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导航中医药交流群”精彩言论集——2020年11月份 [打印本页]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21-6-19 11:07
标题: “导航中医药交流群”精彩言论集——2020年11月份
本帖最后由 泰然居士 于 2021-6-19 11:25 编辑

2020114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attach]16312[/attach]
太白侠:
如果柴胡有生发之性,那么仲景为何还用其气上逆?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我去百度一下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attach]16313[/attach][attach]16314[/attach]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您说的是哪个条文?

李榆军:
柴胡升提脾胃气,张仲景用来止呕。
古人说,桂枝下咽,阳盛立毙。各位谁见过桂枝汤吃死人?
中药著作里,葛根生津止渴。现代中医,说柴胡是保肝药,叶天士却说柴胡劫肝阴,葛根竭胃汁。

Fa. 阿贝尔:
除了现代中医,其他几个观点都对

Fa. 阿贝尔:
方中的药,和对单个药的总结,不能简单对应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attach]16315[/attach]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attach]16316[/attach]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李榆军 柴胡止呕,您说的是小柴胡汤止呕吧?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太白侠 柴胡治气上逆,我没找到,请明示

太白侠: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桂本柴湖枳实芍药甘草汤。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21-6-19 14:53
本帖最后由 泰然居士 于 2021-6-19 15:54 编辑

2020115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太白侠 昨天下午事情较多,没来得及回复,见谅!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我查阅了一下《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凡两见,一见于《伤风脉证并治》,一见于《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方名稍异,剂量相同。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attach]16318[/attach]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attach]16319[/attach]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attach]16320[/attach]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attach]16321[/attach]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attach]16322[/attach]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attach]16323[/attach]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黄竹斋《伤寒杂病论会通》对此方的解释是柴胡疏胆,芍药平肝,枳实下气,甘草和中。所以下气的不是柴胡,而是枳实,符合传统的认识。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attach]16317[/attach]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李榆军 李老师您好!很多柴胡剂有止呕的效果,但我认为并不是柴胡有止呕效果,而是方中的其他药物,比如半夏、枳实等

太白侠: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黄竹斋一家之言,不足为凭。另不要忘记少阳证提纲。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太白侠 好的,谢谢!

李榆军: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先生治学严谨,佩服!
咱们讨论这个话题,是从柴胡“升发”说起的。
中药升降浮沉这些性质,是在临床应用中总结的。通过临床用药,发现柴胡能治“气陷”,故有“升发”的认识。
中药的功效,主要是体现在复方中,单味药对症治疗,比西药种类少,应用的也不多,也不为中医界所重视。

就柴胡来说,确实没有止呕和降气的记述,就是“升发”,也只是和黄芪配伍以后才表现出来的(补中益气汤)。柴胡经配伍以后,广泛用于各种病证 ,包括呕吐,但因此说柴胡可以止呕,却说不过去。

这是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的一个重要区别,也是中医能够延续发展到现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中药是靠对症治疗的特效的话,西医每发现一种特效药,就能淘汰一大批中药。

前段时间大家讨论新冠肺的“特效药”,大众期盼西药出现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最后各国都落空了。只有中药,虽然没有出现特效药,但出现了“特效方”,“方”是中药的生命。

泰然居士-中医学徒:
@李榆军 “方是中医的生命”——赞同您这句话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21-6-19 15:12
20201111
老教授:
《史记·礼书》:“循法守正者见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
历史上,得大名者必有奇祸,此非虚言!
司马迁腐刑之耻,韩信胯下之辱,孙膑膑刑之痛,文姬三嫁之苦。
守正者,愿意吗?
  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哪个人不希望自己尊荣显贵啊!


老教授:
《史记·礼书》:“循法守正者见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
历史上,得大名者必有奇祸,此非虚言!
司马迁腐刑之耻,韩信胯下之辱,孙膑膑刑之痛,文姬三嫁之苦。
守正者,愿意吗?
  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哪个人不希望自己尊荣显贵啊!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21-6-19 15:13
20201123

大光明云:
药物成份研究有一定价值

大光明云:
但西药部分要看药源

大光明云:
距离药源太远的,则要亲身尝药了

大光明云:
比如说阿司匹林,药源在柳树叶上

大光明云:
这样可以知道它活血化瘀,辛凉解表

大光明云:
又比如,盐小蘗碱,这是黄连的有效成份

大光明云:
完全可以讲,其性味苦燥,清热泻火燥湿。

大光明云:
中药的性味归经是在形质上的,原则上讲一切物质都有气的升降沉浮

大光明云:
只不过就是,西医研究成份,中医按要按性味归经的方式,对于西药加以归类

大光明云:
那么五色的问题,当然不能考虑了。

杨氏新中医学:
中药的性味归经是在形质上的,原则上讲一切物质都有气的升降沉浮

从升降出入的角度,来研究药物背后的支持物,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中药的角度@大光明云

杨氏新中医学:
药物具有升降出入的属性,背后一定有物质内容的

大光明云:
对,这是把西药中化的过程

大光明云:
同样的西医解释解析中药用他们的术语;我们解析他们,用我们的语言。

大光明云:
激素,干什么的,补阳的

大光明云:
然后按激素的分类作用,分不同的区域,而你则可以给它一个入五脏的归类

大光明云:
这叫衷中,以中律西

大光明云:
这样,你才能扬眉吐气。不随着西医去跑

大光明云:
什么经络都是神经,这种讲法,自己丧失阵地

大光明云:
而是说,神经是中医经络学的一个部分

大光明云:
这样才是我们中医的胸襟,博大精深

大光明云:
其实你完全可以以西化中的

大光明云:
比如说降压药倍他乐克

大光明云:
其:性寒凉,味酸涩; 主治:阳亢,阴虚火旺;

大光明云:
副作用呢? 由于寒而收涩,心率变慢,长期服用,引发气血瘀滞,皮肤发黑,无形之痰淤滞血脉之中。

大光明云:
你完全可以把西药,以中医解释

大光明云:
这样那些靠吃西药维系治疗的病人,你知道他的西药用药之偏

大光明云:
那么对治的中药,你就必须考虑西药的副作用问题;比如说拜他乐克引发的心率变慢问题,你则可以附子对治,不可对治类,因西药药势过强的,或者你可以告诉病人换药

大光明云:
所以我看吃西药的病人,看这个西药两角度看:1主治;2副作用。

大光明云:
这样可以大致把西药进行中药归类

大光明云:
但我很烦那种大把吃西药的,多少种搭配的,你基本上无法辨证,不知道哪些是固有的,哪些是西药副反应了

大光明云:
有的时候,基本上是病人给我西药名字,然后网搜作用、副作用。

大光明云:
比如甲减患者,吃那个thyroixin

大光明云:
觉得发热,难以入睡,那是西药引发的,你要不要去清热对治?

大光明云:
甲减一派寒像,那么吃这个药有的上焦热,仍然怕风,下焦怕冷

大光明云:
这说明它热的部位不对

大光明云:
那么,你用的时候,可能治疗上热下寒,平衡它这个寒热。

大光明云:
但问题是我们中药都是几天,甚至十几天的用药,平衡阴阳。

大光明云:
而西医一旦诊断甲减,那么西药可能要长期服用,像糖尿病众生服药

大光明云:
因此它所产生的副反应,就是终生性质的

大光明云:
所以它们不人道

大光明云:
中医的用药运用好了,再告诉病人的饮食禁忌,病人就不容易复发

大光明云:
所以真正能关心爱护患者的那是中医。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21-6-19 15:13
20201126

老教授:
        把心主血脉改为心气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按照中医教材的说法:气是极细微的物质,那么,心气是什么物质?这个物质是怎么样推动血液流动的?物质能够推动血液流动吗?中医的心与西医的心脏是不是等同的?如果不等同,中医的心其构造、结构是什么?是单腔还是四腔?怎么与血管连接的?血管是指动脉还是静脉?具体的循环路径是什么?……我相信教材的主编、编审委员会都说不清楚,也不去想说清楚!
      牵一发而动全身,推动血液循环的中医“心”,与小肠什么关系?心火下移小肠怎么解释?还是不是五行中的“心”?肝木生心火怎么解释?心阳虚、心阴虚怎么解释?如果这些问题都不能解释,阴阳五行是不是应该废除!!
        如果把心主血脉改为心气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肝主疏泄、脾主运化……都要改?改成什么是正确的?
       教材的主编、编委会、主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管理局、高教部考虑了吗?教材一旦决定下来,各大院校不敢改变,教授们也只能照本宣读。各种词典、书籍、百度、网络……转抄无误。我查看了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出版物,都把心主血脉改为心气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大意),40年的潜移默化、切香肠式的篡改经典理论,积重难返啊!
       这种篡改经典理论的做法与《气一元论》作为中医哲学基础,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相辅相成的,我说这就是把中医经典理论西化,而且是全盘西化!是不可能得逞的。因为他造成了中医理论发展的滞后,不能适应临床实践发展的需要,正在被有识之士认识,所以,才有了近十年来提出:中医理论发展的滞后是中医发展的瓶颈,才提出来守正创新,先守正后创新。

老教授:
           理论由概念与理论构架组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理论构架。概念在理论构架内流易就是思维过程。
       中医理论中的心肝脾肺肾之间具有相对固定的关系,即生克制化。西医理论中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十大系统之间,具有解剖学与生理学、病理学等相对固定的联系。中医理论中心火克肺金,……;西医理论中心脏与肺脏之间是协同关系,诸如此类,比比皆是。
       中医心概念的定义与西医理论中心脏的定义完全不同,肝与肝脏、血与血液、经脉与血管、如环无端与血液循环、脾主运化与脾脏、肝主疏泄与肝脏……的概念定义完全不同。牵一发而动全身,变更一个概念,整个理论体系的理论构架就被打乱,概念不能流易,思维过程发生混乱,诊断治疗就不能正常进行了。
    把心主血脉改为心气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看起来中西医合起来了,经不起推敲。中医理论中的脉、经脉、经络……不等于血管!血管里流动的是血液还是气血??中医的心气虚与心力衰竭、休克没有必然联系。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21-6-19 15:13
20201127

老教授:
        最近,我看了几本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诚如上述,把中医的心西化为:脑主神明,心气推动血液循环。把气一元论作为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把气定义为:构成世界本源的极细微物质,把中医的哲学基础西化为西方的机械唯物论。这些西化理论大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而且是打擦边球、含含糊糊、渐进式的修正中医经典理论。一开始说:精气学说对于中医理论有影响,进一步说:精气学说被元气取代,再说中医理论的基础是元气学说,最后说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是:《气一元论》,并且把气定义为:构成世界本源的极细微物质,完成了中医理论修正为机械唯物论的和平演变。40年的潜移默化,洗脑,积重难返啊。
    如同台独分子修改历史教科书一样,经过20多年的台独教育,蔡英文躺倒都能选上总统。教材具有法定效力,考试、毕业、就业、晋升、晋级……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不西化也由不得你!

老教授:
         中医理论发展的滞后成为中医发展的瓶颈,根本原因是:中医基础理论西方科学化!从明朝万历年间中西医汇通开始,中医理论的发展途径发生了分歧:一方面按照中医的思路、固有规律发展,例如:温病学;另外一条途径是向西方医学、西方科学靠拢,开始西化。解放后的中西医结合同样是两条路线:一方面按照中医固有规律发展,完善了中医基础理论例如:以阴阳五行为纲建立了系统的脏象经络学说、系统的辨证论治理论以及治法方剂理论等;另外一方面就是:以西方科学方法、动物实验等研究、破解中医理论,例如:证本质研究、经络本质研究、五脏功能代替五行研究等等,无不以失败告终。这些研究是必要的,是中医发展必须要走的弯路,必须付出的代价,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必须要承认失败找出原因,寻求正确的道路!从科学的桎梏中走出来,冲破科学壁垒、打破科学迷信,才能够守正创新,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唯一正确路线。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21-6-19 15:14
20201129

大光明云:
经络肯定存在的,要么几千年来怎么会运用。

大光明云:
六经讲的是对于疾病类型的分类总结,设置六个层次。

大光明云:
你要是有本事也可以总结总结出一个模型来。

大光明云:
上千年来中医传承上公认的是四大经典

大光明云:
反驳者想拆台子,拆不是本事,有本事自己建立一个。

大光明云:
建立一个后,看看是不是申请国家级创新,然后再把你的“发明”,纳入中医学院的教学大纲里面去

大光明云:
自谦的人总会觉得不足、不够;自大的人,总会觉得天下唯我独尊。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6-19 17:56
半夏,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和须根,晒干。东北、华北以及长江流域诸地均有分布。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6-19 17:58
小柴胡汤,中医方剂学。为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主治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6-19 17:58
邪在半表半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6-19 17:59
武极 发表于 2021-6-19 17:58
邪在半表半

柴胡解表中药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6-19 18:01
武极 发表于 2021-6-19 17:56
半夏,中药名。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 ...

半夏降逆止呕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6-19 18:07
哪个人不希望自己尊荣显贵啊!

仙佛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6-19 18:14
建立一个后,看看是不是申请国家级创新,然后再把你的“发明”,纳入中医学院的教学大纲里面去


建立一个后,看看是不是人类科学研究第一发明,世界第一科学研究发现
作者: 泰然居士    时间: 2021-6-20 11:24
武极 发表于 2021-6-19 18:14
建立一个后,看看是不是申请国家级创新,然后再把你的“发明”,纳入中医学院的教学大纲里面去

您是LN先生吗?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6-20 14:00
不是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6-21 20:57
本帖最后由 武极 于 2021-6-21 21:00 编辑

徐寿首先瞄准的是妥妥的硬核——蒸汽机!可他就凭着《博物新编》上的简介,又跑到洋人船上瞅瞅看看,仅三个月,居然就华丽丽的造出了蒸汽机。

紧接着,徐寿又着手研发当时的顶尖高科技——蒸汽机船。1865年,历时2年左右,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蒸汽动力船——“黄鹄”号诞生。

牛X到这个程度,徐寿堪称当时的中国发明界第一人。

元素周期表命名

不过虽然徐寿的开挂人生一帆风顺,但是他却从不止步于哪个港湾。

这一次他把目光瞄向了——化学。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功能类似“封神榜”的元素周期表。这涉及“神位”的宝贝,徐寿显然不想放过它,可在给这些化学元素命名的时候,犯难了,因为实在不好取名!




就在此时,明太祖朱元璋的创意给他提供了思路:朱氏家族要求后代子孙的名字必须以“五德”(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这可坑苦了他的后世子孙:朱家皇族子孙满堂,可是五行偏旁的字却有限,每一个男丁的出世,都严重耗损着取名大师的脑细胞。最后,朱家——干脆开始造字。

于是,我们从没见过的一些字就这样横空出世:朱慎镭,朱同铬,朱同铌,朱安汞,朱在钠,朱成钴,朱成钯,朱恩钾,朱帅锌...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6-21 20:58
看到这些名字,徐寿连连感慨:这简直就是天生的元素周期表!于是一顿鼓捣,元素周期表的中文命名就奇迹般的搞定了。

在《nature》上发论文

在超级平台《nature》杂志上发一篇文章有多难?难度可能比在某些高考大省考上超一流还要更上一层楼。

可徐学神却在130年前,就在《nature》上发了一篇《考证律吕说》,他在这篇文章里,向著名的声学界大师丁铎尔提出挑战,并获得成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世界顶级平台发表文章的第一人。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6-21 20:59
不得不说徐寿所表现出的博学、天赋、热情,以及他的开挂人生,就仿佛穿越者一般,冷静而强力的支撑着那个时代。

如果徐寿晚生一两百年,生活在当代,有各类教材引领,以他强绝人类的天赋,在物理、化学领域,或许会成为光辉闪耀的一代大师,他的名字将与李政道、杨振宁、崔琦等人并列。甚至于,现如今最神秘的生命科学、最有前途的人工智能领域,或许也将会由他打开关键缺口。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6-21 21:02
徐寿首先瞄准的是妥妥的硬核——蒸汽机!可他就凭着《博物新编》上的简介,又跑到洋人船上瞅瞅看看,仅三个月,居然就华丽丽的造出了蒸汽机。

紧接着,徐寿又着手研发当时的顶尖高科技——蒸汽机船。1865年,历时2年左右,中国海军的第一艘蒸汽动力船——“黄鹄”号诞生。

牛X到这个程度,徐寿堪称当时的中国发明界第一人。

不如说是复制发明第一人。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6-21 21:05
这一次他把目光瞄向了——化学。1869年,门捷列夫编制了功能类似“封神榜”的元素周期表。这涉及“神位”的宝贝,徐寿显然不想放过它,可在给这些化学元素命名的时候,犯难了,因为实在不好取名!

这都哪跟哪
人家是预测发现元素周期律。
他不过给变个名。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6-21 21:11
武极 发表于 2021-6-21 21:02
徐寿首先瞄准的是妥妥的硬核——蒸汽机!可他就凭着《博物新编》上的简介,又跑到洋人船上瞅瞅看看,仅三个 ...

第二阶段 瓦特对蒸汽机的不断改进

瓦特与蒸汽机结缘,得益于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的三位教授,Joseph Black和Adam Smith,以及后来的John Robison,他们为瓦特提供了一份维修和制作天文仪器的工作,并提供了一个小的工作车间。1763年瓦特被要求去修理一台学校的纽可门模型机,用于教学使用,此前送去伦敦维修没有修好,瓦特很快就修了。瓦特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修好之后,还对其工作原理、热机效率、制造工艺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经过很多实验后,瓦特验证了气缸每次循环中大约有四分之三的蒸汽热量被白白地浪费,而且由于每次循环都向气缸内喷入冷水不能连续工作。

1769年瓦特考虑如果单独设计一个冷凝装置,就不需要使汽缸的温度降到常温再重新加热,这样就可以提高热机效率,按照他的设计可将蒸汽机的效率提高3倍。依照这一思路,瓦特设计了带有分离式冷凝器的蒸汽机,瓦特为分离式冷凝器申请了专利保护,成为他的第1项专利。





瓦特蒸汽机 冷凝器与汽缸分离

1775年,瓦特与合伙人马修.博尔顿(Matthew Boulton,1728–1809),Soho铸造厂的老板开始合作,并将分离式冷凝蒸汽机投入生产,其煤耗不到纽可门机的 1/3。1781年,瓦特公司的雇员威廉•默多克(William Murdoch)发明了一种称为“太阳与行星”的曲柄齿轮传动系统,并以瓦特的名义成功申请了专利。此时,瓦特蒸汽机输出的不再是活塞的往复运动而是旋转运动,为其成为动力机奠定了基础。



太阳行星此轮机构

在合伙人博尔顿的帮助下,瓦特和他们的员工通力合作,对蒸汽机实现了革命性的改进。1781年,瓦特又发明了双向汽缸以提高效率,双向汽缸即在活塞两侧进汽,提高热机效率(见下图)。这时,控制双向汽缸的进汽装置成为关键,1784年,瓦特发明了平行四连杆机构,以保证双向汽缸的控制问题(见下图)。





双向汽缸



平行四连杆机构 完成 平行运动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进,纽可门机已经完全成为了瓦特蒸汽机。1785年以后,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受到广泛欢迎。为了保证蒸汽机转速的平稳性,瓦特于1788年发明了离心式调速器。





离心式调速器

1790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示工器,也有学者认为是瓦特的员工John Southern发明的。





蒸汽机示工器

在瓦特研制蒸汽机的过程中,Soho铸造厂的博尔顿起了关键性的决定作用。1794年,瓦特与博尔顿合伙组建了专门制造蒸汽机的公司,保证了蒸汽机的研究经费,事实上瓦特在博尔顿的经营下,很快就成了富翁,到1824年就生产了1165台蒸汽机,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工业部门,都先后采用蒸汽机做为动力。





瓦特与他的前人相比,他对蒸汽机的改进不仅在于结构和制造工艺上的完善,同时还完成了许多蒸汽机的控制装置的设计,使蒸汽机更加的趋于稳定工作。瓦特的工作代表了蒸汽机演变中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过多的强调了瓦特的工作,实际上瓦特的合伙人博尔顿、以及他们的员工(如默多克)、以及当时的一些化学家、物理学家(如格拉斯哥大学的三位教授,以及圆月学社的一些知名人士)的作用不容忽视,应该说在瓦特天才般的发明创造能力之上,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瓦特成功的重要条件。



瓦特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图






第三阶段  蒸汽机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蒸汽机的雏形来源于帕平的高压锅安全阀,安全阀主要靠蒸汽机压力工作,一个显见的结论就是压力越大越可能提供更大的动力,但由于当时材料和结构制造水平低下,初期蒸汽机的蒸汽压力仅为0.11~0.13兆帕,称为低压蒸汽机,瓦特蒸汽机也属于低压蒸汽机。19世纪初,高压蒸汽机的发展迎来蒸汽机发展的第三阶段,但实际上高压蒸汽机可以再早一些,但由于瓦特的几项专利要到1800年才到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高压蒸汽机的发展。

1800年英国的特里维希克(Richard Trevithik,1771-1833)发明了高压蒸汽机,他的目的是牵引蒸汽机车,并于1802年申请了专利。特里维希克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轮轨蒸汽机车,他蒸汽机车在结构上初步具备了早期蒸汽机车的雏形,例如:机车由锅炉、烟囱、汽缸、动轮、摇杆、连杆、飞轮等部件组成。并实验了载客和货运功能。由于蒸汽机车本身和它牵引的货物太沉重了,生铁铸成的铁轨经常发生断裂事故,于是矿山的主人拒绝了德里维斯克的蒸汽机车,还是决定用老办法马拉货车来运矿石。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