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修改稿)中老年女性系列疾病的成因及其防治 ——兼谈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打印本页]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9-7-27 00:35
标题: (修改稿)中老年女性系列疾病的成因及其防治 ——兼谈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9-7-27 05:59 编辑
中老年女性系列疾病的成因及其防治
——兼谈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全科主治医师 于殿生
经常遇到中老年丈夫陪妻子来诊病时,其妻子诉说自己身体如何如何不适,而埋怨用医疗仪器检查不出来,而许多丈夫则认为是无病呻吟。
为什么有时病人感觉到非常不舒服,医疗仪器却检查不出来呢?这是因为,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需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时的疾病之所以检查不出来,是因为此时疾病的“量变”尚未发展到目前的仪器能够识别出来的这种“质变”的程度,这说明医疗仪器的发展与临床的认知水平总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当仪器检查的结果不正常时,绝大多数疾病已比较严重;当仪器检查结果正常时,也不一定没有病。譬如说,阴雨连绵的中午,我们看不见太阳,这时天空中不是没有太阳,而是因为我们的视力穿不透这厚厚云层的缘故。
那么,什么叫“病”呢?病就是身心方面出现不健康的现象。不懂医的人,可以认为“身体不舒服”就是病。做为西医学,疾病的诊断依据为:1.病人的不适感觉;2.通过物理诊断(望、触、叩、听),发现身体心理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3.通过辅助检查(如化验、心电图、B超、x线、CT、磁共振等),获得人体不正常的特征改变。按照中医的理论,则只要“阴阳不协调”就是有病。如仪器检查正常,病人也无不适感觉,中医也不一定认为无病。或许有人要问:虽然自己现在已经‘阴阳不协调’,但自我感觉良好,怎能说有病呢?这是因为,此时身体上的疾病,尚未发展到让病人产生不舒服感觉的“质变”的程度而已。做为一名医生,理应善于去捕捉将要发病时出现的某些、甚或某个征兆,以便“防病于未然”(中医有时称此为“治未病”),而尽量避免去治疗那些发病后出现严重症状的“既成事实”,以便最大限度地给病人减轻病痛或避免病人的病情恶化。
一、成因
至于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病因,现代医学认为,是妇女卵巢功能逐渐减退,直至完全消失,而对妇女生理和心理方面所造成的影响。以常理而言,妇女卵巢功能逐渐减退,与人们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一样,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在这一期间所发生的身体不适,有的医生在无法弄清病因的情况下,往往笼统地称之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确切地说,只有妇女卵巢功能减退、因之相应的激素分泌减少,对女性身体、心理方面所产生的一系列不适反应,才能称之为“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否则,所出现的病症,应该查找相对应的病因而进行诊治,不可笼统地认为是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以免贻误病情,让病人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西医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中医则称之为“绝经前后诸症”。年令一般在49岁左右,身体弱者可提前,身体较壮者可延后。具体情况与个体素质、性格特点、精神状态、饮食习惯、环境变化等,均有十分重要的联系。不难看到,有些人虽到了更年期,出现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或较少、或较轻,有的甚至不发病。因此,这就证明,妇女到了更年期,只是生殖系统的功能发生退化直至消失而已。换句话说,所谓的更年期,也就是将要或者已经没有生育能力罢了,不应该出现诸如潮热盗汗、心烦易激动、失眠健忘、好悲伤的症状,这些症状大都是长期精神不愉快,导致肝郁化热、伤阴所致,只要调养得当,更年期综合征的一系列症状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毫无疑问,中老年女性系列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成年之后承受社会、家庭的双重压力所致。家庭中上有公婆、下有子女、中有丈夫,或许还有叔姑妯娌,如果想把这些关系搞好的话,那么,就要自己多受委屈,否则,如果自己我行我素的话,那么,这些关系就难于达到融洽。如此,长期身体劳累、睡眠不足、精神压力、甚至抑郁不舒,积累几十年后,岂有不发病的道理?这同时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的承受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性格与疾病是密切相关的。
一般说来,性格偏急的人,干活快、易着急、生气、易多汗,或居处过于干燥,或运动量较大,易致身体消瘦,久而久之,则易出现阴虚火旺,如头痛头晕、失眠健忘、心慌易惊、心烦易怒、潮热盗汗、腿躁动不安;或再加长期精神抑郁不乐,影响大脑功能而出现精神神经症状,如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好吵架、易悲伤、有时自己不能控制。其实,一言以蔽之,这些症状大都为胆囊炎、肝胆结石等的伴发症状。只是疾病的早期无法用仪器检查做出确定诊断而已。
性格偏慢的病人,或居处潮湿,加之运动量偏小,以致新陈代谢减慢,除上述某些症状外,更加头身沉重、倦怠嗜睡、头晕恶心、下肢轻度水肿等。其实,伴有这些症状的人,大都有肾病,只是其病变早期尚不能被化验、B超等所能识别罢了。
二、预防
中老年女性系列疾病的病因既明,预防也就比较容易了,这就要因人而异。如身体偏瘦,倾向于潮热盗汗、失眠健忘、心跳心慌、心烦易怒、腿躁动不安、甚或易激动、好悲伤者,宜保持性格开朗、精神放松,体力活动时不要过急,避免过多出汗,少食辣椒、葱蒜之类辛辣食物,忌饮茶,多食酸性水果等。身体偏胖,倾向于身重嗜睡、两腿虚浮、口中粘腻、甚或腹胀恶心者,可适当增加运动量,以促进新陈代谢,多饮茶水,多食瓜类蔬菜,以利水除湿,少食酸性及粘腻食物。
三、治疗
1.精神调节 解除不必要的顾虑,保持劳逸结合与充分的睡眠,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西药治疗: A.失眠者,可用镇静剂以助睡眠。B.可用谷维素调节植物神经功能。C.确定由雌性激素分泌减少所引起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必要时可应用雌性激素替代疗法。
3.中医治疗 :偏瘦者,总以疏肝利胆解郁为主,兼以养阴清热、重镇安神、滋补肝肾;偏胖湿胜者兼以利水湿、和肠胃、补肝肾。
由于本病经历了较慢长的发展过程,因此,治疗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大多数患者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纠正过来,但绝大多数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7-27 00:56
,这些症状大都是长期精神不愉快,导致肝郁化热、伤阴所致,只要调养得当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9-7-27 05:31
是因为此时疾病的“量变”尚未发展到目前的仪器能够识别出来的这种“质变”的程度
====================================
就凭这句话你仁海,没有资格研究医学。
作者: 董建军 时间: 2019-7-27 05:46
心电图、B超、x线、CT、磁共振这些检查是不是物理检查?
作者: 仁海中西医 时间: 2019-7-27 10:01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9-7-27 06:26 编辑
不会举而并之者,均没有资格研究医学。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19-7-28 16:45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