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_ [打印本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4 07:21
标题: 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_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6-1-13 23:31 编辑

      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_相关论文(共443篇)_百度学术

李世增教授临床验案在五行学说教学中的应用 《继续医学教育》

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运用 《吉林中医药》

五行相生规律临床上的运用 《菏泽医专学报》

五脏相关学说理论研究与临床分析 《广州中医药大学》

五行学说临床应用举例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4 07:28
      一、相生规律在临床的运用
五行相生系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临床上运用这规律来治疗,多属于母虚累及其子,其次是子盗母气,再次是单纯子病,均可利用母子关系加强相生力量。所以相生的治法主要是掌握母子关系,它的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凡母虚累子,先有母的证状,子盗母气,先有子的证状;如单纯子病,须有子虚久不复元的病史。这样,三者的治法相似,处方就有主次之分。

  (一)水不生木 即肾虚不能养肝。临床表现在肾虚为阴不足,多见耳鸣,腰酸,膝软,遗精;肝虚为血不足,多见消瘦,疲乏,目眩,筋惕肉?。阴虚能生内热,血虚也能生内热,且易引起虚阳上扰,故进一步可出现颧红,潮热,手足心热,头晕,肢麻颤抖等证,脉象或见细弱,或见细数,或见细弦,舌质亦或淡或嫩红。这种肾阴亏耗不能养肝的证候,临床上常见的为肝风眩晕。张景岳曾说:“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主张用左归饮(地黄、山药、萸肉、杞子、茯苓、甘草);叶天士也明白指出:“晕眩烦劳即发,此水亏不能涵木,厥阳化风鼓动”,常用滋阴潜阳法。除内伤杂证外,温病传入下焦,耗伤真阴时亦常出现眩晕,《温病条辨》用加减复脉汤(生地、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甘草),佐以一甲煎(牡蛎),二甲煎(牡蛎、鳖甲),三甲煎(牡蛎、鳖甲、龟版)。
  处方法则:滋水涵木法,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乙癸同源法。
  常用药物:滋肾阴??生熟地、鳖甲、天冬、女贞子;养肝血??归身、白芍、制首乌、渣沙蔸、阿胶、黑芝麻;熄风潜阳??龟版、玳瑁、生牡蛎、石决明、真珠母、天麻、菊花、钩藤。

  (二)木不生火。即肝虚不能温养心脏,表现为血亏和生气不强,心血和心阳、心神衰弱,如消瘦、胆怯、心悸、惊惕、健忘、失眠、脉象细弱或结代或寸脉不静等。肝为藏血之脏,内寄相火为肝的生发之气,心主生血而司君火,火明则神志清朗,这是木火相生的主要关系。故木不生火的心虚证,多见意志萧索,神情谵荡不收,补肝以养心,又当偏于温养。养心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白芍、肉桂、五味子、茯苓、远志、陈皮)用血药以补其体,气药以助其用,其中肉桂能温肝,亦能壮心阳,实为主药。用木生火来治疗心虚,侧重在肝阳虚弱,如果心阳虚弱而不属于木不生火的,应从本脏治疗,如复脉汤(人参、桂枝、阿胶、生地、麦冬、甘草、麻仁、姜、枣)便是。
  处方法则:补肝养心法,温养心肝法。
  常用药物:养肝血??见前,养心血??生地、麦冬、阿胶、枣仁、龙眼;温心阳??人参,肉桂、紫石英、五味子。

  (三)火不生土。即心火或命门衰微,不能温脾:五行分配必火属心,但在临床上运用这规律,多指命门之火,也就是肾阳。脾为阴土,恶湿,以阳为用,阳虚则运化无权。所以火不生土的证状,在命火虚为畏寒,四肢不温;在脾阳虚为食入艰化,胀满,腹泻,或水湿积聚,小便不利,形成浮肿。因为肾阳和脾阳有密切关系,脾阳依靠肾阳来温养,所以脾肾阳虚证候以补肾阳为主,但既然同病,也不能忽视健脾。例如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白芍、生姜)治水气,就用了白术、茯苓、生姜的健中温中;四神丸(破故纸、吴萸、肉果、五味子、生姜、大枣)治五更泄泻,也用了肉果、生姜、大枣温中补土。更明显的如《伤寒论》里理中汤(人参、白术,炮姜、甘草)治太阴病,加入附子为附子理中汤,便治少阴病,可见在温脾的基础上进一步温肾,是助火生土的正常治法。
  这里必须说明一个问题,即心火与脾阳的关系。我认为这类实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张仲景治痰饮病用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治水气上凌心悸用桂苓草枣汤(桂枝、茯苓、甘草、大枣)等,用桂枝的目的即在温心阳以助脾阳的健运。故温命火用附子,温心阳用桂枝。《本草疏证》论桂枝有六种用法: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这些作用都与心脏有关,尤其是用于补中法,含有火生土的意义。假如忽视了这方面,只将火不生土认作脾肾关系,从整个五行生克规律来讲,就很难说通了。
  处方法则:益火补土法,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通阳健中法。
  常用药物:温肾阳??熟附片、肉桂、巴戟天、葫芦巴、仙茅、益智仁、补骨脂、鹿茸;温心阳??见前,温脾阳??白术、干姜、砂仁、肉果。

  (四)土不生金 即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脾和胃的功能不同,但作用是统一的,故在土虚证上往往并提。脾胃虚弱为食果,消化不良,大便溏泄,肺虚则为气短,干咳,或吐粘痰,或痰内带血。这些证候常见于肺痨后期,此时补肺气则易生胀满,养肺阴又虑增加腹泻,只有侧重脾胃用甘平补中一法,使后天生气充沛,则肺脏可得到滋养。用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苡仁、甘草、陈皮、莲肉、砂仁、桔梗),方内山药、扁豆、苡仁等不仅补脾,也能补肺,同入肺脾两经。至于一般所说的肺脾两虚证,多指气分不足,且多由中气虚弱引起。表现为行动少气乏力,语音低微,表虚多汗等,与土不生金有区别,当用李东垣调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白芍、五昧子、陈皮、升麻、柴胡),即补中益气汤加入白芍、五味子补肺敛气。
    处方法则:培土生金法,补养肺脾法。
  常用药物:补脾胃中气??党参、白术、山药、扁豆、炙甘草、红枣;补肺气??人参、黄芪、五味子、冬虫夏草,养肺阴??北沙参、麦冬、百合、石斛、玉竹、梨膏。

  (五)金不生水 即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临床表现多为肺肾阴虚,兼有内热,如气短,干咳,口渴,小便短赤,腰膝酸软等。治宜百合固金汤(百合、生熟地、麦冬、玄参、当归、白芍、贝母、桔梗、甘草)补肺滋肾。也有肾阴亏耗,虚火上炎,因肺热津燥,亦现金不生水现象。这是其本在下,其标在上,当以滋肾为主,方如八仙长寿丸(生地、山萸、丹皮、山药、茯苓、泽泻、麦冬、五昧子),即六昧地黄丸加麦冬、五昧子补肺。正因为肺肾相互影响,治疗又相互照顾,所以又称金水相生。《时病论》里治肺肾两亏,用人参、麦冬、五味子补肺敛肺,知母,玄参清肺又能滋肾,并以甘草协和诸药,谓有“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妙”,便是例子。
  临床上常用开肺必利小便,乃指肺与膀胱的生理关系。肺为水之上源,膀胱为水之下流,肺气宣畅则三焦通调,水道自利,不同于相生意义,不能引用金生水来解释。
  处方法则: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金水相生法。
  常用药物:养肺明??见前;滋肾阴??见前。

二、相克规律在临床的运用
相克与相生同样是一种生理现象。病证上所说的相克,包括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和反克现象,故有虚实复杂的证状出现。总的说来,分强弱两面,即克者属强,表现为机能亢进;被克者属弱,表现为机能衰退。因而治疗上同时采取抑强扶弱的手段,并侧重在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另一方面强盛而尚未发生相克现象,必要时也可利用这规律,预先加强被克者的力量,以防止病情的发展。
  从疾病的发展变化来看相克,并不是前后都一致的。例如鼓胀病,他在整个病程中所出现的证候,便包括了木横克土、木不克土和土反侮木等现象,治疗上虽然不离肝脾肠胃,治法上就有很大出入。说明临床上运用相克时,不能固执一端,一成不变。

  (一)木横克土,本不疏土,土反悔木 木横克土即肝旺脾弱。
肝旺多指肝气太强,表现为头胀,胁痛,胸闷太息,少腹胀。脾弱包括胃气阻滞,如食呆,脘痞胀痛,频作暖气和矢气等。由于肝旺多指肝气横逆,治疗上常用疏肝理气为主,结合健脾和胃,方如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芎、枳壳、香附、陈皮,甘草、生姜)、调气汤(香附、青陈皮、乌药、木香、藿香、砂仁、甘草)和沉香降气汤(沉香、香附、延胡、金铃子、砂仁、甘草)。木克土的证候以肝气犯胃为多,并因胃而影响及肠,胃痛中的气痛,常因恼怒后肝气所引起,刘草窗的痛泻要方(白芍、陈皮,白术、防风),目的亦为泻肝和胃而疏肠中气滞。因此,本证在临床最为多见,一般称为肝胃不和。
  木不疏土,由肝气郁结所致。肝气失其条达,影响脾胃功能迟钝,出现精神抑郁,胸胁满闷,食步艰化,腹胀,大便或秘或溏等证状。治宜舒肝健脾,用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甘草、煨姜),亦可加入枳壳、陈皮和胃。治疗肝气和肝郁,虽然同以理气为主,药物如柴胡等亦通用,但由于发病和病机不同,方剂的组成并不一样。
  反克现象在肝和脾胃亦为多见常见,因有木之与土,此胜彼负之说,但一般土反侮水多由木郁不能疏土引起,亦即木不疏土的后果,且因后天生化力弱,肝血不充,产生肝火内郁,成为虚性亢奋现象,宜用化肝煎(白芍、青陈皮,丹皮、山栀、贝母、泽泻)。若由脾胃形成,则以湿热积滞为多,与肠亦有密切关系,当用导气汤(黄连、黄芩、当归、白芍、枳壳、槟榔、木香、大黄)加减。
  处方法则: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理气畅中法。
  常用药物:疏肝气??青皮、制香附、金铃子、香橼、柴胡、广郁金、玫瑰花、苏罗子、荔子核;调脾胃中气??枳壳、陈皮、砂仁、蔻仁、佛手;化脾胃湿热积滞??黄连、半夏、木香、枳实、大腹子皮。

  (二)土旺克水,土不克水,水反克土
土旺克水,即胃实耗伤肾阴,常见于胃有实热,即《伤寒论》)少阴病用急下存阴的证候。但临床上惯称邪热伤阴,很少引用生克学说。
  与此相反,土不克水是脾虚而水湿泛溢,成为水肿胀满。张景岳说:“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治宜温运脾阳,用实脾饮(白术、茯苓、干姜、生姜、红枣、甘草、豆蔻、大腹皮、厚朴、木香、附子、木瓜)为主。
  水反克土为肾病影响脾脏功能,常见于水肿证,《内经》所谓“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用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温肾为主,结合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肉桂、白术、泽泻、猪苓、茯苓)以治标。
  处方法则:急下存阴法,敦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
  常用药物;泻胃热??大黄、玄明粉、枳实;温脾阳??见前;温肾阳??见前;利水湿??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冬瓜皮、川椒目、猪苓,大腹皮、葫芦瓢、生姜皮、通草。

  (三)水旺克火,水不克火,火反克水
水旺克火即肾阴郁遏心阳,表现为水气上逆,先有脐下悸,再见胸闷心悸,奔豚证即属这一类,宜桂枝加桂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如果水气内停,命火衰微不能气化,不见心气虚弱证状的,当用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温肾利水。
  水不克火是肾阴不足,心火偏旺,证见遗精腰痛,心烦失眠,宜滋肾清心,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加生地。这里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水属北方,火属南方,所以黄连阿胶汤也称补北泻南法。但本方主要是着重在心脏本身的血虚火旺,如有肾虚证状,宜加入滋肾药。二是肾为水火之脏,肾阴虚亦能使相火偏旺,出现梦遗、耳鸣、喉痛、咽干等证,也称水不制火,宜用滋阴降火的知柏八昧丸(生地、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黄柏、知母)。这种属于一赃本身水火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的水不克火混为一谈。
  火反克水:与水不克火往往互为因果,治法无多大出入。临床上又对一般热盛伤阴,惯常称做水不制火,意义有别。
  处方法则:通阳制水法,扶阳逐阴法,滋阴降火法,补北泻南法,养阴清热法。
  常用药物:温心阳??见前;温肾阳??见前;清心火??黄连、竹叶、焦山栀、莲子芯、灯心;清命火??黄柏、知母。

  (四)火旺克金,火不克金,金反克火
火旺克金即心火消烁肺脏气阴。心肺同居上焦,心火上炎,易使肺热伤津,如火嗽证咳痰稠粘,咽喉不利,用黄芩知母汤(黄芩、知母、山栀、杏仁、贝母、桑皮,花粉、桔梗,甘草)。习惯上对于一般邪热伤肺,亦称火克金,应加区别。
  火不克金是心阳不能温肺,属于肺寒证候。《内经》上说:“心移寒于肺,肺消,饮一溲二”,《金匮要略》上说:“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均是心火衰微,形成肺气消索。心肺本为二阳脏,欲温肺金,当扶心阳,但宜温养,温润,不可偏于辛热,用温肺汤(人参、肉桂、干姜、甘草、钟乳石、半夏、橘红、木香)加减。
  金反克火当为肺寒而影响心阳不宣,固临床上少见,从略。
  处方法则:泻火清金法,清热润肺法,养心温肺法。
  常用药物:清心火??见前;清肺热??桑皮、马兜铃、川贝母、黄芩;温肺寒??款冬花、白石英、远志、百部。
  (五)金旺克木,金不克术,木反克金金旺克木即肺肃太过,肝气受制。临床上对于肝气证候常用肃肺佐治,所谓佐金平木,但单纯由肺形成的肝病并不多见,从略。
  金不克木当为肺虚而引起肝旺,临床上亦比较少见。肺痨后期虽有出现,多与肾虚不能养肝有关。
  木反悔金指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亦称木火刑金。表现为胁痛,口苦,咳嗽,痰内带血,急躁烦闷,脉象弦数等。此时肺脏亦热,当用化肝煎(白芍、丹皮、山栀、青陈皮、贝母、泽泻)加青黛、金沸草、瓜蒌、枇杷叶,亦可暂用龙胆草、芦荟以泻火。
  处方法则:佐金平木法,泻肝清肺法。
  常用药物:降肺气??金沸草、苏子、枇杷叶;清肝火??黄芩、青黛、丹皮、夏枯草、龙胆草、芦荟。小结如上所述,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学说有其一定的范围和法则,主要是以内脏为基础,从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来观察疾病曲性质和传变,从而依据五行生克规律进行治疗。尤其是有些疾病需要用的就用,不需要用的就不用,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从五行生克这规律来治疗。正因为中医在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是根据人体内脏的变化活动和相互的关系,并结合长期医疗中所积累的经验知识,因而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有人指摘中医用五行生克治病是玄学,这是毫无所知的谰言;还有人认为阴阳可存,五行当废,也是了解不够的看法。当然,少数人离开了实际,空谈五行生克,会使临床上失掉真实价值,必须加以纠正。
  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不是机械的,也不是简单的。比如水不涵木的证候,用滋肾养肝法,但有时因肝虚而累及其子或影响其所克者,又须照顾心或脾胃。再如水肿的形成,或由土不克水,或由火不生土,但已经水湿停留特别是出现泛滥现象的时候,必须利小便或以疏浚为急,不得墨守温肾健脾的常法。同时,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单纯和复杂,它的变化又与患者的体质及医护等有密切关系,因此,一般疾病的变化有次序,而在某种情况下,往往不依据这样或那样的次序传变。所以在临床上既要正确地掌握五行生克的规律,又要根据具体病情来辨证施治。
【本文选自网络。由“中医五运六气”微信公众号选编,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4 07:32
        还要不要?!!!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4 07:39
      
李世增名医工作站建设与中药学教学结合的探索与启示

刘仁慧,许利平,王秀娟,... - 《卫生职业教育》 - 2015 - 被引量: 0


五行学说在中医教学中的曲解与修正

张竞之 -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0 - 被引量: 1


情志活动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古典哲学“五行”理论

徐静 -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 - 被引量: 0


气化学说在教学中的应用

王苏莉 - 《Medicine Industry Information》 - 2005 - 被引量: 0


谈五行学说在方剂组方中的应用

吕光耀,周铭心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7 - 被引量: 1


温病学的讨论式教学和课间见习

李世增,车念聪 -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 1990 - 被引量: 1


中医护理五行学说教学策略

曹月 - 《速读旬刊》 - 2015 - 被引量: 0


中医护理专业阴阳学说及五行学说说课的教学设计

林风 -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 2014 - 被引量: 0


“高效教学”的探索

李世增 -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2013 - 被引量: 0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4 10:5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4 03:28
一、相生规律在临床的运用
五行相生系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临床上运用这规律来治疗,多属于母虚累 ...

一、相生规律在临床的运用
  五行相生系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临床上运用这规律来治疗,多属于母虚累及萁子,其次是子盗母气,再次是单纯子病,均可利用母子关系加强相生力量。所以相生的治法主要是掌握母子关系,它原则是“虚则补其母”。凡母虚累子,先有母的证状;子盗母气,先有子的证状;如单纯子病,须有子虚久不复元的病史。这样,三者的治法相似,处方就有主次之分。 ————————————————————————————————

       这些都是胡言乱语!自然界中无论动物、植物、还是矿物,子盗母气的情况,你见过吗?除非是异类!异类行为就不能算做普遍规律。



(一)水不生木 即肾虚不能养肝。临床表现在肾虚为阴不足,多见耳鸣,腰酸,膝软,遗精;肝虚为血不足,多见消瘦,疲乏,目眩,筋惕肉目闰。阴虚能生内热,血虚也能生内热,且易引起虚阳上扰,故进一步可出现颧红,潮热,手足心热,头晕,肢麻颤抖等证。脉象或见细弱,或见细数,或见细弦,舌质亦或淡或嫩红。这种肾阴亏耗不能养肝的证候,临床上常见的为肝风眩晕。张景岳曾说:“眩晕一证,虚者十居其八九”,主张用左归饮(地黄、山药、萸肉、杞子、茯苓、甘草);叶天士也明白指出:“晕眩烦劳即发,此水亏不能涵木,厥阳化风鼓动”,常用滋阴潜阳法。除内伤杂证外,温病传入下焦,耗伤真阴时亦常出现眩晕,《温病条辨》用加减复脉汤(生地、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甘草),佐以一甲煎(牡蛎),二甲煎(牡蛎、鳖甲),三甲煎(牡蛎、鳖甲、龟板)。
 处方法则:滋水涵木法,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乙癸源法。
  常用药物:滋肾阴--生熟地、鳖甲、天冬、女贞子;养肝血--归身、白芍、制首乌、潼沙苑、阿胶、黑芝麻;熄风潜阳--龟版、玳瑁、生牡蛎、石决明、真珠母、天麻、菊花、钩藤。
——————————————————————————————
        全身阴虚而已!全身阴虚,无脏不阴虚,无脏不受累,非独肝肾受累。

        




(二)木不生火 即肝虚不能温养心脏,表现为血亏和生气不强,心血和心阳、心神衰弱,如消瘦、胆怯、心悸、惊惕、健忘、失眠、脉象细弱或结代或寸脉不静等。肝为藏血之脏,内寄相火为肝的生发之气,心主生生血而司君火,火明则神志清朗,这是木火相生的主要关系。故木不生火的心虚证,多见意志萧索,神情澹荡不收,补肝以养心,又当偏于温养。养心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白芍、肉桂、五味子、茯苓、远志、陈皮)用血药以补其体,气药以助其用,其中肉桂能温肝,亦能壮心阳,实为主药。用木生火来治疗心虚,侧重在肝阳虚弱,如果心阳虚弱而不属于木生火的,应从本脏治疗,如复脉汤(人参、桂枝、阿胶、生地、麦冬、甘草、麻仁、姜、枣)便是。
  处方法则:补肝养法,温养心肝法。
  常用药物:养肝血--见前;养心血--生地、麦冬、阿胶、枣仁、龙眼;温心阳--人参、肉桂、紫石英、五味子。
————————————————————————————
         心动力不足与肝郁同时并存,互相影响而已!





(三)火不生土 即心火或命门衰微,不能温脾。五行分配以火属心,但在临床上运用这规律,多指命门之火,也就是肾阳。脾为阴土,恶湿,以阳为用,阳虚则运化无权。所以火不生土的证状,在命门火虚为为畏寒,四肢不温;在脾阳虚为食入艰化,胀满,腹泻,或水湿积聚,小便不利,形成浮肿。因为肾阳和脾阳有密切关系,脾阳依靠肾阳来温养,所以脾肾阳虚证候以补肾阳为主,但既然同病,也不能忽视健脾。例如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白芍、生姜)治水气,就用了白术、茯苓、生姜的健中温中;四神丸(破故纸、吴萸、肉果、五味子、生姜、大枣)治五更泄泻,也用了肉果、生姜、大枣温中补土。更明显的如《伤寒论》里理中汤(人参、白术、炮姜、甘草)治太阴病,加入附子为附子理中汤,便治少阴病,可见在温脾的基础上进一步温肾,是助火生土的正常治法。
  这里必须说明的一个问题,即心火与脾阳的关系。我认为这类实例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张仲景治痰饮病用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治水气上凌心悸用桂苓草枣汤(桂枝、茯苓、甘草、大枣)等,用桂枝的目的即在温心阳以助脾阳的健运。故温命火用附子,温心阳用桂枝。《本草疏证》论桂枝有六种用法: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这些作用都与心脏有关,尤其是用于补中法,含有火生土的意义。假如忽视了这方面,只将火不生土认作脾肾关系,从整个五行生克规律来,就很难说通了。
  处方法则:益火补土法,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通阳健中法。
  常用药物:温肾阳--熟附片、肉桂、巴戟天、葫芦巴、仙茅、益智仁、补骨脂、鹿茸;温心阳--见前;温脾阳--白术、干姜、砂仁、肉果。
——————————————————————————
         一言以蔽之,心阳虚与胃肠功能减退而已。

         




(四)土不生金 即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脾和胃的功能不同,但作用是统一的,故在土虚证上往往并提。脾胃虚弱为食呆,消化不良,大便溏泄;肺虚则为气短,干咳,或吐粘痰,或痰内带血。这些证候常见于肺痨后期,此时补肺气则易生胀满,养肺阴又虑增加腹泻,只有侧重脾胃用甘平补中一法使后天生气充沛,则肺脏可得到滋养。用参苓白术散(人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苡仁、甘草、陈皮、莲肉、砂仁、桔梗),方内山药、扁豆、苡仁等不仅补脾,也能补肺,同入肺脾两经。至于一般所说肺脾两虚证,多指气分不足,且多由中气虚弱引起。表现为行动少气乏力,语音低微,表虚多汗等,与土不生金有区别,当用李东垣调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白芍、五味子、陈皮、升麻、柴胡)即补中益气汤加入白芍、五味子补肺敛气。
  处方法则;培土生金法,补养肺脾法
  常用药物:补脾胃中气--党参、白信、山药、扁豆、炙甘草、红枣;补肺气--人参、黄芪、五味子、冬虫夏草;养肺阴--北沙参、麦冬、百合、石斛、玉竹、梨膏。
————————————————————————————
         胃肠功能差,营养不良,肺脏不得养而已!



  (五)金不生水 即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临床表现多为肺肾阴虚,兼有内热,如气短,干咳,口渴,小便短赤,腰膝酸软等。治宜百合固金汤(百合、生熟地、麦冬、玄参、当归、白芍、贝母、桔梗、甘草)补肺滋肾。也有肾阴亏耗,虚火上炎,因肺热津燥,亦现金不生水现象。这其本在下,其标在上,当以滋肾为主,方如八仙长寿丸(生地、山萸、丹皮、山药、茯苓、泽泻、麦冬、五味子),即六味地黄丸加麦冬、五味子补肺敛肺,知母玄参清肺又能滋肾,并以甘草协和诸药,谓有“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妙”,便是例子。
  临床上常用开肺以利小便,乃指肺与膀胱的生理关系。肺为之上源,膀胱为水之下流,肺气宣畅则三焦通调,水道自利,不同于相生意义,不能引用金生水来解释。
  处方法则: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金水相生法。
  常用药物:养肺阴--见前;滋肾阴--见前。
——————————————————————————————
        阴虚火旺,肺不得养。OK!


二、相克规律在临床的运用
——————————————————
     有空时再批驳。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4 10:5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4 03:32
还要不要?!!!

再多,也驳倒。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4 11:59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6-1-14 12:01 编辑

         占个有利地形,或为了诱敌深入,或毁其辎重、断其粮草,或出奇兵围魏救赵、、、、、、,以最大可能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二、相克规律在临床的运用
相克与相生同样是一种生理现象。病证上所说的相克,包括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和反克现象,故有虚实复杂的证状出现。总的说来,分强弱两面,即克者属强,表现为机能亢进;被克者属弱,表现为机能衰退。因而治疗上同时采取抑强扶弱的手段,并侧重在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另一方面强盛而尚未发生相克现象,必要时也可利用这规律,预先加强被克者的力量,以防止病情的发展。
  从疾病的发展变化来看相克,并不是前后都一致的。例如鼓胀病,他在整个病程中所出现的证候,便包括了木横克土、木不克土和土反侮木等现象,治疗上虽然不离肝脾肠胃,治法上就有很大出入。说明临床上运用相克时,不能固执一端,一成不变。
——————————————————————
        除了抄书、粘帖网上文章,就没有自己的丁点儿见解。




  (一)木横克土,本不疏土,土反悔木 木横克土即肝旺脾弱。
肝旺多指肝气太强,表现为头胀,胁痛,胸闷太息,少腹胀。脾弱包括胃气阻滞,如食呆,脘痞胀痛,频作暖气和矢气等。由于肝旺多指肝气横逆,治疗上常用疏肝理气为主,结合健脾和胃,方如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芎、枳壳、香附、陈皮,甘草、生姜)、调气汤(香附、青陈皮、乌药、木香、藿香、砂仁、甘草)和沉香降气汤(沉香、香附、延胡、金铃子、砂仁、甘草)。木克土的证候以肝气犯胃为多,并因胃而影响及肠,胃痛中的气痛,常因恼怒后肝气所引起,刘草窗的痛泻要方(白芍、陈皮,白术、防风),目的亦为泻肝和胃而疏肠中气滞。因此,本证在临床最为多见,一般称为肝胃不和。
  木不疏土,由肝气郁结所致。肝气失其条达,影响脾胃功能迟钝,出现精神抑郁,胸胁满闷,食步艰化,腹胀,大便或秘或溏等证状。治宜舒肝健脾,用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甘草、煨姜),亦可加入枳壳、陈皮和胃。治疗肝气和肝郁,虽然同以理气为主,药物如柴胡等亦通用,但由于发病和病机不同,方剂的组成并不一样。
  反克现象在肝和脾胃亦为多见常见,因有木之与土,此胜彼负之说,但一般土反侮水多由木郁不能疏土引起,亦即木不疏土的后果,且因后天生化力弱,肝血不充,产生肝火内郁,成为虚性亢奋现象,宜用化肝煎(白芍、青陈皮,丹皮、山栀、贝母、泽泻)。若由脾胃形成,则以湿热积滞为多,与肠亦有密切关系,当用导气汤(黄连、黄芩、当归、白芍、枳壳、槟榔、木香、大黄)加减。
  处方法则: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理气畅中法。
  常用药物:疏肝气??青皮、制香附、金铃子、香橼、柴胡、广郁金、玫瑰花、苏罗子、荔子核;调脾胃中气??枳壳、陈皮、砂仁、蔻仁、佛手;化脾胃湿热积滞??黄连、半夏、木香、枳实、大腹子皮。
————————————————————————————————
        要言不繁——大多数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胃肠病而已;少数为肝病后对胃肠功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与什么木了、土了有关吗?没有嘛!




  (二)土旺克水,土不克水,水反克土
土旺克水,即胃实耗伤肾阴,常见于胃有实热,即《伤寒论》)少阴病用急下存阴的证候。但临床上惯称邪热伤阴,很少引用生克学说。
  与此相反,土不克水是脾虚而水湿泛溢,成为水肿胀满。张景岳说:“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治宜温运脾阳,用实脾饮(白术、茯苓、干姜、生姜、红枣、甘草、豆蔻、大腹皮、厚朴、木香、附子、木瓜)为主。
  水反克土为肾病影响脾脏功能,常见于水肿证,《内经》所谓“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用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温肾为主,结合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肉桂、白术、泽泻、猪苓、茯苓)以治标。
  处方法则:急下存阴法,敦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
  常用药物;泻胃热??大黄、玄明粉、枳实;温脾阳??见前;温肾阳??见前;利水湿??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冬瓜皮、川椒目、猪苓,大腹皮、葫芦瓢、生姜皮、通草。
——————————————————————————
       从来没有见过脾胃强盛了,还能招致肾病的,纯粹是梦话。或肠中吸收水分能力减弱,水渍于肠中,致腹泻者,便利水以厚肠,可也。如此,与什么土了、水了的何干?


  (三)水旺克火,水不克火,火反克水
水旺克火即肾阴郁遏心阳,表现为水气上逆,先有脐下悸,再见胸闷心悸,奔豚证即属这一类,宜桂枝加桂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如果水气内停,命火衰微不能气化,不见心气虚弱证状的,当用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温肾利水。
  水不克火是肾阴不足,心火偏旺,证见遗精腰痛,心烦失眠,宜滋肾清心,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加生地。这里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水属北方,火属南方,所以黄连阿胶汤也称补北泻南法。但本方主要是着重在心脏本身的血虚火旺,如有肾虚证状,宜加入滋肾药。二是肾为水火之脏,肾阴虚亦能使相火偏旺,出现梦遗、耳鸣、喉痛、咽干等证,也称水不制火,宜用滋阴降火的知柏八昧丸(生地、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黄柏、知母)。这种属于一赃本身水火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的水不克火混为一谈。
  火反克水:与水不克火往往互为因果,治法无多大出入。临床上又对一般热盛伤阴,惯常称做水不制火,意义有别。
  处方法则:通阳制水法,扶阳逐阴法,滋阴降火法,补北泻南法,养阴清热法。
  常用药物:温心阳??见前;温肾阳??见前;清心火??黄连、竹叶、焦山栀、莲子芯、灯心;清命火??黄柏、知母。
————————————————————————————————————
        此乃寒大胜火而已。没有见过肾旺还能让心不旺的。再说了,水与火、寒与热,阴阳学说而已。



  (四)火旺克金,火不克金,金反克火
火旺克金即心火消烁肺脏气阴。心肺同居上焦,心火上炎,易使肺热伤津,如火嗽证咳痰稠粘,咽喉不利,用黄芩知母汤(黄芩、知母、山栀、杏仁、贝母、桑皮,花粉、桔梗,甘草)。习惯上对于一般邪热伤肺,亦称火克金,应加区别。
  火不克金是心阳不能温肺,属于肺寒证候。《内经》上说:“心移寒于肺,肺消,饮一溲二”,《金匮要略》上说:“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均是心火衰微,形成肺气消索。心肺本为二阳脏,欲温肺金,当扶心阳,但宜温养,温润,不可偏于辛热,用温肺汤(人参、肉桂、干姜、甘草、钟乳石、半夏、橘红、木香)加减。
  金反克火当为肺寒而影响心阳不宣,固临床上少见,从略。
  处方法则:泻火清金法,清热润肺法,养心温肺法。
  常用药物:清心火??见前;清肺热??桑皮、马兜铃、川贝母、黄芩;温肺寒??款冬花、白石英、远志、百部。
——————————————————————————————
       还有金能克火的怪论。人身无论阴、阳,一虚全虚,一旺全旺,量的大小不同而已。谁见过一脏阳气虚,他脏还能阳气盛的?人类中未之闻也!


  (五)金旺克木,金不克术,木反克金金旺克木即肺肃太过,肝气受制。临床上对于肝气证候常用肃肺佐治,所谓佐金平木,但单纯由肺形成的肝病并不多见,从略。
  金不克木当为肺虚而引起肝旺,临床上亦比较少见。肺痨后期虽有出现,多与肾虚不能养肝有关。
  木反悔金指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亦称木火刑金。表现为胁痛,口苦,咳嗽,痰内带血,急躁烦闷,脉象弦数等。此时肺脏亦热,当用化肝煎(白芍、丹皮、山栀、青陈皮、贝母、泽泻)加青黛、金沸草、瓜蒌、枇杷叶,亦可暂用龙胆草、芦荟以泻火。
  处方法则:佐金平木法,泻肝清肺法。
  常用药物:降肺气??金沸草、苏子、枇杷叶;清肝火??黄芩、青黛、丹皮、夏枯草、龙胆草、芦荟。小结如上所述,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学说有其一定的范围和法则,主要是以内脏为基础,从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来观察疾病曲性质和传变,从而依据五行生克规律进行治疗。尤其是有些疾病需要用的就用,不需要用的就不用,不是所有疾病都可从五行生克这规律来治疗。正因为中医在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是根据人体内脏的变化活动和相互的关系,并结合长期医疗中所积累的经验知识,因而有效地指导了临床实践。有人指摘中医用五行生克治病是玄学,这是毫无所知的谰言;还有人认为阴阳可存,五行当废,也是了解不够的看法。当然,少数人离开了实际,空谈五行生克,会使临床上失掉真实价值,必须加以纠正。
  临床上运用五行生克,不是机械的,也不是简单的。比如水不涵木的证候,用滋肾养肝法,但有时因肝虚而累及其子或影响其所克者,又须照顾心或脾胃。再如水肿的形成,或由土不克水,或由火不生土,但已经水湿停留特别是出现泛滥现象的时候,必须利小便或以疏浚为急,不得墨守温肾健脾的常法。同时,疾病发生的原因有单纯和复杂,它的变化又与患者的体质及医护等有密切关系,因此,一般疾病的变化有次序,而在某种情况下,往往不依据这样或那样的次序传变。所以在临床上既要正确地掌握五行生克的规律,又要根据具体病情来辨证施治。
————————————————————————————
       或肺有疾,同时伴有肝郁、甚至或成肝火,何来金克木?有谁见过在临床上因为肺病直接出现肝病的?



作者: 大光明云    时间: 2016-1-14 12:47
本帖最后由 大光明云 于 2016-1-14 12:48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4 07:32
还要不要?!!!

恐怕没用,他们会有两个步骤,1 五行不能用于临床; 2 你出具了证据后,就变成了五行用于临床是错误的。 反正不管怎么说,你就是错!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6-1-14 14:16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6-1-14 08:47
恐怕没用,他们会有两个步骤,1 五行不能用于临床; 2 你出具了证据后,就变成了五行用于临床是错误的。  ...

       先生说的有道理。
       我们废除五行方是对事不对人:我们非常赞赏、尊重一切用临床事实挺五行学说的人士!同时,我们也鄙视那些胡搅蛮缠的、不学无术的挺五行学说的人士!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4 16:58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6-1-14 06:16
先生说的有道理。
       我们废除五行方是对事不对人:我们非常赞赏、尊重一切用临床事实挺五行 ...

那就说你的大作!胆汁流到月经里是怎么回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4 17:15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6-1-14 04:47
恐怕没用,他们会有两个步骤,1 五行不能用于临床; 2 你出具了证据后,就变成了五行用于临床是错误的。  ...

    辩论的技巧,就是把制造谬论的人逼到死角,让他说出令人啼笑皆非,违背常识的结论!例如:胆汁流到月经里了!针灸足三里是安慰治疗!孙子是他间接生的!
       他说出这些话,而不脸红,此人不可救药!他可以不顾脸面,不讲道理,信口雌黄,什么大话都可以胡说,不是学术圈子里的人!
       大家明白就行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4 18:00
          废除五行之后,人体就【如用塑料做成一个“人形”的皮囊,……因此,针剌身体上任一部位(除去重要器官组织、神经血管干线等之外)用泄法,都可以泄热】可以随便乱戳,而毫无感觉,没有皮了!
          心主神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所以,中医非常顾脸面。这是中医理论,废除五行之后,心不主神明,也不主血脉,因此,也不要脸面了!
         废除五行之后,人就是没皮没脸的人。永不脸红,不知羞耻,随便扎、戳没有感觉!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4 20:43
(一)水不生木 即肾虚不能养肝。临床表现在肾虚为阴不足,多见耳鸣,腰酸,膝软,遗精;肝虚为血不足,多见消瘦,疲乏,目眩,筋惕肉?。阴虚能生内热,血虚也能生内热,且易引起虚阳上扰,故进一步可出现颧红,潮热,手足心热,头晕,肢麻颤抖等证,脉象或见细弱,或见细数,或见细弦,舌质亦或淡或嫩红。这种肾阴亏耗不能养肝的证候,临床上常见的为肝风眩晕。张景岳曾说:“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八九”,主张用左归饮(地黄、山药、萸肉、杞子、茯苓、甘草);叶天士也明白指出:“晕眩烦劳即发,此水亏不能涵木,厥阳化风鼓动”,常用滋阴潜阳法。除内伤杂证外,温病传入下焦,耗伤真阴时亦常出现眩晕,《温病条辨》用加减复脉汤(生地、白芍、麦冬、阿胶、麻仁、甘草),佐以一甲煎(牡蛎),二甲煎(牡蛎、鳖甲),三甲煎(牡蛎、鳖甲、龟版)。
  处方法则:滋水涵木法,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乙癸同源法。
  常用药物:滋肾阴??生熟地、鳖甲、天冬、女贞子;养肝血??归身、白芍、制首乌、渣沙蔸、阿胶、黑芝麻;熄风潜阳??龟版、玳瑁、生牡蛎、石决明、真珠母、天麻、菊花、钩藤。

-------------------------------------------------------------------------------------
加了这么几个字,就成了五行学说的功劳了。哈哈哈。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4 20:46
(二)木不生火。即肝虚不能温养心脏,表现为血亏和生气不强,心血和心阳、心神衰弱,如消瘦、胆怯、心悸、惊惕、健忘、失眠、脉象细弱或结代或寸脉不静等。肝为藏血之脏,内寄相火为肝的生发之气,心主生血而司君火,火明则神志清朗,这是木火相生的主要关系。故木不生火的心虚证,多见意志萧索,神情谵荡不收,补肝以养心,又当偏于温养。养心汤(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白芍、肉桂、五味子、茯苓、远志、陈皮)用血药以补其体,气药以助其用,其中肉桂能温肝,亦能壮心阳,实为主药。用木生火来治疗心虚,侧重在肝阳虚弱,如果心阳虚弱而不属于木不生火的,应从本脏治疗,如复脉汤(人参、桂枝、阿胶、生地、麦冬、甘草、麻仁、姜、枣)便是。
  处方法则:补肝养心法,温养心肝法。
  常用药物:养肝血??见前,养心血??生地、麦冬、阿胶、枣仁、龙眼;温心阳??人参,肉桂、紫石英、五味子。


-----------------------------------------------------------------
插进来几句五行词汇,就算是五行学说应用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4 20:59
(三)火不生土。即心火或命门衰微,不能温脾:五行分配必火属心,但在临床上运用这规律,多指命门之火,也就是肾阳。脾为阴土,恶湿,以阳为用,阳虚则运化无权。
------------------------------------------------------
脾属土,心属火,肾属水。
火不生土,是心不生脾。但在临床上运用这规律,多指命门之火。命门之火是五行之火吗?一锅浆糊!


听讲五行,要求举例的时候,往往举一个两个,第三四个就开始胡搅蛮缠了。就和我以前说融合观老先生,五行怎么也得凑够五个,不能给改成二行三行。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4 21:22
(四)土不生金 即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脾和胃的功能不同,但作用是统一的,故在土虚证上往往并提。脾胃虚弱为食果,消化不良,大便溏泄,肺虚则为气短,干咳,或吐粘痰,或痰内带血。这些证候常见于肺痨后期,此时补肺气则易生胀满,养肺阴又虑增加腹泻,只有侧重脾胃用甘平补中一法,使后天生气充沛,则肺脏可得到滋养。
------------------------------------------------------------
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其他三脏要不要脾胃滋养?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本,其他三脏要不要?不要的话,其他三藏自生自灭?要的话,不是成了土生水、生木、生火了?五行乱了套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4 21:32
(五)金不生水 即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临床表现多为肺肾阴虚,兼有内热,如气短,干咳,口渴,小便短赤,腰膝酸软等。治宜百合固金汤(百合、生熟地、麦冬、玄参、当归、白芍、贝母、桔梗、甘草)补肺滋肾。也有肾阴亏耗,虚火上炎,因肺热津燥,亦现金不生水现象。这是其本在下,其标在上,当以滋肾为主,方如八仙长寿丸(生地、山萸、丹皮、山药、茯苓、泽泻、麦冬、五昧子),即六昧地黄丸加麦冬、五昧子补肺。正因为肺肾相互影响,治疗又相互照顾,所以又称金水相生。《时病论》里治肺肾两亏,用人参、麦冬、五味子补肺敛肺,知母,玄参清肺又能滋肾,并以甘草协和诸药,谓有“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妙”,便是例子。
-----------------------------------------------
也有肾阴亏耗,虚火上炎,因肺热津燥,亦现金不生水现象。明明说的是肾不生肺,怎么一个“亦是”就转过来了。五行相生是母子关系,谁家娘和儿子轮流换着当?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4 21:35
llyyjj 发表于 2016-1-14 21:32
(五)金不生水 即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临床表现多为肺肾阴虚,兼有内热,如气短,干咳,口渴,小便短赤 ...

正因为肺肾相互影响,治疗又相互照顾,所以又称金水相生。
-------------------------------

金也生水,水也生金。五行生克是谁想怎么生就怎么生?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5 14:37
(一)木横克土,本不疏土,土反悔木 木横克土即肝旺脾弱。
肝旺多指肝气太强,表现为头胀,胁痛,胸闷太息,少腹胀。脾弱包括胃气阻滞,如食呆,脘痞胀痛,频作暖气和矢气等。由于肝旺多指肝气横逆,治疗上常用疏肝理气为主,结合健脾和胃,方如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芎、枳壳、香附、陈皮,甘草、生姜)、调气汤(香附、青陈皮、乌药、木香、藿香、砂仁、甘草)和沉香降气汤(沉香、香附、延胡、金铃子、砂仁、甘草)。木克土的证候以肝气犯胃为多,并因胃而影响及肠,胃痛中的气痛,常因恼怒后肝气所引起,刘草窗的痛泻要方(白芍、陈皮,白术、防风),目的亦为泻肝和胃而疏肠中气滞。因此,本证在临床最为多见,一般称为肝胃不和。
  木不疏土,由肝气郁结所致。肝气失其条达,影响脾胃功能迟钝,出现精神抑郁,胸胁满闷,食步艰化,腹胀,大便或秘或溏等证状。治宜舒肝健脾,用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甘草、煨姜),亦可加入枳壳、陈皮和胃。治疗肝气和肝郁,虽然同以理气为主,药物如柴胡等亦通用,但由于发病和病机不同,方剂的组成并不一样。
  反克现象在肝和脾胃亦为多见常见,因有木之与土,此胜彼负之说,但一般土反侮水多由木郁不能疏土引起,亦即木不疏土的后果,且因后天生化力弱,肝血不充,产生肝火内郁,成为虚性亢奋现象,宜用化肝煎(白芍、青陈皮,丹皮、山栀、贝母、泽泻)。若由脾胃形成,则以湿热积滞为多,与肠亦有密切关系,当用导气汤(黄连、黄芩、当归、白芍、枳壳、槟榔、木香、大黄)加减。
  处方法则: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理气畅中法。

------------------------------------------------------------------------


把点缀的红字去掉,意思不变。点缀的红字加上,就成了五行学说的应用了。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6-1-15 14:45
llyyjj 发表于 2016-1-15 06:37
(一)木横克土,本不疏土,土反悔木 木横克土即肝旺脾弱。
肝旺多指肝气太强,表现为头胀,胁痛,胸闷太息 ...

李老师点评精彩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5 15:04
罗鸿声 发表于 2016-1-15 14:45
李老师点评精彩

讨论五行学说,大家一直是云里雾里,不说实际内容。以前梁常兵发一个帖子,要从辨证论治讨论,可是大家看见辨证论治就躲起来了。
这些天许多朋友提出要从辨证论治来讨论五行学说,千呼万唤,总算出来一篇。也是网上摘来的,一看就不是正规论文,不管怎么说,总算有个讲辨证论治的了,比没有好。
五行学说的内容,用到辨证论治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论述往正经话题以后,缀上一两句,就像一盆汤烩好以后,上桌时撒点葱花、香菜末一样。
还有一种情况是,总结验案,用五行学说叙述治疗原理。因为药物、方剂的五行属性没有固定标准,我说它属木它就属木,横竖都是我的理,反正治疗成功了。这就叫打哪指哪。


做菜上桌前撒点点缀的东西,烹饪上有专门名词,一下子想不起来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5 15:06
最精彩的是这句话:


金不生水 即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临床表现多为肺肾阴虚,兼有内热,……也有肾阴亏耗,虚火上炎,因肺热津燥,亦现金不生水现象。


------------------------------------------
用这个方法论证,五行学说无敌于天下。谁想生谁就就生谁。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6-1-15 15:26
llyyjj 发表于 2016-1-15 07:06
最精彩的是这句话:

李老师好!
按一般说法,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水生木这些按普通常识免强说的通,但这金生水就只好考考
那些挺五行者了,所以想问问挺五行者们“金怎样生水”?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5 15:44
罗鸿声 发表于 2016-1-15 15:26
李老师好!
按一般说法,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水生木这些按普通常识免强说的通,但这金生水就只好考 ...

这个不行,五行学说不能问为什么。如果有人回答,一定是云天雾地的,不信您试试。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5 15:48
罗鸿声 发表于 2016-1-15 15:26
李老师好!
按一般说法,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水生木这些按普通常识免强说的通,但这金生水就只好考 ...

好搜百科有一段,还算合理:


如何理解五行的"金生水"? 金,会意字,上面"人"表示覆盖,"土"部表示藏在地下,两个点表示地下的物质。本义是指金属。 水,象形字,中间是水脉,两旁是流水。水的本义是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物理属性是无色无味且透明,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金生水,是五行之说的观点,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的一种初始认识。古人对地理的认识,金矿都在河流附近,即有金的地方必伴有水的存在。 例:金生丽水,丽水即丽江,又名金沙江,出产黄金。(《千字文》)


还有一种说法,金属融合了会呈液态。


您看是不是和幼儿园小朋友说的一样?


就这句:金生水,是五行之说的观点,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的一种初始认识。还算合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1-15 15:55
llyyjj 发表于 2016-1-15 15:44
这个不行,五行学说不能问为什么。如果有人回答,一定是云天雾地的,不信您试试。

医学可以不懂,不懂可以学、可以研究,但是必须问。医学不是宗教,内经不是圣经。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1-15 15:56
llyyjj 发表于 2016-1-15 15:48
好搜百科有一段,还算合理:

胡扯。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5 15:59
罗鸿声 发表于 2016-1-15 15:26
李老师好!
按一般说法,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水生木这些按普通常识免强说的通,但这金生水就只好考 ...

其他四个生,生活中都有实例可举,金生水不好举实例,只好把金属融化了。也不想想,古代许多金属根本融合不了。
金、木、水、土,毕竟是具体的物质,有那些东西,火,就根本不是东西。把这五个排在一起,逻辑学上肯定有错误,我没学过,说不清楚,罗先生学过逻辑学的话可以分析一下。


比如,化学上的离子,就不是东西。是原子或原子团的一种状态。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5 16:00
gl0101 发表于 2016-1-15 15:55
医学可以不懂,不懂可以学、可以研究,但是必须问。医学不是宗教,内经不是圣经。

你问就是反中医。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6-1-15 16:03
llyyjj 发表于 2016-1-15 07:48
好搜百科有一段,还算合理:

哈哈!真和幼儿园小朋友说的一样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5 16:03
         请先生们继续。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6-1-15 16:03
gl0101 发表于 2016-1-15 07:55
医学可以不懂,不懂可以学、可以研究,但是必须问。医学不是宗教,内经不是圣经。

说得好!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1-15 16:03
llyyjj 发表于 2016-1-15 16:00
你问就是反中医。

那是不懂医学,那是胡扯,也许是不懂有所顾忌吧。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6-1-15 16:13
llyyjj 发表于 2016-1-15 07:59
其他四个生,生活中都有实例可举,金生水不好举实例,只好把金属融化了。也不想想,古代许多金属根本融合 ...

经李老师这一分析,确实这“火”也有问题了,金、木、水、土,毕竟是具体的物质,而火不是,那么,“火生土”也有问题了,如果火只是独自燃烧,不知还能能生土?

在克的问题上,金可克木,同样火也可克木,为么是金克木而不是火克木呢?是谁规定只准金克木,不准火克木。还得请挺五行者解答,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5 16:16
        什么是“生”?就是生儿子!仁海先生说,儿子是他生的,孙子是他间接生的!请问李老师、罗先生、1010先生,你们的孙子都是你们间接生的吗?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5 16:21
罗鸿声 发表于 2016-1-15 16:13
经李老师这一分析,确实这“火”也有问题了,金、木、水、土,毕竟是具体的物质,而火不是,那么,“火生 ...

在克的问题上,金可克木,同样火也可克木,为么是金克木而不是火克木呢?是谁规定只准金克木,不准火克木。还得请挺五行者解答,
--------------------------------------------------------------
五行要来回转圈圈,金克过木了,有克木的东西了,就不能让火克了。它当初也是尽量想说的合理一点。
木生火,是燃烧,燃烧状态是火。它把火当成一种东西了,实际上火是木转化成土的一个过程。


我用现在的生活常识说说可能还凑合:北京、火车、上海,从北京到火车,从火车到上海,这是经过了三个地方。它不管火车算不算一个地方。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1-15 16:23
五行原理是个大问题,跟肝生于左差不多大的大问题,需要深入讨论。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5 16:25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6-1-15 16:59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5 16:16
什么是“生”?就是生儿子!仁海先生说,儿子是他生的,孙子是他间接生的!请问李老师、罗先生、10 ...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5 16:25
gl0101 发表于 2016-1-15 16:23
五行原理是个大问题,跟肝生于左差不多大的大问题,需要深入讨论。

不急,咱们慢慢来。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6-1-15 16:25
五行原理,谁知道都可以说说,大家共同探讨。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6-1-15 16:28
llyyjj 发表于 2016-1-15 08:25
岂有此理,不是我间接生还是您间接生不成?
难道您的孙子是直接生的?

给力啊!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5 16:34
llyyjj 发表于 2016-1-15 08:25
岂有此理,不是我间接生还是您间接生不成?
难道您的孙子是直接生的?

         你们只要承认你的孙子是你间接生的,就行了!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全世界的人都不说你们那样的混账话!不要胡拉乱扯!你说的就是你说的,你干的就是你干的,不要诡辩!!!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5 16:36
              什么是“生”?就是生儿子!仁海先生说,儿子是他生的,孙子是他间接生的!请问李老师、罗先生、1010先生,你们的孙子都是你们间接生的吗?
       你们只要承认你的孙子是你间接生的,就行了!那是你们自己的事!全世界的人都不说你们那样的混账话!不要胡拉乱扯!你说的就是你说的,你干的就是你干的,不要诡辩!!!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5 16:37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6-1-15 08:39 编辑

         请诸位先生确认一下:你们的孙子是不是你们间接生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5 16:41
         不要肠梗阻!!!!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5 16:46
        罗先生,你的孙子是你间接生的!很给力,你把力给了谁,生出你孙子的???!!!
        罗先生,你可是有身份的人!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5 16:58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5 16:37
请诸位先生确认一下:你们的孙子是不是你们间接生的?????

老先生,咱们这会说话确实不雅,怪我的部分我改掉,请您也改掉吧。
不应该这样反问您的,我一惯对您是很尊重的,即使您粘贴三八250我也没有对您不恭,这次我改掉。好吧?

作者: 黄中正    时间: 2016-1-15 17:01
于先生所选文章中的治疗方法的效果如何?请有临床经验的中医判断一下。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5 17:05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6-1-15 17:34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5 08:46
罗先生,你的孙子是你间接生的!很给力,你把力给了谁,生出你孙子的???!!!
        罗先生 ...

老先生想娱乐了,你怎么想歪了呀!看来您想孙子想糊涂了,也想别人给力来生,这是违反道德的呀!。
说五行的相生可以,千万别找人给力为您生孙子啊!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5 17:39
罗鸿声 发表于 2016-1-15 09:34
老先生想娱乐了,你怎么想歪了呀!看来您想孙子想糊涂了,也想别人给力来生,这是违反道德的呀!。
说五 ...

         
llyyjj 发表于 2016-1-15 08:25
岂有此理,不是我间接生还是您间接生不成?
难道您的孙子是直接生的?

给力啊!
======================================

       罗先生,你看看自己的帖子!!是谁想歪了??是谁糊涂了!!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6-1-15 17:45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5 09:39
llyyjj 发表于 2016-1-15 08:25
岂有此理,不是我间接生还是您间接生不成?
难道您的孙子 ...

我说给力,是说李老师回答有力,并无其他意思,而您老想娱,又无能力,所以我劝你千万别搞违法的娱乐啊!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5 19:02
罗鸿声 发表于 2016-1-15 09:45
我说给力,是说李老师回答有力,并无其他意思,而您老想娱,又无能力,所以我劝你千万别搞违法的娱乐啊!

      
         请诸位先生确认一下:你们的孙子是不是你们间接生的?????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5 19:49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5 19:02
请诸位先生确认一下:你们的孙子是不是你们间接生的?????

地球上有人类据说几十万年了,直接生只能一辈生一辈,隔辈都是间接生的,难道有例外吗?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5 19:56
llyyjj 发表于 2016-1-15 11:49
地球上有人类据说几十万年了,直接生只能一辈生一辈,隔辈都是间接生的,难道有例外吗?

   你,仁海先生当着全世界人的面,间接的生出一个孙子来!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5 19:58


48楼  



发表于 2 小时前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5 16:37
请诸位先生确认一下:你们的孙子是不是你们间接生的?????

老先生,咱们这会说话确实不雅,怪我的部分我改掉,请您也改掉吧。
不应该这样反问您的,我一惯对您是很尊重的,即使您粘贴三八250我也没有对您不恭,这次我改掉。好吧?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5 20:08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5 19:58
48楼  

我就劝仁海不要提生孙子的事了,您怎么还老提呢?
您要说就说吧,我再不管了,反正我再不说生孙子的事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6 05:54
         仁海先生、李老师,你们间接生出一个孙子来!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6 05:55
llyyjj 发表于 2016-1-15 12:08
我就劝仁海不要提生孙子的事了,您怎么还老提呢?
您要说就说吧,我再不管了,反正我再不说生孙子的事了 ...

          你说,你的孙子是你间接生的!这是在辩论五行相生相克中,你为了反驳阴阳五行学说的时候,自己亲可说的!以此否定五行相生相克!
         你否定五行相生的时候,作为一个证据,得到了李老师、罗先生的大力支持,怎么,现在就成了无用的、扯淡、小孩子了??!!
          我要一直追问你们:你们间接生出一个孙子来!!!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6 05:59
llyyjj 发表于 2016-1-15 11:49
地球上有人类据说几十万年了,直接生只能一辈生一辈,隔辈都是间接生的,难道有例外吗?

       你间接生一个孙子,试试!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6 15:04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6-1-16 05:59
你间接生一个孙子,试试!

好了。我怕您老了,我不生孙子还不行吗?
您老要怎么生,您老生去,我们又管不了。

您要讲五行,就接着我前面那几条讲讲,我才刚把“生”看完,待会还要看“克”呢。


作者: 罗鸿声    时间: 2016-1-16 15:10
llyyjj 发表于 2016-1-16 07:04
好了。我怕您老了,我不生孙子还不行吗?
您老要怎么生,您老生去,我们又管不了。
您要讲五行,就接着 ...

这下麻烦了,李老师被缠着要孙子了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6-1-16 15:47
罗鸿声 发表于 2016-1-16 15:10
这下麻烦了,李老师被缠着要孙子了

老先生可能明天起来就不纠结这事了。


昨天咱们说到,五行中火与其他四行不一样,刚才想起,逻辑学上叫并列概念不当。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6-1-16 17:53
仁海先生说的,他的孙子是他间接生的,就是从木生火,火生土,土是木间接生出来的!推论出来的!你不是也同意你的孙子是你间接生的吗!!
       大家都在看着二位怎么样间接生孙子呢!!
       赶快生出啦IB!!!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