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生理的动态平衡不能靠邪气去维护 [打印本页]
作者: ygmingabc 时间: 2021-12-2 09:40
标题: 生理的动态平衡不能靠邪气去维护
生理的动态平衡不能靠邪气去维护
正与邪在中医学里是两个对立的概念,疾病的过程就是正邪斗争的过程。“正胜则邪退,邪胜则正抑”是正邪斗争的总趋势。但在疾病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正邪双方并不总是平衡的。外感病在起始阶段,可表现为正邪俱盛的表证;疾病向里,正盛而邪不衰,正邪相争机体功能亢奋,可表现为里实热证;还有正胜邪衰、病情由深居浅薄,正衰邪胜,病邪进一步深入,邪去正衰而形成虚证等不同的情况。所谓谨守病机,就是要随时了解这些复杂的情况,进行适当地处置。《温病条辨·下焦篇》第十七条:“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复脉,邪少虚多者,不得用黄连阿胶汤,阴虚欲痉者,不得用青蒿鳖甲汤。”就是谨守病机的典范。
某教授在《中医体质学》2008版(244页)中说:“中医学认为,正常生理状态下,动态平衡的维系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正气,一是邪气。”这不是中医学的观点。中医学认为,正常生理状态下,动态平衡的维系主要取决于人的机体内,阴阳气血的相互协调。从而与外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也就是天人相应,以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邪气则是专门来破坏这种生理的动态平衡的。正邪斗争是一个疾病的过程,是一个病理过程,而不是生理过程。
宋·陈无择在《三因极—病证方论·三因论》提到:“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情,动之则先自内脏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病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金疮踒折逆忤附着,畏压缢溺,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三因论后来就成为了中医的病因学说。三因论不仅仅是对致病因素来源的描述,更重要的是对不同致病因素的致病特点的一种分类。我们用各种致病因素来概括所有病邪,是一种表达方法,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发病学上外因与内因的区别是非常大的。六淫之邪是属于外邪,它的发病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而深的过程。内伤七情。虽然有心理、社会环境诸因素的诱因,但总的来说是病从内发,而显形于外,是一外由内而外的过程。不内外因除了一些有背常理的意外伤害,大都和饮食不节,起居失常,过劳妄行有关。病因的来源不同,引起的疾病不同,治疗方法也就不同。
哲学上的内因和外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个论述永远是正确的,同所有矛盾一样,它们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石头再有条件也孵化不出小鸡,同样在冰水里或开水里高质量的鸡蛋也是孵化不出小鸡的。人作为疾病的载体,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人的机体只有使人的机体发生阴阳气血的失调、脏腑功能的紊乱、病理产物的产生和滞留,才能形成疾病。而正气对个体与个体的比较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再强的体质遇到过强的邪气也可能发病,相对弱的体质由于能够避之有时,也可能不发病。我们在把各种外部的致病因子称作外因的时候,还必须对各种不同病因子的发病特点进行研究,寻找其个体特征。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48年对健康所下的定义:“它不仅仅是要求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完整良好的状态。”那时还没有亚健康的说法,有病或虚弱都是不健康的,在中医学的概念里虚弱是一种病证。“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风寒暑湿燥火、水湿痰饮瘀食虫等邪盛是实证。阴阳气血津液的亏损而形成的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是虚证,虚证与实证都是中医的病证。在某教授的体质学里,由于把中医学中的阴虚、阳虚、气虚病证和痰湿、湿热、气郁、瘀血病证说成了人的固有体质特征。在他的体质学中就不存在这些概念了。
原来的旧的医学模式叫生物医学模式,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吴仪副总理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提法,叫作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相结合的医学模式。不仅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适应完整良好状态,也是健康所必不可少的。吴仪的表达应该说更贴近实际。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1-12-2 11:28
邪气则是专门来破坏这种生理的动态平衡的。正邪斗争是一个疾病的过程,是一个病理过程,而不是生理过程。
一一正解。
作者: 萧铁 时间: 2021-12-2 12:16
Well,“某教授”所说的“中医学认为,正常生理状态下,动态平衡的维系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正气,一是邪气”,其实不必然解读成“正邪平衡”,当然更不应说成是动态平衡“靠邪气去维护” 一 至少这不是人家的原话。
其原话的关键字是“取决于”正邪两个方面,这并非全无根据。内经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精气即正气,故完全可以用正夺(虚)和邪盛(实)作为失衡的分类。八纲里的辨虚实,就是判断属正虚还是邪盛,有“靠邪气去维护”平衡的意思吗?当然没有。
作者: 萧铁 时间: 2021-12-3 07:12
上面的帖子已经指出将人家原话解读成“正邪平衡”或“正邪斗争”进而得出所谓“靠邪气去维护”动态平衡的荒谬之处。此帖所引这句话的下半句,即所谓病理/生理过程的说法,严格来说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因为理论上,广义的生理过程涵盖病理过程,病理过程,不管其严重程度如何,仍是生理过程的一部分。所以,所谓“是一个病理过程,而不是生理过程”这个提法,从逻辑上讲就不严谨;而不严谨的逻辑只会让人对中医理论产生混乱和随意的感觉,所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也。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1-12-3 08:58
因为理论上,广义的生理过程涵盖病理过程,病理过程,不管其严重程度如何,仍是生理过程的一部分。
一一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混淆了生理与病理,生理过程与病理过程的区别。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12-3 11:02
中西医概念直接对接,胡拉乱扯,都是伪命题!体质学说,更是胡拉乱扯!
严格地说,中医理论中没有病理、生理之说,根本没有这2个概念。现在的教科书中的中医理论,也没有解释这2个概念的定义与含义,直接拉到讲义中,那些编写教材的教授、院士们……可怜!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12-3 11:04
何谓生理、病理?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12-3 11:13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12-3 03:14 编辑
生理学 因为研究对象不同,生理学可分为
微生物生理学、
植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和人体生理学。动物生理学特别是哺乳动物生理学和人体生理学的关系密切,他们之间具有许多共同点,可结合在一起研究。通常所说的生理学主要是指人体和高等脊椎动物的生理学。
中医生理学是什么意思?以实验为特征!心肝脾肺肾,心主神明,阴平阳秘等等,中医作了哪些实验??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1-12-3 11:41
以实验为特征的近代生理学始于17世纪。
……中医生理学是什么意思?以实验为特征!心肝脾肺肾,心主神明,阴平阳秘等等,中医作了哪些实验??
一一
一、近代生理学不能等同于生理学。
二、以实验为特征,实验是近代生理学的特征,而不是近代生理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内在的、本质的、区别于其它概念存在的规定)。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1-12-3 11:43
中医生理学是什么意思?以实验为特征!心肝脾肺肾,心主神明,阴平阳秘等等,中医作了哪些实验??
一一将实验等同于生理学,这是在置换概念了。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1-12-3 11:49
百度资料
生理学 (生物科学分支)
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特别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实现其功能的内在机制的一门学科。
一一个人认为,生理学概念,有两个本质的规定。一个是研究机体功能的而不是结构的内容,研究机体功能为主的,是生理学,研究结构为主的,是解剖学;一个是研究正常的而不是异常的功能活动或过程,研究正常的功能活动或过程,是生理学,研究异常的功能活动或过程,是病理学(病理生理学)。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1-12-3 11:52
个人认为,生理学概念,有两个本质的规定。一个是研究机体功能的而不是结构的内容,研究机体功能为主的,是生理学,研究结构为主的,是解剖学;一个是研究正常的而不是异常的功能活动或过程,研究正常的功能活动或过程,是生理学,研究异常的功能活动或过程,是病理学(病理生理学)。
一一个人认为,这个生理学的概念或认识(功能的而不是结构的,正常的而不是异常的),可以通用于西医理论与中医理论中,没有区别或冲突。
作者: 萧铁 时间: 2021-12-3 12:24
以前没有,不等于现在和将来都不可以有。在我看来,中医在新时代的改革创新任务之一,就是要用生理/病理/医理的现代表述模式来阐释中华医道,俺的《自助中医》将在这方面作出一些尝试,敬请期待: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53823080/#8505360rzdxqm9 呵呵呵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12-4 09:29
中医生理学是什么意思?以实验为特征!心肝脾肺肾,心主神明,阴平阳秘等等,中医作了哪些实验??
二位能不能直接回答问题?
我没有等同!先生等同了!生理学必须以实验为根据!!
上世纪末,中医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学、解剖学、蛋白组学、数字化……,没有一个成功的!不了了之。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1-12-4 09:57
我没有等同!先生等同了!生理学必须以实验为根据!!
一一实验是研究生理学的一个方法,一种手段。实验不是生理学本身。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1-12-4 10:00
中医研究生理学的主要方法或手段,是"司外揣内"。
作者: 萧铁 时间: 2021-12-4 18:05
中医药队伍里披着教条主义外衣的既得利益者,自以为其所信奉的教条是天下至理,其实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对此,我们应该可以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中得到一些启示。
譬如市场经济,现在已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运行机制。但在改革开放以前,那时的观念就是市场=资本主义,如果这个观念没改变,就不会有40年后今天中国经济的奇迹了。
所以,生理/病理/医理这些现代概念,古代中医经典里固然没有这样的用语,但绝不应该认为讲生理/病理/医理就是背离传统中医。相反,生理/病理/医理这些概念已经是全人类共同的现代知识框架,故如果中医要走向世界,就应该把这些框架拿过来,把中医的内容增补进去才是。至于在这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就像市场经济的相关改革也不是一帆风顺一样,完全是可以预料的。
由此可见,教条主义者一天到晚就只会装腔作势,一会说以前没有,一会说没成功过,像这类一边享受国家津贴,一边起劲明里暗里反对中医药现代化的既得利益者,中医药的进步能指望他们么?
作者: 高智海 时间: 2021-12-5 04:53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21-12-5 05:02 编辑
既然中医是医学,就肯定有自己的医理。传统中医之所以不讲生理和病理,是因其是为指导用药理(有效成分)服务的,加上用药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故不可能在中医占据主导地位。当然,习大大提出的天人合一观跟你的观点一样,是支持中医吸收生理病理学的。毕竟,其指导的用药理虽然在治本上有缺陷,但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还是能为中医治标提供帮助的。所以,我们对待西医和西方科学应该扬其长避其短。其中,长是指所有能造福人类的西医和西方科学成果(包括能推动中医复兴的西医和西方科学成果);短是指机械还原论及其治病时不能治本。有天人合一观为中医保驾护航,中医吸收生理病理学不会出问题,一定能一帆风顺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12-5 07:45
以实验为特征的近代生理学始于17世纪。取象比类,司外揣内产生于公元前若干年!那个年代哪里来的生理学??
作者: 南京陈斌 时间: 2021-12-5 07:53
以实验为特征的近代生理学始于17世纪。取象比类,司外揣内产生于公元前若干年!那个年代哪里来的生理学??
一一中医学里有没有描述"生理活动、功能活动"的内容?
重要的是"内容(内涵)",而不是名称或称谓。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12-5 07:57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1-12-5 00:00 编辑
譬如市场经济,现在已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运行机制。但在改革开放以前,那时的观念就是市场=资本主义,如果这个观念没改变,就不会有40年后今天中国经济的奇迹了。
======================================
请先生注意,领导(中共中央总书记)曾经特别强调: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今天中国的奇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的!基础是毛泽东建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12-5 07:59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12-5 08:15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12-5 08:20
大道理不说了,你把阴平阳秘运用生理学实验证实了!
心主神明、肝主疏泄……任何一个,运用生理学实验证实了!
作者: 萧铁 时间: 2021-12-5 14:00
公有制和市场经济是两个不同从属的概念:前者说的是所有制,后者从属于经济规律范畴。毛时代也不是纯公有制,一直到现在还是混合制,只不过各种体制的比例在不同时代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即使是现在的国有企业,也要以市场为导向,而不能像改革前那样完全不管市场规律,但这并不改变国有制的性质。
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是“总设计师”邓小平首先提出的。你上述的言论不仅罔顾事实,甚至连公众都知道的党史都可以按你自己的需要随意搓揉。以你这种既不符事实又不合逻辑的表演,能帮你推销你的“混合观”?恐怕是适得其反也。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12-5 17:51
由于近代生理学一开始就运用化学的和物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因而在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之间要作出截然的划分是不可能的。
近代生理学的研究,不仅描述生命活动的表面现象,而且在整体观点下运用实验的方法探讨机体各部分的功能及其内在的联系。
生理学的实验可分为几个层次,也就是从不同的水平进行生理学的实验研究:器官系统水平,细胞组织水平和亚细胞及分子水平。迄今为止,大量的生理学研究是集中于机体的器官系统水平,因为这在医学应用和生产实践上是最亟需的基础知识。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12-5 17:52
关于细胞组织水平的研究,乃是探索各种组织细胞的生理特性和活动特征,如神经组织、肌肉组织。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生理及其相互关系。这一水平的研究在生理学发展上也很早受到重视,从而为理解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机制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
关于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理研究,这是近期才发展的领域,如关于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的机制,神经和肌内细胞膜的电位变化及其与离子通透性改变的关系,各种肌肉的超微结构的功能及其与兴奋——收缩耦联的关系,各种激素的生物合成过程及其分泌和作用机制,中枢神经细胞的递质和神经激素的研究等。以上3个层次的研究都属于分析性生理学的范围,这种分析性实验的结果对于近代生理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12-5 17:53
各种激素的生物合成过程及其分泌和作用机制,中枢神经细胞的递质和神经激素的研究等。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12-5 18:55
受体是指任何能够同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或细胞内信号分子结合并能引起细胞功能变化的生物大分子。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12-5 18:56
根据受体在细胞中的位置,将其分为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两大类。受体本身至少含有两个活性部位:一个是识别并结合配体的活性部位;另一个是负责产生应答反应的功能活性部位,这一部位只有在与配体结合形成二元复合物并变构后才能产生应答反应,由此启动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最终导致靶细胞产生生物效应。
1.细胞膜受体
大多数配体信号分子是亲水性的生物大分子,如细胞因子,蛋白质多肽类激素、水溶性激素、前列腺素、亲水性神经递质等,由于不能通透靶细胞膜进入胞内,因此,这类配体信号分子的受体是定位于靶细胞膜上。
2.细胞内受体
大多数配体信号分子的受体是在靶细胞表面上,这是因为信号分子是亲水性的,不能通过细胞膜。但有一些配体信号分子可以直接穿过靶细胞膜的,与细胞质或细胞核受体相互作用,通过调控特定基因的转录,利用基因表达产物的表达上调或下调,由此启动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最终导致靶细胞产生生物效应。这种信号分子包括脂溶性的固醇类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维甲酸以及气体一氧化氮等。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12-5 18:57
受体具有两方面的功能:
第一个功能是识别自己特异的信号分子(配体),并且与之结合。正是通过受体与信号配体分子的识别,使得细胞能够充满无数生物分子的环境中,辨认和接收某一特定信号。第二个功能是把识别和接受的信号,准确无误地放大并传递到细胞内部,从而启动一系列胞内信号级联反应,最后导致特定的细胞生物效应。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征
作者: 武极 时间: 2021-12-5 18:57
受体与配体之间结合的结果是受体被激活,并产生受体激活后续信号传递的基本步骤。在生理条件下,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结合不通过共价键介导,主要靠离子键、氢键、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而相互结合。受体在与配体结合时,具有饱和性、高亲和性、专一性、可逆性等特性。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12-7 10:31
党史,看是谁写的!歪和尚念歪经,罔顾事实。同一个事实两种看法,比比皆是。不要以西方为标准,你的头脑中潜意识的以西方为标准。
私有制已经存在了大约1万年左右,公有制从前苏联算起也只有100年的历史,国内外私有制包括意识形态对于公有制的反扑是客观规律,反复斗争,第一次反扑成功了,前苏联解体失败了!第二次反扑能不成功?我们拭目以待。在中国比较困难,毛泽东打了预防针,但不是不可能。看看从中央到村霸,各级政府机关即共产党内部出了多少贪腐现象,现在造就了多少红色资本家,一目了然。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1-12-7 11:32
中医西化与中国社会西化息息相关。这是历史唯物论。
作者: fayuan_guo 时间: 2021-12-30 02:18
也不尽然都对。用好了一样治病!例如:
1、用毒药治病
2、用毒虫治病
3、在体内加入异物(导管,钢板,钢针,三翼钉等)
4、淤血(刺血留瘀术)
5、使用反药(十八反)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