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对待中医的态度 反映出人的文化素质 [打印本页]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5-31 16:31
标题: 对待中医的态度 反映出人的文化素质
对待中医的态度  反映出人的文化素质
        ----评(一个人科学民主素质:对待中医是否科学的态度可反映出来)

  什么是文化素质?文化是社会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集中表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素质是事物本来的性质。所以,文化素质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和成果。张功耀教授提出中医是伪科学的论断是一个伪命题,伪在脱离了中医的本质,用科学的空洞概念去评论中医。就好象用航天飞船的原理去对比人体的生命理论,所以张功曜先生的伪论是没有文化素质的表现。

  中医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全人类的。对中医的认识历经两千年的实践,中国人深深体会到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的治疗是有效的,是富有成果的。这是中医的本质,与现代科学有什么关系?科学的认识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不是空洞的口号。中医的疗效是真实的成果,其理论和实践就是正确的。正确的成果,终会被世界公认的,这是历史的辨证法。

  谁说中医没有【确定性、可重复性和普适性】?中医的人体是六经结构系统,中医的诊脉辨证证明中医人体的确定性。《伤寒》的六经立法和118方用于临床近两千年,难道不是中医的可重复性和普适性吗?这是对中医的误解,也是失去对中医经典的传承必然出现的错误认识。所以,中医应宣传中医经典,学习中医经典,运用中医经典,方能发挥出中医本质的作用。屠呦呦获得诺奖表现出中医单方治病就让世界刮目,而中医早已发展到复方临床,可见中医的未来不可限量。

  【希波克拉底早在中医诞生前,就已认识到了人体的自愈功能并把它公之于众。】若人体的自愈功能都能自愈,还要医学干什么?所以说希波克拉底的认识是有片面性的。表现在他不知人体自愈功能的原因是药食互补,是食物碰巧克制了病邪。中医治病是主动进功,用针对病邪的药物祛邪外出。这是其一。其二,是人呼吸的空气消耗了侵入的病气。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是邪气,侵入人体是病因,表现为对体内正气的流通。天气不断变化,人吸之气或寒多克制了体内的热,或湿克制了燥,有些病只能白天好,有些病只能夜间愈就是实践的证明。中医用药就是针对病体邪气化邪为正。需要说明的是病体有自愈的可能,但也有自体表向体内相传的机会,不用药物阻止病气内传,一旦传入五脏,那就是半生半死了。
  要明白中医与中医文化的区别,中医是医书和临床,中医文化是以中医为素材写出的文学作品。有人把扁鹊,华佗治病的故事误以为医学,是其文化素质不足的表现。

  中医应该欢迎批评,但是要区分批评的是中医经典实践,还是批评个人临床。由于中医经典的失传,中医出现混乱象,良莠不齐,的确应该严历批评。然而疗效卓著的医师是大有人在的,有的医师门可罗雀,有的医师门庭若市,可见不是中医不行,而是有不行的医生。西医给康熙皇帝治疗疟疾
是故事,哪个中医治不好疟病呀?当然給皇帝治病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求保身,不求上进,哪个敢把柴胡用到108克?

  中医的确是整体医学,这个整体是六经之体。中医是气化学说,是真气和谷气周流六经生化气血供人体需要的理论。人之病病因是气机不畅或逆行,中医治病是调理气机。谁说中医没有病的概念?中医之体是六经之体,脏腑,九窍都在六经之中,故六经钤百病。或曰中医治证,证分六经,以证治病。故中医治本,中医治未病,中医调治慢性病。
  欲知中医治未病,须先明中医病。中医之病是两虚相合,一虚是候气当至已过或当至未至的有余与不足,二是人体气机的生化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虚与虚合则为人体之病。如足太阳膀胱经气化不足,卫外之气不能阻挡外邪,外邪乘虚侵入。未病就是人体气化之虚,但不是病。所以,中医治未病是防病于未然,是无可厚非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事物本质的发展,中医的本质是生命,人体的生理,病理和治理是气化学说,谁能用“双盲实验”检验中医体内的气化状态?中医的逻辑思维是呼吸和纳食,呼吸天气,也就是阳光,空气,以天气为动力,促进气机的循环,因为天气中含有天体运行而引起的振动的能量及音律,是万物生长的根本动力。从而生化五脏的神魂魄意志。纳食以真气化水谷五味为精微之营卫宗气,营卫上充五脏,生化和滋养筋骨皮毛血。中医的实证试验是六经模式,中医的人体是六经,用诊脉为实验,观察真气与谷气的气机流通,一旦有邪气,脉搏必有逆行反应。这就是中医的逻辑加实证,是不是科学,不是中医研究的课题,中医研究的是治病的疗效。这是科学所能包容的吗?无疑,这是对文化素质的破解,是人类文明的表现。
  “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是中医脉理试验的技术概念,其实虚的标准由脉的博动状态和证以辨认,可不是假大空的口号,不是不学中医的人所能掌握的技术。正如白鼠试验,在人体又能应验多少?中医不存在个案,中医医案是六经辨证医案,三阳经祛邪,三阴经扶证,中医药物千千万万,只要祛邪,扶正就是共案。

  科学与民主的口号已喊了近百年,科学是方法,民主是政治,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科学民主的口号完成了历史使命,国家在科学创新,体制是民主集中制,而中医体现的是民族的医学成就,是文化素质,是文明的成果,而不是科学民主素质。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5-31 19:28
如何对待自己的民族医学,是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5-31 22:46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5-31 19:28
如何对待自己的民族医学,是一个国家科学水平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

先生出口便是语病,文化素质太差呀。比如,民族医学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文明不包栝科学吗?而如何对待自己的民族医学,个人是民族情感问题,国家是民族政策问题。是吗?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5-31 22:52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5-31 22:54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5-31 22:46
先生出口便是语病,文化素质太差呀。比如,民族医学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体现。文明不包栝科学吗?而如何 ...

看来我把先生的文化程度估计的太高了,先生根本理解不了这句话。理解不了不丢人。中医界有几个人能理解呢?
谁也没有感觉到丢人。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5-31 23:00
如今残存下来的封建农耕传统文化,主要是一些欣赏类文化。
中医界有些人总是想往传统文化--欣赏类文化里钻。
开始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
现在总算是明白了。
中医不愿意治病了,愿意作为一种现代文化欣赏品。
音乐、戏曲、绘画都可以被现代人们欣赏,但中医又如何被欣赏呢?
不知一吐先生知道不知道,中医如何才能被欣赏?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5-31 23:47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5-31 22:52
看来我把先生的文化程度估计的太高了,先生根本理解不了这句话。理解不了不丢人。中医界有几个人能理解呢 ...

别斗口,实话实说,假话,空话,大话说不如不说。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6-1 00:11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5-31 23:00
如今残存下来的封建农耕传统文化,主要是一些欣赏类文化。
中医界有些人总是想往传统文化--欣赏类文化里钻 ...

好大的口气呀,【封建农耕传统文化】是什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籽,仅是欣赏吗?是规律,不管你欣赏或不欣赏,都必须遵守。中医是医学,是中华文明的明珠,是中华文化的伟大成就,是理法方药具全的整体医学,医学就是治病的,不治病还叫医学吗?中医是整体医学,理法方药缺一便不是整体,你可以欣赏,也可治病,但不可改造。懂吗?你想欣赏中医吗,那就让中医治病呀。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6-1 09: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1 11:20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1 11:22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6-1 00:11
好大的口气呀,【封建农耕传统文化】是什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籽,仅是欣赏吗?是规律,不管你欣赏或 ...

好大的口气呀,【封建农耕传统文化】是什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籽,仅是欣赏吗?是规律,不管你欣赏或不欣赏,都必须遵守。中医是医学,是中华文明的明珠,是中华文化的伟大成就,是理法方药具全的整体医学,医学就是治病的,不治病还叫医学吗?中医是整体医学,理法方药缺一便不是整体,你可以欣赏,也可治病,但不可改造。懂吗?你想欣赏中医吗,那就让中医治病呀。
---------------------------------------------------------------------------------------------------------------
一吐先生好!
还是听一句真话吧!
古代中医属封建巫卜文化范畴。什么文明的明珠,伟大的成就,整体医学等,无论您怎样描述,都改变不了它历史和时的命运。这才是自然法则。不因为您个人或少数人喜好就可以改变的事实。您即便把《内经》读烂、读成灰,都不会治疗现代医学命名的病。过时了就是过时了。有什么可以争辩的?全世界所有的民族医学都是同样,难道唯独中医可以列外不成?您给人类一个可以例外的理由。

国家之所以保护中医,自1950年9月以后,国家对待中医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要通过中西医结合,创建中国的新医学、新药学。这才是国家和人民保护中医存在于现代的唯一理由。
很多中医人员不明白这个道理,无视国家中西医结合以及中医科学化、现代化政策,
大搞什么中医文化,充分显示出这些人员的没有文化,读不懂国家中医政策,却能读懂封建巫卜文化。
为什么放着现成的医学科学不利用,热衷于追逐封建巫卜文化?
因为封建巫卜文化里含有大量的迷惑人类的技巧。
为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反中医浪潮风起云涌?

反中医人为什么不反对四大发明、八大奇迹,孙子兵法、越王宝剑?
不偏不斜,端端正正,只瞄准中医?
只有一个解释永远无法推翻:
就是中医闹腾的过火了。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1 11:31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1 11:32 编辑

一个行业,一个单位或一个人,如果不断背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就意味着它正在走向毁灭!相反,如果积极遵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从事自己的事业,就一定会走向光明!

如今的中医行业里,有的人蒸蒸日上,为广大患者解除病患;
有的人在那里怨天尤人,攻击国家中医政策。
还有的人在那里胡吹八垒,给中医裹上一道有一道的文化面纱。
即便中医是文化,也是欣赏类文化。
现代人类欣赏中医什么?
欣赏它的没有文化。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6-1 12:17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6-1 11:20
好大的口气呀,【封建农耕传统文化】是什么?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籽,仅是欣赏吗?是规律,不管你欣赏或 ...

  说你文化素质低,你还要装疯卖傻,谁说【古代中医属封建巫卜文化范畴】?伤寒哪一法是巫卜文化?内经揭示人体是三阴三阳六经系统,是巫卜文化吗?中医不治【现代医学命名的病】,因为现代医学之病无因无源,而中医治六经病是从本论治,医学会过时?你是过时之人吗?
  你不是说中西医结合全军复没吗?怎的又问【为什么放着现成的医学科学不利用】?中西医结合为什么会全军复没,因为中医是整体医学,有其理,依理立法,依法辨方,依方用药。中医理法方药首尾相贯,西医如何姐合?
  反中医者是不懂中医而反,误把伪中医当成了中医。哪个反伤寒?哪个反内经?【四大发明、八大奇迹,孙子兵法、越王宝剑】,没人反吗?是胡说,是你关注关注不够,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6-1 12:21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6-1 11:31
一个行业,一个单位或一个人,如果不断背离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就意味着它正在走向毁灭!相反,如果积极 ...

你的文化素质低,不懂文化,望洋兴谈呀!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2 18:40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2 19:31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6-1 12:17
说你文化素质低,你还要装疯卖傻,谁说【古代中医属封建巫卜文化范畴】?伤寒哪一法是巫卜文化?内经揭 ...


说你文化素质低,你还要装疯卖傻,谁说【古代中医属封建巫卜文化范畴】?伤寒哪一法是巫卜文化?内经揭示人体是三阴三阳六经系统,是巫卜文化吗?中医不治【现代医学命名的病】,因为现代医学之病无因无源,而中医治六经病是从本论治,医学会过时?你是过时之人吗?
  你不是说中西医结合全军复没吗?怎的又问【为什么放着现成的医学科学不利用】?中西医结合为什么会全军复没,因为中医是整体医学,有其理,依理立法,依法辨方,依方用药。中医理法方药首尾相贯,西医如何姐合?
  反中医者是不懂中医而反,误把伪中医当成了中医。哪个反伤寒?哪个反内经?【四大发明、八大奇迹,孙子兵法、越王宝剑】,没人反吗?是胡说,是你关注关注不够,

----------------------------------------------------------------------------------------
一吐先生,你也不觉得不好意思?
内经揭示人体是三阴三阳六经系统在哪里?估计你自己也不知道,只是听着古人在那里胡咧咧。
中医出自巫卜,难道这也不是事实?至今你们还在那里大声嚷嚷“医易想通”,这里的“易”不是“卜”是什么?
中医要想真正从黑暗走向光明,唯一的办法就是摆脱原先的一套东西。
内经的最早版本,是医巫分家之前,还是医巫分家之后,我不曾考证过。
即便是分家之后,也距分家时间不长。
如果在分家之后,我的话就显得不太严密。那你掌握的就不是巫卜文化,
我可以修正一下,叫:“近巫卜文化”。你看行不?

我不是说巫卜文化全是糟粕。这一套东西里还是有一点精髓的。只是你没有采集精髓的能力,也没有采集精髓的智慧。所以,你也只能照本宣科,
即便你有点文化,也是两千多年前的:“近巫卜”古文化。
我近几年来一直都在宣传,
中医不是黄鼠狼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
中医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也就等于创造了两千多年。
我们应该从中医创造的最顶端开始向前发展,
而不是退缩到2000多年前,寻找那些扑朔迷离的文化。
别说2000年,就是过了20年,很多东西你都搞不清了。

借用电影《地道战》高传宝的一句台词:
“抬起头来,看看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吧!”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2 18:53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2 19:33 编辑

我为什么对内经“不知已病治未病”持不同意见?
很明显,治未病是巫卜文化。
因为未病,首先需要的就是准确诊断未病,
天底下谁能准确诊断未病呢?
唯独巫卜有准确“占卜”未病的能力和技术。

医巫分家之时,大家明确划分家产。
“占卜术”分给了巫卜,
医家没有专利权,用了就等于违规侵权。
所以,分家之后,医家从来就没有敢用过占卜术占卜未病。
也就是说,治未病的技术,两千五百年前就被废弃了。

如今你们大叫大嚷治未病,真就不怕巫卜起诉你们技术侵权?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6-3 17:09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6-2 18:40
说你文化素质低,你还要装疯卖傻,谁说【古代中医属封建巫卜文化范畴】?伤寒哪一法是巫卜文化?内经揭 ...

【内经揭示人体是三阴三阳六经系统在哪里?】脉呀?《阴阳离合论》,《经脉》,《经水》,《经筋》,《营气》,《营卫生会》,《阴阳类论》等等,你不信?难道你没有脉?
【巫卜】文化是中医文化发展的必由阶段,经典中医理论的建立,是医巫分道的标志。如果你家的前辈上过梁山,难道你家辈辈都是贼?
  你凭什么说中医是【“近巫卜”古文化】?中医以天体运动为动量本源,天气化五行,地气上奉天,天地气交万物萌生,六经通天地之气,便是人体气化的动力,你说说,哪是巫卜文化?
  要说巫卜,你就是名苻其实,说话没有根据,信口开合,胡言乱语,正是巫的写照。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6-3 17:18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6-3 17:09
【内经揭示人体是三阴三阳六经系统在哪里?】脉呀?《阴阳离合论》,《经脉》,《经水》,《经筋》,《营 ...

一吐先生,特邀请你参加这个病例讨论。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id=70791&extra=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6-3 17:21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6-2 18:53
我为什么对内经“不知已病治未病”持不同意见?
很明显,治未病是巫卜文化。
因为未病,首先需要的就是准 ...

  你就根本不懂中医之病与未病。中医之病是“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中医之体气机不畅是未病,受邪风之侵,两邪相合方为有病。治未病是治人体气机的逆行。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7-6-4 11:36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地说,学中医、用中医、研究中医、传承中医、宣传中医、推广中医,不仅需要文化素质,更需要医学素质、科学素质,不仅反映文化素质,更反映医学素质、科学素质,而中医界最长的就是文化素质,最缺的就是医学素质、科学素质。所以,中医强调文化素质的时候不要忽略了医学素质、科学素质,更不能无视医学素质、科学素质而单纯强调文化素质。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6-5 05:52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6-4 22:08 编辑

        按照流行的说法:中医是整体医学,现代医学是对证医学。既然大家都这么认识,村人身卑名劣,只能是随本本和潮流。但内经在示从容论中的阐述“一人之病,病在一藏也,若言三藏具行,不在法也。”不知应該是肯定或否定?虽然个人对此也有自己的理解,但小学生水平村人也深知众怒难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6-5 09:32
gl0101 发表于 2017-6-4 11:36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地说,学中医、用中医、研究中医、传承中医、宣传中医 ...

没有文化素质,就读不懂医书,不辨真假,以假为真,你还怎样去【学中医、用中医、研究中医、传承中医、宣传中医、推广中医】呀?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6-5 09:53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6-5 05:52
按照流行的说法:中医是整体医学,现代医学是对证医学。既然大家都这么认识,村人身卑名劣,只能是 ...

  先生全篇细读,自能解惑。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7-6-5 10:42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6-5 02:53 编辑

       对中医认识不同的人可分为反对派、保守派和改革派,是两头少,中间多的现状.在论坛中,前一种人不敢出面,一出面就必然遭到后两派的清算,不来凑热闹也算其有自知之明。中间的人占绝大多数,是论坛的主流。有如村人者是后一种人,文化水平低,而且侈谈中医理论的现代化的所谓现代化派。争论实际上只是在后两派或现代化派内部发生:保守派认为:中医理论已经很先进,没有必要用西医的理论来改造中医。现代化派认为:中医认识和防治疾病的理论不能自圆其说,必须通过讨论来证明中医理论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医学内涵,但观点的不同又导致其内部的争论。村人希望两者联合起来,为中医理论定义医学内涵,为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才是共同的目标,内部的斗争其结果是两败俱伤,反对派却在那里开心地看我们的笑台。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7-6-5 11:01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6-5 09:32
没有文化素质,就读不懂医书,不辨真假,以假为真,你还怎样去【学中医、用中医、研究中医、传承中医、宣 ...

光有文化素质看懂诗词歌赋小说散文啥的可能还行,看懂医书不行,看懂医书必须要有医学素质、科学素质,明白吗?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5 11:10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5 11:50 编辑

科学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国际通用知识工具。
掌握了科学工具就等于掌握了现代文化。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6-5 15:46
gl0101 发表于 2017-6-5 11:01
光有文化素质看懂诗词歌赋小说散文啥的可能还行,看懂医书不行,看懂医书必须要有医学素质、科学素质,明 ...

文化素质是基础,有文化才读懂内经才知医理,才能临床,关科学什么事?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6-5 15:49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6-5 11:10
科学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国际通用知识工具。
掌握了科学工具就等于掌握了现代文化。

科学是工具,是文化的工具,是吗?文化不是公具吗?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7-6-5 15:54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6-5 15:46
文化素质是基础,有文化才读懂内经才知医理,才能临床,关科学什么事?

读懂内经,光有文化不行,明白吗?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5 16:08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5 16:10 编辑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6-3 17:21
你就根本不懂中医之病与未病。中医之病是“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中医之体气机不 ...


你就根本不懂中医之病与未病。中医之病是“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中医之体气机不畅是未病,受邪风之侵,两邪相合方为有病。治未病是治人体气机的逆行。

-----------------------------------------------------------------
请问先生:
什么叫“人体气机”?什么又叫“人体气机的逆行”?
“气”是气;“机”是机。
气和机拼在一起,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机器”。
机器会倒转,称“逆行”。
用这些词语解释,其实你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
不过是照着古书念叨念叨而已。
还敢自称有文化?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5 16:13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6-5 15:49
科学是工具,是文化的工具,是吗?文化不是公具吗?


科学是工具,是文化的工具,是吗?文化不是公具吗?

----------------------------------------------------------------------

看来你真是没文化。
文化是工具。古文化是古代工具,现代文化是现代工具。
科学是现代文化中,研究自然及技术的通用工具。
各自都有各自不同的适用范围。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7-6-5 16:24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6-5 16:30 编辑

科学工具,人类研究了400年,应该说比较成熟。对各行各业都帮助巨大。
中医能被保护到今天,还是汇通派的功劳。人家借助了科学工具,才能在临床上突飞猛进。

中医虽然搞了2000多年,但两千多年来,几乎都是在原地转圈圈。
从阴转到阳;又从阳转到阴;
从寒转到热;从热转到温;又从温转到寒。
你说说,在这漫长的两千多年里,中医突破了什么?
又揭示了什么?
连人用什么器官思考问题都不知道。
只知道袭古方投药耳。
这个,人类各民族以及动物界好像都知道?
如果大家都知道,你还有什么优势?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6-6 09:10
gl0101 发表于 2017-6-5 15:54
读懂内经,光有文化不行,明白吗?

光有文化不行,没有文化更不行,更重要的是实践,有人读书,说伤寒,与内经的六经不同,都是人的六经,怎会不同,这就是实践问题。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6-6 09:12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6-5 16:08
你就根本不懂中医之病与未病。中医之病是“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中医之体气机不 ...

我没时间普及,你不懂气机还论什么中医。
作者: 一吐了之    时间: 2017-6-6 09:16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6-5 16:24
科学工具,人类研究了400年,应该说比较成熟。对各行各业都帮助巨大。
中医能被保护到今天,还是汇通派的 ...

你说的非常正确,2000年来,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人还是四肢九窍,你说医如何变?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7-6-6 11:18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6-6 09:16
你说的非常正确,2000年来,天还是那个天,地还是那个地,人还是四肢九窍,你说医如何变?

一吐先生,我那天邀请你参加病案讨论,你答应说,看后定回复。可是,一直没看到你的回复。我想有可能是忘了,欢迎光临!见链接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70791&extra=&page=1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7-6-6 13:50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6-6 09:10
光有文化不行,没有文化更不行,更重要的是实践,有人读书,说伤寒,与内经的六经不同,都是人的六经,怎 ...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我说的已经很清楚了,要看懂中医经典必须要同时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医学素质、科学素质,单纯强调文化素质是错误的,这个也要争论吗?中医界比较长于文化素质、比较缺乏医学素质和科学素质,这个也要争论吗?中医界在强调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应该强调医学素质和科学素质,这个也要争论吗?
作者: 叶苗    时间: 2017-6-11 18: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