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梁常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赵洪钧先生获颁学位证书想到的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7-10-17 10: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llyyjj 发表于 2017-10-17 10:02
病已形成和病刚开始矛盾吗?您要说矛盾,咱们听您的,不说“刚开始”,就说“已形成”。
本症的病因有好 ...

病有轻重之分,有血红蛋白尿就是病,有病就有证,没有脉证,你让中医如何治?

点评

就是啊,没有脉证,中医怎么治?好像您也没办法。前几天我说我不懂,请教您,您说等梁院长讲。梁院长没来讲,咱们再等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7 10:36
12
发表于 2017-10-21 19:4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10-21 08:47
目前临床观察,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应是现代中医范畴,即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亦辨病),病证结合。有道是“ ...

金先生何不过一过神仙瘾,把血红蛋白尿说一说。

点评

我没有治过血红蛋白尿症,按中医报道出来的治疗方法,还是以辨证施治为主。血红蛋白尿症,最后表现的是贫血,有的是溶血性贫血。当贫血出现以后,中医自然是要辨证施治的,按报道的情况看,中医相对西医在疗效上是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1 23:32
13
发表于 2017-10-22 00: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llyyjj 发表于 2017-10-21 23:32
我没有治过血红蛋白尿症,按中医报道出来的治疗方法,还是以辨证施治为主。血红蛋白尿症,最后表现的是贫 ...

中医应有中医的取证之法,西医确诊有病,必有中医之脉证,你不会诊脉,不会望闻问而取证,如何辨证求因?不知病因,如何用方?

点评

我不会诊脉不要紧,这么多中医总有会诊脉的。 您说:西医确诊有病,必有中医之脉证,是吗?那就该您讲讲血红蛋白尿只有化验异常的阶段,中医的脉证有哪些?我真的不知道,您知道您介绍一下。 要是您也不知道,咱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10:30
14
发表于 2017-10-22 11: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llyyjj 发表于 2017-10-22 10:30
我不会诊脉不要紧,这么多中医总有会诊脉的。
您说:西医确诊有病,必有中医之脉证,是吗?那就该您讲讲 ...

血红蛋白尿无脉证无法辨证,因为尿出足太阳膀胱经,本寒,与足少阴肾经相通,互为表里,如证属太阳当五苓或抵当。证属少阴,或四逆散,或麻附辛。你说无脉证,咋辨证。

点评

我没有治过这个病,只是听说过,查阅、学习过相关中西医资料。您的这些方法,五苓、抵挡,或四逆,我不知道能否有效,但您这个思路我是赞同的。 这个思路就是,在知道了西医病名的主要内容以后,寻找相应的中医辨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22 22:53
15
发表于 2017-10-22 23: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llyyjj 发表于 2017-10-22 22:53
我没有治过这个病,只是听说过,查阅、学习过相关中西医资料。您的这些方法,五苓、抵挡,或四逆,我不知 ...

六经辨证,三阴三阳互为表里,表里相通。太阳寒,少阴热,寒热共济;少阳火,厥阴风,风火相值;阳明燥,太阴湿,燥湿调停,经气升降正常,阴阳平衡,一但失衡便是病,病阴病阳,当辨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处之。

点评

前面不是说从太阳膀胱经论治吗?这会六经都出来,这又不得要领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31 15:16
16
发表于 2017-10-30 20: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10-30 20:00
一吐啊,整天空谈,到底治过一两个病人没有啊?

没有。你治过吗?说一说血蛋白尿的中医治法,别让院长的面子捡不起来。
17
发表于 2017-10-31 23: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秋雪 发表于 2017-10-31 17:16
一吐了之
千总高见,可谈中医治法?

血红蛋白尿属于中医血尿的范畴。
---------------------
謝千总赐教。如果【血红蛋白尿属于中医血尿的范畴】,那就不可以一张化验单定乾坤了。中医的血尿是太阳膀胱腑证,属太阳病。太阳病有经证,并证和腑证。太阳膀胱经与少阴肾经表里相通,故有太阳实证,又有少阴虚证。太阳腑证,有蓄尿证,蓄热证,蓄血证,癃闭证。
  郑钦安先生指出:腑证者何?口渴而小便不利是也。是邪由太阳之经,而转入太阳之腑也,主以五苓散,化太阳之气,气化一行,小便亦利,邪亦可从此而出,病亦可从此解矣。
  腑证之中,另有蓄尿一证(病形小腹满,便短赤不利,口渴),盖膀胱乃蓄水之区,今为寒气所束,太阳之气微,不足以胜其寒邪之气,气机于是乎不运矣,气机一刻不运,则储之水,即不能出,势必上涌,而小腹作满,故名之曰蓄尿,主以五苓散倍桂,,桂本辛温,力能化太阳之寒气,气化一行,小便得出,病亦立解。
  蓄热一证(病形小腹不满,口渴溺赤),由寒邪入腑,从太阳之标阳而化为热,热甚,则必凅其所注之水,故小腹不满而便不利,故名之曰蓄热,主以五苓去桂,加滑石以清利其热,热邪一去,腑自立安。
  蓄血一证(病形小腹硬满),缘由寒邪入腑,阻其太阳之气机,而循行本经之气血液,失其常度,不得归经,流入腑中,聚而不散,少腹硬满,故名之曰蓄血,主以五苓散中,加桃仁,红花,当归,万年霜之类,从小便以逐其淤,即可转危为安。
  癃闭一证,与热结膀胱不同,热结者,尿常可出一二点,此则胀翻出窍,尿不得出,由三焦气机不运,水道壅塞太甚,法亦提升,俾壅者立开,尿即得出,不亦可解。

点评

癃闭又有湿热下注,或淤血內结,膀胱气化不利而致之实证;亦有因肾气亏损膀胱气化无权,水液不能下注之虚证。实证小便量少,热赤,頻急。而滴历不畅,甚至尿闭不通,小腹胀满,或疼痛,口渴,便秘、苔黄腻、脉滑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1 09:56
18
发表于 2017-11-1 09: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7-10-31 23:43
血红蛋白尿属于中医血尿的范畴。
---------------------
  謝千总赐教。如果【血红蛋白尿属于中医血尿 ...

癃闭又有湿热下注,或淤血內结,膀胱气化不利而致之实证;亦有因肾气亏损膀胱气化无权,水液不能下注之虚证。实证小便量少,热赤,頻急。而滴历不畅,甚至尿闭不通,小腹胀满,或疼痛,口渴,便秘、苔黄腻、脉滑数,宜清利湿热,猪苓散或八正散加减治之。虚证小便滴沥不爽,排出无力,甚或不通,面白、腰冷、舌质淡、脉沉细,宜补肾温阳通窍,以济生肾气丸治中。

  以此而论,太阳腑证连手足太阳,少阴四经,病在阳不化阴,寒不化水,水不化气。脉证具全。而血红蛋白尿验单能说明什么呢?有它鸡叫,没它天照样明。可怜的中医师们却奉之为宝,称为骨气,好一个屈膝乞怜的骨气呀!
19
发表于 2017-11-1 10: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秋雪 发表于 2017-11-1 07:44
谢谢一吐先生赐贴
尿血,虽然是与膀胱有关,伤寒论中关于太阳篇的论述占了很大比重,这是事实,太阳篇分 ...

千总越说越糊涂,明明是太阳膀胱之腑证,是伤寒引起的病,哪来个热入血室呀?【兼证、合病、并病等】是经证,咋成了腑证?难道肝与膀胱会合病?【尿血并不一定都是膀胱经的疾病所引起】,但,这是太阳膀胱病,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辨证,这个问题必须拘泥,不能挂羊头卖狗肉。
20
发表于 2017-11-1 15: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千秋雪 发表于 2017-11-1 11:17
千总越说越糊涂,明明是太阳膀胱之腑证,是伤寒引起的病,哪来个热入血室呀?
------------ ...

  请教不敢当,但也不能学的糊糊涂涂,总要问个明白,千总别急:
  千总说“血红蛋白尿”是中医的“血尿”,我说“血尿”是太阳腑证,包含蓄尿、蓄热、蓄血、癃闭诸证。千总说“腑证分蓄血症、蓄水证和热入血室证。以及兼证、合病、并病等。”以此而论,难道【热入血室】就是膀胱病?
  【热入血室】是热入子宫,膀胱是子宫吗?经水是血证吗?《伤寒》热入血室证:143【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
  144,【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
  145,【、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
  以上没有【蓄尿、蓄热、蓄血、癃闭诸证】,怎说热入血室是太阳腑证?是血尿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5 01:06 , Processed in 0.0553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