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连载——8——哲医著 [打印本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3-11-5 20:26
标题: 《经络学说的真面目》连载——8——哲医著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1-5 12:32 编辑

【3】弄清“经气”是“真气”,再弄清“真气”不是“经”产生的,更能说明“经络”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论理工具或系统工具。
        二十二,经水
       【1】“经水”不属于经络学说的概念,而是古代地理学的概念。在古代,天文学和地理学领域都有“经”,即“经纬”之“经”。比如,《灵枢卫气行篇》说:“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虚张为经,”这说明,“子午”和“房昴”是“经”,“卯酉”和“虚张”是“纬”,这是古代天文学领域的“经”和“纬”。所谓“经水”,是中国古代的十二条大河流。即:清水、渭水、海水、湖水、汝水、渑水、淮水、江水、河水、济水、漯水、漳水,合称十二经水。因此,“经水”是古代地理学领域的概念。
       【2】在中国科学文化史上,地理学的十二经水,早于经络学说的十二经。如《灵枢•经别篇》说:“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也。”所谓“建阴阳诸经”,指创建阴阳诸经。这说明,创建十二经时,已经有了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等概念。其中,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时等,是古代天文学和历法学的概念。十二经水是地理学领域的概念。《灵枢•经水篇》的记载可以证明,古代医家创建十二经时,不仅借鉴了阴阳五行学说的哲学原理,而且借鉴了天文、历法、地理、音律等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古代医家用“经络”对人体进行研究,是更加系统的研究方法,上可应天,下可应地,实现了“天地人相参”和“人与天道相应”。
       【3】《灵枢•经水篇》说:“足太阳外合清水,内属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手少阴外合于济水,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阳。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这段经文说明,经络学说的十二经和地理学的十二经水是互相对应的关系。这是因为,经络学说的十二经和地理学的十二经水,都是根据阴阳属性确定的。比如,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阳,据此,可以确定十二条河流的阴阳属性。再如,《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所谓“面南而立”和“前曰、后曰、命曰、名曰”等,是确定人体主要部位的阴阳属性,据此,可以创建十二经的“根”和“结”。这说明,古代医家创建的十二经,也是根据阴阳属性。《灵枢•经水篇》所谓“人经亦然”,更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4】在古代,地理学用十二经阐释水在十二条大河的流行,中医学用十二经阐释气血在“气脉”和“血脉”的流行,所以,经水与经脉具有互相对应的关系。如《灵枢•经水篇》说:“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所谓“经水”,是十二条大河流,不是单指“经”。所谓“经脉”,是人体“深而在里”的血脉,也不单指“经”。这说明,血脉、气脉、河流虽然都可归经,但水在河流运行,气在气脉运行,血在血脉运行,都不是由“经”运行。
       【5】“经水”也兼有两种词义。在中医妇科,“经水”指妇女的经血。不属“经络”理论的范畴,另论。
        二十三,经穴和经外穴
       【1】“经穴”和“经外穴”统称“腧穴”。“腧穴”古称“气穴”,也称“穴位”、“穴道”或简称“穴”。“腧”与“输”义通,有“转输”或“输注”之意。穴有“孔穴”、“孔隙”之意。腧穴分布在人的体表,是脏腑之“气”在体表输注的部位。因此,腧穴和“气脉”的关系非常密切,具有调整脏腑组织器官功能的作用。
       【2】腧穴是中国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活动中逐渐发现的。其中,有的腧穴归了经,有的腧穴没归经。归经的腧穴称“经穴”,没归经的腧穴称“经外穴”。
       【3】《灵枢•背俞篇》说:“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这说明,腧穴是在诊疗实践中逐渐发现的。即,以“按其处”而“痛解”者为腧穴。
       【4】经考证,在中医学的历史上,是先发现了腧穴,后来才创建了“经络”。所以,归经的腧穴最初很少,但逐渐增多,经历过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比如,《内经》记载的腧穴已达386个,但归经的腧穴是161个。到《针灸甲乙经》问世时,归经的腧穴增加到349个。再如,《内经》和《针灸甲乙经》的记载是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每一经都有归经的腧穴,《十四经发挥》作了修改和调整,把腧穴归了十四经,称“十四经穴”,共354个。所谓“十四经”,专指“十二经”和任、督二脉,。
       【5】在354个经穴的基础上,到明代,《针灸大成》增加了5个。到清代,《针灸逢源》增加了2个。此后,归经的腧穴没再增加。所以,迄今为止,归经的腧穴是361个。
       【6】凡“十四经穴”确定之后发现的腧穴,都没归“经”,统称“经外穴”。
       【7】《难经》说:“三焦行于诸阳,故置一输,名曰原。”所谓“原”,指原穴。原穴是经穴中比较重要的穴位。所谓“置”,即设置。这说明,三焦的原穴是古代医家设置的,是把“阳池”穴设置为三焦的原穴。那么,《难经》为什么单独说明三焦的原穴是设置的呢?这是因为,三焦并不是内脏,而是整个胸腹腔。但是,为了落实十二经与脏腑的匹配,古代医家把心脏的外膜看成是一脏,名为“心包”;把胸腹腔看成是一腑,名为“三焦”,并分别归属于手厥阴经和手少阳经。所以,三焦和心包都需要设置一个原穴。因此,在“五脏五腑”都有原穴的基础上,三焦和心包也设置了原穴。这说明,十二原穴是由十个原穴又增加了两个。弄清这一点,对理解原穴和“经”的关系、以及“经”和所有腧穴的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以证实,十二原穴虽有特殊作用,但不是和十二经本身有特殊联系,而是根据腧穴的诊疗作用以及与脏腑和原气的关系,通过反复筛选和验证,按脏腑的归经在各“经”设置的。简言之就是说,原穴是从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的,是把腧穴归经。
       【8】腧穴的归经最能说明,在针灸学领域,“经络”主要发挥系统工具或论理工具的作用。腧穴和“经络”的关系,是通过归经建立起来的。比如,如果把“经外穴”归经,“经外穴”也可称“经穴”。
        二十四,药物归经
       【1】所谓“药物归经”,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总结出每种药物归于何“经”。其目的,是更加突出药物的特点和治疗作用,补充药物学简单论述性味和升降沉浮等规律的不足,提高处方用药的针对性。比如,同是寒药,但石膏归肺、胃、三焦经,善清肺胃三焦之火;龙胆草归肝、胆经,善清肝胆之火引起的湿热;黄柏归肾、膀胱经,善清肾和膀胱之火;鸦胆子归大肠经,燥湿杀虫,善治痢。显然,把药物归“经”,针对性更强,可以突出药物的特性和治疗作用。
       【2】经考证,早期的本草著作,没有明确提出归经的概念。如《神农本草经》,论述药物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大多以主治病症为主,如,常山抗疟、黄连治痢、苦楝子驱虫、麻黄定喘、当归调经、阿胶止血、乌头止痛等,其中,把药物作用与脏腑结合起来的论述都很少,更没提出药物的归经。
(64——66页)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