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吐了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不是玄学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7 23: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地清风 发表于 2018-12-16 21:38
(中医药高级丛书,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现代应用:1)内科:治疗感冒,头痛,眩晕,面部偏侧浮肿,面神经 ...

桂枝汤是太阳主方,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葛根味甘气凉,能生津液,滋养筋脉,故治以上病。

点评

葛根伤寒用之可,温病有所禁。如温病条辨少阴篇:少阴温病不可发汗…………。禁升麻,柴胡,当归,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8 05:42
92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8 11:43:55 | 显示全部楼层
gl0101 发表于 2018-12-18 10:10
十年前心梗多活了十二年,您确定?

怎的我确定,是医院确定。

点评

这样啊,久病成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8 18:52
十年前心梗多活了十二年,这十二年您是咋活的啊?您都用了什么药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9 15:29
9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8 21: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地清风 发表于 2018-12-18 05:42
葛根伤寒用之可,温病有所禁。如温病条辨少阴篇:少阴温病不可发(少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 ...

少阴病,有挟水,挟火之分,温病是挟火,为何不能用葛根,不解。

点评

老吐先生啊,温病是以寒凉为主,而葛根入太阳,过燥,温病以保液为要,所以一般是不用的,也不是绝对不能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8 18:56
温病条辨:少阴温病,不可发旰,发汗而汗不出者,必以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发斑者,化斑汤主之,发疹者,银翘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倍元参主之。少阴温病,尺肤热,阴不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19 05:51
9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20: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地清风 发表于 2018-12-19 19:21
葛根现代应用。(中医药高级丛书——中药药理学)1。偏头痛。葛根片(含100毫克、1片)口服有效。2。突发性 ...

謝謝
9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20:27:33 | 显示全部楼层
gl0101 发表于 2018-12-19 15:29
十年前心梗多活了十二年,这十二年您是咋活的啊?您都用了什么药啊?

不是心梗12年,而是12年心梗过。先生有兴趣,是否要尝试一下。

点评

我猜测心梗应该属于心阳及心气不足,老吐先生以为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8 19:00
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20 07:06
9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08: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12-7 21:57
有网友提出什么是三阴三阳?三阴三阳首见《素问·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 ...

不见客人来访,闲说三阴三阳:
《阴阳离合论》论三阴三阳:
  【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圣人者,人体也。南是天,天为阳。北是地,地为阴。身前天气明而广降,天覆也,身后万物地载奉天气冲。天气降,地气升,人生天地气交之中。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四时之法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万物得阳气(天气)生长,得阴气(地气)成形。
  
  【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名曰阴中之阳。】太冲之地行少阴之气,在地北方水位,在人化少阴肾经。少阴肾经之上是太阳膀胱经,少阴自足上行,太阳自头下行,两经相通,互为表里。太阳膀胱经根起于足小指外侧至阴穴,结于面部晴明穴。其根于阴,故为阴中之阳。

【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人体上身应阳,下身应阴,中身之下是太阴脾经。太阴脾经之前是阳明胃经,太阴自足上行,阳明自头下行,两经相通,互为表里。阳明胃经根起于足大指之次指厉兑穴。其根于阴,名曰阴中之阳。

【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厥阴肝经与少阳胆经,两经相通,互为表里。少阳胆经根起干足小指之次指窍阴穴,其根于阴,名曰阴中之少阳。

【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三阳之离:太阳离少阴,少阴立于子时,一阳自生。故太阳主开,人体得阳气生长。阳明离太阴,太阴立广明之下,秋分之时,故阳明主阖,合而人体收藏成形。少阳离厥阴,厥阴立春分之时,太阳之开,阳明之合,决断于春时少阳之气的盛衰。三阳之阖:太阳膀胱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三阳经出于阴,其脉博动有力而不浮。相互配合,首尾相连,合为一阳。

  【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阴阳应人体,外表属阳,内里属阴,上属阳,下属阴,人体内的经脉是阴脉,行于冲气之上的是太阴,足太阴脾经根起于足大指隐白穴,名曰阴中之阴。

  【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中之绝阴。】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少阴肾经在后。少阴之前,是厥阴肝经,厥阴行身之侧,亦在少阴之前。

  【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冲冲,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三阴经之离,各自独行人体,太阴脾经为开,开则收。厥阴肝经为阖,阖则藏,少阴肾经为枢,决断收藏的时间。三阴经之合,首尾相顾,互为配合,脉动有力而不沉,合为一阴。
  阴阳之气运行,传遍六经而为一周。一日一夜,周身五十,经气布于里,由里出表
形固于表,而为相辅相成也。

点评

《阴阳离合论》论三阴三阳, 要说明什么问题呢? 1,广明是天气下降,太冲是地气上升,人生于天地气交之中。 2,天生人,地载人,人成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之法。 3,阴成形,人体为阴,阴阳离合是阴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22 19:43
9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2 19: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12-21 08:44
不见客人来访,闲说三阴三阳:
《阴阳离合论》论三阴三阳:
  【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 ...

《阴阳离合论》论三阴三阳, 要说明什么问题呢?
1,广明是天气下降,太冲是地气上升,人生于天地气交之中。
2,天生人,地载人,人成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之法。
3,阴成形,人体为阴,阴阳离合是阴中三阳离经生长,合而为一,根于三阴,互为表里。
4,六经上下,表里通达,合为整体。
5,六经行气血,升降出入,气布于里而藏精,形固于表而立象,行使生命的生化运动。
6,六经是人体的结构,是人体生命的通道。

点评

三阴三阳六经结构的人体理论是以人体解剖为根据的。《灵枢·经水》明确指出: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24 00:18
98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4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12-22 19:43
《阴阳离合论》论三阴三阳, 要说明什么问题呢?
1,广明是天气下降,太冲是地气上升,人生于天地气交之 ...

三阴三阳六经结构的人体理论是以人体解剖为根据的。《灵枢·经水》明确指出: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故六经理论是对人体解剖结构的认识成果。

点评

《灵枢·根结》论三阴三阳开。阖、枢: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25 22:28
99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5 22: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12-24 00:18
三阴三阳六经结构的人体理论是以人体解剖为根据的。《灵枢·经水》明确指出: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 ...

《灵枢·根结》论三阴三阳开。阖、枢: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肉宛膲而弱也。合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枢折,即骨繇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故也。当穷其本也。
-----------------------------------------------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归结于命门,即目内眦的睛明穴。足阳明胃经,起于足大趾侧次趾端的厉兑穴,归结于颡大,即钳耳,指额角部的头维穴。足少阳胆经,起于足小趾侧次趾之端的窍阴穴,归结于窗笼,即耳部的听宫穴。太阳经好象人身外门的开关,阳明经好象人身外门的门扇,少阳经好象人身外门的枢轴。如果太阳之关失去功能,就会使肉节溃缓而发生暴病,所以诊治暴病,可取足太阳膀胱经,看病的情况,泻有余而补不足。所谓“渎”就是皮肉瘦小憔悴的意思。如果阳明经失去了阖的功能,阳气就会无所止息而发生痿病,所以诊治痿病,可取用足阳明胃经,看病的情况,泻有余而补不足。所谓“无所止息”,是说正气运行不畅,而邪气就留在里边了。如果少阳之枢失掉了功能,就会发生骨摇,不能在地上安然行走,所以诊治骨摇病,可取足少阳胆经,看病的情况,泻有余而补不足。所谓“骨摇”,就是骨节缓纵不收的意思。以上这些病,必须追究它的根源而予以治疗。

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故开折,则仓廪无所输膈洞。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合折,即气绝而喜悲,悲者取之厥阴,视有余不足。枢折,则脉有所结而不通。不通者,取之少阴,视有余不足,有结者,皆取之不足。----------------------------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端的隐白穴,归结于上腹部的太仓。足少阴肾经,起于涌泉,归结于廉泉。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外端的大敦穴,归结于胸部的玉英而下络于膻中穴。太阴在于人身,好象内门的插关;厥阴在于人身,好象内门的门扇;少阴在于人身,好象内门的转枢。假如太阴主关的功能失常,就会使脾失去运化的能力,水谷无所转输,而发生膈塞、洞泄的病变。治疗膈塞、洞泄病,可取用足太阴脾经,看病的情况,泻有余而补不足。太阴经主关功能的失常,主要是由于气不足而导致发病的。假如厥阴主阖的功能失常,就会发生气机弛缓,导致多悲之病。治疗多悲之病,可取用足厥阴肝经穴,看病的情况,泻有余而补不足。假如少阴主枢的功能失常,就会发生肾脉结滞而下焦不通。治疗这种结滞不通的病,可取用足少阴肾经穴,看病的情况,泻有余而补不足。凡是经脉有结滞的,都应取用上法刺治。

点评

《阴阳离合论》提出的三阴三阳六经开、阖、枢是说明阴阳之变,得阳气生长,故太阳开阴门。藏阴气而成形,故阳明阖阳门。三阴三阳,开阖相应,是正常的生理运动。 《灵枢·根结》论三阴三阳开、阖、枢是说明开阖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2-26 20:39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6 20: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8-12-25 22:28
《灵枢·根结》论三阴三阳开。阖、枢: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 ...

《阴阳离合论》提出的三阴三阳六经开、阖、枢是说明阴阳之变,得阳气生长,故太阳开阴门。藏阴气而成形,故阳明阖阳门。三阴三阳,开阖相应,是正常的生理运动。
《灵枢·根结》论三阴三阳开、阖、枢是说明开阖失序,会造成疾病,是人体生理中的病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6 06:49 , Processed in 0.07523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