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茯苓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医小陈    时间: 2021-5-22 20:08
标题: 【焦树德.用药心得十讲】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主要功能为利水除湿,宁心安神,益脾止泄。
  茯苓淡渗利湿,能利尿消水。凡五脏六腑身体各部出现水湿停留的证候,皆可用茯苓治疗。例如配党参、白术、半夏、陈皮、猪苓、泽泻、桑白皮、冬瓜皮等,可治脾虚湿停而全身浮肿;配党参、白术、枳实、橘皮、生姜(《外台》茯苓饮),可治胃和胸部有停痰宿水而致满闷不食;配瓜萎、川椒目、桑白皮、紫苏子、葶苈子、橘红、桂枝、猪苓、泽泻、白蒺藜等,可治胸胁部停水(悬饮)。
  茯苓味甘益脾,能助脾运化水湿而达到健脾的作用。例如配党参、白术、猪苓、泽泻、藿香、车前子、炒芡实、伏龙肝等,可治脾虚湿盛引起的水泻。配党参、白术、甘草,可治脾虚气弱等证。
  用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加炒白芍、木香、吴茱萸、肉豆蔻等,治疗肠功能紊乱(出现脾虚、中焦水湿不化而致消化不良、大便不整者),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茯苓有宁心安神作用可治失眠健忘。主用于心脾两虚、心神不宁、失眠健忘之证。常配合当归、白术、柏子仁、远志、酸枣仁、朱砂(0.6~0.9g 冲服)等同用。
  猪苓利水之力大于茯苓,但无补益之性,多用于祛邪,不用于补正;茯苓淡渗利湿、益脾宁心,兼有补益之性,祛邪、扶正均可使用,多用于补益剂中。
  茯苓一般指白茯苓而言。其色淡红者,称赤茯苓,偏于清热利湿;抱松根而生者,称茯神,偏于宁心安神;茯神中之松根称茯神木,偏于舒筋止挛;茯苓外面的皮质部分称茯苓皮,偏于利水消肿。茯神木可治心掣痛、神惊、健忘,并可平肝祛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在宽胸、通阳、活血、开窍剂中加入茯神木 15 ~ 30g,有时可收到止痛的效果。
  用量一般为9 ~ 12g。茯苓皮可用15 ~ 30g,茯神木可用15 ~30g。
  阴虚津液枯乏者不宜用本品,滑精者亦须慎用。

作者: 中医小陈    时间: 2021-5-22 20:12
本帖最后由 中医小陈 于 2021-5-22 20:13 编辑

茯苓炮制
作者: 铁骨铮铮2002    时间: 2021-5-22 20:15
茯苓是一味好药,还可以治疗心悸,脱发。
作者: 王勇123    时间: 2021-5-22 21:18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益气,宁心安神功效为基础,常与泽泻,甘草,天麻等药物配伍治疗诸证。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