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新冠肺炎中医疗效突出?在重症/危重症患者中发挥这些作用
[打印本页]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3-26 20:12
标题:
新冠肺炎中医疗效突出?在重症/危重症患者中发挥这些作用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目前新冠肺炎的救治中,重症、危重症的救治是重中之重,也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而在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中医治疗首次以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分型,明确了重型的两个证型,疫毒闭肺证和气营两燔证,危重型即为内闭外脱证。那么在这个背景下中医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一、病因病机
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我国古代医家就有对此病的认识,《诸病源候论▪温病令人不相染易》中说:“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吴又可《温疫论》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在《松峰说疫》中将疫病分为:寒疫、温疫(瘟疫)、杂疫;温疫又可分为暑燥疫、温毒疫和湿毒疫;杂疫如霍乱等。此次新冠肺炎大多学者认为是“湿毒疫”,但对于寒热之分尚无定论,与气候、地域相关。病机重点在于湿邪藴郁,而且有卫气营血传变规律。重型、危重型的病人即是病盛于气分,疫毒闭肺;入营血,出现气血、气营两燔;甚则,气分逆传、内陷心包,出现内闭外脱现象。正如叶天士所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这就好比古代打仗,敌人就是病毒,重症表现就像敌人已经破城而入,即将冲进皇宫,或已经冲进皇宫;危重症就是,敌人破城进入后直接暗杀捉拿君主。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3-26 20:12
二、诊断标准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1)中医重型诊断符合以下之一:①疫毒闭肺:发热而红,咳嗽,痰黄粘少,或痰中带血,喘憋气促,疲乏倦怠,口干苦粘,恶心不食,大便不畅,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②气营两燔:大热烦渴,憋喘气促,谵语神昏,视物错瞀,或发斑疹,或吐血、衄血,或四肢抽搐。舌绛少苔或无苔,脉沉细数,或浮大而数。而相应的西医重型诊断标准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①出现气促,RR≥30次/分;②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③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高海拔地区(1000米)根据公式校正);此外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按重症管理。
(2)危重型诊断:内闭外脱: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机械通气,伴神昏,烦躁,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或燥,脉浮大无根。而相应的西医危重型诊断标准为: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①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②出现休克;③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3-26 20:13
三、辨证施治、三因制宜
重症疫毒闭肺证,此时主要表现为痰热壅肺,根据方案所提方药,笔者认为其基础方还是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治以清泄肺热平喘。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麻杏石甘汤能够改善脂多糖引起的肺间质水肿,主要表现在抑制白细胞黏附、炎性因子释放、炎性细胞浸润,即清肺;还可抑制肺微血管渗出、肺间质水肿,即平喘。除此之外,加以藿香化湿;茯苓健脾利湿;苍术、厚朴、草果、半夏燥湿。葶苈子入肺经,能够泻肺降气,祛痰平喘。肺与大肠相表里,有大便不通情况,用生大黄可以泻热通便。患者正气已伤,用黄芪归脾肺两经,可以扶佐正气,补脾益肺。恐病毒继续入营血,加以赤芍清热凉血。
气营两燔证,此时邪气已从气分传入营血,出现气营、气血同病现象。推荐方是以气血两清剂清瘟败毒饮加减,清热解毒,凉血泻火。03年非典时期,河北省保定市中医院用此方取得很好的效果,28例患者中(重症18例),治愈出院26例,只有2例重症患者死亡。
危重症已经内闭外脱,邪盛正衰,患者出现神昏、汗出肢冷、脉浮大无根。急需用黑顺片回阳救逆,加以人参、山茱萸等“补”法之品大补元气。并送服苏合香丸或安宫牛黄丸,以化痰开窍醒神。
这只是推荐方,中医讲究三因制宜,还应该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及患者本身情况调整方药。如广东省认为此病病机为“热、湿、瘀、毒、虚”,故在中期除麻杏石甘汤外,用千金苇茎汤和小陷胸汤增强袪痰热功效;湖南省认为此病性特点为“温、热、浊、毒”,将重症期分为邪热壅肺和疫毒闭肺,分别治以宣泄肺热和清肺通腑解毒。贵州省认为此病为“湿瘟”,在重症、中期以化瘀祛浊、顾护肺络,适时运用扶阳逐湿,扶正解毒。河北省,辨为浊毒闭肺证,以麻杏石甘汤和宣白承气汤为基础,宣肺解毒、通腑泄浊。此外还应当注重个体化差异,一人一方。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3-26 20:14
四、病例分享
杭州西溪医院,1月底接受了一位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的高龄患者,病情较重,两肺广泛病变,发烧至38.9℃。因糖尿病无法使用激素药物,杭州市中医院副院长林胜友团队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将自定的中医三号方进行微调,加入了地龙、黄芩等药物施药两天后,老人退烧,肺部药物吸收良好,由重型转为普通型。在2月11日,老人痊愈出院。
云南通城县人民医院,2月6日,经过9天的中医中药介入治疗,4名危重患者症状均有明显好转。其中一位69岁男性患者,呼吸困难,咳嗽剧烈,心率高达140次/分,呼吸45次/分。经过当地专家组医生辨证施治,服药一天,心率下降到80-90次/分,呼吸下降到23次/分,症状有效缓解。
北京佑安医院,一位65岁患者2月2日发热13天后出现咳嗽、憋喘、呼吸困难逐渐加重现象,双肺呈弥漫炎症,给予甲基强的松龙,“佑安新冠二号方”中药汤剂等化湿清热解毒凉血治疗,2月5日咳嗽、喘憋明显缓解,双肺炎症大部分吸收,2月13日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
当前新研究发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中出现“细胞因子风暴”,患者血浆中多种促炎因子(IL-2、IL-7、IL-10、IL-17、G-SCF、IP-10、MCP-1、MIP-1A、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西药大剂量的激素存在潜在的风险,而中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节机体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力,改善患者症状。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救治的5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34例,西医治疗18例)病人中,中西医结合组的免疫功能(淋巴细胞百分数)、炎性指标(SSA、CRP),心、肝、肾功能相关指标(CK-MB、LDH、ALT、AST、BUN及D-二聚体)恢复情况优于西医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保护心肝肾脏器,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同时黄璐琦院士团队在武汉的临床研究已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患者,住院天数、核酸转阴时间平均缩短2天以上,血氧饱和度明显提升,脱离吸氧时间缩短,淋巴细胞百分数,乳酸脱氢酶等理化指标明显改善。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0-3-26 20:14
五、小结
目前对于新冠肺炎无特效药,对于气促、喘憋等症状,要及时上呼吸机与对症支持治疗,在西医的基础上辅助中药改善症状,减少平均住院天数。中医讲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祛邪的同时注重整体治疗。同时注重调节自身正气,如《黄帝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新冠肺炎为自限性疾病,只有调养好正气,提高我们机体自身的免疫力,让它去同病毒做斗争。对于重症、危重症患者既要用西医的方法,缓解患者危急症状,同时辅助中药,以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发挥两者各自优点,协同作用,降低患者病死率。我们将继续关注中医药在本次疫情防控诊治中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您提供后续的报道服务。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0-3-27 08:02
请看《中西医融合观》营血分证。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