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吐了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帝内经》的真谛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9-8-25 17: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9-8-23 21:06
欢迎先生光临指教。先生有质疑之题,仅管提出,本着实事求是的特度,共同讨论。

读新提醒,有个新听众,不知何意,大概是关注吧。一查,有几十位,感谢听众朋友的的收听,感謝朋友们对中医经典学习的关注。希望发言,比如提问,质疑,批评,提出问题来,大家共同讨论。
22
 楼主| 发表于 2019-8-25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9-8-25 17:30
读新提醒,有个新听众,不知何意,大概是关注吧。一查,有几十位,感谢听众朋友的的收听,感謝朋友们对 ...

内经》人体之立,解决了中医理论病治的根本问题,病在哪里,在人体,在六经,所以说,万病不出六经。有了人体八纲就有了根据,阴阳是三阴经与三阳经,六经六合,三阳在里,三阴在表,表里互通。
23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8: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8-25 19:15
拉倒吧别吹了,传统中医认为中风的部位在脏腑经络,是肝风内动导致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引起的!!中风实 ...

拉倒吧别吹了,传统中医认为中风的部位在脏腑经络,是肝风内动导致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引起的!!中风实际是脑血管出现意外,传统中医学连中风部位都能够认错,这就是你说的解决根本问题??一吐,脑血管意外是哪一经出现问题?
-------------------------------------
  不是我吹,是你太笨,中风是卫气不固,邪入于体,哪经弱就向哪经传。故有中经、中络、中脏、中腑之论。脑为髓海,元神之府,诸阳聚会之地,故风中六经,气有余上冲于脑则出血,气不足上冲于脑则血凝。脑血管意外是相应病经出了问题。
24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8: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8-25 19:15
拉倒吧别吹了,传统中医认为中风的部位在脏腑经络,是肝风内动导致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引起的!!中风实 ...

中医学本来就是经验理论、经验治疗,中医理论是建立在主观臆想的基础之上。阴阳五行、经络精气、脏腑理论都是古人的主观臆想,本质都是伪科学理论。            
------------------ 《黄帝内经》对三阴三阳六经的认识以人体解剖为根据。“灵枢·经水”明确指出:“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不解剖,怎知五脏,六腑,28正经。
25
 楼主| 发表于 2019-8-26 18: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8-25 19:15
拉倒吧别吹了,传统中医认为中风的部位在脏腑经络,是肝风内动导致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引起的!!中风实 ...

理论来源于实践必须忠实于实践,只有符合临床实践的理论才能有效的指导临床。中医药大学生专业课内学习的是左肝右肺、心主神明、母病及子、肝病传脾、中央脾土、肝郁气滞、脾虚痰湿、心肾不交、子午流注、经络精气等等古人臆想的理论,理论脱离临床导致中医药大学生不会看病是必然结果。
---------------------------------你别给我说乱七八糟的东西,要以内经为根据。

26
 楼主| 发表于 2019-8-27 10: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医见钟情 发表于 2019-8-26 18:41
妄图复辟,孤掌难鸣。坑害大众,发人深省。封建遗老,昏匮失明。顽固不化,油盐不进。
  本草纲目 ...

    莲花落是丐帮说唱行乞的工具,医见钟情唱的不错,不愧久走江湖卖假药,坑蒙拐骗把钱赚。令人不明的是先生为何如此刻骨仇恨中医药,空话连篇,句句谎言,不讲道理,骂句连连。然,狂吠阵阵,不掩中医药之熠熠光辉:

  日月辟天道,运化生阴阳。阴阳化四时,春夏与秋冬。七曜会天道,五行五气生。  五气竞天地,十干统运行。在天行五气,在地化五形。 木火土金水,四时五行生。
  天地相召唤,六气起上奉。司天化六淫,下降在泉生。天地气升降,气交万物萌。


  五脏气聚生,五位五运通。五位生五味,五音生五情。气交化为器,升降在其中。
  六气化六律,六律六腑生。六律十二经,阴阳相贯通。 六经通天地,气行脏腑中。
  真气入五脏,五脏藏神精。谷气入六腑,六腑营卫生。营行在六经,营气化血行。
  卫气行脉外,化气护脉行。
  
  真谷会六经,六经一气通。内行濡脏腑,外行立体形。《黄帝内经》在,内经即六经。  六经立人体,生命人体统。中医非无形,无形生有形。


  呜乎《内经》伟,伟在立六经。经典中医理,万古贯长虹。

点评

推倒内经的经典地位,为中医学创新发展扫清障碍--刘亦之-------------------痴人作梦,刘亦之敢來打擂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8-28 19:59
27
 楼主| 发表于 2019-8-28 19: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9-8-27 10:15
莲花落是丐帮说唱行乞的工具,医见钟情唱的不错,不愧久走江湖卖假药,坑蒙拐骗把钱赚。令人不明的是 ...

推倒内经的经典地位,为中医学创新发展扫清障碍--刘亦之-------------------痴人作梦,刘亦之敢來打擂吗?


点评

他根本不懂。上不了擂台!只能喊口号,摇旗呐喊。  发表于 2019-8-29 06:25
28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16: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木沉香 发表于 2019-8-29 11:21
阅读长文,知先生真是下了功夫的,学习了。谢谢。

謝謝先生关注,说句大话,能读完此帖的人不多,先生能通读此帖,可见中医功力,望批评,提出问题,共同学习,讨论。

点评

王在保提出什么是中医?却没有答案。曹东义著挺起中医的脊梁,却没有明确中医的脊梁是什么?刘力红论伤寒六经,脫离了人体,把六经当六气论。郑钦安论天一生水,却不论天体运行是万物萌生的总动力。只有《黄帝内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8-29 17:04
29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17: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9-8-29 16:48
謝謝先生关注,说句大话,能读完此帖的人不多,先生能通读此帖,可见中医功力,望批评,提出问题,共同学 ...

王在保提出什么是中医?却没有答案。曹东义著挺起中医的脊梁,却没有明确中医的脊梁是什么?刘力红论伤寒六经,脫离了人体,把六经当六气论。郑钦安论天一生水,却不论天体运行是万物萌生的总动力。只有《黄帝内经》揭示了人体六经与生命的规律,建立了憾山易,憾中医难的牢固基础。

点评

中医历来轻理论,重临床,岂知不懂理论的医师永远进不了中医的自由王国,只能沾沾自喜于已得之案,不能在中医之空中翱翔。有人不承认理论的威力,却不知中医是用六经经脉挺起了中医的脊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8-29 17:16
30
 楼主| 发表于 2019-8-29 17: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吐了之 发表于 2019-8-29 17:04
王在保提出什么是中医?却没有答案。曹东义著挺起中医的脊梁,却没有明确中医的脊梁是什么?刘力红论伤 ...

中医历来轻理论,重临床,岂知不懂理论的医师永远进不了中医的自由王国,只能沾沾自喜于已得之案,不能在中医之空中翱翔。有人不承认理论的威力,却不知中医是用六经经脉挺起了中医的脊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 08:03 , Processed in 0.05840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