”之间的联系,这是根据整体观念和系统方法创建的。十二经通过十二个“络”的联系,阴经和阳经依次相接,如环无端,构成整体。

再如,脏和腑之间的“属络”,其作用,主要沟通脏和腑之间的联系。各“经”与归属本“经”的脏或腑相联系,称“属”。各“经”与互为表里的脏或腑相联系,称“络”。这是根据脏腑的位置和归经逐渐充实的。诸如,十二经的“开合枢”、“经络”的“离合出入”、“经络”的“标本”、“经络”的“交会合”、“经络”的“散系布”等,都是在整体观念、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的指导下,根据脏腑组织器官和腧穴的归经逐渐充实的。
       总之,经络学说是以哲学和医学为基础逐渐形成的。整体观念的世界观、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以及古代医家对人体和天地自然的系统认识、历代积累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为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系统理论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学术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在经络学说的系统理论中,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脏腑与组织器官之间、腧穴与腧穴之间,都是用“经”和“络”联系。这种联系,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联系,而是体表、腧穴和各脏腑组织器官的阴阳属性、位置、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以及人与天地自然互相对应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因此,经络学说凝聚了中国古代数千年的思想智慧和生命智慧,凝聚了古代医家对天地自然和人体生命的系统认识,凝聚了数千年的医疗实践经验和医药卫生知识,具有极其深厚的底蕴。
       【8】十二经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经”和“络”的关系,相当于“经”和“纬”的关系。从系统方法和论理工具的角度而言,经络系统的“经”相当于经纬的“经”,经络系统的“络”相当于经纬的“纬”。从气脉的角度而言,“经”是比较大的气脉,“络”是比较小的气脉。由十二经的起源概况可知,十二经本身,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的哲学原理和系统方法创建的,属于方法论的论理工具,所以,“络”也是论理工具。
       “络”的主要作用,一是把比较小的气脉体现出来,二是沟通“经”和“经”的联系,三是沟通“经”和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四是沟通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联系。“络”是“经”的分支。所以,“络”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的,“络”隶属于“经”。
       经络系统以“经”为主,“经”有定数,“络”无定数。并且,“经”的分布和循行受阴阳属性的限制,“络”不受限制。所以,“络”的循行和“络”的多少,主要根据“经”的循行和归经的脏腑组织器官。比如,手太阴经和手阳明经,其直行主干和归本“经”的脏腑组织器官都能联系,所以“络”少,各有一个“络”沟通“经”和“经”之间的联系,没别的“络”。再如,足阳明经和足少阳经,其直行主干和归本“经”的脏腑组织器官没能都联系,所以“络”多,各有三个“络”,其中,各有一个“络”沟通“经”和“经”之间的联系,另两个“络”沟通“经”和脏腑的联系。再如,带脉环腰一周,没分支,故没“络”。这说明,“络”的循行和“络”的多少,主要根据“经”的循行和归经的脏腑组织器官。
       现存于世的文献资料表明,历代文献对十二经之名的记载,都是定数。对十二经循行路线的详细记载,虽有暂缺者,但逐渐充实。对奇经八脉之名的记载。也是定数。但是,对“络”的记载差别最大,原来极少,逐渐增多,超过了“经”的数目。比如,最早创建的“根”和“结”,尚无分支。《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对“络“的记载仍极少。到《内经》和《难经》成书时,整个经络系统按左右两侧计算共计四十四个“络”,有的有名称,有的没名称。这说明,“络”是逐渐充实的。
       【9】十二经受阴阳属性和定数的限制,没分布在人体前正中线和后正中线,也没环腰一周的“经”。所以,《难经》二十八难的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主要作用,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比如,任脉分布在前正中线,督脉分布在后正中线,带脉环腰一周,这都弥补了十二经的缺陷。因此,补充了奇经八脉以后,经络系统更加完整了。
       据考证,古代医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奇经八脉,借鉴了古代地理学的经验,参照了“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的道理,是根据中国古代“八寅、八肱、八极”的概念创建的。
       “八寅、八肱、八极”,是古代地理学领域的概念。所谓“八寅”,指八方边远之地。所谓“八肱”,指四方和四隅。所谓“八极”,指八方极远之地。八极之地比八寅之地更边远。如《淮南子》说:“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又说:“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所谓“九州”,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的合称,也是古代中国的名称。所谓“八寅、八肱、八极”,是九州外围渐远之地,相当于中国的国境以外。中国古代的地理学认为,“六合”和“八肱”,代表整个宇宙。其中,“六合”是上、下、东、西、南、北,八肱是四方和四隅。古代医家创建经络学说时,是用十二经与六合和九州相对应,再用奇经八脉与“八寅、八肱、八极”相对应。六合与八肱概括整个宇宙,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概括整体人体。因此,奇经八脉可以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在人的身体上,奇经八脉主要分布在十二经没能概括的部位,进一步加强了人体前正中线、后正中线、头、尾、腰、膝、手、足八个部位的联系。比如:任脉起于中极之下,至承泣而终,行于人体前正线。督脉起于肾下胞中,上行至龈交(上齿缝中),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行于人体后正中线。再如,冲脉也起于胞中,至胸中而散。跷脉和维脉,都起于足,上至头部。带脉环腰一周。这都弥补了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进一步加强了人体前正中线、后正中线、头、尾、腰、膝、手、足八个部位的联系。所以,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合起来,才能概括整个人体。才能与整个宇宙相对应。
       十九世纪中叶,曰本天皇曾提出“八肱一宇”的观点,错误的认为,世界是由八条大绳子紧密连在一起的,最终归结到一个中心,就是曰本。受这种错误观点的影响,曰本天皇发动了侵略战争,企图独霸世界。比如,曰本天皇的诏书说:“兼六合以开都,掩八肱以为宇,不亦可乎?” 这是曰本天皇发动侵略战争诏书,体现了“六合八肱”的思想。这说明,曰本和中国的古文化相通,也是用“六合八肱”代表整个宇宙,并把这种思想应用到了政治和军事领域。所谓“八条大绳子”,与中医学领域创建的奇经八脉比较而言,具体作用固然不同,但都借鉴了“八肱”的概念和内涵。由此可以佐证,古代医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奇经八脉,相当于在“六合”的基础上补充了“八肱”,按中国古代的系统方法,这才能概括整个宇宙和整个人体。
       【10】以上说明,经络系统的完整体系,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构成的。从历代文献的记载看,十二经的体系形成稍早,奇经八脉稍晚。比如,《人体经脉漆雕》、《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等,对奇经八脉的记载极少。再如,《内经》对十二经的记载已基本完整。对奇经八脉的记载仍较简单。《内经》详细记载了“十二经”的根结、分布、走向、循行路线和交接次序、以及与人体脏腑和主要结构的复杂联系,还记载了十五络、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病症的归“经”、腧穴的归经等。并且,《内经》论述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腑与腑之间、脏腑与组织器官之间的各种联系、以及脏腑的表里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生理病理上的相互影响等,主要是用十二经,其次是用奇经八脉。所以,《内经》是经络学说初步形成系统理论的标志。但是,《内经》仍有缺陷,对奇经八脉的记载欠详细。
       《难经》的成书年代,比《内经》晚。《难经》对奇经八脉的记载比《内经》详细,弥补了《内经》的缺陷。比如,《难经》第二十九难说:“其奇经八脉者,既不拘于经,皆何起何继也?然: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至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
(40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25 16:37
转载:

      关于经络和经脉是复合结构的现代探讨,我国学者早有见解并以实验研究加以证实。例如潘朝宠综合指出:“以神经和脉管(包括管壁的神经装置)的综合性结构,作为穴位的形态学基础,似乎属于多数作者的倾向,也是比较合乎客观实际的。”〔1〕龚启华等强调了“经络相当于现代的脉管系统……脉管壁上具有或伴行着丰富的神经;脉管内流动着大量的免疫细胞和生物介质……经络似还应包含脉管内、外的这些成分”〔2〕。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形态研究室的文章表明:“我们认为《灵枢》和《难经》所描述的经络很大部分是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这些都是已知的结构。与这些小血管并行的‘卫’(气)是围绕它们的肾上腺素能和胆硷能神经……因此,交感神经系统是经络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上述基础之上,笔者通过理论和临床对这些复合结构的长期研究,也就得到了本文的体会和观点。综合起来表述就是:经络和经脉确实是复合结构!其中络是小血管在学术界已无异议;脉则可以包括较大血管及淋巴管,这与现代的脉管系统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但值得说明的是,解剖研究表明脉和络与在血管壁和淋巴管壁上及壁周围都分布着的交感性神经(包括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都密不可分;经的概念可能要复杂些,也就是说它既包括了血管、淋巴管,也包括了血管壁和淋巴管壁上及壁周围都分布着的交感性神经,还可能包括了那些“伏行分肉之间”的许多混合神经干(如坐骨神经干、正中神经干及其分支等);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都与脊髓和脑有密切的关系。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证和具体说明请参见本人专著《现代针灸学概论》一书。

       转载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0-25 17:22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0-25 16:37
转载:

      关于经络和经脉是复合结构的现代探讨,我国学者早有见解并以实验研究加以证实。例如潘朝宠 ...

这个贴好,清晰明了,学习了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25 21:40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25 13:44 编辑

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溢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还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也。其受邪气,畜则肿热,砭射之也。”《难经》这段经文,是奇经八脉最早、最完整的记载,比《内经》详细了很多。因此,必须把《内经》和《难经》合起来,才能体现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完整体系。

《难经》所说:“比于圣人图设沟渠,沟渠满溢,流于深湖”,也可以证明,古代医家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奇经八脉,确实借鉴了古代地理学领域的经验。
       【12】《难经》根据十二经的理论,开创独取寸口脉法,体现了经络学说对开创诊断方法的指导作用。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首创六经辨证,这是经络学说指导临床医学的典范,为中医学确立“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奠定了基础。这说明,在东汉末年,经络学说已经达到了非常实用的程度。
       所谓“六经辨证”,是把《内经》时期的十二经辨证进一步简化的一种辨证方法,即十二经简化为六经。《内经》当初是用十二经辨证,见于《素问•热论篇》。《伤寒杂病论》把十二经简化为六经,在十二经辨证的基础上开创了六经辨证。这说明,经络学说形成理论体系以后,在应用过程中,十二经仍是可以简化的。因此,从《伤寒杂病论》对十二经的简化来看,经络学说是方法论学说,十二经是论理工具。否则,假如十二经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是绝对不能简化的。
       【13】另据考证,在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理论的过程中,古代医家对十二经的循规行路线和腧穴的归经,曾多次修改和调整。比如,《人体经脉漆雕》记载的“阴经”,都上行到头部。但是,《内经》对“阴经”的记载,都没行至头部。这说明,在此期间,古代医家对“阴经”的循行作了修改和调整。再如,《内经》和《针灸甲乙经》是把腧穴归属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每一经,是每一经都有归经的腧穴。但是,到元代,《十四经发挥》作了大量修改和调整,把354个腧穴归了十二经和任督二脉,称十四经穴,此后,不再是每一经都有腧穴了。因此,从古代医家对十二经的循行路线和腧穴归经的修改和调整来看,经络学说是方法论学说,“经络”是论理工具。否则,假如“经络”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十二经的循行路线和腧穴的归经是不能随意改动的。
       【14】在中医学的历史上,《针灸逢源》最后一次调整了腧穴的归经,是在359个经穴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这说明,《针灸逢源》的作者知道“经络”是论理工具,知道“经”和腧穴的关系。现存于世的文献表明,只要把《灵枢》原文理解透,就能弄清“经络”是什么。
       从《针灸逢源》至今,归经的腧穴没再增加。这是经络学说在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缺憾。因为,腧穴是逐渐发现的,腧穴的归经是把逐渐发现的腧穴经临床反复验证后分别归属各“经”。按系统理论,归经的腧穴的必须达到365个,才能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相对应。如《素问•气穴论》说:“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但是,由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逐渐埋没了,从《针灸逢源》以后,因已说不清“经络”是什么,弄不清“经”和腧穴的关系,虽然发现了很多新腧穴,却都没归经。因此,归经的腧穴没能达到365个,至今仍是361个。
       【15】从“经络”起源,到《针灸逢源》最后一次把腧穴归经,经络学说大约经历了三千年的历史。在此期间,经络学说逐渐形成的系统理论,已经贯穿在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针灸、方剂和中药等各个领域。特别是“整体观念”的世界观和“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已经铸就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把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作用落实到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比如,中医学的脏腑学说、针灸学说、诊断学说、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和“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形成的。再如,子午流注、灵龟八法、以及近代兴起的耳针、头针、手针、足针、腧穴诊断、经络辨证、药物归经等,都是经络学说奠定了基础。因此,近代以来,《内经》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虽罕为人知,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但是,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早已形成,临床各科仍以“辨证论治”为原则,仍能体现阴阳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的指导作用,所以,在医疗实践中,临床各科仍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当然,不能不承认,由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逐渐埋没了,中医学的创新、发展和科学研究,确实受到了严重影响。中医学在近代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就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逐渐埋没了。
       【16】总之,根据经络学说的形成过程,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经络学说是在春秋战国期间初步形成的,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哲学的烙印,是哲学和医学互相结合而成的。
       二,把人体各部位、各脏腑组织器官和腧穴分别归属各“经”,是经络系统逐渐形成复杂体系的中间环节。归经的内容越多,经络的体系就越复杂。
       三,脏腑组织器官的归经,主要根据阴阳属性、位置、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以及天地自然与人体生命规律。腧穴的归经,主要根据位置和治疗作用。
       四,“六合”和“八肱”,为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提供了基本形式,六合和八肱概括整个宇宙,十二经和奇经八脉概括整个宇宙和整个人体。
       五,“经”有定数,“络”无定数。“经”的数目是固定的。“络”是逐渐充实的。“经”的分布和循行受阴阳属性限制,“络”不受限制。
       六,“经络”虽以“气脉”为基础,但已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有了一定的哲学形式和哲学因素。
       七,经络学说是哲学和医学紧密相结合而成的方法论学说,相当于具体科学方法论,是以“经”和“络”为论理工具。“经”和“络”的分布已不再单纯的气脉。“经”和“络”的作用,早已超出“气脉”的作用。比如,十二经和任脉、督脉、跷脉合起来的长度是“一十六丈二尺”,这只是最基本的直行主干,没包括各“经”的“上下出入升降”,更没包括后来别出的正经。这是逐渐充实的内容。
       八,经络学说的系统理论,早已渗透到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铸就了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已离不开经络学说。中医学在近代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逐渐埋没了。

七,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怎么埋没的
       【1】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经络学说形成后逐渐埋没的。大量事实说明,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并不是从古至今谁都不知道“经络”是什么,而是在近代没把《灵枢》原文解释清楚,逐渐埋没了经络学说的真面目。经考证,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医学的古典文献大部分失传,没失传的只有《灵枢》记载着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但《灵枢》流传不广,在宋代以前也丢失了,仅存一孤本,失落于朝鲜,几近绝迹。受此影响,《灵枢》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虽有解释,但在宋代已罕为人知。
       二是《灵枢》原文太难理解,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创建十二经的方法、以及十二经的“根”和“结”,没集中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多个章节,且文简词古,寓意太深。受此影响,《灵枢》从南宋以后虽重新刊行,但后世医书没把这些最基本的问题整理出来。直到现在,《灵枢》虽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因难理解,仍没翻译成通俗语言。
       三是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在古代不规范,容易让后人产生误解。比如,“血脉”可称“脉”,“经络”也可称“脉”,但“经络”和“血脉”不是同一个概念。再如,“经”可称“经脉”,“络”可称“络脉”,但“经脉”并不专指“经”,而是有三种含义:有时指“经”,有时指

(42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26 21:36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26 13:39 编辑

归属于各“经”的血脉,还有时指整个经络系统。若不分辨清楚,很容易混淆。比如《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里所说的“经脉”,既不单指“经”,也不是归属各“经”的血脉,而是指整个经络系统。再如《灵枢•经脉篇》说:“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胃足阳明之脉……、脾足太阴之脉……”等等,这里所说的“脉”,不是血脉,而是“经”。另如《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所谓“经之动脉”,是指归属于各“经”的动脉。“动脉”是血脉,“经”不是动脉。所谓“行于脉中”,指血脉。这都说明,在古代,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不规范,“血脉”与“经”或“络”容易混淆,必须辨别清楚。

由于以上原因,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作用虽被后人掌握了,但《灵枢》原文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却罕为人知。南宋以后,虽有了重新刊行的《灵枢》,但后人没把《灵枢》原文理解透,仍没弄清“经络”是怎么产生的,也没弄清“经络”是什么,逐渐掺杂了对“经络”的推论、猜测、臆断和曲解误说,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埋没了。
       比如,近代医书对《灵枢》的注解,一直没把“经脉之始生”、“六律建阴阳诸经”、“气脉”和“经”的关系、以及“经络”的“根”和“结”等最关键的问题解释清楚。其实,《灵枢》对“经脉之始生”早有解释,这是最能反映经络学说真面目的历史证据。只要把原文理解透,翻译成通俗语言,足以说明“经络”是什么,也能说明“经络”是怎么产生的。由此可知,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不是在《内经》成书时就埋没了,而是《内经》成书以后逐渐埋没的。
       【2】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战国秦汉以前,中医学有很多古典文献,大部分失传。如《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旁篇》等,共二百六十多卷,早失传了。还有《上经》、《下经》、《大要》、《从容》、《奇恒之势》等,篇目不详,也失传了。在这些文献中,通过旁证可查的,是对经络学说确实有一些记载。但是,是否记载了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无证可查。
        幸存于世的《内经》,确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内经》还有“建阴阳诸经”或“六律建阴阳诸经”的记载,见于《灵枢•经别篇》不同的版本。并且,《难经》也幸存于世,《难经》的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
       《内经》和《难经》合起来,对经络学说的记载基本是完整的,已经达到了实用的程度。经络学说从古代传到现在,主要根据《内经》和《难经》的记载。因此,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不是埋没了?埋没了哪些内容?可以把经络学说现代理论与《内经》和《难经》的记载互相比较。比如,经络学说最基本的概念是“经络”,《内经》早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但经络学说现代理论没把“经络”这一基本概念解释清楚,说不清“经络”是什么,这就是埋没了。再如,“经隧”也是经络学说的基本概念之一,是与天体运行相对应的二十八脉,非常重要,《内经》说:“必明于经隧”,但经络学说现代理论普遍忽视了对“经隧”的解释和重视程度,这也是埋没了一部分。另如,《内经》说:“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由此可见,必须知道“根”和“结”的作用和意义,否则,就会“五脏六腑、折关败枢”,甚至“阴阳大失”,但是,经络学说现代理论没把“根”和“结”的作用和意义充分体现出来。《素问•徵四失论》说:“夫经脉十二者,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谓“此皆人所明知”,说明古代医家知道“经络”是什么,但在近代,“经络”成了解释不清的概念,这说明,肯定是埋没了。类似实例,举不胜举。《难经》记载的内容也埋没了一些。很明显,经络学说现代理论确实埋没了经络学说的很多内容,没把《内经》和《难经》记载的内容充分挖掘出来,没能体现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3】《内经》是战国时期的文献,古称《黄帝内经》,分《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九卷,一百六十二篇。其中,经络学说的内容,主要在《灵枢》,《素问》有所补充。比如,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对“六律建阴阳诸经”的记载、各“经”的“根”和“结”、“经隧”、以及十二经、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的分布和循行路线、161个腧穴的归经,都在《灵枢》部分。所以,《灵枢》是经络学说最重要、最关键的古文献资料。
       【4】医学史证实,《内经》成书后,《素问》保存的基本完整,流传较广。但《灵枢》没保存完整,早有散佚,流传不广。并且,《灵枢》在宋代以前曾一度丢失,仅存一孤本失落于朝鲜,几近绝迹。受此影响,《灵枢》原文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在宋代已罕为人知。
       【5】据考,在宋代,确实有《灵枢》已失传的记载。如宋代史崧作《黄帝灵枢经》之叙时说:“昔黄帝作《内经》十八卷。《灵枢》九卷,《素问》九卷,乃其数焉。世所奉行唯《素问》耳。”并且还说:“但恨《灵枢》不传久矣,世莫能究。”这说明,宋代以前,《素问》虽“世所奉行”,但《灵枢》已“不传久矣”,确实丢失了。
       由于《灵枢》是经络学说最重要、最关键的文献资料,甚至是当时唯一的文献,所以,《灵枢》丢失后,对经络学说的传承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之所以被逐渐埋没,主要是《灵枢》曾经丢失造成的。其次是原文太难理解。
       【6】《灵枢》丢失后,《针灸甲乙经》对经络学说流传后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针灸甲乙经》是晋代问世的针灸学专著,引用了《灵枢》的很多原文。但是,《针灸甲乙经》引用《灵枢•经脉篇》的原文时,把《灵枢•经脉篇》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删掉了,所以,在中医学的历史上,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作用虽被后人掌握了,但《灵枢》原文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却逐渐埋没了。
       【7】史学研究进一步证实,北宋元佑八年,高丽(即朝鲜)向宋皇室进贡,献出《黄帝针经》,此乃唯一幸存的《灵枢》孤本。因此,《灵枢》失而复得,没彻底失传。
       从《灵枢》编著、问世、流传、丢失乃至南宋时重新刊行,历史跨度很大,在此期间,文字、语法、语言和表达方式等,都有很大变化。《灵枢》是战国时期的文字、语法、语言和表达方式,原文寓意太深,很难理解。受诸多因素影响,《灵枢》在南宋以后虽重新刊行,流传渐广,但后世医书没把《灵枢》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译成通俗语言。因此,《灵枢》原文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一直埋没到现在。
       【8】现存于世的《灵枢》,虽有不同版本,但最早是根据朝鲜向宋皇室进贡的《黄帝针经》出版的。朝鲜向宋皇室进贡时称《黄帝针经》,南宋刊行时称《黄帝灵枢经》,后来简称《灵枢》。其内容,经史学家考证,仍是《内经》散佚的部分。因此,现存各种版本的《灵枢》,原文仍有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的解释,以此为依据,仍可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
       【9】以上说明,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是经络学说形成后逐渐埋没的,主要原因是《灵枢》曾经丢失造成的。其次是《灵枢》原文太难理解。因此,以《灵枢》为主要依据,结合《素问》和《难经》等文献的记载,仍可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
        八,因有证据,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迟早会挖掘出来
       【1】战国以前的中医文献虽大部分失传了,但《内经》幸存于世,特别是《内经》的《灵枢》部分,在宋代以前丢失了,但在北宋元佑八年失而复得,没永久失传。其中,对“经络”这一基本概念确实有解释,涉及很多细节问题,足以说明“经络”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并能说明“经络”最早是古代医家创建的。这是战国时期的原始记载,是中医经典文献对“经络”的解释,最能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因此,以《灵枢》为证据,只要把原文理解透,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迟早会挖掘出来。
       【2】《内经》是战国时期的综合性典著,是中医学各学说的渊薮。中医学最重要的学术思想和最基本的概念,均发端于这部伟大经典。经络学说也不例外。考证“经络”的起源,研究“经络”是什么,探讨经络学说是怎样形成的,离不开《内经》。并且,根据《内经》
(44页)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3-10-26 22:17
如果能结合针灸的病历来谈  就更好了  也更能说明问题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3-10-27 05:47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3-10-26 21:54 编辑

“经络”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经络”最早是古代医家创建的。说来说去,千言万语,归根结底这就是《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一书的真面目。也就是说这两句话才是这本书的核心和症结。也就是说本书的作者说来说去,也就是要说这两句话。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述应该是:经络是人体固有的、客观存在的,经络学说才是古代医家创建的。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无论中西医都不否认。人体的各种脏器都是相对独立的,各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那么人体是怎样联系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呢?西医认为是由神经、淋巴、血管及血液和内分泌进行联系和调整的;而中医认为是由经络和气血津液进行联系和调整的。西医的神经和血管查有实据,而中医的经络却渺无踪影。大体解剖就能看到神经和血管,而且历历在目,为什么古人能发现人体的五脏六腑,就偏偏看不到显然易见的神经和血管系统呢?是不是古人就把这些看作是经络了呢?至于经络系统是不是这些神经和血管的结构和作用在人体表面的投影或反应呢?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27 13:04
五、五脏配属五行的错误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之五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602&page=1&extra=&_dsign=80c12b92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27 20:07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27 12:10 编辑

的记载对“经络”进行研究,是最可信的。

【3】近代以来,一般认为,《内经》只记载了“经络”的分布和循行路线,但没说清“经络”是怎样产生的,也没说清“经络”是什么。所以,对“经络”的研究确实走了弯路。
       最近发现,《内经》原来早有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以此为依据,可以充分说明,人在母腹内没“经络”,人出生时也没“经络”。《灵枢•经别篇》的记载表明,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所谓“六律建阴阳诸经”。此外,《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的记载可以证实,经络系统最早的框架是手六经和足六经的“根”和“结”,这是经络系统最早的直行主干,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各“经”的起止和分布,确实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创建的。六律的核心即是“三阴三阳”。《难经》的记载表明,古代医家先是创建了十二经,有了十二经之后,在十二经的基础上又补充了奇经八脉,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因此,以《内经》为依据可以弄清十二经的起源,以《难经》为依据可以弄清奇经八脉的起源。在此基础上,足以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                           
       【4】因《灵枢》没彻底失传,《灵枢》确有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只是原文不易理解,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把《灵枢》原文理解透,就一定能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并且,《灵枢》原文的表达方式,已经给人留下了非常明显的疑问,本身就是突破口。只要发现了这个突破口,溯本穷源,寻根觅节,对“经络”的考证和研究就不会偏离方向,就会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比如,在《灵枢•经脉篇》第一段经文中,黄帝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网,肉为墙,皮肤生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是介绍人在母腹内逐渐生成的脏腑和组织结构,但雷公继续问“愿卒闻经脉之始生”,意思是说,想立刻知道“经脉”是怎么产生的。这足以说明,“经脉”不是在母腹人生长发育生成的。假如“经脉”是在母腹内生成的,雷公就不用接着再问了。
       针对“经脉之始生”的问题,黄帝又作了回答,即: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种回答,显然让人产生疑问。比如,若单从文字看,似乎不是解释“经脉之始生”的问题,有答非所问之嫌。因此,这是很明显的突破口,应该深入考究。实际上,这不是答非所问,而是紧接上文进一步说明“经脉”的作用。比如,黄帝又说:“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这是古汉语的一种固定句式,即“……者,所以……”,通译为“……,是用于……的”。由全文的文意可知,这里所说的“经脉”,指的是整个经络系统。这句话译成现代语言,意思是说,“‘经络’是用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不可不知”。这就“说明了经络”的主要作用。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因上一句已说明“经络”不是母腹内生成的,所以必须单独解释“经络”的作用,把”经络“的作用把脏腑组织器官区别开。很明显,这段经文已经表明,“经络”和人在母腹内生成脏腑组织器官不是同一性质的概念。人的脏腑组织器官是在母腹内生成的,但“经络”不是在母腹内生成的。还能表明,“经络”的作用和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有区别。因为,在人的身体上,任何脏腑组织器官,都不具备“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原因是,这是综合性很强的作用,是系统方法或论理工具的作用,不是脏腑、器官、组织结构的作用。所谓“百病”,泛指一切疾病。所谓“不可不通”,是“不可不知”的意思。“通”作“知”或“通晓”解。
       以上说明,根据《灵枢》原文明显的疑问之处,可以打开对“经络”进行考证和研究的突破口。通过这段原文,既能说明“经络”最初不是在人体内生长发育而成的,也能说明“经络”是干什么用的。在此基础上,对“经络”的研究就有了一定思路,就不会偏方向。至于“经脉”是什么,已基本上清楚了。当然,若彻底理顺清楚,还要参考《灵枢》和《素问》的其他原文。
       【5】《内经》对经络学说的记载很多,但没集中在一起,而是比较零散。其中,《灵枢》记载的较多,《素问》有所补充。若互相参照,完全一致,都能贯通,足以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体现出来。并且,凡秦汉以前的文献资料,对“经络”的记载基本上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参照。比如,若把《内经》和古文献对“经络”的记载综合在一起,互相贯通,至少可以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一,《灵枢•经脉篇》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表明,人在母腹内没“经络”,人出生时也没“经络”。由此证明,“经络”不是在母腹内生长发育而成的。因此,不能再把“经络”误解为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
       二,《灵枢•经别篇》的记载表明,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六律建阴阳诸经”。由此证明,“十二经”确实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这和《灵枢•经脉篇》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参照。
       三,《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记载了古代医家创建手六经和足六经的具体方法。由此证明,经络系统最早的框架是十二经的“根”和“结”。十二经是足六经和手六经的合称。足六经和手六经都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根”和“结”是足六经和手六经的起源。
       四,《素问•阴阳离合论》还能表明,阴阳学说为十二经提供了名称,各“经”的起止和分布,是按系统方法创建的。
       五,《难经》的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由此证明,奇经八脉也是古代医家创建的。
       六,《灵枢•脉度篇》对“大经隧”的论述,最能体现出“经”和“气脉”的关系,足以证明,十二经和任脉、督脉、跷脉,与“大经隧”长度一致,阴阳属性相同,分布和循行路线相同。这一点非常重要,对确定“经络”不是虚构,不是假说,是最确凿的证据。据此才能说明,“经络”最初是在“气脉”的基础上创建的,是以“少阴、太阴、厥阴、少阳、太阳、阳明”为“经”,把“经”和“气脉”建在了一起。“大经隧”是较大的“气脉”。因此,经络学说是哲学和医学互相结合形成的方法论学说,“经”和“络”是经络学说的论理工具。“经”和“气脉”虽建在了一起,但“经”有哲学内涵,既能概括“气”的运行规律,体现“气脉”的作用,又有方法论的论理工具作用。
       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记载表明,“经络”是古代医家“论理人形”的工具。由此证明,“经络”有论理工具作用。
       八,《内经》用十二经辨证,《伤寒杂病论》用六经辨证;《灵枢》和《针灸甲乙经》把腧穴归全身各经,是每一经都有归经的腧穴;《十四经发挥》把腧穴归了十四经,不再是每一经都有归经的腧穴。由此证明,在中医学的古文献中,“经络”的论理工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说明,古典文献对“经络”的记载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参照。因此,只要弄清“经络”是什么,再把“经络”起源、“经”和“气脉”的关系、“经”的哲学内涵、经络学说的形成、以及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理顺清楚,就能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重新挖掘出来。
       【6】近代以来,出土文献越来越多,为“经络”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历史依据。比如,《人体经脉漆雕》、《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相继出土。原有传本的《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十四经发挥》、《针灸大成》、《针灸逢源》等。把这些文献对经络学说的记载贯通起来,可以说明“经络”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初步形成复杂体系、主要作用、乃至逐渐埋没的历史过程。并且,还能说明,在这个过程中,历代医家对“经络”的循行路线曾多次进行过充实、修改和调整。所以,经络的论理工具作用越来越突出,“经”和“气脉”的关系越来越不明显,日渐淡晦。
       【7】从“经络”起源到现在,“经络”的专题文献数以万计,数不胜数。文献资料表明,历代医家对“经络”的循行路线虽有充实、修改或调整,但没记载过“经”和“络”的发育
(46页)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3-10-27 20:18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27 16:07
的记载对“经络”进行研究,是最可信的。
【3】近代以来,一般认为,《内经》只记载了“经络”的分布和循 ...

五、五脏配属五行的错误 ——五行学说从中医理论中脱离与否大辩论系列之五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amp;_dsign=80c12b92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28 10:01
      中医的脾,在娘肚子里存在不存在?是不是人为的创造出了的说理工具?运用现代科学与西医解剖学直接解释藏象经络可行吗?
     中医的脾是中医理论中的脾,是主运化的脾;娘肚子里的脾脏是西医解剖学的脾脏,二者具有不可通约性,没有可比性。以“娘肚子里”的有无评价脾脏、经络的存在与否是以解剖学为依据的!
     我们论坛中的争论,大部分属于这种无结果的争论,拿没有可比性的两件事进行比较。
     五行学说只能在中医理论中才有意义,把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经络与西医解剖学概念进行比较,直接以解剖学为参考系衡量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或者潜意识里、不自觉的以西医为参考系评价中医理论,这是错误的比较方法。

     这本书值得一读,能够启发我们的许多思想,例如:诠释学的原则与方法等等。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28 10:11
     经穴的分布形式及其功能主治与神经的节段性支配有密切关系。近年来,这种观点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与支持。临床上突破传统的循经取穴原则,根据病证的部位,按神经节段取穴已取得良好的疗效。
       (1)躯干腹、背侧经穴排列趋神经性现象:分布于躯干腹、背侧的经脉有任脉、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等八条经脉,这些经脉的穴位排列有如下特点:①任脉穴位完全位于腹正中线上,恰是两侧胸神经前皮支末端的交界处,穴位的排列与胸神经前皮支分布相吻合;②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在腹部有穴位平行排列于腹正中线两旁的皮神经前皮支附近。腹部皮神经前皮支的外侧支较短,而在腹部此三经的穴位排列也距正中线较近,待此三经到达胸部时,随胸廓扩大,胸神经的外侧支变长,而此三经的穴位排列,也随之向外侧转移,与腹部比较,远离正中线;③背侧督脉和膀胱经的穴位,位于背部后正中线及两旁,穴位排列与腹侧完全相似,也与胸神经后支分布完全吻合;④躯干部腹侧和背侧的神经分布形式呈原始节段状态分布,彼此距离相等,排列匀称,而躯干部穴位的分布也是距离均等,排列匀称,与神经分布极其吻合。这种来自针灸临床实践经验总结的“趋神经”现象可能就是经络实质的反映。
       (2)穴位功能主治与神经节段支配相关规律:根据《腧穴学》教材中关于颈、上胸部、下胸部和腰骶部的任脉、督脉、胃经、膀胱经、肾经和脾经的躯干段各经穴主治病症的记载,与神经节段关系比较发现,其主治病症都有非常明显的神经节段特性。在躯干部穴位功能主治的神经节段特性表现为“分段”性特点,即同一条经脉的穴位,由于所处神经节段不同,可有不同的主治,表现为“同经异治”;虽属不同经脉,但其穴位,如在同一神经节段上,则其主治病症大体相同,从而表现了“异经同治”的功能主治(见表2-9、表2-10、表2-11、图2-19、图2-20)。在11个脏腑22个俞、募穴(三焦经未统计)中,21个俞、募穴是位于所属脏腑神经节段分布范围之内,或邻近节段上下不超过2个脊神经节段。这些事实,一方面说明了俞、募穴对所属脏腑功能有良好的调整作用,另一方面也解释了为什么俞、募穴位置都定位于躯干部的腹、背侧,而不在本经循行线上。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0-28 10:17
       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体液途径
     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许多系统和器官疾病都具有肯定的疗效。它既有特异性作用,也有非特异性作用,对全身有广泛调整作用;针刺效应出现时间比较缓慢,针刺麻醉一般需要诱导一段时间,且作用持续时间亦较长;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在切除或阻断支配穴位神经后,针刺效应往往只明显减弱,而不是完全消失。这些事实说明,针刺效应不仅通过神经途径,还可能有体液途径,或者说体液因素也是体表—内脏联系反射弧中的一个环节。

    (以上两篇为转载)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0-28 21:05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28 13:09 编辑

过程、生长过程、解剖形态、损伤、折断、切除、连接、异位或占位等。在诊疗实践中,根本没有“经络”本身的疾病,而是把疾病过程中的各种症状或证候分别归属各“经”。并且,主要是用经络学说的理论阐释生理病理,指导临床各科开创诊疗方法,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而不是诊治“经络”本身的疾病。这也是证据。

面对越来越多的文献积累和临床实际情况,对“经络”的考证和研究,迟早会有研究思路的调整。只要把研究思路回归到《内经》和《难经》的原始记载,打开突破口,迟早会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
       半个多世纪以来,受西医影响,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不断用高科技手段在人体上找“经络”,甚至,对“经络”物质基础的研究,已从器官、组织深入到细胞乃至亚细胞水平。其结果,既没找到“经”或“络”,也没找到“经络”本身的任何物质基础。其原因,都是因为“经络”在“气脉”的基础上已有了哲学内涵。“经络”最初虽和“气脉”建了在一起,长度和循行路线相同,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曾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经”和“气脉”的关系已不明显,且“经”和“气脉”都是无形的。所以,对“经络”的考证和研究若不调整思路,继续用西医的手段在人体上找“经络”,是不可能找到的。
      【8】原卫生部长崔月犁主编的《中医沉思录》说:“已知的解剖形态中没有经络的独特结构,那么,它是不是一种未知的解剖结构。迄今为止,在已知解剖结构之外寻找经络的独特解剖结构的各种探索,都取得了‘零’的结果。事实已经显示,经络的结构也不可能是未知的解剖结构。”还说:“国内外为寻找经络的独特结构付出的各种努力,没有取得任何结果。整个医学对人体的解剖学、组织学研究已经相当发达,以此为基础对经络的解剖形态研究,迄今为止,均未取得任何成果。虽然不能说对人体的解剖形态研究已到尽头,但是,经络系统这样庞大,功能如此基本,既有宏观内容,又有微观内容,如果有其独立的解剖结构的话,是不可能不被发现的。”又说:“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一直寄希望于在神经血管之外,能找到经络独特的形态学基础,结果一无所获”。“要想发现特殊的经络形态结构,迄今均告失败”。“事实使我们不得不承认,经络既不是已知的解剖结构,也不是未的解剖结构,经络是超解剖学的。”《中医沉思录》这些话,非常客观的总结了以前对“经络”的研究。其中,所谓“‘零’的结果”和“均告失败”,并不是彻底否定以前对“经络”的研究,而是从学术角度,根据以前的研究,提出“经络”是超解剖学的。这种观点,已经有了调整思路的导向。久而久之,对“经络”的研究不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迟早会认识到“经络”是超解剖学的。“经络”最初和“气脉”建在一起,以“气脉”为主要基础,“经络”已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显然是超解剖学的。但是,认识归认识,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才能证实这一点。《内经》和《难经》的原始记载,就是证据。古典文献的相关记载,可为佐证。
      【9】《内经》现存30多万字,其中,“经脉”出现85次,“经络”出现57次。经隧出现12次。在“经脉”和“经络”的出处,一是指血脉,即血管;二是专指经络,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及其分支。除此之外,没别的含意。但是,“经络”不是“血管”,而是可以把“血管”分别归属各“经”。在古代,归经的血脉,有时称经脉。这是“经络”和“血脉”容易相混的原因。对此,《内经》有解释,不是不可以区别开。并且,经络学说的五十多个基本概念,都可根据《内经》解释清楚。所以,从基本概念入手对“经络”进行研究,《内经》也能提供证据。
      【10】总之,对“经络”的考证和研究,不是没证据,不是没突破口,而是没有充分发挥经典文献对中医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这是中医学近代以来最残重的教训。
      九,《内经》是怎样告诫后人的
      【1】《内经》告诫后人,对“经络”的研究,不可不知“经络”是干什么用的。如《灵枢•经脉篇》说:“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在这段经文中,雷公是说想立刻知道“经脉”是怎样产生的。即“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回答说,“经脉”是用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不可不知。即“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由黄帝的回答可以看出,“经脉之始生”和经脉的作用有一定关系,并告诫说:不可不知。因此,考证“经络”的起源,先弄清“经络”的作用,先知道“经络”是干什么用的,可以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不用解释。
      遗憾的是,对“经络”的研究,已经走了不少弯路,没能体现出经典文献的指导导作用。
      【2】《内经》告诫后人,对“经络”的理解,若“内外相失”,必然会有“疑殆”。所谓“疑殆”,是疑惑不解。如《素问•徵四失论》说:“夫经脉十二者,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所谓“此皆人所明知”,说明古代医家知道“经络”是什么。所谓“不十全”,是对“经络”的了解不全面。所谓“精神不专、志意不理”,是思路不对,条理不清。所谓“内外”,是《内经》常用的对应词。在不同出处有不同含义。在这段经文中,“内”是指“气脉”和人的脏腑组织器官等。理由是:人体内客观存在的东西属于“内”的范畴,“气脉”和脏腑组织器官是客观存在的,故属“内”。“外”指“经络”。理由是:“经络”是古代医家创建的,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故属外。所谓“内外相失”,是分不清内外,混淆了经络与人脉和脏腑组织器官。所谓“疑殆”,是疑惑不解的意思。
      把这经文译成通俗语言,总的意思是说:古代医家知道“经络”是什么,医生经常用“经络”,但是,对“经络”了解不全面的人,思路不对,条理不清,分不清内外,就会疑惑不解。因此,可对“经络”的研究,必须分清内外。否则,就会疑惑不解。理由是:经络最初虽以“气脉”为主要基础,虽和“气脉”建在了一起,长度和阴阳属性都相同,但是,“气脉”是人体内客观存在的,“经络”是古代医家创建的。并且,“经络”的循行路线曾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早已有了很大区别。若分不清内外,必然疑惑。
      遗憾的是,对“经络”的研究已经犯了“内外相失”的错误,已经出现了“疑惑不解”的后果,没能体现出经典文献的指导作用。
      【3】《内经》告诫后人,若“不知根结”,就会“阴阳大失”。如《灵枢•根结篇》说:“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这段经文,不用详解就能看出,“根”和“结”是非常重要的概念。若不知“根结”,则后患无穷。比如,“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和“阴阳大失”,都是“不知根结”而导致的后患。这是因为,“根”和“结”是“经络”的起源,“根”和“结”之间是十二最早的直行主干,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修改调整、逐渐完善而成的。所以,若不知“根结”,弄不清“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就不知道“脏腑”和“经络”是怎么联系的,就不知道“脏腑”和“经络”的关系。其后果,相当于门户的“枢纽”折败,必然影响开合出入。所谓“阴阳大失”,是丧失了阴阳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遗憾的是,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普遍忽视了“根结”的重要性。对“经络”的研究,很少有人从“根”和“结”入手取得重大突破,没能体现出经典文献的指导作用。
      【4】总之,中医学的经典文献仍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内经》和《难经》,还有很多精髓没挖掘出来,没能充分发挥对中医学的指导作用。比如,以《内经》和《难经》等经典性文献为依据,可以把“经络”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复杂体系、乃至初步形成系统理论的过程挖掘出来,在此基础上,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都能解释清楚。

第二部分,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一,脉和经

(48页)


作者: 哲医    时间: 2013-11-2 00:13
千秋雪 发表于 2013-10-22 21:42
”并且,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不是“经”的分支,不属于络脉系统的一部分。“如果说它们不属于经的分支, ...

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的实质是血管,根据是经典文献的记载和临床。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3-11-2 05:13
哲医 发表于 2013-11-1 16:13
浮络、孙络和脾之大络的实质是血管,根据是经典文献的记载和临床。

这些是血管,是有道理的。但它们也是经络的一部分,是经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3-11-2 22: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3-11-2 23: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3-11-3 09:42
刘亦之 发表于 2013-11-2 15:04
对“经络”的考证和研究,不是没证据,不是没突破口,而是没有充分发挥经典文献对中医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

       请先生说说:经络与神经系统的关系。我个人认为:经络无论把他叫气脉、血脉、经脉、经隧、血管、神经等等没有什么意义,关键是:针灸治疗胃病的客观事实,中西医必须有个交代。这个功能一定是由一种组织或者多种组织共同完成的,而不一定必须是一种独特的组织、器官来完成。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1-3 12:31
刘亦之 发表于 2013-11-2 15:04
对“经络”的考证和研究,不是没证据,不是没突破口,而是没有充分发挥经典文献对中医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

中医经络应该是人体一种信息传递系统。
作者: 刘亦之    时间: 2013-11-3 16:3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1-3 17:40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1-3 04:31
中医经络应该是人体一种信息传递系统。

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为什么至今没有揭示经络本质,因为经络学说是一种模型,含有虚拟成分。
作者: 太白侠    时间: 2013-11-3 18:18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1-3 17:40
这个问题不是那么简单,为什么至今没有揭示经络本质,因为经络学说是一种模型,含有虚拟成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