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8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论消渴(糖尿病)与“情志因素”的关系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9-11-13 14: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浅论消渴(糖尿病)与“情志因素”的关系

精神神经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
金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在临床经常遇到糖尿病人,药物用的合理、规范,饮食控制的也很好,但是血糖控制的不理想、不达标,什么原因呢?有些病人可能是与精神神经因素有关。
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联合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高血糖状态。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或某些抗胰岛素作用的因素导致胰岛素作用缺陷、或胰岛素抵抗影响其生理功能所致。临床上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即“三多一少”)和乏力等为主要表现;或以并发症和(或)伴发病的形式出现;也有无症状,偶于体检时发现。
从糖尿病流行病学观察发现,糖尿病有明显的家族、种族聚集现象,即遗传易感性有关。而在后天环境因素中则包括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化学毒物、饮食习惯、运动活动减少、肥胖及精神神经因素等多种。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根治方法,需要坚持长期的治疗措施。治疗的目的是控制高血糖和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现在糖尿病的治疗措施,专业内行话是“五驾马车”,即①糖尿病的教育、②合理的饮食调节、③必要时适当的运动、④必要的药物治疗和⑤病情监测等五个方面。通过糖尿病的教育和临床观察后发现,患者及家属多已了解到血糖的波动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从而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合理的饮食调节、忌口等。如此在配合药物治疗的同时,大部分病人血糖控制的理想,但也有部分患者血糖控制的不理想,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与精神神经因素有关。
精神神经因素,也称为心理情感应激,通俗的说就是指过分的生气、着急、恼怒、沮丧、抑郁等情绪波动及劳累紧张等因素。因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波动、心里的压力以及突然来临的创伤等心理情感应激后,会导致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某些神经内分泌应激激素大量增多,以应激身体生理的需要。这些应激激素分别是: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神经末梢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胰岛α细胞分泌的胰高糖素以及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这些激素都是升高血糖的激素,是与胰岛素拮(对)抗的激素。升高血糖的激素有多种,而降血糖的激素只有一种即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如果胰岛需要长时间过量分泌胰岛素以对抗众多的拮抗激素,久之就会加重胰岛的负担,出现胰岛功能失代偿而致血糖升高,从而加重或诱发糖尿病。目前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在后天环境因素中,其中之一就与精神神经因素有关。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在历代医籍中还有“消瘅”、“三消”证等不同名称,其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神经精神因素则与中医的“内伤七情”相同,若情志(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失调,可发为消渴病。由于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忧思过度,营谋强思等,可导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肾之阴津而发为消渴病。历代医家早就认识到情志失调可引起糖尿病。如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就有记载,在《灵枢•五变》中说:“怒则气上逆……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金•刘完素《三消论》说:“消渴者……耗乱精神,过违其度……而燥热郁甚之所成也。”及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说:“三消……心境愁郁,内火自燃。”等记载。
由此可见,无论是精神神经因素,还是中医的情志失调,与糖尿病(消渴病)的发生、加重或复发过程都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如何预防呢?
对于由七情失调可加重或诱发糖尿病而如何防范,历代医家曾有论述。如金•张子和《儒门事亲•卷三》说:“消渴一证……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愈)而复作。”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三消干渴•述古》说:“凡初觉燥渴,便当清心寡欲,薄滋味,减思虑,则治可瘳。若有一毫不谨,纵有名医良剂,必不能有生矣。”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⑴首先应做到清心寡欲,养心敛思。诚如唐•孙思邈所说:“神气淡则血气和,嗜欲胜则疾疢作。”⑵其次是调整情绪。俗话说“气是百病之根由”,“百病皆生于气也”,遇事或所愿不遂,或境遇不佳,应该不着急、少生气,不烦躁、少恼怒,不抑郁,处事达观,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消除嫉妒。若不戒嗜欲,不节喜怒,即便是病好了,还容易反复发作。⑶最后应该加强道德修养,保持乐观的情绪,舒畅情志,避免过度精神紧张、劳累,劳逸结合等多方面去调节、控制。只有这样,才能能使血糖稳定在一个合理范围,从而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和康复。
2009-11-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18 13:42 , Processed in 0.05104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