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标题: 《伤寒论.申景旺评》第301-302条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医小陈 时间: 2022-3-26 21:16
标题: 《伤寒论.申景旺评》第301-302条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方一。[301]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评注:参考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四逆汤方”;这条可补充为:少阴病,始得之,头痛、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这个少阴病,应该是指少阴病伤寒,其中用麻黄发汗,附子温通气血,细辛治疗头疼;这是古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方证!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方二。[302]
麻黄二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评注:这条“少阴病”,也是指少阴病伤寒;“以二三日无证”,应该是指无里证,即没有合并太阴病;如果没有外证,就无所谓少阴病了。这条明显是承上条,所以也应该有头痛、发热,脉沉,甚或鼻塞流涕等症状。也就是:少阴病,头痛、发热,脉沉者,得之二三日无里者,宜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因为经过二三日,虽然没有出现里证,所以就用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其中甘草是为了补津液,防止发汗太过。
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时间: 2022-3-27 11:16
301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麻黄去节,二两 细辛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02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麻黄去节,二两 甘草炙,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词解】
无证:指无里证,即无吐利等里虚寒证。
【解读】
以上两条为太阳经少阴经同病,或者称为少阴病阳虚证兼表证、太少两感证。陈亦人认为:“乃阳虚之人感受外邪而病”,也就是说在少阴病的基础上又感受了风寒外邪,出现了发热、脉沉的表现。病情重的用麻黄细辛附子汤;病情轻的用麻黄附子甘草汤。
少阴病与严重的营养不良、机体整体衰弱是一个证态,肾阳虚的本质是下丘脑—脑垂体各轴的功能低下,也包括在少阴病之内。在这种状态下的感冒使用麻黄附子类方剂治疗,发热、出汗的也可以用桂枝附子汤类治疗,根据病情而定。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的主要适应症是:全身整体机能低下的病人又患感冒,特别适用于下丘脑—脑垂体各轴功能低下的病人又患感冒的时候。不仅可以治疗感冒而且可以改善低下的整体功能。
欢迎光临 导航中医药 (http://www.gtcm.info/)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