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原创】医经钩考:《素问·上古天真论》错简二则 [打印本页]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8-24 17:52
标题: 【原创】医经钩考:《素问·上古天真论》错简二则
《素问·上古天真论》错简二则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

    错简,指古书文字、句子甚至段落错乱颠倒,即古籍中文字错落、讹误现象,是校勘术语。古书多将文字写于竹简,以绳依序编联,绳断简脱,乃有错简。《内经》错简时有所见,下面将《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二则错简摘录如下,愿与同道共享。

1、《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金栋按:“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十二字,疑属“八八”文内,而错见于“七八”文中。据“四八”文下王冰注:“丈夫天癸,八八而终。”则“天癸竭”显属“八八”文,此其一。前言女子“七七天癸竭”,则男子当对应为“八八天癸竭”,此其二。七八既已“形体皆极”,而八八唯“齿发去”,似重轻倒置,扦格难通,此其三。故日人·丹波元坚《素问绍识》云:“推上下文,此四句似宜移于‘八八’下,恐是错处。然前注无感言及者,不能无疑。”

但亦有不同意此说者,如日人·涩江抽齐(全善)《素问识小》云:“此说非是,详见下。……此以下至‘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并言天癸竭尽之状,或说‘七八’下至‘天癸竭’四句宜移于此,非是。”(转引自日人·伊泽裳轩《素问释义》)

而日人·森立之《素问考注》亦云:“按:《绍识》说似是而非是,详具下文。……前文‘七八’谓肝肾二藏衰而天癸竭尽精少也。此则谓‘八八’五藏皆衰而天癸尽也。前云天癸竭尽精少,后云天癸尽无子,宜细玩。盖‘竭’者虽训‘尽’,谓未全尽,但不足也。尽者,全尽而不有之谓也。精少、无子其意可寻矣。”

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说道:“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此十二字,原在‘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句下,《素问绍识》曰:‘推上下文,天癸竭云云四句,似宜移于八八下,恐是错处。’详文义,若‘七八’已‘形体皆极’,则‘八八’之年仅‘齿发去’,甚为无理。‘四八’文下王冰注云‘丈夫天癸,八八而终。’此论甚当。今据丹波元坚之说并参以王注,将该十二字移此,使丈夫‘七八’、‘八八’文例,与女子‘六七’、‘七七’相类。”

《素问·上古天真论》这一段是否为“错简”虽有争议,但目前高校教参第二版程士德主编《内经》已采纳属“错简”一说,经文已回归原处。而王洪图《王洪图内经讲稿》亦持“错简”说。

由上所述,这句话应该是这样的顺序【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才为确。

2、《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今五脏皆衰,筋骨懈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金栋按:这句话的意思是黄帝问:人为什么年老而无子呢?人为什么年老又有子呢?

⑴先说人为什么年老又有子呢?岐伯明确回答道:“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语义明了。但这句话却与后文“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显然有矛盾。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历代注家所释:

“天寿过度”是多大年龄?显然是指“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即“男子超过八八,女子超过七七”之后的年龄,故王冰次注云:“言似非天癸之数也。”却又云:“虽老而生子,子寿也不能过天癸之数。”马莳《素问注证发微》:“夫曰年老有子,则其八八以后,亦能有子也。然此等之人虽或有子,大略天地间之为男者不过八八之数,为女者不过七七之数,而天地所禀之精气皆竭矣。”吴昆《素问吴注》也说道:“然此等天寿过度之人,虽能有子,若以常理论之,男尽八八,女尽七七,天癸皆竭,不能子也。”张志聪《素问集注》:“天寿过度,先天所禀之精气盛也。气脉常通,后天之地道尚通也。是以肾气有余而有子,此虽有子,然天地之精气,尽竭于七八之数者也。”高士宗《素问直接》:“年老有子,此其天寿过度,七七、八八,不能限也。其人必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故老而有子也。此虽有子,非其常数;若以常数论之,男子天癸不过尽于八八,女子天癸不过尽于七七,而上天之气,下地之精皆竭矣。”上述之注前后皆矛盾。

“天寿过度”,由以上可以看出是指“男八八、女七七”之后的年龄,如王冰、马莳、高士宗所注,虽年寿已高,但因“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故能有子。王洪图《王洪图内经讲稿》说道:“这个‘年已老’,就是女子超过七七四十九岁,男子超过八八六十四岁,还有生育能力。”所以若以后文“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解释前者“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显然不妥。而“肾气有余”显然又与“天地之精气皆竭”相左,当有错简。

⑵人为什么年老而无子呢?年老无子是因为“天癸尽矣”,而“天癸尽”是由于“五脏皆衰,筋骨懈堕”、“天地之精气皆竭矣”的缘故,故“天癸尽”可出现“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天癸尽”的年龄是“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这以后是“无子”的,而之前是“有子”的,故经文云“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因此这句话“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若接在“今五脏皆衰,筋骨懈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不不正,而无子耳”之后,理通文顺。

综上所述,这段话应该是这样的:“今五脏皆衰,筋骨懈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才为确。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8-25 05:53
       拜托先生,把《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全文转载过来,看看先生拿到的是不是“真的”!!
        我在网上转载的原文与先生转载的不一样!
        这篇文章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是不是讨论有子无子的?脾气衰、心气衰、肝气衰、肺气衰皆可以无子!!
        先生的考证,来源于古代不同的注家,你取了你头脑中需要的注家。为什么不拿临床实践去验证一下呢!2000年前古代的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子??如果存心找《内经》的错误,《内经》字字都错。换一个参照系就行了。
        
          人人都可以改动《内经》的错误,《内经》处处都错。千人千面,马克思主义也可以千人千面,蒋介石也可以千人千面……,诸如此类。

          我的的意见,经典,一字不可改动。理解不了,理解错误,那是你自己的事。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8-25 06:03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8-25 05:53
拜托先生,把《素问•上古天真论》的全文转载过来,看看先生拿到的是不是“真的”!!
       ...

难道先生没有一本通行本《黄帝内经》吗?必须去网上搜?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8-25 06:31
        网上和先生的讨论同一个层次。原版就不同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8-25 07:20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今五脏皆衰,筋骨懈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
        这段话,来自何处?
作者: 河间金栋    时间: 2018-8-25 09:49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8-25 07:20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今五脏皆衰,筋骨懈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 ...

这是原经文。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8-8-25 11:39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
         这是黄帝问的话!以下是歧伯的答话,是一大段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之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
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
肾气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

这一大段话回答了正常人无子的道理,是常理。常数,一般情况下。这是非常完整的答案。如果没有再问,歧伯不可能再说:【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这样的假设!只有黄帝再提出在特殊情况下生子的问题,歧伯才能回答,这是一个变数的问题。

      先生这么一改,文理不通!歧伯答非所问,自作聪明!!歧伯先有答案,黄帝后提问题!!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