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拒绝科学主义,维护中医的理性 [打印本页]

作者: 凌志    时间: 2015-11-23 16:41
标题: 拒绝科学主义,维护中医的理性
本帖最后由 凌志 于 2015-11-23 16:52 编辑

妙之门先生在他的《中医应该从哲理走向医理》一文中唯科学马首是瞻,不遗余力的主张中医的哲理要走向医理,简直是一个活脱脱的科学主义者。

妙先生在论坛上发表了多篇关于中医科学的文章,评心而论,他的文章有理有据,按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然而遗憾的是他用纯科学的目光审视中医的博大精深,从而钻进了狭隘科学主义的牛角尖。其实妙先生也知道中医既有医理也有哲理,但他却把中医的哲理看做是中医初级阶段的产物,说什么哲理已经失去了“现实性”, 反而在目前成了中医走向进步的障碍。妙先生这种观点显然是非常错误的,他错就错在是他不大清楚中医的医理与哲理既不冲突也不对立,而是医哲交融,互相补充。妙先生为什么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呢?究其原因是他,也包括他的同道人乃至他的王教授,没有认识到科学是感性认识的产物,哲学是理性认识的产物。

我们说科学是感性认识的产物,哲学是理性认识的产物,是由科学与哲学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所谓感性认识是指人通过感觉器官直接认识客观事物,其中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感性认识的形式,属于认识的低级阶段,因此它具有片面性,只能认识事物表现出来的局部联系。理性认识则不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感性材料进行分析,以判断事物的真伪,再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推理,抽象出其中的共性,获得事物内在的本质上的整体联系,完成感性认识的飞跃。由此看来,感性认识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对事物的直接认识,表现了认识的客观性。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人的理性思维进行的推理和判断,表现了认识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各个片段的映像,理性认识是在把握事物整体中关于本质的抽象。例如中医关于“证”的认识,就是从患者整体状态出发关于疾病本质的抽象,通俗地说,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而科学是不会通过现象看本质的,它要看患者究竟得的是什么疾病,就必须通过化验、影像什么的。

我们了解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就非常容易地认识到科学属于感性认识,哲学则属于理性认识。先说科学吧,按照妙先生的说法,科学来自于对客观事实的发现,既然是发现,它就用不着人的理性思维。例如我国的四大发明,它们依据的科学原理,都是我们的祖先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发现的,而不是通过现象看本质的理性思维感悟出来的。如指南针的发明就是由于我国古人发现了磁石有指示南北的特性,而磁石有指示南北的特性是通过感觉器官发现的,绝对不是通过理性思维获得的真理性认识。又如由于居里夫人的发现,镭和钋的放射性已经成为了科学知识,显然这一科学知识不是通过逻辑推理获得的,而是居里夫人在实验室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只不过居里夫人使用了仪器,而仪器的使用起到的是放大或延长人的感觉器官的作用,与人的理性认识毫无关系。由此看来,任何科学知识都不是理性认识的产物,而是感性认识的产物,原始人钻木取火运用的科学知识是这样,现代宇宙飞船上天运用的科学知识也是这样。总之科学知识的产生来自于感觉器官的发现,而不是由人的理性思维作出的判断。

科学与理性认识无关,那么什么与理性认识有关呢?当然是哲学。就拿阴阳五行学说来说吧,中医里有阴阳消长,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转化,五行生克,五行归类等,这些都不是对具体事物特性的发现,而是对事物普遍规律的概况和抽象。概况的过程,抽象的过程不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发现的过程,而是由人的理性思维即主观意识完成的。总而言之,哲理是人类理性认识的产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它是通过理性认识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它包罗万象,适应于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当然理性认识不一定都是真理,它正确与否还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只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理性认识才可以成为真理,阴阳五行学说就是在中医的几千年的实践中屡试不爽,成为了永恒的真理。

我们有了以上认识,就可以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中医了。我们的中医既有医理,也有哲理,医理就是妙先生说的中医药科学知识,这些都属于感性认识的产物。而中医的哲理就是阴阳说、五行说、元气论等中医的基础理论,它们是理性认识的产物。因此中医的哲理是医理的升华,是中医的根本。妙先生要中医的哲理走向医理,其实质是让中医放弃自己的理性认识,丢掉中医的根本,这是万万不能的。由此看来妙先生钻进了科学主义的牛角尖,是多么的幼稚和无知。相比之下,周先强先生提出的道物协同论是多么的伟大,道物协同就是主观与客观相协同,就是中医理性认识的哲理与感性认识的医理相协同,只有如此才能全面把握中医的实质。所谓哲理与医理相协同,就是两者都不能偏废,因为中医的医理是哲理的基础,偏废了医理就偏废了中医的基础,而哲理又是医理的升华,偏废了哲理就偏废了中医的理性认识。

我们知道了医理与哲理的关系,也就明白了曹东义院长所主张的医哲交融的深刻意义。如果像妙先生说的那样中医的哲理走向了医理,那将不是中医的进步,而是中医的倒退。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5-11-24 11: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5-11-25 16:15
又一个可爱的大仙
作者: 凌志    时间: 2015-11-28 20:38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1-25 16:24
我们说科学是感性认识的产物,哲学是理性认识的产物,是由科学与哲学本身的特性决定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 ...

哲学是科学的升华,怎么就成了“哲学成了凌驾于科学之上的科学”呢?
“科研知识”是个什么玩意?它是怎么“出错”的?怎么“一错再错”的?望董老兄明示!
作者: 理论求真    时间: 2015-11-29 09:36
岳毅科 发表于 2015-11-24 11:33
如果传统中医非常优秀,就不会产生余云柚,也不会产生张锡纯。更不会产生后来的科学主义。正因为中医两千年 ...

阴阳理论是类比思维吗?四诊八纲是类比思维吗?
类比思维怎么不是理性思维?你空喊不是就不是?
作者: 凌志    时间: 2015-11-29 20:03
理论求真 发表于 2015-11-29 09:36
阴阳理论是类比思维吗?四诊八纲是类比思维吗?
类比思维怎么不是理性思维?你空喊不是就不是?

先生问的好!中医就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与西医的感性形成了鲜明对照。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1-29 20:32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12-24 05:41 编辑

具体科学与哲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哲学与科学的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哲学是以整体的世界为研究对象,而科学研究的则是自然或社会领域中的具体问题。②研究中心不同:哲学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不仅要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还要探求人与世界的关系,而科学只研究那些可以实证的知识。


2,哲学与科学的联系:哲学与科学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科学的成果反过来又作为哲学的基础丰富了哲学的内涵,科学与哲学是辩证统一的。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1-29 20:41
岳毅科 发表于 2015-11-24 03:33
如果传统中医非常优秀,就不会产生余云柚,也不会产生张锡纯。更不会产生后来的科学主义。正因为中医两千年 ...

“现代的空气都是“科学空气”(即汽车尾气)”,这样看问题真是太偏激和乖张了!像这样信口开河,逻辑混乱的人,居然还自称是修高铁的!如果修高铁的都是如此人物,中国还会有高铁吗?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5-11-30 09:45
罗鸿声 发表于 2015-11-25 16:15
又一个可爱的大仙

这个坛子里哪有什么大仙,小小的半仙罢了。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1-30 11:36
凌志 发表于 2015-11-28 20:38
哲学是科学的升华,怎么就成了“哲学成了凌驾于科学之上的科学”呢?
“科研知识”是个什么玩意?它是怎 ...

复习一下哲学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常识吧。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12-2 11:21
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5-12-2 06:56 编辑

中医是道术并重的医学,离开了道中医只停留在技术层面不行。当然,道也需要医术为基础支撑,即道术并重。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12-2 11:22
中医搞科学化死路一条!不说中医,西医搞科学化同样是死路!为什么,如果中医学得好,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经验告诉我们人是高级动物,人的一切疾病不是科学所能解决的,中医科学化必然失去其特色优势,结果没有出路,死路一条!
作者: 凌志    时间: 2015-12-3 21:05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1-29 20:32
具体科学与哲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哲学与科学的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哲学是以 ...

“ 哲学与科学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非常同意版主这个观点!哲学讲的是一般道理,科学讲的是事物的具体原理。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5-12-4 08:02
有个寓言叫瞎子摸象大家都知道,意思就是说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看到或摸到不同的东西。

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医(如同其他一切客观事物一样),就是一头大象。

因此,越是能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认识它,譬如理法方药就是代表不同的角度,还有文化的、历史的、微观的、宏观的、趣味的、临床的、生物学的、化学的、……等等,就越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去认识它。因此,在我看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研究中医,都不是问题。这种所谓“拒绝XX主义,维护XX”的提法本身就很不理性,完全就是用意识形态代替专业学术的行径。不过,也应该认识到:不是每个角度都有同等价值;有些如扯天地日月,还有更新兴侃五星、烧裤裆的,我认为就没有什么价值。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15-12-7 19:24
中医不应该拒绝科学,但是必须坚持反对科学主义。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15-12-7 19:24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15-12-8 13:11
科学主义就是一切以科学为标准,一切都要符合科学。这种方法不适宜医学,更不适合中医!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15-12-9 14:56
本帖最后由 孙曼之 于 2015-12-9 07:03 编辑

口号, 60年代已经提出了反对科学主义的口号,有人至今还不知道,还在起劲的宣扬科学这些,真是可悲!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2-10 09:47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中学课本上就讲过,难道上过中学之人,走出学校后就记不得了?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2-23 16:27
柴胡汤 发表于 2015-12-10 09:47
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中学课本上就讲过,难道上过中学之人,走出学校后就记不得了?

哲学当然不是科学,二者虽有联系,但是有着明显的区别与界限,这只是中学常识。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2-23 16:33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1-29 20:32
具体科学与哲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哲学与科学的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哲学是以 ...

赞同。看此论坛上的发言,哲学常识不容乐观,此乃不少人看问题只视现象不见本质也!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2-24 04:28
柴胡汤 发表于 2015-12-23 08:33
赞同。看此论坛上的发言,哲学常识不容乐观,此乃不少人看问题只视现象不见本质也!

谢谢柴胡汤先生的赐评。先生所言有理,由此可知振兴中医任重道远啊。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2-24 09:09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2-24 07:16
哲学不是科学,谁教的?

董先生:可查看一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学教材(《辯证唯物主义常识》)。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2-24 10:28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2-24 04:28
谢谢柴胡汤先生的赐评。先生所言有理,由此可知振兴中医任重道远啊。

现代人多受浮躁之风影响,急功近利,不能静心学习,勤于思考与实践,这便是很多中医人对阴阳、五行理论认识不清、运用不好之原因。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2-24 10:30
凌志 发表于 2015-11-29 20:03
先生问的好!中医就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它与西医的感性形成了鲜明对照。

赞同!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4 10:31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2-24 07:16
哲学不是科学,谁教的?

哲学与科学有联系也有区别是事实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2-24 10:35
本帖最后由 柴胡汤 于 2015-12-24 10:36 编辑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2-24 07:22
中医人的文化知识程度如此低下,中医理论被人诟病的关键所在,中医人必须加强自身的科学知识提高,才能发展 ...


与西医相比,可能好得多:我就从未听过一个西医说过“中医是科学”,反之:中医不科学!那么,我们想一想:中医是科学吗?科学是中医吗?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2-24 10:41
钱学森就说过中医是科学的,号称西医是科学的当今不少西医说中医不科学,它们的科学史常识在哪里呢?不是不学术无术又是什么?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2-24 10:48
我先说说哲学之概念(定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关心哲学者可看看哲学与科学有无联系、区别,哲学是不是科学?中国古代哲学(以阴阳、五行为代表),与现代哲学(西方唯物与唯心论)又有着巨大的、本质的区别。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5-12-24 10:49
钱学森说中医是科学的观点是没有错,但他自己也没有找到中医是科学的依据。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4 11:14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2-24 11:11
阴阳,五行是哲学吗?证据?内经: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道文字本意就是运动轨迹,就这一点阴阳就不是哲学 ...

老董说得对!阴阳不是哲学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2-24 11:39
本帖最后由 柴胡汤 于 2015-12-24 11:47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24 11:14
老董说得对!阴阳不是哲学


阴阳五行是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符合现代哲学之定义,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它还可提示具体方法(如疗热以寒药,疗寒以热药《神农本草经》),这是现代哲学所不具备的,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之智慧之处。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2-24 11:54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2-24 11:48
(它还可提示具体方法(如疗热以寒药,疗寒以热药《神农本草经》)这是哲学的方法吗?你就不怕人家嘲笑你 ...

老董啊:你说这是哲学方法还是科学(具体、实用)方法?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5-12-24 11:58
科学规律如果上升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方法,则成为哲学。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4 13:06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24 13:51 编辑
柴胡汤 发表于 2015-12-24 11:39
阴阳五行是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符合现代哲学之定义,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它还可提示具体方法(如疗 ...


阴阳五行是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这个说法不准确。应改成阴阳五行提供的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是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原因在于,世界观、认识论与方法论只能存在于有人类之后。而我们通常说的阴阳五行是本义的阴阳五行,其在有人类之前就存在。例如:阳化气阴成形中的阴阳在有人类之前就存在。本义的阴阳与五行是一回事,二者的区别就像我们看一座山脉时,横看成岭侧看成峰的区别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2-24 13:32
柴胡汤 发表于 2015-12-24 02:28
现代人多受浮躁之风影响,急功近利,不能静心学习,勤于思考与实践,这便是很多中医人对阴阳、五行理论认 ...

谢谢柴胡汤先生的进一步阐述。确实是这样,有些人不认真学习中医经典,不深入了解传统理论,只凭一知半解,就妄加评论,甚至自以为是地要否定这个,取消那个,搞得鸡飞狗跳,四邻不安!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2-24 16:10
“科学主义”是个什么东东,是谁啊?


大人哄小孩,毛野人来了,小孩子不知道毛野人是什么东东,反正觉得很害怕,就被唬住了。
论坛的各位,不管是否支持楼主的观点,我先请教一声:
您各位知道“科学主义”是个什么东东吗?


知道了讲讲,知道了才好拒绝呀。论坛都是有文化的成年人,不会被“毛野人”唬住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2-24 16:25
llyyjj 发表于 2015-12-24 08:10
“科学主义”是个什么东东,是谁啊?

是你、是仁海先生啊!全论坛的人都知道!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4 20:50
llyyjj 发表于 2015-12-24 16:10
“科学主义”是个什么东东,是谁啊?



科学主义就是西方科学中心主义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2-24 22:01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2-24 16:25
是你、是仁海先生啊!全论坛的人都知道!

奥,科学主义是我们两个人。


这好办啊,楼主把我们两个人拒绝了就行了,中医就理性了,就大踏步发展了。
这话您给楼主讲清楚了吗?他同意了?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4 22:01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24 22:03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5-12-24 20:50
llyyjj
等于没说,请继续。

您不知道西方科学的方法论中医的方法论相反吗?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2-24 22:04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24 22:01
您不知道西方科学的方法论与中医的方法论相反吗?

您得把这“两个论”说清楚才知道是不是相反。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2-24 22:12
既然维护中医理性,还怕的哪门子科学主义呢?——只要理性了,那么,什么主义也要向理性看齐。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4 22:14
llyyjj 发表于 2015-12-24 22:04
您得把这“两个论”说清楚才知道是不是相反。

西医与西方科学的发展是自下而上的您知道吧!而中医发展是自上而下,这个就是阴阳,是指中医理论与实践对阴阳的演绎。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这能否说明中医与西方科学方法论相反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2-24 22:34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24 22:14
西医与西方科学的发展是自下而上的您知道吧!而中医发展是自上而下,这个上就是阴阳,下是指中医理论与实 ...

不能说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是什么意思没说明白,这就不好比较。

“科学主义”这个词,好像是有特点含义的,不是说西方科学就是科学主义,好像现代,西方,也经常批判这个“科学主义”,您要想对比科学主义与中医,先得明白科学主义是什么意思。
我不明白 所以问您,看来您也不明白。您先搞明白了,再来教我,好吗?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5 10:40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25 11:23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5-12-24 22:34
不能说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是什么意思没说明白,这就不好比较。

“科学主义”这个词,好像是有特点 ...


1、科学主义是西方科学中心主义,即完全以西方科学为标准衡量一切。
2、自下而上是指西方科学的发展无论是科学理论,还是科学技术,其水平都是今天全面高于昨天,明天全面高于今天……否则,西方科学无法进步,即自下而上。而中医无论怎样发展,阴阳都像水源,中医理论与实践(包括诊断与治疗)都像发源于水源的河流。即前面说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5 11:00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25 11:24 编辑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2-24 22:12
既然维护中医理性,还怕的哪门子科学主义呢?——只要理性了,那么,什么主义也要向理性看齐。


不能都向理性看齐哦!例如:论坛某个会员是人,人是高级动物,高级动物是动物;所以,这个会员是动物。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没有不理性吧!这件事若放在您身上,您原意吗?若不愿意,就不要再把中医完全束缚在理性的框框中,好好研究零态理论吧!零态理论既可让您获得更好的理性,也可增强悟性。当然,为便于人们理解,我宣传零态理论还是要以理性为主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2-25 14:50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25 10:40
1、科学主义是西方科学中心主义,即完全以西方科学为标准衡量一切。
2、自下而上是指西方科学的发展无 ...

科学主义是西方科学中心主义,即完全以西方科学为标准衡量一切。
--------------------------------------------
这个解读还不清楚。西方科学是个什么东东?这个说不清楚就没办法继续。


科学、西方科学、什么科学……都是指一种知识体系。科学主义,应该指人群的某种倾向、标准、思潮等等。
哪种思想属于科学主义?这个词汇可能有两个来源,一是来源于某一时期或某一区域人群中的一种思潮,也就是有具体所指对象。一种是在对科学的认识上普遍存在的某一种倾向。
您说的“完全以西方科学为标准衡量一切”,这样解释“科学主义”,解释的思路对了,但具体内容还不够,因为“西方科学”不是一种具体知识体系。比如,现代天文学、化学、生理学这些具体的学科才是某种科学体系。


我再举个例子,现代科学里有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都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学科,都是为认识人体服务的,也都是为医学、医疗服务的,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利用这些知识。但是,如果认为这些知识已经认识了人体的全部,这些知识的概念都是绝对正确,不可能再改变,这思路就不对了,这就可能是“科学主义”。


我现在还没有找到“科学主义”的出处,还没有理解这个词汇的真实含义,只是自己这么思考,请您继续找相关资料,咱们把“科学主义”明白了,才能看是不是适合用来研究中医。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2-25 15:32
“科学主义”与“科学主义者”,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5 16:23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25 16:47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5-12-25 14:50
科学主义是西方科学中心主义,即完全以西方科学为标准衡量一切。
------------------------------------ ...


您说的现代科学里有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都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学科,都是为认识人体服务的,也都是为医学、医疗服务的,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利用这些知识。但是,如果认为这些知识已经认识了人体的全部,这些知识的概念都是绝对正确,不可能再改变,这思路就不对了,这就是“科学主义”是对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西方科学否定之否定”的方法论。我说的反对西方科学方法论就包括这些。而对中医来说:温病学是在伤寒论基础上的进步。但温病学对伤寒论没有任何否定。其与西方科学后面的进步来自于对前面的部分否定不是一回事。所以说,中医走过的是一条肯定之肯定的路。其与西方科学的否定之否定恰好相反。很多坚持传统的中医排斥西医和西方科学,就是这个原因。若中医方法论不借助零态理论进行表达,就无法消除中医与西医和西方科学的矛盾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2-25 17:58
柴胡汤 发表于 2015-12-25 07:32
“科学主义”与“科学主义者”,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什么是科学主义?
        刘华杰(huajie@phil.pku.edu.cn)
  最近几年在中国由于学者们的不断“关怀”,“科学主义”(scientism)一词时常被提起,更被视为贬义词而不加分析地拒斥。这种做法常与学术反科学运动有某种内在联系,当然在我看来也与对科学的无知、忌妒有关。
  什么是科学主义?实际上很难说清楚。奇怪的是,当其指称没有界定时,学者们竟也能大胆地批判之。著名科学社会学家本戴维(Joseph Ben-David, 1920-1986)写过一篇文章《科学、科学主义与反科学主义》(1983),对反科学运动的由来讲得很明白,对“反科学主义”(anti-scientism)也给了界定,但没有直接定义科学主义。
  当今学术界提到的“科学主义”一词,听起来还包含更多的内容,即除了涉及自然科学原理、方法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以外,还涉及科学与理性的关系、科学与人类幸福、科学与人类未来等广泛内容。“科学主义”是否也可以分出若干激进程度不同的等级和类型?首先这里说的科学指狭义的自然科学,包含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和数学方法。
  《韦伯斯特百科词典》对科学主义的解释为:SCIENTISM, The belief that theassumptions, methods of research, etc., of physic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 are equally appropriate and essential to all other disciplines, including the humanitie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New Revised Edition, Portland House, 1986, pp.1279) 译成汉语意思为:“科学主义指一种信念,认为物理科学与生物科学的假设、研究方法等对于包括人文与社会科学在内的所有其他学科同样适用并且必不可少。”这里说的科学主义强弱很难确定。如果把科学作为认识更复杂事物的一个基础,而不是视其为唯一的、充分的条件,则它是较弱的,易于接受。否则,需要承认可还原性、抹杀许多“突现性的质”,令人难以接受。
  为叙述方便作如下界定。强科学主义:科学万能,即科学对于人类社会个体与集体的维持与发展是充分且必要的。弱科学主义:科学至少是中性的智力活动,科学成果对于人类生存发展有积极作用;对于封建思想浓重的中国,倡导科学思想与方法、发展科学技术是必要的和紧迫的。
  强科学主义过于极端,恐怕没有人相信,但作为一种逻辑类型列出来作为参照还是必要的。弱科学主义有许多合理成份,我就持这种观点(至少不弱于这种表述,因而也受到同行的善意批评)。在强科学主义与弱科学主义之间还有一系列中间状态,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科学主义谱”。在讨论中,应稍稍定位再对其评价。
  此外还有“认知科学主义”(cognitive scientism )和“社会科学主义”(socialscientism)之分。前者强调自然科学的基础作用,某种程度上认为还原论是必要的和近似可行的,后者认为科学对于社会改良具有根本性意义。对这两种科学主义例来都有反驳,但在我看来,批评是必要的,但也不要彻底否定。
  在实际生活中,针对若干由于科技进步及其他社会政策导致的许多危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关于科学主义还会有另一种有趣的表述:If science lead us astray, morescience will set us straight. (E.V. Davis, 1914, 此处转引自Laudan, Science andHypothesis, pp.226) 这句名言译成汉语为:“如果科学曾使我们误入歧途,则更多的科学亦会使我们回归正道。”此话强弱因具体情况而定,有时很弱,有时显得极强。如果英文使用虚拟语气,还有以守为攻之意。
  最近有人为科学主义“正名”(甚至将其定为褒义词),实际上带有为其“平反”之意。在我看来,也没这个必要。倡导科学未必一定要与科学主义联系起来。科学主义毕竟有点贬义,可把它作为辩论过程中退守的一个根据,而不要故意打横,引出新的靶子。在进入新世纪之际,我们倒是早就明白:历史上多少蠢事、恶事是以科学的名义实施的。只要科学一直被滥用,只要政治和利益集团始终在操纵科学研究过程,在哲学家的眼中科学主义就不大可能成为褒义词。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5-12-25 18: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2-25 19:42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12-25 12:09 编辑

普京道破天机:中国这些人竟跪舔美国佬

  俄罗斯总统普京总能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实在是这个人一言一行都令人刮目相看,在刚刚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普京又以一句“土耳其领导人想舔美国人的某个特殊部位,但不知美国人是否需要”而轰动全球。 坦率地说,做为一个大国总统,世界级的领导人,说出这样的粗话,未免稍逊风骚,但这恰恰是普京风格与风尚的写照,粗得有味,粗得有趣,粗得令人捧腹。

  事实上这并非多么冤枉土耳其。仅仅从土耳其最近的诸般表现就可以看出,这个国家的领导人真的有点迹近无赖:当他们下令击落俄罗斯飞机的时候,理由是侵犯主权,但他们接下来就公然派兵进入,赤裸裸侵犯伊拉克的主权,弄得伊拉克连最后通牒都提了出来。只是伊拉克虚弱不堪,否则,按照国际惯例,最后通牒之后就是战争了。可以说,最后通牒与诉诸战争之间只有不到五十步的距离,把一个饱受ISIS蹂躏的伊拉克弄到如此地步,可见土耳其究竟是怎样的货色了。

  土耳其的确够蛮横的了,这个并不强大的国家之所以四面树敌八方出击,根本原因还是背后有美国撑腰,所谓狗仗人势而已。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类型的人,这种类型的组织,直至这种类型的国家,都是靠跪舔强权的屁股而获得青睐的,因为经常添得主人舒服了,以至于主子也相当离不开这样卑贱听话的奴仆,而这个无耻奴仆就可据此为资本而横行霸道,成为为害一方的恶奴。

  不要以为这样的国家只有土耳其,也不要以为这等低贱的人只是土耳其的一些人,类似这样的国家、类似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在中国周边,有好几个国家不过就是东方的土耳其;在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也有相当一些中国同类,他们与那些人跪舔美国的土耳其人一样,同样渴望跪舔美国人的某个部位。不过这样说可能不太确切,确切地说法是,他们不仅是“想”,而是一直在跪舔美国人的某个部位。具体表现就是在中国网络媒体上,就是这些人整天为美国唱赞歌,整天为美国的霸权行为鼓噪叫好,只要谁说美国一个“不”字,他们马上就像疯狗一般扑上来訚訚狂吠。这些人人数之多,相当于几个土耳其,作用之大更非土耳其可望项背,也许,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中国这些人的战略地位要远远超过土耳其。

  其实,土耳其一些人想跪舔美国人还是有情可原的,因为土耳其毕竟野心甚大但却国力不大,野心大而国力薄,那就只有借助别人的力量,来谋求达到自己的目的,所谓借梯子上楼是也。所以虽然做法为人不屑,但用意倒也无可厚非。

 令人不齿的是中国那些变种的土耳其人,真不知道他们卖力地跪舔美国究竟是为了什么,如果有他们的利益在其中,这也可以理解;如果是出乎理想信仰,这也能够让人认同,但实际上既看不出这些人有什么切身利益于其中,更看不出这些人有怎样澎湃的理想信仰为寄托,而纯粹是出乎一种趋炎附势的奴性。

更让人感到费解的是,即或是恶奴,其中相当一些也具有起码的廉耻之心,也知道这样跪舔别人是很羞耻的事情。但中国那些乐衷于跪舔的人却不这样,他们往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些中国人从来不把亲美崇美当成羞于启齿的事情,反而大加张扬,生怕别人不知道。

  有鉴于此,所以对于普京这又一番惊人妙语,一切爱国的中国人都不应该只当乐子来听,而应该对照中国的实际认真地加以思考,思考在中国究竟有多少跪舔美国的人,以及当代中国为什么会产生出这些东西。


http://junshi.xilu.com/20151222/1000010000917471.html




作者: 岳毅科    时间: 2015-12-25 20: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2-25 22:19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25 16:23
您说的现代科学里有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都是现代科学的基础学科,都是为认识人体服务的,也都是为 ...

否定之否定,好像是哲学上的内容,咱们先不要说。“中医走过的是一条肯定之肯定的路”。这话您听谁说的,有根据吗?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5 22:48
llyyjj 发表于 2015-12-25 22:19
否定之否定,好像是哲学上的内容,咱们先不要说。“中医走过的是一条肯定之肯定的路”。这话您听谁说的, ...

否定之否定肯定之肯定都是哲学术语,二者就像好与坏一样是相对的哲学术语。否定之否定肯定之肯定在傅景华教授的《捍卫中医》中都提到过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2-25 23:05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25 22:48
否定之否定与肯定之肯定都是哲学术语,二者就像好与坏一样是相对的哲学术语。否定之否定和肯定之肯定在傅 ...

肯定之肯定是哲学术语,我不知道。您要拿中医的具体内容来讲。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2-25 23:34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25 07:00
不能都向理性看齐哦!例如:论坛某个会员是人,人是高级动物,高级动物是动物;所以,这个会员是动物。 ...

不能都向理性看齐哦!例如:论坛某个会员是人,人是高级动物,高级动物是动物;所以,这个会员是动物。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没有不理性吧!这件事若放在您身上,您原意吗?
————————————————————————————————————
我本来就是动物嘛,这有什么不高兴的?相反,你说我不是动物,我才不高兴呢。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2-26 05:04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5-12-25 21:16 编辑
岳毅科 发表于 2015-12-25 12:27
中医落后是历史造成的,也是当今事实,谁都否定不了。胡扯一通俄罗斯总统普京,奥巴马总统,没有任何实际 ...

岳先生号称是修铁路的,本来就不是中医人员,却长时间混迹于中医药的论坛,只要发言就是一味地菲薄中医药,抹黑中医药!这位岳先生既不是中医,又不是中医药的爱好者,长年累月的不务正业,不知疲倦的在中医药人士中捣糨糊,其到底用心何在呢?他不遗余力地菲薄中医药,抹黑中医药是他自己的癖好,还是别有使命呢?我们不能不怀疑和警惕!!!
历史上的中国并不落后,历史上的中医药也不落后。中医药目前的不景气(与西医相比较),虽然只是暂时的,短期的,但也是诸多客观原因造成的,并不是中医药本身的原因。这种状况全世界的有识之士有目共睹,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而不断地出台新政策予以调整,我们有理由深信中医药新的振兴和繁荣会很快到来。那些一心一意盼着中医药衰落和垮台的别有用心分子一定会彻底失望的!在此借机奉劝那些仇恨中医药、费尽心机在中医药队伍中制造混乱的暴恐分子们早日收手,你们的丑恶用心我们已经识破,你们就不要再枉费心机了!

说什么“中医理论里究竟有多少问题?全国的中医师有多少处方是能够见效的?”,再一次正告你们:中医药理论是博大精深的,全国的中医师是好样的,是深受广大人民信任的。只要中国在,中医药就会在!只要中国强大,中医药就会日益壮大!
说什么“用现代科学改造中医,是历史的趋势。而这一趋势,正是“适应群众健康需求日益增长的趋势”。告诉你们,中医本来就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科学,中医的发展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有的人妄图用西化思维或者美式理念来代替和改变中国传统文化,那只能是徒劳的。广大群众需要西医,也同时需要中医药,中西医并存和共同发展这是国策,也是民意。任何假惺惺的虚伪表演,到头来也只是一场白日梦而已!

说什么“您们总是不愿说实话,治不了已病,却胡吹能治未病;把患者的医学指标治高了,还说中医和西医不是一个标准。”这纯属造谣和污蔑!我国医改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国家公共卫生医疗防御体系。而有些人却故意曲解中医的“治未病”,并大做文章说中医不能治疗已病,只能治未病。甚至说什么“把患者的医学指标治高了,还说中医和西医不是一个标准。”真是语言恶毒,面目可憎!活脱脱的一副学术界的暴恐分子嘴脸!

再说一遍:“更让人感到费解的是,即或是恶奴,其中相当一些也具有起码的廉耻之心,也知道这样跪舔别人是很羞耻的事情。但中国那些乐衷于跪舔的人却不这样,他们往往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些中国人从来不把亲美崇美当成羞于启齿的事情,反而大加张扬,生怕别人不知道。

  有鉴于此,所以对于普京这又一番惊人妙语,一切爱国的中国人都不应该只当乐子来听,而应该对照中国的实际认真地加以思考,思考在中国究竟有多少跪舔美国的人,以及当代中国为什么会产生出这些东西。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6 10:58
llyyjj 发表于 2015-12-25 23:05
肯定之肯定是哲学术语,我不知道。您要拿中医的具体内容来讲。

1、中医的发展过程中,伤寒论是在内经基础上的进步,但没有否定黄帝内经;温病学是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基础上的进步,但前者没有否定后者。所以,中医走过了一条肯定之肯定的辉煌旅程。但这个肯定之肯定是指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并非指前人的传抄错误或其他错误不能改正。这个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若用一句话来表达,就是太极思维。原因在于,本义的阴阳和五行是太极。故只有太极思维才能协调错综复杂的人体阴阳五行的关系。所以,中医指导思想、方法论、思维方式、理念是太极提供的。
2、肯定之肯定否定之否定是对比而言。二者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学术体系,即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这不是哲学术语嘛!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6 11:10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2-25 23:34
不能都向理性看齐哦!例如:论坛某个会员是人,人是高级动物,高级动物是动物;所以,这个会员是动物。得 ...

你笑死我了!您就那么原意让人说自己是动物?若人家提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问题,岂不让人难堪!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6 11:13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2-26 05:04
岳先生号称是修铁路的,本来就不是中医人员,却长时间混迹于中医药的论坛,只要发言就是一味地菲薄中医药 ...

岳先生说的用现代科学改造中医,是历史的趋势确实是错的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2-26 11:23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26 11:10
你笑死我了!您就那么原意让人说自己是动物?若人家提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问 ...

高先生,不可闹笑话,人不是动物难道是植物、微生物,或者是妖怪?


人是能制造并使用工具的动物,这是人的定义。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2-26 11:55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26 03:13
岳先生说的用现代科学改造中医,是历史的趋势确实是错的

谢谢高先生理解和支持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6 11:55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26 12:10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5-12-26 11:23
高先生,不可闹笑话,人不是动物难道是植物、微生物,或者是妖怪?

直接说某某人是动物往往是骂人。所以,咱不能闲的没事让人说咱是动物。并非闹笑话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2-26 17:51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26 07:10
你笑死我了!您就那么原意让人说自己是动物?若人家提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问 ...

你还不是动物了?晕!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6 20:54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2-26 17:51
你还不是动物了?晕!

若有人对我说高智海是动物,我不会满意。若有人说于殿生是动物,你很满意。是这样吗?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5-12-26 21:00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26 16:54
若有人对我说高智海是动物,我不会满意。若有人说于殿生是动物,你很满意。是这样吗?

还是一块孩子气。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5-12-27 07:38
      仁海先生,你不要越描越黑了!
      仁海先生是动物!仁海先生的孙子是仁海先生间接生的!这些话……??!!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2-27 08:1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2-27 07:38
仁海先生,你不要越描越黑了!
      仁海先生是动物!仁海先生的孙子是仁海先生间接生的!这些话… ...

哈哈哈!


咱们改一下:您老先生不是动物,您的孙子不是您间接生的……



您看这样是不是说对了?
我也用上一次表情符号。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7 11:35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12-26 21:00
还是一块孩子气。

本来你是人,却被理性弄成了你是动物。若将这个理性套在中医里,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例如:由阳化气阴成形男为阳、女为阴弄出男化气女成形这个逻辑是否违背理性

作者: 凌志    时间: 2015-12-27 22:03
本帖最后由 凌志 于 2015-12-27 22:06 编辑
ksjyjs 发表于 2015-12-27 09:25
五行是客观规律不能反


一年有四季,水加热到100度就沸腾等等,这些都是具体的,没有普遍性,因此才是客观规律。阴阳五行来自于人们的理性思维,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出来的产物,它具有普遍性,没有具体性,它怎么能够叫作客观规律?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7 23:29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27 23:42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5-12-26 11:23
高先生,不可闹笑话,人不是动物难道是植物、微生物,或者是妖怪?




本来你是人,却被理性弄成了你是动物。若将这个理性套在中医里,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例如:由阳化气阴成形男为阳、女为阴弄出男化气女成形这个逻辑是否违背理性?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7 23:38
凌志 发表于 2015-12-27 22:03
一年有四季,水加热到100度就沸腾等等,这些都是具体的,没有普遍性,因此才是客观规律。阴阳五行来自 ...

阴阳五行可以代表客观规律。原因在于,我们通常说的阴阳五行是指本义的阴阳五行。而本义的阴阳与五行都是太极。而太极就是客观规律。例如阳化气阴成形中的阴阳就是本义的阴阳即太极。先生认为太极不是客观规律吗?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2-28 08:57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27 23:29
本来你是人,却被理性弄成了你是动物。若将这个理性套在中医里,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例如:由阳化气阴 ...

这是您在阴阳概念理解上又一个犯糊涂的地方。咱们俩讨论问题也几年了,我发现您的错误,要一次一次具体纠正才能管点用。

阴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什么是相对?一对一才存在阴阳关系。不是一对一,不是相对,就不存在阴阳关系。明白吗?

化气与成形,是一对一,男女,是一对一,上下是一对一,左右是一对一,把这些一对对,拆开就不是阴阳关系了。
五脏和六腑相对,才是阴阳关系,五脏六腑和整个体表,是阴阳关系。五脏六腑和脚后跟,就不存在阴阳关系。五脏六腑和皮大衣,不存在阴阳关系。
男女在生孩子过程中是阴阳关系,男女谈恋爱、打架、做生意,都不存在阴阳关系。


人体存在着化气、成形两种生理过程,化气这个过程相对于成形这个过程,是阴阳关系。



作者: 柴胡汤    时间: 2015-12-28 10:03
千秋雪 发表于 2015-12-25 17:58
什么是科学主义?
        刘华杰()
  最近几年在中国由于学者们的不断“关怀”,“科学主 ...

感谢千先生提供此资料!之前我就不知“科学主义”为何物。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8 11:26
llyyjj 发表于 2015-12-28 08:57
这是您在阴阳概念理解上又一个犯糊涂的地方。咱们俩讨论问题也几年了,我发现您的错误,要一次一次具体纠 ...

您说的一对一是引申义的阴阳。以阳化气阴成形为例,实际上,阳化气中的不是孤阳,其中也有阴。否则,就没有化气的条件;阴成形也是这个道理。正如古人所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看来,您还没有真正明白,阴阳这个概念,是指本义的阴阳。只有弄清本义与引申义的区别,才能解决我提出的那个问题。否则,您连中医人都无法说服;更不用说方舟子之类的反中医人士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5-12-28 12:00
柴胡汤 发表于 2015-12-28 02:03
感谢千先生提供此资料!之前我就不知“科学主义”为何物。

谢谢先生惠顾,先生客气了。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8 14:36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5-12-28 14:37 编辑
llyyjj发表于 2015-12-28 11:26llyyjj
不知所云。


看来,您还没明白任一物质的阴阳无限可分这一点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2-28 14:38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28 14:36
看来,您还没明白任一物质的阴阳无限可分这一点

这句对了,前面乱了。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8 14:44
llyyjj 发表于 2015-12-28 14:38
这句对了,前面乱了。

既然您承认任一物质的阴阳五行可分,就说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界限清清楚楚的一对一的阴阳。原因在于,界限清清楚楚的一对一的阴阳是引申义的阴阳,不是本义的阴阳。否则,太极这个概念必须开除出中医和中华文化了。而没有了太极,中医永远不可能成为堂而皇之的科学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5-12-28 14:47
高智海 发表于 2015-12-28 14:44
既然您承认任一物质的阴阳五行可分,就说明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界限清清楚楚的一对一的阴阳。原因在于,界限 ...

任一物质的阴阳五行可分
----------------------------
这句对了,后面又扯糊涂了。
一对一,就是“这一”里面的两方面一对一。不扯其他物质,明白了吗?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5-12-28 21:41
llyyjj 发表于 2015-12-28 14:47
任一物质的阴阳五行可分
----------------------------
这句对了,后面又扯糊涂了。

看来,您还是没明白,我们通常说的阴阳是本义的阴阳,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也就是说,讲关系时的阴阳是引申义的阴阳;讲物质基础的阴阳是本义的阴阳。正如教材所说万物皆有阴阳。例如,男为阳,女为阴是引申义的阴阳;男人体内既有阴也有阳是本义的阴阳;女人体内既有阴也有阳也是本义的阴阳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16-5-2 09:11
科学没有错,但是科学主义还是应该反对的。
作者: 凌志    时间: 2016-5-4 10:02
孙曼之 发表于 2016-5-2 09:11
科学没有错,但是科学主义还是应该反对的。

请问孙先生:
1、什么是科学?
2、什么是科学主义?
3、它们两者区别在哪里?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5-4 10:34
    科学,本来是反对迷信的!而科学主义者却把科学奉为迷信!
作者: 凌志    时间: 2016-5-8 23:30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5-4 10:34
科学,本来是反对迷信的!而科学主义者却把科学奉为迷信!

请先生举例说明“科学,本来是反对迷信的!”
作者: 孙曼之    时间: 2016-12-13 15:02
科学主义和科学的区别,建议搜索一下。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6-12-13 16:56
孙曼之 发表于 2016-12-13 15:02
科学主义和科学的区别,建议搜索一下。

科学主义”是个贬义词。中医科学化进程中,很容易误入科学主义的泥潭。
但是,中医本身还算不上科学医学,仍在经验医学面层反复徘徊。
这说明,中医里确实有些独特的知识,现代科学体系到此止步。
这一部分,完全依靠现代医学科学体系难以完成,需要中医界自己来完成。
把中医的独特的知识,纳入公共认知体系。
人类千百种技术学科都是这样做的。
如果做不到,中医的特色就难以转化为优势,更无法普及。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