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1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洪钧医话——比类取象与生产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009-9-16 15:4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洪钧医话——比类取象与生产

下面引用由代肖言2007/12/10 08:30pm 发表的内容:
比类取象思维方式对中医产科的影响
程钟龄是清代著名医家,他对中医体系的把握提纲携领且学验俱丰,他的代表作《医学心悟》对后世乃至今天影响很大。比如,八纲、八法之说得以普及,他的作用大概要占一半。然而 ...
   这是发表于: 2007/12/10 08:30pm的帖子,一直没有人跟帖,2009/09/16 03:12pm萧铁发表上帖。
    取象比类是中医学使用的独特的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其实西方人也使用了这种方法,只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使用,而没有像中国古代学者那样明确地提出来并自觉地运用而且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其实许多人,或者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懂得取象比类的方法,包括我们的许多古代中医“大家”,当然现代的中医们没有人会使用取象比类这个方法了。
     取象比类只具有或然性而不具备必然性。或然性怎么样才能够具有必然性呢?必然性就是比较正确的认识,或然性中包含着比较正确的认识,但他还不是正确的认识。也就是说,由或然性变成必然性还必须经过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什么?这个过程怎么样进行?
我想起毛泽东的话: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2
发表于 2009-9-16 16:4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洪钧医话——比类取象与生产

    (一九六三年五月) 毛泽东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
    现在修正为:社会活动、生产活动与科学实验三项实践活动。
    取象比类取哪里的象?比哪里的类?取得是社会之象,生产之象,人体之象,也就是天、地、人之象,比的是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之类,以解决人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问题。
    取象比类只具有或然性而不具备必然性。或然性怎么样才能够具有必然性呢?还必须经过社会活动、生产活动与科学实验三项实践活动,才能够升华为具有必然性的正确认识。对于中医来说,就是必须经过医疗实践活动反复验证,取其正确者录用之。
     譬如"一食鲤鱼,令儿成疳" , 何不说"一食鲤鱼,令儿成状元", 或"一食马肉, 令子跑胜刘翔"等等. 一食兔肉,令子缺唇。一食鳖,令子颈短。一食鸭子,令子心寒。一食螃蟹,多致横生。取象比类,可以联想与臆想,但是经过医疗实践活动与千百年的实际观察没有被证实,所以否定了。
     肝开窍于目。主怒。这个取象比类能不能成立?经过长期医疗实践,用动物的肝脏可以治疗夜盲症,当人发怒时肝区疼痛、发胀,被证明肝与目,肝与怒之间的确一关系,所以,被肯定了。
     由于,人类的形象、功能与动物的形象、功能具有相似形,于是得出人是由动物进化来的这个设想,也是取象比类的方法。经过达尔文的考察与科学论证(不是科学实验)证明了人是有哺乳动物进化来的,因此,成了科学理论。
      取象比类———三大实践活动———正确认识。
      取象比类不能够直接得到正确认识,必须经过实践活动的验证。
      科学实验、科学论证只是我们获取正确认识的一个途径,而不是唯一途径。长期的医疗活动实际,也是我们获取正确认识的一个途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7 18:02 , Processed in 0.0514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