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您说的太好了,我很赞同 [打印本页]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8-8 07:32
标题: 您说的太好了,我很赞同
   批评中医,提高中医,拯救中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中医,创新中医,发展中医……首先要把中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搞清楚。现在的状况是,自己头脑里没有五行而否定五行,自己承认自己不是中医人而解读阴阳,中医经典看不懂,就说中医是臆测、意会,把自己的错误理解强加给中医。

      今后,在评论中医之前,首先把自己头脑中的认识先说出来,看看是不是自己理解错误,然后,再发布评论。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mp;page=6#pid561512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8-8 07:46
中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有哪个弄清楚、弄清楚哪个了,欢迎跟帖。谢谢!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8-8 08:01
   如果没有搞清楚,就不要指手画脚,先老老实实,静下心来,虚心学习。先当学生后当先生。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8-8 08:18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8-8 08:01
如果没有搞清楚,就不要指手画脚,先老老实实,静下心来,虚心学习。先当学生后当先生。

没有搞清楚请不要跟帖。谢谢!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8-8 08:23
     没有搞清楚,学习也是一种态度。谢谢。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8-8 08:2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8-8 08:23
没有搞清楚,学习也是一种态度。谢谢。

没有搞清楚请不要跟帖,想学习看帖子就可以了。谢谢!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8-8 08:29
      论坛不是你家的。
       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还是老老实实学习一点中医经典,比斗嘴强。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8-8 08:3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8-8 08:29
论坛不是你家的。
       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还是老老实实学习一点中医经典,比斗嘴强。

没搞清楚请不要跟帖,想学习看帖子就可以了,您再这样我就投诉您了。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8-8 09:39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8-8 00:01
如果没有搞清楚,就不要指手画脚,先老老实实,静下心来,虚心学习。先当学生后当先生。

批评中医,提高中医,拯救中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中医,创新中医,发展中医……首先要把中医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搞清楚。现在的状况是,自己头脑里没有五行而否定五行,自己承认自己不是中医人而解读阴阳,中医经典看不懂,就说中医是臆测、意会,把自己的错误理解强加给中医。

      今后,在评论中医之前,首先把自己头脑中的认识先说出来,看看是不是自己理解错误,然后,再发布评论。
-----------------------------------------------------------------------------
这个意见,我认为很好,很符合实际。对论坛现状有警示作用,101先生引用和转发并没有恶意。请融合观先生理解。有些人确实如先生所述,并没有深入了解内经,就大肆地诽谤和攻击内经;有些人并没有理解五行学说,就一股脑的要废弃五行学说。有的人刚学习了一点西医的知识,就要用神经代替经络.......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8-8-8 10:44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8-8-8 03:28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8-8 01:39
批评中医,提高中医,拯救中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中医,创新中医,发展中医……首先要把中医的基本概 ...

如果101先生说的“您说的太好了,我很赞同”,是意在嘲讽,那他岂不是成了口是心非,两面三刀的伪君子了吗?101先生特意拿出来再次强调这个主题,难道是心怀叵测的吗?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8-8 11:46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8-8-8 11:47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8-8-8 10:44
如果101先生说的“您说的太好了,我很赞同”,是意在嘲讽,那他岂不是成了口是心非,两面三刀的伪君子了 ...

本帖主题我在1、2、4楼已经说的清清楚楚,请任何人都不要灌水,不要曲解和过度解读。谢谢中西医融合观先生、千秋雪先生、萧铁先生关注。有搞清楚的请踊跃跟帖,没搞清楚的请保持沉默。排除纷争,排除干扰,推出新知,推出真知,努力净化学术环境,为加快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为中医理论现代化、科学化而奋斗!

废话、多余的话就到此为止吧!谢谢!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8-8 12:22
gl0101 发表于 2018-8-8 08:18
没有搞清楚请不要跟帖。谢谢!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8-8 12:32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8-8 13:17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8-8 07:46
中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有哪个弄清楚、弄清楚哪个了,欢迎跟帖。谢谢!
:v ...

陈总曾说太白侠是论坛数一数二的辩论高手。但太白侠始终没法反驳我以阳化气阴成形为标准对阴阳进行定义,只能通过质疑某个字词来周旋。感觉太白侠的辩论方式就像老鼠钻洞。也就是说,与太白侠的辩论就像对付老鼠,对方一钻进洞,我就没办法了。例如:他让我给方式下定义,与老鼠钻洞的战术一样,弄得我不知所措。他不断地让我解释一个个词语的战术,像不像老鼠一次次钻洞?不知先生同意以阳化气阴成形为标准对阴阳进行定义吗?若同意的话,阴阳的概念就清晰了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8-8 13:09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8-8 12:32
陈总曾说太白侠是论坛数一数二的辩论高手。但太白侠始终没法反驳我以阳化气阴成形为标准对阴阳进行定义。 ...

你有定义直接讲你定义好了,不需要任何人同意,明白吗?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8-8 13:14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8-8 12:22

刚说别灌水了您又露个脸,多余,您有弄清楚了直接讲好了,没弄清楚不要跟帖不明白吗?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8-8 13:21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8-8 13:27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8-8 13:09
你有定义直接讲你定义好了,不需要任何人同意,明白吗?

用现代语言来表达,阳化气阴成形就是两类相反的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太白侠规避学术讨论,而不断地要求我解释一个个词语来规避打击,实质是跑题;像不像老鼠一次次钻洞?讨论学术才能见阳光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8-8 13:28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8-8 13:21
用现代语言来表达,阳化气阴成形就是两类相反的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太白侠规避学术讨论,而不断地要求我 ...

智海你是不是看不懂我帖子或者不会定义啊,看不懂我帖子或者不会定义就不要跟帖了,你再这样视同灌水,我要投诉你了。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8-8 13:36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8-8 13:38 编辑
gl0101 发表于 2018-8-8 13:28
智海你是不是看不懂我帖子或者不会定义啊,看不懂我帖子或者不会定义就不要跟帖了,你再这样视同灌水,我 ...

阴阳是两类相反的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就是阴阳的定义啊!这怎么成灌水了?只要你能反驳,我就承认我灌水,不用你投诉,我自动禁言一周。行吗?若的话,就开始吧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8-8 13:41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8-8 13:36
阴阳是两类相反的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就是阴阳的定义啊!这怎么成灌水了?只要你能反驳,我就承认我灌水, ...

阴阳是两类相反的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
…………………………
好了,有这句话就可以了。谢谢。不要回复。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8-8 13:41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8-8 13:43 编辑
萧铁发表于 2018-8-8 12:32

你跟着钻不就得了,你不能只钻自己打的洞,right?

看你说的都是什么啊?你见过历史上哪个平西王钻过老鼠洞?你把平西王也当成老鼠了,像话吗?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8-8 13:48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8-8 13:41
看你说的都是什么啊?你见过历史上哪个平西王钻过老鼠洞?你把平西王也当成老鼠了,像话吗?

除了中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8-8 13:50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8-8 18:57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8-8 12:32
诡辩高手。

没看懂您啥意思?回复我,就会让人们以为我是诡辩高手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8-8 13:53
高智海 发表于 2018-8-8 13:50
没看懂您啥意思?回复我就会让人们以为我是诡辩高手

除了中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8-8 13:55
gl0101 发表于 2018-8-8 13:48
除了中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

五行的定义:五行是五类运动运动方式的相互作用即金(阳中之阴)木(阴中之阳)水(阴中之阴)火(阳中之阳)土(阴中至阴)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8-8 14:00
gl0101 发表于 2018-8-8 13:53
除了中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请不要跟帖!

五行的定义是根据本义的五行进行定义的。本义的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生承制化;引申义的五行(即有偏性的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胜复乘侮
作者: 杨金峰    时间: 2018-8-8 14:01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8-8-8 14:02 编辑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一阴一阳之为道,我谈阴阳了吧。110我可以说几句吧。一张一弛即阴阳,我也谈阴阳了吧。劳动娱乐,两不误,是不是一张一弛?是不是阴阳之道?所以,我认为您的这个帖,不错。论坛也需要一张一弛,不是都需要板起面孔,只能干活,不能娱乐。,我这不算是灌水吧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8-8 14:11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8-8 14:15 编辑
gl0101发表于 2018-8-8 14:00

嗯,很好,简单的说明还是必要的,也是允许的。谢谢!

本义的五行对应于人体时,只能对应于生理的人体;引申义的五行对应于人体时,只能对应于病理的人体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8-8 16:07
       《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系辞传》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见乃谓之象”。
         《周易•系辞上八》: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以上三段是取象比类的出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8-8 18:09
      怎么没有反应?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8-8 18:56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8-8 18:57 编辑
gl0101发表于 2018-8-8 14:11

啊,这个意思你25楼的说明已经有了。这样吧,你把你18楼、24楼、25楼、27楼整理合并成一个帖子,把其它帖子删了吧,更好。

我删不了。整合在一起的长帖可能没人看;而短帖不是这样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18-8-8 19:08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18-8-8 19:18 编辑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8-8-8 13:50
智海先生是哲学大师,发扬光大了新天人合一观,及阳化气阴成形之阴阳门派。

天人合一观没有新旧之分。是因为古人虽然利用天人合一观的思维方式创造中医并解决了很多问题,但古代只有天人合一而没有天人合一观这个概念。作为概念,天人合一观是现代人(习近平)提出的,有利于新形势下协调中医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包括西医制止中医西化之间的关系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8-9 15:26
         斑竹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8-9 19:54
楼主:中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有哪个弄清楚、弄清楚哪个了,欢迎跟帖。谢谢!
无知村人:总而言之,我是一个也未弄清楚,就不好意思发言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8-10 06:26
   请问楼主,你搞清楚了哪几个问题!?如果一个也没有搞清楚,请先生不要跟帖。如果没有搞清楚,还想学习,可以跟帖。如果自己不清楚,也不愿意学习,真的请先生不要跟帖
作者: 王锡民    时间: 2018-8-12 06:43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8-8 16:07
《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 ...

《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系辞传》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见乃谓之象”。
         《周易•系辞上八》: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以上三段是取象比类的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非如此!大错特错!      “取象比类”,是今人的说法,是今人对于《内经》的说法,与《易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生扯硬扯,张冠李戴,于是无补,只能添乱。
      所谓“取象比类”,就是打比方, 这种方法是人类天生最基本的思维方法,连小学生都会用。比如说,“那个人的脑袋长的象芭斗那么大”,就是打比方,也叫取象比类。老少皆会。千万不要画蛇添足,往《易经》上扯,《内经》与《易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作者: 文地清风    时间: 2018-8-12 08:01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18-8-12 08:12 编辑

阴阳是人在生活环境中对自然现象形成了一种认识。这种认识认为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阴阳由天,地,日,月而为。没有天,地,日,月就没有阴阳。阳躁阴静,阳化气,阴成形,这认识:昼间人能站在地上日光中活动,处在天复方面的大气之中,行动起来以促进气的呼吸作用;夜间卧倒睡息,归于地载,满足于正碳平衡,以利于形体成长。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8-12 08:49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8-8-12 00:51 编辑

       楼主认为:今后,在评论中医之前,首先把自己头脑中的认识先说出来,看看是不是自己理解错误,然后,再发布评论。
      无知村人完全赞同这个观点!支持!


作者: 中医新思维    时间: 2018-8-12 09:10
本帖最后由 中医新思维 于 2018-8-12 09:30 编辑

概念(Idea;Notion;Concept)人类在 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是本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 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在人类所认知的思维体系中最基本的构筑单位。概念可以大众公认的,也可以是个人认知特有的一部分。 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237.1-2000:“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德国工业标准2342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通过使用 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映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
从广义上讲:事物能够改变模型的性质称为事物的概念。


-------------------------------------------------------------------------------------------
上面是从网上下载的有关“概念”的介绍。


为什么大家都感觉中医的基本概念难以搞清楚?
因为古代所形成的概念,不具备现代人对概念认知的基本条件。
例如概念的要素是内涵及外延,中医的概念都没有。
如果连内涵与外延都没有,试问:谁能搞清楚?
即便李教授研究了50余年,
我估计他连一个概念都没有搞清。
就拿最简单的来说:寒、热,----这两个字,

内涵是什么?外延又是什么?
何为寒?何为热?
或者说:
多少温度为寒?多少温度为热?


作者: 中医新思维    时间: 2018-8-12 09:17
本帖最后由 中医新思维 于 2018-8-12 09:31 编辑

正因为中医理论中的概念,没有内涵与外延,故大家没有统一的理解,只能是一个人一个理解。例如:“五藏”----心肝脾肺肾,没有内涵与外延。很多人都认为,它不是指人体解剖中的心肝脾肺肾。
也不是古汉语所通常表达的心肝脾肺肾。
那么,五藏,究竟指什么?
两千年来,可曾有人知道?
对一门没有基本概念的学科强调基本概念,
不觉得是强人所难吗?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8-12 09:34
张诚敬 发表于 2018-8-12 08:49
楼主认为:今后,在评论中医之前,首先把自己头脑中的认识先说出来,看看是不是自己理解错误,然后 ...

不是楼主认为,是中西医融合观李同宪先生认为。不认真看帖子,说你几次了,赶紧改过来吧,不然中西医融合观李同宪先生该有意见了。
作者: 中医新思维    时间: 2018-8-12 09:51
本帖最后由 中医新思维 于 2018-8-12 09:58 编辑

中医不过是人类各民族众多传统医种里的一门。
传统医种,均为经验医学。这一点没有什么值得争议的。
至于理论,是几千年来大家对经验的深化理解

对医者来说,可以没有理论,但不可以没有经验方。
对研究者来说,可以不研究理论,但不可以不研究经验方。

融合观先生潜心研究王叔和经验方数十年,
表面上看是成就卓著,
但始终连一个方子都没有研究透。

本人愿做一点提示:
如果把一个经验方研究透彻了,
便可以“百病皆治”,
其余的方子均为重复,明显多余!


研究到这样一个境界,
不是论时间长短或是否百般努力。

主要是需要天分。
没有天分的人,无论研究了50年,还是100年,
都是没有用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8-12 10:17
       《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周易•系辞传》说:“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见乃谓之象”。
         《周易•系辞上八》: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以上三段是取象比类的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非如此!大错特错!      “取象比类”,是今人的说法,是今人对于《内经》的说法,与《易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生扯硬扯,张冠李戴,于是无补,只能添乱。
      所谓“取象比类”,就是打比方, 这种方法是人类天生最基本的思维方法,连小学生都会用。比如说,“那个人的脑袋长的象芭斗那么大”,就是打比方,也叫取象比类。老少皆会。千万不要画蛇添足,往《易经》上扯,《内经》与《易经》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
        请问先生:
        1    错在哪里?根据是什么?
        2    【  “取象比类”,是今人的说法,是今人对于《内经》的说法,】根据是什么?  【“取象比类”,是今人对于《内经》的说法,】是什么意思?  “取象比类”,对于《内经》说了什么?取象比类,什么是象?什么是类?你懂不懂??

        3    【与《易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我引用的是原文

        4       [ 所谓“取象比类”,就是打比方, 】谁教给你的?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8-12 10:23
        中医西化思维先生:
        王叔和经验方是什么东东?我不知道。
        我没有研究王叔和经验方,先生张冠李戴。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8-21 11:35
让说什么偏就不说,这个帖子发大水了。尤其是中西医融合观李同宪教授,水多水大,这水灌的,大漫灌啊!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8-8-21 11:59
现代某些人对中医的定义是:中医药是集医学、哲学以及天文地理为一体的人文医学文化????
无知村人对中医的定义是:中医药理论是用哲学认识的、以人休结构变化导致功能变化产生寒热现象的因果关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医学科学???? 胡诌吧了,欢迎挞伐!!!!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8-8-22 20:16
张诚敬 发表于 2018-8-21 11:59
现代某些人对中医的定义是:中医药是集医学、哲学以及天文地理为一体的人文医学文化????
无知村人对中 ...

中医是医学,医学是科学,科学需要实事求是。我觉得知道这个、明白这个就可以了。仅供参考。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9-1-12 08:54
本帖最后由 董建军 于 2019-1-12 00:58 编辑
杨金峰 发表于 2018-8-8 06:01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一阴一阳之为道,我谈阴阳了吧。110我可以说几句吧。一张一弛即阴阳,我也谈阴阳了吧 ...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一张一弛是天地之道吗?一张一弛是阴阳,然后古人是傻B,没有现代人聪明,不懂现代科技知识,这叫此地无银三百两,事实上是自己,不是古人。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9-1-12 08:56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8-8 08:07
《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 ...

以象求之,古人的技术有几人懂会?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9-1-12 09:01
王锡民 发表于 2018-8-11 22:43
《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

“取象比类”,是今人的说法,王老师你忽悠谁?无知透顶。老三届的毕业生,最好闭嘴,胡蒙。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9-1-12 09:03
中医新思维 发表于 2018-8-12 01:17
正因为中医理论中的概念,没有内涵与外延,故大家没有统一的理解,只能是一个人一个理解。例如:“五藏”-- ...

很多人都认为,它不是指人体解剖中的心肝脾肺肾。
你不知道我知道,五藏就是生命运动的运动轨迹。心肝脾肺肾的形态就是证据。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9-1-12 09:06
中医新思维 发表于 2018-8-12 01:51
中医不过是人类各民族众多传统医种里的一门。
传统医种,均为经验医学。这一点没有什么值得争议的。
至于 ...

传统医种,均为经验医学。好好的学习经典,看不懂不要紧,不要不懂装懂。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11 18:13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amp;_dsign=e4b91a45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11 18:13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amp;_dsign=3223b856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11 18:14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amp;_dsign=670929db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3-11 18:15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amp;_dsign=8fd39933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9-3-12 19:35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9-3-12 11:37 编辑

       楼主先生讲:自己承认自己不是中医人而解读阴阳。指的正是本人,这是一种公开的歧视!局外人在本论坛再不发言,总可让先生心满意足了吧?
作者: 喻家言    时间: 2019-3-13 07:04
中医是经验医学,西医也同样是经验医学。
作者: gl0101    时间: 2019-3-13 17:36
张诚敬 发表于 2019-3-12 19:35
楼主先生讲:自己承认自己不是中医人而解读阴阳。指的正是本人,这是一种公开的歧视!局外人在本论 ...

你想多了。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