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开辟中医治疗心肌梗死的新天地 [打印本页]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5-5-1 07:53
标题: 开辟中医治疗心肌梗死的新天地
据腾讯网报导:
在中国近四分之三的人存在心血管问题,只有2‰达到完全健康标准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的这份研究报告全名为《中国成人的心血管健康状况》(Status of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Chinese Adults),基于9.6万多名年满20周岁的中国普通民众心血管健康数据。
该研究采用的是美国心脏病学会标准,将心血管的健康分为行为健康和身体健康,行为健康包括不吸烟、体重指数正常、体育锻炼达标及饮食健康,身体健康的指标则有不吸烟、血脂正常、血压正常和血糖正常。(编辑注:行为和身体两项指标中都包含吸烟)。最终数据显示,在中国,身体健康四个指标都占全的人占13.5%,四项行为健康占全的人仅为7‰,而上述七项健康指标全部满足的人更为跌至2‰。研究者还将七项健康指标均分为理想、中等和低等三个等级,其中心血管健康状态较差者达到了3/4,中等心血管健康者占不到1/4,至于理想的则更可忽略不计了。
而中国的统计数据同样令人担忧。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数据显示,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已高达2.9亿,即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心血管病,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相当于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而另一个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联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组织实施的临床研究显示,在中国,心血管病患者的住院人数在2001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增加了四倍多。2001年因心脏病住院的平均每十万人中有3.7人,到2010年就飙升至15.8人。
根据以上所提供的材料,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血管病已经成为中国人健康最强大最危险的敌人!”
如何对付和战胜这个可怕的敌人呢?西医的“支架”和“搭桥”,不失为一种救急的有效办法,但是,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般城市贫民和农民家庭且不说高额的心脏支架手术的高额费用难以承受,(这里面医院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链条支架置入后需要长期服用抗凝及抗血小板的药物,服用这些药物可能导致脑、消化系统重要器官出血,另外,长期服药可能造成肝肾负担,影响肝肾功能,另外,虽说支架置入是微创手术,但再微创也不意味着没有风险,死人的事时有发生。就支架本身来说,它也是“异物”,时间长了也会在支架附近造成新的血栓。此外,支架只解决了局部问题,别处的拴堵仍然要下支架,有的病人甚至下了7、8个。也未能完全解决心脏问题。一般支架的使用期限都在6、7年左右,发生新的拴堵仍然要下新的支架。
我认为:支架和搭桥只是解决了“救急”的问题,在整个心脏大环境“瘀血”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这不是治疗冠心病的根本之道!
我认为,治疗冠心病和心肌梗的根本之道,在于改观心脏血液循环不畅的大环境,大环境改观了,新的血循环拴堵就不会继续发生,也不用一个接一个的,没完没了的去支架、搭桥。
怎么来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中医中药可以解决!我可以有底气的说:中医有能力开辟治疗冠心病和心肌梗的新天地。
就我的中医实践谈,一般冠心病就不说了,心肌梗死的病人我就救治了几十个,他们有的没下支架,光凭中药就治好或大大减轻了,有的西医下了一个、两个、三个,最多5个支架,仍然继续发生新的拴堵,而我给他们服用了几十付中药后,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都能消失。有的病人还去做了心脏检查,结果证明确实痊愈或大大减轻。医院告诉患者无需再支架了。而且用中药治好的病人很少复发。
这是治愈冠心病,解决心肌梗死问题的康庄之道!这就是中药改变了心脏血循环环境的结果。
或有人问,我患冠心病也服用过中药,效果并不明显,难道你的治疗与其他中医有什么特殊吗?
是的,果真如此。我的治法确实不同于一般中医。原因在于我自己也曾有过轻度的冠心病,

我以我作实验靶子,试用服用过上百种中药和治疗冠心病的大方、小方、偏方。历经10年左右,才筛选出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三十几种药。分别把它们组成治疗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或心肌梗的方剂,逐步取得了今天的卓越效果。
找出最近治疗的一个病例来说明:
xx,男,61岁。唐山市果各庄矿工人,离职后为唐山某小餐馆老板。


患者在1月间,因为胸痛、胸闷、气短住进唐山市人民医院。经过心脏造影检查,认为是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需要尽快下支架治疗,否则生命有危险。徐这样想,我以前没有过冠心病,这心脏不适时间不长就必须下支架吗?对于这种治疗方法徐有疑问。这时,医院里有一位患者,是来检查肝病的,他的妻子以及其他亲友在我这里看过病,其中他的亲戚李某也是人民医院确诊为心肌梗死的病人,经过我的中药治疗一段时间后,再去做心脏检查已经没有问题。支架未必如医院所说必须做,中医中药也能解决问题。病友的话正对徐长永心思,于是办理了出院手续,来到我的诊所诊治。从他的病例复印件最后几行字看,是患者不愿做支架手术,主动要求出院的。
我给患者做了仔细地检查,脉象左脉沉弦,右脉弦涩。我问病人,你不光有心脏问题,还有脑血管病,患者连连点头,说腔隙性梗塞几年了,右半身到脚跟经常麻木。(脉诊时还没有复印住院病历,脑血管病是我凭脉象得出的,后来拿来了病历才知道西医已经确诊脑梗)看舌像,舌尖发边发紫。我仔细掂量了病情程度,确信我能够救治他的心脏病,于是开方:
方剂:瓜蒌    薤白    枳壳    香附    厚朴    丹参       川芎    桃仁   红花       郁金    半夏      茯苓    葛根等等
12剂。
二诊,129日,患者主诉胸闷胸痛减轻,有好转,原方继续服用,共服药36剂,历时一个多月,患者主诉已经不胸闷、胸痛、气短。重新开始操持餐馆业务。并且又给介绍来了两个冠心病、心肌梗病人。
从治疗费用上对比,中医治法与西医治法费用对比悬殊,我治疗一个病人费用只在三千元左右,而一个西医冠脉造影检查费用,就是4800元。(而且还有生命危险)更不用说作支架手术需要三万元。(这是一个支架的费用,做几个支架的费用高达十几万)
对比西医治心梗,中医治疗有治本、方便、廉价的优势,开辟中医治心梗的新天地,是发展中医的必然。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5-5-1 09:18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中医治疗心梗是否合乎现行的诊疗规范?
一旦患者提出质疑、甚至是提起诉讼,中医的解释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法庭的采信?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5-5-1 09:27
或者说,中医是否有什么诊疗规范?社会及法律是否承认中医对心梗的治疗?
换句话说,中医是否能够拿出过硬的证据,以此说明中医的治疗是正确的。治好了皆大欢喜,治不好呢,虽然患者没了,但并非由于中医治疗不当所致。我们用什么证明这一点呢?
毕竟,心梗的治疗,死活参半啊。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5-1 10:43
同意溪流的意见,希望看看更多医案。

补充内容 (2015-5-1 11:52):
看到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5-5-1 11:44
对于梁总版提出的这些问题,确实需要仔细和慎重。提的很好。
首先中医要能够达到仅凭脉诊和舌诊,就能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轻重。换句话说要求医生诊断技术要过硬。能够分清是一般的冠脉供血不足还是已经发生了心肌梗塞。
对于判断已经发生心肌梗的病人,指出病情的严重性,让患者自行选择是去医院还是在本所治疗。
对于判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要签订免责协议才能治疗,不签订就不治疗。
对于判断一两天内就可能死亡的重症患者,推辞不治。
譬如前两个月有个住院心肌梗患者,高龄84,因病情太重下了病危通知,患者家属找到我,我诊脉发现她的脉象已经是绝脉,就推辞了,结果患者第二天死亡。
又如这个患者,我判断他不会再一两周内有生命危险,所以也没有签订免责协议。
总之,医生就是高风险职业,我每天都感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果有下辈子,不干这一行。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5-5-1 12:05
有探索才有前进,以现在流行的中医治疗冠心病和心肌梗的水平,时间不会太长中医治疗冠心病就会被社会淘汰掉。而不需要方舟子张功耀罗胖子们来反对。只有我们发展和振兴了中医,在冠心病和心肌梗治疗有所作为,中医才有希望。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5-1 12:43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5-5-1 12:44 编辑

我记得坛子里有个叫zhongyiyao的网友一直在研究这个课题,只是已经很长时间不见他了,如果可能可以听听他的意见。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5-5-1 12:50
我治疗的需要下支架的心肌梗病人,服中药好转后有的又去做了冠脉造影,证明病情减轻很多,维持治疗就可以,不必再下支架。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5-1 12:58
这个肯定是个极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这是毫无疑义的。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5-5-1 13:01
我觉得国家有一件大事该做而没有做,就是给医生上保险,尤其是个体医。为什么司机都有保险而医生没有,这是不可思议的,连“万恶的”帝国主义英国都有个体医保险,不上都不行。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5-5-1 13:09
国家扶持中医,不应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在方方面面。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5-5-1 17:33
溪流 发表于 2015-5-1 11:44
对于梁总版提出的这些问题,确实需要仔细和慎重。提的很好。
首先中医要能够达到仅凭脉诊和舌诊,就能准确 ...

每天都感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

先生说的是,确实如此。

江湖跑老了,胆子跑小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5-1 18:43
溪流有证吧?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5-1 18:43
溪流有证吧?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5-5-1 20:31
80年就有了。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5-5-1 20:38
谢谢仁海先生的评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5-1 21:46
有证还是好多了。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5-1 22:05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5-1 22:09 编辑

      溪流先生的发言很有自信,我认为,应当有这样的勇气。为你点赞!
      与此同时,我也有不同的认识:
      对于心肌梗塞的认识,我认为,简单分,可分为轻重两种类型。即急重型,轻缓型。
      急重型心肌病人,一般在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之内就会死亡。这样的病人,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没有机会救活一人。因为病人从发病,到送到医院,经过检查,确诊,到治疗,最小需要2小时以上。所以,凡是能活下来的,都是轻缓型,病人顶多只有部分心肌损伤,未达死亡边界,虽表现很重,不至于死。如果病人二三个小时还没死,一般死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西医治疗没死的都是轻缓型,中医治疗没死的就更是如此,因为中药本身效果更慢一些,从发病,到拉到医院,见医生开方,再到能喝到患者嘴里,最少也是二三个小时以上。如果二三个小时还没死,那么,死的机会就很小了。我本人就患过心梗,对于此病了解较多。由于中药作用,没有即刻快速溶栓和介入,所以,如果中药治病心梗患者没死,那一定是轻型的。溪流先生治的心梗,当属这种轻证患者,一般发病都在几小时以上,这样的病人,中医、西医治,都死不了。请问溪流先生,我说的对不对?
      我的结论是:中药治疗开辟不了治疗急性心梗的新天地,只能治轻型的。急重型心梗病人,也不可能信得过中医治疗。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5-5-2 08:06
王先生的发言,对于心肌梗死治疗的看法,有合理的成分,但是存在着悖论。
(急重型心肌病人,一般在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之内就会死亡。这样的病人,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没有机会救活一人。因为病人从发病,到送到医院,经过检查,确诊,到治疗,最小需要2小时以上。所以,凡是能活下来的,都是轻缓型,病人顶多只有部分心肌损伤,未达死亡边界,虽表现很重,不至于死。如果病人二三个小时还没死,一般死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西医治疗没死的都是轻缓型,中医治疗没死的就更是如此,因为中药本身效果更慢一些,从发病,到拉到医院,见医生开方,再到能喝到患者嘴里,最少也是二三个小时以上。如果二三个小时还没死,那么,死的机会就很小了。我本人就患过心梗,对于此病了解较多。由于中药作用,没有即刻快速溶栓和介入,所以,如果中药治病心梗患者没死,那一定是轻型的。溪流先生治的心梗,当属这种轻证患者,一般发病都在几小时以上,这样的病人,中医、西医治,都死不了。)
确实有些心肌梗死是发作就不可逆的,病人要死亡。
但是你说的:急重型心肌病人,一般在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之内就会死亡。这样的病人,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都没有机会救活一人。
你说的: 西医治疗没死的都是轻缓型,中医治疗没死的就更是如此,
你说的:这样的病人,中医、西医治,都死不了.
好,根据你说的理论,中医与西医都是在治疗轻缓的心肌梗死,中医治疗与西医治疗处在一个水平上,
你等于承认和肯定了中医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轻缓的心肌梗死不需要治疗吗?不治疗病人不会死吗?开辟治疗轻缓心肌梗的新途径没有意义吗?
毋庸置疑,轻缓的心肌梗赛照样要抢救治疗,而且也完全有可能抢救过来,病人获得新生。
以前的心肌梗死治疗几乎是西医一花独放,现在如果能开辟中医治疗的新领域,病人又多了一条通向健康的新路,为什么不可以说开辟中医治疗心梗的新天地呢?
任何疾病到了最严重的阶段,都可能不可治而死,这是人人皆知的常理。这是人力所不能及的。而无论中西医,都是在人们可攻坚的疾病里面有作为,不是这样吗?既然西医治疗心肌梗用支架疗法给心肌梗病人创造了一个新天地,那么中医药也能有效的治疗大多数心肌梗病人,为什么中医与不可以说是在创造一个治疗心肌梗的新天地呢?
绝对不能治愈的病人应该暂时排除在外,因为中西医对他都无可奈何。但是大多数心肌梗病人不属于这个类型,成功的救治能救治的病人,这是一个宏伟的医学工程,意义不可限量,假如救治的队伍有中医的成功加入,这不是一个里程碑般的医学进步吗?
以你的理论,不能救治垂死的心肌梗病人,就不能算开辟了治疗心肌梗死的新天地,那么可以说迄今为止,西医的心肌梗治疗进展也是近乎于零。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
科学的辩证法这样认识:某些疾病到了最严重极端肯定会死人,医学永远也达不到治愈一切病人,但是这并不能否定人类治疗疑难病的成果是在大步前进。人类在医学领域不断的探索和不断地新认知,会大大扩展难症的治疗效果,从而推动医学前进,这就是开拓治疗疑难疾病的新天地!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5-2 09:06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5-2 15:38 编辑
溪流 发表于 2015-5-2 08:06
王先生的发言,对于心肌梗死治疗的看法,有合理的成分,但是存在着悖论。
(急重型心肌病人,一般在半小时 ...


溪流先生并没有完全理解我上面的发言。其中原因之一,也是对于医院治病心梗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
1、急重型,医生是没有机会参与的,等医生参与时,这时已经死了。例如,侯跃文就属于这种类型,120医生来到时,还活着。拉到医院也就不行了。不能说西医学一点进展没有,而是说对于急重型,没有办法。
    西医对于发病2小时以上的病人,或较轻病人,如果及时做介入疗法,患者很快就会恢复工作能力。如果不做的话,就算不会马上死,但恢复起来非常的慢,恢复工作能力的时间恐怕不是半个月、一个月能解决的。从这个对比上看,西医的溶栓和介入,就是一个明显的进步。怎能说没有进步呢?
2、现在医院西医治心梗,实际上用的药是中西药并用,静点的药主要是中药制剂,并不是没用中药。溪流先生说的用中药,是喝汤药。对于心梗病人来说,在病重时,进食都有困难,中药注射剂直接进入血液,要比汤剂来的快,也容易。如果能进食汤药的患者,一般都是轻症患者,重者是进不了汤药的。稍重的患者在医院中才看得到,如果到个人中医诊所,那都是较轻的病人。
3、我的观点是:一是中药汤剂用于治疗心梗,一般而言,限于西医疗法的基础之上,才有安全感;二是限于轻症心梗患者。在这样的心梗病人中,有一部分就是这么用的,也不新了。
如果说开辟治疗心梗的新天地,就应当包括急重型心梗,这部分病人恐怕一时半会,开辟不了。你要是能开辟,那就更好了,只是不知怎样才算开辟。我的理解,解决了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才算开辟。
医生的作用是帮助心梗病人恢复正常机能,减少危险。对于急重型,就是用了一些措施,也救不了命。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就发生在眼前。
我以上所议,只不过是分的稍细一点儿,轻重分明,更客观一些,哪有什么悖论?不知溪流先生还有何异议?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5-5-2 10:22
溪流 发表于 2015-5-2 08:06
王先生的发言,对于心肌梗死治疗的看法,有合理的成分,但是存在着悖论。
(急重型心肌病人,一般在半小时 ...

其实,我更在意心梗急性期过后的治疗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5-2 15:47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5-2 15:52 编辑



转载:http://www.doctorpda.cn/news/7631
发布时间:2014-12-17 有2人参与 来源:生命时报|作者: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它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并有年轻化的趋势。
      目前全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梗发生,但仅3.5万例获得了及时规范的救治,也就是说,95%的心梗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救治。调查发现,约50%的心梗患者,发病1小时内在院外猝死,主要死因是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面对心梗,如何不再让猝死的悲剧重演?这部由《生命时报》社、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联合投资拍摄的,中国首部健康科普微电影《生死竞速》,也许会给你一个答案。

      把握120分钟黄金救治时间

      对心梗患者的救治而言,把握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很关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葛均波表示,心梗的抢救需要闯过三道关,一是患者自己,二是急救运送,三是医院救治,其中患者这关尤为关键,直接决定抢救成功与否。

       胸痛超20分钟要高度怀疑心梗

      不少患者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总喜欢扛着、熬着,认为忍忍就过去了,等实在扛不住了,再赶到医院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第一,及时辨别心梗。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心绞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还有人会伴有出汗、恶心等症状。一般来说,胸痛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了。另外,有时心梗还会出现不典型症状,表现为胃疼、牙疼、嗓子疼,十分容易被忽视。出现上述症状时,患者本人及家属要格外警惕,最好马上送医,决不能硬着头皮忍耐。

马上打120而不是找家人

1/4的患者不会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而是给自己的家人打电话,等家人赶来后才打120,从而延误抢救时机。打急救电话的意义在于,医院能迅速启动有针对性的急救绿色通道,在运送病人的过程中还可进行早期诊治,抢得救命时间。

平静等待救援

如果病人有冠心病病史,怀疑心梗时,可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但如果没病史或不清楚病情,最好不要随便服药。家人最好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不要受刺激。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吸氧,实在没有氧气,就把窗户打开,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发生心梗后,最坏的一种情况是室颤,可能导致猝死。此时,最好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并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防止脑缺氧,以免大脑细胞迅速死亡。

此外,病人如被确诊心梗就应马上进行手术。为了病人的安危,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并配合医生工作,尽快签字,尽快手术。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5-2 15:53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5-2 15:56 编辑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5-2 15:47
转载:http://www.doctorpda.cn/news/7631
发布时间:2014-12-17 有2人参与 来源:生命时报|作者:
...


         目前全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梗发生,但仅3.5万例获得了及时规范的救治,也就是说,95%的心梗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救治。调查发现,约50%的心梗患者,发病1小时内在院外猝死,主要死因是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
       95%的心梗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救治。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得到有效救治的只有20分之一。所以我说,这20分之一,都是轻症,二三个小时内死不了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5-2 16:40
    看完这个视频,也就知道急性心梗是一个什么概念,也就知道中药能不能在2小时之内救治心梗了。
      
     http://v.qq.com/boke/page/b/r/0/b0413trh2r0.html
     心梗急救实录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5-2 20:11
我倒是觉得吧,中医应该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抢救上有突破、有作为、有担当。有没有这个可能呢?我认为有。支持溪流。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5-5-2 22:06
  看来是咱们两对“开辟心梗”的概念不同,所以产生了分歧意见。
我认为是这样,没有支架、搭桥手术之前,心梗的治疗很困难,死亡率很高,有了支架和搭桥后,大大提高了心梗的治疗水平,暂时缓解了心梗病人的危象,甚至使大批的人又可以参加轻工作,这就是里程碑式的进步,这就是开辟了治疗心梗的新纪元。
如果对许多心梗病人也能用中医与中药治疗,缓解甚至消除心梗威胁,这也是治疗心梗中的一大进步,说开辟治疗心梗的新纪元不为过。
要知道,人类的医学虽然在进步,但是,总会有疾病发展到极严重的极端而不可治,那种几分钟内即便救治也来不及的病人,就属于冠心病心肌梗中垂死的病人。像垂死的晚期癌症病人同样,死亡就是必然的事。属于生命的新陈代谢。如果总也不死人,那才是咄咄怪事!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
无论什么病,发展到极其都会死人,科学再发展也扭转不了这个现象,。把开辟治疗某种病的期望值订到这种高度,是违背科学和自然原理的,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
事实上在治疗某些疑难病的过程中,我们对于其病重的阶段有了比以前更多的治疗手段,使疾病得到控制而不发展到无可救药的程度,这就是医学的里程碑,就是开辟了治疗某病的新纪元,因为这会大大减轻了心肌梗死的死亡率,使更多的人不再受到因心肌梗死而死亡的现实威胁。
确实,中医治疗的病人范围不包括那种垂死的心肌梗病人,但是,更应该看到垂死的心肌梗病人只是 极少数,大多数心肌梗患者没到这种程度,及时的挽救他们,使他们的病不发展到极期,不发展到不可救治,这意义也是非同小可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5-3 08:50
中医治疗的病人范围不包括那种垂死的心肌梗病人
——————————————————————————
    这么说,就没有认识分岐了。

   
    但是,更应该看到垂死的心肌梗病人只是 极少数,大多数心肌梗患者没到这种程度。
    ————————————————————————————————
     这句话说反了。从我上面发的心梗统计数看,死亡的是绝大多数,占95%,不是极少数。这是医学统计数字。


     我认为,中医药的用途,一是急性危险期之后的慢性康复阶段,二是下过支架病人的防止再次梗塞上。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5-5-3 10:29
我与本市工人医院的作冠脉造影的工人某些人员认识,根据他的反映,每天作冠脉造影的有四五十人,下支架的占三分之左右,这就是说,心梗超过百分之70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那种不下支架马上就要死亡的每天不超过一两例。
统计在中国经常是不靠谱的,实际情况最说明问题。
当然,堵塞比较严重,无论是下支架还是吃中药,能有效的避免和延缓垂死的心肌梗塞的到来,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这说明,医学在前进。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5-5-3 11:00
我说开辟中医治疗心肌梗死的新纪元,其实也隐喻着中医此之前在这个领域确实作为不大,这样下去中医会被治疗心肌梗死领域自然淘汰出局。
看看那些国宝级大师们的医案,我现有的邓铁涛的医案根本没有心肌梗死病案,其他某些大师有的,看看那些方剂组成,实实得不敢恭维,靠这些方剂治疗心肌梗死,纯属扯淡。案例的真实性我都怀疑。
喊的最多的是气虚血瘀轮,这个气虚我就大可怀疑,我经历的病人至少三分之二的不气虚。事实上我发现越是身强体胖的人,越容易发生垂死性心肌梗死,例如穆铁柱、高秀敏、班禅、古月等等,为什么?我有个不太成熟的判断,越是身强体胖的人,心脏必然大,心肌必然肥厚,相对于心肌大的心血管不一定粗,一般性的心血管供应大而肥厚的心肌,本来就供应不足,一有梗塞,就是致命性的。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5-3 11:27
溪流 发表于 2015-5-3 10:29
我与本市工人医院的作冠脉造影的工人某些人员认识,根据他的反映,每天作冠脉造影的有四五十人,下支架的占 ...

我与本市工人医院的作冠脉造影的工人某些人员认识,根据他的反映,每天作冠脉造影的有四五十人,下支架的占三分之左右,这就是说,心梗超过百分之70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那种不下支架马上就要死亡的每天不超过一两例。
统计在中国经常是不靠谱的,实际情况最说明问题。
——————————————————----
     哈哈!溪流先生原来并不知西医心梗的概念,你说的“心梗超过百分之70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那不是心梗。那是指某一支冠状血管由于动脉硬化出现了动脉管腔的狭窄,一般而言,这种狭窄超过70%以上,就会出现冠心病的明显症状,就符合下支架的指标。动脉狭窄不是心梗。
     心梗是某一支以上的血管完全堵塞,局部心肌出现缺血坏死,所以会死人。
     原来你说的心梗,就是普通的冠心病。
     你自己对于概念不弄清,还得到一个“医学统计不靠谱”的错误结论。还说我说的是悖论。
     看来,还要补心梗概念这一课。
作者: 梁常兵    时间: 2015-5-3 11:31
溪流 发表于 2015-5-3 11:00
我说开辟中医治疗心肌梗死的新纪元,其实也隐喻着中医此之前在这个领域确实作为不大,这样下去中医会被治疗 ...

喊的最多的是气虚血瘀轮,这个气虚我就大可怀疑
————————————————————

同感。

胸阳不振、气血瘀滞倒是常见。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5-5-3 12:29
本帖最后由 溪流 于 2015-5-3 05:55 编辑

拿着 心肌梗塞证明的找我治疗的也有,我照样缓解了他的病情。这能证明中医能治疗和有效缓解心肌梗,这意义就非同小可。
对西医的某些疾病概念肯定没你熟悉  ,如同你对中医某些概念不如我熟悉一样。您也不必因此笑的人仰马翻。中医说 :喜伤心,小心您的心肌梗!
还是那句话,某些病 到了急危重期都要死人,心肌梗也一样,不可能永远治愈,这是自然规律,把治疗心肌梗的发展定格在治疗垂死的心肌梗病人   ,不能把垂死的心肌梗治愈就是治疗心肌梗 没发展,不是 悖论吗?
是顺理成章的吗?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5-4 15:01
120分钟,时间就是生命。假如患者身边有个中医会怎么样?哪位临床中医有过这样的经验能不能给讲讲啊?王锡民教授有没有啊?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5-4 21:21
溪流 发表于 2015-5-3 12:29
拿着 心肌梗塞证明的找我治疗的也有,我照样缓解了他的病情。这能证明中医能治疗和有效缓解心肌梗,这意义 ...

拿着 心肌梗塞证明的找我治疗的也有,我照样缓解了他的病情。这能证明中医能治疗和有效缓解心肌梗,这意义就非同小可。
————————————————————————————————————
      你要能起死回生,岂不更好。
      实际上,西医治心梗,都同时用中药静点,静点的中药制剂一直在用,也应算中药吧?
      这样的病人,就是我前面说过的,心梗康复期。属于中药治病范围之一。
      心梗我在二十年前患过了,是自救成功,我不怕心梗。患后第三天才入院。
      患心梗三年后,参加大学16个学院的运动会,获中老年组1500米中长跑第二名,5分45秒。打破了循环科医生叮嘱的,不要剧烈运动的禁忌。当然,运动方法我有设计上的技巧。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5-5-5 06:39
我劝您不要再做剧烈运动,不是闹着玩的,西医那个心梗小电影似乎就是一个平时没有冠心症状而突然发生的吧?剧烈的运动会增加心肌的耗氧量,会诱发冠心病,何况是心肌梗?长跑中心脏猝死的时有发生。我市一个常年坚持晨练长跑的老人,前年在晨练长跑中突然离世。西医认为冠心病不适合于剧烈运动是有生理病理学基础的,还是顺应比较好。衷心希望您身体康健!活跃于论坛。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5-6 11:20
溪流 发表于 2015-5-5 06:39
我劝您不要再做剧烈运动,不是闹着玩的,西医那个心梗小电影似乎就是一个平时没有冠心症状而突然发生的吧? ...

谢谢!清晨长跑死于心脏病的晨练者,我已见过多例。主要是他们还不太了解运动与心脏病之间的处理关系。运动医学原理也是我研究的领域之一,我是有分寸的。不能拿着生命开玩笑。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5-5-15 06:09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5-6 11:20
谢谢!清晨长跑死于心脏病的晨练者,我已见过多例。主要是他们还不太了解运动与心脏病之间的处理关系。运 ...

王教授好,请问怎么去确认轻微的心梗? 多谢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5-5-17 19:48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5-5-17 19:51 编辑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5-15 06:09
王教授好,请问怎么去确认轻微的心梗? 多谢


      心梗病人在发病时,无论病情轻重,表现都是剧烈的疼痛。以中医四诊来看,无法辨认轻重。以 西医的多项理化指标检查,结合临床表现,才能分辨。
       一般而言,危重型大多在2小时之内死亡,猝死是指在1小时内死亡。
       我说的轻度,是指几个小时内死不了的。如果能有机会活过二小时,得到医生治疗死不了的,应视为轻度心梗。因为,重度等不了二个小时就会死亡,医生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如侯跃文,医生来到了,结果不也是死了吗?最重要的是,患者在两小时之内,没有机会下支架。如果只有二小时的生命,又下不了支架,必死无疑。有的患者下完支架又死了,这种情况也有。

        从前面的数字可,从前统计的数字看,95%的心梗都会死于急性期。这个数字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以前没见过这样的统计数字。有些患者没走到医院就死了,医院是统计不到的。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5-5-18 06:38
王锡民 发表于 2015-5-17 19:48
心梗病人在发病时,无论病情轻重,表现都是剧烈的疼痛。以中医四诊来看,无法辨认轻重。以 西医 ...

多谢王教授回复,学习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