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yyjj 发表于 2016-1-1 08:41
中医病案都能达到这个水平就好了!
llyyjj 发表于 2016-1-1 14:49
西医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些被动的方法,病是由一些粘膜之类的组织破裂引起,又不能打开胸腔把破裂处缝起来 ...
llyyjj 发表于 2016-1-2 06:53
杏林先生是学验俱丰。顺便记一句,先生总结此案时,没有提到五行学说。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3 05:43
李先生说:“先生总结此案时,没有提到五行学说。”其实,虽然杏林先生没有明确提到五行学说,而辨证立法 ...
llyyjj 发表于 2016-1-3 02:02
不管您说的有道理没道理,这是您说的,不是楼主说的。就好比《伤寒论》的所谓“六经辨证”,不管讲的道理 ...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3 05:43
李先生说:“先生总结此案时,没有提到五行学说。”其实,虽然杏林先生没有明确提到五行学说,而辨证立法 ...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3 11:26
哈哈!...........你真是死硬派人物!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6-1-3 03:37
千总五行论治解释的精彩,唯独--- 所以肺的病变,以肺气上逆为主---,这句话值得商榷,此病,当为肺气过 ...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3 20:26
谢谢大气光明云先生的回顾和赏贴。
先生说:“唯独--- 所以肺的病变,以肺气上逆为主---,这句 ...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6-1-3 22:13
感谢千总的回复,关于肺的气机运动,我上面已经说了,您可能没有仔细看---“ 有序的升降”--,即升为宣发 ...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4 07:10
谢谢大光明先生的继续讨论。
讨论一个问题,要紧扣具体主题,而不要转移话题,另起枝节。张锡纯所论述的 ...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6-1-4 00:39
谢谢千总回复,我实在不知道杏林医生,用升陷汤是不是考虑到了大气下陷的相同的机理,既然杏林前辈提到了 ...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4 12:14
谢谢大光明云先生赏贴。我并没有认为此患者是肺气上逆,我认为是肺叶受压塌陷,使肺的吸气功能受阻而肺气 ...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6-1-4 04:52
谢谢大气光明云先生的回顾和赏贴。
先生说:“唯独--- 所以肺的病变,以肺气上逆为主---,这句 ...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2 21:43
李先生说:“先生总结此案时,没有提到五行学说。”其实,虽然杏林先生没有明确提到五行学说,而辨证立法 ...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6-1-6 21:10
千总深得阴阳五行之真谛,用以分析本案的病机变化和治法用药很到位。笔者认为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 ...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3 20:26
谢谢大气光明云先生的回顾和赏贴。
先生说:“唯独--- 所以肺的病变,以肺气上逆为主---,这句 ...
llyyjj 发表于 2016-1-7 14:10
肺气下陷与肺气上逆是正好相反的两种病机,光明先生说:“正常的肺脏的气机是“ 有序的升降”,过升则肺 ...
llyyjj 发表于 2016-1-7 13:49
平衡五脏的方法也许可以抛开五行不用五行的相生相制来表述,而用其它的方法或述语来表述,那也是可以的, ...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6-1-8 08:49
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方法有多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适于用哪样就用哪样,何必纠结于取缔什么只用什么! ...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8 03:49
谢谢李老师的回复。
李老师说:“从张仲景,到北宋的和剂局方,到金元,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是不断提高 ...
llyyjj 发表于 2016-1-8 02:38
这明显是一例气胸的患者,气胸是胸膜腔进了气体,压缩了肺叶,使肺脏吸气功能受限。病人主要表现是吸气困 ...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8 12:56
谢谢JJ先生的回复。
先生做:“千总,您说肺叶下陷是对的,,本方治的也就是肺叶下陷。可是,肺叶下陷是 ...
llyyjj 发表于 2016-1-10 08:46
怎样认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中西医各有玄机,这个可以理解。但是,对于人的实体结构以及脏腑组织的形态和 ...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10 19:44
谢谢JJ先生关顾和赏贴
对于自发性气胸,西医已有成熟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对于其病理变化,西医的观点也很 ...
llyyjj 发表于 2016-1-11 03:13
如果说是肺气下陷,气体都进不了肺脏了,又怎么下降呢?又哪儿来里的肺气下陷呢?
-------------------- ...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11 11:58
哈哈,是你自己概念不清,倒说别人“混淆了这两个概念”!不论对于中医还是西医,空气就是空气,您说不是 ...
llyyjj 发表于 2016-1-11 06:31
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
--------------------------------------------
肾主纳气和空气有什么关系?请 ...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11 15:19
看来先生真的看不懂了。呼吸不只是气体进出肺(上焦)的问题,还要进一步进出于肝肾(下焦),即下丹田。 ...
llyyjj 发表于 2016-1-12 02:10
呼吸能进入丹田,那是练气功时的一种感觉误会。气沉丹田有它的解读,不是气体进入丹田。同样,中医的肾主 ...
千秋雪 发表于 2016-1-12 12:29
谢谢先生回复,此贴的讨论就此打住吧。你对中医和西医的了解都比较局限,再多说就枉费口舌了。
llyyjj 发表于 2016-1-12 16:02
我的中西医知识确实有限,但从古代传下来的中医中医辨证证型,是在没有西医相关知识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 ...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6-1-13 09:14
李先生提问比较中肯,肺气下陷与肺气上逆确实病机不同,用药也全然不同, 无论怎么的外伤,符合这个病机 ...
llyyjj 发表于 2016-1-13 11:28
还是光明先生认识明确。中医的病机(证),是中医在古代没有西医知识的条件下认识的,在古代这种认识的基 ...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6-1-13 11:56
我没那水平,中医西结合,还是看脉证具体的表现,我脱离不了中医的思维模式。handshake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