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有关“鸿茅药酒”的一篇报道 [打印本页]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4-24 19:40
标题: 有关“鸿茅药酒”的一篇报道
保护民族品牌 尊重民族医药_中国中医药网
http://www.cntcm.com.cn/2018-04/12/content_42949.htm

  4月2日,“保护民族品牌,振兴中蒙医药”发展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中医药、文化和法律界的专家学者围绕民族医药品牌的保护与振兴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共同启动了“振兴民族医药品质行动”。
民族医药是文化瑰宝
  针对近年来中医药遭遇到的种种非议与质疑,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表示:“对中医中药的某些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是必要的,但不能丧失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不能抹杀中医药这个民族的瑰宝。”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提到,“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房书亭以鸿茅药酒为例,指出中药企业要做好传承创新与发展。“传承270多年的鸿茅药酒是传统经典药方,在获批OTC药品时已经过严格的药品审批程序。它是非处方药,不用经过医生和处方就可以自己购药、用药。”
  他同时提到关于阿胶是否无效的争议,他表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组织开展的成分鉴定研究表明,阿胶的功效是肯定的。
非遗资产理应得到尊重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柳长华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推动的,我国是第一批30个缔约国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求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尊重。尊重绝非小事,对传统不了解、不理解、不认同,却随意指责传统,有违国际公约,违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非遗法。
  柳长华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颇多感慨,“在中国有一个最独特的现象,就是有一批做药的老字号。这些老字号三五百年不倒,这种现象在其他国家都没有。”
  他表示,中药企业在遵守国家法规的同时,也应始终要把治病救人作为己任,这也是中医药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我们有责任心去扶持它。一个老字号产品,它承担着民族文化和民族品牌文化的生机和延续,很多东西丢了是捡不回来的。传统文化不是落后的,而是历久弥新的,因为中华的文化是天地人的文化,天不变、道亦不变。中华文化的优秀性值得我们骄傲。
药酒是中蒙医药的精粹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蒙中医院院长、蒙医学专家孟根杜希表示,“蒙医药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而药酒一直是蒙医药重要的分支。在内蒙古诞生的鸿茅药酒,被认为是中医和蒙医结合的产物”。他介绍,鸿茅药酒一共67味药材,其中将近40味药材也是蒙医的常用药材,这40味药材很多属于药食同源。
  谈到中药毒性与安全的问题,杜希指出,“配方中药材多的话,有人就认为毒性大,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科学客观看待中药“毒性”
  “中药安全性社会广泛关注,不少舆论风波起于安全性。我们应该本着客观、科学的态度看待中药的安全性问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梁爱华表示,“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看,中药不良反应在整个不良反应报告中占比在13%~17%, 80%以上的不良反应都是西药引起的。总的来说中药比西药安全性好。”
  她说,“鸿茅药酒含有60多味药材,但是半夏、南星、制何首乌在这个方子里,按照一天30毫升的服用量折算下来只有20多毫克,这个量是不会引起问题的。”
  梁爱华认为,“我们一定要有民族自信,中药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非常宝贵的财富。”
在民族自信的高度上认知中医
  “传承279年的鸿茅药酒,其经典药方经过历史验证,作为OTC产品,其服用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凤兰指出,经过县级、市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四级审核,鸿茅药酒2016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概念是有很久远的历史传承性,且有活代性,就是代代相传。
  王凤兰表示,无论作为民族医药的品牌,还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一定要站在民族自信的高度,高度关注、正面宣传民族的医药品牌。
个别自媒体误读广告法
  “最近一段时间,主要是个别互联网媒体、自媒体针对中医药企业的产品以及广告宣传提出质疑。中国广告行业协会对此进行了调查。”中国广告业协会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双舟介绍,调查结果发现,个别媒体所质疑的问题与实际情况不符,存在误导、混淆、夸张等倾向,“比如像鸿茅药酒所谓广告批文多的问题,这与违规并无必然联系,却恰恰证明企业重视广告管理和广告审批,是按照广告法规定进行投放的。”
  刘双舟坦承,“我们花了11年时间起草广告法,整部法有75条,却只有1条是关于药品广告的,根本没有考虑到中药与西药的不同,严格意义上说是立法上的一个漏洞。”
  刘双舟认为,发表不负责任的质疑文章,最终受到损害的反而是媒体自身。“呼吁国家尽快出台治理自媒体的办法、规定或者法律。”
客观公正是媒体的底线
  “一个媒体应在新的时代和市场环境中担纲怎样的角色,承担怎样的责任?”央广传媒董事长王跃进首先从一个媒体从业者角度,做出了自己的回答,“第一个就是我们报道的客观公正,这是媒体的底线。第二就是对社会责任的坚守,这是媒体的生命。第三条凡新闻皆需求证。这是对媒体基本的要求。”
  王跃进指出,“对于鸿茅药酒的质疑报道涉及几个方面,有的甚至说是毒酒,对于一个合格的媒体来说,指称鸿茅是毒酒,一定要拿出证据。科学的解释和说明,才是做新闻的依据。”
  媒体应承担社会责任,王跃进表示,“对社会责任的坚守是媒体的生命线,因为媒体是社会上公平正义最后的一条防线,这个社会责任如果我们做得好,就是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如果做得不好,对社会就会起到负面作用。”
  因此,“第一,媒体要做好自己,要有家国的情怀,要对社会负责,要把媒体内容的采编、传播规律坚守好。第二,期待通过立法,更好地约束不讲社会责任的不良现象。”
尽职尽责地呵护民族品牌
  “鸿茅药酒是体现中医药文化精髓的好药,从中华老字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些荣誉绝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与我们一代代鸿茅人秉承‘良药济世’使命,坚守匠心精神密不可分。我们就像呵护自己孩子一样尽职尽责的培养、呵护着鸿茅这个百年民族品牌。我们一贯坚持有错必纠,有问题必改的原则。企业欢迎听取专家、媒体朋友的批评建议,这也是我们举办此次研讨会的初衷。”鸿茅国药董事长鲍洪升表示。
  研讨会后,与会专家与鸿茅企业负责人共同启动鸿茅国药2018“振兴民族医药品质行动”。“今天只是一个起点,”鸿芧国药副总裁鲍东奇表示,“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把中医药文化更好地传承下来,发扬出去,为振兴老字号民族医药品牌贡献最大的力量。”(任壮)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4-25 18:33
鸿茅药酒广告词
鸿茅药酒有很多个版本的广告,成词的目前有三个。

风湿骨病怎么办,每天早晚喝鸿茅。肾虚尿频怎么办,补肾强身喝鸿茅。脾胃虚寒怎么办,健脾养胃喝鸿茅。气虚血亏怎么办,补气补血喝鸿茅。六十七味药材好,呵护爸妈更周到!一瓶鸿茅酒,天下儿女情。

风湿病,关节炎,疼痛反复不见好。颈椎痛,腰腿疼,行动不便把罪遭。胃寒胃痛气血虚,肾虚尿频睡不好,每天早晚喝鸿茅,补肾强身有疗效。要按疗程坚持喝,治病防病选鸿茅!(接场景接入:爸,您的鸿茅药酒!您的鸿茅药酒!爸,妈,您的鸿茅药酒!)

腰疼,腿疼,疼!喝鸿茅药酒;风湿痛,关节痛,痛!喝鸿茅药酒;尿频起夜,肾虚腰酸,虚!喝鸿茅药酒。鸿茅药酒祝您:每天两口,把病喝走。


作者: 探本寻源    时间: 2018-4-25 20: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4-25 21:03
4月2日,“保护民族品牌,振兴中蒙医药”发展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中医药、文化和法律界的专家学者围绕民族医药品牌的保护与振兴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共同启动了“振兴民族医药品质行动”。
──与会专家都是以“保护民族品牌,振兴中蒙医药”发展研讨会的立场保护鸿茅药酒为其撑保护傘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4-25 22:40
     钱、权、学术之间的交易,司空见惯,怪而不怪,习以为常了。
   院士的头衔与钱权挂钩,专家开会,谁出钱,专家跟着钱走。比比皆是。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4-25 22:57
大家不要盯着鸿茅药酒说了,希望大家说说链接的文章。

指出鸿茅药酒的合理、不合理部分,我想普通大众也能看出来一些,再说,这几天铺天盖地说这事的,大家都了解了许多了。


链接的这篇文章是,《中国中医药报》的。这是中国中医的专业报刊,也可以看作是中医的一个学术团体,这里面讲的内容,就具备了一定的学术性、专业性,普通大众未必能评论,咱们这论坛里都是中医专业人员,咱们的水平应该比普通业外人士的高,所以咱们要评论,也要评论这种能够代表中医界(或者自认为能够代表中医界)的团体出来的文章。


这篇文章,虽然是说鸿茅药酒的,但也反映出中医界的许多事情和认识,从中可以探讨中医界的现状,分析造成这个现像的一部分原因。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4-25 22:59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4-25 21:03
4月2日,“保护民族品牌,振兴中蒙医药”发展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中医药、文化和法律界的专家学者围 ...

杏林先生学验俱丰,对中医现状观察深入,希望就这篇文章反映出来的问题发表高见。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4-26 20:23
llyyjj 发表于 2018-4-25 14:59
杏林先生学验俱丰,对中医现状观察深入,希望就这篇文章反映出来的问题发表高见。

对中医药的宣传推广,尤其是中成药的宣传推广,无论它是不是受保护的民族品牌都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其功效和主治都不应无限扩大或者无限夸大!如果一味追求经济效益,热衷于广告的轰动效应,而忽视了任何药品的功效、主治、适应对象都只能是某些特定的范围并有一定的禁用、慎用人群的特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夸大其词,哗众取宠,其结果必然招惹是非,自毁品牌,走向反面!中医药界这种忽视实事求是的浮躁之风应当及时杀住并徹底纠正!否则,就会引起更多的社会负面作用。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18-4-26 21:17
血压高的患者,一定要慎服鸿茅药酒。该药酒对血压影响甚大。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4-26 21:23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4-26 13:17
血压高的患者,一定要慎服鸿茅药酒。该药酒对血压影响甚大。

谢谢陈总版主评分支持!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4-26 23:42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4-26 20:23
对中医药的宣传推广,尤其是中成药的宣传推广,无论它是不是受保护的民族品牌都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

中医药界这种忽视实事求是的浮躁之风应当及时杀住并徹底纠正!否则,就会引起更多的社会负面作用。
-------------------------------------------------------------------------------
中医这几年不太景气,又受到许多无端攻击,污蔑和曲解,值此责难多重之际,中医界更需要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用疗效证明中医的伟大。切不可用江湖手段来忽悠大众。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4-26 23:48
这篇文章,不能复制粘贴,我截图一段,大家看看: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4-26 23:48
llyyjj 发表于 2018-4-26 23:48
这篇文章,不能复制粘贴,我截图一段,大家看看:

大家看看图片中这位的说法,有什么问题没有?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4-26 23:53
杏林先生在4楼说:

4月2日,“保护民族品牌,振兴中蒙医药”发展研讨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中医药、文化和法律界的专家学者围绕民族医药品牌的保护与振兴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共同启动了“振兴民族医药品质行动”。
──与会专家都是以“保护民族品牌,振兴中蒙医药”发展研讨会的立场保护鸿茅药酒为其撑保护傘的。



先生最后一句话,可谓一针见血。这篇文章里有几位专家的发言,我截图的是其中一位,大家看看,这个“保护伞”是不是保护中医中药?
这种保护,是为了发展中医不是?这种保护,会起到什么效果?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4-27 16:07
llyyjj 发表于 2018-4-26 15:42
中医药界这种忽视实事求是的浮躁之风应当及时杀住并徹底纠正!否则,就会引起更多的社会负面作用。
---- ...

谢谢朋友点评、评分!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4-27 22:52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4-27 14:53 编辑

吹壳子吹破了吧!请看凤凰网资讯《鸿茅药酒风波》http://d.news.ifeng.com/pc/special/85008/index.shtml
毛泽东、周恩来后人回应“老一辈喜欢鸿茅药酒”
2018年04月27日 21:44:54
来源:大白新闻
http://news.ifeng.com/a/20180427/57942148_0.shtml


【撰文/王硕统筹/刘姝蓉】今日(4月27日),周恩来侄女周秉德以及毛泽东侄女毛小青针对有文章称“鸿茅药酒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喜欢”一事向大白新闻做出回应。周秉德对此回应称,她从来没有听说过周总理提到过鸿茅药酒,同时她认为该文章上述内容有广告之嫌,并对此表示反对。毛小青也回应称,没有听说过该文章中陈述的内容。
4月26日,大白新闻曾报道“内蒙古作家撰文称几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赞赏鸿茅药酒”一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报道中引起讨论的是一篇题为《鸿茅药酒,有口皆碑,不容诬蔑!》的文章。文中将鸿茅药酒形容为“一份弥足珍贵的独一无二的瑰宝,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喜欢。”党的“七大”期间,内蒙古凉城县人民将鸿茅药酒作为礼物送到延安,当时受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等人的高度赞赏。
毛泽东、周恩来后人回应:没听说过
引起讨论的是一篇题为《鸿茅药酒,有口皆碑,不容诬蔑!》的文章。
文中称,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凉城境内的贺龙元帅、李井泉将军等人经常喝鸿茅药酒,用来驱寒取暖,强身健体。党的“七大”期间,凉城人民用毛驴驮着鸿茅药酒作为礼物送到延安,当时就受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等人的高度赞赏。“就是这样一份弥足珍贵的独一无二的瑰宝,曾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喜欢。”
今日上午,大白新闻联系到了周恩来侄女周秉德以及毛泽东侄女毛小青。
周恩来侄女周秉德对文中的内容表示反对。她回应称,从来没有听周总理提到过鸿茅药酒,同时她认为此文内容有广告之嫌,不能用这个(周总理的声誉)给鸿茅药酒做广告。她举例称,像周总理和茅台酒的渊源是有照片等史料可考的,但是他(该文章作者)说这种话是不负责任的。
毛泽东侄女毛小青也向大白新闻表示,没有听说过该文章中提到的内容。
文章中还提到,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凉城境内的贺龙元帅、李井泉将军等人经常喝鸿茅药酒,用来驱寒取暖,强身健体。
2014年10月,有媒体曾公开报道称,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举办的宣传活动中,鸿茅药酒成为该项活动系列宣传报道和媒体组合推广的对象,并前往“贺龙革命活动旧址纪念馆”参观。
报道称,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时任绥南行署专员的郑天翔同志特派专人用马驮子运送一批鸿茅药酒,途经鄂尔多斯、陕西榆林等地送到延安,向大会献礼。与会的代表喝过后,都觉得口感纯正、舒筋活骨、神清志爽,当时就发出了这样的盛赞:“南有茅台,北有鸿茅”啊!
进入解放战争时期,贺龙元帅第三次进入凉城。了解到几年前在延安喝到的鸿茅药酒就是这里生产的,即让警卫员买来驱寒健身。自此,鸿茅药酒与贺龙元帅结缘,经常饮用,以抵御戎马塞外所受风寒形成的腰酸腿痛等。如今,在纪念馆中保存着当年贺龙元帅指挥战斗的珍贵资料,也有元帅用过的酒盅、酒篓子。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也都能讲述一段贺龙元帅与鸿茅药酒的传奇轶事。
作者称文章大部分案例参考了文献
4月26日,大白新闻联系到该文章作者孙中仁,他表示,作为凉城人,他从小就熟悉鸿茅(药)酒,认为这是好酒,在文中的例子里也讲到很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喝过这个酒(鸿茅药酒)。
关于文中提到的革命家往事,孙中仁表示,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参考了《凉城县志》、《凉城风情》等书中的内容,也有一小部分是当地人口口相传的。孙中仁还告诉大白新闻,目前,他在《凉城一中报》任主编,也是一名内蒙作家,是凉城县国学研究会会员。
孙中仁还透露称,他以前经常喝鸿茅药酒,现在只是偶尔喝,因为鸿茅药酒现在很贵。凉城县是贫困县,鸿茅药酒是凉城县的支柱产业,如果鸿茅药酒的品牌、酒厂及企业垮掉的话,全县人民就会陷入更加贫困的地步。他强调,其与鸿茅药酒及酒厂工人之间没有任何接触,写这篇文章与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及当地政府没有任何关系。
随后,大白新闻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证实,孙中仁系该协会会员,目前在凉城县第一中学工作。【部分资料来源:齐鲁网】
朱德曾“高度赞赏”鸿茅药酒?朱德外孙回应

2018年04月26日 23:19:58
来源:大白新闻

http://news.ifeng.com/a/20180426/57912807_0.shtml

原标题:朱德曾“高度赞赏”鸿茅药酒?朱德外孙:从没听说,也没有见过

【撰文/王硕统筹/刘姝蓉】近日,一篇题为《鸿茅药酒,有口皆碑,不容诬蔑!》的文章,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及讨论。该文称,党的“七大”期间,内蒙古凉城县人民将鸿茅药酒作为礼物送到延安,当时受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等人的高度赞赏。对此,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副院长、朱德元帅外孙刘建少将向大白新闻(微信ID:dabaixinwen)回应称,朱总司令从未向他提及过鸿茅药酒,他也没有在老人身边见过鸿茅药酒。


上述文章还介绍了鸿茅药酒的由来、意义、药用价值等内容,并提到抗日战争时期,贺龙元帅、李井泉将军等人经常喝鸿茅药酒,用来驱寒取暖,强身健体。据悉,该文作者孙中仁系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他向大白新闻表示,文中内容大部分参考了相关文献和书籍,还表示他本人和此文与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有限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以下从略)
















作者: administrator    时间: 2018-4-28 00:20
  极其简单。
  既然研讨会上的各位专家、学者、官员等等专业人员,都为这药酒站台,说没有问题,那人民日报旗下《健康时报》统计的各地药监部门处罚的2630次违反广告,作何解释?莫非各地药监部门都不是依据专业人员的专业结论下达的处罚结果?
  这个事情,最大的可能,最终依旧会跟其他人们关注的诸多问题一样,变成烂尾新闻。

作者: 萧铁    时间: 2018-4-28 06:39
质疑者不理性,反击者不专业,然后一大伙吃瓜群众吃饱撑着集体起哄折腾一下,这反映的倒是真实的国情。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8-4-28 18:03
鸿茅药酒确实存在虚假宣传,揭发人也把话说得过了头。
保护民族医药不是保护虚假牛皮,为了金钱灭着良心说话。
不管总样,这回鸿茅药酒的美梦基本结束。
支持杏林先生的观点。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8-4-28 18:05
鸿毛近300元,利润是百分之一千吧。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8-4-28 18:07
窥一斑知全豹,缩影。
作者: 溪流    时间: 2018-4-28 18:10
其实不只是鸿毛,各种保健品几乎没有不附带虚假宣传的。监管到哪里去了?该反省的是(那时那拉提)。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4-28 20:57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8-4-28 21:43 编辑

鸿茅药酒这事,涉及许多方面,法律、广告、政府部门等等,这些咱们可以另外说。作为中医论坛的中医专业人士,咱们把几位中医药专家的观点分析一下。


这位专家,估计学术地位比本论坛的朋友都高。


中国中医科学院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梁爱华表示,“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看,中药不良反应在整个不良反应报告中占比在13%~17%, 80%以上的不良反应都是西药引起的。总的来说中药比西药安全性好。”
  她说,“鸿茅药酒含有60多味药材,但是半夏、南星、制何首乌在这个方子里,按照一天30毫升的服用量折算下来只有20多毫克,这个量是不会引起问题的。”
----------------------------------------------------------------------------------------------------------
她的观点有两个:
1,整体上,中药的不良反应比西药少,安全性高。这一条,估计大家都认同。
2,鸿茅药酒里半夏南星首乌等药服用量小,一天折算20多毫克,不会引起问题。


第一条:如果不说鸿茅药酒话,这一观点肯定正确。问题是,中药整体的不良反应率能说明鸿茅药酒的不良反应率吗?
党参黄芪的不良反应率,能代表狼毒马钱子的不良反应率吗?
我能想到的问题,这位博导应该能想到,她怎么会说成如此无理的话来?


管理先生点评说:提出百分比结论,前提没有列出中、西药统计的基数。怎么可能让人信服呢。
管理先生没有从医药学角度分析,仅从统计学一般原则,就指出了这个观点的荒谬。


第二条:一天服用的半夏等三药,总量是20多毫克,不会引起问题。
不会引起坏处,就算是吧,可是,这个剂量会有药效吗?
如果没有坏处也没有药效,生产这玩意干什么,不如生产矿泉水。


这里有一个忽悠人的地方,就是专家没有说这个20毫克是什么意思,是三药中的某一化学成分,还是三种中药材。
如果是三种中药材,一天服半夏首乌南星共20毫克,这是“逗你玩”呢,哪个中医大夫开处方,开过半夏、南星、首乌,共0.02克的处方?
你把吃药的人当傻子逗呢,不是“逗你玩”,简直是欺负人!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4-28 21:03
llyyjj 发表于 2018-4-26 23:48
这篇文章,不能复制粘贴,我截图一段,大家看看:

谢谢管理先生把原文发出来,我不会复制粘贴,就没办法了,呵呵。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4-28 21:31
本帖最后由 杏林童子 于 2018-4-28 13:34 编辑
溪流 发表于 2018-4-28 10:03
鸿茅药酒确实存在虚假宣传,揭发人也把话说得过了头。
保护民族医药不是保护虚假牛皮,为了金钱灭着良心说 ...

溪流总版主说得很对,谢谢总版主支持!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4-29 10:27
 针对近年来中医药遭遇到的种种非议与质疑,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表示:“对中医中药的某些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是必要的,但不能丧失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不能抹杀中医药这个民族的瑰宝。”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提到,“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房书亭以鸿茅药酒为例,指出中药企业要做好传承创新与发展。“传承270多年的鸿茅药酒是传统经典药方,在获批OTC药品时已经过严格的药品审批程序。它是非处方药,不用经过医生和处方就可以自己购药、用药。”

------------------------------------------------------------------------------------
这位会长,花样多。
1,首先一个大帽子,“不能丧失对自身文化的自信,不能抹杀中医药这个民族的瑰宝”。现在讨论的是鸿茅药酒这个具体的中成药,探讨、研究,自然是为了发扬中医瑰宝以至发扬文化自信。你这“不能”丧失文化自信不能否定瑰宝是给谁说呢?你到底是赞同研究探讨还是反对研究讨论?
2,第二段引得习主席的讲话,习主席的讲话,是为了支持中医、鼓励中医。是整个中医工作的指导方针,正因为习主席也如此重视中医药工作,更应该做好中医药的研究和探讨,发扬优秀的部分,抛弃落后的、不科学的部分。探讨鸿茅药酒的疗效和毒性,是非常必要的。
3,传承270多年的鸿茅药酒是传统经典药方,。这句话缺乏许多证据。270年,有何资料有何记载?大家都是中医,都知道许多经典方药,一千六百年前的张仲景方大家都知道,这270年前的鸿茅药酒方,哪位知道?介绍一下。

作者: llyyjj    时间: 2018-5-4 23:04
 “鸿茅药酒是体现中医药文化精髓的好药,从中华老字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些荣誉绝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与我们一代代鸿茅人秉承‘良药济世’使命,坚守匠心精神密不可分。我们就像呵护自己孩子一样尽职尽责的培养、呵护着鸿茅这个百年民族品牌。我们一贯坚持有错必纠,有问题必改的原则。企业欢迎听取专家、媒体朋友的批评建议,这也是我们举办此次研讨会的初衷。”鸿茅国药董事长鲍洪升表示。
-----------------------------------------------------
中华老字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三个名号各有什么意义,我以前不知道,一点也不懂,是我孤陋寡闻。
现在知道了,原来鸿茅药酒获得了这三个名号。我对这三个也就算了解了一点了,原来这些以中华、国家命名的品牌,就是这么个水平的东西。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5-5 16:18
llyyjj 发表于 2018-4-28 16:57
鸿茅药酒这事,涉及许多方面,法律、广告、政府部门等等,这些咱们可以另外说。作为中医论坛的中医专业人士 ...

百度上搜一下“如何复制、粘帖”,跟着一学就会。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5-5 17:51
杏林童子 发表于 2018-4-26 20:23
对中医药的宣传推广,尤其是中成药的宣传推广,无论它是不是受保护的民族品牌都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

说的好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5-5 17:55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5-5 16:18
百度上搜一下“如何复制、粘帖”,跟着一学就会。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5-5 18:17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5-5 13:55

先生一向可好。
作者: 杏林童子    时间: 2018-5-5 19:05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5-5 09:51
说的好

谢谢!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5-10 11:17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8-5-5 18:17
先生一向可好。

谢谢记挂。很是想念您。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8-5-10 11:39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5-10 07:17
谢谢记挂。很是想念您。

彼此彼此。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5-10 13:01
探本寻源 发表于 2018-4-25 12:17
鸿茅药酒不是酒,而是药!地道的药准字!这种奇葩事只能发生在中国大地!

王志安:鸿茅药酒,还是鸿茅料 ...

现如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鸿茅药酒的调查已经有将近一周,鸿茅药酒到底是药酒还是料酒,到底有没有严格按照方剂生产,是不是属于假药劣药,欺诈消费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该尽早给出调查结论。

我们拭目以待!
-------------------------------------------------

以上所说有理。确实如此,鸿茅药酒到底是药物?还是保健品,还是食品?还是饮料?必须首先搞清楚!否则,就是一场糊涂官司!
作者: 思考者    时间: 2018-5-12 23:02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8-5-12 23:13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8-4-26 23:42
中医药界这种忽视实事求是的浮躁之风应当及时杀住并徹底纠正!否则,就会引起更多的社会负面作用。
---- ...

中医这几年不太景气,又受到许多无端攻击,污蔑和曲解,值此责难多重之际,中医界更需要实事求是,用事实说话,用疗效证明中医的伟大。切不可用江湖手段来忽悠大众。

--------------------------------------------------------------------------------


中医不景气,是历史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结果,除非创新,再也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它景气;
中医受到攻击、污蔑和曲解,也不算“无端”的。常言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是由于中医不走向现代化而走向古代化的必然结果。
走向古代化疗效不佳,必然不敢实事求是,无法用事实说话,更无法用疗效证明。

那么,采用虚假广告诱导患者也就成为必然。引用狄仁杰的一句话:“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偶然之说,一切现象的背后都有其深刻的必然性原因。”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