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证是病因病理 [打印本页]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 18:00
标题: 证是病因病理
因为某个具体的疾病,通常是一定病因作用下多个病理过程或状态的集合,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可有不同的病理类型表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有不同的病理表现,体现在中医诊治领域里,是同病异证,需要同病异治(中医有是证用是治,治疗的对象或目标是"证",不是"病")。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 18:01
证是病因病理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 18:02
不同的发展阶段可有不同的病理表现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 18:0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1 18:04 编辑

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可有不同的证的病因表现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 20:47
久假荊州竟未還,憑空一笑夕陽殷。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9-8-1 21:55
此楼主对病与证的认识基本准确。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9-8-1 22:06
本帖最后由 gonmai 于 2019-8-1 14:13 编辑

证是病即疾病进程过程的不同点段病生形式表达的认知。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9-8-1 22:12
证的病因不是病的原始病因,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 23:57
证是病的原始病因,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2 00:00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2 00:03 编辑

证的病因是生理过程作用生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2 01:58
证不是病理过程产生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2 02:00
病理过程是证产生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2 02:04
证病是生理过程作用产生的
作者: 张诚敬    时间: 2019-8-2 05:23
       证是疾病的属性,是疾病的代谢变化的藏象即病理生理表现!无知胡诌,欢迎严厉挞伐!
作者: 文地清风    时间: 2019-8-2 07:01
本帖最后由 文地清风 于 2019-8-2 08:30 编辑

中医药高级丛书(金匮要略)4“金匮要略”对中医学发展的地位和应响(二)。。。。。。。辨证论治的实施,首先必须确定辨证范围,这就是中医的病名。如以腹满为主,即腹满病,应在腹满 的范围内进行辩证,所以中医的病名是为着限定辨证范围而设立的。是同类证候的共性概括。然后依据若干症候所组成的主证,参合脉象进行(审证求因)——即确定病位,病性,病势等。这就须充分运用(内经)以经络脏腑为核心,包括气血,津液等理论进行整体的病因病机分析。然后才能进入(审因论治)的阶段。所谓(审因论治)即首先根据辨证所得,确立治疗原则与方法,再依法遣药组方,使得证与方相对,这样便可有的放矢,矢的相应,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然后再转入下一轮的辨证论治。所以辨证论治是着眼于病人整体调节的动态过程,它的优势在于不间断地进行调整,使病人的抗病能力逐步得到 释放,机体的病理状态逐步得到纠正,直至病人身心完全康复为止。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9-8-2 12:51
首先要明确,中医证与中医病间的差异;同时,更要明确中医证、中医的病与西医的病间的差异,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开展开讨论才有本原的意义。否则,会总是不知不觉的跌入到了概念混乱、逻辑混乱的泥坑中,如此,必总是陷在泛范不实之中而不得其实。

中医的证因,不是西医病的病因。此点,必须真识到。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2 17:07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52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2 17:10
中医药的证是病理学症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2 17:13
免疫病理学炎症反应之迷
一 急性炎症产生的原因,对于病理学免疫还是一个迷,并没有真正发现研究原因或起源是什么。

1当免疫检测发现在炎症反应中,巨噬对于细菌的清除功能不是细菌加强了反应是减弱的。
如生理最大的清除率是每小时清除100个细菌,如果是猜测应每小时清除为200个细菌而产生炎症,而实际反应率却是细菌小时清除不到100细菌 或更少如每小时清除20个细菌。
就可以确定,第一级之后免疫增强反应而产生炎症与第一级巨噬清除细菌功能加强是完全不相关的,或者根本不是至今简单猜测以为的第一级巨噬清除细菌功能加强作用的结果了。
2 当然免疫病理学研究就要有很大的迷或了,不知为何巨噬对于细菌清除率没有增强却有了免疫后级反应物质的增多,如补体的增多产生炎症,炎性水肿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2 17:14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2 17:15 编辑

中医药的证是病理学症状,中医药的证是病理反应级第一级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2 17:24
中医药的证是病理学症状,中医药的证是病理免疫反应级第一级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2 17:26
中医药的证不是生理免疫反应级的级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2 17:27
生理免疫反应级没有中医药的证症状反应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3 00:18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3 00:45 编辑

如何分析证症状产生的原因
首先并不是对于实际的病理疾病中的症状的分析。
而是没有疾病的症状的分析。
就是像心烦食少,无力症状产生的原因的分析。
而这些功能的减弱也首先是在信号级或激素级的变化,且只有在这些级才能用中药治愈,因为中药药物只在这些级结合。
其中就是有相关信号级受体结构或构象的病理变化,减弱了前一级受体信号结合而影响减少了相关生理信号物质合成及相关生理物质化学合成的减少而有相关生理功能减弱。
这种分析结果是必定存在的。

用相应中药以恢复受体生理结构或受体构象。
然后就是在疾病病理中的症状是如何形成的。
当然疾病病理中的症状表现像心烦食少,无力可以是完全相同。
其受体结构变化功能减弱表现也相同。
只是症状形成原因应是不同。
一个症状形成原因与疾病毫无关系,一个症状形成原因与疾病是前后因果关系,上下级关系,症状是全部疾病原因病因的一部分或第一级病因。
这是由中药应用分析的。
如果证症状像心烦食少,无力症状不是全部疾病原因,或证症状不是病因的一部分,或证症状不是疾病第一级病因,用中药是不会治愈疾病,只能对治愈疾病中症状像心烦食少,无力有作用。
但中药实际也将疾病治愈了,或用中药治愈了症状,疾病也被治愈了。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3 18:47
中药都是针对症状用药。
不论是疾病中的症状。
或是没有疾病的症状。
说明中药直接药理只是治症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3 18:50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3 18:52 编辑

或是没有疾病的证症状。用病理说明证症状,就没有理由根据了。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3 18:54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3 18:55 编辑

要研究分析没有疾病的证症状是如何产生的,它们的生理反应应是什么,是有什么结构物质变化产生证症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3 18:56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3 18:58 编辑

要研究分析没有疾病的证症状像心烦食少,无力是如何产生的,它们的生理反应应是什么,是有什么结构物质变化产生心烦食少,无力的证症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3 18:59
中医主要治的都是没有疾病的证症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3 19:01
首先要明确,中医证与中医病间的差异;同时,更要明确中医证、中医的病与西医的病间的差异,然后在这一基础上,开展开讨论才有本原的意义。否则,会总是不知不觉的跌入到了概念混乱、逻辑混乱的泥坑中,如此,必总是陷在泛范不实之中而不得其实。

中医的证因,不是西医病的病因。此点,必须真识到。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3 19:01
要研究分析没有疾病的证症状是如何产生的,它们的生理反应应是什么,是有什么结构物质变化产生证症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3 19:01
要研究分析没有疾病的证症状像心烦食少,无力是如何产生的,它们的生理反应应是什么,是有什么结构物质变化产生心烦食少,无力的证症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3 19:11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3 19:13 编辑

实际如果开展中药针炙治症状的研究也很难有什么结果。
就是先要研究没有疾病的证症状心烦食少,无力如何形成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3 19:14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3 19:15 编辑

要研究症状与疾病产生的关系就更困难了或不可能有正确结果。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3 19:25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3 19:26 编辑

已经有的中药针炙研究并没有价值。并不知没有疾病的证症状心烦,食少,无力如何形成的,更不知中药如何治证症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3 20:28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3 20:37 编辑

中药都是针对症状用药。
不论是疾病中的症状。
或是没有疾病的症状。
说明中药直接药理只是治症状。

说明不论是疾病中的症状有相同的症状或是没有疾病的症状受体有相同的相关的物质结构构象变化。由药理学原理受体结合不变性。

又由结构变化可知中药恢复疾病中的症状或是没有疾病的症状是相同受体。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3 21:21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4 01:30 编辑

说明不论是疾病中的相同症状用中药相同或是没有疾病的相同症状用中药相同由药理学原理受体结合不变性。
疾病中或是没有疾病的症状相同,相同的症状是相同的受体相同的相关的物质结构构象变化。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3 23:36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3 23:41 编辑

目前的病理学研究还只知道疾病中的症状是疾病反应的结果。
却不知有些症状是疾病原因,有些疾病中的症状是先于疾病产生。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4 04:55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4 05:06 编辑

病理学研究不知道疾病中的有些症状相关的物质结构构象变化先于疾病产生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4 05:0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4 05:04 编辑

就如同物理学不知道微观粒子近光速运动中会被加速,而不是时空变化一样。
病理学也不知疾病中有些症状是先于疾病产生。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4 05:08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4 05:11 编辑

中药治的疾病中症状心烦食少,无力相关的物质结构构象变化是先于疾病产生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4 20:20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4 20:29 编辑

如没有疾病只有症状,如没有疾病,只有脾气虚食少症状,用中药党参治没有疾病的食少症状。
而如果有疾病如炎症中有脾气虚食少症状,也用中药党参治炎症中的食少症状。
一个只是治愈食少症状。
一个是治愈疾病中的食少症状及疾病炎症。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4 22:55
如没有疾病只有症状,如没有疾病,只有脾气虚食少症状,用中药党参治没有疾病的食少症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4 22:56
dffaaoo 发表于 2019-8-4 22:55
如没有疾病只有症状,如没有疾病,只有脾气虚食少症状,用中药党参治没有疾病的食少症状。

因为某个具体的疾病,通常是一定病因作用下多个病理过程或状态的集合,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可有不同的病理类型表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有不同的病理表现,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4 23:01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4 23:06 编辑

没有疾病的症状如脾气虚食少不能用病理过程或状态的集合,不能用病理类型病理表现疾病说明。
这种脾气虚食少症状的产生与疾病病理类型,病理表现,无关。
作者: gonmai    时间: 2019-8-5 00:07
病理,有结构性的;也有非结构性的。如结构的功能性。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5 19:40
如没有疾病只有症状,如没有疾病,只有脾气虚食少症状,用中药党参治没有疾病的食少症状。
而如果有疾病如炎症中有脾气虚食少症状,也用中药党参治炎症中的食少症状。
一个只是治愈食少症状。
一个是治愈疾病中的食少症状及疾病炎症。

点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5 19:4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6 03:44 编辑

表明2种反应中气虚的食少症状中药结合受体必定是相同或是与相同受体结合。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5 19:49
相同表现的食少症状受体用同一种中药治疗食少症状必定是同一种受体.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5 20:04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邪正斗争的有规律过程,表现为机体脏腑经络功能异常,气血紊乱,阴阳失调,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降低,劳动能力明显下降或丧失,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换言之,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作用下,机体阴阳失调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5 20:05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作用下,机体阴阳失调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5 20:07
阴阳失调是不病因的作用。
阴阳失调本身是病因的一部分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5 20:09
专病专方,只有在少部分疾病中可以具备。

西医病的概念,是一定病因作用下病理过程或状态的集合,核心在病因。对于部分疾病,如果是以病因诊治为主导因素的,且病因是唯一而特异性的,此时理论上可以用一种药或方来对应之,专病专方。

如果疾病的诊治不是以病因而是以病理过程或状态为主导(如多数内伤杂病),那么,由于病人体质的不同,同一疾病可以有不同的病理类型,不同的病理过程或状态;同一种疾病在同一人身上,随着疾病发展过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病理过程或状态;乃至于疾病进一步发展,出现各种继发性的病理改变(并发症),而有各种不同的病理过程或状态,此时在诊治用药时,就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选用不同的方药组合来应对不同的病理过程或状态的组合。

中医证的概念,本质上就是病理学的概念,不含有病因的(实际的,客观意义上的)诊断。中医证的治疗,本质上是针对病理进行治疗,围绕机体病理改变而展开。中医辨证论治的本质,核心就是研究分析症-证(病理改变)-方药之间客观存在的对应关系。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5 20:12
同一疾病可以有不同的病理类型,不同的病理过程或状态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5 20:15
同一疾病可以有不同的症状表现或症状组合。
形成不同的病因部分。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5 20:34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5 20:50 编辑

没有疾病,只有脾气虚食少症状,有疾病如炎症中有脾气虚食少症状都与相同的消化生理信号反应级的病理变化有关。

消化生理信号反应级是3级
组胺合成结合反应级。
胃酸合成结合反应级。
胃蛋白酶反应级。
其中某一级反应减弱,就有消化功能减弱脾气虚食少症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6 03:37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6 04:37 编辑

消化生理信号反应3级其中某一反应级受体构象或结构病理变化,不能信号受体有结合反应,信号开关启动作用减弱,消化生理功能也随之减弱有脾气虚食少症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6 20:53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6 20:55 编辑

这些消化生理信号构象受体病理变化后,人体并没有能恢复的功能或物质如酶的作用。
是要有外来物质如药物才能恢复的。
但是药理学还没有研究这些症状受体的形成原因,当然就没有药物的研究。
但是中药却可以有这种药理恢复作用。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6 21:0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6 21:11 编辑

消化生理信号受体症状构象或病理构象的形成与消化生理信号系统的生理物质的非生理结合作用产生的能量有关。
不论是没有疾病只有脾气虚食少症状,或疾病中的有脾气虚食少症状的形成与消化生理信号系统的生理物质非生理结合作用产生的能量有关。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6 23:46
标题: 祝世讷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6 23:47 编辑

前的治疗存在着表浅化、忽视深度治疗的倾向,有必要提出和研究治疗深度问题。疾病有层次,治疗也要有层次,按病变层次有层次地治疗直达最深病本,这应是治疗学的一项基本原理,可称为“治疗深度原理”。中医的治疗区分标本、重在治本,治本又重在推动机体的自我调节。达到了治疗的最深层次,是中医在治疗学上杰出的创造、贡献、特色。运用治疗手段,依靠、推动、发挥机体固有的抗病、祛病、愈病的机制和能力进行自主调理,应是治疗学的第一原理。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6 23:47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7 21:03 编辑

中医的治疗区分标本、重在治本,治本又重在推动机体的自我调节。达到了治疗的最深层次,是中医在治疗学上杰出的创造、贡献、特色。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6 23:48
用治疗手段,依靠、推动、发挥机体固有的抗病、祛病、愈病的机制和能力进行自主调理,应是治疗学的第一原理。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6 23:50
疾病是标,症状是本。
标是果。本是因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6 23:5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6 23:53 编辑

医的治疗区分标本、重在治本,治本又重在推动机体的自我调节。达到了治疗的最深层次,是中医在治疗学上杰出的创造、贡献、特色。运用治疗手段,依靠、推动、发挥机体固有的抗病、祛病、愈病的机制和能力进行自主调理,应是治疗学的第一原理。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6 23:5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6 23:59 编辑

说明很多研究中医的人根本不知疾病产生的原因与症状的关系。
都是乱猜乱想。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6 23:55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6 23:56 编辑

人体只会产生生理非生理或疾病反应,人体根本不会治愈疾病。
实际药物及中药也不是用来治病。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7 20:45
受体蛋质分子中的C基团的角度和距离的变化会产生非生理结合构象,就是信号物质不能与受体结合,而减弱相关化学反应及生理功能。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7 20:55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7 21:09 编辑

消化生理信号受体受体蛋质分子中的C基团的角度和距离的变化会产生非生理结合构象,就是消化信号物质组胺不能与消化受体组胺胃受体结合,减少胃酸合成减少胃蛋白酶而减弱相关消化生理化学反应,及减弱消化生理功能,有脾气虚食少症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7 23:21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7 23:28 编辑

消化生理信号受体受体蛋质分子受体受体蛋质分子非生理构象形成的原因
如果组胺因某种原因不能与受体结合又影响了某种生理物质作用,而分解产生信号离子与受体结合,就有可能让组胺胃受体产生非生理构象。
组胺胃受体C基团非生理构象变化。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8 11:39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8 11:55 编辑

消化有关的生理物质组胺,胃酸,胃蛋白酶,都可以认为是古代中医猜测的脾气,但是实际也都根本不是气或气体物质
当然在古代中医,也不可能知道这些消化有关的生理物质的在及化学组成生理功能等。
古代中医他们只是一种简单猜测。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9 02:49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9 02:56 编辑

如果在饥饿时,有很多组胺分泌,但没有进食,组胺与胃受体不能结合,密度增大,还有相关消化反应物质密度增大,在进食时,它们都是有可能与胃受体结合过频而让胃受体构象有永远失活的改变。
组胺不在与胃受体结合。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9 15:5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9 15:59 编辑

实际最有可能的应是在饥饿时组胺合成很多,由于没有及时进食,在消化系统中的反应物质一种流体的物质酶的密度增大中产生的离子与与胃受体结合频率较大持续结合,让胃受体构象变化到不能恢复状或病理构象。
组胺不能与胃受体结合而有脾气虚食少症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9 16:04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9 19:10 编辑

要让组胺H2胃受体构象恢复到原来的生理构象必须有药物的作用,如中药党参。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9 16:06
根(党参):甘,平。补中益气,和胃生津,祛痰止咳。用于脾虚食少便溏,四肢无力,心悸,气短,口干,自汗,脱肛,阴挺。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9 16:07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9 16:08 编辑

党参用于
脾虚食少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9 16:1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9 19:10 编辑

党参中的药物分子与变化的胃受体结合产生能量中恢复组胺胃受体生理构象,恢复组胺与组胺胃H2受体生理构象的结合,治愈食少症状,恢复胃生理功能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9 16:24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9 16:28 编辑

至今为止的专业中药研究国内外的都并没有对于中药能治愈症状,如党参治愈食少症状的药理有丝毫的研究发现。
就去解说中药治病的药理,实际毫无价值可言。
根本也不可能有正确的发现。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9 19:09
胺必须首先与细胞上的组胺受体或酶原物质结合,才能发挥作用,组胺受体有H1和H2两类。一般说的抗组胺药是指H1受体拮抗剂,可拮抗组胺对毛细血管、平滑肌、呼吸道分泌腺、唾腺、泪腺的作用。H2受体拮抗剂主要抑制胃液分泌。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有扑尔敏、苯海拉明、去敏灵、羟嗪、息斯敏等;H2拮抗剂有甲氰咪胍、甲硫咪胺等。

已知组胺受体有三个亚型:H1、H2和H3受体。组胺作用于H1受体,引起肠管、支气管等器官的平滑肌收缩,还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局部红肿、痒感;组胺作用于H2受体,引起胃酸增加,而胃酸分泌过多与消化性溃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H3受体的作用尚在研究中。

抗组胺药可分为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前者主要用于抗过敏。后者主要用于抗溃疡。

   


用途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9 19:10
组胺受体有H1和H2两类
作者: 千秋雪    时间: 2019-8-10 05:43
dffaaoo 发表于 2019-8-1 10:01
证是病因病理

症和证,都是病因和病理的外在表现。证,不是病因,也不是病理。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5:20
症和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必定是有相应原因。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5:20
症和证,都是病因和病理的外在表现。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5:2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10 15:23 编辑

症和证,都是病因和病理的的结果??是病的结果??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5:25
如何分析证症状产生的原因
首先并不是对于实际的病理疾病中的症状的分析。
而是没有疾病的症状的分析。
就是像心烦食少,无力症状产生的原因的分析。
而这些功能的减弱也首先是在信号级或激素级的变化,且只有在这些级才能用中药治愈,因为中药药物只在这些级结合。
其中就是有相关信号级受体结构或构象的病理变化,减弱了前一级受体信号结合而影响减少了相关生理信号物质合成及相关生理物质化学合成的减少而有相关生理功能减弱。
这种分析结果是必定存在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5:25
中药都是针对症状用药。
不论是疾病中的症状。
或是没有疾病的症状。
说明中药直接药理只是治症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5:25
要研究分析没有疾病的证症状像心烦食少,无力是如何产生的,它们的生理反应应是什么,是有什么结构物质变化产生心烦食少,无力的证症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5:26
没有疾病的症和证,都是病因和病理的的结果??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5:27
没有疾病的症和证,都是病因和病理的外在表现。??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5:28
要研究分析没有疾病的证症状像心烦食少,无力是如何产生的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6:40
党参用于
脾虚食少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6:41
党参是治脾虚食少外在表现?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6:43
党参的药物分子与脾虚食少外在表现结合?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6:52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10 17:10 编辑

信号激素或药物结合受体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中的氨基酸残基上的能结合成氢键的一般只有NH,CO基团.
它们与信号激素或药物中的基团结合可以减少信号激素或药物结合受体蛋白质体系以减少能量形式,改变受体蛋白质分子跨膜部分形状以与胞内酶结合而有生理化学反应。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8:03
H2受体   



组胺(H)脑内组胺的分布很不均匀,以下丘脑和网状结构含量较高,受体分H1及H2型。有调节精神活动、降低体温、增加水摄入和引起呕吐等作用,脑内H1受体激动呈现兴奋,H2受体激动呈现抑制,抗组胺药的嗜睡副作用可能与阻断H1受体有关。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8:05

拮抗剂介绍

何为H2受体拮抗剂?

已知壁细胞表面有三种组胺受体:即乙酰胆碱受体,胃泌素受体和H2受体.用于阻断H:受体,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就称为组胺H2受体阻滞剂,也称为H2阻断剂或H:拮抗剂.如其代表药物有西咪替丁(又叫甲氰咪胍或泰胃美),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等.最近的研究还表明,组胺H2受体阻滞剂不但具有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还具有改善胃粘膜的微循环而促进细胞再生,尽快修复溃疡的作用

H2受体拮抗剂包括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8:05

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作用特点

H2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地阻断壁细胞膜上的H2受体,使胃酸分泌减少。不仅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而且能部分地阻断组胺、五肽胃泌素、拟胆碱药和刺激迷走神经等所致的胃酸分泌。

   


药理作用

H2受体拮抗剂选择性地竞争结合壁细胞膜上的H2受体,使壁细胞内cAMP产生,胃酸分泌减少。H2受体拮抗剂不仅对组胺刺激的酸分泌有抑制作用,尚可部分地抑制胃泌素和乙酰胆碱刺激的酸分泌。常用的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三种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的相对能力相差20~50倍,以甲氰咪胍最弱,法莫替丁最强。相应地抑制50%五肽胃泌素刺激的酸分泌所需的有效血浓度(EC50),以甲氰咪胍最高,法莫替丁最低。在常规剂量下,血浓度超过EC50的时间在甲氰咪胍约6小时,其他两种约10小时。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19:57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8-10 20:07 编辑

受体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中的弯曲部分的角度在结合能的作用中旋转拉长变直,受体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中的OH基团与胞内酶的NH,CO基团产生结合激活酶而有生理化学反应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23:51
2类受体扩散物质的非生理信号作用民炎症反应假说九
一 是2类受体构象变化产生的物质扩散的病理信号作用产生非生理免疫反应或炎症。
1首先急性炎症中的症状形成只与生理免疫反应或生理免疫反应过强有关,
2急性炎症中的症状仅是生理免疫反应的结果,而非病理免疫或炎症的结果,
3而急性炎症中的症状产生的物质扩散,与生理免疫中免疫细胞受体构象失活中的物质扩散的密度叠加效应才产生了免疫病理信号部分或对炎症形成有作用的信号。
4说明炎症的形成必定有症状部分的作用。
5用抗生素激素治急性炎症,或用药物治疗急性炎症中的症状都是能对物质扩散叠加密度的分离作用,不能形成非生理信号反应,或炎症不能形成了。
6但是由于免疫病理学不并没有产生急性炎症真正原因的全面研究发现,不知急性炎症中的症状产生的实际原因与重要作用,没有治疗症状药物。
7但是中药却是可以治愈症状,在急性炎症中用中药治症状而治愈炎症是有一些证明的如非肺炎。
8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23:52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52
作者: dffaaoo    时间: 2019-8-10 23:53
1首先急性炎症中的症状形成只与生理免疫反应或生理免疫反应过强有关,
2急性炎症中的症状仅是生理免疫反应的结果,而非病理免疫或炎症的结果,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